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亞洲部分什麼地區開發程度還不夠
地廣人稀,沒有足夠的人口啊
俄羅斯的人口主要都在歐洲部分
Ⅱ 北亞資源儲備極其豐富,為何擁有者俄羅斯不大力開發
北亞資源儲備極其豐富,為何擁有者俄羅斯不大力開發?俄羅斯的這個情況,其實和他們國家諸多方面有直接關聯,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下面給大傢具體說明一下:
三、俄羅斯人口不足,導致北亞地區荒涼不堪:俄羅斯不大力開發北亞地區,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就是他們的人口比較少,而且男女比例恨不均衡,這就是導致俄羅斯的發展局限性很大,根本不可能繼續發展北亞地區。
Ⅲ 俄羅斯近年來新開發的地區是哪個地區
俄羅斯近年來新開發的地區,是東部地區(遠東地區)。 俄羅斯遠東地區是大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開發項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區域面積約佔俄羅斯全國的1/3,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4.7%。該地區擁有豐富的漁業、林業、礦產、石油天然氣、水地熱、旅遊等資源,其中石油、天然氣等重要戰略資源尚處於待開采中。近年來,俄羅斯經濟保持著高速增長,主要依靠能源的出口拉動。隨著俄羅斯在西西伯利亞原油田開采地資源的日益減少,國際油價的逐步拉高,俄羅斯政府開始把目光轉向對遠東地區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開采。2007年2月,俄羅斯政府成立了「遠東、布里亞特共和國、伊爾庫茨克和赤塔州社會經濟發展問題國家委員會」。2007年8月,俄羅斯政府批准了《俄羅斯遠東與外貝加爾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2013年聯邦專項規劃》,該規劃旨在通過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並大力發展新的基礎設施,更好地實現與包括中國在內的東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促進遠東人口的穩定增長和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由此遠東開發進入實質開發階段。 隨著我國政府於2009年相繼批准了《關於進一步實施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國圖們江區域一體化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作為圖們江區域的地理核心和《規劃綱要》實施的先行先試地區的長吉圖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開發聯動推進的大勢已在。為了協調實施《東北振興規劃》和《俄羅斯遠東與外貝加爾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2013年聯邦專項規劃》,中俄兩國政府於2009年9月23日制訂了《中國東北地區同俄羅斯遠東及西伯利亞地區合作綱要(2009-2018)》(以下簡稱《合作綱要》),這標志著中俄兩國地區性合作已經進入一個新的實質性操作階段。《合作綱要》提出,中俄兩國在八個領域展開合作,包括中俄口岸及邊境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運輸、合作園區、勞務、旅遊、重點合作項目、人文、環保等方面。《合作綱要》的制定,是中俄兩國經貿和跨區域合作的一次歷史性舉措,為東北振興與遠東開發的良好對接創造了制度基礎,為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 俄羅斯遠東開發對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的意義重大。首先,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俄羅斯經濟發展緩慢,建設資金趨缺、對外貿易出口持續下降。為了振興經濟,俄羅斯政府竭力推動遠東開發進程,積極尋求與東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我國為了振興東北經濟,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實行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通過其「先行先試」,尋求跨境經貿合作機遇。而遠東開發恰當地實現了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對俄跨境區域經貿合作的對接。