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如何征服高加索地區

俄羅斯如何征服高加索地區

發布時間:2022-08-02 04:43:39

A. 關於俄羅斯和喬治亞的戰爭原因

俄羅斯和喬治亞的戰爭原因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

俄羅斯歷史上經過殘酷而且長時間的戰爭,才征服了整個高加索地區。前蘇聯將高加索山以南稱為外高加索,劃分成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三個加盟共和國。高加索山以北稱為北高加索,劃歸俄羅斯聯邦。高加索山南北都有奧塞梯。蘇聯根據高加索山把北奧塞梯劃歸俄羅斯,南奧塞梯劃歸喬治亞。這樣奧塞梯被人為一分為二,埋下隱患。
南奧塞梯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州。從1989年起,南奧塞梯就要求與俄羅斯境內的北奧塞梯合並。蘇聯解體後,南奧塞梯自治州一直謀求獨立,不服從格中央政府的管轄。1992年通過全民公決,要求成立獨立共和國及與北奧塞梯合並。因此,格中央政府與南奧塞梯地方當局的矛盾惡化,並導致大規模武裝沖突。長期以來,由於南奧塞梯當局與俄羅斯關系密切,喬治亞經常指責俄羅斯暗中支持南奧塞梯。俄格雙方在南奧塞梯問題上齟齬不斷。
1992年,經過會談,達成有關協議,根據協議,俄、格和南北奧塞梯成立了解決格奧沖突的四方混合監督委員會,由俄、格和南奧塞梯三方組成混合維和部隊負責在沖突地區執行維和使命。

十幾年來,南奧塞梯當局一直不改初衷,有關各方在這一地區的摩擦也時有發生。迄今,格中央政府只控制著南奧塞梯的部分地區。
於是格中央政府便在歐美的變相支持下,趁全世界目光聚焦北京奧運的時機,忽然出擊,強攻轟炸,意圖解決南奧塞梯問題. 面對這一切,俄羅斯政府毫不猶豫,普京強硬而乾脆,立刻出兵對抗,對喬治亞狂轟濫炸,喬治亞等不來美國以及北約歐洲國家的支持,只能撤退。俄羅斯利用了這一事件,對美國為首的北約用戰爭大聲說不,警告親美勢力。
在國際調停下,2008年8月13日,格俄雙方就停火原則達成一致。8月18日,俄軍開始從南奧塞梯撤軍。8月26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梅德韋傑夫簽署命令,宣布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8月28日,喬治亞宣布與俄羅斯斷交。9月10日,俄羅斯與南奧塞梯建立正式外交關系。

B. 俄烏戰爭,車臣的參戰為何會引發轟動

2022年2月27日,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已經進入第4天了。這一天,烏克蘭除了嘴硬,在軍事方面依然毫無建樹,俄羅斯軍隊甚至已經進入烏克蘭首都基輔。

車臣出兵烏克蘭

不過,小卡德羅夫作為俄羅斯境內唯一一個擁有私人武裝力量的軍閥頭子,將他的這支驍勇善戰精力充沛卻又無處發泄的部隊放在烏克蘭戰場,在穩定車臣局勢的同時驅虎吞狼,未嘗不是最好的辦法。

