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沃爾沃挖掘機是哪一年開始有的。
沃爾沃建築設備公司隸屬於沃爾沃集團,總部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是全球第三大建築設備製造商。作為一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沃爾沃建築設備公司的業務包括了各類型號的工程機械產品以及後市場服務。
憑借180年來的深厚積淀和經典傳承,沃爾沃建築設備的業務遍及150多個國家,並秉承貼近客戶的原則,公司在瑞典、德國、波蘭、美國、巴西、韓國、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地設有生產基地。沃爾沃建築設備生產挖掘機、輪式裝載機、鉸接式卡車、自行式平地機、壓路機,攤鋪機和銑刨機等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市政建設、能源開采、林業開發以及環境保護工程等領域。為更好的滿足客戶需要,沃爾沃建築設備還為客戶提供定製的解決方案,如融資服務等。
沃爾沃挖掘機進入中國是在2002年,沃爾沃建築設備(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3月,總部位於上海。在過去的十年中,沃爾沃建築設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並不斷致力於深化中國市場。
更多的沃爾沃挖掘機資訊,比如參數,型號,價格,可以訪問鐵臂商城進行了解。
⑵ KATO是什麼牌子的挖機
加藤。
加藤作為工程機械和工業設備的頂尖製造商,在公司創立後的一百多年裡,憑借獨創的先進技術和不懈的創新精神,研製開發出了多種產品。
挖掘機產品
1、 加藤 HD1023R 履帶式挖掘機
2、 加藤 HD1430R 履帶式挖掘機
3、 加藤 HD820V 履帶式挖掘機
4、 加藤 HD820R 履帶式挖掘機
5、 加藤 HD1638R 履帶式挖掘機
發展歷程
1895成立個人企業 加藤鐵工所。
1923開始製造用於鐵路的內燃機車和機動車。
1935重組企業,成立株式會社加藤製作所。
1938開始生產發動機、拖拉機、壓路機和起重機等。
1959開始生產液壓汽車起重機和鑽機。
1963 開始生產路面清掃車。
開始生產紙板排水機。
茨城工廠一期工程竣工,並投入使用。
1967開始生產全液壓挖掘機。
1969發布了世界最大的級別的全液壓式汽車起重機NK-750 JUMBO。
⑶ 挖掘機的發展概況
中國的挖掘機生產起步較晚,從1954年撫順挖掘機廠生產第一台斗容量為1m³的機械式單斗挖掘機至今,大體上經歷了測繪仿製、自主研製開發和發展提高等三個階段。
新中國成立初期,以測繪仿製前蘇聯20世紀30~40年代的W501.W502.W1001.W1002等型機械式單斗挖掘機為主,開始了中國的挖掘機生產歷史。由於當時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先後建立起十多家挖掘機生產廠。1967年開始,中國自主研製液壓挖掘機。早期開發成功的產品主要有上海建築機械廠的WYl00型、貴陽礦山機器廠的W4-60型、合肥礦山機器廠的WY60型挖掘機等。隨後又出現了長江挖掘機廠的WYl60型和杭州重型機械廠的WY250型挖掘機等。它們為中國液壓挖掘機行業的形成和發展邁出了極其重要的一步。
到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挖掘機生產廠已有30多家,生產機型達40餘種。中、小型液壓挖掘機已形成系列,斗容有0.1~2.5 立方米等12個等級、20多種型號,還生產0.5-4.立方米以及大型礦用10立方米、12立方米機械傳動單斗挖掘機,1立方米隧道挖掘機,4立方米長臂挖掘機,1000立方米/h的排土機等,還開發了斗容量0.25立方米的船用液壓挖掘機,斗容量0.4立方米、0.6立方米、0.8m³的水陸兩用挖掘機等。但總的來說,中國挖掘機生產的批量小、分散,生產工藝及產品質量等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改革開放以來,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以促進中國挖掘機行業的發展。