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是何時解體的分成了多少個獨立的國家
答;
(樓上的不要誤人子弟)
1:叫蘇聯解體,不是俄羅斯解體,發生在1991年12月25日
2:分成,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 、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摩爾多瓦、立陶宛、 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共15個國家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B. 俄羅斯解體分成幾個國家
俄羅斯沒有解體。
俄羅斯,又稱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Russian Federation),(俄語:Россия,英語:Russia)、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半總統制共和國。
位於亞歐大陸北部,地跨亞歐大陸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地形地貌
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地勢南高北低,西低東高。
西部幾乎全屬東歐平原,向東為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北西伯利亞低地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聳立著大高加索山脈,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
C. 俄羅斯什麼時候分裂的,原因是什麼,分裂成哪幾個國家。PS:不是蘇聯,是現在的俄羅斯。
如果不是蘇聯的話。俄羅斯沒有分裂!
車臣共和國想獨立,但是俄羅斯並沒有承認,而且,國際上承認的也很少。
原因:民族矛盾+美國挑撥
D. 俄羅斯以前是怎麼分裂的
以前蘇聯是由各個加盟共和國組成了。當時部分共和國加入蘇聯並不是自願的,比如波羅的海三國。而蘇聯時期大國沙文主義盛行,俄羅斯族占統治地位,沒有注重各個少數民族的加盟共和國經濟發展,讓他們成為俄羅斯的你經濟殖民地,各種資源向它輸血。就像改革開放之初西部資源向東部輸血一樣,只不過我們後來有西部大開發政策。由於後期經濟陷入困境使得各個共和國人民生活困難,讓他們更加離心離德。在蘇共垮台後,缺乏中央約束力的各個共和國就獨立了。
E. 蘇聯怎麼解體的
蘇聯解體的原因很復雜.
簡單點說,蘇聯解體,不是蘇聯老百姓要解體的,而是當時的最高層當權者要蘇聯解體.
在蘇聯,存在一個既得利益階層.
蘇聯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這些人,攫取了大量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利,形成了大量的掌握實權的統治階層.(中國對於這種階層稱為"八旗子弟"或者"高乾子弟")
一個工廠,如西伯利亞石化廠,最高負責人是廠長,他在這個大廠中有說一不二的權力,但是,他退休了,只有他的退休金,他的兒子不會直接得到工廠的利益(刻意培養的除外).
所以,這個階層,都在考慮這一問題.
機會來了.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進行改革,引起國防部長和副總統等人的反叛,蘇聯空降兵進駐莫斯科.俄羅斯共和國總統葉利欽冒險站在坦克上演說,發動老百姓,勸退了蘇聯坦克兵,政變企圖被挫敗,戈爾巴喬夫的總統權力暫時被恢復.
戈爾巴喬夫感覺蘇聯沒有前途了,他也早干夠了.他,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哈薩克共和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外長謝瓦爾澤那澤等幾個人開了會,決定,解散蘇共,各個加盟共和國可以獨立.
蘇聯是沒有民主制的,占人口99%的老百姓,沒有想讓蘇聯解體的,但是他們說了不算.
說了算的,就是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哈薩克共和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外長謝瓦爾澤那澤等幾個人.他們代表的是高乾子弟,就是時任廠長經理的那幫人.
只有蘇聯解體了,俄羅斯和哈薩克才能獨立,身為共和國總統的葉利欽和納扎爾巴耶夫才真正有實權.
只有蘇聯解體了,身為廠長經理銀行行長的人們,藉助"私有化改革",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將國企變為私人所有,世界級的石油公司,如"尤科斯"石油公司,他的股份都掌握在私人手中,這個私人,在蘇聯解體前,就是這個國企的廠長,他沒花一個戈比,就一下子擁有了所有的股份.太好了,即使他死了,他的後世子孫可以憑借股票,源源不斷取得股息紅利.
