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俄羅斯海軍
上世紀60-80年代末是蘇聯海軍的黃金時代,到1985年,蘇聯海軍達到了海軍300年發展的巔峰,綜合戰斗實力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在艦艇數量和戰斗實力上,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海軍強國。
自蘇聯解體後,俄海軍實力一落千丈,現在的俄海軍無論是從艦艇數量,還是從戰斗實力上,都與原蘇聯海軍相差甚遠,以現在的發展趨勢和國家經濟發展狀況來看,今後的發展前景極不樂觀。
下面以1985(鼎盛期)、1991(解體時)、1998(嚴重危機時)、2003(近年)、2005(近景)、2010(前景)5個時間點,對蘇、俄海軍實力(特種艦艇和輔助船隻除外)情況進行簡單的說明,以更好地對比了解俄海軍的現狀和發展前景。1985、1991、1998、2003年的數據根據眾多公開材料統計而成,2005、2010年的數據是趨勢預測性的。
1985年蘇聯海軍鼎盛時期的實力是:408艘各型潛艇(68艘戰略導彈巡洋潛艇、120艘多用途核潛艇、220艘多用途柴油潛艇)、703艘水面艦艇(3艘航母、380艘遠洋和遠海導彈艦、反潛艦、200艘掃雷艦、120艘登陸艦)、450艘戰艇(170艘導彈炮艇、280艘反潛、登陸和其它用途的快艇),共計1561艘。
1991年蘇聯解體時的實力是:287艘各型潛艇(62艘戰略導彈巡洋潛艇、95艘多用途核潛艇、130艘多用途柴油潛艇)、575艘水面艦艇(5艘航母、330艘遠洋和遠海導彈艦、反潛艦、130艘掃雷艦、110艘登陸艦)、370艘戰艇(160艘導彈炮艇、210艘反潛、登陸和其它用途的快艇),共計1232艘。
1998年危機嚴重時的實力是:87艘各型潛艇(27艘戰略導彈巡洋潛艇、30艘多用途核潛艇、30艘多用途柴油潛艇)、222艘水面艦艇(2艘航母、130艘遠洋和遠海導彈艦、反潛艦、50艘掃雷艦、40艘登陸艦)、115艘戰艇(45艘導彈炮艇、70艘反潛、登陸和其它用途的快艇),共計424艘。
繼續衰減到2003年時的實力是:61艘各型潛艇(16艘戰略導彈巡洋潛艇、20艘多用途核潛艇、25艘多用途柴油潛艇)、146艘水面艦艇(1艘航母、70艘遠洋和遠海導彈艦、反潛艦、40艘掃雷艦、35艘登陸艦)、80艘戰艇(40艘導彈炮艇、40艘反潛、登陸和其它用途的快艇),共計287艘。
2005年近期實力預計為:55艘各型潛艇(15艘戰略導彈巡洋潛艇、20艘多用途核潛艇、20艘多用途柴油潛艇)、121艘水面艦艇(1艘航母、50艘遠洋和遠海導彈艦、反潛艦、40艘掃雷艦、30艘登陸艦)、70艘戰艇(40艘導彈炮艇、30艘反潛、登陸和其它用途的快艇),共計246艘。
2010年前景實力預計為:30艘各型潛艇(10艘戰略導彈巡洋潛艇、10艘多用途核潛艇、10艘多用途柴油潛艇)、46艘水面艦艇(1艘航母、20艘遠洋和遠海導彈艦、反潛艦、15艘掃雷艦、10艘登陸艦)、60艘戰艇(20艘導彈炮艇、30艘反潛、登陸和其它用途的快艇),共計136艘。
通過80年代末到21世紀初海軍實力(戰斗部分)的動態對比可以看出,各類艦艇數量都呈急劇下降的趨勢,按照這一趨勢,到2015-2020年,海軍艦隊將不復存在。
在蘇聯解體後的俄軍改革年代裡,從1985年到2003年,所有級別、類型的水面戰艦損失情況是703-146=557艘,其中,遠洋和遠海戰艦損失數量為380-70 = 310艘,而在1985年380艘遠洋和遠海戰艦中,1-2類主力艦艇數量為250艘,其比例為250:380 = 0.66,以這一比例推算,2003年1-2類艦艇數量約為42艘,這樣,僅1-2類主力艦艇損失數量就達到了250-42=208艘。平均1年損失30多艘戰艦,在沒有海軍戰爭的情況下,這一數字相當驚人。
