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怎麼贏羅斯福的

俄羅斯怎麼贏羅斯福的

發布時間:2022-08-12 17:12:37

① 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總統,為什麼羅斯福對蘇聯那麼好都快超越美國和英國的關系了,字里行間都是維護蘇聯

三十年代美國處於經濟蕭條時期,羅斯福依靠一些國家干涉政策挽救了美國經濟。而政府幹預市場是從社會主義中借鑒的概念,作用是對相對無序的資本主義生產進行調控。四十年代,美國與蘇聯包括英國等同盟國聯合起來對抗納粹德國,那時丘吉爾也對蘇聯進行了贊譽。
丘吉爾對蘇聯的堅決反對發生在二戰結束後,共同的敵人納粹消失,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抗提上了日程。此時羅斯福已經逝世,美國政府與英國政府一樣持堅決反共立場。
希望對你有幫助。
PS我認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總統是奧巴馬,從國內國際范圍看,目前他的知名度遠高於羅斯福。

② 在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是怎麼成為最大的贏家的

俄羅斯通過動用軍隊的方式來保住敘利亞政府,所以也使得現在俄羅斯在敘利亞方面的利益根本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損失。因為一旦敘利亞政權得到一個保障的話,將會使得俄羅斯能夠有實力介入中東地區的事務。並且這也會給美國以及美國的盟友帶來非常大的壓力,所以也使得俄羅斯成為了敘利亞戰爭中的最大贏家,雖然俄羅斯的軍隊也出現了一些人員的傷亡,但這遠遠不能和俄羅斯的利益相比。

而且這次也是對於美國以及西方國家的有力反擊,因為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爭端使得美國以及西方國家加緊了對於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使得俄羅斯的經濟出現了很大幅度的退步。

③ 美國總統羅斯福和俄國列寧各自化解了本國什麼社會危機

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兩個後來成為世界爭霸對手的蘇聯和美國都先後面臨嚴重的經濟、政治危機。他們為了抗衡危機、挽救國家現有的政治制度、維護社會的穩定,在經濟、社會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在蘇聯,列寧1921年結束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全面地推行新經濟政策;當美國經歷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後,剛上任的羅斯福總統就迅速地施行新政,使美國得以擺脫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在不同程度上明顯帶有市場經濟色彩,對於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世界上最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說,這兩個政策走發揮過重要作用。在推行的過程中,他們都在各自國內遇到相當大的阻力,但當時的領導人以他們的遠見卓識,力排眾議地推行新政,都發揮了他們各自應有的歷史作用。

④ 俄羅斯帝國為什麼輸掉了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英文:Russo-Japanese War,日文:日露戦爭,俄文:Рус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而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戰爭。以俄羅斯帝國的失敗而告終。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特工天才明石元二郎在俄國資助和策動沙皇政府的反對派發動革命,把俄國腹地鬧的天翻地覆,對馬海戰之後,尼古拉二世為首的統治集團,完全失去了贏得戰爭並利用戰爭的勝利扼殺革命的希望,日本方面鑒於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認為繼續打下去對它不利。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欣然出面斡旋。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俄國被迫於1905年9月5日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簽訂和約。朴茨茅斯和約規定: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享有政治軍事及經濟上之「卓越利益」,並且不得阻礙或干涉日本對朝鮮的任何措置。俄國將旅順口、大連灣並其附近領土領水之租借權以及有關的其他特權,均移讓與日本政府。俄國將由長春(寬城子)至旅順口之鐵路及一切支線,以及附屬之一切權利、財產和煤礦,均轉讓與日本政府。此外,條約還規定將庫頁島南部和俄國對遼東半島的租借權以及其附近一切島嶼永遠讓與日本。日本的代價是戰死(當場陣亡和負傷死)五萬多人,加上病死和其他一些死亡為八萬八千人。