其中貴陽礦山機器廠、上海建築機械廠、合肥礦山機器廠、長江挖掘機廠等分別引進德國利勃海爾(Liebherr)公司的A912.R912.R942.A922.R922.R962.R972.R982型液壓挖掘機製造技術。稍後幾年,杭州重型機械廠引進德國德瑪克(Demag)公司的H55和H85型液壓挖掘機生產技術,北京建築機械廠引進德國奧加凱(0&K)公司的RH6和MH6型液壓挖掘機製造技術。與此同時,還有山東推土機總廠(其挖掘機生產基地改名為山重建機有限公司,包括STRONG和JCM兩個品牌)、黃河工程機械廠、江西長林機械廠、山東臨沂工程機械廠等聯合引進了日本小松製作所的PC100、PC120.PC200、PC220.PC300、PC400型液壓挖掘機(除發動機外)的全套製造技術。這些廠通過數年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移植,使國產液壓挖掘機產品性能指標全面提高到20世紀80年代的國際水平,產量也逐年提高。由於國內對液壓挖掘機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且多樣化,在國有大、中型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牽動了一些其他機械行業的製造廠加入液壓挖掘機行業。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單斗液壓挖掘機應向全液壓方向發展;斗容量宜控制在0.1-15 m³;而對於大型及多斗挖掘機,由於液壓元件的製造、裝配精度要求高,施工現場維修條件差等,則仍以機械式為主。應著手研究、運用電液控制技術,以實現液壓挖掘機操縱的自動化。
發展
我國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開始研製、發展挖掘機產品,經過短短40餘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餘年來,中國挖掘機製造行業發展尤為迅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挖掘機製造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252家,實現銷售額1697.85億元,實現產品銷售利潤253.67億元,利潤總計為214.06億元,同比增幅均超過80%。
中國挖掘機市場平均以30%速度遞增,成為世界用量最大的市場之一。從發展情況看,中國正處在道路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建設等各方面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峰期,挖掘機市場需求量逐年上升,2010年全國挖掘機實際累計銷售總量超過16.5萬台,同比增長達到了74.5%。
2010年末,國內各大企業紛紛擴建挖掘機生產產能,其它企業更是紛紛開辟挖掘機機種系列,試圖通過挖掘機市場的快速增長帶動企業盈利增長。事實上,既有對風險因素的考慮,又有收益方面的考量,由於銀行信貸在推動保障房建設上並不積極,從而間接導致2011年二季度工程機械市場銷量的萎縮。2011年5月,挖掘機國內銷售13956台,同比下降12.4%,單月首現同比下降;1-5月累計銷售115589台,同比增長38.1%,相比1-4月下降1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2011年1-5月份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至37%。國內挖掘機產能居首的三一重工,已達到了年產銷上萬台的規模,而行業前四名的產能都達到了4000台/年以上的水平。其它企業產能放大的速度也相當強勁。今後一個階段,國內品牌挖掘機對進口機及二手機市場份額的擠占或許將成為常態。
