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俄羅斯三大代表畫家
克拉姆斯柯依:克拉姆斯柯依 (1837-1887),出生在沃龍涅什省奧斯特羅戈日斯克的市民家庭,16歲做照相製版學徒,1857年20歲時考入彼得堡美術學院。年輕畫家是一位關心社會和大眾命運的人,常為不平等的社會而苦惱。因此,曾畫過《荒野中的基督》,《無名女郎》,《月夜》。
藉以寄託自己的思想情感。
伊薩克·列維坦代表作:《晚鍾》,《墓地上空》
列維坦是俄國傑出的寫生畫家,現實主義風景畫大師,巡迴展覽畫派的成員之一。列維坦的作品極富詩意,深刻而真實地表現了俄羅斯大自然的特點與多方面的優美。
薩符拉索夫代表作:《白嘴鴉飛來了》薩符拉索夫(1830—1897年)莫斯科畫家薩符拉索夫被認為是俄羅斯風景畫派的真正奠基者,是巡迴展覽畫派和巡迴藝術展覽協會的創始人之一。他出生在莫斯科的一個商人家庭,1844年至1850年在莫斯科唯一的也是最著名的繪畫雕刻建築學校學習風景畫,畢業後一生從事風景畫,走遍俄國大地,最喜歡描繪富有俄羅斯民族特色的窮鄉僻壤。在他的所有風景畫上,可以感受到俄國底層人民的生活氣息,畫家探索和描繪大自然的美,但他不滿足於草木的生命和山水的秀麗。他能透過自然,洞察更深層的內涵。他從荒無人煙的俄國大地上,提取到最具精神氣質的自然「感情」,因此人們譽他為富有民族感情的風景畫家。這位偉大的大自然歌手在極端貧困與孤獨中離開了人世。 薩符拉索夫精通色彩,擅繪外光風景,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將深刻的民主內涵與強烈的抒情色彩融會一體,創傷技法別開重生面,新穎獨特。
希望你能採納~謝謝~
㈡ 介紹俄羅斯畫家列維坦
去年8月是俄羅斯著名風景畫家列維坦逝世一百周年,所以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博物館里,列維坦都受到了格外的關注,他的畫陳列得非常突出,展廳里還有關於他的特別介紹。列維坦的名字我早就熟悉,他的畫成為俄羅斯大自然的象徵,甚至在俄語課本里也收錄了他的一幅畫《金色的秋天》。不過,直到現在,我才仔細看了他的生卒年月,不由得吃了一驚:1860-1900。列維坦只活了四十歲,真是一位早逝的天才。
列維坦出生在靠近俄羅斯西部邊境的小鎮基巴而塔,一個猶太知識分子家庭中。他出生才幾個月,父親就帶著全家移居莫斯科。1873年,懷著成為畫家的願望的列維坦進入莫斯科美術、雕塑和建築學校求學,師從別洛夫和瓦斯涅佐夫,兩人都是非常優秀的畫家。列維坦求學的日子十分艱辛。十五歲那年,母親去世了,過了兩年,父親又離開了他。但這時候,他已表現出了出色的繪畫才能,一個藝術大師就在生活的磨難之中成長起來了。他跑遍了莫斯科郊外,又沿著伏爾加河沿岸旅行,和俄羅斯的天空、森林、河流、土地深情對話。
在列維坦的筆下,黃昏、傍晚、暮色是經常的主題。《晚鍾》描繪的便是黃昏降臨的郊外景色。畫面中央是一條寧靜的小河,對岸是一片茂密的樹林,樹叢中遠遠地可見一座帶藍色圓頂的教堂,旁邊是修道院的鍾樓,紅白相間,尖塔頂上還有一個金色的小圓頂,河面上隱約可見教堂、鍾樓的倒影。我覺得很像我在莫斯科郊外謝爾吉鎮看到過的風景。河的一邊靠著兩條小船,透出一股蕭索味兒,有一種"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境。《在永恆的安寧之上》也是一幅名作,畫面上天空布滿陰雲,一條無波的大河,河邊是暗綠色的草地,零星可見幾個墓碑、一間小木屋,同樣籠罩在灰色中,表達的情緒猶如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樂《悲愴》。
如果說上述兩幅畫彷彿電影中的遠景的話,《池塘邊》卻如一個近景特寫,粗大樹干搭成的木橋架在池塘上,在綠得發黑的樹林上空,夕陽的余暉還未褪去,池塘泛著點點金光,一切細節都那麼清晰,呈現出一種光與影的和諧。列維坦的風景畫中也包含著深刻的社會主題。如名作《弗拉基米爾小路》,這是一條有名的悲傷的道路,是沙俄時代的流放者、苦役犯去西伯利亞的必經之路。在畫家的筆下,沒有動人的風景,荒蕪的田野里只有孤零零的一條黃土小路,通向不可知的未來。它比一般的作品更深地表現了畫家對多災多難的俄羅斯的憂慮和同情。我想,列維坦常用灰暗的色調,除了他的心靈經常充滿了憂愁之外,也體現了俄羅斯的大自然的特徵。俄羅斯冬天特別漫長,白天的時間也很短,往往到下午四點就已暮色四合了。
