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中國的俄羅斯問題專家有哪些

中國的俄羅斯問題專家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4 11:53:19

㈠ 蘇聯撤走在中國的蘇聯專家是怎麼回事

一、毛澤東試圖擺脫「一五」時期的蘇式發展模式,尋找「比蘇聯更快更好建設方法」。

二、中國率先要求蘇聯顧問離開,削減專家人數,以此削弱蘇聯對政策制定的影響。

三、中蘇在國際共運路線方針上南轅北轍,赫魯曉夫決定撤走全部援華專家。

四、蘇聯撤走援華專家不是造成「三年困難」的主要原因,其影響主要局限在軍事國防領域。

㈡ 5位中國科學家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他們有什麼代表性成就

據人民網報道,在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官方網站最新公布的外籍院士人員名單中,龍騰、王立軍、張丹、庄巍、李永勝等5位中國科學家入列。

5位中國科學家中,龍騰、王立軍、庄巍為其“信息系統、計算與電子工程、通信與電信”學部外籍院士,張丹當選為“醫學和技術問題”學部外籍院士,李永勝當選為“機械工程”學部外籍院士。

一起來看看本次當選的五位科學家的成就吧!

龍騰先生:長期從事新體制雷達與實時信息處理領域的研究,圍繞該領域的基礎性、共性科學技術問題,主要開展了新體制一維高分辨成像雷達、二維合成孔徑成像雷達、空天對地探測實時信息處理新技術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出版學術著作2本,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250餘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國防和軍隊科技成果一、二、三等獎共8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5年首屆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獎。

王立軍先生: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精密測量聯合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科研院副院長,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主要從事精密測量物理等方面的相關研究。

㈢ 中國有哪些研究國際關系的專家

1、蘇浩

蘇浩,著名國際問題專家、中國外交學院教授著名國際問題專家。中國外交學院外交學系教授,國際問題專家,外交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現任中國外交學院戰略與沖突管理中心主任,「韓中思想庫」論壇中方召集人。 曾任外交學院中國對外關系教研室主任、外交學系教學副主任和代理系主任、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

2、張植榮

張植榮,男,漢族,1964年9月10日出生於湖北,法學博士。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秘書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3、杜曉軍

杜曉軍,男,河北樂亭人,北京大學—早稻田大學聯合培養,北京大學法學(國際政治)博士。現為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國際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亞太地區安全、美日澳印關系、中國海外利益、日本政治外交、國際海洋事務。

曾任(海南)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廣西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多次參加電視、網路國際問題時評節目,並到各級黨政機關作國際問題學術報告。

4、陳菲

國際關系專家,著名國際時事評論員。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後,國際政治博士。

兼任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一帶一路百人論壇研究員、華中師范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現階段主要研究方向為:一帶一路、海外利益保護、大數據與國家安全。

在《世界經濟與政治》、《歐洲研究》、《國際觀察》、《西亞非洲》、《拉丁美洲研究》、《社會主義研究》等核心刊物發篇論文10餘篇。

曾在中宣部第一期國際新聞評論員培訓班接受培訓,並在《國際先驅導報》、《環球時報》(英文版)、湖北衛視等多家媒體擔任特約評論員。發表評論文章50餘篇,接受媒體采訪500餘次。

5、李東燕

女,1960年生於北京,籍貫湖南。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政治研究室主任。

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政治學系,獲法學碩士學位。1986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工作。

