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如何看待亞洲

俄羅斯如何看待亞洲

發布時間:2022-08-02 09:49:22

Ⅰ 俄羅斯對亞洲局勢的態度

毛熊其實一向魯莽,這是事實。。。。他們的態度跟他們的利益一樣,簡單可見。。。既想中國被壓制,也想美國受挫。。。

不止他們也這么想。。。。

不過,俄羅斯這個民族缺乏戰略意識。。。。就那烏克蘭來說吧!烏克蘭事件本身本質是亞太的一環。。。。

老美從中東抽手,然後那幾年就是亞太事件,但那段時間老美連個屁都沒撈著。。。。。反而對各個小國做了不少空頭支票,軍演呢?軍演一來,俄羅斯也來了,所以嚇也嚇不了誰。。。。

亞太突然戛然而至,而後烏克蘭事件就來了。。。。。烏克蘭事件不過是美國用軍事、政治手段,然後在用經濟的方式從俄羅斯掠奪錢而已。。。並解決掉俄羅斯

所以歸根到底,烏克蘭只是亞太戰略性開始的一環

但俄羅斯卻不太會考慮,你沒錢沒實力,即使得到克里米亞又能怎樣。。。。。維持得住嗎?
而至於俄羅斯看沒看出來到不知道,但是俄羅斯的態度基本就是想我們兩敗俱傷的好

Ⅱ 俄羅斯人不願意做亞洲人,是否是因為心底就看不起亞洲人

這樣說其實是對俄羅斯的一個誤會,並不是俄羅斯不願意做亞洲人而要去做歐洲人,是因為他們從各方面來說的確屬於歐洲人。影響他們人種判定的因素主要有種族佔比和外表、文化習俗和飲食習慣、俄羅斯的分區。各方面因素結合起來,所以會說俄羅斯是歐洲國家,而俄羅斯人是歐洲人。

再就是俄羅斯本身就屬於歐洲地區的國家,雖然他們的大部分領土都在亞洲,但是他們的主要城市都分布在歐洲地區,所以會定義為歐洲地區的國家。很多人認為俄羅斯是亞洲國家,認為俄羅斯人是亞洲人其實都是單憑他們的領土佔比判斷的,這樣的判定會更加的片面。

Ⅲ 俄羅斯對中亞的態度怎樣,認為中亞是它的地盤嗎

中亞地處亞洲的心臟,地理、地緣位置十分重要,中亞共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五個國家。從歷史來看,俄羅斯對資源豐富、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中亞地區垂涎已久。

Ⅳ 如何看待亞洲對俄石油需求激增,對俄來說達到了怎樣的效果

亞洲對俄羅斯的石油需求量增加,本身就因為亞洲的很多國家缺乏石油,再加上俄羅斯出口石油的價格相對便宜,那麼亞洲的很多國家為了儲備更多的戰略資源所以選擇購買俄羅斯石油。然而大量的亞洲國家購買俄羅斯石油能夠達到一個很好的貿易效果,這樣俄羅斯就能把國內的經濟壓力緩解開,從而讓民眾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要知道俄羅斯本身就是一個能源大國,這個國家之所以出口很多石油給亞洲國家,原因就在於俄羅斯出口到歐洲的一些貿易出口被限制,所以俄羅斯的石油根本就賣不到歐洲去,再加上俄羅斯的貿易出口量變小之後就會引起國內經濟的下跌,在這種情況下亞洲國家又需要石油,所以在這種關系下俄羅斯出口了很多石油到亞洲國家。

Ⅳ 如何評價俄羅斯帝國對亞洲的領土擴張

在亞歐大陸的主要地緣勢力中,俄羅斯算得上是發跡較快的一個。中世紀的俄羅斯稱得上默默無聞。直到近代來臨,其才異軍突起,然後在短短3、4百年間,瘋狂拓地2000萬平方公里,成為威震全球的第一領土大國。

俄羅斯為何會突然崛起?在之前的《地緣政治68:俄羅斯為什麼非要跟土耳其過不去》一文中,雲石君曾做過解析:

俄羅斯的核心地緣板塊——東歐平原氣候苦寒,以農耕時代的人類技術發展水平,不足以對其進行大規模高層次農業開發,故財富創造能力不足,難以孕育出強大的文明體系。

但到中世紀後期,隨著文明發展水平的提升,人類征服自然能力不斷增強,逐漸具備了在較寒冷地區開展農業種植的技能。這種情況下,農耕逐漸取代游牧,成為東歐平原的主導文明體系,反映在現實中,就是俄羅斯系的莫斯科大公國,取代蒙古系的金帳汗國,成為東歐中東部平原的主宰,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俄羅斯帝國。

當然,立國之初的俄羅斯,還遠當不起強大二字。畢竟東歐氣候濕寒。雖然近代早期的人類,已經可以對東歐平原的初步農業開發,但當時技術的發展水平依然是有限的,跟西歐、東南歐那些較成熟板塊相比,東歐的農業產能依然較低。再加上東歐平原遠離了地中海與大西洋,所以也很難通過開展海上商業貿易增加財富,充實國力。基於這種時代及地緣特點,如果單單只憑東歐平原,近代的俄羅斯,撐死也就是是二流國家的體量。想與英、法、奧匈乃至奧斯曼帝國那樣,躋身歐洲強國,還是多少顯得有點不夠格。

