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國家介紹
俄羅斯(Russia)全稱俄羅斯聯邦。首都莫斯科,人口14553萬。國土面積1708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一。
俄羅斯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俄羅斯族,約占人口50%。3/4的人口集中在占國土面積1/4的歐洲部分。現任總統梅德韋傑夫,總理普京。
俄羅斯是議會制共和國,最高權力機構為國家杜馬。
俄羅斯軍隊擁有足以讓世界包括美國恐懼的核力量,核彈頭數量居世界第二。我知道的就這些。
② 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是多少人口和民族及其它情況.
俄羅斯國土面積是1709.82萬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人口數量為1.445億,主要民族為俄羅斯人。
俄羅斯聯邦,又稱俄羅斯,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並建立俄羅斯帝國。
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同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組建蘇聯。冷戰期間成為超級大國,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霸。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
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此外,俄羅斯還是金磚國家之一。
(2)俄羅斯國土面積和核彈頭多少擴展閱讀:
一、地理位置
俄聯邦位於歐洲大陸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中部。它北臨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波羅的海的芬蘭灣,西南靠黑海,陸鄰挪威、芬蘭、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中國、蒙古和朝鮮。
二、簡史
公元882年,奧列格大公建立基輔羅斯大公國。12世紀,基輔羅斯分裂成許多獨立的封建公國。1480 年,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莫斯科大公國。
1547年,伊凡四世(雷帝)改大公為沙皇,開始向西、南和東方擴張。1721年,彼得一世稱帝,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
1917年,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建立了歷史上*個社會主義政權。1922年12月,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等4個蘇維埃共和國締結聯盟條約,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聯盟逐漸演變為15個加盟共和國)。
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發表「主權宣言」。1991年12月21日獨聯體成立,同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獨立國家,並作為原蘇聯繼承國取代其在聯合國等組織的地位。
三、地形與氣候
俄聯邦西部為東歐平原,東部是高原和山地。地形從北向南依次為:北極沙漠帶,凍土帶,森林凍土帶,森林帶,森林草原帶,草原帶和半沙漠帶。
俄聯邦的氣候基本上屬於北半球溫帶和亞寒帶的大陸性氣候,氣候差異較大,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夏季南北氣溫相差懸殊。
其主要特點是: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暫、溫暖;春秋季短;氣溫年差較大。俄聯邦的西部和西北部無高山阻擋,來自大西洋的水氣可長驅直入,成為俄聯邦陸地上主要水分來源。
大西洋氣流的消長及其影響程度的差異,決定了俄聯邦廣大平原地區的降水量分布、氣溫和濕潤狀況的變化。北大西洋暖流是俄聯邦西北部沿海地區熱量的重要來源,使這一帶的冬季氣溫遠遠高於同緯度其它地區。
如地處北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1月份平均氣溫為-9.9℃,高於同緯度其它地區20℃以上,為俄聯邦北部不凍港。
