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現在什麼年代水平

俄羅斯現在什麼年代水平

發布時間:2022-08-05 13:25:21

⑴ 俄羅斯現在軍事實力與七八十年代蘇聯鼎盛時期到底有多大衰落

差距極大。我們從戰略火箭軍(核導彈部隊)、空軍(包括防空軍)、陸軍、海軍和宇宙空間力量來說吧。
1、戰略火箭軍:由於和美國達成了削減戰略核武器的條約,俄羅斯的戰略火箭軍規模比起蘇聯來大幅縮水,而且現在的支柱力量是蘇聯後期發展的SS25白楊和SS27白楊M,此二種導彈目前只能搭載單彈頭(55萬噸TNT當量)。但是美國單方面廢除《反導條約》後,俄羅斯又開始給白楊M發展機動多彈頭,但現在沒有列裝跡象。至於老式的洲際導彈,如SS18撒旦和SS24手術刀,俄羅斯由於白楊生產速度的緩慢和需要大威力核彈頭,暫不退役,驗延壽繼續服役。可是對於這些最早70年代發展的導彈而言,很多部件已經老化,可考慮堪憂。而且因為失去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所以很多配件弄不到,要俄羅斯重新研製。本來冷戰期間蘇聯的核彈頭是多於美國的,但是現在已經大幅落後美國。
2、空軍(包括防空軍):蘇聯時期空中力量分為攻勢的空軍和守勢的防空軍,蘇聯解體後已經合並。解體後,俄羅斯空軍從91年至今,新裝備的戰斗機除了蘇聯時期的計劃遺留生產的以外,不超過一百架(平均一年不到十架,要知道從90年代初開始引進蘇27以來,中國空軍已經自行組裝和改進生產了SU27系列接近或超過300架)。而且由於預算大幅縮水,所以俄羅斯空軍放棄了繼續裝備米格29,只繼續裝備SU27系列。由於重要的戰略轟炸機圖160大部分部隊位於烏克蘭,俄羅斯還要給烏克蘭很多好處才要回來十幾架,而圖160在俄羅斯復產後一年生產兩三架而已,嚴重影響了戰備值勤(50年代的老古董圖95現在仍是洲際轟炸機主力)。
衰落不止體現在裝備上,還有訓練上。一年訓練時間,殲擊航空兵只有幾十個小時(對應西方的200個左右小時,落後非常多)。制導武器非常少,打車臣和喬治亞主要靠火箭彈和非制導炸彈。
3、陸軍:解體前蘇聯有三四百萬軍隊,當然是陸軍大頭。現在只剩下一百二十萬,而且有消息說要裁剪到85萬,可見陸軍的規模已經和美軍差不多活著比美軍還要小了(美軍五十多萬)。解體前蘇聯有五萬多坦克,根據新大綱,要裁減到3000輛!而且蘇聯時期更優秀的T80坦克由於使用成本高,俄羅斯現在只裝備T90了(T90不過是T72的終極改進版而已,性能不如T80)。陸軍中,唯一水平還能穩中有升的,是空降兵。當然,因為空降兵是快速反應部隊,不能弱。
陸軍的訓練也比較差,記得看過篇報道,說就算是合同兵,每年的實彈射擊次數也是兩只手數的過來的。
4、海軍:這個軍種相對於蘇聯時期,可能是削弱最嚴重的。鼎盛時期的七艘航母,如今只剩一艘「庫茲涅佐夫」號,而且由於發生了大故障,庫艦遠達不到設計航速,所以只能是給海軍艦載航空兵練手用的訓練品罷了。四艘核動力巡洋艦,只有「彼得大帝」號現役,其他都進了預備役。驅逐艦除了「現代」級和「無畏」級(算大型反潛艦),統統退役。護衛艦也留不下多少。
早先排名第二的太平洋艦隊,現在已經不是日本鬼子的對手了(但是還有幾艘核潛艇充門面)。黑海艦隊更不必說,被俄烏喬治亞瓜分後,已經沒幾艘大艦了。
現在俄國在建的主力艦船,上規模的都是2000噸的輕型護衛艦,大型的防空護衛艦也開建了一艘。據報道,從規模上,俄羅斯海軍只能達到蘇聯鼎盛時期的五分之一或更弱了。
俄羅斯海軍的潛射彈道導彈發展也很不順利,「布拉瓦」經常掉海里。原因么,原來的潛射彈道導彈局分在了烏克蘭,現在只能由莫斯科熱動力所硬頭皮上,但是它沒有研製潛射彈道導彈的經驗。
5、航天力量。這個不用說了。在軌的偵察衛星沒剩下幾顆。「和平」號掉下來後,沒有心的空間站上天。