⑤ 珍珠港事件

美國夏威夷州瓦胡島南岸港灣。是美國在太平洋的主要軍港。位於夏威夷州瓦胡島南岸,東距火奴魯魯約10公里。面積89平方公里。由3個呈鳥足狀深入陸地的海灣組成,僅一窄口與大洋相通;灣內水深10-20米,通航水域面積26平方公里。港區掩蔽條件好,水域迴旋餘地大,為世界著名天然良港。因水域內曾盛產珍珠而得名。1887年美國獲得在此建立加煤站和修船站的特權。1898年美國吞並夏威夷後,開始興建大型海、空軍基地。1908年開始建為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軍飛機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進行了重點改建和擴建,港區多深水碼頭,可停泊巨型艦只;附近的海軍造船廠建有大型干船塢,可製造和修理各類軍艦。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部所在地,也是第七艦隊軍需物資供應地。東有火奴魯魯國際機場和一個軍用機場。與火奴魯魯之間有高速公路相連。

\二\影片

http://ent.cn.tom.com 2001年07月05日 來源:新華網

導演: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製片:傑瑞-布魯克海默 Jerry Bruckheimer

演員:本·阿弗萊克 Ben Affleck

喬什·哈奈特 Josh Hartnett

凱特·貝金賽爾 Kate Beckinsale

小古巴·戈丁 Cuba Gooding Jr.

亞力克·鮑德溫 Alec Baldwin

庄·沃伊特 Jon Voight

丹·艾克羅伊德 Dan Aykroyd

出品:試金石公司(Touchstone Pictures, USA

電影劇情:兩個飛行員和一個戰地護士的愛情

1941年12月7日,一個祥和的早晨,日軍向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轟炸,致使美國太平洋艦隊18艘戰艦沉沒或受重創,死亡、重傷和失蹤人員不計其數。12月8 日,羅斯福總統向日本宣戰,自此美國正式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就是在這段宏大的歷史背景下,影片講述了兩個飛行員和一個美麗的女護士之間的感情糾葛。雷夫和丹尼是一對相交多年的好友。二戰爆發後,雷夫作為美國空軍的志願人員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而丹尼則被派駐扎到珍珠港的空軍基地。雖然兩人身處異地,但卻同時愛上了戰地醫院里的女護士伊雯琳。就在此時,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了。3 個彼此深愛著的人的命運與轟轟烈烈的戰爭密不可分地聯系在了一起……

影片亮點:

群英打造逼真戰爭和動人愛情

類似於大製作災難片《泰坦尼克號》,《珍珠港》同樣斥資巨大,據說成本高達1.45億美元。影片大部分都在珍珠港實景拍攝,除了動用許多飛機和艦船外,為了逼真地再現當年那場空海大戰,影片後期製作採用了大量電腦特技——游弋的戰艦、盤旋的飛機、震耳欲聾的爆炸和沖天而起的大火……把半個世紀前慘烈的一幕幕帶回到觀眾眼前。

為了演繹動人心弦的戰地愛情故事,《珍珠港》劇組也不敢稍有懈怠,他們邀來了一批著名影星擔綱本片主演。雷夫的扮演者本·艾弗萊克一直是女性心目中的美男和性感偶像,近幾年更成為美國影壇的當家小生。飾演丹尼的喬什·哈耐特90年代末憑借《H20 抓鬼節》和《奪命高校》兩部恐怖片在影壇異軍突起,2000年著名導演大衛·科波拉的女兒索菲婭。

科波拉首度執導影片《處女自殺》,就一眼相中哈耐特出演片中重要角色。至於片中那個令兩個男人為之傾心的女護士伊夫琳,則由英國女演員凱特。貝金塞爾飾演。出生演藝世家的凱特1998年才去美國發展,卻以《最後的迪斯科》和《強迫出境》兩片贏得觀眾喜愛。她那英國女人特有的白皙肌膚和纖細骨骼使她演繹的角色柔弱中透著一種堅韌,在史詩般的戰爭大片《珍珠港》中飾演一朵綻放在戰場上的嬌俏玫瑰真是最契合不過了。

除三位主演外,影片的配角們也都是不可等閑視之的腕級人物,像阿歷克斯。鮑德溫、小古巴·古丁、喬·沃伊特等均是好萊塢的老牌影星,他們一致看好《珍珠港》,都甘願屈尊在片中出演配角。