俄1月份平均氣溫從北高加索地區的0℃至零下5℃到雅庫特的零下40-50℃,最低可達零下65-70℃;7月份平均氣溫從西伯利亞北部沿海地區的1℃到裏海沿岸低地的24-25℃。
四、行政區劃
俄聯邦由89個聯邦主體組成,其中有:
21個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原名巴什基爾),布里亞特,達格斯坦,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卡爾梅克,卡累利阿,科米,馬里,莫爾多瓦,北奧塞梯,韃靼,圖瓦,烏德穆爾特,車臣,印古什,楚瓦什,雅庫特-薩哈,哈卡西亞,阿爾泰,卡拉恰耶夫-切爾斯克,阿第蓋。
6個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斯塔夫羅波爾,阿爾泰,克拉斯諾雅爾斯克,濱海,哈巴羅夫斯克。
49個州:阿穆爾,阿爾漢格爾斯克,阿斯特拉罕,別爾哥羅德,布良斯克,弗拉基米爾,伏爾加格勒,沃洛格達,沃羅涅日,下諾夫哥羅德(原名高爾基州),伊凡諾沃,伊爾庫茨克,加里寧格勒,特維爾(原名加里寧州),卡盧加,堪察加,克麥羅沃,基羅夫,
科斯特羅馬,薩馬拉(原名古比雪夫州),庫爾干,庫爾斯克,列寧格勒州(州中心列寧格勒市現改名為聖彼得堡市),利佩茨克,馬加丹,莫斯科州,穆爾曼斯克,諾夫格羅德,諾沃西比爾斯克(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奧倫堡,奧勒爾,奔薩,彼爾姆,普斯科夫,
羅斯托夫,梁贊,薩拉托夫,薩哈林,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州中心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現改名為葉卡捷琳堡),斯摩棱斯克,坦波夫,托木斯克,圖拉,秋明,烏里揚諾夫斯克,車里亞賓斯克,赤塔,雅羅斯拉夫。
10個自治區:涅涅茨,雅馬爾涅涅茨,太梅爾,楚克奇,科米彼爾米亞茨(彼爾姆州境內),埃爾基,卡里亞斯克,漢特-曼西斯克,阿加布里亞特(赤塔州境內),烏斯特奧登斯基(伊爾庫茨克州境內)。
2個直轄市:莫斯科市,聖彼得堡市。
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境內)。
首都--莫斯科市,860萬人口。
③ 俄羅斯有多少枚核彈頭
俄羅斯有7290枚核彈頭
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IPRI)13日發布年度報告:
全球共擁有15395枚核彈頭,其中,俄羅斯以擁有7290枚核彈頭排在首位,美國有7000枚位列第二,兩國總和佔全球核彈頭總數的93%。
接下來依次為法國(300枚)、中國(260枚)、英國(215枚)、巴基斯坦(110至130枚)、印度(100至120枚)、以色列(80枚)及朝鮮(10枚)
④ 美國,俄羅斯到底有多少核彈頭
美:戰略轟炸機92(核彈頭1800),洲際導彈550(核彈頭2000),潛射導彈432(核彈頭3456)
俄:戰略轟炸機70(核彈頭806),洲際導彈746(核彈頭3500),潛射導彈384(核彈頭1824)
英:戰略轟炸機96(核彈頭100),洲際導彈(無),潛射導彈32(核彈頭160)
法:戰略轟炸機69(核彈頭65),洲際導彈(無),潛射導彈64(核彈頭384)
以上是2000年以後的數據,可供參考。
⑤ 俄羅斯的一顆核彈頭能覆蓋美國多大面積
看當量吧,小型核彈頭估計10~30萬噸TNT當量,大型的核彈估計百萬噸TNT,超大型的有前蘇聯的SS一9型洲際導彈,裝有25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而廣島爆炸的核彈當量只有1.5萬噸TNT,這樣幾乎都一個城市就毀了,現在若發動核戰,那是無法想像的事!
⑥ 請問俄羅斯和美國具體各有多少核彈頭
現在大概有2萬枚 前蘇聯時期達到過2.2萬枚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國防部第12總局副局長弗拉基米爾·維爾霍夫采夫中將日前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成員國會議上宣布,為了維護全世界的安全,俄羅斯將單方面削減核武庫,未來俄儲備的戰略武器數量將會低於俄美兩國有關條約規定的水平。
根據俄羅斯和美國在2002年5月份簽署的條約規定,兩國應在2012年1月31日之前將各自擁有的核武器數量裁減三分之二,最終達到1700~2200枚核彈頭的水平。不過,據維爾霍夫采夫中將介紹,莫斯科已准備採取更富有建設性的步驟並將本國擁有的核彈頭的數量裁減到1500枚或更低的水平。
維爾霍夫采夫中將表示,履行條約規定的核裁軍義務需要俄方投入非常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他指出,在重組本國核武器體系的過程中,俄方已關閉了兩家核武器研發和加工工廠(俄此前總共擁有4家這類企業),而剩餘的兩家今後將會面臨非常艱巨的核彈頭處理任務。( 俞 2008-07-15 16:14 檢舉