然而,他的作品中也有很多亮色。在特里基亞科夫美術館的展廳里,一抹淺綠吸引了我。只見畫面上是一幢鄉間小屋,被深淺不一的透著黃色的綠所包圍,原來畫的名稱就叫做《新綠》。而《白樺林》是一幅傑作,被表現的是小白樺樹林的一角,陽光在白色樹乾和鮮綠色葉子上顫動著、游戲著,旁邊是鮮嫩多汁的青草和星星點點的藍色小花,畫面的色彩是柔和的、新鮮的,同時又是明亮的。它被稱為"俄羅斯印象派"的代表作。
尤其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中,作品更充滿了蓬勃的活力。《三月》中,雖然大地上仍覆著厚厚的積雪,白樺樹干仍是光禿禿的,但天藍得令人陶醉,木屋頂上的積雪已開始融化,預示著春天即將到來。那幅著名的《金色的秋天》創作於1895年,畫面充滿了陽光,湛藍的天空,彷彿活生生的會呼吸似的,天空飄浮著灰白色的雲,陽光穿過雲朵照耀在同樣藍得發亮的小溪上,田野正在由綠變黃,樹葉已全部變成金黃色,清晰可見的筆觸宣洩著畫家心中涌動的激情。
俄羅斯藝術史家認為,是獨特的心理生理的細致性,以及對大自然狀態的敏銳性和熱愛,構成了列維坦繪畫的詩意。他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瞬間的美,並用自己的畫筆將它表現出來。他的作品也是人的心靈畫面在大自然中的反映。他將對大自然生命的表達和人類的體驗極好地融為一體。
看列維坦的畫,我總感到充滿憂郁的情調,似乎具有某種"契訶夫式"的東西。他的風景畫和契訶夫的戲劇作品十分和諧。果然,翻閱列維坦的傳記才知道,他和契訶夫是好朋友。兩人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就認識了,他和契訶夫都有著充滿詩意的處世態度、對大自然的相同理解和簡潔的藝術語言。契訶夫也被稱作文學家中的"風景畫家",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望著溫暖的夜晚的天空,望著映照出疲憊的、憂郁的落日的河流和水塘,是一種可以為之付出全部靈魂的莫大滿足。"
生前經受了那麼多坎坷的列維坦,一百年後仍受到如此厚愛,在中國還有許多知音,是他生前所始料不及的。他只活了四十年,但他的藝術生命如同他畫筆下的俄羅斯田野一樣,永遠年輕。
㈢ 俄羅斯有哪些著名的畫家
這里列出俄羅斯著名的十大畫家和他們的代表作。
1、安德烈·盧勃廖夫(1360 - 1428) 安德烈·盧勃廖夫(Andrei Rublev)是最著名的俄羅斯聖像畫家。他所創作的傳奇的《三聖像》可以被稱為俄羅斯繪畫的精神象徵。 關於他的經歷鮮為人知。人們只知道他是一位修士,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上帝和繪制聖像畫。他被俄羅斯東正教會奉為聖者。
鮑里斯·庫斯托季耶夫(Boris Kustodiev)是一位擅用明快色調在畫布上展現俄羅斯鄉村日常生活和假日場景的畫家。 他曾師從於著名畫家伊利亞·列賓。庫斯托季耶夫是有著傳奇色彩的「藝術世界運動」(Mir Iskusstva)的成員之一,而該運動與謝爾蓋?佳吉列夫(Sergei Diaghilev)創立俄羅斯芭蕾舞團密不可分。他最著名的作品《商人妻子的下午茶》、《美人》和《布爾什維克黨人》等。《布爾什維克黨人》表現了畫家對俄國十月革命的看法和解讀。
㈣ 關於畫家庫貝爾、米勒、列賓、蘇里柯夫和雕塑家羅丹的介紹
庫爾貝(Gustave Courbet, 1819一1877)是法國寫實主義繪畫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19世紀法國畫壇掀起軒然大波,最受矚目的一件事是1855年世界博覽會。他專心為展覽而作的兩幅大畫《畫室》和《奧爾南的葬禮》被否決,於是他在會場對面搭起展覽棚,博覽會開幕同時舉行對抗性的命名為「寫實主義——庫爾貝繪畫四十幅個展」,並在展覽目錄上發表他的主張:「我研究古人和今人的藝術,我不希望模仿任何一方。像我所見到的那樣,如實地表現出我這個時代的風俗、理想和形貌,——創造活的藝術,這就是我的目的。」這段文字後來就成為法國寫實主義繪畫的宣言。