根據一些海軍專家的統計,相比其它海上鄰國,俄海軍艦隊如今的戰斗實力非常弱小,波羅的海艦隊戰鬥力僅為瑞典和芬蘭海軍的1/2、德國海軍的1/4,黑海艦隊實力是土耳其海軍的1/2-1/3、英國和法國海軍的1/5-1/8、美國海軍的1/20-1/30。海軍遠洋水域戰役能力減少2-3倍,遠海水域戰役能力縮減為原來的1/3,只有裝配反艦導彈的核動力導彈巡洋攻擊潛艇、多用途核潛艇、柴油潛艇能夠進入大洋水域,這些潛艇將成為俄海軍今後主要突擊力量,代表了俄海軍的戰斗實力,不過,戰略導彈巡洋潛艇也沒有必要突破較遠的大洋水域,其艦載彈道導彈的洲際射程使其能在近海、沿岸甚至港灣內保護區域內發射使用。
俄海軍水面艦艇將只能在近海和沿岸水域,在地面防空設備和岸防航空兵能夠提供掩護的區域活動,在遠海和遠洋水域內,如果沒有航母及艦載殲擊航空兵的支持,水面艦艇將無所作為,也就是說,俄海軍,特別是水面艦艇部隊,將成為一支沿岸作戰部隊。難道幅員廣闊、海岸線漫長的俄羅斯只需要一支單純在沿岸水域活動的海軍艦隊嗎?顯然,這樣的艦隊是不能滿足俄作為軍事強國、海洋大國的基本需求的,何況也沒有必要花費巨額資金建設一支沿岸艦隊,海岸警備隊和漁業監察部隊的實力不僅能夠控制海上邊界,打擊走私、販毒、恐怖分子、海盜,還能保障海岸附近水域的低強度武裝對抗。
無論海軍現在的狀況和發展前景多麼復雜、多麼悲觀,海軍作為武裝力量一個重要的軍種,仍然是國家盾牌海上方向的惟一力量,海軍復興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波羅的海艦隊龜縮在芬蘭灣一角
為了加強海軍建設,必須盡快出台新的《2006-2015年國家武器裝備計劃》及其框架內的《海軍艦艇製造計劃》,解決海軍今後繼續發展、建設問題,規定具體其章程、方向和要求。
海軍的發展是一個短期(2年)、中期(5年)和長期(10-15年,最長20年)發展計劃相結合的綜合進程,需要組織並採取海軍部隊、系統和設備的戰略、戰役戰術、軍事經濟發展措施,滿足海軍建設對戰役戰術、技術和數量方面的要求,完成艦船設計、研製、試驗和量產計劃,保障艦載武器系統的生產和裝備,完善海軍各兵種、部隊、設備、系統和基礎設施保障。
以目前的海軍預算規模來看,今後10-12年的發展形勢比較嚴峻,1992-2003年海軍建設財政撥款受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和整體軍費支出水平的限制,顯得微不足道,2004年增加後的海軍全年建設費用也僅為20億美元,要想復興海軍,必須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因此,在制訂新的國家武器裝備計劃時,必須考慮到各種方案:
第一方案,前景方案,充分考慮在沒有預算資金和其它資金限制條件下的海軍高效完成各種任務、應對最高程度威脅的發展要求;
第二方案,折衷方案,考慮到可預測的前景(2008-2009年)經濟發展增長水平、預算資金和其它資金的增加程度,滿足海軍建設的需求;
第三方案,最低限度方案,在2004-2005年度海軍建設預算水平上,考慮艦隊維持需求。