總之,俄羅斯的軍事力量相對於蘇聯,衰落的非常多,現在的主力裝備都是蘇聯後期研製的。俄羅斯聯邦成立後,很多新裝備,也是用蘇聯的遺留技術造出來的,很悲劇。造成這方面的原因,倆字:沒錢。

累死了。慢慢看吧:)

⑵ 俄羅期人現在的生活 水平怎麼樣

據統計,目前20%的俄居民具有較強的購買力,其餘居民只能購買較為廉價的商品,俄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差距高達40倍。俄羅斯官方的正式統計數字表明,目前俄羅斯大約仍有近三成的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俄低收入貧困戶可分成四種:第一類是男主人為惟一勞動力,但收入低微;第二類為男主人失業,完全沒有收入;第三類為單親家庭,由母親撫養子女並負擔生計;第四類是多子女家庭。這類家庭中有的屬於赤貧。特別是在一些經濟落後的邊遠地區和農村,大多數老百姓的日子還不太好過。據俄國家統計部門調查,在靠近蒙古邊境的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區、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和毗鄰喬治亞的印古什共和國,是俄羅斯最貧窮的幾個地區。在這些地區,除了來自半破產的集體農庄的一點收入,人民沒有其他任何經濟來源。在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老百姓的平均收入水平僅為莫斯科的1/13。在俄羅斯一些地區,靠土豆、麵包等最基本食品維持生活的家庭達到兩成以上。

在近幾年俄經濟狀況好轉的情況下,一些俄羅斯地區貧困人口的比重不但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即使在莫斯科這樣繁華的大都市,窮苦百姓的身影也會時常進入你的視線。記者的一次親身經歷回憶起來讓人感到內心酸楚。去年冬天的一個傍晚,記者在走出地鐵車廂時看見一個老太太,手裡提著一個破舊的布袋,正在艱難地上台階。記者上前意欲幫忙,但她婉言謝絕了。然而走出好遠後記者發現,老人還在原地,一個台階都未登上。於是記者又回來攙起老人,從她手中接過沉重的布袋,幫她慢慢地登上台階。這次老人沒有拒絕,卻流下了眼淚。原來,老人在雪地上摔了一跤,扭傷了本來就不太利落的腳。於是記者決定送老人回家。一路上,老人告訴記者,她60歲剛剛出頭,但是因為失去了所有的親人,無依無靠,生活艱難,過早地衰老得像70多歲一樣。正在交談時,老人忽然住口,並吃力地向路邊拐去,那裡有一個啤酒瓶。老人趕緊把它撿起放進布袋。這時記者才發現,老人那沉重的布袋裡原來裝滿了啤酒瓶!

在俄羅斯,有著類似境遇的老人絕不是一個兩個。在莫斯科地鐵出口或一些地下過街通道里,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老婦人,或者舉著兩個檸檬,或者舉著兩件剛從批發市場里買來的質次價低的襯衫,神情疲憊、兩眼無神地等待顧客,期待著能出手掙上幾個盧布,來補充那捉襟見肘的退休金。據調查統計,現在俄羅斯生活最艱難的是孤寡退休老人或單親的家庭。目前,俄羅斯1/4的孤寡退休老人和1/5的單親家庭長期處於貧困狀態。

老百姓正在走出貧困

窮人在俄羅斯所佔比例不小,但俄羅斯社會學家指出,這並不是俄羅斯社會的主流階層。俄羅斯社會在經歷了十餘年的動盪之後,大多數普通百姓的生活正在逐步好轉。

了解俄情況的人都知道,蘇聯解體後,俄人民飽嘗了生活的艱辛。在蘇聯時期,國家幾乎包管百姓生活的全部,衣食住行等各種消費價格低廉,人們衣食無憂。而且當時盧布堅挺(1盧布一度可以兌換3美元),更使人們感到生活富足。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開始全面私有化,所有商品價格飛漲,而盧布價值卻一落千丈,最低時甚至要1萬多盧布才能兌換1美元。百姓手裡成千上萬的儲蓄沒用多久就變成了一堆廢紙。20世紀90年代,人們生活剛剛開始穩定,很快俄又爆發了1998年金融危機,盧布一夜之間又貶值了4/5,人們手裡的錢再一次被掏空。9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里,俄半數以上的居民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在1998年金融危機後,俄人民的生活從低谷開始逐漸恢復,特別是普京執政後,人民生活漸趨穩定,開始走出貧窮的陰影。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公布的測算數據顯示,2000年,俄羅斯處於貧困狀態的居民比例還達四成左右(貧困狀態是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但今年這個比例已降到2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俄居民最低生活標准約為1795盧布(1美元約等於31.5盧布),比去年增長了近兩成。根據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預測,在未來幾年內,俄貧困居民的比例將逐年下降1到2個百分點,到2005年時這一數字將降到23%—25%。

