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羅斯七大寡頭是什麼人他們有什麼經歷
金融寡頭是指掌握著龐大的金融資本,幷在實際上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政權的大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東方財富網文章稱,俄羅斯的七大金融寡頭,是從葉利欽執政前發展起來的,有些對葉利欽甚至普京的執政做了大力扶植;但他們自恃功臣,處處干預政治,實施行業壟斷,暴斂資本,資助車臣,意圖參政,干預政府。這樣不遵守游戲規則的大亨下場,往往祗有逐漸衰落一途。
傳媒大亨古辛斯基:顛沛流離
古辛斯基是猶太後裔。1989年,他組建了大橋銀行。1993年,他轉向傳媒業,隨後,他控制了《今日報》和《七日》周刊,收購了著名的"莫斯科之聲"電台,與美國人合辦《總結》周刊。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古辛斯基成了傳媒大亨,個人財產高達4億美元。
隨著普京在民眾中的聲望日高,古辛斯基重操手中的輿論工具,對普京在車臣發動圍剿非法武裝的行動醜化,在俄羅斯掀起一場反戰浪潮。獨立電視台對第二次車臣戰爭進行全程跟蹤報道,不斷地直播那血淋淋的作戰場面,挑起民眾對政府產生不滿情緒。
2000年春季普京當選俄羅斯總統之前,古辛斯基所掌控的傳媒工具覆蓋率,已經完全可以與政府手中的傳媒覆蓋率相抗衡。
普京明白,要想打擊和削弱寡頭干預政府,首要任務是控制輿論導向。2000年6月12日,俄總檢察院指控他侵吞國有資產幷下令將其逮捕。6月16日,蹲了3天大牢的古辛斯基被取保候審,之後就神秘失蹤。11月俄通過國際刑警機構發出紅色通緝令。2001年12月12日,古辛斯基在西班牙家中落網,但西班牙警方拒絕了俄方的引渡請求幷將其釋放。2003年8月23日,古辛斯基在希臘再次被捕,不久後又被釋放。目前,古辛斯基躲藏在以色列。
評:葉利欽曾經在答謝宴上對他說:"錢多不要緊,但不要從政。"最終,他沒有接受這個勸告,與政府作對,結果在所難免的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別列佐夫斯基:政治避難
當有記者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及別列佐夫斯基的名字時,普京在嘴裡重復了幾下,然後輕蔑地反問:"他算老幾?"
別列佐夫斯基集數學家、金融家、媒體大亨和"政壇鬼才"各種身份於一身,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1999年12月,別列佐夫斯基混入了國家杜馬代錶行列,但2000年7月他又主動放棄了代表資格。寡頭別列佐夫斯基暗中操控媒體,還養了一幫精英,包括法學家!
但他涉嫌資助車臣分裂勢力,2000年初,俄司法機關指控他參與了一系列欺詐案。為躲避牢獄之災,別列佐夫斯基於當年5月溜到英國。2003年3月26日,別列佐夫斯基在倫敦落網。俄總檢察院曾准備將其引渡回國,但別列佐夫斯基居然說服英國政府同意了他的政治避難要求。盡管如此,這棵"白樺樹"(別列佐夫斯基的外號)還是被普京砍倒,再也直不起來了。
評:逃亡之後,白樺樹又涉嫌僱傭前克格勃少將刺殺普京,可見其野心昭然若揭。處處和當權作對。樹大招風,白樺樹成長的太茂盛了,也就需要修剪修剪了。