庫爾貝出身於法國東部奧爾南農村的富裕農場家庭。初在貝桑松學法律,後來利用晚間到美術學校學畫。1839年到巴黎專攻繪畫,並埋頭臨摹研究羅浮宮名畫。庫爾貝創作全盛時期上值1848年2月革命,社會的進步思想活躍,他和同時代文學家福樓拜、左拉一樣,把注意力放在社會生活觀察上,因此畫出《碎石工》、《奧爾南的葬禮》、《篩谷者》、《畫家的畫室》等名作,熱情歌頌勞動者,在法國畫壇上獨樹一幟。尤其是《畫家的畫室》,一個現實的寓意,概括了他七年藝術生活,寬大的室內聚焦法國社會上下中階層各種職業者,他們沒有必然關連,卻有一定寓意,是庫爾貝的重要代表作。
----------------------------------------------------------------------------庫爾貝是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的開拓者,也是寫實主義繪畫運動的領袖人物。他發表了著名的「寫實主義宣言」,積極主張如實地表現現實,反對因襲模仿。他認為繪畫本質上是一種具體的藝術,只能描繪現實和存在著的事物。庫爾貝的這種主張,不僅對法國寫實主義運動有著重要影響,而且也影響到當時的批判寫實主義文學。庫爾貝創作全盛時期,正值1848年的法國革命,社會進步思想活躍,他觀察社會生活,畫了很多來自現實生活的繪畫作品,如《碎石工》《奧爾南的葬禮》《畫家的畫室》《篩谷者》。他直接面向人民,從他們身上尋找生活的源泉。庫爾貝一生創作一千件繪畫作品,本書精選其代表作二百多幅,並有詳細評傳文字,提供讀者了解庫爾貝寫實名畫的全貌。
----
米勒出生在諾曼底省的一個農民家庭,青年時代種過田。23歲時到巴黎師從於畫家德拉羅什,畫室里的同學都瞧不起他,說他是「土氣的山裡人」。老師也看不慣他,常斥責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這位鄉下來的年輕人實在厭惡巴黎,說這個城市簡直就是雜亂荒蕪的大沙漠,只有盧浮宮才是藝術的「綠洲」。當他走進盧浮宮的大廳時驚喜地說:「我好像不知不覺地來到一個藝術王國,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米勒在巴黎貧困潦倒,亡妻的打擊和窮困壓得他透不過氣來。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換鞋子穿,用油畫去換床睡覺,還曾為接生婆畫招牌去換點錢,為了迎合資產者的感官刺激,他還畫過庸俗低級的裸女。有一次他聽到人們議論他說:「這就是那個除了畫下流裸體、別的什麼也不會畫的米勒。」這使他傷透了心。從此他下決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堅決走自己的藝術道路。
1849年巴黎流行黑熱病,他攜家遷居到巴黎郊區楓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這時他已35歲。在巴比松村他結識了科羅、盧梭、特羅容等畫家,在這個窮困閉塞的鄉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有一種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歸,上午在田間勞動,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裡作畫,他的生活異常困苦,但這並沒有減弱他對藝術的酷愛和追求,他常常由於沒錢買顏料就自己製造木炭條畫素描。他愛生活、愛勞動、愛農民,他曾說過:「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於我是最合適的。」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種者》 。以後相繼創作了《拾穗者》 和《晚禱》 等名作。