普通職工需要掙外快養家

一位俄羅斯朋友在給記者描述俄社會階層現狀時,畫了一個頂端很尖、基座很大的類似電視塔形狀的圖形,並從上到下劃分成三段,然後形象地解釋說:「現在俄羅斯社會就像這座埃菲爾鐵塔一樣,處於頂端的是極少數的俄羅斯新貴,中間一小部分是中產階級,下端龐大的基礎部分是俄羅斯貧困老百姓。」

那麼,大多數普通俄羅斯百姓生活水平到底怎麼樣?記者的鄰居瓦列里·羅日斯基介紹了他的家庭情況。他們夫婦都是大學教師,他是高級講師,每月工資4000盧布;他的妻子是普通講師,每月3000盧布。他坦率地告訴記者,現在大學教師的工資太低了,只靠工資無法養家糊口,因此,他們夫婦在外都有兼職,其收入水平與工資收入大體相當,這樣他們家月收入大約在1.4萬盧布左右。家庭日常開支大致包括:每月的飲食開支約為4000—5000盧布;每月房租2200盧布;大女兒現在上十年級,為了准備高考,每月需要1000盧布的輔導費用(俄羅斯現在仍實行免費教育);小女兒住在奶奶那裡,每月要付1500盧布的生活費。再加上其他非日常開銷,大體算下來,他們每月需要花費9000—10000盧布。另外,他們每年夏天都要全家到海邊休假,大約要花2萬盧布。記者的鄰居自認為,他的家庭收支狀況在莫斯科是比較普遍的:生活不寬裕,平時很少購買衣物,飲食消費要算計著花,但一般會有點余錢每年去度假一次。

在其他城市,情況就要差一些。俄官方統計調查機構表示,俄羅斯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約為莫斯科的一半。但好在俄羅斯中小城市的居民一般都有私人住宅和一小塊地,這樣他們可以自己種些土豆、黃瓜等蔬菜,節省食品開支中的一大部分,而食品開支往往是他們最重要的支出。

中產階級開始出現

俄羅斯一些調查研究機關注意到,隨著整體經濟狀況的逐步好轉,俄羅斯已經開始出現中產階級階層。在兩年前如果你問俄羅斯人,「俄國是否存在中產階級?」大多數人會說:「不存在,俄羅斯只有兩個階層———極少數的富人和絕大多數的窮人。」但今天更多的人會給你指出:街上那麼多舒適漂亮的進口轎車在跑,冬天到埃及度假的旅遊專機是那麼忙,超市裡推著購物車、排隊等待交款的隊伍是那麼長,所有這些事實都證明俄羅斯中產階級是客觀存在的。

俄國家經濟分析局認為,目前俄中產階級的數量大約占總人口的20%—25%,這個階層基本由有高等學歷的中年人組成,擁有私有住宅,強烈渴求穩定。一項調查數字顯示,大多數俄羅斯人認為,目前俄羅斯中產階級的比例大約為總人口的15%,低於官方統計數字。「飛行」股份公司的副總經理弗拉基米爾·雷日科夫的觀點較有代表性:「中產階級應該擁有私有住宅,有汽車和普通別墅,甚至可能有時全家去國外旅行。」一家名為「中產階級風格」的專門調查研究俄中產階級的網站表示:目前在俄羅斯,一個家庭如果飲食消費少於家庭收入的1/3,那麼就已經跨入中產階級的行列。

引起人們注意的是,俄中產階級人數雖然不多,但在存款和消費方面他們卻佔有半壁江山。例如,去年俄中產階級存錢數額為100億—130億美元,佔俄羅斯居民存款額的一半;去年俄中產階級用於教育子女的花銷大約也在30億美元上下,佔俄羅斯教育服務市場份額的65%—75%……

另外,俄社會學家發現,俄中產階級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作為一個獨立的階層,他們更崇尚獨立、自由和對命運的自我掌控,而對遺留下來的蘇聯式的道德和行為准則以及集體觀念則不屑一顧。俄社會學家表示,中產階級的觀念已成為俄羅斯年輕一代的主流思想。

俄羅斯百姓看社會未來

俄羅斯人民的生活狀況近幾年來持續好轉,這是否能代表俄社會的發展趨勢,表明俄人民生活已經進入穩定期了呢?全俄社會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俄社會學家尤里·列瓦德在年初曾進行了專門的調查研究,其結果顯示:在普通老百姓眼裡,情況並沒有那麼樂觀,「俄羅斯還沒有擺脫危機」。

