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伯利亞寒流的西伯利亞寒流簡介
由於此處位於最廣闊的大陸亞洲和最廣袤的海洋太平洋的交界處,海陸熱力差異巨大。在這種海陸熱力差異作用下形成的出現在蒙古—西伯利亞(現屬俄羅斯)的半永久性冷高壓。
蒙古—西伯利亞是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大氣冷卻收縮下沉,形成北半球最強覆蓋面最廣的高壓。高壓中心位置在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壓一帶,冬、春季向其東部移動,受此高壓控制區天氣晴朗,嚴寒。其高壓脊經常伸向我國北方,強冷的西北氣流南下時常形成寒潮天氣,因而通常被我們稱為西伯利亞寒流。
而在我國青藏地區,由於巨大的海拔高度差異,使得這股強大的寒流也無法波及。
㈡ 俄羅斯東部溫帶季風氣候分布面積狹小的原因,急急急
1.緯度較高,且沿岸有千島寒流流經,海洋暖濕氣流勢力較弱,難以深入內陸;2.多山地,阻礙海洋暖濕氣流深入。
㈢ 東亞有哪些寒流
世界大洋東部有5大著名寒流:北太平洋的加里福尼亞寒流,南太平洋的秘魯寒流,北大西洋的加那利寒流,南大西洋的本格拉寒流,南印度洋的西澳寒流。它們分別從北、南半球高緯度海域向低緯度海域流動。另外,北大西洋的格陵蘭海流從北冰洋中挾帶出大量冰塊;拉布拉多海流在沿北美東岸南下途中,將大量冰山帶往紐芬蘭淺灘。
太平洋西部著名的親潮就是發源於白令海西部、從堪察加半島東部沿著千島群島南下的一支寒流,亦稱千島寒流。它是北太平洋亞北極海區逆時針旋轉環流的西部邊界流。 寒流白令海中有一支自東向西北流動的橫向海流,其中的一部分經白令海峽流入北冰洋;另一部分與西岸自北向南的阿納德爾海流匯合後,沿著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海岸流向西南,在堪察加半島東部形成強大的堪察加海流,其主流經科曼多爾海峽進入太平洋,這就是親潮的源頭。
親潮沿著千島群島繼續南流,流動幅度向東西兩側擴展,就像高山峽谷中的河流陡然進入平川一樣,水流變寬,在日本北海道南部外海,主支流幅寬約130~150千米,中心在水下100~200米深處,並且分成好幾支。在北緯35度以北、日本東部的廣闊海域,親潮與黑潮的北上分支匯合,在近似綠色的親潮冷水和深藍色的黑潮暖水之間,呈現出「涇渭分明」的交界面。匯合後的海流部分左旋向東加入北太平洋,部分沉到黑潮水之下,向南成為潛流,可達到北緯10度附近。 寒流在寒流區域,上空的空氣溫度比下面海水的平均溫度高,空氣中的水汽極易冷卻凝結成霧滴,因此,寒流流域的海面大多是海霧的多發區,對海上船舶航行十分不利。下層溫度低,上層溫度高,空氣層結穩定,不易出現空氣上下對流活動,因而很少出現降水,寒流附近沿岸和島嶼多為乾旱區。例如南美洲的秘魯沿岸,受北上的秘魯寒流影響,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被海霧籠罩,極少下雨,有限的年降水量也多屬霧滴所積。
入侵中國的寒潮主要有三條路徑:
(1)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進入中國新疆,經河西走廊向東南推進;
(2)中路:從西伯利亞中部和蒙古進入中國後,經河套地區和華中南下;
(3)東路:從西伯利亞東部或蒙古東部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經華北地區南下;
(4)東路加西路:東路冷空氣從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氣從青海東南下,兩股冷空氣常在黃土高原東側,黃河、長江之間匯合,匯合時造成大范圍的雨雪天氣,接著兩股冷空氣合並南下,出現大風和明顯降溫
㈣ 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漫長而寒冷,主要原因是
你好:
冬季寒冷漫長是因為緯度高,冬季夜長晝短,接受的太陽光照時間少。
河流眾多但航運價值低是因為俄羅斯冬季氣溫低,會使河道結冰,不利於航行。還有個原因就是因為有汛期(好像是 這么叫的,就是河流上游緯度比下游緯度低,導致氣溫回升後上游的河水比下游早融化,從而出現水災)
俄羅斯的港口較少,因為冬季氣溫低,而且幾乎沒有暖流流經該地區,導致港口冰封。
石油和天然氣。
㈤ 俄羅斯遠東和歐洲部分緯度大體相當,為何它卻不適宜居住
因為緯度並不是決定一個地方氣候的唯一標准,雖然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和歐洲大多數發達國家的緯度是差不多的,但是那些發達國家因為僅靠著地中海,並且因為大西洋暖流的原因,這里都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則不一樣,就好比我們的東北,都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相對冬季是很漫長的,所以不適合人類的生存繁衍,而歐洲地區冬天也不會特別的冷,夏天也不會特別的熱,可以說是最宜居的地方。