第3種方案是致命的,不可取的,以現在新型艦船補充速度和數量來計算,到2010年前,俄海軍將僅有100艘各種級別和類型的艦艇,其中大部分是80年代建造的,以水面艦艇25-30年服役期限來算,到2015年前後,海軍艦艇部隊將全面崩潰,到2015-2020年,海軍艦艇部隊將僅擁有1992年後建造的個別艦艇,制訂一個最低維持方案顯然是不符合俄海軍戰略發展要求的。第1種方案實現難度較大,俄經濟發展水平並不高,受國際石油市場變動的影響較大,在超現實戰略遏制和積極防禦的建軍思想指導下,軍事預算增長規模不會太大,無法保障軍隊前景建設的資金供應。第2種方案才是可取的明智選擇,可以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減,靈活發展。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對俄羅斯來說,最危險的事情莫過於艦艇數量銳減導致艦隊全面崩潰,如十月革命後的國內戰爭結束時的狀況,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要想在5年內把海軍艦艇規模恢復到70艘潛艇、150艘護衛艦的水平,每年需要建造14艘潛艇、30艘護衛艦,如果象蘇聯海軍一樣,恢復到1000-1500艘艦艇的規模,每年需要建造200-300艘,這對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來說都是不可承受的,是絕對不可能完成的。
如果想避免海軍艦隊的全面崩潰,應當確定每年應建艦艇的速度和比例。考慮到艦艇30年的使用壽命,如果要保障最低需要的30艘,只需要每年退役1艘補充1艘即可維持,如果按照此前通過的國家海軍艦艇編成數量300艘的要求,每年必須建造10艘。如果以10年為期,考慮到現有海軍艦隊規模和艦艇服役期限,要恢復並維持到300艘艦艇的規模,平均每年只需要建造20-30艘作戰艦艇即可。不過,艦艇製造乃至海軍整體建設進程應當是有節奏的、連續的,盡量避免生產停滯現象的發生。
俄軍艦艇遠洋和遠海戰役能力急劇下降
『貳』 中國戰艦有多少俄羅斯有多少
1、現代級(136艦,)--2艘; 旅海級(167艦)--1艘
旅滬級(112,113艦)--2艘; 旅大級--16艘
旅洋級(最新型,詳情不詳)
江衛II級--4艘; 江衛I級--3艘; 江湖級--31艘
夏級戰略導彈核潛艇--4艘; 漢級攻擊核潛艇--5艘; G級--1艘
基洛級--4艘; 武漢A級--1艘; 明級--5艘;
宋級--2艘; R級--90
紅箭級--4艘; 黃蜂級--65艘; 河谷級--100艘;
河馬級湖川級--105艘; P6級--60艘; P4--20艘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320艘; 海南級反潛護衛艇--70艘
海青級反潛護衛艇--17艘
玉康級坦克登陸艦--7艘; 玉亭級坦克登陸艦--6艘;
玉登級中型登陸艦--1艘; 玉島級中型登陸艦--1艘;
玉連級中型登陸艦--31艘; 玉海級中型登陸艦--10艘;
瓊沙幾步兵運輸艦--7艘; 玉南級小型登陸艇--200艘;
玉青級小型登陸艇--8艘; 271/271-2型機械化登陸艇--120/200艘;
大沽級氣墊登陸艇--70艘; 德拉級(俄制)氣墊登陸艇--10艘
掃雷艦 WOLEI級布雷艦--1艘; T43級艦隊掃雷艦--70艘; 連雲級掃雷艦--70艘
WOSAO級掃雷艦--10艘; 撫順級掃雷艇--20艘; 武昌級掃雷艇--2艘;
321型遙控掃雷艇--46艘
鄭和級訓練艦--1艘; 世昌國防動員艦--1艘; 南倉級遠洋綜合補給船--1艘
福建級遠洋油水補給船--2艘; 大運級遠洋補給船--3艘;
瓊沙級醫院船--2艘; 油船--25艘; 潛艇支援艦--8艘; 修理艦--2艘;
調查/研究/綜合試驗艦--35艘; 破冰船--2艘; 海洋拖船--17艘