㈣ 北冰洋的開發事例

2007年8月2日,俄羅斯北極考察團在北極點附近成功下潛兩艘微型潛艇,並將一面鈦金屬國旗插在北極點下的海床上,以此來證明俄羅斯對該海域的主權擁有。
俄羅斯杜馬副主席、北極考察團團長奇林加羅夫通過無線電設備通知考察船,他駕駛的「和平-1」潛艇在下潛到4261米時成功地抵達海床,他說「整個下潛過程非常平緩,我們周圍是
一片模糊的淡黃色的景色,我們沒有在海床上發現有生命物質存在。」
俄潛艇下潛後,潛水員將一面1米高的鈦金屬國旗插在北極點下的海床上,並將一個載有信息的膠囊狀容器放置在海床上,向後代證明俄羅斯探測和開發北極的能力。此外潛水員還在海床上採集了一些土壤樣本和海底環境樣本,並將海底環境攝製成錄像帶。
據悉,這些材料將被帶回俄國內做進一步研究,俄科學家希望這些材料能夠證明北極點下的海床和俄羅斯海洋架是連在一起的。對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此次俄羅斯潛艇選擇在北極點下潛不僅要展示俄羅斯開發和探測北極的能力,還要證明北極附近海域就是俄羅斯的領土范圍。」
潛艇返回比下潛更困難
此次任務的最大挑戰還是潛艇的返回過程,俄聖彼得堡一位北極考察專家說「潛艇所攜帶的氧氣供應有限,如果在返回過程中潛艇被冰層卡住,或無法找到他們下潛的通道就會遇到危險。」據悉,潛艇將在海底停留大約1個小時,然後迅速返回。
俄科考隊行蹤受美間諜飛機密切監視
2日,俄羅斯潛水員成功在北極點下潛並在海底插上一面鈦金屬國旗後,美國海岸警衛隊表示,6日美國將派遣一艘考察船前往北冰洋執行任務。
據悉,美國現有4艘極地科考船,此次將被派遣的是「Healy」號科考船,美國官員表示,北冰洋上出現了新的航道,科研機構也在這里發現了豐富的資源,因此「美國必須更加積極地探索北極,以保護我們在這里的利益。」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科考隊的行蹤受到一架美國間諜飛機的密切監視。
下潛全過程
1日,俄北極考察團抵達北極點後就開始為潛艇下潛做准備,工作人員連夜在北極點附近挖出一個長25米寬10米的下潛通道。
2日,俄羅斯潛艇並沒有按照計劃時間下潛,而是比原時間推遲了一個半小時左右。
2日中午12點08分(北京時間16點08分),俄考察團團長奇林加羅夫親自掛帥,「和平-1」開始下潛。在「和平-1」潛艇下潛到300米深時,「和平-2」開始下潛。
下午4點08分,「和平-1」潛艇在下潛到4261米時觸底。27分鍾後,「和平-2」潛艇在下潛到4302米時觸底 。
北冰洋擁有聯系亞、歐、北美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線。隨著北極圈海域冰川不斷融化,新的海洋航道逐漸拓寬,也使得進行大規模能源開發成為可能。據統計,北極地區的石油儲量超過1億噸,未探明天然氣儲量佔全球儲量的1/3。北冰洋沿岸國家頻頻動作。丹麥公布了其北極戰略,宣布將在2014年12月之前向聯合國提交延伸大陸架200海里申請。23日,加拿大總理哈珀再次前往北極地區進行視察,主要目的就是要向國際社會顯示其維護主權的決心。
「北極熊」軍演正在進行
由於20日加拿大一架民航包機在北極地區的雷索盧特灣墜毀,哈珀縮短了訪問行程。他在行前表示,加北部地區「是國家身份的根本部分,是政府議程的基石」。加拿大政府將把重點放在那裡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開發上,如港口建設、導航設施以及海空難救援設施的配備等。加政府已決定投資1.5億加元(1加元約合1.02美元)建設一條從內陸通往北冰洋海岸的道路。
與此同時,名為「北極熊」的軍事演習正在加北極地區舉行,共有1100人參與,為歷次之最。加空軍則不僅出動運輸機、偵察機和CF-18大黃蜂戰斗機,而且首次在北極地區亮出了無人機。加國防部長麥凱表示,「北極熊」行動有兩大目的,一是展示加拿大政府對北極地區的主權,二是表現相關合作意願。
愛德華王子島大學政治學教授麥肯南表示,除了在漢斯島與丹麥存在爭端外,並沒有其他國家與加拿大爭奪該地區的主權。而漢斯島與丹麥的爭議,也是可以通過外交渠道得到解決的,因此在那裡舉行軍演不過是做給國內看的政治秀。
領土要求
在北極歸屬問題上,俄羅斯「下手」最早。2008年8月,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通過了俄2020年前關於北極的國家政策。俄安全會議成員聚首西伯利亞西部靠近北冰洋的涅涅茨自治區,就北極問題召開專門會議。
俄羅斯看重北極主要有兩個考量。一是如總統梅德韋傑夫所指出的,北極是俄羅斯在21世紀關鍵的戰略資源基地。二是隨著北冰洋洋面的解凍,一條新的海上運輸線路將隨之形成。據預測,2012年通過這條航線的貨運量可能會超過500萬噸,今後若干年這一貨運量還有望增長10倍。通過北方海上航線運輸貨物比通過蘇伊士運河要節省2440海里路程和10天運輸時間,每艘船平均可節省大約800噸燃料。