而像俄羅斯遠東地區則受到了西伯利亞的寒流影響,這里的高壓氣團勢不可擋的湧入遠東地區,寒冷的氣候是避不開的,但這種情況在歐洲就找不到,所以說一個地方並不是緯度越高就代表這里一定越冷,像我國的西藏地區緯度也不高,但是比國內任何地方都要寒冷,西藏是根本沒有夏天的,一年四季都會下雪,同樣也是不適合人類的生存。
㈥ 俄羅斯東部溫帶季風氣候分布面積狹小的原因
俄羅斯東部溫帶季風氣候分布面積狹小的原因是東部沿海受千島寒流及山地地形的影響。
㈦ 為什麼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比同緯度的地方要冷很多
同一個高緯度地區。為什麼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如此適合人類,而西伯利亞和遠東卻狗不理?這一矛盾主要是由地形、氣候、海流等因素引起的。盡管烏拉爾山並不高聳,但俄羅斯在地理上被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東部和西部。在烏拉爾山以西的歐洲部分,雖然在歐洲地圖上被俄羅斯佔領的東歐平原相當東部,但由於西歐山海相距不遠,俄羅斯離海也不遠。而由於歐洲周邊海域遼闊,地面摩擦小,盛行西風帶在歐洲占據主導地位,形成了廣闊的溫帶海洋氣候區,大西洋水汽不斷被盛行西風帶輸送到歐洲大陸。
雖然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面積,但幾乎沒有好的海港。唯一可以自由進出的好港口是北極圈的摩爾曼斯克。該港之所以全年不結冰,是因為北大西洋強暖流從歐洲海岸流入北冰洋,不僅給俄羅斯帶來了一個良好的出海口岸,而且給該海岸帶來了溫濕度上升的影響。相比之下,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洋流本來就令人不快。除了常年沿北極大陸沿岸流動的北極寒流外,在太平洋西海岸,令人窒息的庫爾勒寒流自北向南沿俄羅斯海岸流動,大大降低了沿岸平均氣溫,使海參崴港的緯度僅為40度以上每年還有幾個月的封冰期。
因此,俄羅斯東西部環境差異很大,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就像北緯30度,歐亞大陸西部是熱帶沙漠,東部是長江以南的水鄉。也正是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今天的西伯利亞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佔俄羅斯總面積的3/4,但人口不足1/4。由於人口稀少,經濟落後,即使是在蘇聯強大的國力時期,西伯利亞廣大地區也沒有開發建設,因此一直比較落後。蘇聯解體後,經濟長期衰退的俄羅斯沒有精力開發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使其成為一個不適宜居住的地區。
㈧ 在俄羅斯境內,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的分布線為什麼會向低
俄羅斯東部沿海是千島寒流,受寒流影響,氣候比較寒冷,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的分布線向緯度比較低的方向傾斜。
㈨ 西伯利亞寒流指什麼
西伯利亞寒流也稱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或亞洲高壓,是半永久性冷高壓,多發生於秋分、冬至之間,位於西伯利亞、蒙古地區的大范圍高氣壓(反氣旋)中心,是典型的大陸氣團。
西伯利亞寒流是北半球四個主要的季節性大氣活動中心之一,它的存在強烈的影響了亞洲東部地區,使得該地區冬季比同緯度地區(如北歐、西歐)更冷。
由於海陸熱力性質不同,冬季時,大陸降溫快,海洋降溫慢。西伯利亞位於最廣闊的大陸亞洲和最廣袤的海洋太平洋的交界處,海陸熱力差異巨大,氣流自太平洋流向歐亞大陸,在西伯利亞地區形成了半永久性冷高壓。
(9)俄羅斯附近有什麼寒流擴展閱讀:
西伯利亞寒流的產生,在西伯利亞中南部與蒙古交界的地方,也就是在俄羅斯的圖瓦自治共和國境內,那裡有一個圖瓦盆地,地形比較特殊,在圖瓦盆地上空有一個對周圍氣候起著巨大影響作用的高氣壓中心,它產生的冷空氣可以影響到西伯利亞周圍的地區。
然而單單靠它本身的能量還不足以影響到中國。在俄羅斯西北的北極圈內還有一個類似的氣壓中心,這兩個氣壓中心相互影響,相互傳遞能量。
北極圈內的氣壓中心會不斷給「西伯利亞氣壓最高區」輸入能量,當能量積攢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出來,形成對周圍氣候影響巨大的寒流,影響到俄羅斯、蒙古和中國的北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