台前明星耀眼,幕後同樣英雄匯聚。《珍珠港》的導演邁克爾·貝——一位善於製造驚人視覺效果的新生代導演,他早年以拍攝可口可樂廣告而一鳴驚人,其電影處女作《絕地戰警》和《勇闖奪命島》都曾在我國上映。1998年他的第三部大作《世界末日》問世,製造了科幻影片當年夏天的票房神話。

編劇蘭德爾·華萊士被稱為美國影壇不可多得的影劇怪才,他不僅編劇,還兼製片、導演、作家於一身。由他編劇的影片《勇敢的心》、《鐵面人》恐怕無人不知!以這樣一套演、導、編人物組合打造一幕戰爭悲喜劇,僅就這點而言,《珍珠港》對觀眾來說已絕對是一個誘人的亮點。

永恆話題:

戰火中永開不敗的玫瑰

人類痛恨萬惡的戰爭,但人類渴望美好的愛情。戰爭扼殺了無數的生命,但總是無法扼殺愛情,於是便在古往今來的戰爭史上留下了無數動人的愛情故事。「戰爭與愛情」同樣成了電影作品演繹人生的永恆主題,人們借用電影藝術的語言詛咒無情的戰爭,歌詠戰火中的真正愛情!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歷史、港口、軍港、美國軍港

參考資料:
1.老照片留下了神秘旋渦——記珍珠港事件研究新發現
2. 史靖洪
3.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在二戰期間的珍珠港事件中,日本並不是像人們一直認為的那樣僅對珍珠港進行了空襲,而是還派出潛艇參與了作戰。
4. 1941年12月8日(夏威夷時間12月7日),日本偷襲了位於夏威夷的美國海空軍基地珍珠港,歷史學家一直認為這次偷襲行動完全是由日本空軍完成的。但是美國五角大樓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一張老照片發現,珍珠港事件可能另有隱情。
5. 這張照片是由一名日本飛行員在剛剛開始襲擊珍珠港時拍下的。美國五角大樓的一個研究小組對照片中距美國戰艦停泊處400碼遠的一個神秘旋渦進行分析。研究人員在對照片進行數字化復制時,發現了一個非常奇特的物體形狀,這個形狀顯然是潛水艇和它的潛水鏡所具備的形狀。研究人員還研究了海水裡的三個旋渦,他們認為,這是由潛艇的螺旋槳在旋轉時形成的。
6. 歷史記錄表明,那位日本飛行員拍攝這張照片時,正有兩枚魚雷在美國「西弗吉尼亞」號戰艦和「俄克拉荷馬」號戰艦旁爆炸。研究人員發現,這兩枚魚雷的發射軌道,剛好和潛艇所在位置相吻合。歷史學家都知道日本曾在偷襲珍珠港前夜派出了5艘小型潛水艇,其中的4艘或者擱淺,或者沉沒,都沒有對美國戰艦造成損害,而其中的第5艘卻一直下落不明。也許,這張老照片中發現的潛艇正是這第5艘潛艇。

貢獻者:
wuzhenyu110、zdl、yjcmwgk、xiaoyy2005、 fjd0105、Windows_ΧΡ、zy19842006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賓夕法尼亞號、切斯特·威廉·尼米茲、日本、中途島戰役、密蘇里號戰列艦、戰爭、中國遠征軍、駝峰航線、太平洋戰爭、12月7日、山本五十六、關東軍、吉川猛夫、聖迭戈、夏威夷州、赤誠號、楊慕琦、詹妮弗·迦納、本·阿弗雷克、本·艾弗萊克、夏威夷群島、千島群島、永野修身、偷襲珍珠港、本·阿弗萊克、中華民國、美軍全球基地、襲擊珍珠港、珍珠港海軍基地、B-17 更多>>

⑥ 羅斯福後美國最好的總統里根是如何用一場騙局拖垮蘇聯的

美國近一百年來最出色的總統,應該是小羅斯福無疑,他的履歷實在太精彩了,比如經濟大蕭條的臨危受命,二戰勝利的領導者,以及因為二戰而創下四屆總統連任記錄等等。

而蘇聯方面,並沒有被天價預算給嚇倒,本著迎難而上的精神,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搞軍備競賽,最終玩兒砸了。

