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羊頭如何做
教你羊頭肉最好吃的做法,原汁原味,不腥不膻,非常適合冬天吃。
小編分享一道好吃又實用的家常菜。
1、羊頭肉是北京小吃中的精品,製作原料主要有熟羊頭。
2、 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白切羊頭」做法,喜歡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試一下。
3、下面開始介紹所需要的食材:
羊頭2500克、生薑10克
4、先把生薑切片,把羊頭用鋼絲球擦洗干凈,把羊頭放入涼水鍋中焯水,再放入薑片和料酒去腥,鍋開後撇去浮沫,蓋上高壓鍋蓋,中小火燒三十分鍾,關火燜30分鍾,把羊頭燒到酥爛為止
5、時間到時撈出羊頭,晾涼備用,等羊頭晾涼後拆下羊頭肉,把羊頭肉切片裝盤,把羊頭骨斬開取出羊腦,羊腦吃起來不光香而且非常有營養
6、把一根青大蒜切末,碗中放入一勺海鮮醬,15克生抽和青大蒜,用筷子攪拌均勻,作為羊頭肉蘸料。一盤做法簡單口感細膩的下酒菜白切羊頭肉就做好了
7、具有食補價值,且製作方法多樣,是一種老少皆宜的菜餚。
㈡ 羊頭的做法
材料
羊頭1隻約1500克。調料大蒜粒50克,糖色8克,老抽10克,白糖5克,味精5克,色拉油30克。
做法
1、將羊頭燙去毛,劈開兩半,先入沸水中汆2分鍾漂去血水,再入凈涼水中小火煮爛(當年的羊煮約1小時,往年的則需1個半到2個小時,用高壓鍋要40分鍾)。撈出後拆去骨頭。
2、熟羊頭肉切成5厘米長、3厘米寬、0.1厘米厚的薄片。
3、先將大蒜粒入燒至五成熱的油中大火煸香,下入羊頭片、糖色、老抽、白糖等調料小火燜燒2分鍾左右入味,燜至汁稠、味濃時放入味精稍煨出鍋即可。
小訣竅
特點
色澤紅亮,口味香濃。
製作關鍵
羊頭肉等晾涼後再切,因為熱切時黏度比較大。老抽分量適當重一些,色澤要調到紅亮。
羊肉做法指導
1. 煮制時放數個山楂或一些蘿卜、綠豆、炒制時放些蔥、姜、孜然等佐料可去膻味;
2. 吃涮肉時務必涮透;夏秋季節氣候燥熱,不宜吃羊肉;
3. 羊肉中有很多膜,切絲之前應先將其剔除,否則炒熟後肉膜硬,吃起來難以下咽。
㈢ 羊頭怎麼做好吃 大全
羊肉卷
食材:羊頭,大蔥,生薑,鹽,料酒,糖,料包(八角,小茴香,桂皮,香葉,良姜,白芷,甘草,山楂,陳皮)
製作過程:
1.把羊頭對半剖開,冷水裡浸泡2小時以上,充分浸泡出血水,當水變紅後要及時換干凈的水,多換幾次,期間給羊頭翻翻面,避免有浸泡不到的地方。
2.鍋里下入足量的水,冷水下羊頭,水燒開後再煮15分鍾左右,把浮上來的血沫都撇干凈。我的鍋比較小,羊頭不能完全浸到,只能藉助湯勺不斷地把底下的湯往上面澆,翻面再煮煮。
3.焯好的羊頭再次清洗干凈,放入電壓力鍋,加入足量的水沒過羊頭,放入生薑,大蔥以及料包,香料的組成詳見配方,如果家裡的香料沒有這么多,取前幾味即可。香料掰碎一點更容易出味,也可以先把香料煮出味,再放入羊頭。最後加少許的白酒,鹽和適量的糖,電壓力鍋一個燜燉程序,約45分鍾。
4.程序結束後,不要馬上取出,繼續燜在裡面讓它充分入味。
取出一半的羊頭,剔除骨頭,注意要盡量保證羊皮的完整,皮朝外捲起來,要盡量卷得緊一些,用保鮮膜包好。放冰箱冷藏一夜定型。
5.吃的時候,去掉保鮮膜切片即可,隨吃隨切,非常方便,節日里一次也可以做多一些,做冷盤非常合適。
㈣ 請問羊頭怎麼做好吃
材料
去毛羊頭1顆(毛重約2000克,凈重約1500克),腌蒜50克,大蒜150克。調料蔥、姜各30克,鹽50克,味精8克,白糖10克,陳醋200克,生抽50克,花椒8克,干辣椒5克,香葉2克,小茴香5克,香油10克,辣椒紅油30克。
做法