⑦ 俄羅斯有多少核彈頭
這個數字是動態的。不同的時間,數量各不相同。比如截至2012年10月3日公布的數據:俄羅斯的核彈頭數量為1499枚,美國則為1722枚。但根據俄羅斯所制定的未來「軍事裝備計劃」,核彈頭數量會有小幅增加。
⑧ 世界哪個國家最大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俄羅斯聯邦
國旗 國徽
國歌:俄羅斯聯邦頌
自然地理
(實際管轄區)
首都 莫斯科
最大城市 莫斯科
面積
國土面積:17,075,200平方公里
水域率:0.5%%
時區 UTC +2至+12
人民生活
官方語言 俄語
人口
總人口:143,974,059(2004年中估計數)
人口密度:8/km2
政治文化
國家領導人:
國家元首: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
政府首腦:總理: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
經濟實力
貨幣單位 盧布
GDP 1.60 千億美元(列第9位)
人均GDP 11,209 美元(列第61位)
中央銀行 俄羅斯中央銀行
國家資料
國家象徵 國花:葵花
國際域名縮寫 .ru
國際電話區號 +7
編輯
俄羅斯聯邦(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聽? 說明|關於)),簡稱俄羅斯(Русская)或俄國(Россия),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域跨越歐亞兩個大洲。俄羅斯聯邦與以下幾個國家接壤(逆時針方向):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立陶宛、波蘭、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朝鮮,與日本、美國、加拿大隔海相望。綿延的海岸線從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還包括了內陸海黑海和裏海。作為前蘇聯的主要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依然是一個十分有影響力的國家,特別是在由12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獨聯體組織內。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繼承蘇聯,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並對議案擁有否決權。
目錄
1 歷史
2 政治
3 行政區
4 地理
5 經濟
6 人口
7 文化
8 軍事
9 外交關系
10 其他主題
11 外部鏈接
[編輯]
歷史
請參見:俄羅斯歷史
俄羅斯最早期的政權是維京人建立的基輔羅斯公國(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
中世紀後期俄羅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帝國,並從15世紀起開始向亞洲擴張。在歷代沙皇的領導下,俄羅斯帝國在18世紀開始現代化並到處擴張,從中國掠奪了許多土地,包括外東北、庫頁島和新疆西部,並成為歐洲列強之一。然而20世紀初開始,俄國的實力開始下降,人民也對現狀日漸不滿。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在軍事上的慘敗以及之後的內戰,十月革命終於在1917年爆發。
之後不久,共產黨在列寧的領導下取得政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亦就此成立。在斯大林的領導下,蘇聯由一個農業國迅速工業化,並且實行農業集體化,期間令數以千萬計的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納粹德國的勝利,使蘇聯發展成為冷戰中的超級大國,並侵佔了中國的唐努烏梁海、黑瞎子島等土地,並促成外蒙古脫離中國獨立。到了1980年代晚期,蘇聯進行了多項改革,但是依然無法改變蘇聯於1991年解體的命運。那一年的8月24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宣布獨立,成為俄羅斯聯邦。從此之後,俄羅斯聯邦雖然保持了大國的地位,但始終面臨經濟困境。
[編輯]
政治
請參見:俄羅斯政治
俄羅斯聯邦實行的是聯邦民主制。總統是國家元首,任期4年,由人民直選產生。總統擁有相當大的行政權力,有權任命包括了總理在內的高級官員,但必須經議會批准。總統同時也是武裝部隊的首領以及國家安全會議的主席。並可以不經議會通過直接頒布法令。