當然,里根的成就不光是拖垮蘇聯,在他執政的八十年代,美國享受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繁榮所以,他所到之處皆有狂熱的支持者,美國人再次自信起來。1984年,里根以前所未有的高支持率連任總統,他的支持率仍然居高不下。雖說英雄不問出處,但里根作為一名演員出身的總統,能有如此成就,實屬難得。

⑦ 為什麼羅斯福要在美國和蘇聯面前妥協

作為聯合國組織的總設計師,羅斯福的心情更為迫切。然而現實的問題是他必須找到排除最後障礙的辦法。他仔細分析了他的兩個對手,覺得他們都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民族利益。由此他意識到,絕不可能把舊世界的一切推倒重來,用全新的材料去建築國際大廈。相反,只能在一個被毀壞的文明世界的廢墟上動工,清除那些無用而礙事的瓦礫,利用留存下來的完好結構,這里補上一些磚瓦,那裡安上一個新拱門。想通了這個道理,他決定作出必要的妥協。

⑧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俄國得到了什麼好處

被原有國際秩序邊緣化和制裁,排斥的的大國蘇聯,在這場戰爭中,盡管損失慘重(2000萬死亡),但是由於英美對於德國立體化的猛烈打擊,使得德國工業、資源崩潰枯竭,極度虛弱,因此使得蘇聯獲得了勢力拓展巨大機遇,最終占據了整個東歐和3/1的德國,勢力范圍也得到了空前延伸。

二、二戰本質就是世界主導權之戰,也就是守成大國集團(原國際秩序的主導者和捍衛者,英美法西方列強)與新興強國集團(新崛起強國,並對於當時的國際秩序不滿)之間的對戰,外加一個被當時國際秩序邊緣化和制裁的大國蘇聯(最初加入軸心國入侵波蘭,後來遭受軸心國入侵,獲得英美援助,與英美建立聯盟)。而大量的弱國,都是因為這兩大集團的矛盾和對抗,被捲入或是被迫站隊。

此兩次世界大戰的本質核心就是英德矛盾導致引發的,亞洲是美日矛盾。英國就如同現今的美國,主導國際秩序(說的百一些就是江湖大哥),但是英國國力衰退,德國崛起,希望通過武力改變領土現狀,英國由於一戰巨大損失和經濟和國力衰退,選擇了綏靖政策,也就是為了防止局勢惡化爆發武裝沖突,同意了德國對於周邊弱國家領土的需求,德國逐漸做大,希特勒也在德國國內獲得了聲望,然後德國東擴波蘭,妄圖通過與波蘭的戰爭改變領土爭端,波蘭乃英國小弟,因此德國軍事行動直接挑戰了英國的領導地位,希特勒為了防止英法干預,在入侵波蘭以前與邊緣化的大國蘇聯結盟(波蘭的地位位置,從軍事將,只有蘇聯所處的地理位置能夠提供實質性的軍力幫助),希特勒認為,英法不會為了已經沒有任何獲勝希望的波蘭,與德國為敵的,爆發軍事沖突),於1939年德國和蘇聯共同軍事入侵波蘭。但是希特勒判斷出現了錯誤,英法為了維護其世界領導地位和國際秩序,只能被迫向德國宣戰,世界大戰爆發。

三、法西斯同盟形成:

1、當年國際秩序是英美法等西方大國主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還有一個被國際秩序邊緣化和被經濟政治制裁的大國是蘇聯。
2、三強裡面,最強的是英美,英國是當時世界大哥地位相當於現在的美國,但是英國國力已經衰退,被美國、德國超越,但是國際秩序還是英國主導,美國雖然於世界秩序頂端,但是奉行孤立政策。

3、世界爆發經濟危機引發,也使得極右翼政治勢力在世界的崛起(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極右翼上台),德國國力重新崛起,但是在國際秩序中是出於被限制或者說是被遏制的一種狀態,因此對於國際秩序現有國際秩序非常不滿。而義大利、日本在一戰當中,雖然導向了英國這個大哥贏得了一次大戰,獲得了利益,但是在國際秩序中,依然要低於英國、美國、法國的。因此隨著國力的發展,日本、義大利都有拓展其勢力范圍的意向,因此現有西方英國等西方列強主導的國際秩序以及英美法在全球的利益就成了他們的絆腳石。