F. 俄羅斯解體以後分為那幾個國家請找到地圖給我看看
不是俄羅斯解體,而是蘇聯解體。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解體,一共分裂為15個國家。
各加盟共和國獨立時間為:
1、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獨立;
2、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獨立;
3、1991年4月9日,喬治亞獨立;
4、1991年8月20日,愛沙尼亞獨立;
5、1991年8月22日,拉脫維亞獨立;
6、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獨立;
7、1991年8月25日,白俄羅斯獨立;
8、1991年8月27日,摩爾多瓦獨立;
9、1991年8月30日,亞塞拜然獨立;
10、1991年8月31日,烏茲別克獨立;
11、1991年8月31日,吉爾吉斯斯坦獨立;
12、1991年9月9日,塔吉克獨立;
13、1991年9月23日,亞美尼亞獨立;
14、1991年10月27日,土庫曼獨立;
15、1991年12月16日,哈薩克獨立;
其中與我國接壤的有四個國家,分別為俄羅斯聯邦、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
俄羅斯聯邦目前和我國有東、西兩個接壤部分,分別為:
1、西部,中國的新疆和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有80公里的接壤;
2、東部,俄方的赤塔州、阿穆爾州、猶太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分別和中國的內蒙古、黑龍江省和吉林省接壤。
哈薩克和我國接壤的是新疆的阿拉山口、霍爾果斯。
塔吉克和我國接壤的是新疆。
吉爾吉斯斯坦和我國接壤的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G. 為什麼俄羅斯有一小塊領土分離是什麼時候分離的
那塊地區叫做加里寧格勒州,那裡本來是屬於二戰時期德意志國家的領土,後來德國戰敗,便劃給了蘇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便有了那個海外飛地。俄羅斯面積仍是世界第一,這無可厚非的,其實俄羅斯曾經奪取我們中國領土一百多萬平方,這也造就了它是世界上領土最廣的國家。加里寧格勒州剛開始並叫這個名字,剛開始是納粹德國的,叫做東普魯士,在當時德國戰敗,東普魯士被遭到分割。
假如俄羅斯永遠的站在這片土地上,那麼德國人永遠都會覺得那是個恥辱。
H. 俄羅斯為何分裂
從根本上說,首先,在蘇聯時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不高。雖然發達的重工業和不斷的軍備競賽拉動了GDP,從而掩蓋了這一現象。但是這不符合人民大眾的利益,也因此導致了蘇聯人民的不滿。其次,高度集中的政治體製取乏民主,幹部階層不可避免的日益官僚主義化,號稱代表人民利益的黨的幹部群體,逐漸蛻變為一個與人民利益對立的特權階層。當人民群眾日益感受到特權階層與自己利益的根本背道而馳時,這種政治體制的衰敗和瓦解也就不可避免了。
其次,蘇聯從1922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列寧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進行改革,並強調更加發揚黨內民主。然而自1926年斯大林當權以來,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經濟體制。雖然在這種體制下蘇聯實現了工業化,但到了1950年代,弊端日益暴露,阻礙了蘇聯的發展。隨後,赫魯曉夫、布里茲涅夫先後進行了改革,但他們的改革都只是對原有體制的小修小補,沒有從根本上徹底改變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再次,俄羅斯在歷史上一再對外擴張,征服了一系列其他民族。俄國十月革命後,一度承認各民族有自決權,但蘇聯後來仍採取對外擴張的路線,從1919年至1944年,先後吞並了獨立的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烏克蘭國、亞塞拜然、喬治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圖瓦共和國等國家,並通過對外侵略和武力威脅兼並了包括羅馬尼亞人、芬蘭人等少數民族的大片土地。蘇聯時期推行俄羅斯化政策,民族主義被視為蘇維埃和社會主義的對立面而受到打壓,各民族的政治、文化、經濟精英多被處決,民族語言文化和民族意識遭到摧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和戰後,蘇聯還對境內的波蘭人、芬蘭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伏爾加德意志人、克里米亞韃靼人、卡爾梅克人、車臣人、印古什人、遠東朝鮮人等少數民族實行了殘酷的種族清洗和種族遷移。
此外蘇聯還對本國人民和其他國家犯下了諸多罪行,如農業集體化時期對「富農」階級的流放和屠殺,大清洗時期對黨員、知識分子、軍人和其他無辜者的屠殺,集體處決波蘭軍官的卡廷事件等等。這些罪行隨著「公開化」的進程被逐步公諸於世,對蘇聯人民造成了極大的思想沖擊,並加深了各民族的不滿情緒。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與新思維」試圖從根本上重建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念和政治體制,徹底擯棄斯大林主義留下的政治體制遺產,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但驟然放開的輿論氛圍使公眾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極端思潮所俘獲,在這種背景下,以葉利欽為代表的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勢力,試圖把改革引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因此極力促成了蘇聯解體.