霍多爾科夫斯基:身陷囹圄
原為共青團幹部的霍多爾科夫斯基靠倒賣假酒發家。1990年,步入金融界。1997年到2003年,霍氏的財富由24億美元增至80億美元,在全球富翁排行榜上躍居到第26名,成為俄羅斯首富。
03年7月,霍氏公開支持反對黨,挑戰普京。10月25日,俄特警在霍氏乘坐的專機上將其抓獲,幷關進監獄。霍氏正面臨著偷稅、逃稅等多項指控。
評:有錢了就想著不受政府的束縛,但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你要是長的不成型了,肯定會被規矩掉。
斯摩棱斯基:出國避難
1989年,斯摩棱斯基創辦了首都儲蓄銀行幷擔任總裁。1996年11月,他獲得全俄第五大銀行農工銀行的控制權,首都儲蓄-農業銀行成為全俄八大銀行之一。
在1998年的金融危機中,"首都儲蓄-農業銀行"遭到毀滅性打擊。同時,俄內務部調查局開始調查斯摩棱斯基非法經營案件。為此,斯摩棱斯基不得不跑到維也納去避難。
評:僅在政府面前做"乖孩子"還不行,你可不能挑戰金融秩序啊,再加上經營不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維諾格拉多夫:破產隱居
1988年10月,維諾格拉多夫成立了私人銀行--莫斯科國際商業銀行,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在1998年金融危機中,國際商業銀行遭到致命的打擊,所欠23萬儲戶的存款無力償還。在俄中央銀行沒收了國際商業銀行營業執照後,1999年維諾格拉多夫申請破產。2001年,俄羅斯審計院指控他非法轉移資產,但司法機關沒有追究其刑事責任。在"七大寡頭"中,維諾格拉多夫輸得最慘,正如他的姓氏(意為葡萄)一樣,他已是一串爛掉的葡萄。現在,維諾格拉多夫深居簡出,俄羅斯媒體差不多將他忘了。
評:又一個受金融危機打擊,搞銀行無法償還儲戶存款,估計這葡萄個頭也得從巨峰葡萄瘦成默默無聞的野生小葡萄了。
賭場老闆馬爾金:祗能小賭怡情了
1994年,馬爾金開始擔任俄羅斯信貸商業銀行總裁。1998年金融危機時,該銀行遭受重2000年馬爾金辭去銀行總裁職務,改任第一副總裁。2002年,俄媒體指責馬爾金參與了俄羅斯和安哥拉一筆貸款的商業詐騙活動,幷涉嫌向車臣非法武裝提供資金援助。但俄司法部門沒有調查此事,馬爾金躲過一劫。馬爾金加入加拿大國籍,但一直居住在俄羅斯。2002年4月,他在莫斯科開了一家名叫"地獄花園"的賭場。
評:經濟失利,還和車臣有關系,好在沒人追究。但嚇得不敢興風作浪,也祗能小賭怡情了。
國際化寡頭米哈伊爾·弗里德曼:失勢了
1991年弗里德曼創建了Alfa銀行。從2001年到2003年間弗里德曼的資產從11億美元增至43億美元。秋明石油公司是弗里德曼商業帝國的核心企業。該公司最近與英國石油公司(BP)成立了一個合資企業,資產達140億美元。
外界傳聞的Alfa集團從事毒品走私、進行間諜活動等。但後來經過努力,Alfa集團出資50萬美元僱用一家叫做Kroll的公司做的調查報告洗清了罪名。
但最近Alfa集團的形象再次受到打擊,被日內瓦法庭起訴。法庭認為Alfa集團意圖以非法手段控股俄羅斯一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行動電話公司MegaFon。
評:被標榜為經濟學家,但不守經濟游戲規則,"寡頭"不再時髦嘍!