C. 急求!!關於 2008年俄格戰爭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以及對世界產生的影響 的論文

歷史問題 俄羅斯歷史上經過殘酷而且長時間的戰爭,才征服了整個高加索地區。蘇聯將高加索山以南稱為外高加索,劃分成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三個加盟共和國。高加索山以北 俄格之戰。稱為北高加索,劃歸俄羅斯聯邦。高加索山南北都有奧塞梯。蘇聯根據高加索山把北奧塞梯劃歸俄羅斯,南奧塞梯劃歸喬治亞。這樣奧塞梯被人為一分為二,埋下隱患。 喬治亞在蘇聯時期分離主義傾向一直非常嚴重。斯大林雖然是喬治亞人,也一直在喬治亞進行嚴厲鎮壓。蘇聯解體的時,喬治亞就是一隻帶頭羊。蘇聯解體以後,喬治亞一直非常支持北高加索地區的分離主義勢力,特別是車臣。喬治亞一直是車臣獲得外界援助的重要渠道。 科索沃獨立 俄羅斯一直強烈反對獨立的科索沃,在美歐一些國家的支持下,2008年初宣布獨立,歐美立即承認其獨立,把聯合國反對的分裂變成了正義的獨立。科索沃是斯拉夫民族的文化搖籃,但卻被美國繞過聯合國先攻擊後"霸佔"然後直接支持使其獨立!獨立極大的傷害了同為斯拉夫民族的俄羅斯的文化和民族情感,感覺恍如被扇了一記耳光,此恨在心,卻無奈難報。 北約東擴 北約近年加緊動擴張,形成對俄羅斯包圍和威脅,特別是吸收獨聯體國家(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加入北約議題上,讓俄羅斯受到強大的壓力!近來又傳出美國准備吸收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北約組織的消息,以及喬治亞的親美政權的迫切希望加入北約投入美國懷抱的做法,讓俄羅斯忍無可忍! 資源問題 喬治亞地處裏海石油和西方市場的中間地帶,位於俄羅斯、伊朗和蘊藏豐富石油的裏海,一條可以繞過俄、伊的輸油管可以直接到達歐洲,裏海石油最終將可 能像今天的中東石油一樣對工業世界產生重要影響。這一地緣戰略特點,使喬治亞成為美國和歐洲俄羅斯的焦點熱點。 南奧塞梯獨立問題 南奧塞梯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州。從1989年起,南奧塞梯就要求與俄羅斯境內的北奧塞梯合並。蘇聯解體後,南奧塞梯自治州一直謀求獨立,不服從格中央政府的管轄。1992年通過全民公決,要求成立獨立共和國及與北奧塞梯合並。因此,格中央政府與南奧塞梯地方當局的矛盾惡化,並導致大規模武裝沖突。長期以來,由於南奧塞梯當局與俄羅斯關系密切,喬治亞經常指責俄羅斯暗中支持南奧塞梯。俄格雙方在南奧塞梯問題上齟齬不斷。 黑海艦隊問題 眾所周知它是前蘇聯海軍中唯一不怕冰凍圍困的全天候艦隊,主要基地和艦隊司令部設在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將黑海艦隊擠出地中海,掐斷俄羅斯進入大西洋的入口,減少對北約各國的戰略威懾! 1992年,經過會談,達成有關協議,根據協議,俄、格和南北奧塞梯成立了解決格奧沖突的四方混合監督委員會,由俄、格和南奧塞梯三方組成混合維和部隊負責在沖突地區執行維和使命。 十幾年來,南奧塞梯當局一直初衷不改,有關各方在這一地區的摩擦也時有發生。迄今,格中央政府只控制著南奧塞梯的部分地區。 於是格中央政府便在歐美的變相支持下,趁全世界目光聚焦北京奧運的時機,忽然出擊,強攻轟炸,意圖解決南奧塞梯問題. [編輯本段]喬治亞退兵 面隊這一切,俄羅斯毫不猶豫,普京強硬而乾脆,立刻出兵相擊,坦克裝甲車直升飛機導彈轟炸機,對喬治亞發動進攻,喬治亞來不及等待美國以及北約歐洲國家的支持,只能求饒撤退!俄羅斯利用這一機會,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用炮彈提出了警告!同時顯示了其強大的威懾力!

D. 外高加索三國一直動亂頻繁,俄羅斯在背後發揮著什麼作用

俄羅斯一直都沒發揮什麼作用,也不尊重他們。三國和俄羅斯本身就有恩怨,但是俄羅斯方面一直都沒有好好地處理。

加入蘇聯後,蘇聯當局也對三國不重視。隨意劃分領土給他們,也讓三國不滿。後來,斯大林開始對少數民族進行管理,把他們強制遷移,還將反對的三國進行了鎮壓,這直接就把雙方的矛盾激發了,後來蘇聯解體也是有這個原因在其中。

E. 沙俄是如何一步步將車臣人納入統治范圍的

雖然來源已不可考,但是,作為高加索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沙俄進入高加索地區之前,車臣人已經在這個地區生活了上千年之久。

然而,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地處歐亞大陸分界線的高加索地區,由於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車臣

面對當地居民的反抗,俄羅斯人採取了強力鎮壓的手段,在這種情況之下,當地民眾的反抗愈發激烈,並最終爆發了由宗教領袖曼蘇爾領導的大規模起義,這就是著名的曼蘇爾起義。

雖然這場起義最終被俄羅斯鎮壓,但是,沙俄軍隊依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很顯然,此時俄國雖然將北高加索地區納入了統治范圍,但是俄國人對於當地的統治是並不穩固的。

包括車臣人在內的高加索各民族對於沙皇的統治並不信服。他們對於俄國的反抗也從未停止,這種反抗一直一直持續到了蘇聯時期,車臣人的桀驁不馴,也成為蘇聯解體之後,兩次車臣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F. 俄羅斯喬治亞戰爭的歷史背景

