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白俄羅斯人信奉什麼教

白俄羅斯人信奉什麼教

發布時間:2022-08-16 04:31:24

① 俄羅斯人信仰的宗教是什麼

俄羅斯人信仰的宗教是東正教(基督教三大流派之一)。

俄羅斯約63%的居民自稱信奉東正教,其中大多數屬於俄羅斯正教會,俄羅斯正教會在俄羅斯民族感形成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即使不信教的俄羅斯人在文化上也把他們自己與東正教聯繫到一起。少數俄羅斯人信仰舊禮儀派,這個從東正教中分裂出來的派別拒絕17世紀里引入的儀式改革,在俄羅斯人中其它宗教信仰很少。其中最主要的是浸信會,有8.5萬多信徒。

(1)白俄羅斯人信奉什麼教擴展閱讀

現代俄羅斯民族是從過去東斯拉夫人中不同部落所組成的南北兩個民族混合組成的,基因分析證明現代俄羅斯人與波蘭人或烏克蘭人沒有多少區別(因為父系都被瑞典人換過血)。

北歐的俄羅斯人和芬蘭-烏戈爾人也有許多基因類似處(現代芬蘭人也是原始芬蘭人跟瑞典人的混血)。芬蘭-烏戈爾人曾經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中北地區生活,在斯拉夫人北遷的過程中他們有些被同化。

從1世紀到10世紀他們不斷和平地向波羅的海地區發展,同化當地的人,在波羅的海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斯拉夫部落。後來白俄羅斯人和南俄羅斯人又形成了自己的語言分支和民族。

② 白俄羅斯有什麼習俗

白俄羅斯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大多慣以握手為禮,握手時要脫下手套,禁忌隔著門檻握手。

也習慣以擁抱禮會見客人。特別好的朋友久別重逢,會用擁抱和親吻。一般是擁抱後互相親吻臉頰三次,先右再左再右。

白俄羅斯人對親朋好友問的相見,一般慣施親吻禮:長輩對晚輩,一般以吻額為最親切;朋友之間,一般都吻面頰;男子對尊敬的婦女,多施吻手禮;夫婦或情侶之間施吻唇禮。

與陌生女士相見,不要主動握手,更不能過分親熱。除非對方主動跟你握手,可以說兩句贊美女士年輕漂亮的話,一定會得到對方的好感。

他們對鹽十分崇拜,認為鹽能驅邪除災,故又對把鹽碰撒比較忌諱,認為其為不祥的預兆。按古老習俗,就是喜歡用麵包和鹽招待客人。因為在古俄羅斯鹽很珍貴,只有款待貴賓時才能在宴席上見到,而麵包在當時則是富裕和地位的象徵。通常,主人手捧麵包,客人躬身接過麵包,先對麵包示以親吻,然後掰一小塊,撒上一點鹽,品嘗一下,表示感謝。流傳至今,俄羅斯人用麵包和鹽招待客人以示善意和友好,已成為俄羅斯人與人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應邀做客,進屋後應脫衣帽,先向女主人問好,再向男主人和其他人問好。迎接客人的儀式有一定之規,重要的客人由主人在過道屋迎接,一般的客人由主人在房間里等待。此外,在家門口迎客的是家裡地位最低的人,在門廊迎賓的則是一家之主。

會客時賓主坐次也有講究,最尊貴的座位是家裡聖像的下面,主人坐在貴賓的右手。告別時,客人要先向聖像祈禱,然後與主人行吻禮,視客人的尊貴程度,主人決定將客人送至房間門口或送至屋門檻。

