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向俄購買救援直升機,總價8億,國產直9為何失去大單
根據有關報道,俄羅斯直升機集團公司宣布,和中俄直升機集團公司在珠海簽署的合同正在緊張進行當中。將在2020年年初向中國交付兩架安薩特直升機,2020年底完成所有的20家訂單,增加4000萬人民幣,總價8億人民幣。這次訂購的俄羅斯直升飛機,有三個不同的型號,有客貨運輸機,豪華型vIp以及醫療救護機。
飛機旋翼系統,採用的是無軸承扭桿復合材料,非常先進的零件,設計簡單,重量輕,不需要潤滑,減輕了保養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因為比直九先進一代,而且價格一樣,當然選這一款。
Ⅱ 中國有多少架伊爾76運輸機
根據維基的說法,解放軍目前有17架伊爾-76飛機,包括3 架用於KJ-2000 預警機的載機,還有一些伊爾-78加油機(這是從烏克蘭買的)。
但實際上的數字有出入。比如,廣州軍區某運輸航空兵師某航空團,該團在1991-1994年裝備了10架伊爾-76MD運輸機, 2010-2014年又陸續從俄國購買了10架二手伊爾-76MD/TD飛機。
根據另外的消息來源,在2005年9月之前,俄方已經向中國交付了38架伊爾-76;而目前中俄之間的合同購買量至少還有30架(據說交貨延遲)。
綜上所述,目前中國的伊爾-76在30-40架左右。
Ⅲ 中國現有多少架伊爾76飛機
目前,中國的伊爾76飛機約有20餘架。
1、2014年前,解放軍從俄羅斯購買了17架伊爾-76飛機,其中包括4架作為空警-2000 的載機:
——「俄羅斯飛機」(russianplanes)網站總結的中國空軍接收到的伊爾-76系列運輸機數量。從圖中能看到,我軍接收飛機數量比較集中,主要是07年-08年四架、2013年、2014年間為13架,其中2014年有一架伊爾78M加油機到貨。
2、除此之外2014年還有3架從烏克蘭購買的二手伊爾-78加油機到貨。
3、2015年俄羅斯開始向中國交付另一批10架伊爾-76MD軍用運輸機,這批飛機主要是從俄海軍和民航公司現役飛機中挑選的二手飛機。
另,2005年中國曾與俄羅斯簽訂合同,采購34架新型伊爾-76運輸機和4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交易金額為15億美元。但是這項合同最終未能履約,原因是本應製造飛機機身的烏茲別克塔什干契卡洛夫航空生產聯合體破產。
Ⅳ 中國九十年代從俄羅斯買了多少架米17、米171
米-171直升機是俄羅斯米里設計局設計、俄羅斯烏蘭烏德航空生產聯合公司生產的新型直升機,是著名的米-8T和米-17的現代化改進型,性能和可靠性比米-8T和米-17有顯著提高。 中國目前已經裝備了310架該型直升機。
Ⅳ 中國總共從俄國引進多少蘇27蘇30花了多少錢有買蘇35嗎
在1990年首次向俄國訂購26架蘇27SK飛機並於1995年再訂購26架,在1996年還簽署了轉移生產許可證的協議,由中國軍事訂購人在本土自行生產200架蘇-27。朱鉻基總理97年3月24日抵達莫斯科訪問,並於26日正式簽署從俄國采購蘇30戰斗機及最終引進生產線的協議,這包括分別簽署的以20億美元購買60架和18億美元購買40架蘇-30MK成品戰機。後又續簽28架MK戰機。99年中國同俄方簽署150架蘇-30MKK戰斗機,分四批購買,包括中國可以有270架的自產權。這里150架戰機俄方2005年前完成交付中國,這其中有50架為海軍專門生產的蘇-30MKK11。
05-06年俄已向中國交付24架蘇-30MKK,基本未再新訂購戰機了。所以中國到目前為止一共擁有蘇式系列戰斗機(su27、蘇30)總共300架左右吧。蘇35有很多傳言說購買了,但未得到官方證實。
Ⅵ 中國目前有多少架伊爾76
時至2018年,中國擁有的伊爾76分前後兩大批次:第一大批次是1991年的訂單(新飛機,非二手),總14架,1994年交付完畢。其中4架在2003年前後改裝成預警機。第二打批次是2010年的訂單(當初的30餘架早黃了),與俄羅斯簽訂總10架,後追加至13架。另外2011年向烏克蘭買了3架伊爾78。因此第二大批次總16架(全部是二手的)。至2017年5月,16架全部交付完畢。第三大批次5架消息缺少。估計是運20誕生,後續5架就沒那麼緊急了。所以向俄國和獨聯體直接買的伊爾76總數量為30架,其中跑運輸的23架,預警機4架,加油機3架。另外軍方可能向各民航買了些伊爾76,數目不詳,大致3-6架。最終2018年中國擁有的伊爾76數量為30+。
Ⅶ 中國共從俄羅斯那買了多少軍機
1992-2002年間,中國一共進口了3批共76架,其中包括36架蘇-27ск單座型和40架蘇-27уък雙座型。1998年第一架由沈飛組裝的蘇-27首飛成功。進入中國空軍服役的新機被命名為殲-11。進入中國空軍服役的新機被命名為殲-11。
蘇-30мкк是中國於2004年開始從俄羅斯引進的一種多用途系列戰斗機,由於這種戰斗機有著出色的性能,所以中國從俄羅斯進口了100架蘇-30系列戰斗機,其中76架為蘇-30мкк,交付給中國空軍,另外有24架蘇-30мкк2交付給中國海軍航空兵。
除了這些戰機之外,中國還在其基礎上研製成功了自己的殲擊-16型戰斗機。
目前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蘇霍伊戰斗機使用者。未來,中俄之間軍事合作會越來越密切,俄羅斯總統日前公開表態,中俄之間的關系已經超乎了一般的戰略夥伴關系。中俄之間友好關系為維護世界的穩定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Ⅷ 中國05年向俄羅斯訂購了34架伊爾76運輸機和4架伊爾78加油機,後來呢
05年,中俄達成購買34架伊爾-76和4架伊爾-78的合同,俄方負責生產發動機,機體由塔什干飛機廠生產,但是烏方對價格不滿意,從而拒絕簽署生產協議,導致協議未能履行。按照原協議,從07年開始供應,12年供應結束。
Ⅸ 大型運輸機中國幾架
國際上對大型運輸機的定義是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運輸型飛機,中國自己目前還沒有能力生產自己的大型運輸機。現在有的是從俄羅斯購買的伊爾76,170噸,大概有20架左右。不過伊爾76也不算很先進的大型運輸機,單單從起飛重量說,比起600噸的安225,380噸的C5,400噸的安124差不少,在速度也一般。畢竟是70年代的產物。大型運輸機極其昂貴,中國要出口上億條牛仔褲才能換一架。而且受制於人,這也是為何中國預警機和空中加油機遲遲不能大規模裝備的原因。所以說中國在研製自己的運20,性能應該近似於伊爾76,載重稍大一些,不過速度慢一點。服役應該在2020年左右,所以前段時間提出要再購買35架伊爾76,不過老毛子不厚道,漲價近30%,合同一直談不攏。目前可以獨立生產大型運輸機的只有美、俄、日、歐洲還有烏克蘭,加拿大、巴西、印尼可以生產支線飛機,所以大型運輸機也可以勉強國產。中國的大中型固定翼飛機一直是短板,不是短時間可以達到美俄水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