第一、歷史問題。俄羅斯歷史上經過殘酷而且長時間的戰爭,才征服了整個高加索地區。蘇聯將高加索山以南稱為外高加索,劃分成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三個加盟共和國。高加索山以北稱為北高加索,劃歸俄羅斯聯邦。高加索山南北都有奧塞梯。蘇聯根據高加索山把北奧塞梯劃歸俄羅斯,南奧塞梯劃歸喬治亞。這樣奧塞梯被人為一分為二,埋下隱患。
喬治亞在蘇聯時期分離主義傾向一直非常嚴重。斯大林雖然是喬治亞人,也一直對喬治亞進行嚴厲鎮壓。蘇聯解體的時候,喬治亞就是一隻帶頭羊。蘇聯解體以後,喬治亞一直非常支持北高加索地區的分離主義勢力,特別是車臣。喬治亞一直是車臣獲得外界援助的重要渠道。
第二、科索沃獨立。俄羅斯一直強烈反對獨立的科索沃,在美歐一些國家的支持下,2008年初宣布獨立,歐美立即承認其獨立,把聯合國反對的分裂變成了正義的獨立。科索沃是斯拉夫民族的文化搖籃,但卻被美國繞過聯合國之後,先攻擊後霸佔然後直接支持使其獨立!獨立極大的傷害了同為斯拉夫民族的俄羅斯的文化和民族情感。俄羅斯感覺恍如被扇了一記耳光,此恨在心,卻無奈難報。
第三、北約東擴。北約加緊擴張,形成對俄羅斯包圍和威脅,特別是吸收獨聯體國家(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加入北約議題上,讓俄羅斯受到強大的壓力!又傳出美國准備吸收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北約組織的消息,以及喬治亞的親美政權的迫切希望加入北約投入美國懷抱的做法,讓俄羅斯忍無可忍!
第四、資源問題。喬治亞地處黑海石油和西方市場的中間地帶,位於俄羅斯、伊朗和蘊藏豐富石油的裏海,一條可以繞過俄、伊的輸油管可以直接到達歐洲,黑海石油最終將可能像今天的中東石油一樣對工業世界產生重要影響。這一地緣戰略特點,使喬治亞成為美國、歐洲和俄羅斯的焦點熱點。
第五、南奧塞梯獨立問題。南奧塞梯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州。從1989年起,南奧塞梯就要求與俄羅斯境內的北奧塞梯合並。蘇聯解體後,南奧塞梯自治州一直謀求獨立,不服從格中央政府的管理。1992年南奧塞梯通過全民公決,要求成立獨立共和國及與北奧塞梯合並。因此,格中央政府與南奧塞梯地方當局的矛盾惡化,並導致大規模武裝沖突。長期以來,由於南奧塞梯當局與俄羅斯關系密切,喬治亞經常指責俄羅斯暗中支持南奧塞梯謀求獨立。俄格雙方在南奧塞梯問題上齟齬不斷。