現在俄羅斯人的期待更為現實,半數以上的俄羅斯人認為,「生活很艱難,但還能湊合」;有兩成人認為,「生活沒有那麼糟糕」;而認為「無法生活下去」的人數則從四成半下降到兩成。調查結果還表明,雖然俄羅斯百姓認為「貧富階層差距懸殊令人難以忍受」,但是他們同時也知道,走回頭路是不可能的。人們正在調整自己,努力去適應「新生活」

⑶ 今天的俄羅斯能達到蘇聯八十年代的軍事水平嗎

達不到,一解體完啦……

⑷ 俄羅斯的收入水平如何,和我國相比是怎樣的水平

以前蘇聯是可以和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但是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因為不能順應時代需求,所以發生了經濟倒退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僅僅體現在國家經濟,還體現在俄羅斯個人的經濟收入上,那你知道現在俄羅斯的平均工資大概有多少嗎?



其實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人們的生存法則,我們不能用自己國家標准來衡量他們,截止2018年5月,俄羅斯的稅前平均工資是43550盧布一個月,扣除所有的稅費和各種保險之後,得到的工資就是33400盧布每個月,摺合人民幣3600元,各位小夥伴你們覺得,俄羅斯的平均工資是怎麼樣呢?

⑸ 俄羅斯國民經濟水平

俄羅斯是世界經濟大國。蘇聯時期它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蘇聯解體後其經濟一度嚴重衰退。2000年之後俄羅斯的經濟迅速恢復發展。2006年俄羅斯的經濟全面超過解體前的1990年。2007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35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豐富的資源為俄羅斯工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俄重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部門發達。近年來俄羅斯的電子計算機工業、宇航航空工業、高科技產業迅速崛起。特別提出的是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獨特的地位,實力雄厚,其武器產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俄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資源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森林覆蓋面積8.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煤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鐵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鋁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鈾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黃金儲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最大的煤礦:庫茲巴斯
最大的鐵礦:庫爾斯克
最大的油田:第二巴庫、秋明
工業
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 。 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重工業發達。主要工業區有:
聖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
莫斯科工業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聖彼得堡工業區
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莫斯科工業區。
農業
2004 年農業產值為13663億盧布 ,同比增長1.6% 。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 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服務業
2004 年服務業產值 420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25% 。 2004 年服務 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旅遊業
為新興經濟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但在國民經濟中尚不佔重要地位。國內主要旅遊點是莫斯科、聖彼得堡市、黑海療養地、伏爾加河沿岸城市、下諾夫哥羅德和濱海邊疆區。俄目前吸引外國旅客不到國際旅客流量的 1 %,排名未進入世界前 40 名。
2003年俄入中國境的人數為137.1678萬人次,其中持旅遊簽證的68.7521萬人次;中國入俄境人數為67.9608萬人次,其中持旅遊簽證的有20.3264萬人次。
交通運輸
俄羅斯的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管道運輸均很發達。
以鐵路、管道為主。
鐵路在歐洲部分比較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
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
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天然氣。
鐵路:至 2003 年底鐵路總里程為 13.9萬公里,客運量 1571 億人公里,貨運量 18016 億噸公里( 2004 年)。
公路:至 2003 年底公路總里程 90 萬公里,客運量 1681 億人公里,貨運量 1821 億噸公里( 2004 年)。
水運: 2003 年海運商船 3900 艘,總噸位 830 萬噸。 2004 年,海運貨運量 589 億噸公里,內河貨運量 878 億噸公里。主要海港位於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巴倫支海、白海等,包括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新羅西斯克等。
空運: 2001 年民用飛機有 7 萬多架,國際航線總長約 8 萬公里 。 2003 年客運量 52 億人公里,貨運量 30 億噸公里( 2004 年)。主要機場有莫斯科的謝列梅傑沃 2 號國際機場、謝列梅傑沃 1 號國際機場、伏努科沃 1 號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聖彼得堡國際機場、新西伯利亞機場、葉卡捷琳堡機場,哈巴羅夫斯克機場等。
管道運輸: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 21.3萬公里,2004 年輸油氣總量 24133 億噸公里。
銀行
主要銀行有:
1 、俄羅斯儲蓄銀行, 1991 年成立,注冊資本 241 億盧布。
2 、俄羅斯外貿銀行, 1990 年成立,注冊資本 65.5 億盧布。
3 、工商銀行, 1988 年成立,注冊資本 22.9 億盧布。
4 、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 1988 年成立,注冊資本 21.6 億盧布。
5 、國際工業銀行, 1992 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6 、天然氣工業銀行, 1990 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此外俄大銀行還包括外經銀行、阿爾法銀行和古打銀行等。
對外貿易
2004年俄對外貿易總額2780億美元,同比增長31.1%。其中出口1832億美元,進口948億美元,順差884億美元。
2004年俄主要貿易對象為:歐盟(45.1%),其中德國(9.3%),義大利(5.9%),荷蘭(6.5%),芬蘭(3.2%),法國(2.9%),瑞典(1.2%);獨聯體國家(18.3%),其中白俄羅斯(6.8%),烏克蘭(6.6%),哈薩克(3.2%);中國(5.8%),美國(3.8%)。
2004 年在與非獨聯體國家的貿易中,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56.8%),金屬及其製品(16.9%),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7.5%),化工產品(6.6%);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40.9%),食品和農產品(18.1%),化工產品(15.9%),金屬及其製品(7.9%),紡織服裝類商品(4.5%)。
對外投資
截止 2004 年底,俄累計對外投資 69 .73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佔60%,協議投資佔6.2%,其他投資佔33.8%。主要投資對象國有:英國(18.6%)、塞普勒斯(10.9%)、荷蘭(8.8%)。
截止2003年底,俄對華投資項目1542個,實際投資額3.38億美元。
外國資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計吸引外資820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其中直接投資佔44.1%,協議投資佔1.9%,其他投資佔54%。
2004年吸引外資405億美元,同比增長36.4%,其中直接投資佔23.3%,協議投資佔0.8%,其他投資佔75.9%。外國對俄投資主要分布在:批發、零售業及日用品修理業130.37億美元,加工業102.36億美元,采礦業99.34億美元,不動產25.72億美元,交通、通訊業20.33億美元,國家管理和軍事安全、社會保障10.59億美元,金融業10.01億美元,建築業2.34億美元,農業、林業1.21億美元,公用事業1.07億美元。
2004年主要對俄投資國:德國(佔11.4%)、英國(10.6%)、美國(8.1%)、法國(4.7%)、維京群島(2.3%)、瑞士(2.1%)、奧地利(1.7%)。
人民生活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盧布(約218美元),同比實際增長7.8%。2004年俄職工人均月工資6828盧布(約237美元),同比實際增長10.8%。2004年12月消費品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1.7%。

