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812年拿破崙的侵俄戰爭結果如何
1812年6月,拿破崙率大軍60多萬人入侵俄國。戰爭初期,俄軍被迫後撤。8月17日進行斯摩棱斯克會戰後,俄軍繼續後退。9月14日法軍進入莫斯科。俄軍於10月18日開始反攻;翌日,法軍撤出莫斯科,爾後節節敗退,到12月,幾乎全軍覆滅。拿破崙的侵俄戰爭,以喪失50多萬人的慘敗告終。
『貳』 拿破崙明知俄羅斯地區環境惡劣,為何還是執意東征
拿破崙是一代帝國元首,因為拿破崙的存在,德國軍隊在歐洲所向披靡,可以說是戰無不勝,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常勝將軍,拿破崙在戰爭中也曾經吃過大虧,導致德國成也拿破崙,敗也是拿破崙。
征服了俄羅斯才算真正的征服了歐洲,這是拿破崙的一個心結,拿破崙當時手中的兵力是絕對優於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的。但當一個國家的統帥被野心和慾望所驅使的時候,這個國家就漸漸走向衰退。隨著拿破崙的侵略野心不斷擴大,為了給德國贏得無上的榮光,但是這一願望最終破滅,德國也在戰爭中自食其果。
『叄』 從57萬大軍到3萬殘將,稱霸歐洲的拿破崙為何最終敗在俄羅斯手上
相信大家對拿破崙並不會陌生。對於很多評論里我們能看到他這個人是非常善戰的。參加了很多的戰役,並且還親自指揮了很多的戰役。對於當時那個年代,他就像戰神一樣存在。對於我們這個和平年代,難以想像他那時候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所以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古代的軍事真的是很難讓人理解。在看書或者是報道上經常看到古代的一些故事,感覺他們每天都在打仗。好像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仗佔領統治。慶幸自己活在和平的年代中,一切都這么安靜祥和,真的非常好,老百姓過著平和的日子,祖國還這么強大。
『肆』 拿破崙攻打俄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對歐洲的影響分別是什麼
背景
1812年,拿破崙一世在歐洲大陸獲得了空前的軍事勝利,法國佔領了幾乎整個義大利、德意志地區(成立了受法國控制的萊茵聯邦),擊敗了歐洲強國奧地利,大敗普魯士,控制了西班牙、荷蘭等地。為了獲得整個歐洲的霸權,讓當時的法國的死敵、海上帝國英國臣服,法國聯合其他歐洲大國發起了「大陸封鎖」政策,但俄國處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且對法國的擴張存有強烈的戒心,所以在參加法國的大陸封鎖一段時間後退出了和法國的聯盟,成為歐洲大陸阻止拿破崙實現爭奪世界霸權計劃的中堅力量。俄國的敵對行為招致拿破崙的憤怒,並萌生和通過戰爭迫使俄國投降的念頭。
從1811年開始,為了准備入侵俄國,拿破崙的軍事和外交政策有越來越強的針對性。1812年春,法國分別同普魯士和奧地利結成短暫的軍事同盟。根據盟約,為了對俄作戰,普軍2萬人,奧軍3萬人歸拿破崙指揮。法國的其它附庸國政府也開始訓練遠征俄國的軍隊。在這一年,拿破崙准備了空前強大的軍隊,其控制的由歐洲各民族組成的軍隊總數達到約120萬人,其中一半用於進攻俄國。
俄國在獲悉法國即將入侵的消息後,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備戰,包括加強軍隊和預防戰時孤立無援的措施。在外交方面,俄國也有所建樹,1812年4月,俄國同瑞典締結盟約,規定雙方共同行動,反對法國。戰爭爆發後,俄英締結了和約,結束同土耳其的戰爭,對俄國來說,和英國這個海上帝國結盟是政治上的巨大勝利。
1812年夏,拿破崙集結軍隊61萬,分為三路,其中中路由其親自帶領指揮,這支龐大的軍隊被拿破崙稱為「大軍」(Grande Armée),大軍在法國控制的華沙公國集結,6月24日,渡過涅曼河,向俄國不宣而戰,這場為了爭奪歐洲霸權的戰爭爆發了。
[編輯] 戰前兩軍實力對比