根據工程機械在線透露的數據,截至2014年9月份,6噸以下迷你挖掘機銷量共計1006台,其中外資品牌市場佔有率55.0%,國產品牌市場佔有率45.0%。此外,6噸以上挖掘機銷量為3139台,外資品牌市場佔有率61.0%,國產品牌市場佔有率僅39.0%。據三一重工方面的資料顯示,2011年至2013年,公司挖掘機國內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11.56%、15.8%、13.7%,超越卡特,蟬聯行業第一。今年上半年,其市場佔有率再次超過15%,業內人士認為,公司拿下本年度第一,實現"四載銷冠"已無懸念。
整體而言,挖掘機的國內保有量較低,但是產品價格偏高,銷售模式中以融資租賃或銀行按揭為主,一旦信貸有所放鬆,挖掘機銷量將會是反彈最好的產品。可以預測,2011-2013年,隨著世界中國經濟的復甦回暖,房地產以及城鎮化建設的加快進行,各噸位挖掘機銷售情況也將持續增長,扣除不確定性因素,2011-2013年各噸位挖掘機將以超15%的增速增長。
隨著挖掘機製造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挖掘機製造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挖掘機製造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行業發展環境和產品購買者的深入研究。也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挖掘機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挖掘機製造行業中的翹楚! 第一台手動挖掘機問世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期間經歷了由蒸汽驅動半回轉挖掘機到電力驅動和內燃機驅動全回轉挖掘機,應用機電液一體化技術的全自動液壓挖掘機的逐步發展過程。
工業發達國家的挖掘機生產較早,法國、德國、美國、俄羅斯、日本等是斗容量3.5-40 m3單斗液壓挖掘機的主要生產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生產特大型挖掘機。例如,美國馬利昂公司生產的斗容量50-150 m3的剝離用挖掘機,斗容量132 m3的步行式拉鏟挖掘機;B-E(布比賽路斯一伊利)公司生產的斗容量168.2 m3的步行式拉鏟挖掘機,斗容量107 m3的剝離用挖掘機等,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挖掘機。
從20世紀後期開始,國際上挖掘機的生產向大型化、微型化、多功能化、專用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1)開發多品種、多功能、高質量及高效率的挖掘機。為滿足市政建設和農田建設的需要,國外發展了斗容量在0.25 m3以下的微型挖掘機,最小的斗容量僅0.01 m3。另外,數量最多的中、小型挖掘機趨向於一機多能,配備了多種工作裝置——除正鏟、反鏟外,還配備了起重、抓鬥、平坡斗、裝載斗、耙齒、破碎錐、麻花鑽、電磁吸盤、振搗器、推土板、沖擊鏟、集裝叉、高空作業架、鉸盤及拉鏟等,以滿足各種施工的需要。與此同時,發展專門用途的特種挖掘機,如低比壓、低雜訊、水下專用和水陸兩用挖掘機等。
2)迅速發展全液壓挖掘機,不斷改進和革新控制方式,使挖掘機由簡單的杠桿操縱發展到液壓操縱、氣壓操縱、液壓伺服操縱和電氣控制、無線電遙控、電子計算機綜合程序控制。在危險地區或水下作業採用無線電操縱,利用電子計算機控制接收器和激光導向相結合,實現挖掘機作業操縱的完全自動化。所有這一切,挖掘機的全液壓化為其奠定了基礎和創造了良好前提。
