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車臣是不是一個國家,在哪裡
是一個自治共和國。
車臣共和國:
車臣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地處於北高加索山區,西接印古什共和國和北奧塞梯共和國,西北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東連達吉斯坦共和國,南部與喬治亞分享一條很長的邊界。首府格羅茲尼。
(1)車臣是俄羅斯的哪個地方擴展閱讀
自治共和國:
蘇聯和主權聯邦政體國家中為了實現民族自治而成立的地方自治行政單位,在前蘇聯的政區劃分中,隸屬於各加盟共和國,級別和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州平級,但擁有較大的權利,有自己的憲法。
蘇聯時期稱為「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АССР)」。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紛紛將境內各自治共和國去除「蘇維埃社會主義」(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文字,稱為自治共和國。
② 車臣屬於俄羅斯嗎它們之間的關系怎麼樣
車臣屬於俄羅斯,因為車臣是屬於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共和國,而且車臣是俄羅斯的聯邦領土,車臣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並且車臣的全名叫車臣共和國。它們之間的關系還是比較不錯的。
③ 車臣在俄羅斯什麼位置
地處於北高加索山區,西接印古什共和國和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西北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東連達吉斯坦共和國,南部與喬治亞分享一條很長的邊界。首府格羅茲尼。
車臣共和國占據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不僅連接著俄羅斯同南高加索三個共和國的石油管道和鐵路干線,而且同周圍幾個穆斯林人口比例很大的共和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素有「聯結外高加索的生命線」之稱。
車臣共和國位於海拔4493米的俄羅斯聯邦西南部的大高加索山脈北側。其南部與喬治亞為鄰,北部與俄聯邦的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北奧塞梯—阿蘭自治共和國接壤,東部、西部是俄聯邦達吉斯坦共和國和印古什共和國。
④ 車臣指的是那裡城市謝謝
車臣是俄羅斯的一個自治共和國(相當於一個省)
地處於北高加索山區,西接印古什共和國和北奧塞梯共和國,西北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東連達吉斯坦共和國,南部與喬治亞分享一條很長的邊界。
⑤ 車臣在俄羅斯哪個方位,他與俄羅斯的歷史淵源
車臣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的南部聯邦管區的其中一個共和國,地處於北高加索山區,西接印古什共和國和北奧塞梯共和國,西北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東連達吉斯坦共和國,南部與喬治亞分享一條很長的邊界。(網路)
有關車臣的最早記載是在7世紀初以前。「車臣人」這一稱呼最早源自阿爾貢河,車臣人在13世紀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末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直到15至16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後,車臣人才開始從山區向平原遷徙。16至19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車臣。
車臣與俄羅斯:
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為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對象,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戰爭。
19世紀,沙俄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高加索戰爭於1895年把車臣並入帝國版圖。之後一直都屬於俄國。十月革命之後,車臣繼續留在俄羅斯聯邦里。蘇聯成立後的1922年11月30日,成立車臣自治州,隸屬於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34年1月15日和同屬俄羅斯聯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並為車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改名為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由於在二戰中,部分車臣人試圖與德國軍隊合作謀求獨立,1944年,在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將幾乎整個車臣民族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7萬多車臣人被驅逐到中亞哈薩克和西伯利亞境內,並撤消了車臣的自治共和國地位。直到1957年赫魯曉夫執政時期,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方才得以恢復。1989年後,蘇聯局勢急劇動盪,民族分離勢力在車臣、印古什和北奧塞梯等高加索地區嚴重膨脹,車臣和北奧塞梯等自治共和國的均有流血沖突發生。
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聯邦的不少成員,特別是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國,都希望像鄰近的亞美尼亞或喬治亞一樣享有獨立的地位。加上過去在前蘇聯年代裡,一直受到壓迫,造成車臣人要求獨立和反俄羅斯的旺盛心態。