法國和俄國兩國戰前的軍事力量對比:
法國:作戰兵力:61萬,分為兩個梯隊,第一梯隊分3個集團,共44.4萬人,940門火炮;第二梯隊17萬人,432門火炮;
俄國:西部邊境共軍隊22-24萬,分3個集團,火炮942門。
[編輯] 戰爭進程
戰爭開始時,俄國由於防守薄弱,只有兵力約24萬人,不足以抵抗在此前歐洲無敵的拿破崙軍隊,庫圖佐夫採取了撤退的策略,並沿途放火,實行焦土政策,把法軍途經之處燒得一干二凈,這一步打亂了拿破崙速戰速決的原計劃,也令拿破崙原本想邊作戰邊搶奪補給的計劃泡湯。拿破崙只好深入俄國境內,期望能佔領俄國首都莫斯科,然後讓俄國投降,以簽署對自己有利的條約和獲得食糧。
法軍進入俄國腹地後,遇到俄國軍民的有效抵抗,尤其是戰爭開始後不久,俄國的天氣很快進入了秋冬天氣,寒冷的俄國曠野讓遠道而來的法國士兵水土不服,而俄軍在撤退的時候堅壁清野,法國軍隊的士氣開始動搖。
[編輯] 戰爭影響
俄法戰爭對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拿破崙法國因為戰敗而分崩離析,其建立的歐洲秩序很快就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很多法國佔領的領土發生民族獨立運動。拿破崙本人也因為戰敗而退位,被放逐到義大利沿海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上。通過俄法戰爭和後來的滑鐵盧戰役,拿破崙一世的軍事和政治生涯就此終結。而俄國來說,俄法戰爭充分體現了俄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戰後俄國成為了歐洲舉足輕重的力量。
『伍』 拿破崙戰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拿破崙戰爭影響
一系列的拿破崙戰爭影響了歐洲及美洲地區,同時他的勝利給兩洲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拿破崙的成功,使得西歐大部分地區都落入了同一統治之下,但是法國與其他歐洲強權的戰爭持續了近20年,最終迫使拿破崙的成功化為泡影。
拿破崙戰爭圖片
小威廉·皮特和拿破崙之間的關系還要從1797年說起,在一年法國將義大利徹底打敗並且還簽訂了條約,這代表著反法聯盟已經開始破裂,而之後也只剩了英國沒有和法國正式的開戰。然而這時候英國國內的狀況也不容樂觀,當時小威廉·皮特剛開始重新進入內閣擔任首相這個職務,但是這一次他遇到了不少的困難,許多原本支持的人都變成了反對派的一員,小威廉·皮特雖然有著強大的能力,可是這一次卻並沒有擁有更加強大的力量。
小威廉·皮特面對拿破崙戰爭本來是想要重新組織反法聯盟的,可是過程中的困難時可想而知的,但是在這個時候拿破崙本人卻意外的幫了他一次,因為他開始自己在名義上封了自己義大利國王的頭銜,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恐慌,然而後來還是發生了很大的戰爭,拿破崙彷彿成了主宰整個歐洲的人。這件事對於小威廉·皮特的打擊是非常大的。那時候他本來在休養,因為他的身體實在是太差了,可是拿破崙戰爭卻對小威廉·皮特造成嚴重傷害,致使最終小威廉·皮特在拿破崙戰爭中離開了世界。
『陸』 俄法戰爭中拿破崙的戰略計劃是什麼
1812年6月初,得到歐洲許多國家的部隊補充的拿破崙軍隊,以華沙大公國為入侵俄國的方便的屯兵場,在維斯瓦河以東,臘多姆至柯尼斯堡(加里寧格勒)一線展開。
拿破崙的戰略計劃是:在短期內取勝;經一兩次總決戰將俄軍擊潰後,佔領莫斯科,迫使俄國投降。為實現這一計劃,拿破崙軍隊的基本兵力從東普魯士出發,在科夫諾(考那斯)以南渡過涅曼河,前出到維爾諾(維爾紐斯)地區俄軍右翼。這一機動保障了法軍在主要方向上的兵力優勢。威脅了俄軍在玻利西耶北部的全部交通線,打通了一條通往莫斯科的最近的通道。
『柒』 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國,沙皇為此做了哪些防禦措施