希望這些材料對你有所幫助~
❷ 俄羅斯首富,還有些俄羅斯的現在的大富豪,當年在蘇聯的時候都是幹嘛的
首富一樓已經說了,我說幾個其他的巨頭吧
2008年的俄首富,傑里帕斯卡,鋁業巨頭,還是葉利欽的孫女婿;此人出生於於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州捷爾任斯克的一個村莊,農民世家,1985年進入莫斯科大學,86年於貝加爾軍區服役,後來倒賣白糖賺取「第一桶金」。91年解體時,他26歲,時值葉利欽大舉賤賣國企,利用積攢的錢收購了西伯利亞的鋁廠,最終利用自己積攢的人脈關系打拚下來
阿布拉莫維奇,就是切爾西的老闆,據說他僅僅依靠出售西伯利亞石油公司股票的錢就可以養活家族14代人,牛X; 1966年出生在伏爾加河畔的薩拉托夫,自幼父母雙亡,由伯父母養著,1987年成立了一家名為Ooyut-Comfort的塑料公司,時值改革時期,私有企業的規定有松動,於是夫婦就山寨外國香水賣錢,到了1992年,即解體後,他與葉利欽家族關系非同尋常,於是商運扶搖直上
弗里德曼,阿爾法集團總裁,1964年出生於一個位於烏克蘭西部邊境上的小城利沃夫,因為有猶太血統,被莫斯科物理工程學(莫大最牛X的學員)院剝奪了入學資格,後來就讀於莫斯科鋼鐵冶金學院。學生時代,他曾推廣俄羅斯的樂隊,並從事計算機、茶葉和地毯貿易;1988年,剛大學畢業就和幾個同學一起創建了阿爾法集團。弗里德曼的第一家公司叫做Alfa Eco,買賣食油、白糖和鋼鐵。他用石油從古巴換來了大量的食糖,從而在物資短缺的前蘇聯時代大賺了一筆。1991年建立阿爾法銀行,也是憑借同葉利欽的關系扶搖直上
那些大富豪差不多都是在前蘇聯利用改革的混亂期先撈了一小筆,然後以此為基金鑽休克療法時代激進改革的空子,收購國企,然後通過結交葉利欽等高官之流發展起來,值得一體的是葉利欽時代的「七寡頭」:別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霍多爾科夫斯基,波塔寧、斯摩棱斯基、維諾格拉多夫,弗里德曼,有興趣你可以搜一下這些人的資料
❸ 為什麼俄羅斯的富豪叫寡頭
寡頭市場又稱為寡頭壟斷市場,它是指少數幾家廠商控制整個市場的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這樣一種市場組織。寡頭市場被認為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市場組織,西方國家中不少行業都表現出寡頭壟斷的特點,例如,美國的汽車業、電氣設備業、罐頭行業等,都被幾家企業所控制。
再說,這個可能跟不同國家的壟斷名稱不同有關:卡特爾;托拉斯; 辛迪加; 康采恩。它們之間固然有程度差異,但很中的一點就是國別不同。故俄羅斯的富豪多叫寡頭,聯系下日本的財閥可能就會更清楚了哦。
❹ 俄羅斯為什麼有那麼多富豪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層爭奪權力的斗爭拉開了帷幕,經過幾輪較量,赫魯曉夫最終掌握了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赫魯曉夫剛剛嘗試搞了一些改革,就於1964年被趕出了政治舞台,從此,蘇聯進入了「停滯時代」和短命而頻繁更迭的老人政治時代,一直到1985年比較年輕、富有朝氣的戈爾巴喬夫上台,才給蘇聯社會帶來了新的希望。這時,一方面是蘇聯社會官僚特權階層已經修煉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貪污盛行、腐化成風,官員們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大肆投機倒把,非法生意、「影子經濟」和黑市交易已經形成氣候,另一方面是剛剛上台的戈爾巴喬夫推出了《改革與新思維》。正是在這種社會轉型的背景之下,在戈爾巴喬夫上台之後的一兩年內蘇聯開始出現了第一批合法生意人和大規模的私營企業。隨著《個體勞動法》和《合作社法》的頒布,私營者或者國有企業建立起了成千上萬個合作社,無數「記賬式」盧布通過合作社變為現金,外貿自由化開辟了簽訂大標合同的可能,第一批「大款」開始在蘇聯社會應運而生。