俄羅斯聯邦議會,簡稱聯邦議會(「Федеральное Собрание」),由上下兩院組成。上院聯邦會議(「Совет Федерации」)有178名代表,任期4年,89個地方分區可以任命2名代表,下院國家杜馬(「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Дума」)有450名代表,任期4年,其中225人由國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另外225人則按比例從全國的政黨中選出組成。
[編輯]
行政區
參見:俄羅斯行政區
俄羅斯聯邦由89個不同的行政分區組成。聯邦內有21個享有極大自由的共和國。這些共和國往往是俄羅斯聯邦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剩下的行政區包括了49個州(Области )以及6個區(Края)。當中有10個自治區域以及1個自治州。除此之外,還有兩個聯邦城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2000年,按總統普京的指示,俄羅斯聯邦再分作7個按地域分界、包含行政分區的聯邦區域。
[編輯]
地理
請參見:俄羅斯地理
俄羅斯聯邦跨越了歐亞大陸的北部大部分地區,地勢及氣候變化多端。全境大部分地區屬於平原,特別是歐洲部分以及亞洲的西伯利亞地區。南部平原大部分是干曠草原,而北部平原則大部分是森林地區。山脈多集中在南部邊境,例如大高加索山脈和薩彥-貝加爾山脈。比較中央的烏拉爾山脈則是歐洲和亞洲的主要分界線。
俄羅斯聯邦擁有綿延37,000公里的海岸線,跨越了北冰洋和太平洋,以及內陸的黑海和裏海。一些小的海域則屬於大洋的一部分:巴倫支海、白海和東西伯利亞海等屬於北冰洋,而白令海和日本海等則屬於太平洋。
很多條大河流經平原到達海洋。主要的河流包括了伏爾加河、顎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以及阿穆爾河(即黑龍江)。主要湖泊有貝加爾湖、拉多加湖和奧涅加湖等。
俄羅斯城市列表
[編輯]
經濟
在蘇聯解體後的十多年間,俄羅斯聯邦依然掙扎著建立現代化的市場經濟以及實現較強的經濟增長。俄羅斯聯邦的行政和立法機構也意識到,國家的工業基礎以及進一步的改革面臨了嚴重的問題,並使俄羅斯聯邦的經濟在蘇聯解體後連續5年下滑。
1997年俄羅斯聯邦經濟有所復甦。1998年的財政危機導致了當年8月盧布的貶值,債務的加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嚴重下滑。但是在1999至2001年年間,憑借著較高的石油價格和疲軟的盧布,俄羅斯聯邦的經濟再度復甦,平均每年增長6%。
這次的復甦,再加上新政府對基礎經濟進行的改革,已經提升了投資者對俄羅斯聯邦的信心。但是俄羅斯聯邦依然十分倚賴天然資源的出口,特別是占總出口80%的石油、天然氣、金屬以及木材。
2005年底,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由1999年的1570億美元恢復增長到約7500億美元,黃金外匯儲備由1998年底的不足100億美元增長到1822億美元。
[編輯]
人口
請參見:俄羅斯人口
俄羅斯2006年人口1.42億。人口持續減少,每年減少約70萬,主要原因是擔心住房、醫療和教育等問題,大部分俄羅斯家庭選擇只生一個孩子。
由於俄羅斯聯邦廣闊的幅員,所以人口密度較低;大部分人口主要聚積在俄羅斯聯邦的歐洲部分,烏拉爾山脈地區以及西伯利亞的東南部。俄羅斯聯邦內也有許多少數民族以及土著人口。總人口的80%以上是俄羅斯人,剩下的包括了巴什基爾人、車臣人、楚瓦什人、韃靼人、日耳曼人、烏克蘭人、達格斯坦人、朝鮮人、猶太人和白俄羅斯人等。
俄語是唯一的官方語言,但是不同的共和國經常將自己民族的語言作為共和國內的官方語言。東正教是聯邦內的主要宗教,其他的宗教包括了伊斯蘭教、基督教新教、羅馬天主教和佛教等。
[編輯]
文化
請參見:俄羅斯文化
俄國人列表
俄國文學
俄國詩人
俄羅斯大學列表
俄國音樂家
[編輯]
軍事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為有世界影響的軍事強國之一。俄羅斯正規軍由陸軍 、海軍、空軍、國土防空軍和戰略火箭軍組成。有著規模龐大的核武庫,根據其官方在2005年宣布的結果,俄羅斯的核彈頭數量為:4732枚。
[編輯]
外交關系
中俄關系
沙皇俄國原是歐洲國家,與中國並不接壤。沙俄自清代以來,通過戰爭、條約、詭計佔領了中國的許多領土,是佔領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被沙俄佔領的中國領土包括(自東向西):庫頁島、烏蘇里江以東土地、黑龍江北至外興安嶺土地、貝加爾湖以東土地、唐努烏梁海等。另外,沙俄在外蒙古獨立事件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20世紀的最後幾年,中俄兩國政府在黑瞎子島劃定邊界,中國收回被俄羅斯實際控制的此島的一半,另一半劃入俄羅斯疆界,歷史上這個島是屬於中國的。