但對亞洲領土的擴張,扭轉了這種局面。正是憑著對北亞、中亞廣袤疆土的佔領,俄羅斯地緣實力極速增長,進而躋身歐陸強國之列。

而隨著工業文明的到來,北亞和中亞的價值進一步顯現:

首先是開發潛力的增長:

一方面,隨著工業,特別是機器大工業的成熟和普及,人類征服自然能力較之前有了很大增長,大幅提升,這使得北亞、中亞這些農耕時代因技術所限無法有效開發的地區,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對其開發的能力逐步增強。

另外,工業文明對資源與財富定義標准,與農耕時代大有不同。農耕時代,由於食物這個基本生存要素比較稀缺,財富與價值的定義,很大程度上與食物劃等號的。隨著工業文明到來,人類溫飽問題基本解決,食物已退化成僅僅是一種基礎性資源,與財富之關聯度持續降低。而與之相對應,可以滿足人類更高級需求的工業產品,以及相應的工業製造能力,慢慢成為財富與實力的判定標准。

工業發展高度依賴於石油等化石能源。俄羅斯的亞洲板塊,雖然農業生產潛力有限,但地下資源儲備豐富,這在工業時代等同於真金白銀!而且工業時代交通工具、設施的大幅發展,也意味著開發出來的資源,可以相對便捷的運輸到所需要的地方,進而融入工業經濟體系中。

而除了自身的巨大開發潛力,北亞和中亞的地緣價值,也隨著人類文明的跨越,而逐漸顯現。農耕時代,鑒於當時文明發展水平不高,人類世界實際上處於彼此間相對隔絕的孤島格局,山脈、河流、海洋、沙漠、這些地緣屏障大幅阻斷了各文明板塊間的有效交流,也很大程度上阻隔了他們彼此間的沖突。

但工業文明的到來,打破了這種格局,工業遠勝農業的征服自然能力,使得文明板塊間的體系化交流與利益沖突同步增加。

這使得北亞和中亞的地緣區位價值大幅顯現。北亞、中亞盡管自身開發程度不怎麼樣,但卻囊括了亞洲大陸的幾乎整個北半部。以此為基,俄羅斯得以將自身利益觸角拓展到東亞、中東等亞洲主流地緣板塊。而歐洲文明在工業時代的先發優勢,又使得俄羅斯能夠藉此東風,進而對華夏、伊斯蘭等傳統亞洲強勢文明強力壓制,從它們手中攫取大量利益,壯大自身國力。

總而言之,正是憑著對亞洲領土的佔有,俄羅斯構築起自己的大國之基,並逐步發展成一流的世界級大國。http://si1.go2yd.com/get-image/0CW4LJf7H04

這么來看,俄羅斯人還真是目光長遠。畢竟俄羅斯人將目光投向亞洲時,人類歷史才剛剛走出中世紀,甚至俄羅斯的亞洲領土基本成型時,工業文明也才剛剛到來。這即是說,俄羅斯侵奪亞洲領土的行為,大部分都是在工業時代之前做成的。而以當時的標准,這些地方壓根沒有太大價值。

難道俄羅斯帝國真的如此厲害,可以發掘時代變革的先機?

這自然不是。一個最明顯不過的例子是,如果俄羅斯真的這么有眼光,那它決計不會把阿拉斯加以區區720萬美元的價格賤賣給美國——要知道,這筆買賣達成時,已是1867年,距大航海時代來臨已過了將近三百年,距工業革命萌芽也已經過了快100年!甚至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當時也馬上就要拉開帷幕!

俄羅斯之所以在19世紀60年代賤賣阿拉斯加賤,此舉證明,直到那時,它依然對工業文明的發展趨勢稀里糊塗,對地緣政治的理解和認識也遠未深刻成熟。因此說俄羅斯高瞻遠矚,那對他未免太過抬舉。

既然如此,俄羅斯又為何要大力經營北亞呢?雲石君覺得,這很大程度上是秦穆公稱霸西戎式的無可奈何。

當時東歐平原的地緣實力,尚不足以跟歐洲、乃至近東相媲美。這導致俄羅斯在與歐洲列強,甚至衰落的奧斯曼土耳其爭奪利益時,顯得比較吃力。雖然歐洲和近東板塊的質量明顯更高,得到後的好處也明顯更大,但俄羅斯卻因自身實力限制,很難在這兩個戰略方向取得決定性突破。這種情況下,它只好把目光投向東方——畢竟北亞盡管開發難度大,價值有限,但征服起來相對容易,巨大的地盤拿下後,聚沙成塔,總也有一些收獲,總比啥都沒有強。

只不過造物弄人。俄羅斯的東拓,正巧與人類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飛躍差不多同步,所以盡管俄羅斯在征服北亞和中亞時,這些地方價值有限,但在之後的歲月里,它卻可以源源不斷的享受地緣價值提升的預期外紅利。

這簡直是狗屎運的說!俄羅斯幸運的站到了時代變革的風口,最終於不經意間,成就了自己的大國偉業!

