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91人被2000叛軍圍攻,俄羅斯最慘一戰是哪次
烏魯斯克爾特戰斗堪稱俄羅斯最悲壯一戰 。
這30個寧願死,堅決拒絕投降。之後,叛軍發起了最後的沖鋒。雙方的彈葯結束後,一場激烈的白刃戰開始了。最終,只有90名空降兵倖存下來,其餘的被犧牲了。這場為期三天三夜的烏魯斯特凱爾特戰役,是俄羅斯最悲慘的戰斗。 90名空中士兵與2,000多名叛亂分子作戰。在這場戰斗中,90名俄羅斯士兵都不懼怕死亡。他們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力和極其強大的戰鬥力,羅曼諾夫指揮官的腿被炸斷,他的斷腿被用來握住斷腿以繼續戰斗。他最終死了,死了。機槍手弗拉德金暈倒了,是叛軍。被扔進屍體堆,他醒了,重新進入戰斗。俄羅斯士兵的鐵腕精神令人震驚和欽佩。
㈡ 俄軍徵兵制度
俄軍在組建初期就確立了建立職業化軍隊的發展方向,並把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合同軍士隊伍,作為建成真正職業化軍隊的首要目標。但是,由於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和統一的循序漸進的發展構想,俄軍建立職業化軍隊的道路十分曲折,幾經反復。 1993年,根據葉利欽總統簽署的俄聯邦《兵役義務與服役法》,俄羅斯決定放棄普遍義務兵役制,確立了義務兵役制和合同兵役制相結合的混合兵員補充制度。1996年5月16日,葉利欽又簽署了俄軍向職業化轉變的命令,宣布到2000年前完成實行合同兵役制。然而,由於俄政局不穩和經濟困難等因素,這一目標未能如期實現。 普京上台後,啟動了新一輪軍事改革進程,把建立與國家經濟實力相適應的、精幹高效的新型職業化軍隊作為軍隊建設的發展目標。其中,兵役制度改革是一項重要內容,當時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就是這一改革的積極推動者。俄國防部於2003年制定了全面建設職業化軍隊的規劃,要求到2010年,俄將在所有部隊實行合同制。但實際上,截止到目前,俄合同制軍人僅有15萬左右,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且,已服役的合同制軍人根本不願意續簽合同。俄顯然無法按期完成建設職業化軍隊的目標。 謝爾久科夫2007年初擔任國防部長後,對俄軍兵役制度進行了反思。他認為,基於國家當前經濟水平,俄羅斯無法建設一支完全職業化的軍隊,也不應當急於向完全職業化的軍隊轉變。在2008年底啟動的建設武裝力量新面貌改革中,俄軍放棄了建立一支完全職業化軍隊的發展目標和全面轉向合同兵役制的軍隊補充原則,改為實行以合同制為基礎的武裝力量補充原則。根據2009~2015年俄武裝力量建設綱要,國防部計劃在2015年前,將合同制軍人逐步擴大到占士兵和軍士總數的70%,達到25萬人。 但是,新的兵役制度實行剛一年,俄軍就又來了個急剎車。今年9月,謝爾久科夫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即減少合同制軍人的比例,由原計劃的占士兵和軍士總數的50%~70%減少到20%,保持在10.5萬人左右的規模,同時相應擴大義務兵的比例。 謝爾久科夫的提議得到了俄羅斯總統的認可。俄總統在10月1日簽署的秋季徵兵令中指出,俄羅斯今秋共招收27.88萬名新兵,削減現有合同制軍人的數量,並暫停招收合同軍人。 俄新一輪兵役制度改革的具體措施 實際上,俄軍新一輪兵役制度改革的總設計師是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作為一名商人出身的國防部長,他十分注重軍費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他坦率地指出,俄軍在兵役制度改革方面犯了不少錯誤,俄軍需要一種「全新的思路」去建設軍隊。在當前的政治經濟形勢下,俄一方面應削減合同兵數量,增加義務兵數量,另一方面,要提升合同兵的津貼標准和福利待遇,改善義務兵的服役條件。 俄軍此輪改革的目標是合同兵保持在10.5萬人左右,准確地說,是制定了10.5萬個合同制軍人崗位。俄軍認為,這些都是技術性較強、能夠決定部隊戰鬥力且較為危險的重要崗位。這些軍人將擔任初級指揮員,主要是班長、排長或副排長。這些崗位主要包括魚雷兵、雷達兵、飛機機械師、無線電話務員、空中射擊員、裝彈機操作員、無線電測向班班長及遙測站站長等。 