俄還計劃在2015年前加強公路建設,使從聖彼得堡經彼得羅扎沃茨克、摩爾曼斯克、佩琴加直至與挪威交界處的公路符合國際標准,最終同歐洲的公路網連成一體。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俄羅斯「費奧多羅夫院士」號科考船已完成北極海底繪圖,證實「西伯利亞大陸架與北極海底山脊相連」。俄羅斯有望在數月內向聯合國遞交報告,宣稱北極有超過98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屬俄羅斯所有。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對本報記者表示,兩年前,俄羅斯曾試圖證明羅蒙諾索夫海嶺是西伯利亞大陸架的自然延伸,但未獲聯合國批准,而這一次獲聯合國批準的可能性也很小。一方面,對俄羅斯提交的北極海底地圖的准確性尚存疑問;另一方面,盡管聯合國尚未出台類似於《南極公約》的法律規定,但很多成員國已達成共識:北極與南極一樣,都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不支持任何國家或利益集團對其進行劃分和佔有。
打出「海上航行自由」牌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兩艘核動力潛艇「康涅狄格」號與「新罕布希爾」號在北冰洋完成了冰上演練,美國軍方稱此次演練的目的是提高海軍在北極地區的行動和作戰能力。
美國一直關注其北極利益,奧巴馬政府在2010年國家安全戰略中稱美國是「在北極地區有著廣泛和重要利益的北極國家」。美國軍方聲稱,通過導彈防禦和預警、戰略威懾、海空部署等確保在北極地區的國家利益,而海上航行自由是優先考慮的問題。美國國防部稱,當前美國在北極地區的軍事部署能夠滿足到2030年的防務需求。
在北極相關問題上,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既有戰略合作,也有戰略爭奪。美國國防部稱,美加兩國國防部將「以互補方式」來確保在北極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加拿大堅稱對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航道擁有主權,有關國家使用該航道時必須徵求其同意;美國則認為這是一片潛在的開放水域,其軍艦自動擁有通行權。
大北極不應有「小圈子」
最新一期俄羅斯《國際生活》雜志發表了一篇標題為《圍繞北極的冷戰》的文章。文章透露,北冰洋沿岸一些國家打算在盡可能小的圈子裡瓜分北極,而不希望付諸大范圍的討論。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挪威、丹麥、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希望通過「內部協商,外部排他」來處理北極領土和權益問題,並進行北極治理。北極理事會第七屆外長會議公布的《努克宣言》公開聲稱,只有承認北極理事會成員國對北極的主權和管轄權,其他國家才能成為該理事會的觀察員。
同時,有關國家就通過合作管理北極地區也取得一些進展。與會國家外長簽署了北極理事會成立15年以來首個正式協議《北極搜救協定》,協定就各成員國承擔的北極地區搜救區域和責任進行了規劃。
美國國會研究人員撰寫的一份關於「北極地區變化」的報告稱,到21世紀30年代末,北極將出現無冰之夏,各國對於資源及航道等的爭奪將更趨激烈。瑞典國防研究所的一份報告認為,北極地區的未來將呈現一些國家各自宣誓主權,國際社會則努力實現多邊合作的特徵。 整個北極地區是一片浮洋覆蓋的海洋——北冰洋(占總面積的60%),其周圍是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凍土區。總面積為2100萬平方千米,約佔地球總面積的 1/25。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除了北極熊和因紐特人,北極也許僅僅只是一幅冰天雪地的混沌畫面。然而,隨著北極冰川的快速消融,原本一度被人所遺忘的北極地區又開始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更重要的是,北極冰蓋的最終消融,將產生新航線,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航線海盜猖獗,安全系數低,而且擁塞現象嚴重,航運成本十分高;北極航線則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與蘇伊士運河相比,其通行船舶也不受噸位限制。

