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引爆德俄外交風波的老兵是何來歷他做了什麼
這個引爆了俄羅斯和德國外交風波的老兵就是貢戈什維利,為什麼一個老兵能引起這么大的政治外交風波呢?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這個老兵其實並不平凡。首先他的真實身份是車臣武裝分子的頭目。這樣一個身份讓其不僅被俄羅斯通緝,還被德國政府拒絕其入境,並將其定義為極端主義的威脅。
所以在2016年的時候貢戈什維利前往了德國,尋求政治避難,但是德國政府先後三次拒絕了他的申請,但是在經過德國警方的監控和觀察之後,貢戈什維利被德國政府取消了「威脅」的定性。但是沒過多長時間,貢戈什維利就被當街槍殺。所以德國安全部門和外交部一直認為貢戈什維利的死和俄羅斯情報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驅逐了2名俄羅斯駐德國外交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所以俄羅斯外交部也驅逐了兩名德國外交官作為針鋒相對的回應。這一下子就引發了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外交危機。
實際上貢戈什維利和美國的CIA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貢戈什維利被俄羅斯情報部門殺害之後,CIA非常惱火,美國也自然而然的將允許德國針對這件事情大做文章了。
B. 為何俄國老兵勸新兵在戰場上不戴鋼盔
俄國老兵之所以這樣做其實也是為了新兵好。因為當時俄國的鋼盔主要有兩個方面的缺點,而這兩個方面的缺點在士兵帶上之後明顯感到不舒服,所以那些有經驗的老兵才這樣勸誡新兵的。
第2個原因就是這些頭盔的防護能力問題。雖然當時俄國生產出來的頭盔是大部分國家中最重的那一個,但是其實這個頭盔不一定能夠抵擋得住德國軍隊的子彈。要知道當時技術畢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俄國很難用那種防彈的材料去製造頭盔。這也就讓頭盔既沒有防護能力同時重量又非常重。可以說在二戰的時候,這些俄國老兵本身就感覺帶著這種頭盔機會增加自己的頭部負擔,同時也沒有太大的保護作用。有很多士兵認為帶頭盔都是沒有必要的。
C. 美國俄羅斯中國的年輕一代對自己國家的老兵是什麼態度
不用說,中國對自己國家的老兵態度最好。原因就是,外部環境一直不安全,甚至於可以用惡劣來定義。俄羅斯的軍魂已經飄散,現在這個是借過來的,樣子還在,底子已給沒有了。鑒於硬漢普京聲嘶力竭的提高軍人待遇,外部環境也沒好過,虎死不倒架。年輕一代也是一臉的迷茫。美國老兵年輕時東討西伐,為了帝國賣命。戰後創傷綜合症、海灣戰爭綜合症等一系列疾病折磨這一代又一代人。美國這些年來對入伍標准也是一降再降,甚至還允許吸菸人員進入軍營,還有精神病史的人也放鬆了要求,不少有前科的人也被徵召入伍。
D. 戰場上有個有趣的現象,為何俄國老兵勸新兵,在戰場上盡量別戴鋼盔
在俄國時代,俄國軍人上戰場,有個有趣的現象——俄國老兵勸新兵,在戰場上盡量別戴鋼盔。俄國給軍人配套鋼盔,明明是為了讓軍人多一道保命的防護,為什麼俄國的老兵會那麼反常,勸新兵不要佩戴呢?細細想來,原因有四:1、鋼盔過於笨重,非常不便;2、防彈效果不好;3、鋼盔佩戴非常難受和麻煩;4、鋼盔是相對醒目的目標。
4、鋼盔是相對醒目的目標。
在很多影視作品裡面,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士兵用槍定著一個鋼盔,吸引敵方的注意力。這說明在現實中,戴鋼盔還是相對醒目的,這樣就會槍打出頭盔,死得更快。
E. 中國和俄羅斯的二戰老兵和戰後冷戰時期的老兵分別有多少