③ 白俄羅斯人普遍使用的語言是俄羅斯語還是白俄羅斯語

白俄羅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elarus,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207600平方公里。989.86萬人(2003年1月)。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白俄羅斯族佔81.2%,俄羅斯族佔11.4%,波蘭族佔3.9%,烏克蘭族佔2.4%,猶太人佔0.3%,其他民族佔0.8%。官方語言為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主要信奉東正教,西北部一些地區信奉天主教及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合並教派。 亞麻明斯克(Minsk, Минск),人口171.3萬(2002年1月)。年平均氣溫7.8℃。總統亞歷山大·格里戈里耶維奇·盧卡申科(Александр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Лукашенко),1994年7月當選,任期5年,1996年全民公決延期至2001年,2001年9月連任。2004年10月17日,白就現任總統盧卡申科能否參加下屆總統大選和取消憲法關於限制總統任期的規定舉行全民公決。79.4%的選民投票表示贊成。獨立日(共和國日):7月3日。1944年7月3日紀念蘇軍解放被德國法西斯佔領的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位於東歐平原西部的內陸國。東鄰俄羅斯,北、西北與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交界,西與波蘭毗鄰,南與烏克蘭接壤。屬溫和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18℃。白俄羅斯人是東斯拉夫族的一支。9至11世紀其大部分領土屬於基輔羅斯。12世紀建立了一些封建公國。14世紀起,幾次被立陶宛大公國和俄羅斯吞並。十月革命後,1919年1月1日成立了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加入蘇聯。1990年7月27日白最高蘇維埃通過主權宣言,1991年8月25日宣布獨立,12月19日改名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白俄羅斯。

④ 白俄羅斯人的歷史

屬歐羅巴人種東歐類型。使用白俄羅斯語,分東北和西南兩種方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有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信東正教,西北地區的居民則多為天主教徒。當地流傳的祖先崇拜和精靈崇拜等原始迷信殘余尚未完全消除。白俄羅斯人過去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副業以養蜂和捕魚較為重要,木材加工、制陶和編織手工業發達。
根據俄國民族學家А.А.沙赫馬托夫院士對東斯拉夫民族起源的研究,白俄羅斯人的遠祖可追溯為9世紀就已居住在第聶伯河中游的維亞季奇人,以及6~7世紀時來自西部的拉季米奇人和德列戈維奇人。公元9世紀,他們同俄羅斯人、烏克蘭人一起被並入基輔羅斯版圖,共同結合形成了古羅斯部族。後來在封建割據時期,曾擺脫基輔羅斯的統治,於14世紀起被並入立陶宛公國,1569年又與波蘭合並。在此過程中,吸收了部分立陶宛人的民族成分,並受到波蘭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單獨的白俄羅斯部族。當時,毗鄰公社掌管土地和分配稅額,牧場、森林、獵區、漁場等均為公社所有,公社成員在經濟上實行互幫互助。到18世紀末,波蘭被多次瓜分(1772、1793和1795年)後,白俄羅斯地區遂被沙俄兼並。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各地居民之間經濟和文化聯系日益頻繁和鞏固,終於在19世紀中形成白俄羅斯現代民族。1917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18年被德國佔領,1919年初成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9~1920年被波蘭第二共和國佔領,1921年東白俄羅斯恢復甦維埃政權,1922年加入蘇聯。1939年,西白俄羅斯同白俄羅斯共和國合並。

⑤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國家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是兩個國家。

俄羅斯聯邦又稱俄羅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白俄羅斯,是位於東歐的內陸國家。東及北部與俄羅斯為鄰,南部與烏克蘭接壤,西部同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毗鄰。國土面積達207,600平方公里,將近80%人口為白俄羅斯人,主要少數民族依次是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

(5)白俄羅斯人信奉什麼教擴展閱讀

白俄羅斯地處歐洲平原東部,東接俄羅斯,南連烏克蘭,西鄰波蘭,西北部則與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相連,地理位置相當得天獨厚。從地緣角度看,它還位於俄羅斯與歐盟、北約這三個對歐洲有著重要影響的集團結合部,屬扼守歐亞大陸交通的戰略要沖。

歷史上白俄羅斯可謂強鄰環伺,俄羅斯、普魯士、波蘭、立陶宛在白俄羅斯的土地上曾進行無數爭霸戰爭,導致白俄羅斯的經濟遭受過無數次的毀滅,因此白俄羅斯人民對國家獨立向來有著迫切的渴望。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自蘇聯解體後,盡管俄羅斯曾在外交上曾全面倒向西方,但西方卻一直謀求進一步削弱它 。隨著北約東擴以及烏克蘭接近西方,北約試圖在俄羅斯西部邊界建立了一道北起波羅的海、南到黑海的戰略「鐵幕」,而白俄羅斯就正好位處這條「對峙線」的重心。