G. 俄羅斯疆域擴張過程

俄國歷史 俄羅斯領土擴張史
在16世紀末以前,今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還不是俄國的領土。這一時期,俄羅斯剛剛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其領土面積僅為280
萬平方公里,地處東北歐一角,與西伯利亞相距遙遠。從16世紀中葉沙皇伊凡四世執政,俄國才開始向東方擴張,逐步吞並了西伯利亞與遠東的大片領土,將疆域擴展到太平洋岸邊。在沙俄向東方擴張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礙是與俄國毗鄰的西伯利亞汗國。
1556年,沙皇召見了與西伯利亞汗國毗連的斯特羅甘諾夫家族,詢問邊境形勢,並授權他們抵擋西伯利亞汗國。令他們在西伯利亞汗國近處構築工事堡壘,招募軍隊,添置武器,伺機侵佔西伯利亞汗國。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准許斯特羅甘諾夫家族在烏拉爾山東側-鄂畢河及其支流圖拉河、托博爾河和額爾齊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國將其勢力直接擴張到西伯利亞汗國境內。斯特羅甘諾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進犯西伯利亞汗國,與汗國的人民發生了激烈的沖突。1579年,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派人與曾被沙皇處以重刑的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聯系,鼓動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亞汗國,為沙皇拓殖疆土效勞。
1581 年,經過長期准備後,葉爾馬克率領840
人的隊伍,在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武器下,前去征討西伯利亞。沙俄軍隊沿水路前進,經過楚索瓦亞河,翻越烏拉爾山,跨越謝列布良卡河、塔吉爾河、圖拉河、托博爾河,最後侵入額爾齊斯河。1581年10月26日,攻佔了西伯利亞汗國首府卡什雷克。葉爾馬克一夥為俄國擴張立了下戰功。沙皇政府決定赦免葉爾馬克等人,表彰他們的行動並頒發了大量薪餉。斯特羅甘諾夫家族也受到鼓勵,得到兩座城池的獎賞。沙俄軍隊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亞汗國人民的極大憤努,他們奮力抵抗俄侵略者,一直堅持了20多年。1598年,俄軍打敗了庫楚姆汗,庫楚姆汗逃到大草原後不久身亡。至此,沙俄最後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其侵略勢力越過了烏拉爾山,葉爾馬克的遠征揭開了俄國向西伯利亞大規模擴張的序幕,到17世紀30-40年代,沙俄的侵略勢力已經跨越了葉尼塞河,到達勒拿河、楚科奇半島和鄂霍次克海。
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以後,派遣重兵,興建城堡,把持軍事據點,以鞏固新佔領的地區。並以這些據點為大本營進一步染指巴拉賓大草原。沙俄為佔領鄂畢河中下游地區,還揮師北大,相繼滅了彼雷姆酋長國和葉潘恰酋長國,在這里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圖林斯克城。烏拉爾山脈北部和鄂畢河下游地區,俄國歷史上稱之為"尤格拉"和"伯紹拉"地區。這里長期居住著薩莫耶德人、漢特人和楚德人等,他們的水產業和毛皮業非常出名,俄國人對這里的財富覬覦已久。沙俄滅掉西伯利亞汗國後,為徹底征服鄂畢河下游地區鋪平了道路。1593年,戰勝了治特人以後,沙俄在漢特人蘇格穆特瓦什城的舊址上,建立了別列佐夫城,並以此為根據地繼續向塔扎河流進軍,於1601年在塔軋河下流建立了曼加結亞城,這標志著俄國已基本上佔領了鄂畢河下游地區。與此同時,沙俄又加緊了向鄂畢河上游的推進,於托木河口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在這一帶,俄軍又同當地蒙古和吉爾吉斯等民族發生了激烈斗爭,並開始逼進中國西北邊疆。
從17世紀初,沙俄又繼續東擴,在20年代佔領了葉尼塞河地區。沙俄東進主要是靠著西伯利亞的長川巨流,沿著縱橫交錯的大河小溪,從一條流駛入另一條河。在兩條相近的水、河流中間的地帶,俄國人稱之為"連水陸路"。冬季則可涉冰而行。"連水陸路"可以縮短許多路程。到17世紀30年代初,俄國人已經占據了葉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區。 在哥薩克的殖民過程中,已經探聽到了有關勒拿河的消息。並獲得了一些前往勒拿河的路線資料。沙俄政府在佔領了西伯利亞的兩大水系之後,還想佔領第三大水系勒拿河。於是,他們從北方的曼加結亞和南方的葉尼塞斯克兩地同時派兵前去占據勒拿河。哥薩克軍隊主要是通過下通古斯卡河的北路、上通古斯卡河的南路和古代埃文基人所經常使用的古道,沿連水陸路,越過大小眾多河流來到勒拿河流域的。他們沿河上下掠奪財物,建立據點。先後建立了中維柳伊斯克、下維柳伊斯克和上維柳伊斯克。1638年,俄國政府下令成立雅庫茨克督軍府,把勒拿河地區大片信封強行並入俄國版圖。雅庫茨克最初建於勒拿河右岸,1643年督軍戈洛文下令遷城於河的左岸。此後雅庫茨克成了沙俄進一步向東北亞地區遠征的指揮中心。
東北亞的地理條件更為復雜,除了高山縱橫、河流密布外,還瀕臨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從17世紀30年代末,俄國哥薩克開始了向東北亞的遠征。他信主要是從勒拿河口入北冰洋走海路、利用勒拿河及其支流或走旱路到達東北亞各地、或者是通過幾條不同的路線到達鄂霍次克海。在逐步向東推進的過程中,沙俄殖民主義在這一地區建立了不少城堡和冬營地。例如,1638年在雅納河建立了維爾霍揚斯克,1642年建立了尼日涅揚斯克;在印迪吉爾卡河上建立了彼德什維爾斯克等。1645年,米哈伊爾斯塔杜欣等人到達科雷馬河,並先後建立了上、中、下科雷馬斯克3 個冬營地。1647年鄂霍次克堡建立。
至17世紀50-60年代,哥薩克的足跡已遍及東北亞各地。接著,他們開始向堪察加半島挺進。這時的堪察加半島住著伊傑爾門人、科里亞克人、愛斯基摩人、受奴人等。他們在這里從事捕鮃業和狩獵業,過著原始生活。1695年雅庫茨在督軍派哥薩克到阿納得爾堡。其中一部分人於次年到過堪察加半島。1697年初,哥薩克五十人長阿特拉索夫集結120人的隊伍前去征服堪察加半島,在這里與當地人進行了激烈的戰斗,之後建立了上堪察加等城堡,並派人守衛。到1711年,整個堪察加半島被征服,並入俄國版圖。俄國在佔領了東北亞和堪察加半島以後,又加緊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挺進。
在俄國向西伯利亞與遠東的擴張過程中,也把侵略觸角伸到了貝加爾湖和黑龍江地區。17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俄國以葉尼塞斯克和雅庫茨克為中心,分別從西部和北部兩個方向入侵貝加爾湖地區。哥薩克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爾庫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維爾霍連斯克(1642年)。在貝加爾湖東北角由哥薩克建立了上安加爾斯克(1647年)和巴爾古津堡(1648年),於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這樣,俄國軍隊大體上從北部用據點包圍了貝加爾湖,為進一步南下和東進打下了基礎。
從貝加爾湖南岸,俄羅斯軍隊一路南下直逼中國的蒙古地區,一種東進抵達黑龍江上游的石勒喀河,進而入侵黑龍江。俄國人在向東、向南的道路上,擇水陸要沖建若干城鎮堡。例如,1658
年建立了涅爾琴斯克(尼布楚),1658 年建立了捷連賓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1666
年建立了烏丁斯克等。這些城堡對此後俄國的軍事、外交、經濟活動,以及與中國的通商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17世紀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1643年哥薩克波雅爾科無走勒拿河支流阿爾丹河,再沿烏楚爾河流進入紐約姆卡河,然後翻越外興安嶺,走連山陸路,最後進入黑龍江支流精奇里江(結雅河)。另一條路線是,從奧廖克馬河起,沿其支流圖吉爾河到達黑龍江。哈巴羅夫遠征黑龍江走的就是這條路。為了加強管理,1656年俄政府在奧廖克馬河口設立了奧廖克明斯克堡。

