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的地勢特點是東高西低嗎
是東高西低 葉尼塞河將俄羅斯大體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以平原和低地為主,比如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東部大部分是高原和山地,比如大高加索山脈、南西伯利亞山地、東西伯利亞山地、遠東山地和中西伯利亞高原.
㈡ 俄羅斯的主要地形區由西到東依次為什麼,什麼,什麼和什麼
俄羅斯主要地形區(自西向東):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各地形區的分界線是:東歐平原(有伏爾加河,自北向南流入裏海)與西西伯利亞平原(有鄂畢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以烏拉爾山脈分界;西西伯利亞平原與中西伯利亞高原以葉尼塞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分界;中西伯利亞高原與東西伯利亞山地以勒拿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分界。
㈢ 俄羅斯自西向東分布哪四大地形區域
俄羅斯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其中平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70%;俄羅斯的四大地形區自西向東依次是東歐平原、西西比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烏拉爾山是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分界線,葉尼塞河是西西比利亞平原和東歐平原的分界線,勒拿河是中西伯利亞高原與東西伯利亞山地的分界線;俄羅斯的地勢特點是東高西低,東部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西部以平原為主.
故答案為: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其中平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70%;自西向東依次是東歐平原、西西比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烏拉爾山是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分界線,葉尼塞河是西西比利亞平原和東歐平原的分界線,勒拿河是中西伯利亞高原與東西伯利亞山地的分界線;東高西低,東部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西部以平原為主.
㈣ 俄羅斯烏拉爾山脈以西是什麼平原以東依次是什麼平原什麼高原什麼山地
俄羅斯地跨兩洲,地形平原為主,烏拉爾山脈以西的大部分地區為東歐平原.亞洲部分自西向東依次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三大地形區以葉尼塞河與勒拿河為界.
故選:B.
㈤ 俄羅斯烏拉爾山脈以東地區的地勢怎麼樣
俄羅斯地勢東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烏拉爾山脈以西為東歐平原,向東依次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等.
故選:B.
㈥ 俄羅斯的地形大致是什麼樣的
俄羅斯遠東山地區位於北亞的東緣,東瀕太平洋及其邊緣海,西接東西伯利亞。北鄰北冰洋楚科奇海,南以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為界。本區海岸線漫長,約24000公里,除大陸部分外,還包括薩哈林島(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的大部分以及一些小島嶼,南北延伸近4500公里,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
俄羅斯遠東山地區有極其鮮明的自然地理特徵:以中、新生代褶皺山地為主的地形,季風性的氣候,東流的季風型水系,復雜多樣、對比明顯的自然景觀。
本區與中西伯利亞區的分界主要取決於氣候,即本區受太平洋(季風)影響較大,作為非緯度地帶性的區域氣候和山地地形決定了本區自然景觀的基本特點,所以,濱海的季風性山地是本區自然綜合體形成的主導因素。
多山的地形和頻繁的地震 本區在大地構造方面基本屬於太平洋邊緣中、新生代褶皺山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本區以山地地形為主,山地和山原佔全區面積的3/4,山地多屬中山地形,如楚科奇山脈、科里亞克山脈、朱格朱爾山脈和錫霍特山脈等。這些山地多為東北—西南向或近經向延伸,也有東西向及西北向的山脈,如斯塔諾威嶺(外興安嶺)、土庫林格臘—札格得山脈等。本區北部山脈較為高峻,其峰頂多超過2000米,且多為北冰洋與太平洋的分水嶺。具有阿爾卑斯型外貌。南部山脈一般較低,平均海拔在1000~1200米以下,超過2000米的山峰很少,南部山地最高點在巴賈利斯基山脈(海拔2640米)。山體形成後久經剝蝕夷平,已失去險峻地勢,多呈寬脊緩坡特徵。
堪察加半島大部分位於北緯50°~60°之間,南北長約1200公里,寬480公里,面積37萬多平方公里。半島地形以中低山為主,可分東西兩支。這里多火山地震,半島上現在已知火山超過150座,其中有29座活火山。克留赤夫火山(4750米)是亞歐大陸最年輕、最高的活火山,與構造的不穩定性和強烈的火山活動相聯系,這里有很強的地震活動性,近150年來發生200多次地震,地震強度可達8級以上。千島群島上有160座火山,其中活火山40多座。
與火山地震活動有關,本區噴發岩形成的山原和高原,構成了獨特的地形類型。這種火山熔岩地貌,在錫霍特山、千島群島和堪察加半島等地都有廣泛分布。
本區平原面積少,多分布於山間低地和河谷,因為山地往往直逼海岸,所以沿海平原十分狹窄,面積很小。遠東南部平原低地較多,且與山地相間分布,較大平原有結雅—布列亞平原和興凱湖沿岸平原等。
北部凍土分布較廣,南部則流水地貌分布最廣。
㈦ 俄羅斯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地形依次是哪些
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再就是海了。
㈧ 烏拉爾山以東和以西分別是什麼地形
俄羅斯地跨亞歐兩洲,地形以平原為主,烏拉爾山脈以西的大部分地區為東歐平原,亞洲部分自西向東依次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