俄羅斯為保陣地不失,早在1996年4月2日就先下手為強,同白俄羅斯簽署了《成立主權國家共同體條約》,宣布成立俄白共同體。值得注意的是,該條約同時也強調了俄白均是主權國家,將保留各自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俄羅斯共和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俄羅斯



⑥ 俄羅斯人信仰什麼教

俄羅斯人信仰東正教。與天主教、新教並稱為基督教三大流派,是基於正統派神學並強調自身正統性的宗徒繼承教會。

東正教源自希臘文明的救世主信仰根源,因羅馬帝國東部一脈相承的拜占庭帝國、俄羅斯帝國的國家宗教聞名。

公元1世紀,希臘裔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安條克、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港、羅馬之五城聯邦原型誕生。4世紀,君士坦丁堡成為羅馬帝國的國家教會首都。5世紀,因單性論被開除的近東邊緣教會形成東方人派正教會。

⑦ 白俄羅斯有沒有民族

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白俄羅斯族佔81.2%,俄羅斯族佔11.4%,波蘭族佔3.9%,烏克蘭族佔2.4%,猶太人佔0.3%,其他民族佔0.8%。官方語言為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主要信奉東正教,西北部一些地區信奉天主教及東正教與天主教的合並教派。

⑧ 白俄羅斯的習俗有哪些

禮節禮儀

白俄羅斯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大多慣以握手為禮;也習慣以擁抱禮會見客人。

白俄羅斯人對親朋好友問的相見,一般慣施親吻禮:長輩對晚輩,一般以吻額為最親切;朋友之間,一般都吻面頰;男子對尊敬的婦女,多施吻手禮;夫婦或情侶之間施吻唇禮。

信仰忌諱

白俄羅斯人多信俄羅斯正教,西北地區的人則多信天主教。他們對鹽十分崇拜,認為鹽能驅邪除災,故又對把鹽碰撒比較忌諱,認為其為不祥的預兆。他們忌諱以薔薇花為贈禮。認為這是斷絕友誼的象徵,是一種令人沮喪的花。他們對「13」數字很討厭。認為「13」是個凶數,會給人以大禍臨頭的印象或給人帶來災難。他們對以左手搞社交活動的人很反感。認為使用左手為不禮貌的舉止。他們忌諱黑色。尤其見到黑貓,更會使他們感到沮喪。他們一般不愛吃蘑菇和茄子;

飲食習慣

白俄羅斯人愛吃黑麥糊和用麵粉、土豆做成的薄餅;喜歡酸奶、奶渣、乾酪;特別愛喝湯類;象涼雜拌甜湯、白菜湯每天都離不開。他們平時以俄式西餐為主,愛吃黑麵包,慣於用刀叉作餐具。他們對中國的飯菜倍加喜歡,認為中國的菜餚獨具特色、味美適口。

尊重女子是俄羅斯人的社會風尚。

問候時,男子應先向女子問候;年輕者應先向長者問候;進屋的人應先向主人和其他的人問好。當婦女走進客廳時,男子應站起來表宗眾挽,而男子走進客時,婦女可以不站起來,但必須面向來人,以示禮貌。

在介紹人們相識時,總是把婦女先介紹給男子,婦女在回答時應主動伸出手去握手並說出自己的姓名。非因公結識時,青年男女要說出自己的名字,成年男女則要說出自己的名字和父名。要向婦女介紹某個人時,應先徵求她同意後再介紹。上公共汽車、進房間、上樓梯時,男子一般都讓女子先行,並為其開門,即使對不認識的女子也需這樣做。出門時男子幫助同行女子穿大衣、拉大門;在影劇院里,男子應先找座位讓女子坐下後,自己再坐。請女子跳舞後,應送她回原來位置,致謝後再離去。照像時,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在室外,如果女子站著,男子不應坐著照。跟女子在一起時,吸煙前一定要徵得對方的同意。

謝肉節 (Масленица)

在每年的二月末三月初,是俄羅斯一個古老的節日。在十四世紀之前,俄羅斯人的祖先們是在三月份慶祝新年,在二月末慶祝謝肉節-送冬去,辭舊歲。過謝肉節的風俗一直保留至今。