俄羅斯征服人遼闊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隨即建立了行政、軍事機構加以控制,實施殖民統治。整個西伯利亞由中央的西伯利亞衙門管理。各地區分設督軍轄區和縣。督軍轄區共有4
個,即托搏爾斯克、托木斯克、雅庫茨克和葉尼塞斯克,每個轄區下隸屬幾個縣。17世紀西伯利亞共有圖林斯克、秋明、塔拉等19個縣。各轄區和縣均置督軍,總攬所屬地區的軍事、行政、司法和經濟等一切權力。
1850年以後,趁中國清朝衰微,武力侵略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一帶,俄寇甚至拿索倫人當食物,真是吃人的惡魔;尼古拉耶夫攻佔廟街,殘酷殺害當地的赫哲族和鄂溫克族居民,製造廟街慘案,並改名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時強迫清王朝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搶佔了黑龍江流域的100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包括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至庫頁島的大片領土。這片領土內居住的赫哲族被屠戮殆盡,結雅河的鄂倫春族被迫遷入大興安嶺,女真族被迫遷入黑龍江以南烏蘇里江以西,最後俄羅斯移民成了當地的主體民族,不知道貝加爾湖以東的布里亞特蒙古族被同化沒有?

清朝末年,漢民族大量移民東北,成為東北的主體民族,這保證了東北對中國的向心力,成為鞏固東北邊防的最強的力量。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因為已經被漢人屯墾多年,故在璦琿條約中特別聲明保留為中國領土,成為中國在黑龍江北唯一的領土。清末時俄人違約將該地漢族、鄂倫春族居民趕進黑龍江淹死或殺死,此乃海蘭泡慘案!
江東64屯的被侵佔,歷經清朝、袁世凱、北洋軍閥與國民黨政權均拒絕承認,並堅持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沙俄趁火打劫,佔領東北全境,實行殖民統治。1905年日本擊敗沙俄,奪取庫頁島南段、千島群島南部和海參崴並控制吉林和遼寧。再後來黑龍江以南進入張作霖時期,黑龍江以北1917年遠東共和國成立,日本控制整個千島群島。
1931年日本佔領東北,成立偽"滿洲國",與蘇聯在黑龍江相對峙。蘇聯將遠東的漢族趕走或殺死,將遠東的朝鮮族強行遷到中亞。1945年,蘇聯從日本手中重新奪取庫頁島南部和海參崴,並佔領整個千島群島(包括日本北方四島)

H. 俄羅斯高加索問題的由來

  1. 高加索:「碰撞之地」
    在人們的印象之中,高加索就是一座大山脈的代名詞,是一條綿亘崎嶇的大山系。而在地緣政治中,高加索則是一塊東西走向的廣闊地峽。高加索地區指前蘇聯的黑海和裏海之間的地區,其總面積約44萬多平方公里。高加索南部有兩條東西走向山脈,即北邊的大高加索山脈和南邊的小高加索山脈。大高加索山脈以北稱「北高加索」,現在一般指俄屬高加索地區,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大高加索山脈以南直至小高加索山脈南麓地區稱「外高加索」或「南高加索」,指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面積約19萬平方公里。
    高加索地區位於歐亞大陸連接處,屬於麥金德所稱的「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該地區人口總數不足3000萬,有50多個獨立的民族,若按語言社區來分,小的民族只有幾百人,大的上百萬人。由於地勢復雜,許多民族相近咫尺但語言卻完全不通,據說古羅馬人在此地經商要僱傭80多名翻譯,所以歷史上高加索曾有「語言之山」之稱。同時,這一地區又有伊斯蘭教、東正教、亞美尼亞格列高利教和猶太教等多種宗教勢力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由於高加索在人文地理上的這種特殊情況,該地區一直是其周邊國家和民族爭奪的土地,且常是一些大國勢力范圍控制的交叉及末端地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歷史上,亞述帝國、波斯帝國、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奧斯曼帝國都曾染指高加索,並且把它納入帝國版圖,但又都遭到了猛烈的抵抗,反抗和鎮壓成了高加索政治的鮮明特色,高加索一直以其居民的叛逆性和該地區的不可征服而舉世聞名。在歷代俄羅斯文學精英的眼裡,高加索是「不屈從暴力和強權的自由之地」,而在戰略家的眼裡,高加索是「各種力量雲集,各種利益交錯,各種沖突交織」的「碰撞之地」