⑹ 現在俄羅斯總體情況

據我所知,俄羅斯人不會想你說的那麼懶,有些片面了。俄羅斯的人口問題多年來一直是其國內最為尖銳的問題。有的村莊里沒有男人或者只有一個男人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近年來俄政府積極干預、出台了很多鼓勵生育的政策。如一個家庭生育超過4個孩子以上國家就出錢給你養孩子,在莫斯科等地區還會給多子女家庭提供條件較好的廉價房屋等(在俄羅斯住房問題也有其嚴重,價錢不是一般貴)。在政府政策的積極干預下俄人口銳減的程度已有所改善。
而俄羅斯的科技,就現在的而言,大部分還是前蘇聯時期所取得成就。眾所周知的,雖然俄羅斯在90年代解體,但是其科技水平特別是軍工產業的科技水平仍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俄羅斯繼承了絕大部分前蘇聯時期的地盤和各種資源。後來一度因為其國內萎靡的經濟而只能守著技術沒錢造、無法繼續保持前蘇聯時期科技研發的驚人速度和生產水平。像蘇-27等裝備仍是前蘇聯時期的產物。
普京上台以後,致力於重振國內經濟,而他本人也非常看重軍隊的建設。隨著俄經濟的復甦和國際地位的日漸提高,俄羅斯的國庫也日漸豐盈。可以這樣說,在普京兩屆執政期內,不僅重振了俄經濟分復甦,這同樣也給俄羅斯的科技和生產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空間和雄厚的資金支持。近年來俄羅斯各種新式武器的研發、獵裝速度驚人,從前一陣子「北風之神」級潛艇的下水道最近其新型導彈的換代列裝。都有著其日漸復興的經濟為基礎。
可以說俄羅斯有著前蘇聯時期為他提供的豐富堅持的科技基礎,而且資源豐富。前些年只是因為沒錢而已。光是前蘇聯時期的科技水平就已經讓其在現在站在了一個不低的位置了。國產殲-10戰機的發動機一直是俄羅斯提供的。

⑺ 從俄羅斯現階段發展水平來看,它到底是處於擴張期還是衰退期

現在的俄羅斯雖然還是沒有完全的重現蘇聯時期的光輝景象,但是呢,俄羅斯在普京的帶領下也是實現了擴張期,因為不斷像印度,土耳其還有中國出售自己的武器,讓自己的經濟實力得到一部分的緩和和增長,可是這也並不是長久的。

我們知道俄羅斯也是一個非常具有侵略性的國家,他的領土全部都是通過侵佔別國而得來的,所以這些被侵略的國家也是非常的不認同俄羅斯,具有比較強的獨立傾向。蘇聯時期,通過強大的國力可以維持整個國家的統一,蘇聯解體時獨立傾向比較強的波羅的海三國和高加索三國已經獨立。