謝肉節一般持續一周,每一天都有一個名字。星期一稱作「迎接」,因為在這一天開始迎接節日,婦女們一早即開始烤制象徵春天的面餅。成年人走上街頭,唱著歌,跳起舞,用銅鈴和綵帶將樹木裝飾起來,然後歡送象徵冬天的草人,給草人穿上女人的裙子,用十匹或更多的馬拉著塗彩的雪橇,載著草人遠去。每匹馬上都騎著一位騎士,騎士手舉一把掃帚,以示驅除寒冷。星期二稱作「游戲」,因為這一天開始謝肉節的游戲。星期三稱作「美食者」,星期四稱作「狂歡」,在這些天,孩子們築起雪城堡,玩「打仗」的游戲。人們還在坡道上滑雪橇,與冬日告別。星期五和星期六是出門做客,探親訪友的日子,在每家的餐桌上都會有面餅。星期日稱作「告別」,在這一天,人們與謝肉節告別,與冬天告別,然後將草人點燃,期望舊的一切都將隨冬日而去。
白俄羅斯人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性格豪邁,心地實在,通情達理,善於同外界禮尚往來,並且非常重視禮貌待客,文明用語時常「掛在嘴邊」。他們表示高興時,往往愛開懷大笑,而表示輕蔑時,又總習慣微微地一笑。因此,中國人的禮貌微笑,對他們來說,往往會使他們感到莫名其妙。他們有「女士優先」的良好傳統,習慣在各種場合照顧優待婦女。他們對「7」數倍加喜歡。認為「7」是個吉祥的數字。因此,他們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樂於同「7」數打交道。白俄羅斯民族崇尚偏愛白色,認為白色純真、潔凈;也喜歡紅色,認為紅色象徵著勇敢,並會給人以鼓舞。

⑨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區別為什麼叫白俄羅斯白俄羅斯的人很白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即使在蘇聯時期也是兩個不同的加盟共和國。國人中確還有不少人似不諳這個常識,往往把兩者加以混淆。

有人甚至望文生義,把白俄羅斯誤解成「白的俄羅斯」,以為是俄羅斯的另一種稱謂或其一部分。再就是舊中國把哈爾濱、上海等大城市的俄羅斯人,人們習稱其為「白俄」,如今有人便以為「白俄」就是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全稱"白俄羅斯共和國",位於東歐平原,在原蘇聯歐洲部分西部。國名源於民族名。其名稱由來,一說作為斯拉夫族東支的白俄羅斯人,比俄羅斯人、烏 克蘭人保留更純的古斯拉夫人的血統和特點,故白俄羅斯可釋為"純的羅斯人"。

白俄羅斯人的膚色確實是白色的,但是並不是因此才叫的白俄羅斯。

(9)白俄羅斯人信奉什麼教擴展閱讀:

白俄羅斯舊譯別洛露西亞(「白」從舊譯「別」的諧音而來),原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蘇聯解體後成為獨立共和國。

地處原蘇聯歐洲部分西部,介於立陶宛、拉脫維亞、俄羅斯、烏克蘭之間,西鄰波蘭。面積二十點七六萬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千一百萬,極大多數為白俄羅斯人,餘為波蘭人、俄羅斯人等。

俄羅斯,北臨北冰洋,東臨北太平洋,地跨歐亞兩洲,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達一千七百一十萬平方公里,人口約一點六億多,俄羅斯人佔五分之四,首都莫斯科。

俄羅斯人的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大部分人信東正教。除俄羅斯本土外,在其周邊許多國家也有俄羅斯人,在中國就有一萬多人,是少數民族之一;另有一百多萬人分布在歐美等地。

⑩ 誰了解白俄羅斯的風土人情

「白俄羅斯」意為「純的羅斯人」。因其喜穿白色服裝和用白布綁腿,族名故稱「白俄羅斯」。主要居民為白俄羅斯人,有部分俄羅斯人和波蘭人等。白俄羅斯下設自治共和國、自治州和民族區。首都明斯克。貨幣為「盧布」。官方語言為俄語,通用白俄羅斯語。
白俄羅斯的風土人情:
白俄羅斯人直率,喜歡開誠不藏埋;

樂於相互搞交往,通情達理不見外;

民族傳統有特色,對於白色很崇拜;

忌諱薔薇花,絕交才用其相待;