1、蔥洗凈、切段;姜洗凈、拍松;羊頭從下巴處掰開,沖洗干凈,用冷水浸泡1小時,取出後放入不銹鋼鍋(桶)內加冷水沒過羊頭,小火燒開,打去浮沫,加入蔥段、姜、花椒、干辣椒、香葉、小茴香、鹽40克小火燜30分鍾,撈出後趁熱剔下羊頭肉,切成長5厘米的條;將去肉後的羊頭從中縫處敲開腦殼,露出羊腦(不要下巴),把切好的羊頭肉整齊地碼放在羊腦上即可。
2、將大蒜搗成泥放入碗中,加入鹽10克、味精、白糖、陳醋、生抽、腌蒜,淋入辣椒紅油和香油製成調味料,同羊頭一起上桌,客人可以夾羊頭肉蘸調味料食用。
小訣竅
特點
蒜香濃郁,微酸可口,羊頭鮮嫩,無腥臊異味,是羊肉菜餚中的佳選。
師傅點撥
1、羊頭選用和林格爾縣當年生的羯羊,此羊常年食用柴甜、甘草、公英等草葯,飲山中之甘泉,故肉質鮮嫩,無腥臊異味,選用此羊頭為最佳;如果買不到這樣的羊頭,可用別的污染少的羊頭代替。
2、羊頭必須用冷水慢慢燒開,然後用小火燜制,否則羊頭表面的肉成熟了,腦殼中的羊腦還沒有成熟;另外,如果用大火燜制羊頭肉,羊頭肉的表皮容易破裂。
3、大蒜必須搗成泥,不要切成末,否則蒜味不夠濃郁。
㈤ 羊頭怎麼樣做才好吃
羊頭的烹飪技巧1、處理好的羊頭可直接放入清水中煮1-2小時,煮熟後取下羊頭肉、羊耳朵、羊舌頭、羊眼睛,直接切片加調料涼拌或炒著吃;2、燉羊頭時還可加入調料,煮熟後,就可以把羊頭肉取下來直接吃。1、燉羊頭時往鍋里加點米醋或是一定量的咖喱粉,煮到開鍋,可以減少膻氣味;2、燉羊頭時將一隻白蘿卜鑽些孔,入鍋與羊排同煮;也可在鍋中放幾粒綠豆,都可除去腥膻味。
羊頭的食用建議1、如果是冷凍的羊頭需要先放在室溫下緩慢解凍;2、在火上燒掉羊頭表面的絨毛、在清水中浸泡2小時,用板刷反復刷洗表面,再把羊嘴掰開,用小毛刷探進口內刷洗口腔,將口、鼻、耳內的臟物刷出,然後換新水再洗2次;3、瀝凈水,用刀從頭皮正中至鼻骨劃一長口,以便於煮熟後拆骨,這個適用於用煮整個羊頭。4、也可把羊頭剁成大塊,用來燉湯、紅燒。麻辣羊頭做法:白煮羊頭肉750克、蔥白15克、醬油30克、芝麻5克、精鹽2克、花椒30粒、白糖5克、麻油15克、干辣椒粉5克。1)將芝麻炒熟,晾涼。2)蔥白洗凈,切成末。3)干辣椒粉放碗中,加入適量開水調散,澆入燒至八成熱的麻油攪勻。
4)花椒放鍋內,用小火焙至微黃,取出研成粉,和辣椒油、白糖、精鹽、花椒粉、醬油調勻成麻辣汁。5)將羊頭上的雜毛去干凈,洗凈,下入沸水鍋中氽燙一下,除盡羊膻味。然後將羊頭放入鍋中燉爛,取出羊頭,除盡羊頭里的羊骨,將羊頭肉切成長方形薄片,碼在盤中,澆上對好的麻辣汁,撒上熟芝麻與蔥末,吃時拌勻即成。
㈥ 羊頭怎麼煮,才美味。。
主料:熟羊頭肉200g、豆腐1塊、青蒜50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料酒適量、生抽適量、胡椒粉適量、辣椒油適量、薑末適量、雞精適量
1、將熟羊頭肉放盆里備用。
㈦ 過年時家裡都會買羊頭,那麼羊頭應該怎麼做才最好吃
羊頭的營養價值,羊頭肉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1.B2和煙酸,膽甾醇等,還有礦物質鈣、磷、鉀、鈉、鎂、鋅、硒、鐵等營養成分。新疆館子的羊頭料理的是要有體系的,傳統會先用火把羊頭臉上的毛反復燒幾次,刮干凈之後再泡水,做法也分紅白兩種:所謂的「白」,就是清水羊頭;而「紅」則是指爆炒羊頭肉。
羊頭片放入高壓鍋中,將蔥段、薑片放入鍋中,適量的料酒,加入適量的水,開水煮,煮熟後,把羊頭上的骨頭拆掉,羊頭骨要趁熱拆,否則待冷了就不好拆了,切片裝盤。水量要漫過羊頭9厘米,將洗凈的羊頭放入鍋中,達到七成熟時,趁熱稱拆下顱骨。手按下羊臉上的肉,如已由原來的硬挺變得稍有彈性,或者按下耳朵根部,已由硬變軟即可。