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以表現農民題材而著稱的現實主義畫家。他創作的作品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他用新鮮的眼光去觀察自然,反對當時學院派一些人認為高貴的繪畫必須表現高貴人物的錯誤觀念。
列賓是十九世紀後期偉大的俄羅斯批判現實主義繪畫大師。列賓在充分觀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礎上,以其豐富、鮮明的藝術語言創作了大量的歷史畫、肖像畫,他的畫作如此之多、展示當時俄羅斯社會生活如此廣闊和全面,是任何一個畫家都無法與之比擬的。
1844年,列賓出生在俄羅斯哈爾科夫省的楚古耶夫鎮。其父是一個屯墾軍軍官。全家人在屯墾地辛勤勞作,童年的列賓親身體會到了生活的貧困和艱難,他也不只一次親眼目睹了囚犯如何被驅趕著由此經過,這些印象成為他日後創作的素材。但列賓的繪畫才能是受到了在畫坊當學陡的表哥的影響。表哥時常給他帶回一些紙張、顏料、畫筆,耳濡目染,列賓逐漸對繪畫著了迷。
1864年他考入彼得堡美術學院,習畫6年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獲得了大金質獎章和公費到義大利、法國留學的機會。1876回國並開始了堅持不懈的創作。
俄羅斯一些具有進步民主思想的寫實派畫家和雕刻家組成的「巡迴展覽畫派」主張真實地描繪俄人民的歷史、社會、生活和大自然,揭露沙俄專制制度。1878年列賓加入該畫派,創作了大量現實主義的繪畫作品。他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其現實主義繪畫傑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畫家的成名之作。畫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長荒蕪的沙灘上,一群衣衫襤褸的纖夫拖著貨船,步履沉重地前進著。列賓在油畫中塑造了11個纖夫,他們的年齡、身材、性格、體力、表情各不相同,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不僅是沙俄專制下普通民眾奴役般的生活,更體會到了他們的智慧、善良和力量。這也正是畫家的創新之處,巡迴畫派藝術家以往的作品都是把人民當作同情、可憐的對象,而列賓在反映現實的同時,通過人物的神態和姿態來充分體現人民身上所蘊藏的巨大能量,給人以激勵、震撼。19世紀80年代以後,列賓被公認為是批判現實主義的泰斗,成為巡迴展覽畫派的旗幟。
列賓的創作中始終跳動著時代的脈搏,同時他本人也與進步的革命民主主義者、知識分子保持著密切的交往,因此他繪制了許多以反映「革命者不屈斗爭」為題材的優秀作品。描繪流放者突然回家場景時的《意外歸來》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這幅油畫就象是一部小說向人們講述一個革命者被流放後經受了怎樣的痛苦,家人是多麼的悲傷,以及流放者不期至後他和家人是多麼的意外、興奮。這是畫家創作鼎盛時期的一幅作品。畫家的繪畫天賦在該作品中得到了集中的體現。畫面上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一襲黑衣的老婦人剛從坐著的椅子中站起來,轉向「歸來者」,似乎要撲過去擁抱,又抬不動腳步;桌邊坐著的兩個孩子,稍大的男孩兒欣喜地抬起頭注視著,嘴巴吃驚地半張著,好像要喊出聲來;較小的孩子有些膽怯地把目光從讀著的書本移向「陌生人」;……再看歸來的「流放者」,個子高高的,瘦瘦的,身穿褪色的肥大的大衣,腳上是沉重的沾滿泥土的靴子,他是經歷了長途跋涉才得於與親人相見,他的姿態有些猶豫,甚至有些不自信,似乎在這久違的家中他覺得自己像個外人,但他的神態卻透出堅毅、勇敢。從流放者身上我們感覺到了革命者不屈不撓的英雄主義精神。列賓抓住「流放者跨進門坎的一瞬間,他及每個家庭成員的表情、行為」向人們展示「驚喜、意外」及其它種種復雜的情感。畫家其它革命題材的作品還有《泥濘路上的押送》、《宣傳者的被捕》、《拒絕懺悔》等
