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黑麥分布在哪個緯度

俄羅斯黑麥分布在哪個緯度

發布時間:2022-08-05 03:38:38

❶ 黑麥產子哪個國家

廣泛分布於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歐洲、亞洲暖溫帶、非洲北部。

❷ 俄羅斯黑麥和小麥分布緯度

略 (1)黑麥對熱量的需求比小麥低;馬鈴薯對熱量的需求比向日葵低; (2)分布區:西南部;原因提示:從地形(平原為主)、氣候(相對於俄羅斯其他地區來說,緯度較低,熱量條件較好,俄羅斯氣候條件最好的地區)、水源(有伏爾加河等河流提供豐富的灌溉水源)、開發歷史(很早)

❸ 大麥、小麥、黑麥、燕麥,具體都有啥子區別

一、形態特徵不同

1、大麥

一年生,稈粗壯,光滑無毛,直立,高50-100厘米。葉鞘鬆弛抱莖,多無毛或基部具柔毛;兩側有兩披針形葉耳;葉舌膜質,長1-2毫米;葉片長9-20厘米,寬7-20毫米,扁平。穗狀花序長3-8厘米(芒除外),徑約1.5厘米,小穗稠密,每節著生三枚發育的小穗。

2、小麥

果實粉末白色,有黃棕色果皮小片。主要特徵:澱粉粒主為扁平的圓形、橢圓形或圓三角狀,直徑30~40μm,側面觀呈雙透鏡狀、貝殼狀,寬11~19μm,兩端稍尖或鈍圓,臍點裂縫狀,復粒少數,由2~4或多分粒組成。

3、黑麥

葉鞘常無毛或被白粉;葉舌長約1.5毫米,頂具細裂齒;葉片長10-20厘米,寬5-10毫米,下面平滑,上面邊緣粗糙。

4、燕麥

小穗含1-2小花;小穗軸近於無毛或疏生短毛,不易斷落;第一外稃背部無毛,基盤僅具少數短毛或近於無毛,無芒,或僅背部有1較直的芒,第二外稃無毛,通常無芒。

二、生長環境不同

1、大麥

我國南北各地栽培。

2、小麥

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

華東地區:山東、江蘇、安徽北部中部 。

華中地區:江西、湖北。

西北地區: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3、黑麥

北歐、北非是黑麥的主要產區,如德國、波蘭、俄羅斯、土耳其、埃及等國都有相當大的種植面積,在中國黑麥零星分布在雲南、貴州、內蒙、甘肅、新疆等高寒或乾旱地區。

4、燕麥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種植燕麥的省區,主要為內河北、蒙古、山西,其次是甘肅、寧夏、陝西、青海及四川、雲南、貴州山區。

三、價值不同

1、大麥

用於食品加工、飼料加工、麥芽加工和啤酒生產。

2、小麥

小麥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及維生素A等。因品種和環境條件不同,營養成分的差別較大。可做麵食。

3、黑麥

草質柔嫩,適口性好,是牛、羊、兔、豬、鵝、魚等喜食牧草,採食率達100%。

4、燕麥

在我國古代,燕麥不僅作為一種耐飢抗寒食品,也作為一種葯物,漢古籍中記載燕麥可用於產婦催乳及治療嬰兒營養不良和人的年老體衰等症。中醫認為,燕麥味甘性平,能治虛汗。燕麥被稱為一種醫食同療、葯食兼用的作物。