㈤ 梅普組合的專家解讀

「梅普角力」普京勝
俄問題專家分析,梅德韋傑夫政壇影響力將式微。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問題專家馮玉軍認為,普京有可能在下屆選舉後重回總統寶座,說明他在俄羅斯政壇的影響力依然無人能及,今後梅德韋傑夫在俄羅斯政壇的能量將日益式微。
馮玉軍認為,外界經常會把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兩人誰能代表「統一俄羅斯黨」競選下屆總統,看做是俄羅斯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勢力強弱的風向標。兩人和各自的團隊也在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在為這個目標而明爭暗鬥。
這次普京「勝出」,說明梅德韋傑夫執政的幾年,雖然通過改革創新和政治經濟現代化的口號為自己積累了人氣,但是依然沒能建立起與普京相匹敵的強大團隊。普京在過去執政的幾年所奉行的主權民主和國家資本主義的策略,未來也將繼續成為俄羅斯基本的治國方略。
馮玉軍認為,普京和梅德韋傑夫在權力分配問題上達成一致,說明兩人意識到了分歧不能影響合作,一旦兩人在誰當總統的問題上矛盾公開化,就會讓政治精英團隊發生分裂。盡管兩人治國理政的路線有不小差距,但是為了顧全大局,雙方暫時達成了平衡。而普京支持梅德韋傑夫出任總理,也可能只是一個表態,今後梅德韋傑夫在俄羅斯政壇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小。
在馮玉軍看來,俄羅斯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還是發展經濟。俄羅斯是「金磚國家」中經濟下滑最嚴重的國家,所以俄羅斯GDP年增長率保持6%-7%這個目標實現起來難度不小。
俄政治「二人轉」再玩6年
實際上,莫斯科的政治舞台更多隻是普京的「獨角戲」。
俄羅斯政治史有著濃重的集權色彩,從彼得大帝到葉卡捷琳娜女皇再到沙皇亞歷山大,俄羅斯人對強勢君主情有獨鍾。無論是執政能力還是個人魅力,普京完全具有了強勢領袖的特質。
今年是前蘇聯解體20周年,不少俄羅斯人仍在懷念昔日超級大國的榮光。在上世紀90年代的相當一段時間里,俄羅斯政治處於混亂局面,葉利欽時代休克療法的陣痛讓很多俄羅斯人記憶猶新。作為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曾經超級大國的繼承者,俄羅斯人的強國夢想從未消逝。
由「梅普」到「普梅」,二人組合的延續,基本保證了俄羅斯未來國策的延續性,俄羅斯的近中期未來似乎有了一個穩定的預期。在2008年選舉法修改後,總統任期將由4年延長為6年,這意味著「梅普組合」仍將持續至少6年。
對於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新意。梅普組合不得不隨機應變,但是與此同時,任何試圖破壞這種組合的舉動都意味著他們近年來實施的政策徹底失敗。4年來國家沒有任何重大改變,政府仍然不合格,也不專業。『王車易位』令國家毫無改變。
——俄羅斯共產黨領袖根納季·久加諾夫