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國的時候,沙俄並沒有做很多的防護措施。只是在一堆一條路上沙俄一直在摧毀一些當地的基礎設施。切斷拿破崙遠征俄國途中的供給,並且一直到沙俄打到莫斯科才發現自己的勝利得不償失。沙俄沒有做很多的防護措施,只是根據具體情況傢具了拿破崙軍隊的險情。
俄軍司令官庫圖佐夫在首都以西110公里的博羅季諾嚴密設防。9月14日,法軍在付出約3萬人的代價後,開進了早已是空城的莫斯科。此時,拿破崙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勝利得不償失——城市被俄羅斯人放火燒毀,沒有糧食,更找不到其他給養,精疲力竭的法軍已無法再前進半步。
『捌』 拿破崙當年遠征拿的俄國的目的是什麼
俄國國土面積大資源也非常豐富,況且以後想要東征俄羅斯就是最好的後勤基地,可惜,莫斯科的寒冬就像戰爭史的外掛一樣
『玖』 拿破崙為什麼要攻打俄國
拿破崙之所以要攻打俄國是因為想要統治整個歐洲,而歐洲大陸上只有俄國沒有被他控制,而且拿破崙明白只有把俄國踩在腳下,才能征服英國。
1812年9月7日,拿破崙率領法軍獲得了極為艱難且浩大的博羅季諾戰役的戰術勝利,但雙方均損失慘重,俄軍優秀指揮官巴格拉季昂親王、火炮指揮官庫來索夫戰死。
9月16日,拿破崙進入莫斯科。但在戰略上,俄軍司令庫圖佐夫、巴克萊等人力排眾議,放棄首都,與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帶著剩餘的俄國高級將領和大部分居民撤出,逐步深入俄羅斯腹地,採取堅壁清野戰術,拯救剩餘的俄軍的有生力量。
拿破崙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將會妥協,未料到迎接他的卻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
同時,俄羅斯的寒冬,成為了拿破崙的最大阻力,由於法軍物資補給不足延滯、兵力分散,俄軍迎來重大轉機,庫圖佐夫以逸待勞並趁機不斷襲擾法軍,在幾個星期的災難對戰中,本處以優勢的法軍不是戰死就是凍死,最後回到法國的只有不到3萬人。
(9)拿破崙入侵俄羅斯希望得到什麼擴展閱讀:
拿破崙有著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從土倫戰役到滑鐵盧戰役的23年期間,親自指揮各大戰役近60次,其中50餘次勝仗,小戰役數不勝數。
他多次在國內外擊退反法聯盟的入侵和鎮壓反動勢力的叛亂,進行七次與反法聯盟的戰爭,在軍事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他持續不斷的對外擴張打破了歐洲各國的權力均衡,沉重反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維護了資產階級的利益。
但拿破崙發動的戰爭並非都是正義的,戰爭的性質從自衛反擊轉變為侵略擴張。大體以1810年為分界點:
①前期:在這之前的戰爭是以正義為主的,他多次在國內外擊退反法聯盟的入侵和鎮壓反動勢力的叛亂;由他所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沉重反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奠定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在客觀上,有利於歐洲各國封建制度的土崩瓦解和當地人民的革命運動與解放戰爭。
②後期:在這之後則屬於侵略擴張戰爭,拿破崙先後入侵西班牙,大陸經濟封鎖英國,進軍俄國莫斯科。武裝侵犯了歐洲許多國家的主權獨立,掠奪了歐洲許多國家的財產,激起了當地人民的反抗,導致了戰爭最後以失敗告終。
『拾』 拿破崙為什麼一定要進攻俄羅斯
首先,俄國始終是一個威脅,進攻也許是遲早的事兒。從戰略地理上看,拿破崙法國居於西歐大陸的中心位置,英俄兩國分處其兩翼,形成半包圍態勢。
最後,先下手為強。拿破崙在衡量萬局勢後覺得,俄國並不能造成致命的威脅,反而應當趁著俄國沒有準備來一場「預防性戰爭」先下手為強,癱瘓俄國的進攻能力、將其驅逐到烏拉爾山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