❹ 關於黑麥種植

摘:黑麥
rye
一種谷類作物,株高達1�6�52公尺(4�6�56呎),穗狀花序,小穗2至多個,果含一粒種子。學名為Secale cereale。黑麥栽培可能在西元前6500年源於西南亞,以後向西經巴爾干半島遍及歐洲。現廣泛種植於歐洲、亞洲和北美。黑麥適應於其他谷類不適宜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在高海拔地區生長良好。在所有小粒穀物中,其抗寒力最強,生長范圍可至北極圈。黑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含少量蛋白、鉀和B族維生素。主要用做麵包,以及作為飼料和牧草。除小麥外,黑麥是唯一適合做麵包的谷類,但缺乏彈性,常同小麥粉混合使用。因黑麥粉顏色發黑,全部用黑麥粉做的麵包稱黑麵包。黑麥也用制酒精飲料。用飼牲畜時常與其他飼料合用。其堅韌的纖維質麥稈很少用作飼草,多用作墊草,以及作為屋頂、床墊、草帽和造紙原料。也栽培作為綠肥。俄羅斯和烏克蘭約佔世界產量的1/3,其他主產國是波蘭、德國、阿根廷、土耳其和美國。 [編輯本段]【牧草名稱】黑麥 [編輯本段]【牧草學名】Secale cereale L [編輯本段]【來源與分布】黑麥屬有12種,分布於歐亞大陸的溫寒帶。栽培黑麥可能是從野生山黑麥等種類演化而來,具有耐寒、抗旱、抗貧瘠的特性。它的分布范圍北可達北緯48°~49°。蘇聯黑麥栽培面積最大,產量佔世界黑麥總量的45%,其次是德國、波蘭、法國、西班牙、奧地利、丹麥、美國、阿根廷和加拿大。中國較少,分布在黑龍江、內蒙古和青海、西藏等高寒地區與高海拔山地。 [編輯本段]【牧草形態】黑麥為禾本科黑麥屬一年生草本。稈直立,株高0.7~1.5米。葉鞘無毛,葉舌近膜質,長約1毫米;葉片扁平,長5~30厘米,寬5~8毫米。穗狀花序頂生,緊密,長5~12厘米,寬10毫米;小穗長約15毫米,含2~3小花,下部小花結實,頂生小花不育,穎果。 [編輯本段]【牧草特性】黑麥喜冷涼氣候。有冬性和春性兩種,在高寒地區只能種春黑麥,溫暖地區兩種都可以種植。黑麥的抗寒性強,它能忍受-25℃的低溫,有雪時能在-37℃低溫下越冬,它不耐高溫和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沙壤土生長良好,不耐鹽鹼。黑麥耐貧瘠但土壤養分充足產量高,質量好,再生快。黑麥再生能力較強,在孕穗期刈割,再生草仍可抽穗結實,據北京長陽農場實驗,孕穗期刈割,再生草占總產量的50%,而抽穗後刈割,其再生草的產量僅占總產草量的10%。黑麥的全生育期要求積溫達到2100~2500℃左右。不同品種之間有差異。 [編輯本段]【飼用價值及利用技術】黑麥葉量大,莖稈柔軟,營養豐富,適口性好,是牛、羊、馬的優質飼草。據北京對冬牧70黑麥營養成分的分析,莖葉的粗蛋白質含量以孕穗初期最高,隨生育進程發展,逐漸下降,而粗纖維則逐漸升高。若以收乾草為目的,最佳收割期以抽穗始期為宜,此時曬制乾草每畝可獲得干物質327千克,粗蛋白質48.1千克。如以該期的粗蛋白質為100%,孕穗後期為78.7%,拔節期為20%。據測定黑麥籽粒含鐵100毫克/千克、銅6.4毫克/千克、錳60.0毫克/千克、鋅30毫克/千克、硫胺素0.6毫克/千克、核黃素1.5毫克/千克。微量元素較為豐富。黑麥的消化率也較高。黑麥籽粒是豬、雞、牛、馬的精料,黑麥莖葉是牛、羊的優良飼草。近幾年城市奶牛業發展較快,北方廣泛用黑麥做青飼、青貯,效果很好。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在華北及其他較溫暖地區,黑麥一般為玉米、高粱、穀子、大豆的後作。前茬作物收割後,用圓盤耙滅茬,然後施有機肥,耕翻,鎮壓。9月下旬播種,行距15~20厘米,播種量10~12.5千克/畝。播種後6~7天出苗,對漏播的田邊、地角進行補播。11月下旬灌冬水。12月下旬再鎮壓一次,使灌水後的土壤裂縫彌合,有利幼苗越冬。翌年3月中旬返青,此時灌水、施肥(每畝施硫銨15千克)。4月下旬拔節時再施肥、灌水,5月上旬孕穗初期即可刈割利用。若收種子,6月下旬種子成熟。作為青貯或調制乾草在抽穗時刈割。西北、東北的高寒地區只能春播,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種。 [編輯本段]【常見牧草病害】禾草葉銹病、禾草稈銹病、禾草稈黑粉病、禾草細菌性條斑病、禾草雀麥花葉病毒病 [編輯本段]【常見牧草蟲害】亞洲飛蝗、寬須蟻蝗、小翅雛蝗、狹翅雛蝗、西伯利亞蝗、草原毛蟲類、義大利蝗、蠐螬、螻蛄類、金針蟲類、小地老虎、黃地老虎、大地老虎、白邊地老虎、大墊尖翅蝗、小麥皮薊馬、麥穗夜蛾、跳甲類、赤須盲蝽、葉蟬類、粟莖跳甲