隨著1991年底蘇聯解體、民主派上台執政、實行價格自由化,俄羅斯新富豪們斂財的環境更為寬松,暴富的機遇也更多了,他們利用各種關系獲取進出口許可證和配額,按照國內價格在俄羅斯買進石油和石油製品、金屬,特別是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木材、化肥、皮毛等原料,然後按照國際市場價格倒手出境,這樣一轉手就可以在一夜之間獲取暴利,而一般來說在當時能夠搞到進出口許可證和配額的主要是有權力背景的俄羅斯富豪或者乾脆就是掌握權力資源的政府官員。在短短二十年的轉型過程中,俄羅斯涌現出了一大批身價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資產的新富豪,他們積累財富速度之迅猛為世人所驚嘆,同時他們斂財的手段和路徑也為世人所好奇。2000年前,俄羅斯尚無一人入圍《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到2003年就已經有17名億萬富翁榜上有名,其人數僅次於美國、德國和日本,名列第四;2004年5月,《福布斯》確定:身價至少達10億美元的俄羅斯富翁為36人,億萬富翁的人數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這個人數在2006年增至44人,2007年增至53人。2002年和2003年連續兩年被《福布斯》評為俄羅斯首富的梅納捷普銀行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2003年的個人資產為80億美元,而到2004年就達到了150億美元。2006年俄羅斯首富的桂冠則被俄羅斯新富豪的後起之秀——俄羅斯石油大亨阿布拉莫維奇摘取,他的個人資產達到了180億美元。近年來,隨著石油、天然氣價格的不斷上漲,不僅個人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俄羅斯大富豪的人數在增加,而且資產超過1億美元的中等富豪人數以及資產超過1000萬美元和100萬美元的俄羅斯小富豪的人數也在增加。
❺ 俄羅斯那些寡頭是不是比中國房產商人和礦主還有錢
俄羅斯寡頭掠奪財富的本事中國礦主和私營房地產老闆怎麼比得?他們攫取的是整個國家的資源,一段時間富可敵國!葉利欽時代,曾經有一年政府國庫里全部的外匯儲備只剩下不足九十億美元,還被中央銀行拿去炒了外匯,政府幾乎破產。而那時寡頭每年偷逃到國外的黑錢就超過一千億。
中國政府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么?中國有這么牛逼的企業家和礦主嗎?
蘇聯解體造就了這些寡頭,這也是特殊時期出現的事情!
❻ 蘇聯解體後有一個人財富到達幾萬億的人是誰
沒你說的那麼多。霍多爾科夫斯基,1990年,他從莫斯科市蘇維埃執委會收購了HTTM中心,並將其改名為梅納捷普—投資銀行,一舉步入金融界。1995年12月,霍氏以3.5億美元收購了尤科斯石油公司45%的股份。在1998年的金融危機中,梅納捷普銀行幾乎破產。此後,霍氏一門心思從事石油生意,很快擺脫了財務困境。據《福布斯》雜志統計,從1997年到2003年,霍氏的財富由24億美元增至80億美元,在全球富翁排行榜上躍居到第26名,成為俄羅斯首富。
俄羅斯七大寡頭:聯合銀行總裁別列佐夫斯基、大橋銀行總裁古辛斯基、國際商業銀行總裁維諾格拉多夫、首都儲蓄銀行總裁斯摩棱斯基、阿爾法銀行總裁弗里德曼、梅納捷普銀行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俄羅斯信貸商業銀行總裁馬爾金。
http://ke..com/link?url=FYn52pgISmbuGZc9aOdKrk--Q6_
❼ 俄羅斯為什麼有錢
美國打伊拉克導致國際油價上漲,俄羅斯是石油出口國,所以俄羅斯就發財了。所以美國打伊朗俄羅斯也可能會睜眼閉眼的,只要美國嫩把油價弄上去就成。另外我覺得俄羅斯比我們有眼光,不讓外國人亂來,我們稀土金屬資源大量的低價出口,雖然能賺錢,但是長遠的損失卻是無法估量的,我們賣出去的東西變成了他人的高新戰機來威脅我們。當然俄羅斯可能也是限制於開發的高成本,俄羅斯的人少所以沒有我們的低價勞動力優勢,而且大片荒蕪的土地,對於開發油氣資源也是大障礙,整個就是一塊大餅卻沒地方開口。