4、因此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個新興強國,組成同盟,當然由於最初三國的軍力還未重整,特別是德國正在一點點的突破英法列強對於德國的限制,為了防止不過早刺激英美法等守成大國(守成大國就是現有國際秩序的捍衛者和主導者,說的白一些就是現在的江湖大哥),遮人耳目,1936年11月德國、義大利、日本成了了所謂的反公產主義聯盟,英法美等西方列強一直是敵視和排斥蘇聯體制的,因此軸心國組成聯盟,打著反對蘇聯的旗號,麻痹了西方列強。
5、其後軸心國開始了擴張勢力,而英國等西方列強,採取了綏靖政策,軸心國從周邊小國開始(德國吞並奧地利、捷克等,亞洲日本入侵中國),英美列強只是進行了譴責,而未見實際性的動作,最終軸心國羽翼豐滿,發起了全面挑戰(日本在中國作戰擴大,其後德國1939年9月入侵波蘭,世界大戰爆發),1940年9月義大利、德國、日本正式結成軍事同盟,軸心國正式形成軍事集團,發起了全面挑戰英美世界領導地位和其主導的國際秩序的軍事對抗。,

四、守成大國糾集力量組成同盟。
1、由於英國國力衰退和英國民眾對於一次大戰的損失記憶猶新,使得英美法對於軸心國德國在歐洲、義大利非洲、日本亞洲實行了綏靖,默許或是只是簡單的進行譴責,使得軸心國逐漸做大,繼續拓展實力,最終嚴重侵害了守城大國的核心利益。
2、大英帝國世界大哥的威信和號召力遙遙欲墜,面對德國與邊緣化大國蘇聯對於小弟波蘭的軍事打擊,對於現有國際秩序的公然挑戰,英法被迫宣戰以此捍衛自己在世界的主導權,二次大戰爆發。亞洲方向,日本持續拓展,英國精力和力量已經無暇顧及,日本拓展特別是在中國拓展,嚴重損害了美國在亞洲利益,美國國內仍然爭論是否要拋棄孤立主義,但是已經開始對日本進行嚴厲的經濟和石油制裁。
3、德國在歐洲准備充分,以創意的作戰模式,先發制人,迅速擊敗英法聯軍,法國意外敗北,震驚了世界,大英帝國似乎是搖搖欲墜,只有招架之功,整個國際秩序已經崩盤。
4、幸虧大英帝國海權在手,德國海上貿易和商用船隊,與1939年就地解散,駛入中立國躲避,世界金融中心依然在英美手中,英國並且憑借英吉利海峽,在不列顛大空中中擊敗德國,同時英國改變了以往敵視邊緣化大國蘇聯的態度,展開了與蘇聯的互動,缺乏海權和戰略空中能力的德國無法征服英國,石油等資源匱乏使得德國危機感四伏,被迫東擴蘇聯,搶奪生存空間,橫掃蘇聯紅軍,蘇聯紅軍一潰千里,但是德國也陷入兩線作戰風險。
5、亞洲方向,資源匱乏,特別石油匱乏的日本,受到了英美嚴厲的石油禁運,石油儲備也接近枯竭,日本無法保證維持在中國戰爭,日本面臨艱難選擇,是承認英美還是世界大哥,還是冒險孤注一擲。最終日本內部決定冒險開戰,開始密謀,突襲美國海軍,摧毀英美在亞洲的海權,從而奪取英美在亞洲的石油區(荷屬東印度馬來西亞、爪哇、蘇門答臘等等戰略資源豐富的地區)。
6、面對美國利益在全球損害,美國政府越來越傾向於加入戰爭,但是民眾依然爭論很大,1941年8月英美領袖舉行了大西洋會議,發表了共同宣言,也就是著名的大西洋憲章(也成為戰後聯合國憲章的基礎),號令天下,向世界承諾鏟除納粹恢復世界穩定,重新建立國際秩序,9月在倫敦舉行了大西洋憲章會議英國、蘇聯、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希臘、挪威和自由法國等參加,正式形成了同盟。
7、石油等資源匱乏的日本,為了獲得英美亞洲產油區,摧毀英美在亞洲海權,被迫奇襲了珍珠港,美國國內爭論消失,美國這個超級力量正式捲入了戰爭,美國號令天下,26國雲集美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同盟正式形成。
自此反法西斯同盟領軍國家全部參戰,英美蘇是二戰三巨頭,其中英美具有號令天下的影響力,並且憑借強大的海權和工業能力潛力,重整軍備,展開了立體化戰略攻勢(海上海空大戰、兩棲遠洋登錄入侵,戰略轟炸機直奔軸心國本土),並且大量軍事援助在自己國土內拚命抵抗的蘇聯和中國。1943年羅斯福在卡薩布蘭卡向世界宣布,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這在第一次大戰中是沒有過的),也就是說沒有商量的餘地,英美其後展開了聯合遠程戰略轟炸,白天美國人負責,晚上英國人負責,一波一波,轟炸規模越來越大,德國逐漸成為人間地獄,兩棲作戰也侵入歐洲,蘇聯在自己國內的反擊越來越猛烈,也是逐漸獲得了主動權。海上、空中、地面兩線夾擊,德國、義大利敗北。
日本在海空大戰中也是敗北,整個國家也被fengsuo,戰略轟炸機也開始對於日本本土毀滅性的戰略轟炸,日本城市66座被摧毀,工業、經濟崩潰,最後外加兩個原子彈。日本投降。