但話又說回來,這種幸運裡面,也有其歷史必然性。

隨著人類文明的跨越性提升,北亞的地緣價值必將逐步顯現。由之前的不毛之地,變為所謂「帝國之資」

但是,鑒於自身的結構性缺陷欠缺(不具備維持人類生存的基本工農業條件),這塊「帝王之資」實在不具備自成一體的可能,以至於只能被周邊強勢地緣勢力吸納。而俄羅斯對西伯利亞征服,便是這種地緣規律的絕佳體現。

當然,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最可惜的非中國莫屬。畢竟近代早期的中國,整體國力依然在俄羅斯之上;地緣關系層面,至少北亞的中、東部(即中西伯利亞高原與東西伯利亞山地),在地緣上與中國核心區的聯系,也遠比俄羅斯本部——東歐平原要緊密。要是按照正常的地緣規律,在人類征服全球陸地的過程中,至少對中西伯利亞高原與東西伯利亞山地,中國其實是有天然優勢的。

當然,鑒於歐洲文明在工業化轉型中獲得了先發優勢,北亞最終被俄羅斯得到,也不非全無道理。

但問題的關鍵是,北亞之失去,並非弱肉強食的結果。要是說19世紀中後期,俄羅斯蠶食外興安嶺、庫頁島乃至巴拉喀什湖以東地區,還能夠被解釋為當時的清帝國力不如人所致。但北亞的絕大部分地區,卻早在17世紀,工業革命還沒發生,中國綜合國力強於俄羅斯之時,就已經經由尼布楚、恰克圖等一系列條約,合法的承認了歸俄羅斯佔有——雖然這種「讓」,不能完全稱之為棄土(畢竟當時的北亞差不多都是沒怎麼開發開發的無主之地,中國對其中的絕大部分也從來就沒有實施過有效的統治與管理),但起碼,這也是主動退出競爭。

Ⅵ 俄羅斯與亞洲各國的關系

伊朗對於俄羅斯很重要,失去伊朗,俄羅斯的腹部會爆露在米國面前。由於中國仿造蘇27,不買俄戰機,使兩國產生矛盾,以至俄羅斯不賣T50給中國,並且俄羅斯怕中國太強大,始終防著中國,但中國是唯一可與俄羅斯結盟的大國,保護俄後院,是應對米國的後盾(中俄同為米國的強敵)。印度是牆頭草,又聽米國又聽俄羅斯,同為兩國牽制中國的對象。巴坦與中國很鐵,又與烏克蘭很好,但烏克蘭與俄羅斯不好。美日韓澳是亞太的北約,關系可想而知。俄羅斯亞洲敵對國,日本(二戰,冷戰),巴基斯坦(70年帶給中美牽線),蒙古(宗主國與背叛國之間的矛盾),與中國是中立偏盟友(蘇聯解體時中國幫助俄羅斯穩定國內局勢,賣給印度武器質量好於中國)伊朗(小弟國)印度(盟友)其他國家中立

Ⅶ 俄羅斯一方面向歐洲擴張,一方面向亞洲擴張。俄羅斯是如何有效控制它的亞洲部分的畢竟隔著一道天塹。

俄羅斯控制亞洲的手段就是強制移民。包括鼎盛時期的前蘇聯都是如此。
你也知道每個封建王朝都有一些犯了罪的人,嚴重的直接處死,但有一些還是罪不大,不能直接殺,但是留在國內又擔心這類人危及自身統治,所以辦法就是流放,這類罪犯連著他們的家人全都流放到西伯利亞,這類人就組成了西伯利亞人的大部分,其餘的就是少數的原著民還有軍人官員以及他們的家人了。
這個例子中國就有,比如說漢朝人贅婿這類人都被強制移民到西域以及河西四郡,宋朝蘇軾不也被流放到海南過嘛,這都差不多。
當然,現在的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人口也越來越少了,和我們國家的東北也差不多,甚至更慘,人口流失率很高,以後俄羅斯還能不能控制住西伯利亞這個可是一個大問題。

Ⅷ 俄羅斯屬於歐洲國家,但是歐洲人卻認為應該是亞洲國家,他們為何會這么認為

首先因為俄羅斯絕大多數的領土都處於亞洲,最東面已經幾乎接壤了阿拉斯加,再者,俄羅斯遠東地區依然生活著不少黃種人原住民,也就是雅庫特人,加上俄羅斯雖然主體民族依然是斯拉夫民族,是地道歐洲人,但是像英國德國都認為他們有著蒙古的血統,因為被統治過。

俄羅斯的主體民族其實依然分布在歐洲莫斯科周圍的部分,只是無奈領土實在是太廣袤了,之所以領土跨越的這么大,也是因為以前沙俄年代的擴張慾望,倘若那時候阿拉斯加不賣給美國,俄羅斯現在可以說地跨歐亞美三大洲了。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如何看待亞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