3)重視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加快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發展速度。例如,德國阿特拉斯公司生產的挖掘機裝有新型的發動機轉速調節裝置,使挖掘機按最適合其作業要求的速度來工作;美國林肯一貝爾特公司新C系列LS-5800型液壓挖掘機安裝了全自動控制液壓系統,可自動調節流量,避免了驅動功率的浪費。還安裝了CAPS(計算機輔助功率系統),提高挖掘機的作業功率,更好地發揮液壓系統的功能;日本住友公司生產的FJ系列五種新型號挖掘機配有與液壓迴路連接的計算機輔助的功率控制系統,利用精控模式選擇系統,減少燃油、發動機功率和液壓功率的消耗,並延長了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德國奧加凱(O&K)公司生產的挖掘機的油泵調節系統具有合流特性,使油泵具有最大的工作效率;日本神鋼公司在新型的904.905.907.909型液壓挖掘機上採用智能型控制系統,即使無經驗的駕駛員也能進行復雜的作業操作;德國利勃海爾公司開發了ECO(電子控製作業)的操縱裝置,可根據作業要求調節挖掘機的作業性能,取得了高效率、低油耗的效果;美國卡特匹勒公司在新型B系統挖掘機上採用最新的3114T型柴油機以及扭矩載荷感測壓力系統、功率方式選擇器等,進一步提高了挖掘機的作業效率和穩定性。韓國斗山工程機械公司在DH280型挖掘機上採用了EPOS——電子功率優化系統,根據發動機負荷的變化,自動調節液壓泵所吸收的功率,使發動機轉速始終保持在額定轉速附近,即發動機始終以全功率運轉,這樣既充分利用了發動機的功率、提高挖掘機的作業效率,又防止了發動機因過載而熄火。
4)更新設計理論,提高可靠性,延長使用壽命。美、英、日等國家推廣採用有限壽命設計理論,以替代傳統的無限壽命設計理論和方法,並將疲勞損傷累積理論、斷裂力學、有限元法、優化設計、電子計算機控制的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技術、疲勞強度分析方法等先進技術應用於液壓挖掘機的強度研究方面,促進了產品的優質高效率和競爭力。美國提出了考核動強度的動態設計分析方法,並創立了預測產品失效和更新的理論。日本制定l了液壓挖掘機構件的強度評定程序,研製了可靠性信息處理系統。在上述基礎理論的指導下,藉助於大量試驗,縮短了新產品的研究周期,加速了液壓挖掘機更新換代的進程,並提高其可靠性和耐久性。例如,液壓挖掘機的運轉率達到85%~95%,使用壽命超過1萬小時。
5)加強對駕駛員的勞動保護,改善駕駛員的勞動條件。液壓挖掘機採用帶有墜物保護結構和傾翻保護結構的駕駛室,安裝可調節的彈性座椅,用隔音措施降低雜訊干擾。
6)進一步改進液壓系統。中、小型液壓挖掘機的液壓系統有向變數系統轉變的明顯趨勢。因為變數系統在油泵工作過程中,壓力減小時用增大流量來補償,使液壓泵功率保持恆定,亦即裝有變數泵的液壓挖掘機可經常性地充分利用油泵的最大功率。當外阻力增大時則減少流量(降低速度),使挖掘力成倍增加;採用三迴路液壓系統。產生三個互不影響的獨立工作運動。實現與回轉機構的功率匹配。將第三泵在其他工作運動上接通,成為開式迴路第二個獨立的快速運動。此外,液壓技術在挖掘機上普遍使用,為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在挖掘機的應用與推廣創造了條件。
7)迅速拓展電子化、自動化技術在挖掘機上的應用。20世紀70年代,為了節省能源消耗和減少對環境污染,使挖掘機的操作輕便和安全作業,降低挖掘機噪音,改善駕駛員工作條件,逐步在挖掘上應用電子和自動控制技術。隨著對挖掘機的工作效率、節能環保、操作輕便、安全舒適、可靠耐用等方面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了機電液一體化在挖掘機上的應用,並使其各種性能有了質的飛躍。20世紀80年代,以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特別是微機、微處理器、感測器和檢測儀表在挖掘機上的應用,推動了電子控制技術在挖掘機上應用和推廣,並已成為挖掘機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亦即先進的挖掘上設有發動機自動怠速及油門控制系統、功率優化系統、工作模式控制系統、監控系統等電控系統。
8)更注重環境保護,CAT、小松等廠家紛紛推出滿足三次排放要求的挖掘機。
⑷ 俄羅斯的斗山挖掘機和國內的尺寸一樣嗎
不知道國內有什麼型號的,只能查到並提供他的參數
⑸ 沃爾沃挖掘機起於哪個國家
沃爾沃挖掘機以前就是韓國三星挖掘機,近年來,沃爾沃集團在世界三大洲實現了三次大規模的收購:在亞洲成功收購三星重工的挖掘機業務;在歐洲收購雷諾卡車公司;在北美收購邁克卡車公司。
⑹ 世界挖掘機排行榜
世界挖掘機排名!