另外俄羅斯就有點像北極熊,現在吃飽是為了在不能獲得食物的時候熬過去,而我們則是在現在狂吃也不管吸收沒吸收,也不管吃的東西是不是有害,只要能吃胖就行,很容易就虛胖了。俄羅斯則是能夠保證他再虛弱他都能給侵犯的對手一熊掌,使得人家還是害怕他。
❽ 曾經富可敵國的俄羅斯七大寡頭,他們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休克療法”讓俄羅斯在短短五年內,就完成了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幾乎是以閃電的速度,塑造出了一個寡頭階級,他們聚斂了大量的財富,權勢熏天。在這些大家族當中,最被人所熟知的就是“七寡頭”金融工業集團。
❾ 前蘇聯7大寡頭是誰名字
應當是俄羅斯的七大寡頭。
俄羅斯的「寡頭」指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私有化過程中一夜暴富的大資本家。
1996年3月的一天,葉利欽秘密召見了7個金融寡頭,他們是聯合銀行總裁別列佐夫斯基、大橋銀行總裁古辛斯基、國際商業銀行總裁維諾格拉多夫、首都儲蓄銀行總裁斯摩棱斯基、阿爾法銀行總裁弗里德曼、梅納捷普銀行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俄羅斯信貸商業銀行總裁馬爾金。雙方達成了一項協議:銀行家提供財政支持,確保葉利欽連任;葉利欽則承諾維護寡頭的經濟利益。
❿ 俄羅斯的羅曼·阿布拉莫維奇為什麼那麼有錢
羅曼·阿爾卡季耶維奇·阿布拉莫維奇出身於貧寒的猶太人家庭,父親是猶太裔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
中學畢業後他未能考取大學,而在軍隊中服役2年。在軍中他靠偷汽油獲利。之後和第一任妻子奧爾加結婚。1987年他的岳父給他們的兩千盧布賀禮被他在黑市花掉買了香水、牙膏再販賣牟利。
之後他從事玩具和汽車零部件的貿易。1988年他和奧爾加開辦了一家玩偶公司,迅速成功。之後短短幾年他的生意從煉油、養豬到保鏢招聘包羅萬象。在1990年代初期他至少創辦然後出售了20家公司。
1992年他因為偷盜國有財產被捕,但之後他偷賣的55桶柴油的買家,一家拉脫維亞-美國合資公司賠償了被偷的煉油廠的損失,他被釋放。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開始進行私有化。1995年他和葉利欽的助手鮑里斯·阿布拉莫維奇·別列佐夫斯基聯手獲得國有的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兩人各出一億美元)。之後該公司的價值迅速被評為數十億美元,因而該私有化交易得到很多爭議。
通過別列佐夫斯基,他結識葉利欽家族,並與葉利欽的小女兒塔季揚娜過從甚密,外界傳言他是葉利欽家族的「提款機」。此後他又相繼控股了俄羅斯鋁業公司、俄羅斯民用航空公司等,自1992年起,已建立起自己的龐大產業帝國,成為1990年代末俄羅斯的產業寡頭之一。
至1999年底他開始出售在俄羅斯的資產,肢解自己的產業帝國。2000年他當選當時人口不足8萬的遠東省份楚科奇自治區行政長官,並投入2億美元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2008年,他辭去了這份官職
2003年6月他花費1.3億英鎊收購了處於經濟困境的英國足球會切爾西後,又投入2億多英鎊為球隊還清債務和購買球星。
他定製的私人飛機(波音767-300)「阿布拉莫維奇天空」號據稱價值10億美元。他還擁有兩艘豪華遊艇,其中一艘是從保羅·艾倫那裡買來的,據稱在世界豪華遊艇中排名第四。他在莫斯科、英國、德國、法國等地花費大量美元購入城堡、庄園。其中在英國蘇塞克斯郡的庄園佔地424英畝,包含了一座7間卧室的別墅,一大批附屬建築,兩座馬球場,一個游泳池,一座網球場,一座飛碟射擊場,一座步槍射擊場,一個小湖泊,一個騎術中心,和一個可以容納100匹馬的馬廄。
阿布拉莫維奇和他的空姐妻子共有5個孩子,目前居住在英國,在俄國資產大部分都已被沽售。
出生
1966年10月24日(47歲)
蘇聯薩拉托夫州
居住地
俄羅斯
民族
俄羅斯猶太人
公民權
俄羅斯人
職業
石油大亨,切爾西足球俱樂部老闆
凈資產
▲121億美元(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