單純論最後一個死亡士兵的話,還沒死。
一戰最後一個士兵幾年前才死於110高壽。
我估計你想問的問題是死於戰爭。
那麼說的話嚴格意義上那個日本的和波羅的海森林兄弟會的陣亡士兵不算陣亡於二戰。
陣亡於二戰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身份是二戰士兵。
2:死於敵對二戰軍事力量之手。
未投降的日本兵和波羅的海森林兄弟會在母國投降的情況下不能被認為是士兵了。七十年代菲律賓警察和克格勃肯定不能算敵對的二戰軍事力量。
所以他們和二戰老兵戰後死於其他戰場(朝鮮戰爭、越戰、阿富汗等)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戰後換了身份死於新的戰爭罷了。
最後一個戰死於二戰的士兵無跡可尋,但是有大概范圍。就是在戰後清剿未投降的死硬法西斯軍人過程中犧牲的盟軍或被清剿的法西斯殘余,這里法西斯殘余必須是未投降的,投降後身份就轉變為戰敗國平民或戰犯,不能算做敵對軍事力量了,所以鑒於天皇的投降輻射了整個日軍,所有舊日本軍一瞬間變成了平民或戰犯,所以之後駐扎於日本被暗殺的盟軍駐軍或舊日本軍不算在內。
而最後投降的軸心國為偽滿洲國(溥儀817宣布退位),比日本晚了兩天。在這兩天內蘇軍和偽滿洲國軍警產生的沖突均可視為二戰范圍內。而當時東北一百多萬蘇軍,二十多萬未得到投降命令的偽滿軍警,在那種情況下各種大小沖突導致人員死亡是肯定有的。
所以這個死於戰爭結束前夕可憐人可以精確到東北蘇聯軍隊或偽滿洲國軍警,死亡方式應該是繳械過程中的斗毆,為維持秩序的擊斃或暗殺。
F. 蘇聯老兵為什麼都不願意戴頭盔,還勸新兵不要戴
一是因為頭盔太重,二是因為俄羅斯的冬天非常寒冷,以至於戴頭盔的話,很容易就會粘在頭皮上,這樣拿下來就會變得非常困難,而且會很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士兵的傷亡率是非常高的。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幾乎每一個新兵都不會存活超過一周。如果你了解這段歷史,你會發現蘇聯老兵幾乎都不願意戴頭盔,不僅自己不戴,而且還會勸新兵不要戴。
因為新兵在初到戰場上時,遇到攻擊時會驚慌失措,而老兵則會立馬趴在地上。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新兵是需要頭盔來保護他們頭部的。如果新兵不佩戴頭盔,是非常容易陣亡的。所以說,並不是老兵勸新兵不要戴,而是只有當新兵也成為老兵時,才會勸他們不要戴頭盔。因為他們已經經歷過戰場了,不會像新兵那樣手忙腳亂了。
G. 俄羅斯還有多少名2戰老兵,大約都多少歲了
比較少了。 就算有也快去世了。 年輕的都八十左右。
H. 俄羅斯閱兵都邀請老兵參加,中國閱兵為什麼沒有老兵呢
有啊!只是你沒有發現而已,閱兵的時候在天安門城樓前,有老兵、勞模等!但是並不是所有老兵都能上的,畢竟太多了!
I. 俄羅斯92歲退役老兵只說了一句話,為什麼在場中國軍人臉都紅了
少看自媒體。
J. 蘇聯解體後那些經歷過衛國戰爭的老兵們都怎麼樣
在葉利欽時期非常不好,葉利欽反社會主義,對這些老兵沒有什麼照顧,連記念衛國戰爭勝利50周年的1995年閱兵時,老兵方隊走過檢閱台時,都是自己准備服裝,葉利欽連服裝沒有給他們裝備,悲哀老兵,可惡葉利欽。
進入21世紀,普京時代來臨,俄羅斯人開始通定思痛,開始懷念蘇聯時代,肯定蘇聯時代。加上普京曾經是蘇聯克格勃特工,蘇共黨員,所以上台後開始對老兵照顧有加,非常尊重老兵,所以21世紀每年俄羅斯都會舉行閱兵式記念衛國戰爭勝利,最大的是2015年記念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在莫斯科舉行,對於老兵們是至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