1991年,時任車臣共和國總統的杜達耶夫發表了獨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羅斯的承認。1994年,俄羅斯當局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總統葉利欽指派俄軍大舉攻打車臣,但是車臣武裝一直拒絕放下武器,致使這場內戰持續了20個月之久,杜達耶夫在這場戰爭中被打死。1996年底,在車臣武裝在俄境內先後製造兩起重大劫持人質事件後,俄軍被迫撤出車臣。1997年1月,阿·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後,仍然堅持車臣是「獨立國家」。1997年5月,俄聯邦與車臣簽署和平與相互關系原則條約。但是,車臣領導人始終未放棄其「獨立」主張。
1999年,7月4日,沙米利·巴薩耶夫指揮5000人的武裝部隊偷襲了俄內務部隊哨所。導致了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第二任總統普京以非常強硬的態度駁斥了分離主義思潮,出動10萬軍人,對車臣進行封鎖和展開軍事打擊。經過空中轟炸和地面圍剿,大股車臣武裝被消滅,俄軍幾乎控制了車臣全境。但是,車臣剩餘的武裝 採取游擊戰術 進行暗殺和恐怖活動。
2000年,俄軍攻下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取得了平叛行動的決定性勝利。普京簽署命令,對車臣實行總統直接治理,由總統駐北高加索代表卡贊采夫具體落實。
2001年初,普京下令將清剿車臣殘匪的任務由國防部移交聯邦安全局。在車臣成立政府和常設行政機關,任命原斯塔夫羅波爾政府首腦伊里亞索夫為車新政府總理。這標志著車臣開始從戰爭狀態轉入正常狀態。2001年2月起當局從車臣撤軍。
「9·11」事件後,美出於建立全球反恐聯盟的需要,在車臣問題上表態明顯軟化。車臣分裂分子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軍事上無力實施反撲,將製造恐怖襲擊視為阻撓車臣和平進程的唯一有效手段。2002年下半年,車臣恐怖分子活動日益猖獗,多次用導彈擊落聯邦軍用飛機,並製造多起惡性恐怖事件。
車臣獨立分子認為俄羅斯聲稱的反恐行動實際是大屠殺,第一次車臣戰爭及第二次車臣戰爭本質上是殖民戰爭,十數年間,有30%車臣人遭到殺害,許多車臣婦女的丈夫或兒子無故失蹤,她們搜集並紀錄數百卷恐怖罪行的錄影帶,並將之偷渡入歐洲,向國際人權法庭控訴。影響所及,亦有部分失去親人的車臣婦女選擇加入炸彈自殺的恐怖事件。
地理:車臣共和國占據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不僅連接著俄羅斯同南高加索三個共和國的石油管道和鐵路干線,而且同周圍幾個穆斯林人口比例很大的共和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素有「聯結外高加索的生命線」之稱。 車臣共和國位於海拔4493米的俄羅斯聯邦西南部的大高加索山脈北側。其南部與喬治亞為鄰,北部與俄聯邦的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北奧塞梯—阿蘭自治共和國接壤,東部、西部是俄聯邦達吉斯坦共和國和印古什共和國。
⑥ 車臣到底是俄羅斯的什麼具體說一下
車臣 (Chechnya) 是俄羅斯聯邦領土,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與喬治亞隔山為鄰,面積約1. 5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00萬。首府格羅茲尼 (Grozny) 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羅茲尼城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車臣人驍勇善戰,信奉伊斯蘭教。
主要民族:以穆斯林族為主,信奉伊斯蘭教,還有俄羅斯族。
首府:格羅茲尼,人口40.1萬(1989年)。
1997年1月23日,車臣總統揚達爾比耶夫宣布,為紀念焦哈爾· 杜達耶夫而將車臣首府格羅茲尼更名為焦哈爾—加拉,1998年3月25日車臣議會批准這一決定,但外界媒體仍用格羅茲尼這一名稱。
工業:石油開采、石油加工、化學、機器製造、建築材料、食品、木材加工等。
農業:種植小麥、水稻、玉米、大麥、向日葵、甜菜、蔬菜。還有園藝業和葡萄種植業。
有關車臣人的最早記載是在7世紀初以前。「車臣人」這一稱呼最早源自阿爾貢河邊的「大車臣」這一村莊的名稱,以後逐漸成為車臣民族的族稱。車臣人自稱「納赫喬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車臣人在13世紀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末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直到15至16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後,車臣人才開始從山區向平原遷徙。16至19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傳入車臣。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為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對象,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血腥殘酷的戰爭。
19世紀,沙俄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高加索戰爭於1895年把車臣並入帝國版圖。1922年11月成立車臣自治州。1934年1月車臣與其西鄰印古什合並,1936年12月改成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二戰期間,蘇聯政府以車臣人同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由,把許多車臣人強行遷出家園。當時有38.7萬多車臣人被驅逐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直到1957年1月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才決定恢復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建制,歸俄羅斯聯邦管轄。