所以現在的俄羅斯雖然看起來還是那麼的完好,可是如果這些體系不進行改革的話,那麼還是會存在進一步的分裂的。

⑻ 俄羅斯如今為什麼那麼窮

我感覺國內報刊對俄羅斯的報道不真實,我曾經寫了一些關於俄羅斯的文章,有些報刊覺得誇大了負面不願意刊登。其實,俄羅斯的悲慘狀況是難以形容的,也是沒有長期親身體驗的國內人難以想像的。 人民幣和盧布的比價現在是1:3,俄羅斯的月人均收入約2000-3000盧布,而物價卻比中國高得多,你可以想像俄羅斯有多窮。其實,我的感覺是他們的收入連這個數也達不到。
俄羅斯西伯利亞研究所是俄羅斯國家撥款的50個研究所之一,所長告訴我他的月收入不到2000盧布,我問所里的其他人員,他們也都不到2000盧布。俄羅斯的主食是麵包、洋蔥、土豆等,除麵包的價錢和中國差不多以外,其他疏菜的價格大約是中國的二到三倍。有一位教授曾對我說,蘇聯解體前,他一個月的工資可以買十幾雙質量很好的皮鞋,包括進口的,但91年解體後放開價格,他一個月的工資只夠買一雙鞋。
70%的俄羅斯人有別墅,別墅也不是什麼好房子,就是幾間小木屋,旁邊都有地。每到周末,俄羅斯人都到別墅去種地,不是種花草,而是種過冬的疏茶、糧食,收割後窖藏起來,有的做成鹹菜。他們也做果醬,一個秋天要做幾十、幾百大瓶,就靠這個生存,我還幫我的房東做過。這是俄羅斯工資外的收入來源。
俄羅斯人去別墅已不再是一種休息,而是為了生活而從事艱苦的農業勞動。現在俄羅斯經濟根本不是什麼市場經濟,而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國內興起自由主義思潮,許多知識分子以此為榮,但俄羅斯老百姓經歷了許多苦難,都認為自由主義是新興爆發權貴階層的代言人。
俄羅斯的工業
10年來,俄羅斯投資下降了80%,工廠根本不開工。1985年時,俄羅斯經濟總量是中國的2.5倍,現在只有中國的1/5。我跑了那麼多企業,就沒看到幾家開工的。國內現在說俄羅斯經濟開始恢復,其實不過是可以開工。普京曾說,俄羅斯經濟要恢復到1990年的水平,需要每年增長8%,連續增長15年。在我看,這實際上根本不可能。
有人認為俄羅斯開始走出谷底,開始復甦,其實沒那麼回事。俄羅斯就象一個發燒40度的病人,燒了10年,回落到39度,還在燒,還可能回升。石油價格上漲帶動了俄工業回升,但即使是秋明油田仍然非常困難,原因是工業金融寡頭為了自身利益,出口的錢都留在國外回不來。莫斯科周圍有幾個核反應堆,這些反應堆10年沒有維護,現在已經開始往外泄漏輻射。怎麼辦?要維護,單一個反應堆就需要25億美元,哪裡來的錢?專家說,這些反應堆遲早要出大問題,很可能比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還嚴重。俄羅斯現在什麼東西都年久失修,俄羅斯的飛機都已經超期服役,隨時都可能掉下來。經常可以看到房子里的水管爆了,地鐵出故障了。庫爾斯克號沉沒,莫斯科電視塔大火,這些如戲劇般的事件引人注目,但都只是冰山一角。我在俄羅斯久了,習慣了,每天報紙的頭版都是這些,庫爾斯克號把這些暴露在世界面前了。有人說,俄羅斯現在是一個巨大的工業廢料場,我看差不多,各個行業的設備都在急劇老化衰敗,這是十年沒有投資的必然結果,俄羅斯的前景究竟如何,可想而知。
俄羅斯的社會治安
在別的國家,殺人都是殺窮人,也都是窮人殺。俄羅斯卻不光是殺窮人,殺得更多的還是有頭臉的人。新興權貴富人雖然戒備森嚴,住宅上空有直升飛機盤旋保護,仍然不斷慘遭謀殺喪命,有一年光金融家就連續死了七個,議員更多。而且這些殺人案都是在光天花日之下乾的,幹了也查不出來。一位美國老闆,在俄羅斯很出名,柯林頓還贊揚過他,是最早到俄羅斯投資的。有一次不知怎麼的,就和俄羅斯合作夥伴炒翻了。第二天,這位美國老闆就暴屍街頭。連別列佐夫斯基都差點被幹掉。現在這些大老闆都是隨身帶很多保鏢,住所里三層外三層的戒備森嚴。但這樣也不行。有一位新貴是在接電話時被毒死的,電話上有毒葯。在俄羅斯做生意就得靠黑社會。在普通銀行匯款,匯費高,而且一筆款子還得分多次匯。但如果是一家和黑社會有關系的銀行,就可以,匯費低,一次就行,還保證安全。幾乎每一個環節都有黑社會,比如說報關吧,如果找不到馬匪(音,指黑社會的小嘍羅),這事就很難辦。找到馬匪了,就很順利。反正政府是已經管不到了,黑社會就順理成章地接管理了政府的角色。黑社會講義氣,他也要注意別嚇跑了生意人,斷了財路。
俄羅斯最大的黑社會是一個退伍軍人組織。這個組織管的生意很大,恐是分贓不均,高層內部矛盾很激烈,連續三任總頭目被殺。第三任去參加第二任的葬禮,剛出車門就被遭到亂槍掃射。他還算頑強,滿面是血,帶著滿身的玻璃茬子楞往前闖,跑了,以後再也沒有他的消息。