  2. 高加索:「火葯桶」
    17、18世紀,高加索地區戰火不斷,內有民族爭斗,外有波斯、奧斯曼帝國、沙俄帝國的爭奪。經過兩個多世紀的血雨腥風,沙俄帝國終於在19世紀下半葉控制了高加索的命運,但高加索地區的反抗運動時有發生。即便在蘇聯時期,高加索局勢也不是很穩定。蘇聯解體前後,高加索地區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加劇,沖突不斷,充滿了火葯味。
    在北高加索,起初是北奧塞梯與印古什因領土糾紛而爆發武裝沖突。緊接著,1991年11月,杜達耶夫宣布車臣為「獨立主權國家」。為維護國家統一,俄羅斯於1994年發動了第一次車臣戰爭。1999年8月,車臣非法武裝入侵達吉斯坦,俄羅斯再次舉起反恐大旗。同年10月,俄發動第二次車臣戰爭,端掉了車臣恐怖分子的「老巢」。為了報復,近年來車臣殘匪在俄羅斯各地實施了一系列血腥的恐怖活動。
    在南高加索,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也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的歸屬問題大打出手。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境內,80%以上的居民是亞美尼亞族人,但行政上歸亞塞拜然管轄。從納—卡州建立之日起,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就抱怨信奉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人歧視他們,因而阿境內的亞美尼亞人一直謀求並入亞美尼亞。1989年,納—卡地區宣布獨立,這導致阿亞兩族矛盾驟然加劇,兵戎相見,造成大批人員傷亡。
    位於黑海之濱的阿布哈茲曾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它卻想趁蘇聯解體的機會獨立建國,一直與喬治亞政府鬧個不停。北奧塞梯南部的南奧塞梯曾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州。1992年1月,該州通過全民公決要求成立獨立共和國並與北奧塞梯合並,從而引發了格奧武裝沖突。結果,2008年8月8日的「高加索五日戰爭」結束後,小薩的莽撞把這兩個形式上還算統一的地方給徹底地弄丟了!

  3.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高加索地區的這三個「熱點問題」中,我們都能找到俄羅斯的身影。許多國際問題專家認為,外高加索地區的不穩定是前蘇聯遺留下來的「歷史包袱」所致,但外高加索地區的沖突問題之所以久拖不決,這與俄羅斯的「曖昧態度」有直接關系,而俄羅斯正是利用這些問題做為自己控制這一地區的有效杠桿之一。豈不知,這對俄羅斯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外高加索地區不能實現最終的和解與穩定,那麼與之相連的北高加索地區也不可能真正的安穩下來。

  4. 高加索:俄羅斯的「軟脅」

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唇齒相依」。在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美國軍事力量進入中亞的情況下,一旦外高加索成為北約的勢力范圍,俄羅斯將處於北約的半包圍之中。為介入北高加索事務,西方國家在反恐問題上一直堅持雙重標准:口頭上支持俄在車臣的反恐行動,暗地裡卻為車臣恐怖分子提供方便甚至政治庇護。俄《共青團真理報》曾撰文稱,西方人的想法就是想讓俄羅斯離開北高加索。
為了能保住自己的「南部屏障」,確保南大門不直接面對北約「黑洞洞的炮口」,俄羅斯在不斷調整與外高加索三國關系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強高加索地區的軍事存在。目前,北高加索軍區已成為俄軍兵力最多、戰鬥力最強的軍區。針對美國和北約在俄格邊境的軍事活動,俄軍加強了防範措施。在俄方的堅決反對下,目前北約已表示暫不向喬治亞派遣預警機,也沒有制定喬治亞和亞塞拜然加入北約的具體時間表。
其實,恐怖分子正試圖把俄羅斯拖入一場新的「高加索戰爭」。恐怖分子策劃一系列行動的最終目的就是,把北高加索重新拖入大規模武力沖突的泥潭,而且還想擴大沖突的地域范圍,使之國際化。