挖機綜合實力排名
大挖排名:
1卡特
2住友(貼牌給CASE)
3小松
4利勃海爾
5日立(貼牌給約翰迪爾)
6阿特拉斯(特雷克斯收購)
7加藤
8神鋼(CNH集團)
9沃爾沃(原三星)
10斗山
11現代
12中國各廠家。。。
小挖排名:
1石川島
2久保田
3竹內
4洋馬
5山貓(現屬斗山)
6CASE
7JCB
8特雷克斯(原德國雪孚)
9中國各廠家。。。
⑺ 俄羅斯挖掘機怎麼樣和中國比較起來怎麼樣
中國有南翔,俄羅斯有嗎,沒得比啊
⑻ 世界哪幾個國家造挖掘機的
美國、日本、德國。
德國克虜伯Bagger系列挖掘機是超大型輪斗挖掘機Bagger 260,1962年由德國的KRUPP生產,它的長度有195米,高度67米,工作重量7800噸,行走機構的12條履帶採用前8後4的布置方式,底盤的寬度是31米,斗輪直徑17.3米,安裝有10個鏟斗(標准斗容量為2.6立方米),裝機容量9478kW,斗容驅動功率3x630kW,生產率11萬立方米/天。
拓展資料:
1.2010年之後幾年,以徐工、柳工、三一為代表的中國挖掘機製造商,不僅開始在「需求規模最大」的中型和小型挖掘機市場上攻城略地,更開始嘗試突破此前長久被國外品牌占據的「高端」、「大型化」礦用挖掘機領域。徐工100噸級挖掘機、柳工30-90噸級挖掘機,堪稱其中絕對自主創新的典型代表。
2.在推出了130噸級挖掘機之後,徐工繼續「向『大』而進」——接連推出了280噸級、300噸級、400噸級、700噸級挖掘機。而隨著2018年徐工700噸級挖掘機的推出,中國成為全球除了美國、德國、日本之外,第4個能夠製造700噸級挖掘機的國家;徐工也成為和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建機、利勃海爾起名的,具有超大噸位產品研發製造能力的品牌。
⑼ 挖掘機哪個國家製造的最好
住友,加藤,小松也不錯,是日本的,比較節油。韓國的話就是現代還不錯 CAT是Caterpillar的簡寫,美國工程機械商,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商,不僅做挖掘機,還有其他的很多東西,包括柴油機等。2007年卡特彼勒的產值約480億美元,一家的產值超過中國所有工程機械廠家的產值之和。 美國卡特彼勒公司(NYSE: CAT)成立於1925年,卡特彼勒公司總部位於美國伊利諾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機械和礦山設備生產廠家、燃氣發動機和工業用燃氣輪機生產廠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機廠家之一。 80幾年以來,卡特彼勒公司一直致力於全球的基礎設施建設,並與全球代理商緊密合作,在各大洲積極推進持續變革。 卡特彼勒 2005 年銷售和收入達到 363.4 億美元,是建築機械、礦用設備、柴油和天然氣發動機以及工業用燃氣輪機領域的技術領導者和全球領先製造商。 2005 年的銷售和收入達 363.4 億美元,比 2004 年增加了 60.3 億美元(提高了 20%)。該增長源自 37.2 億美元的銷售增加額、18.27 億美元的價格變現增加額、3.63 億美元金融產品收入增加額。大約有一半的銷售額產生於美國境外的客戶,這使得卡特彼勒得以保持全球供應商和美國主要出口商的穩固地位。 6 Sigma管理 6 Sigma 的長期成果將在我們培養的未來領導精英中得以體現。作為行業領導者,我們將面臨日益復雜的問題,而這些領導精英將時刻准備著去解決這些問題。如今,已有 30,000 多員工參與到 6 Sigma 中,並正在為塑造卡特彼勒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Caterpillar代理商網路 卡特彼勒的全球代理商網路為客戶提供了關鍵的有競爭性的平台,使客戶可以與他們認識並信賴的人打交道。