I. 烏克蘭和俄羅斯當初是怎麼分裂的
沙俄幾百年歷史里吞並了不少國家和地區,蘇聯成立了之後有吞並了不少,其中很多國家歷史上和俄國的關系本來就水火不容,首當其沖的是曾經被蘇聯吞並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士兵甚至在二戰對蘇作戰中比德軍最精銳的部隊更為勇猛頑強。91年蘇聯還沒解體3國就宣布獨立,然後俄羅斯也宣布獨立,烏克蘭表示既然俄羅斯都能宣布獨立它也要獨立,然後蘇聯就解體了。其實並不能算分裂,就類似於德國和捷克的關系差不多,只是烏克蘭跟俄羅斯多了一層民族矛盾而已
J. 俄羅斯分裂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是民族人口比例原因,俄羅斯民族只佔蘇聯總人口的50%。俄羅斯民族是蘇聯團結的中流砥柱,應該是最不希望蘇聯分裂的民族,至少在蘇聯存在的前期是這樣的,也是蘇聯最重要最強大的民族。其他各民族大概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大概很少有,也希望蘇聯不分裂的民族。而俄羅斯以外的民族人口數量,占蘇聯人口數量的一半左右。在政府及軍隊構成中,也佔有較大比例。人口比例因素是蘇聯分裂的首要潛在基礎因素。
其次是利益因素。這才是導致蘇聯分裂的根本原因。蘇聯大概與我國現在類似,實行不一樣的民族政策,主要是優待蘇聯國內除俄羅斯族以外的大部分民族。優待與歧視是等效行為,其實就是歧視俄羅斯民族。蘇聯最大的民族在自己國家內部受到歧視壓制,對這個民族的打擊很大。自信、自尊等的打擊。打擊了俄羅斯民族對蘇聯的信任,產生對蘇聯的怨恨,使俄羅斯民族對蘇聯統一維護的願望及行動,降低到極低點。一個最不希望蘇聯分裂的民族,也變的對蘇聯分裂感到無所謂了,甚至支持蘇聯分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蘇聯是被蘇聯國內所有民族拋棄了。
再次是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極大方便了蘇聯的分裂。蘇聯各個主要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自治區域。民族自治區促進了自治民族,民族意識的覺醒,培養了本民族建立國家的各種人才,建立了成熟的政府機構網路。為民族國家的成立奠定了各種基礎。只需要時機成熟,宣布一下獨立,就可以了。這是蘇聯迅速分裂的重要原因。也是南斯拉夫分裂的重要原因。
蘇聯在一些加盟共和國內部設立了一些,等級低一級的民族自治區域。在蘇聯時代,這些民族自治區域無所謂,但是,這些加盟共和國獨立以後,問題就出來了。這些加盟共和國內部的民族自治區也想獨立,並且獨立也很方便。成為這些加盟共和國獨立後的新麻煩。有時導致國家內戰,喬治亞就有這樣的情況。前南斯拉夫學習蘇聯,在塞爾維亞內部設立了科索沃自治區,導致了內戰,最終導致科索沃獨立。民族自治區域政策是禍害許多國家的重要根源。
蘇聯各個加盟共和國的行為,除了波羅的海三國之外都是小心奕奕,都不敢輕舉妄動。因為雖然他們內心希望蘇聯分裂,但是害怕受到俄羅斯族人的打擊。這些加盟共和國依然認為蘇聯是俄羅斯人的蘇聯,因為蘇聯是俄羅斯帝國的繼承者,其它加盟共和國產生這樣的認識是很正常的。但是俄羅斯人早已經不這樣認為了,早已經迷瞪過來了,是蘇聯的民族政策讓俄羅斯人迷瞪過來的。蘇聯不是俄羅斯人的蘇聯,是欺壓俄羅斯人的蘇聯,與其受蘇聯欺壓,不如分出去。最終,是俄羅斯人點燃了分裂蘇聯的高潮。在波羅的海三國宣布獨立很長時間後,蘇聯已經基本穩定時,葉利欽首先宣布俄羅斯獨立,然後各加盟共和國才群起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