羊頭肉放入高壓鍋里,加入時蔬碎塊(芹菜、洋蔥、香菜、胡蘿卜等)、八角、草果、丁香、香葉各2克,調入蚝油、海鮮醬、柱侯醬各20克、鹽3克、味精6克、白糖4克,把羊頭放盆里,把舌頭上的舌苔刮干凈,口腔附近也要刮干凈,全部刮干凈後沖洗干凈備用,鍋里加入一點油,加入冰糖炒糖色,用小火炒至冰糖融化,炒成棗紅色倒入開水。
㈧ 羊頭怎麼做
作法一
熟的羊頭肉和甜椒一起炒美味,下邊詳細介紹作法:
提前准備原材料:熟羊頭肉400克、甜椒250克、小蔥10克、姜5克、蒜頭10克、鹽適量、米酒少量、雞精少量、糖5克、油適當
製做流程:
1、先將甜椒清洗切割成塊
2、 蔥切馬蹄子狀,蔥姜切成片
3、羊頭肉切成片
4、鍋中下油先將蔥蒜進行爆香,再倒進甜椒加鹽油爆(甜椒較為厚,不容易進味,能夠 多炒一會兒)
5、隨後放羊頭肉,再加糖(在這兒說一下,糖放一點就可以了,提個鮮香)煸炒,放雞精,起鍋擺盤。
作法二
熟羊頭肉熬湯的流程:
1、熟羊頭肉切成片,涼水放鍋中,燒開後再煮三分鍾:
2、用苕帚撈起來,盡可能瀝干水份預留:
3、燉鍋里加點油,爆小香蔥生薑沫,放十三香,放水,把以前解決好的羊頭肉放到里邊,再把清理好的片粉放里,燒開後轉文火,再次燒煮半小時:
4、肉質地滑嫩,料汁粘稠就可以熄火,依自身口感放進其他調味品。
㈨ 羊頭怎樣做
羊頭的做法步驟,下面介紹一款羊頭煨湯的做法:
食材准備:
羊頭、雞蛋、蘿卜、生薑
先把羊頭羊角去除,羊角去掉以後把羊腦剛好漏出來,把羊腦挖出來,做個羊腦燉蛋,用噴槍把羊毛處理干凈,再把羊嘴切開,把羊舌頭漏出來清洗干凈,把羊頭放入鍋中焯水,放入薑片去腥
羊腦里放點涼水,泡去血水,鍋開後撇去浮沫,蓋上鍋蓋再煮十分鍾,再把羊頭撈出來,再把羊頭拿去清洗下,把上顎的一層皮弄掉,用刀把舌頭刮一下,拿到水底下沖洗下,再把羊頭擺入砂鍋中燉湯
倒入漫過食材的涼水,再擺入薑片去腥,蓋上鍋蓋大火燒開,中小火慢燉1個半小時,把泡去血水的羊腦放入盤中,再打入三個雞蛋,再撒入少許食鹽,胡椒粉,放入燒開的蒸鍋中大火蒸十分鍾
再切胡蘿卜片,羊頭燒了一個小時多10分鍾,再把蘿卜片放入鍋中,蓋上鍋蓋,繼續再燒20分鍾。蒸鍋時間到時,拿出羊腦蒸蛋,再淋上點生抽,搖晃均勻,撒上蔥花,羊腦燉蛋就做好了
羊頭時間到時放點食鹽、胡椒粉,攪勻以後,把羊頭給它撈出,冷卻以後直接拆了吃
羊肉性溫,冬季常吃羊肉,不僅可以增加熱量,抵禦寒冷。
㈩ 羊頭的做法是什麼
羊頭的做法如下:
1、選用2至3齡也稱「四六口」的內蒙古產的山羊頭(是被閹割過的公頭號,俗稱羯羊,這種羊頭,肉嫩而不膻,能切出又薄又大的肉片),放在冷水中浸泡2小時,用板刷反復刷洗頭皮,刷得越白截止好(但不要將皮刷破)。再把羊嘴掰開,用小毛刷探進口內刷洗口腔,並在水內來回移動著刷洗,將口、鼻、耳內的臟物刷出,然後換新水再洗2次。瀝凈水,用刀從頭皮正中至鼻骨劃一長口,以便於煮熟後拆骨。
2、鍋內倒入涼水(水量要漫過羊頭9厘米),在旺火上燒沸,將洗凈的羊頭逐個放入鍋中,煮1個多小時,達到七成熟時(用手按一下羊臉上的肉,如已由原來的硬挺變得稍有彈性,或者按下耳朵根部,已由硬變軟即可),取出趁熱稱拆下顱骨。
3、將粗鹽放在沙鍋里,靠在微火旁邊,慢慢焙乾(火力不要大,須保持鹽粒潔白不變色),倒在石板上研成粉末,再過細羅。花椒也如此泡製。然後將鹽粉、花椒粉及丁香粉、砂仁粉摻在一起拌成椒鹽。
4、將泡好的熟羊頭瀝凈水,切時,先將羊臉子(皮朝下)放在案板上,左手按住羊臉子,右手持刀,刀刃向外,刀背向里,傾斜成20°角,每隔1.5毫米距離片入一刀,片成較薄的大坡刀片。羊舌也片成同樣的片。其他如羊眼睛,羊耳朵,上膛軟骨(羊腦髓不切),均立著刀切成薄片。切片後,按不同部位分別盛入盤內,撒上椒鹽(要現各異要撒,不然會使羊肉軟塌無勁)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