其次,雙方通過跨區域經貿合作可以實現產業結構、能源、科技及勞動力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互補。在產業結構方面,俄羅斯遠東地區歷來重工業發達,而在輕工業、家電工業方面發展欠佳,食品、紡織品、日用品等消費品方面則大量短缺。而我省的食品加工業、輕工業、家電工業具有優勢,可通過交流促進工業結構合理化。在能源合作方面,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石油、天然氣、木材、礦產資源豐富,而我省長吉圖地區的能源、資源不具有比較優勢,甚至由於長期過度利用,一些城市或地區的森林、礦產瀕臨枯竭,嚴重影響地區經濟的後續發展。通過跨區域的能源合作,長吉圖部分地區資源不足問題可得到解決,並能推進重點能源企業技術升級。在技術合作方面,俄羅斯遠東地區在燃料動力、電子技術與電子設備、信息技術、催化技術、煤炭加工與煤炭化工等領域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長吉圖地區也在電子、機械製造、化工等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雙方通過科技合作、科技園區建設,不僅可推進產業升級,形成產業集群,促進長吉圖地區增長極的形成,還可共同開發新科技,促進整個區域的產業合理化。在勞動力資源方面,俄羅斯遠東地區地廣人稀,勞動力資源的短缺成為制約開發遠東的關鍵因素;而我省勞動力富足,並且勞動力成本低,技術素質高,通過跨區域勞務合作,雙方可以實現互利互惠。促進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與遠東地區開發合作,第一,建立區域協調機制,建立國家、地方層面的協調機制,保障合作開發的健康發展。第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公路建設方面,建設長春-符拉迪沃斯托克跨境公路;在鐵路建設方面,建設東寧-琿春鐵路,恢復琿春-馬哈林諾-扎魯比諾鐵路運行;在航運方面,加強樞紐干線和支線干線機場建設,恢復並增開長春至俄羅斯各地區的航班;在口岸建設方面,建設琿春-克拉斯基諾多邊公路口岸。通過對兩地區口岸、鐵路、公路的建設與改造,新航線的開通,進而實現交通運輸的互聯互通,促進跨區域人流、物流的暢通。第三,推進重點項目合作,落實《合作綱要》計劃在吉林省實施的37項重點項目,在長吉圖地區推進能源、林業、機械、建築等產業及其他加工業的產業升級,實現長吉圖地區與東北地區其他區域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產業錯位發展。第四,發展跨境旅遊合作,通過長吉圖與遠東旅遊資源的整合,打造特色跨境旅遊線路,通過在兩地區邊境舉行國際旅遊展、國際旅遊論壇,促使在地區內部及東北亞國家間形成擴散與輻射效應,推進我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產業融合與人文基礎建設。 關於俄羅斯加強遠東地區開發問題的現實論證 http://euroasia.cass.cn/news/127184.htm
Ⅳ 為啥俄羅斯東歐平原北半部不開發
緩沖地帶,以前打仗吃北歐三國的虧吃大了,你可以問下度娘,世界狙擊史,一個芬蘭戰士背著狙擊槍踩著滑雪板,擊斃400多紅軍士兵,紅軍重武器完全用不上,所以專門弄個緩沖地帶,爭取在平原有機械優勢的地方解決北歐的主力。
Ⅳ 俄羅斯農村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
地廣人稀,這是我們對於俄羅斯的第一印象。我國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為143人。而俄羅斯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密度8.6人。
尤其突出的是,俄羅斯的大部分人口都分布在東歐地區,在俄羅斯東北地區,每平方公里也就一個人。因此,俄羅斯有太多地方沒開發出來,這也是中國農民喜歡去俄羅斯租地當農場主的原因。
除了傳統的糧食作物,在俄羅斯很多地方還有著狩獵的習慣。他們主要分布在較為偏遠的西伯利亞等地區。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用木頭建設的房屋,大部分為獨門獨戶,歐洲風情濃郁。這些房屋可以用外牆的顏色來區分主人的富裕程度,顏色越鮮亮,說明越有錢。
當然,俄羅斯偏遠農村,也存在貧困戶,日子過得比低保戶還不如。
Ⅵ 沙俄一直是歐洲強國,為何近代沒有在海外開發殖民地
沙俄之所以沒有在海外擴展殖民地,其實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1、錯過了時機
首先,在沙俄崛起的時候,其實歐洲的英法等國同樣也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並且在後來甚至比沙俄還要強大。而且英法等國在強大之後,便開始在世界各地進行侵略和掠奪,也就是瓜分殖民地。而這時候,沙俄還處在發展階段,根本無力和英法等國瓜分殖民地。