俄軍此次兵役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提升兵役威望,吸引文化素養高、身心健康的優秀青年到軍隊服役。因此,提升軍人津貼標准和福利待遇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合同制軍人數量減少後,其津貼標准福利待遇將會有所好轉。俄總參謀部組織動員總局局長斯米爾諾夫表示,到2012年,俄將為合同制軍人制定新的津貼標准,屆時其津貼將大幅增加。 俄軍還大力改善義務兵服役條件。由於人口危機,俄兵源儲備嚴重不足,與此同時,俄羅斯青年人參軍的積極性一直不高,逃服兵役現象十分嚴重。如何解決兵源嚴重不足而義務兵招收比例明顯增加這一矛盾,就成為俄軍今年秋季徵兵面臨的首先任務。 為此,俄羅斯在改善士兵服役條件方面採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延長徵兵時間。春季徵兵將從5月1日持續到8月底,秋季徵兵從10月1日~12月30日。其目的是讓各級兵役局有足夠的時間去宣傳,說服更多的青年參軍。二是增加服役透明度。從今年秋季開始,允許新兵的家長出席兵役局徵兵委員會會議,還允許家長陪同新兵一同到達服役地點。此外,國防部還准備恢復各部隊中的家長委員會,每年不定期召開3次家長會議,家長的差旅費由國防部承擔,以使士兵父母及時了解孩子的服役情況和思想動態。三是放寬服役限制。新的兵役制度規定,對於家庭困難、父母生病或已婚的新兵,原則上可考慮就近服役。四是減輕士兵負擔。俄軍認為,士兵的職責是進行體能鍛煉和作戰訓練,學習使用武器裝備,其他與戰備無關的勤務性工作如烹飪、打掃衛生等,則一律實施社會化保障,由專門的地方公司負責。 俄軍建立職業化軍隊受挫的三大原因 俄軍此次兵役制度調整表明,經過10多年的改革探索,俄軍職業化軍隊建設再次擱淺,而兵役制度又再次回到以義務兵為主的混合兵役制度上。同時還表明,建設職業化軍隊是一項耗時、耗力、耗錢的巨大工程,絕對不可一蹴而就。 分析看來,此次俄軍建設職業化軍隊受挫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改革方案既缺乏充分論證,又沒有循序漸進的落實機制。在進行兵役制度改革之前,既需要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更要從自己的國情軍情出發;既需要著眼武裝力量當前的任務和需求,又要著眼未來戰爭的需要。而俄軍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軍隊補充方式數次調整改變,每次改革都是在未經充分論證和試驗的基礎上就匆忙實行,缺乏循序漸進的落實機制。 而且,對於兵役制度改革這樣一項涉及國家政治、經濟、社會、人口等方面的龐大工程,俄軍卻希望在三五年內就完成。而美軍上世紀70年代向合同制補充方式的轉變,不僅投入了巨大的資金,而且用了近20年的時間。同時,俄軍改革經常在出現了預料不到的情況時,馬上調整方案,甚至向完全相反的方向改變,這顯然不利於軍隊的長期穩定發展。 其次是俄羅斯經濟實力有限,無法保障建立職業化軍隊所需要的經費。俄軍一直致力於建設一支精幹高效、士氣高昂、裝備精良的職業化軍隊。但是,把服役作為終生職業的青年人必須得到應有的物質待遇和較高的社會地位,才能認真履行其軍人使命,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這就需要國家加大軍費投入,特別是加大武裝力量維持費在軍費中的比例。 但是,在目前俄羅斯軍費佔GDP不到3%且經濟形勢低迷的情況下,俄無力大幅提高軍隊維持費,有限的軍費主要用於為軍隊換裝。難怪早在2009年初,俄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就表示,即便德國這樣實力雄厚的國家,也無法供養一支完全職業化的軍隊,其合同兵比例為70%。據估計,俄軍維持一名合同制軍人的開支是一名義務兵的10倍左右。今年9月23日,謝爾久科夫正式對外宣布,由於資金不足,俄決定削減合同制軍人的數量。這表明,經濟實力已成為俄羅斯建立職業化軍隊的嚴重掣肘。 最後是俄軍士培養能力有限,後備兵員儲備嚴重不足。實行合同兵役制、建立職業化軍隊的優勢在於,武裝力量的員額大幅減少,而人員的素質和訓練水平得到極大提升。這就需要相應地改變軍人的培養和訓練方式,特別是合同制軍人的培訓體系。然而,由於俄軍正在進行院校調整,無法建立足夠的培養職業軍士的院校。在新面貌改革框架下,俄軍僅在梁贊建立了一所培養職業軍士的院校,2009年開始招收學員,目前只招收了2000人,首批學員2011年底才能畢業。