守成大國獲得勝利,但是英國已經元氣大傷,英國主導原國際秩序已經不復存在了,美國的超級力量得以充分顯示,並獲得英國承認認可其雄厚實力,美國和平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領袖,被國際秩序邊緣化的大國蘇聯,在這場戰爭中,盡管損失慘重,但是由於英美對於德國的打擊,使得蘇聯獲得了勢力拓展巨大機遇,最終占據了整個東歐和3/1的德國,勢力范圍也得到了空前延伸。而英美則占據了整個西歐和3/2的德國。三巨頭國家(英國、美國、蘇聯),達成協議,同意美國的構建聯合國的構想,以及世界警察的理念(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負責世界安全和和平)。並將中國(美國堅持把中國加入,英蘇被迫同意。)和法國加入到三大戰勝國行列,成為世界五大戰勝國。世界進入了雅爾塔體系。此後,美蘇兩大陣營對立格局產生,但是美國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擁有主導地位(全球軍事能力,強大的海權、世界金融中心、科技中心)。

⑨ 俄羅斯和美國打仗誰能贏

美國保證贏,因為美國有能力在第一次核打擊中把俄羅斯僅有的核力量全部摧毀,因為俄羅斯的核武器沒有大家想像得多,核武器是有保質期的,常規的核彈是20-25年,保養得好的話是25-28年,而俄羅斯自從前蘇聯解體後很長的時間里為獲得新的核彈,這就導致手裡的核彈接近報廢,就一些資料顯示俄羅斯現在新型核彈僅有40餘枚,而美國有一萬余枚,這還不包括核炮彈,中國則是連抄手的餘地都沒有,因為家當不多,禁不起打,現在戰爭打的是科技,但現在的中國最缺的就是科技,有些人看美國在伊拉克打得很慘,就認為美軍戰鬥力低下,但是哪些人有沒有看過美軍在伊拉克只允許使用的武器和不允許使用的武器,但當美軍與中俄這種大國打時就沒有這些限制,倒是就不知是誰慘敗。前兩年俄羅斯對喬治亞動武,結果是似勝實敗,而且自己的弱點也暴露在美國等北約國家面前,中國的亞丁灣護航看似是好事實質也是弄巧成拙,讓美國人知道了中國的致命弱點--補給。不知那些資料還能不能查到,如果查不到就是被政府給和諧了。綜合各方面情況所以說,俄羅斯必敗,即使中國上也必敗。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怎麼贏羅斯福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