蘇里柯夫(1848-1916年)是俄國歷史畫巨匠,他的歷史畫卷是19世紀後期俄羅斯藝術中的光輝一頁。蘇里柯夫出生於西伯利亞的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市的一個哥薩克家庭,在故鄉度過少年時代,他從小就聽長輩講過許多關於自己祖先哥薩克勇敢、尚武和善戰的故事,他對歷史發生了極大的興趣。1868年蘇里柯夫20歲時從西伯利亞乘著雪橇來到彼得堡報考美術學院,直到1870年才考取,師從於契斯恰柯夫學習繪畫。畢業後在彼得堡從事美術創作,39歲時移居莫斯科。1881年參加巡迴展覽畫派。
蘇里柯夫曾赴西歐藝術之邦義大利考察學習,還多次深入到頓河、伏爾加河體驗生活。他對彼得大帝非凡經歷和俄國歷史有濃厚的興趣,這使他最終完成了表現彼得大帝歷史的三部曲。它們是《近衛軍臨刑的早晨》、《女貴族莫洛卓娃》和《緬希柯夫在別留佐夫鎮》。在蘇里柯夫的作品中充滿了民主主義精神和對農奴制度、貴族國家和教會的憎惡。實質上是表現沙俄舊生活方式與之相伴的舊觀念的崩潰。蘇里柯夫對俄國發生的歷史悲劇有著深刻的理解,他所塑造的歷史人物有一種庄嚴而動人的美。蘇里柯夫在自己的歷史畫幅中總設法描繪特有的俄羅斯景色:莫斯科秋天的清晨,大雪覆蓋的隆冬,嚴寒的西伯利亞,藉以表現對祖國自然的深情。他是當時俄國畫壇上對歷史的主題有深刻理解,並用繪畫語言揭示出來的大畫家。他和列賓的藝術成就標志著俄國19世紀繪畫的巔峰。
羅丹 法國著名雕塑家。他生於一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警務信使,母親是窮苦的平民婦女。羅丹從小喜愛美術,其它功課卻很糟糕。在姐姐瑪麗的支持下,失望的父親不得不同意把他送進巴黎美術工藝學校。姐姐瑪麗靠自己掙得的工錢來供給他食宿費,因此羅丹從小就深深地敬愛他的姐姐。他14歲隨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學畫,後又隨巴耶學雕塑,並當過加里埃·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創作裝飾雕塑五年。1875年游義大利,深受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啟發,從而確立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他的《青銅時代》、《思想者》、《雨果》、《加萊義民》和《巴爾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創造,曾受到法國學院派的抨擊。包含著186件雕塑的《地獄之門》的設計,即因當時官方阻撓而未能按計劃實現,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於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性手法塑造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生平作了許多速寫,別具風格,並有《藝術論》傳世。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上的地位。羅丹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
對於現代人來說,他是舊時期(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時期(現代主義時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隻腳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內,另一隻腳卻已邁過現代派的門坎兒。可以說,羅丹用他在古典主義時期鍛煉得成熟而有力的大手,用他不為傳統束縛的創造精神,為新時代打開了現代雕塑的大門;當年輕的藝術家們蜂擁而入向前跑去時,他卻已入衰邁之年,他走不動了。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羅丹的一生是被人攻擊和嘲諷、同時亦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終以一種偉大的人格正確地面對這一切。