這對於職業化軍隊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後備兵員儲備嚴重不足也是制約俄建立職業化軍隊的重要原因。據俄國防部總參組織動員總局局長斯米爾諾夫日前透露,1980~1985年間,俄每年出生150萬男嬰,而1988年僅出生80萬男嬰,致使目前俄役齡青年大幅減少,其中一部分還為吸毒者和有犯罪前科者,而這些人顯然不適合被招募到軍隊當軍士。 俄軍兵役制度的發展方向 根據俄政治、經濟和人口發展形勢,可以預測,俄未來兵役制度可能會向以下方向發展。 首先,延長義務兵服役期,放寬服役年齡上限。為減輕徵兵壓力,俄總參謀部組織動員總局局長斯米爾諾夫今年春天曾在聯邦委員會聽證會上建議,將義務兵的服役期由目前的一年恢復到以前的一年半甚至兩年,同時把服役年齡的上限由27歲增加到30歲。由於俄明年將舉行國家杜馬選舉,為贏得選民的支持,這一建議沒有得到批准。但在合同制軍人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如果未來幾年俄徵兵形勢特別嚴峻時,不排除採取這一措施的可能。 其次,有條件取消異地補充原則。長期以來,俄一直施行武裝力量異地補充原則,但由於軍人及其家屬的住房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原因,俄可能將被迫採取主要按居住地從預備役軍官中招募合同制軍人的措施。俄軍今年已在招收義務兵時施行了這一規定,新的兵役制度規定,對於家庭困難、父母生病或已婚的新兵,原則上可考慮就近服役。根據施行情況,俄不排除在招募合同制軍人時部分取消異地補充原則,視情況實施就地補充原則。但同時,俄需要採取措施防止在俄各聯邦主體建立武裝集團的可能性。 最後,加大公民役前訓練力度。目前,俄羅斯軍事理論界正在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在合同制軍人大幅減少而義務兵服役期僅為一年的情況下,如何保障俄羅斯戰時的動員能力。俄認為,唯一可行的措施就是加大公民役前訓練力度。2010年初,俄政府總理簽署了《2020年前俄聯邦公民役前訓練聯邦體系構想》。其主要內容是依託現有的支援陸海空志願協會這一役前訓練體系,提高役齡青年的身體素質、道德心理素質、愛國主義情操和軍事素養。主要手段是加大體育訓練力度,中學八年級以上學生每學期安排5~7天的軍事訓練課程等。
求採納
㈢ 有些俄國老兵勸新兵在戰場上盡量別戴鋼盔,這是為什麼
據我所知,是因為鋼盔比較重,影響新兵肢體的靈活度;鋼盔的透氣性不好,而且容易反光,引起狙擊手的注意,不易於隱藏,所以有些俄國老兵勸新兵在戰場上盡量別戴鋼盔。
這頂頭盔做工粗糙,重量也不一般
它的形狀比較特殊,給批量生產帶來了麻煩。因此,產量不是很高,所以士兵可以少戴這個頭盔。隨著戰爭的不斷發展,出現了新型頭盔,優點是加工工藝簡單,防護性能好。但缺點也很突出。為了提高頭盔的防禦能力,蘇聯人在頭盔內部添加了大量的防護材料,使得粗糙的頭盔重量超過2公斤。士兵們頭上戴著這么重的頭盔行軍打仗,簡直是噩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場上,蘇聯和德國都有自己的王牌狙擊手。德軍狙擊手約瑟夫是蘇聯的噩夢。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地殺死了257名蘇聯士兵。蘇式40頭盔反光嚴重,很容易成為其他狙擊手的目標。試想一下,一個距離1000米幾百米的行動被一個頭盔賣掉,然後被狙擊手擊中頭部。那種威懾力絕對可怕。它會使士兵的戰斗精神開始衰退甚至逃跑。
所以俄國老兵建議新兵在戰場上盡量不要戴這種頭盔。事實上,他們也要為此負責。因為新兵在戰場上戴這種頭盔,意味著會加速他們的死亡時間,這是老人們不想看到的。
㈣ 中國如何說服俄羅斯攻打美國
都是核大國,幾乎不可能發生戰爭,核大戰太殘酷了,可能整個世界都會毀滅。
如果說俄羅斯和美國對抗的話,現在就很激烈,俄羅斯先是喬治亞,後是烏克蘭,其實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美國,美國在歐洲的軍費增加,全力防範俄羅斯。
中國在經濟上支援一下俄羅斯,比如簽訂了能源大單,讓俄羅斯能夠繼續和美國對抗下去。
㈤ 俄羅斯的士兵很忠誠嗎﹖
怎麼說呢,俄羅斯軍隊也有著別的國家軍隊所有的毛病,比如貪污腐敗,老兵欺負新兵,開小差等等,但總體戰鬥力不容小覷。在保家衛國方面,還是繼承了前蘇聯軍隊的優良傳統的,以前我經常能接觸到一些士兵和一些下級軍官,所以能從他們的講訴中多少了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