❺ 俄羅斯的主要農業地帶分布在

俄羅斯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氣候條件。自東向西幾個主要農業區以及主要農業生產活動情況是:
1、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南部。(包括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及赤塔州、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阿穆爾州、濱海邊疆區。這里不能種植越冬作物,只能種植一些生長期短的作物,其中包括春小麥、大麥、燕麥、甜菜和亞麻。播種區主要集中在南部的米努辛斯克盆地、伊爾庫茨克州南部和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南部地區。主要作物為春小麥黑麥和燕麥。
2、南西伯利亞地區。包括阿爾泰邊疆區、秋明州、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亞州、托木斯克州、克麥羅沃州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西部邊緣,包括伏爾加河流域區的東北部、烏拉爾區的南部、西西伯利亞的南部。因不利的氣候因素,農牧業生產很不穩定,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
3、黑海沿岸亞熱帶地區。為俄羅斯境內僅有的濕潤亞熱帶地區,適於亞熱帶作物的生長,是本區農業的最主要部門,並種植芳香油料作物及煙草。
4、西北部地區。大部分屬於非黑土地帶,是俄羅斯穀物、奶牛、亞麻、馬鈴薯的重要產區。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兩個特大城市——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均位於此。農業生產的潛力較大,是俄羅斯土地資源潛力較大的地區,一些農業用地還有待開墾。
5、西部地區。位於歐洲部分的森林草原帶,是俄羅斯的黑土區,農業自然條件有利於作物生長。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主要的農業區

❻ 高中區域地理 俄羅斯部分知識點

這在網上是找不到哦~~~這是高考一輪復習的詳解了。 團友補充:這是我給初中學生上課時用過的板書提綱,希望對你有用。第5節 俄羅斯一、國土遼闊,民族眾多:1.地理位置:緯度位置:主要位於中高緯度地區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臨波羅的海和黑海2.地跨歐亞兩大洲: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3.人口和民族:人口過億,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民族眾多,以俄羅斯族為主二、復雜的自然環境:1.地形:歐洲部分烏拉爾山脈以西東歐平原亞洲部分烏拉爾山脈以東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2.氣候:大部分為溫帶大陸氣候,氣候寒冷,冬季漫長北冰洋沿岸為寒帶氣候,全年寒冷3.河流與湖泊:歐洲部分:伏爾加河(歐洲第一長河)亞洲部分: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封凍期長,不利於航運)貝加爾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湖泊4.森林:世界森林面積最大的國家(亞寒帶針葉林)三、經濟的發展:1.農業:種植業:東歐平原,糧食需要進口小麥、黑麥、玉米、亞麻、向日葵、甜菜畜牧業:牛、羊、豬2.工業:(1)礦產:種類豐富,儲藏量大大部分分布在烏拉爾山脈以東(2)工業:以重工業、核工業、航天工業最突出(輕工業比例較小)莫斯科工業區、聖彼得堡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3.交通:歐洲部分:以莫斯科為中心的鐵路網亞洲部分:西伯利亞大鐵路四、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聖彼得堡:海港城市