俄羅斯的軍隊
俄羅斯的軍隊也早已不象樣子了。一位中校開著坦克跑到街上,要求發工資,不發就開炮。按說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是應該軍法懲處的。但沒事,因為大家都同情,事實上,坦克後面跟著一大幫軍人。從軍官到士兵,都是在靠著部隊吃飯,有什麼偷什麼,有什麼賣什麼。所以庫爾斯克號的事情一點也不奇怪。欠發軍餉已經成了家常便飯。核武器部隊按說應紀律嚴明的,但卻經常發生盜竊設備、材料的事情。
我住的地方就是俄羅斯的一個軍營。一層是從東歐回來的部隊,二層是我們中國商人。 俄羅斯的軍人也慘,這個軍營跟我們的筒子樓差不多,公用水房,公用廁所,樓道里臭 氣滿天。我認識一位軍人遺孀,我們關系很好,長得非常漂亮,有兩個公主般的女兒, 6、7歲左右。這個軍營里大多數都是單身男人,誰都想跟她睡覺。但她堅決不幹,寧可 給我們中國人的食堂洗盤子,她非常高興地洗盤子。到了周末,軍營里興看脫衣舞。我 們是國營公司,還講點規矩,不許看。我就和她聊天去了。下樓的時候大概正好是脫衣 舞高潮剛過,我看見她的7歲的小女兒從人縫中興奮地擠出來,對我大聲叫喊著:「娜達莎,我長大了也要跳脫衣舞!」我看了很傷心,我想她媽媽會更傷心。俄羅斯已經沒有廉恥了。沒過幾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個美國人開辦脫衣舞校的廣告,我想,這能有人去嗎?沒有想到,到報名的那天,是母親送女兒,丈夫送妻子。
俄軍的現狀很差。在這次車臣戰爭中,被車臣游擊隊俘虜的俄軍士兵有相當一部分失蹤了。為什麼不見了,是被車臣游擊隊給賣了,賣給西伯利亞和周邊國家的農場或工礦當奴隸了。這在俄羅斯被稱作「白奴」。有一位老大媽,他的大兒子在阿富汗戰爭中犧牲了,小兒子在車臣戰爭中就被游擊隊給賣了,現在她還在找他的小兒子。政府和軍隊對此已無能為力。
俄羅斯的貿易
和俄羅斯做貿易都是小商小販。你看北京秀水街,就是這么做。因為他們沒有做貿易的 大公司。從1994年起,外經貿部提出要和俄羅斯做正規生意,連續三年在莫斯科、哈爾 濱等地開商品展銷會。但是到展銷會上來的幾乎沒有俄羅斯的大企業、大公司,來的都 是小商小販,有的甚至是來零買的。這和廣交會大不一樣,都是公司與公司間的貿易。 俄羅斯的大公司都在忙著和西方做生意,賣石油,賣天然氣,賣木材。
一度國內輿論說,中國貨在俄羅斯倒了胃口,假冒偽劣。後來國家倡導要到俄羅斯賣精 品。但實際上,精品根本賣不動。俄羅斯人也有抱怨中國貨假冒偽劣的,他們質問中國 為什麼把質量好的產品銷往西歐和美國,卻在俄羅斯賣質量低劣的。他們沒有市場經濟 的意識。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分錢一分貨。俄羅斯人沒錢,他只能買假冒偽劣,我把這 個道理解釋給他們聽。
我們國內官員根本不了解這個情況,一味地想和俄羅斯做大生意 。實際上,象長虹這樣的企業去了,簽一個意向書回來,實際上就是敷衍,根本不想和俄羅斯做生意,看在外經貿部的面子上才勉強去一趟。國家外貿戰略和具體戰術根本脫節。事實上是小公司在做小生意吧,國家就應該為這一現實服務,使之規范起來,正常 起來。我做了這么多年的生意,就是不知道有什麼規矩。包機運貨,這到底是允許不允 許,有沒有個規矩?所以我老是提心吊膽的。
我認為,俄羅斯也有一股生氣勃勃的新生力量,這就是那些做小生意的商人。但俄羅斯的寡頭們是在扼殺這股力量