4、經濟實力不行
當時的歐洲等國向海外擴展殖民地的時候,有些歐洲國家會直接僱傭具有航海經驗豐富的人員去拓展殖民地。而當時的沙俄還一直處在農奴制的經濟中,在經濟實力對比之下,明顯沙俄的經濟實力要弱很多。
Ⅶ 俄羅斯17個經濟特區都是什麼
為了改變過度依賴能源及原材料的產業形態,2005年底俄羅斯政府設置了特別經濟區(SEZ),分別以工業生產、技術創新、觀光休閑和港口運輸為四大發展主軸,提供製度和稅收優惠,提升服務效率,以引進國內外各類型企業。俄羅斯政府已把開發經濟特區視為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重點。事實上這是對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以及印度,甚至越南等國家和地區經驗的仿效,「不僅能吸引外商進駐,甚至可以帶動本地經濟多元化」,俄羅斯經濟特區管理總局副局長布達瑞娜(Tatiana Budarina)接受我們專訪時強調。
四大類型經濟特區
目前俄羅斯的經濟特區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工業生產型特區,以吸引製造業為主。目前已核准利佩次克(Lipetsk)及韃靼斯坦共和國(Tatarstan)兩處地點,其中韃靼斯坦特區以汽車零配件廠商為主,且已開始生產。
第二類為技術創新型特區,類似中國台灣的新竹科學園區。目前已核準的有聖彼得堡市、莫斯科市的Zegenograd、莫斯科州的Dubna,以及托木斯克州。
第三類為觀光休閑型,主打旅遊產業。
第四類是港口型經濟特區,目前尚在接受各州申請中,未公布實施。
兩年內,俄羅斯政府已經投資工業生產型特區62億盧布、技術創新型特區85億盧布、旅遊特區29億盧布。目前共有73家廠商進駐特區,其中16家進駐工業生產特區,57家進駐技術創新特區。除了當地企業外,也有愈來愈多外商加入,目前已有來自義大利、荷蘭、瑞典、丹麥等國的公司。目前進駐特區的廠商中,俄羅斯企業佔九成,外資企業只佔一成,如何吸引更多外資是經濟特區管理局面臨的一大挑戰。不過,俄羅斯全國89州現在都已積極投入開發或申請建立經濟特區。
聖彼得堡:兩個特區,單一窗口
聖彼得堡經濟特區管理局局長米海勒夫(Yuri Mikhailov)介紹說,聖彼得堡的經濟特區有兩處,剛好在市區的南、北端。南部的特區名為Neudorf,只有18公頃,目前已有40家企業申請進駐,幾乎客滿。北部特區名為Novo-Orlovskoye,面積約112公頃,預計可容納200家廠商進駐,將在2012年完成基礎建設,引進以制葯、生物科技及納米科技為主的企業。
外商投資必須與俄羅斯企業合資,並且行政程序繁雜,是過去俄羅斯讓外商卻步的主要原因。「一般申請執照,需蓋30個行政單位的章,得花兩三年」,米海勒夫說。不過,在聖彼得堡特區內全部實施單一窗口服務,只要向管理局申請即可,不必再四處奔波。特區內還設置了24小時服務熱線,幫助投資者隨時解決「疑難雜症」。
托木斯克:遠東最大特區
托木斯克是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唯一的經濟特區,政府預計將投資150億盧布,發展面積200公頃的經濟特區。此外,當地州政府計劃在特區旁再提供100公頃土地,發展工業生產園區,以吸引更多外商。曾到過中國台灣招商的托木斯克州副州長契爾夫科(Alexander Cherevko)透露,有14家公司目前已申請進駐,最近就有兩家台商正在申請中,但不方便公開。他們希望招商的對象包括納米科技、信息產業及電子公司、化工技術及生物科技等。
旅遊特區:未來招商重點
俄羅斯國土面積世界第一,橫跨11個時區,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到處都有風景名勝。如中國漢代的蘇武牧羊的地點、全球最大的淡水湖 —— 貝加爾湖,國土南緣的阿爾泰山,或黑海之畔將舉辦2014年冬奧會的索契,都有世界級美景。但這些風景區開發程度低,外國遊客足跡罕至。因此,經濟特區管理局選定了七處旅遊特區,力圖打造世界級觀光勝地:兩處位於阿爾泰山腳下,貝加爾湖畔及附近的艾爾庫特斯克(Irkutsk)、黑海旁的克拉斯諾達爾(Krasnodar)及斯塔夫羅波爾(Stravropol)各一處,另一處位於俄羅斯與波蘭及立陶宛交界的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經濟特區管理總局國際招商部部長庫茲納索娃(Natalia Kuznetsova)說,今年旅遊特區已被列為招商重點,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展。
Ⅷ 為什麼俄羅斯廣闊的亞洲地區很少被開發
因為「俄」方是一個高緯度的國家,所以他在亞洲的大片領土便會寒冷異常,非常的不適合人們去進行居住。而且在這些大片的領土上,有很多的高原、沼澤以及永久冷凍土區域,別說在這里長期的生活了,在這里吃東西和種植作物都是一個嚴峻的問題。而且因為其的某些地方比較靠近北極,所以這便使得這些土地上會有不少的自然災害,例如雪崩或者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