羅丹一生攀登,並終於登上米開朗基羅之後的又一高峰。羅丹堅信:「藝術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證明了這一觀念,都深刻揭示了人類的豐富情感。羅丹偏愛悲壯的主題,善於從殘破中發掘出力與美,這使他的藝術具備博大精深的品格。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創作了一種全新的藝術手法。他的作品所體現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遠帶給人以深沉的美,啟迪著人們不停地思考。
㈤ 俄羅斯所有的畫家
在文博會主展館6號館「美術館」內,面積達630平方米的俄羅斯展區將成為耀眼的風景。記者昨天獲悉,目前已經確定有126幅俄羅斯油畫作品參展,他們出自16名俄羅斯當今最著名的畫家之手,不少是俄羅斯功勛畫家或是獲得俄羅斯國家金質獎章的畫家,這是俄羅斯油畫作品首次集中亮相文博會,將系統展示俄羅斯油畫藝術的水平和魅力。
俄羅斯油畫在世界美術史上地位獨特,它兼具有東西方文化色彩,並影響了中國早期油畫。俄羅斯19世紀巡迴展覽畫派的作品在中國深入人心,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和克拉姆斯科依的《無名女郎》幾乎家喻戶曉。20世紀的前蘇聯油畫藝術,更對中國幾代油畫家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此次來深展出的作品均出自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畫家之手,該學院即原俄羅斯皇家美術學院,與巴黎的中央美術學院一樣,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美術學院之一,主要培養大師級的美術人才。
在16名參展畫家當中,有5位畫家屆時將親自來深參加文博會,包括俄羅斯功勛畫家、列寧共青團金質獎章獲得者、列賓美術學院素描系教授祝波夫,俄羅斯國家金質獎章獲得者、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教授尼基塔·法明,俄羅斯功勛畫家獲得者、列賓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亞羅斯拉夫,還有在列賓美術學院任教的著名畫家卡列克娃·達利亞、邱顧諾夫。
據了解,參展的部分優秀作品將參加文博會的書畫拍賣會,讓原汁原味的俄羅斯藝術進入尋常百姓家。目前,文博會公司已經與列賓學院建立了長期合作的戰略夥伴關系,在推介優秀油畫作品並促進其產業化方面將會有更大作為。
給我吧,....
㈥ 俄羅斯著名的藝術家有哪些
普京御用畫家 沃龍科夫、普薩廖娃,葉利欽御用畫家阿巴古莫夫,梅德韋傑夫御用畫家阿達莫夫。這些是畫家
蘇馬羅科夫
羅蒙洛索夫
茹科夫斯基
萊蒙托夫
普希金
別林斯基
果戈理
岡察洛夫
屠格涅夫
車爾尼雪夫斯基
涅克拉索夫
陀斯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爾斯泰
契訶夫
高爾基
庫普林
布丁
安德列耶夫
別雷
伊里夫
彼得羅夫
扎米亞金
富爾曼諾夫
綏拉菲莫維奇
法捷耶夫
肖洛霍夫
馬雅可夫斯基
葉賽寧
阿·托爾斯泰
奧斯特洛夫斯基
西蒙諾夫
艾倫堡
杜金采夫
索爾仁尼琴
帕斯捷爾納克
艾特瑪托夫
瓦西里耶夫
邦達列夫
貝科夫
博加科夫
雷巴科夫
格羅斯曼
奧華‧史帝文
這是小說家
㈦ 俄羅斯有哪些女名人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歷史上的人也行~~~)
1840-1893),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俄羅斯民族音樂與西歐古典音樂的他的代表作品是歌劇《鮑里斯·戈都諾夫》和《霍宛斯基黨人之叛亂》。兩部歌劇
㈧ 安德烈·盧勃廖夫、卡爾·布留洛夫,俄羅斯還有哪些著名的畫家