㈥ 俄羅斯為什麼要頒布禁商令

三大原因迫俄鐵腕禁商
1.助經濟轉型產業升級
在多元化、一體化的全球經濟大舞台上,自由、開放、互利共贏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俄羅斯政府此舉似乎有悖常理。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研究室研究員、俄羅斯問題專家王酈久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俄羅斯政府頒布零售業禁令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商品經濟的倒退,但實際上卻是為了促使商品經濟向更高層次過渡的舉措。
王教授說:『大市場經濟(自由市場)在上個世紀90年代,俄羅斯經濟混亂時期的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過去經濟不好,大部分普通居民在正常的商店裡面消費不起,必須藉助大市場生存。但是就像中國一樣,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秩序的穩定,商品經濟需要從自由市場的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過渡。這些露天、街頭的地攤點要慢慢讓他們進到屋子裡,進到屋子裡以後,還要讓他們搬到比較像樣的市場中去,比如超市、專賣店、批發市場等。』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一些新的正規化市場已經在俄羅斯相繼出現。這些新市場里都是以商鋪性質出租的店面,有正規注冊,更像大型的購物超市。而且為了吸引商戶進駐,新市場還主動降低門檻,提供免一年租金等優惠。
從俄羅斯零售業的實際情況來看,整頓市場秩序也是迫在眉睫。王酈久教授說:『俄羅斯的集貿市場很混亂,可以說是一個犯罪的積聚地。市場上什麼樣的人都有,分工、合作長期處於一種非政府的組織狀態,並自然形成了一些幫派和族群。比如說打掃衛生的歸中亞來的人管,推車的屬於高加索的人,俄羅斯的一部分人包攬保安工作。』
目前在俄合法打工的外國人只有約150萬,而非法者則高達1500萬,非法勞務給俄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80億美元。而且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不少外國人通過非正常的渠道參與俄羅斯的零售業經營,偷稅漏稅、小作坊加工、走私販私等問題層出不窮。
此次俄政府出台禁商令,正是為了建立有序的國內市場,為合法者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間,從長遠來說利大於弊。
2.引僑民回歸創造就業機會
更重要的是,王酈久教授進一步指出,此次零售業禁令的出台從更深的層次解讀,與俄羅斯解決人口短缺、吸引俄羅斯海外僑民回國等問題也是息息相關的。
王教授說:『近年來,俄羅斯出生率呈現負增長,人口逐年遞減。
據俄專家預測,到本世紀中期,現有的8500萬勞動力人口將減少到6500萬。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已經刻不容緩。人口問題可以由多種渠道解決,但其中最現成的辦法就是鼓勵廣大旅居海外、說俄語、了解俄羅斯文化的俄羅斯僑民回國。
蘇聯時期,為了支持蘇聯共和國的建設,大量俄羅斯族人被政府派遣到其它地方,支持當地經濟建設,這些人當中有專家、學者、教師、醫生等。這些人留在當地,後來想回來,但是由於種種條件限制,都回不來。讓廣大僑民回國,對於俄羅斯政府來說,不僅僅是一個道德上的問題,更是一種責任。
2006年6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關於協助居住在國外的俄羅斯同胞自願返回俄羅斯的措施》的計劃。根據這一計劃,俄羅斯將在2007年到2012年間,撥款46億盧布,力爭召回100萬以上的俄羅斯僑民,並為他們安排就業。據統計,俄羅斯在國外的僑民有3000萬人,獨聯體有2000萬人。此次俄政府頒布限制外國人從事零售業禁令,正是在為新移民創造就業機會。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俄羅斯僑民回國採取自願的原則。因為俄羅斯僑民已經在一些國家人口中佔到一定比例,比如占哈薩克總人口的30%,如果強制執行,對於這些國家的沖擊也是相當大的。
3.促輕工業發展消除軟肋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俄羅斯問題專家陸南泉研究員則認為,俄羅斯的零售業禁令也是發展國內輕工業,解決經濟結構失衡問題的需要。從俄羅斯現況來看,這是該國唯一的選擇。
近年來,石油價格飆升雖然令俄羅斯經濟擺脫困境,逐漸駛入快車道,但是也造成國內經濟過於依賴能源、受制於國際市場的價格波動。表面上的經濟向好掩蓋了深層次的經濟隱患,重、輕工業發展不平衡,日用消費品仍然大量依賴從國外進口。經濟結構性問題不能根除,俄羅斯經濟復興圖強仍是一句空話。
因此,俄羅斯政府在2006年確定把發展輕工業提高到戰略性高度。俄羅斯政府認為,發展輕工業的首要任務就是形成文明的國內市場,為國內和國外的合法貿易創造平等的競爭機會。俄加大零售業市場的整治力度,也是為俄輕工業產品的銷售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㈦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國際問題專家

周恩來,萬隆會議等總理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國際問題的專家之一。
蘇浩目前中國的國際問題專家。他認為越南對南海的實際控制大於中國。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俄羅斯問題專家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