雖然數量不少但是先進的不是很多,綜合認為處於二流水平,比美國和俄羅斯要差一些,但是現在中國正在全力發展海軍,估計不久的將來,中國的海軍將是世 。2、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80%的原蘇聯海軍力量,在此基礎上,於1992年組建了俄羅斯海軍。目前,俄羅斯海軍仍保持原蘇聯時期的編制結構,轄有四大艦隊和一個獨立區艦隊,即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裏海艦隊。今日的俄羅斯海軍與原蘇聯海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受俄羅斯經濟危機和艦艇、飛機老化影響,俄羅斯海軍作戰實力已大大削弱,海軍總員額由原來的45萬人減為現在的22萬餘人,艦艇總數減少了50%,僅核動力潛艇就退役200餘艘,特別是原蘇聯時期建造的4艘基輔級多用航空母艦和2艘莫斯科
級直升機航空母艦,均因喪失戰鬥力而退出現役或封存;受蘇聯解體影響,波羅的海艦隊喪失了近80%的海軍基地和30%的機場,其作戰能力已落後於德國、瑞典、波蘭和北約海軍。黑海艦隊則因烏克蘭的獨立失去了克里米亞半島上絕大部分海軍基地和岸上設施,關於塞瓦斯托波爾海軍基地的歸屬問題,俄、烏雙方分歧較大,至今仍懸而未決。近年來,俄海軍大批艦船退役,而新服役艦船卻屈指可數。據俄官方公布,自1992年以來,加入海軍序列的各型艦船僅30餘艘,而且有一部分是從蘇聯解體前就開始建造的。俄羅斯海軍經過幾年的大幅度裁減和調整,雖然實力受到極大削弱,但就其目前整體作戰能力而言,在當今世界海軍強國中仍佔有突出的地位。
首先,擁有一支強大的海上戰略核力量。俄羅斯海軍戰略核力量,是俄「叄位一體」戰略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彈道導彈戰略核潛艇比美國海軍多一倍。
其次,主要水面作戰艦艇現代化程度高。俄羅斯海軍現有導彈護衛艦以上主要水面作戰艦只130餘艘。「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光榮、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現代、無畏級導彈驅逐艦,克里瓦克級導彈護衛艦及一批相當數量的近海防禦型護衛艦構成了俄羅斯海軍海上作戰力量的主體,均為原蘇聯後期建造,服役時間短,艦載武備系統現代化程度高,具有較強的作戰能力。
另外,海軍陸戰隊裝備精良、戰鬥力強。俄羅斯海軍現有1個海軍陸戰師、3個海軍陸戰旅,總兵力1萬餘人。近年來,在俄海軍進行大幅度精簡的情況下,海軍陸戰隊不但未受到任何影響,而且在兵員補充、武器裝備、訓練等方面還得到了全面加強。在車臣戰爭期間,俄羅斯多次從各艦隊抽調陸戰隊隊員赴車臣作戰,使這支部隊經受了實戰考驗。目前,俄海軍陸戰隊已成為俄軍機動作戰力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俄羅斯瀕臨兩個大洋、13個海,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客觀上需要擁有一支強大的海上武裝力量,彼得大帝時代的名言「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就沒有強大的俄羅斯」在當今俄羅斯人的思想意識中根深蒂固。因此,維護海軍大國地位,建立一支與國家經濟實力相適應的規模適度的海軍,將成為今後俄羅斯海軍發展的主要方向。
『叄』 世界戰艦總噸位排名:美國350萬噸,俄75萬噸,那中國呢
制海權的概念,是由美國軍事理論家A.T.馬漢於19世紀末提出,它主要針對的就是一個國家對一定海域的控制,是引發各國海上戰役的直接因素之一。由於海洋領域的重要展戰略性,許多國家都越來越重視制海權和海軍力量的建設發展。說到海軍那世界各國戰艦總噸位排名又是如何呢?在這里就就不得不提到美國,依靠其雄厚的經濟軍事基礎,美國海軍的軍備建設是當今世界上最完善的。美國的海上軍艦數量高達279艘,總噸位達到350萬噸,其海軍實力是世界第一位。