❼ 俄羅斯農業分布特點

俄羅斯有遼闊的平原,占國土的70%。主要有兩個:東歐平原有400萬平方公里,西西伯利亞平原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俄羅斯有眾多的大河,淡水資源十分豐富。貝加爾湖深約1620多米,面積3.15萬平方公里,湖水容量近2.3萬立方公里,佔地球表面淡水總容量的1/5!森林也是俄羅斯的寶貴財富,總面積約為8.6億公頃,全國森林覆蓋率為50.5%。俄羅斯還是世界上能源儲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其中天然氣佔世界36.1%,石油佔14.3%,煤佔16.2%。

俄羅斯的農用地佔國土面積的12.9%,約2.2億公頃,並且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黑土帶。俄羅斯的耕地面積約有1.25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達到0.84公頃。從事農業的勞動力約有840萬人,每個農業勞動力佔有耕地15.7公頃。另外,俄羅斯有7260萬公頃草地牧場。

俄羅斯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氣候條件。以下自東向西介紹一下幾個主要農業區的自然和氣候條件,以及該地區的主要農業生產活動:

1.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南部。全年≥10°C積溫約為1500~2500°C,氣候屬於強大陸性,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多半降於夏季,土壤以草甸土和灰色森林為主。北部為森林草原類型,南部屬乾草原類型。主要作物為春小麥,黑麥和燕麥也佔一定的比重,甜菜與亞麻是近年來新發展的作物,畜牧業居於次要地位,以乳肉兼用養牛業為主。

2.南西伯利亞地區。大致介於北緯50~60度之間,包括伏爾加河流域區的東北部、烏拉爾區的南部、西西伯利亞的南部。地處草原帶,氣候的大陸性較強,全年≥10°C積溫1800~2600°C,年降水量由北部的450毫米減至南部的250毫米,無霜期則相應地由110天增至130天。土壤為肥力較高的黑鈣土和栗鈣土。不利的氣候因素是旱災頻繁,風蝕嚴重,農牧業生產很不穩定。1950年代,蘇聯在此大規模墾荒,共開墾荒地4184萬公頃(包括哈薩克北部的2548萬公頃)。為俄羅斯和哈薩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糧食商品率很高。畜牧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也是俄羅斯主要的畜牧基地之一。

3.黑海沿岸亞熱帶地區。位於外高加索西部黑海沿岸地區,為俄羅斯境內僅有的濕潤亞熱帶地區,≥10°C積溫均在4000°C以上,無霜期長達240~250天,一月平均溫度3~8°C,熱量條件充足。年降水量1200~1300毫米,適於亞熱帶作物的生長。茶樹、柑桔類(檸檬、桔、甜橙)和油桐樹等亞熱帶作物是本區農業的最主要部門,並種植芳香油料作物及煙草。本地區農業專門化程度較高,對勞動力需求較多,商品率也較高,糧食需靠區外供應。

4.西北部地區。大部分屬於非黑土地帶,是俄羅斯穀物、奶牛、亞麻、馬鈴薯的重要產區。農業開發歷史悠久,是俄羅斯民族興起的核心部分,工業中心較多,城市人口比重高。兩個特大城市——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均位於此,農業緊密為工業和城市服務。冬季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氣溫高,≥10°C積溫在1600~2200°C之間;降水也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多,由西向東從800毫米減至600毫米。氣溫及降水的年變率都較小,氣候比較穩定,不受乾旱的威脅,有利於牧草與麥類作物的生長,需採取排水及改良土壤等措施,才能取得較好收成。農業生產的潛力較大,是俄羅斯土地資源潛力較大的地區,一些農業用地還有待開墾。