公司所有的銷售代理幾乎都是獨立的當地公司。許多代理商與客戶保持了至少橫跨兩代人的業務關系。卡特彼勒的代理商遍布 200 多個國家,為客戶提供設備、服務和金融業務。此外還通過全球 1500 多個網點提供租賃服務。 Caterpillar公司治理 卡特彼勒一向以誠信為本,這是公司的基本傳統,也是我們最可寶貴的財產之一。訪問公司治理部分,這是您了解公司治理實踐的可靠信息來源。董事會利用這些實踐來確保我們所做的一切都維護了卡特彼勒的卓越聲望。作為行業領導者,我們清楚認識到,在重塑對美國公司的信心的過程中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並且我們將自身視為公司治理實踐的領導者。 Caterpillar雄厚的金融實力 卡特彼勒有穩健雄厚的金融實力 — 能夠為適應客戶未來需要的產品開發計劃提供充足資金,為代理商和客戶提供金融服務,並為股東帶來豐厚的回報。我們始終維持著相當數額的自由現金凈流量,因此能夠抓住具有戰略意義的發展機遇適時地進行投資。 Caterpillar社會責任 卡特彼勒在全球的卓著聲譽是我們作為一家公司引以為榮的地方。面對亞洲海嘯災難,卡特彼勒和其代理商提供了機器、資金和救援物資以幫助當地減緩災情,重建家園。卡特彼勒也非常榮幸能成為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大河合作項目的主要捐助企業。卡特彼勒再次被列入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 [編輯]Caterpillar公司發展歷程 1890 年,Benjamin Holt 和 Daniel Best 嘗試使用各種形式的蒸汽推土機進行農耕。他們在各自的公司單獨進行試驗。 1904 年,Holt 研製成功第一台蒸汽履帶式推土機。 1906 年,Holt 研製成功第一台天然氣履帶式推土機。 1915 年,,聯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 Holt 的"Caterpillar�0�3"履帶式推土機。 1925 年,Holt 製造公司和 C. L. Best 推土機公司合並,組成卡特彼勒推土機公司。 1931 年,第一台 Diesel Sixty 推土機從伊利諾斯州東皮奧利亞的裝配線下線,它是採用新型高效動力源的履帶式推土機。 1940 年,卡特彼勒產品系列現在包括機動平地機、鏟式平地機、升降式平地機、築梯田機和電動發電機組。 1942 年,美國在戰爭中使用卡特彼勒的履帶式推土機、機動平地機、發電機組和用於 M4 坦克的特殊發動機。 1950 年,卡特彼勒推土機公司在英國成立, 這是眾多海外公司中的第一家。目的在於幫助管理外匯短缺、關稅、進口控制,並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1953 年,1931 年,公司成立了獨立的發動機銷售小組,向其他設備製造廠商推廣柴油發動機。1953 年,該小組被獨立的銷售和營銷部門取代,以便更好地滿足廣大發動機客戶的需求。發動機銷售現在約占公司總銷售和收入的三分之一。 1963 年,卡特彼勒和三菱重工在日本成立了第一家由美國公司擁有部分股權的合資企業。卡特彼勒三菱有限公司於 1965 年開始生產,現已更名為新卡特彼勒三菱有限公司。現在是日本排名第二的建築機械和礦用設備製造商。 1981-83 年,全球經濟衰退波及卡特彼勒,公司付出的是每天損失一百萬美元的代價。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公司被迫大幅裁員。 1983 年,卡特彼勒租賃公司業務擴展,為全球客戶提供設備金融服務可選方案,現已更名為卡特彼勒金融服務公司。 