I. 2008俄羅斯和喬治亞戰爭詳情它是不是一場傳統戰爭

1 不屬於傳統戰爭 屬於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戰爭(反宗教極端勢力 反國際恐怖勢力 反民族分裂勢力)很顯然是俄羅斯中央為了防止喬治亞分裂出俄羅斯,而對反政府武裝進行的一系列戰爭。
2 俄羅斯歷史上經過殘酷而且長時間的戰爭,才征服了整個高加索地區。蘇聯將高加索山以南稱為外高加索,劃分成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三個加盟共和國。高加索山以北稱為北高加索,劃歸俄羅斯聯邦。高加索山南北都有奧塞梯。蘇聯根據高加索山把北奧塞梯劃歸俄羅斯,南奧塞梯劃歸喬治亞。這樣奧塞梯被人為一分為二,埋下隱患。
3 北約近年加緊擴張,形成對俄羅斯包圍和威脅,特別是吸收獨聯體國家(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加入北約議題上,讓俄羅斯受到強大的壓力!近來又傳出美國准備吸收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北約組織的消息,以及喬治亞的親美政權的迫切希望加入北約投入美國懷抱的做法,讓俄羅斯忍無可忍!
4 資源問題。喬治亞地處裏海石油和西方市場的中間地帶,位於俄羅斯、伊朗和蘊藏豐富石油的裏海,一條可以繞過俄、伊的輸油管可以直接到達歐洲,裏海石油最終將可能像今天的中東石油一樣對工業世界產生重要影響。這一地緣戰略特點,使喬治亞成為美國和歐洲俄羅斯的焦點熱點。
5 南奧塞梯獨立問題!南奧塞梯是喬治亞的一個自治州。從1989年起,南奧塞梯就要求與俄羅斯境內的北奧塞梯合並。蘇聯解體後,南奧塞梯自治州一直謀求獨立,不服從格中央政府的管轄。1992年通過全民公決,要求成立獨立共和國及與北奧塞梯合並。因此,格中央政府與南奧塞梯地方當局的矛盾惡化,並導致大規模武裝沖突。長期以來,由於南奧塞梯當局與俄羅斯關系密切,喬治亞經常指責俄羅斯暗中支持南奧塞梯。俄格雙方在南奧塞梯問題上齟齬不斷。
6 2008年8月8日15時,俄聯邦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在克里姆林宮召集國家安全會議緊急會議,做出將喬治亞軍隊逐出南奧塞梯的決定。隨後俄軍的軍事行動令世界瞠目:15時20分,俄羅斯軍隊裝甲輸送車隊進入南奧塞梯境內;15時50分,俄羅斯裝甲部隊開進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16時,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將向駐扎在茨欣瓦利的俄羅斯維和部隊增援;17時20分,俄羅斯國防部第58集團軍趕往茨欣瓦利,增援駐扎在那裡的維和部隊。 從時間上計算,駐格俄軍在接到總統命令後50分鍾從駐地抵達茨欣瓦利,反應極其迅速,這與科索沃戰爭中俄軍快速搶占普利什蒂那機場如出一轍。第58集團軍是在接到命令2小時20分鍾完成了一切作戰准備,包括燃料、彈葯補給和開始實施越境行動,顯示出了極高的戰備水平。該軍進入南奧塞梯邊境後,沿公路長驅直入,快速進入茨欣瓦利周邊,在炮兵、航空兵的掩護下,對防守之敵展開攻擊,以「閃電戰」回擊「閃電戰」,給喬治亞和西方國家一個措手不及,在西方國家還來不及統一立場的情況下結束戰斗。 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以前不太重視的網路攻擊也十分有效。在俄格戰爭全面爆發前的7月20日前後,大量標有「win+love+in+Russia」字樣的數據包突然湧向喬治亞政府網站並使其完全癱瘓。總統薩卡什維利的照片被換成了希特勒的,格總統府網站整整癱瘓了24小時。當俄軍對喬治亞的軍事行動全面開始後,俄羅斯對喬治亞的網路攻擊也全面展開,包括媒體、通信和交通運輸系統在內的喬治亞官方網站都被癱瘓,對格軍事行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直接影響到了喬治亞的戰爭動員與支援能力。俄羅斯快速的軍事打擊行動和網路攻擊行動,充分反應了俄羅斯軍隊自車臣戰爭以來,戰備水平已經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適應現代戰爭所必備的應急機動作戰能力初具規模。 正面攻擊擔負正面攻擊任務的第58集團軍抵達茨欣瓦利外圍後,即從北、東、西三個方向形成了圍攻部署,並向茨欣瓦利南部重鎮哥里實施穿插,截斷了格軍退路。俄軍率先使用重型火炮對防守茨欣瓦利的格軍進行猛烈的炮擊,並出動蘇-24/25強擊機對城區及外圍守軍進行轟炸。 