由於俄國的原因,蒙古以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許多土地也不再是中國的領土。
透過中俄多次磋商和簽訂協定,當在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後,兩國在領土爭拗問題大致上解決。中俄兩國現處於持續發展戰略和經濟的友好關系,可從中俄在反恐、反分裂國家(中國的西藏問題;俄國的車臣問題)的一致立場,俄國表明優先輸出該國原油予中國,和中俄在2005年將會進行聯合軍事演習等看到。
參見俄美關系和俄日關系
自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蘇聯占據北方四島,兩個國家仍未有簽訂和約,理論上兩國仍處於作戰對抗狀態。自1990年代葉利欽作為俄羅斯聯邦總統,日俄開始對北方四島進行談判,但雙方分歧仍然存在。
而民間的日俄合作漸見興起。例如日本人到南庫頁島旅遊。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F%84%E7%BD%97%E6%96%AF
222
⑨ 俄羅斯領土面積約為多少平方公里
1709.82萬平方公里(平方千米)。
俄羅斯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公元9世紀,在建立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羅斯人的祖先古羅斯部族人(東斯拉夫人),並成為此後國家名稱。
「俄羅斯」這個稱呼是中國人通過較早接觸俄羅斯人的蒙古人學來的,在蒙古語中很少有以輔音R開頭的,而蒙古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往往都要加上相應的母音O,因此「羅斯」在蒙古語便譯為OROS,第一個音節為O。這也是中國元朝史籍中稱為「斡羅斯」或「鄂羅斯」的原因。
到了明朝,中俄聯系中斷,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觸,那時候中漢人便直譯為「羅剎」。羅剎國這一稱呼直到清初仍舊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編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為《平定羅剎方略》。
但清朝的統治民族是滿洲族,受蒙古族影響較深,故採取源於蒙古語的間接音譯,在康熙以後統一稱為「俄羅斯」並沿用至今,俄羅斯帝國簡稱沙俄,即沙皇俄國。
俄羅斯國旗採用傳統的泛斯拉夫色,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白、藍、紅三色。國旗中的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的白雪茫茫,藍色代表亞寒帶,又象徵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志,也象徵俄羅斯歷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三色的排列顯示了俄羅斯幅員的遼闊。但另一方面,白色又是真理的象徵,藍色代表了純潔與忠誠,紅色則是美好和勇敢的標志。
1699年彼得大帝到荷蘭學習造船術時,他意識到需要為俄國的海軍設計一面軍旗。他因此效仿荷蘭的三色國旗設計,但顏色是另選的(當時的荷蘭國旗是橙、白、藍三色)。
彼得大帝當時選擇的顏色是紅、白、藍三色,也就是後來的泛斯拉夫色。1883年5月7日這面旗幟正式成為俄國國旗,1917年十月革命後三色旗被取消。1991年8月21日這面旗幟再次被採用,成為獨立的俄羅斯聯邦的國旗。
⑩ 俄羅斯的核彈頭有多少
現在大概有2萬枚 前蘇聯時期達到過2.2萬枚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國防部第12總局副局長弗拉基米爾·維爾霍夫采夫中將日前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成員國會議上宣布,為了維護全世界的安全,俄羅斯將單方面削減核武庫,未來俄儲備的戰略武器數量將會低於俄美兩國有關條約規定的水平。
根據俄羅斯和美國在2002年5月份簽署的條約規定,兩國應在2012年1月31日之前將各自擁有的核武器數量裁減三分之二,最終達到1700~2200枚核彈頭的水平。不過,據維爾霍夫采夫中將介紹,莫斯科已准備採取更富有建設性的步驟並將本國擁有的核彈頭的數量裁減到1500枚或更低的水平。
維爾霍夫采夫中將表示,履行條約規定的核裁軍義務需要俄方投入非常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他指出,在重組本國核武器體系的過程中,俄方已關閉了兩家核武器研發和加工工廠(俄此前總共擁有4家這類企業),而剩餘的兩家今後將會面臨非常艱巨的核彈頭處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