⑼ 俄羅斯現在陸軍是什麼水平

俄羅斯的陸軍裝備水平已經落後於西歐國家,陸軍的規模也不大,威懾力遠不如前蘇聯的陸軍。前蘇聯曾經擁有過600多萬大軍,5萬多輛坦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號稱“鋼鐵洪流”。然而在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雖然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的陸軍,但是卻沒有能力維持龐大的軍隊,也沒有能力升級武器裝備。從蘇聯解體至今,俄羅斯陸軍的人數一直在減少,武器裝備一直都沒有太大的進步,現在的俄羅斯陸軍已經是強弩之末。

俄羅斯在2016年宣稱將會購買2300輛T-14主戰坦克,T-14主戰坦克的單車造價800多萬美元,對於經濟困難的俄羅斯來說,想要全部換裝T-14主戰坦克,最少也要等到2020年之後。除了裝甲部隊之外,俄羅斯陸軍其他兵種的裝備情況也不樂觀,整體裝備水平已經落後於西歐國家。雖然俄羅斯一直想要打造信息化的陸軍,然而在軍費緊張的前提下,俄羅斯陸軍想要真正實現信息化,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⑽ 俄羅斯經濟現狀

俄羅斯近幾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為年均6%,超過歐盟和美國。據俄經濟發展和貿易部提供的資料,今年頭6個月GDP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3%。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經濟發展速度,首要原因是宏觀經濟穩定和進行了市場經濟改革,另一個原因是國家保持了對一些行業的控制。

2006年7月1日起俄羅斯取消了對外匯業務的最後一些限制,這是俄羅斯領導人提出的保障盧布可自由兌換的戰略性任務。俄羅斯政府認為,放棄對外匯的限制一方面可促進外國對俄羅斯的投資,另一方面俄羅斯企業家也可沒有任何額外負擔地參與對其他國家的投資。

國家的經濟和金融形勢穩定使我國有可能提前清償債權國的債務。2006年8月俄羅斯提前還清了欠巴黎俱樂部的約220億美元債務余額。據經濟部的統計,提前還債可使俄羅斯財政在2020年之前節省利息支出超過120億美元。同時可使國家外債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到9%。

這對於俄羅斯經濟是一個重要事件。從1993年起俄羅斯既是巴黎俱樂部的債務國,也是債權國。償還債務以後,俄羅斯就成為真正的債權國。這筆還款額是俱樂部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提前還款額。

2006年1月-6月俄羅斯工業產值與2005年同期相比增長4.4%。在基礎經濟行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是貿易和建築業。2006年上半年經濟投資結構發生了有助於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變化。投資轉向發展與資源開采毫無關系的加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機器設備的生產、冶金、紙漿造紙和化工生產、食品生產、管道運輸和通信。

俄羅斯人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特別是大城市居民更為明顯。零售業活躍起來,2006年上半年零售業的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3%。俄羅斯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國際能源和原材料市場的良好行情。世界經濟高速發展,特別是亞洲國家對原料的需求增加,國際石油市場價格近期一直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俄經濟部提供的資料表明,今年第一季度俄產"烏拉爾"牌石油在世界市場上每桶均價為61.3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5%。

如今俄羅斯的首要任務是解決經濟增長質量和經濟現代化問題。政府認為必須保障向經濟的創新發展過渡。目的是推動制度性改革和提高人力資本的質量。

如果說,此前當局一直在努力避免國家直接參與經濟項目,那麼現在俄羅斯出現了專門定向支持相關投資項目的機制。經濟特區以及投資基金就屬於這種機制。

俄羅斯已經出現經濟特區:4個技術應用型特區和兩個工業生產型特區。2006年聯邦財政撥款80億盧布(2.8億美元)建設經濟特區的基礎設施。聯邦主體和市財政也出資同樣的數額。根據法律規定,在經濟特區的落戶企業可享受海關和稅收優惠。預計,到2007年底-2008年初這些特區將建成。

2005年成立的投資基金的主要作用是發展全國性的大型投資項目。基金與私人投資一起為這些項目融資,2006年為這一目的已經撥款25億美元。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現在什麼年代水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