從俄軍的作戰行動上可以看出,與幾年前的格羅茲尼之戰相比,明顯加強了空中與地面的配合。俄軍以航空兵火力和炮兵火力為先導,對據險堅守的格軍進行了先期的消耗,極大地發揚了火力優勢。地面部隊的推進十分謹慎,坦克部隊與步兵的協同十分出色,步兵與坦克相互掩護作用得到了完美的體現,沒有經過城市化改造的T-72坦克在步兵近戰火器的掩護下,與步兵分隊齊頭並進,戰損率大幅度下降。 在俄羅斯裝甲部隊的三面擠壓下,困守茨欣瓦利的格軍無法得到兵力、火力支援,在退路已絕的情況下倉惶潰散,向茨欣瓦利南郊和西南地區轉移。至9日15時,距俄總統召集國家安全會議緊急會議整整24小時,俄軍完成了集結、開進、越境、攻城行動,佔領茨欣瓦利全城。為了進一步擴大戰果,俄軍向茨欣瓦利南部的哥里實施迂迴攻擊,部分兵力進占哥里東郊,切斷了東西走向的高速公路,格中部交通干線被攔腰斬斷。此舉將喬治亞一分為二,不僅將格軍退路截斷,還直接威逼首都第比利斯,讓深入南奧塞梯的格軍形成了腹背受敵的不利態勢,極大地動搖了格軍戰斗意志。 翼側出擊在正面攻擊的同時,俄羅斯軍隊充分利用喬治亞國土正面寬大、縱深短淺的特點,在中部實施正面突擊的同時,在西部的阿布哈茲地區派遣了第74空降師部分兵力,在阿布哈茲反政府武裝配合下,進占與喬治亞接壤的科多里峽谷邊界一帶,並於8月12日凌晨發起攻擊行動,包圍了喬治亞特種戰旅一千多人,將喬治亞武裝部隊趕出科多里峽谷,清除了喬治亞政府在阿布哈茲境內所控制的唯一地區。 俄軍這一攻勢行動,在翼側對格軍形成了有力的牽制,使駐防阿布哈茲的格軍無法增援南奧塞梯地區戰斗,無形中加速了進入南奧塞梯地區格軍的潰敗進程。 側後攻擊為了配合正面攻擊行動,俄軍從阿布哈茲佔領區向喬治亞西部重鎮祖格迪迪攻擊前進,並在坦克支援下佔領祖格迪迪市政府辦公大樓,隨後更多的俄軍裝甲車快速挺進,全鎮迅速被俄軍占據。喬治亞西部另一重鎮塞納基也成為俄軍攻擊目標。塞納基距黑海之濱只有40千米,俄軍黑海艦隊的陸戰突擊隊在此搶灘登陸,迅速控制了當地幾個警察局,未發一彈解除了喬治亞特種警察們的武裝。 位於祖格迪迪東南部的塞納基陸軍基地也被俄羅斯空降兵占據,當一個連的俄羅斯空降兵突然從天而降時,守衛在那裡的喬治亞一個精銳山地營不戰而逃,俄空降兵進入該基地的第一項任務居然是「享用基地食堂主人沒來得及吃的早餐」。就此,俄羅斯完成了對喬治亞的東西對進攻擊,格國基本上形成了一分為二的局面。只要俄羅斯方面有佔領格國全境,甚至首都的意圖,成為現實也只是時間問題。 空中突擊 在地面部隊攻擊的同時,俄羅斯空軍對喬治亞當面守軍和縱深內的戰略目標進行了空襲。從數量上看,俄羅斯對格握有絕對優勢。北高加索軍區空軍第4集團軍裝備作戰飛機459架,1個轟炸師(裝備112架蘇-24),1個偵察團(裝備50架蘇-24),1個殲擊轟炸機師(裝備98架蘇-25、35架蘇-22),4個防空航空兵團f裝備105架米格-29、59架蘇-27),1個電子戰直升機大隊(裝備47架米-8),地空導彈發射架125部。 俄空軍第4軍對喬治亞進行空襲,只動用了不到總數50%的飛機。開戰之初,俄空軍已完全掌控了戰爭區域以及喬治亞全境的制空權,俄軍戰機對格空軍和防空軍的設施進行了打擊,其中主要是軍事基地雷達站、機場跑道、公路、橋梁、港口和位於第比利斯的飛機修理廠。這些目標雖然都在居民密集區內,但給格平民造成的傷亡只有100多人。相比之下,格軍在南奧塞梯的軍事行動卻造成了近2000多當地平民的死亡,這說明俄空軍的空中精確打擊能力已經初步成形。俄羅斯武裝部隊副總參謀長阿納托利·納戈維岑表示,俄羅斯軍隊在南奧塞梯使用的是精確打擊武器,沒有實施地毯式轟炸。 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空軍對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軍用與民用機場的襲擊行動,已經表明俄羅斯隨時可以對第比利斯發動大規模空降行動,1968年佔領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行動隨時可能再現,此舉對喬治亞民心士氣的打擊是致命的。由於喬治亞防空導彈目標相對分散,全國並未形成統一的防空體系,俄方的電子壓制行動效果並不理想,俄空軍飛行員只能像美國空軍尋殲薩達姆「飛毛腿」導彈一樣,發現目標後才能組織攻擊。因此,遠程精確打擊武器沒有了用武之地,俄空軍飛行員不得不冒著巨大的風險使用普通航空炸彈對敵方目標凌空攻擊。因此,雖然俄方空中優勢非常明顯,但連續損失包括1架圖-22轟炸機在內的4架戰機,也超出了人們的預料。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如何征服高加索地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