1991年9月6日,即蘇聯發生「8·19」事件後不久,蘇聯空軍少將、車臣人杜達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10月,車臣舉行共和國總統和議會選舉,杜達耶夫當選總統。11月,即在蘇聯解體的前夕,杜達耶夫頒令成立「主權國家」車臣共和國,並很快組織了車臣國民衛隊。從此,車臣既不簽署1992年的俄聯邦條約,也不參加1993年的俄議會選舉,在「獨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俄羅斯當局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於1994年12月出兵車臣。但是車臣武裝一直拒絕放下武器,致使這場內戰持續了20個月之久,杜達耶夫在這場戰爭中被打死。1996年底,在車臣非法武裝在俄境內先後製造兩起重大劫持人質事件後,俄軍被迫撤出車臣。1997年1月,阿·馬斯哈多夫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後,仍然堅持車臣是「獨立國家」。1997年5月,俄聯邦與車臣簽署和平與相互關系原則條約。但是,車臣領導人始終未放棄其「獨立」主張。
為徹底解決車臣問題,俄聯邦當局於1999年出動10萬軍人,對車臣進行封鎖和展開軍事打擊。經過空中轟炸和地面圍剿,大股車臣非法武裝被消滅,俄軍幾乎控制了車臣全境。但是,車臣剩餘的非法武裝化整為零,在車臣內外採取游擊戰術,頻頻進行暗殺和恐怖活動。特別是近兩年來,車臣非法武裝分子活動猖獗,不斷製造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002年10月23日,數十名車臣武裝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羅夫卡劇院將800多名正在觀看演出的觀眾和演職人員劫為人質。3天後,俄特種部隊向劇院內施放催眠氣體後,成功地解救了大多數人質,但仍有130名人質不幸喪生。俄軍隨即在車臣展開了大規模清剿行動。2004年9月1日,馬斯哈多夫與車臣非法武裝的另一個頭目巴薩耶夫策劃和製造了震驚世界的俄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學校劫持人質事件,俄當局隨後懸賞約1000萬美元緝拿他們。
遇難的俄聯邦車臣總統卡德羅夫
根據形勢的發展,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必須加快車臣立憲進程。2002年12月11日,車臣人民代表大會舉行,討論車臣新憲法和選舉法草案。次日,普京發布關於車臣全民公決的總統令。2003年3月23日,車臣就是否贊成新的共和國憲法草案、總統選舉法草案、議會選舉法草案舉行車臣歷史上第一次全民公決。全民公決通過的車臣新憲法規定,車臣是俄聯邦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從法律上確定車臣作為俄聯邦一個主體的地位,進而保證俄聯邦主權和領土完整。2003年10月5日舉行全民選舉,車臣共和國行政長官卡德羅夫當選俄聯邦車臣共和國總統,任期4年,這是根據新選舉法選舉的第一位車臣總統。
2004年5月9日,車臣非法武裝在格羅茲尼勝利日慶祝活動中再次製造恐怖爆炸事件,車臣共和國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和俄高加索聯合集群司令巴拉羅夫在這次事件中被炸身亡。9月1日,馬斯哈多夫與車臣非法武裝的另一個頭目巴薩耶夫策劃和製造了震驚世界的俄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學校劫持人質事件,俄當局隨後懸賞約1000萬美元緝拿他們。2007年4月,車臣新總統拉姆贊·卡德羅夫宣誓就職,他是車臣首任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之子。
2005年3月8日,車臣非法武裝頭目馬斯哈多夫在車臣北部被擊斃 。2006年6月17日,車臣非法武裝重要頭目薩杜拉耶夫當天被車臣警方擊斃 。同年7月10日,車臣非法武裝頭目巴薩耶夫在俄印古什共和國被俄軍警擊斃 。
⑦ 車臣在俄羅斯的哪個位置
車臣 (Chechnya) 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與喬治亞隔山為鄰
「中東地區」或「中東」 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非洲東北部與歐亞大陸西南部的地區。
中東名稱的來源據說是:16-17世紀歐洲殖民者向東殖民時,把距離歐洲的地理位置按遠近劃分成了:近東,中東,遠東。
中東大部分為西亞,但與西亞的區別是:1.中東不包括阿富汗。 2.中東不包括地處外高加索的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3.中東包括非洲國家埃及。 4.中東包括了土耳其的歐洲部分。
中東是兩洋三洲五海之地,其處在聯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其三洲具體指亞歐非三大洲,五海具體指裏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交通便利,海陸空的路線,可順利運送石油到各國。
「中東」不屬於正式的地理術語。一般說來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專題,圖庫)、 以色列、 約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達、 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葉門,巴勒斯坦、馬格裡布國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蘇丹、茅利塔尼亞和索馬里,由於其歷史文化原因一般認為屬於中東國家,土耳其和塞普勒斯盡管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北邊的阿富汗有時也與中東聯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