為什麼我們通常用海上軍艦來衡量一個國家的海軍實力呢?因為軍艦作為海戰的主要軍事武器,可以搭載戰斗機,做戰場上的增援兵,突破地理條件限制,實現海陸空聯合作戰。除此之外,軍艦還可以安裝炮彈,實現水面遠程攻擊。所以美國海軍軍艦數量多,海軍總體作戰能力就強。
俄羅斯作為美國的“頭號勁敵”,俄羅斯海軍的整體實力雖然比不上蘇聯時期的紅色海軍,但它也有世界數一數二的海軍力量,俄羅斯海軍艦艇總噸位達到了75萬噸,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蘇聯解體再加上俄羅斯自身經濟發展蕭條,投入在海軍建設和軍艦研究上的軍費就沒有那麼多,所以海軍發展相對緩慢。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雖然在航母上較美國弱勢,但是其有著自己擅長的領域,那就是另一武器核潛艇。俄羅斯仍然是傳統意義上的海軍強國,其實力不容忽視。
中美俄三大軍事強國之間的實力比較,長久以來都被廣大軍事迷津津樂道。在這種比較競爭之中,我們也能明白自身發展的一些差距,去找到自己的不足。中國未來軍事發展的前景是十分被看好的。
『肆』 俄羅斯海軍現役幾艘現代級
我在一份《參考消息》報看到,俄羅斯現在還在服役的現代級驅逐艦17條。
『伍』 俄羅斯有多少先進的軍艦
「北德文斯克」級攻擊型潛艇是繼N級、V級、「阿庫拉」級(也稱「鯊魚」 級)之後俄羅斯第4代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它由紅寶石設計局設計,由402廠生產。402廠是一家聞名遐邇的軍工企業,素以生產核潛艇而著稱
『陸』 日俄戰爭之後,俄國情況如何還有多少可以使用的軍艦
1904年至1905年,日本和俄國因為中國東三省管轄權的問題爆發了戰爭,日本先手偷襲了俄國。按照當時的實力來看,俄國海軍遠比日本海軍要強,但是因為補給的困難,外加總指揮的無能,俄國輸掉了這場戰爭,日本也隨著戰爭的結束,邁入了世界強國的行列。而對於俄國而言,輸給日本之後,他們的海軍力量幾乎全軍覆滅,實力大打折扣。
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回顧一下,日俄戰爭之後俄國海軍的情況,以及軍艦數量。
這一場戰爭讓俄國海軍紙老虎一般的實力暴露無遺,兩支主力艦隊被滅,可謂是損傷慘重,在戰俄國海軍一夜回到解放前,可被擠下了世界第三的寶座,甚至跌出了世界前五,再也無力和美國,德國,英國等老牌強國,以及新崛起的日本抗衡,俄國的海軍也陷入了歷史上的最低點。
『柒』 俄羅斯有什麼主力驅逐艦,巡洋艦,和大型水面艦艇,都是什麼級別,數量各有多少。
俄羅斯海軍是一支合同制志願兵和徵兵制義務兵組成的混合式海軍。2004年俄羅斯海軍擁有16萬名水兵(包括海軍步兵)。2006年,IISS估計俄羅斯海軍有142000名水兵。俄羅斯海軍擁有四支艦隊和一支區艦隊:*.北方艦隊:司令部位於北莫爾斯克,其主要錨地在摩爾曼斯克周邊。北方艦隊是俄羅斯海軍最龐大的艦隊,2004年有55000名水兵。北方艦隊擁有9艘戰略導彈核潛艇,其中6艘處於封存狀態。另有23艘戰術潛艇:18艘攻擊型核潛艇(SSN)和6艘柴電潛艇(SSK)。北方艦隊擁有10艘水面戰艦,包括「庫茲涅佐夫蘇聯海軍元帥號」,2艘基洛夫級巡洋艦,1艘光榮級巡洋艦,5艘無畏級驅逐艦,以及1艘現代級驅逐艦。北方艦隊另有26艘近岸巡防艦只,18艘水雷艦艇,8艘兩棲作戰艦艇,和超過130艘後勤支援艦船。[5]其所裝備的955型核潛艇由於R-30圓錘導彈在2013年試射又失敗,至今沒有形成戰略威懾力。*.