1985 年至今,產品系列繼續多樣化,以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現在我們有超過 300 種產品,比 1981 年翻了一番多。 1986 年,卡特彼勒推土機公司更名為卡特彼勒公司 — 更准確地反映了公司不斷發展的多樣性。 1987 年,耗資 18 億的工廠現代化項目已啟動,使製造流程更加順暢。 1990 年,公司結構進行了分散,根據資產回報率和客戶滿意度重組業務單位。 1997 年,公司繼續擴張,收購了英國的 Perkins 發動機公司。加上去年收購了德國的 MaK Motoren 公司,卡特彼勒已成為世界領先的柴油發動機製造商。 1998 年,世界最大的非公路用卡車 — 797 型— 在亞利桑那州的卡特彼勒試驗場閃亮登場。 1999 年,卡特彼勒在全球最大的建築設備展 CONEXPO 上公布新的緊湊型建築設備系列,積極響應了客戶對更小、更通用的建築設備日新月異的需求。 2000 年,卡特彼勒慶祝成立 75 周年。 2001 年,卡特彼勒是第一家在全球范圍啟動 6 Sigma 的公司,並且在第一年獲得的效益就超出了實施成本。 2003 年,卡特彼勒成為第一家整個 2004 型系列清潔柴油發動機完全符合美國環保署 (EPA) 要求並得到其認證的發動機 生產廠商。卡特彼勒突破性的排放控制技術,即 ACERT�0�3,完全符合環保署的標准,而且無需犧牲性能、可靠性或燃燒效率。 [編輯]Caterpillar公司前景及願望 在我們涉足的所有業務領域,我們都是公認的領導者:在建築、礦用設備、往復式發動機、工業用燃氣輪機等領域,我們都居領先地位。 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幫助客戶走向成功:卡特彼勒團隊始終把客戶滿意度放在首位。我們交付創新的產品和高度整合的解決方案,使客戶獲得最佳的投資回報率。 分銷系統是我們的競爭優勢之一:我們與每位獨立代理商的關系提升了我們產品和服務的價值。 我們的供應鏈被公認為世界一流:在業界,我們擁有最低的銷售渠道總成本和最佳的資產利用率。 我們的業務模型激發創業熱情、帶來增長並實現全球性的規模:我們的矩陣式業務模型是大型公司進行水平對比的公認基準,因為它在保留業務單位自主權利和創業熱情的同時也利用了精心篩選的通用流程、技術和核心競爭力,我們視未來全球市場的增長為必然 — 而不是一個選擇。 我們的員工才能過人並勤懇敬業:我們的范圍覆蓋全球,擁有多元化的業務和人才,並提供安全的工作場所。就是這么簡單。 我們今天的努力創造明天的美好世界:我們致力於使進步成為可能。 我們的財務業績始終如一地為股東帶來豐厚回報:我們通過技術和製造尋求穩固的增長、提高的生產效率和創新,以此不斷前進。 實現 2020 願景可使卡特彼勒成為一家適合工作、投資的偉大公司,以及一個真正令人敬佩、使全球發展成為可能的全球領導者。歸根結底,對於卡特彼勒團隊的所有人來說,因為我們今天的努力,明天的世界將更美好。 [編輯]Caterpillar公司在中國 卡特彼勒是世界上最大的土方工程機械和建築機械的生產商,也是全世界柴油機、天然氣發動機和工業用燃氣渦輪機的主要供應商。 在大中華區,卡特彼勒為區內持續的經濟增長和發展提供了產品和技術。
⑽ 俄羅斯生產的貝拉斯重型礦車
俄羅斯的大型采礦與建設設備製造公司——聯合重型機械製造公司的主要生產廠貝拉斯,他的廠主要為俄羅斯采礦業提供采礦用的礦車和礦石挖掘機。幾年前,貝拉斯生產的設備的質量遠不能滿足俄羅斯采礦企業主希望達到的水平,很明顯,就是設備的效率、質量或者強度都達不到世界標准。
我國露天礦山採用的進口汽車有蘇聯的雅斯10t自卸汽車,瑪斯—525型和貝拉斯—540型27t自卸車。此外,還有法國貝利埃GLM10t車、捷克太脫拉12t、義大利波爾黑尼20t自卸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