5.西部地區。位於歐洲部分的森林草原帶,是俄羅斯的黑土區,農業自然條件有利於作物生長。這是俄羅斯的甜菜、穀物、畜牧業生產帶。這里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氣溫高,水分充足。全年≥10°C積溫2400~3000°C,生長期150~160天,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土壤水分收支基本保持平衡,地帶性土壤以肥力較高的黑鈣土為主。本地帶是俄羅斯主要的甜菜、穀物及乳―肉用畜牧業生產基地,並以甜菜糖、小麥及肉類、乳製品等供應其他地區。

無論從資源條件和地理位置來看,俄羅斯與加拿大都十分相似,有許多理由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農業出口國。今天,加拿大的人口只有俄羅斯的21%,農業勞動力只有俄的4.8%。加拿大的農業出口額早已躋身世界10強,而原蘇聯卻以頭號的農產品進口大國而著稱。俄羅斯農業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當然,要把潛力轉化為生產力卻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此文摘自網路知道「俄羅斯的主要農業帶是什麼???」

❽ 俄羅斯所在哪個經緯度范圍

俄羅斯 東經26度到西經170度 北緯41度到82度

❾ 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及風俗

一、地理位置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從地圖上來看,俄羅斯所在的緯度跨度是比較大的,南北跨越了30個緯度,而東西方向的經度上更是跨越了150度。在南邊,俄羅斯與中國、蒙古、哈薩克等國家相鄰,在西邊又同芬蘭、烏克蘭等國家相鄰。從地形上來說,俄羅斯國內平原、高原各種地形比較多。

俄羅斯國家地跨歐亞兩個大洲,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俄羅斯的經緯度位置是位於30°~180°E,50°~80°N。

二、風俗

1、社交禮儀在人際交往中,俄羅斯人素來以熱情、豪放、勇敢、耿直而著稱於世。在交際場合,俄羅斯人慣於和初次會面的人行握手禮。但對於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別重逢時,他們則大多要與對方熱情擁抱。

在迎接貴賓之時,俄羅斯人通常會向對方獻上「麵包和鹽」。這是給予對方的一種極高的禮遇,來賓必須對其欣然笑納。 在稱呼方面,在正式場合,他們也採用「先生」、「小姐」、「夫人」之類的稱呼。在俄羅斯,人們非常看重人的社會地位。因此對有職務、學銜、軍銜的人,最好以其職務、學銜、軍銜相稱。

依照俄羅斯民俗,在用姓名稱呼俄羅斯人時,可按彼此之間的不同關系,具體採用不同的方法。只有與初次見面之人打交道時,或是在極為正規的場合,才有必要將俄羅斯人的姓名的三個部分連在一道稱呼。

2、服飾禮儀俄羅斯大都講究儀表,注重服飾。在俄羅斯民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並以白色的為主;未婚姑娘則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 在城市裡,俄羅斯目前多穿西裝或套裙,俄羅斯婦女往往還要穿一條連衣裙。 前去拜訪俄羅斯人時,進門之後務請立即自覺地脫下外套、手套和帽子,並且摘下墨鏡。這是一種禮貌。

3、餐飲禮儀在飲食習慣上,俄羅斯人講究量大實惠,油大味厚。他們喜歡酸、辣、鹹味,偏愛炸、煎、烤、炒的食物,尤其愛吃冷盤。總的講起來,他們的食物在製作上較為粗糙一些。 一般而論,俄羅斯以麵食為主,他們很愛吃用黑麥烤制的黑麵包。除黑麵包之外,俄羅斯人大名遠揚的特色食品還有魚子醬、酸黃瓜、酸牛奶,等等。

吃水果時,他們多不削皮。 在飲料方面,俄羅斯人很能喝冷飲。具有該國特色的烈酒伏特加,是他們最愛喝的酒。 此外,他們還喜歡喝一種叫「格瓦斯」的飲料。 用餐之時,俄羅斯人多用刀叉。他們忌諱用餐發出聲響,並且不能用匙直接飲茶,或讓其直立於杯中。通常,他們吃飯時只用盤子,而不用碗。 參加俄羅斯人的宴請時,宜對其菜餚加以稱道,並且盡量多吃一些,俄羅斯人將手放在喉部,一般表示已經吃飽。