太平洋艦隊:主要錨地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勘察加半島上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主要有22艘潛艇和6艘水面戰艦。太平洋艦隊有3艘戰略導彈核潛艇,11艘攻擊型核潛艇和8艘常規潛艇。主要的水面戰艦是光榮級巡洋艦「瓦良格」號,現代級驅逐艦「快速」號和四艘無畏級驅逐艦。另有30艘近岸戰斗艦艇,8艘水雷戰艦艇,4艘兩棲作戰艦艇和57艘後勤和支援艦艇。*.黑海艦隊:主要錨地有塞瓦斯托波爾地區的塞瓦斯托波爾,尤日納亞和卡蘭提納亞。另有錨地位於新羅西斯克。黑海艦隊擁有2艘基洛級潛艇,「阿爾羅薩」號。1艘光榮級巡洋艦,「莫斯科」號。1艘卡拉級巡洋艦,「刻赤」號。1艘卡辛級驅逐艦,「Сметливый」號。以及2艘克里瓦克級護衛艦。IISS評價其「該艦隊的勤務狀況相當的低」。[6]這一原因主要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對黑海地區海軍基地的使用權爭端所導致的。*.波羅的海艦隊:錨地主要在喀琅施塔得和波羅的斯克。波羅的海艦隊有2艘基洛級潛艇,2艘現代級驅逐艦,2艘不懼級護衛艦,1艘克里瓦克級護衛艦,以及2艘20380型輕型護衛艦。另有26艘近岸戰斗艦船,13艘水雷戰艦船,5艘兩棲作戰艦船和約130後勤和支援艦只。*.裏海分艦隊:被部署在裏海,司令部位於阿斯特拉罕,另有錨地在馬哈奇卡拉。旗艦是獵豹級護衛艦,「韃靼斯坦」號
『捌』 俄羅斯目前有多少艘航空母艦
美國:現有航母13艘,其中9艘為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最新一艘為「里根」號,其他為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俄羅斯:僅有1艘「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隸屬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
英國:編有3艘「常勝」級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法國:共2艘,「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和「克萊蒙梭」常規動力航母。
義大利:「加里波第」號輕型航母1艘,目前正准備建造1艘新型航空母艦。
日本:准航母:2艘「大隅」級兩棲登陸指揮艦,還准備再建4艘准航母。
巴西:共2艘,1艘「巨人」常規動力航空母艦,還購買了法國的1艘「福煦」號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印度:3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維拉特」號和「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蘇聯建)。
泰國:1艘「加克里·納呂貝特」號常規動力航空母艦。
西班牙:1艘「亞斯圖里阿斯王子」號常規動力航母。
『玖』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有那些主戰艦艇
太平洋艦隊 司令部駐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裝備潛艇16艘(其中戰略潛艇5艘,攻擊潛艇11艘),主要水面作戰艦艇10艘,其他水面作戰艦艇約30艘。海軍航空兵裝備作戰飛機71架、戰斗直升機23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