伊萬·艾瓦佐夫斯基,阿列克謝·薩夫拉索夫,伊萬·希施金,伊利亞·列賓,鮑里斯·庫斯托季耶夫
㈨ 俄國著名畫家有哪些
這里列出俄羅斯著名的十大畫家和他們的代表作。
1、安德烈·盧勃廖夫(1360 - 1428) 安德烈·盧勃廖夫(Andrei Rublev)是最著名的俄羅斯聖像畫家。他所創作的傳奇的《三聖像》可以被稱為俄羅斯繪畫的精神象徵。 關於他的經歷鮮為人知。人們只知道他是一位修士,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上帝和繪制聖像畫。他被俄羅斯東正教會奉為聖者。
鮑里斯·庫斯托季耶夫(Boris Kustodiev)是一位擅用明快色調在畫布上展現俄羅斯鄉村日常生活和假日場景的畫家。 他曾師從於著名畫家伊利亞·列賓。庫斯托季耶夫是有著傳奇色彩的「藝術世界運動」(Mir Iskusstva)的成員之一,而該運動與謝爾蓋?佳吉列夫(Sergei Diaghilev)創立俄羅斯芭蕾舞團密不可分。他最著名的作品《商人妻子的下午茶》、《美人》和《布爾什維克黨人》等。《布爾什維克黨人》表現了畫家對俄國十月革命的看法和解讀。
㈩ 世界有哪些著名的女畫家
1、松井冬子
松井冬子,是日本知名藝術家。松井於1974年出生於靜岡縣,目前正在東京藝術大學大學院攻讀日本風格繪畫博士學位。她利用傳統技藝方法描畫靈魂與魔鬼的世界,這就是從日本傳統的題材自然之美遙遙脫離的題材。她的繪畫風格色彩暗淡而朦朧。
她的代表作包括《被切斷的長期實驗》, 主題是一隻正四處覓食的大狗,和《保持凈相》,展示了一個面色慘白的女子的內臟器官。《夜盲症》是關於一個美麗卻令人毛骨悚然的女鬼,《突然安頓下來然後睡著了》描繪的是一頭瀕臨死亡的大象。
2、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畢業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女子學校。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
草間在相當早的創作時期就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善用高彩度對比的圓點花紋加上鏡子,大量包覆各種物體的表面,如牆壁、地板、畫布、家裡會出現的物品。她自己的打扮往往也與作品有很高的同質性,並以短上衣和非常強烈的眼影妝聞名。
3、齊慧娟
白石老人最小的孫女,父親齊良末是白石老人最小的兒子。齊慧娟天資聰穎,年幼時即顯露出良好的藝術稟賦。她三歲時即在父親的指點下習畫練字,誦讀詩文。
白石老人最小的孫女,父親齊良末是白石老人最小的兒子。齊慧娟天資聰穎,年幼時即顯露出良好的藝術稟賦·她三歲時即在父親的指點下習畫練字,誦讀詩文。
4、潘素
潘素,女,著名收藏家張伯駒先生的夫人,字慧素,江蘇蘇州人。當代女畫家。早年習花鳥,中年轉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綠山水及雪景山水。
民國時期曾任北平美術分會理事,建國後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理事,吉林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中山書畫社副社長,北京工筆重彩畫會藝術顧問,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等職。
5、弗里達·卡羅
弗里達·卡羅是一位知名的墨西哥女畫家。她出生在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瑤坎街區。父親是德裔猶太畫家與攝影師,家族來自羅馬尼亞的歐拉地。
在卡蘿的作品中,從未出現崩潰或失控的表情,其實畫中的身體上有無數傷口,它仍然是一幅冷靜堅毅的表情。它直視無畏的眼光,卻隱藏了畫家內心不願承認的脆弱。如《兩個卡蘿》一作中,眼淚與漠然的神情,這不單是觀者感到沖突之處,也是卡蘿作品裡充滿張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