(9)俄羅斯黑麥分布在哪個緯度擴展閱讀:

俄羅斯的氣候特點

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8℃~-10℃ ,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嚴寒而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位於俄東北部的奧伊米亞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點之一,1月平均溫度-50℃,歷史最低值-71.2℃。

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或稱(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

❿ 俄羅斯的糧食主產區分布在哪裡

您好
俄羅斯農作物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東歐平原和西南部的頓河流域以及伏爾加河中上游,以小麥、馬鈴薯、向日葵、甜菜、亞麻為主。東部和北部大片寒冷地區均不適於農作物生長。
在這五個地區的的自然條件比較好
1.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南部。全年≥10°C積溫約為1500~2500°C,氣候屬於強大陸性,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多半降於夏季,土壤以草甸土和灰色森林為主。北部為森林草原類型,南部屬乾草原類型。主要作物為春小麥,黑麥和燕麥也佔一定的比重,甜菜與亞麻是近年來新發展的作物,畜牧業居於次要地位,以乳肉兼用養牛業為主。
2.南西伯利亞地區。大致介於北緯50~60度之間,包括伏爾加河流域區的東北部、烏拉爾區的南部、西西伯利亞的南部。地處草原帶,氣候的大陸性較強,全年≥10°C積溫1800~2600°C,年降水量由北部的450毫米減至南部的250毫米,無霜期則相應地由110天增至130天。土壤為肥力較高的黑鈣土和栗鈣土。不利的氣候因素是旱災頻繁,風蝕嚴重,農牧業生產很不穩定。1950年代,蘇聯在此大規模墾荒,共開墾荒地4184萬公頃(包括哈薩克北部的2548萬公頃)。為俄羅斯和哈薩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糧食商品率很高。畜牧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也是俄羅斯主要的畜牧基地之一。
3.黑海沿岸亞熱帶地區。位於外高加索西部黑海沿岸地區,為俄羅斯境內僅有的濕潤亞熱帶地區,≥10°C積溫均在4000°C以上,無霜期長達240~250天,一月平均溫度3~8°C,熱量條件充足。年降水量1200~1300毫米,適於亞熱帶作物的生長。茶樹、柑桔類(檸檬、桔、甜橙)和油桐樹等亞熱帶作物是本區農業的最主要部門,並種植芳香油料作物及煙草。本地區農業專門化程度較高,對勞動力需求較多,商品率也較高,糧食需靠區外供應。
4.西北部地區。大部分屬於非黑土地帶,是俄羅斯穀物、奶牛、亞麻、馬鈴薯的重要產區。農業開發歷史悠久,是俄羅斯民族興起的核心部分,工業中心較多,城市人口比重高。兩個特大城市——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均位於此,農業緊密為工業和城市服務。冬季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氣溫高,≥10°C積溫在1600~2200°C之間;降水也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多,由西向東從800毫米減至600毫米。氣溫及降水的年變率都較小,氣候比較穩定,不受乾旱的威脅,有利於牧草與麥類作物的生長,需採取排水及改良土壤等措施,才能取得較好收成。農業生產的潛力較大,是俄羅斯土地資源潛力較大的地區,一些農業用地還有待開墾。
5.西部地區。位於歐洲部分的森林草原帶,是俄羅斯的黑土區,農業自然條件有利於作物生長。這是俄羅斯的甜菜、穀物、畜牧業生產帶。這里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氣溫高,水分充足。全年≥10°C積溫2400~3000°C,生長期150~160天,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土壤水分收支基本保持平衡,地帶性土壤以肥力較高的黑鈣土為主。本地帶是俄羅斯主要的甜菜、穀物及乳―肉用畜牧業生產基地,並以甜菜糖、小麥及肉類、乳製品等供應其他地區。
希望幫到您 望選為滿意回答 謝謝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黑麥分布在哪個緯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