「十三」之數受厭惡,黑色沮喪沒人愛。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白俄羅斯人性格豪邁,心地實在,通情達理,善於同外界禮尚往來,並且非常重視禮貌待客,文明用語時常「掛在嘴邊」。他們表示高興時,往往愛開懷大笑,而表示輕蔑時,又總習慣微微地一笑。因此,中國人的禮貌微笑,對他們來說,往往會使他們感到莫名其妙。他們有「女士優先」的良好傳統,習慣在各種場合照顧優待婦女。他們對「7」數倍加喜歡。認為「7」是個吉祥的數字。因此,他們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樂於同「7」數打交道。白俄羅斯民族崇尚偏愛白色,認為白色純真、潔凈;也喜歡紅色,認為紅色象徵著勇敢,並會給人以鼓舞。
禮節禮儀

白俄羅斯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大多慣以握手為禮;也習慣以擁抱禮會見客人。

白俄羅斯人對親朋好友問的相見,一般慣施親吻禮:長輩對晚輩,一般以吻額為最親切;朋友之間,一般都吻面頰;男子對尊敬的婦女,多施吻手禮;夫婦或情侶之間施吻唇禮。

信仰忌諱

白俄羅斯人多信俄羅斯正教,西北地區的人則多信天主教。他們對鹽十分崇拜,認為鹽能驅邪除災,故又對把鹽碰撒比較忌諱,認為其為不祥的預兆。他們忌諱以**的薔薇花為贈禮。認為這是斷絕友誼的象徵,是一種令人沮喪的花。他們對「13」數字很討厭。認為「13」是個凶數,會給人以大禍臨頭的印象或給人帶來災難。他們對以左手搞社交活動的人很反感。認為使用左手為不禮貌的舉止。他們忌諱黑色。尤其見到黑貓,更會使他們感到沮喪。他們一般不愛吃蘑菇和茄子;

飲食習慣

白俄羅斯人愛吃黑麥糊和用麵粉、土豆做成的薄餅;喜歡酸奶、奶渣、乾酪;特別愛喝湯類;象涼雜拌甜湯、白菜湯每天都離不開。他們平時以俄式西餐為主,愛吃黑麵包,慣於用刀叉作餐具。他們對中國的飯菜倍加喜歡,認為中國的菜餚獨具特色、味美適口。

尊重女子是俄羅斯人的社會風尚。
問候時,男子應先向女子問候;年輕者應先向長者問候;進屋的人應先向主人和其他的人問好。當婦女走進客廳時,男子應站起來表宗眾挽,而男子走進客時,婦女可以不站起來,但必須面向來人,以示禮貌。
在介紹人們相識時,總是把婦女先介紹給男子,婦女在回答時應主動伸出手去握手並說出自己的姓名。非因公結識時,青年男女要說出自己的名字,成年男女則要說出自己的名字和父名。要向婦女介紹某個人時,應先徵求她同意後再介紹。上公共汽車、進房間、上樓梯時,男子一般都讓女子先行,並為其開門,即使對不認識的女子也需這樣做。出門時男子幫助同行女子穿大衣、拉大門;在影劇院里,男子應先找座位讓女子坐下後,自己再坐。請女子跳舞後,應送她回原來位置,致謝後再離去。照像時,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在室外,如果女子站著,男子不應坐著照。跟女子在一起時,吸煙前一定要徵得對方的同意。
謝肉節 (Масленица) :
在每年的二月末三月初,是俄羅斯一個古老的節日。在十四世紀之前,俄羅斯人的祖先們是在三月份慶祝新年,在二月末慶祝謝肉節-送冬去,辭舊歲。過謝肉節的風俗一直保留至今。
謝肉節一般持續一周,每一天都有一個名字。星期一稱作「迎接」,因為在這一天開始迎接節日,婦女們一早即開始烤制象徵春天的面餅。成年人走上街頭,唱著歌,跳起舞,用銅鈴和綵帶將樹木裝飾起來,然後歡送象徵冬天的草人,給草人穿上女人的裙子,用十匹或更多的馬拉著塗彩的雪橇,載著草人遠去。每匹馬上都騎著一位騎士,騎士手舉一把掃帚,以示驅除寒冷。星期二稱作「游戲」,因為這一天開始謝肉節的游戲。星期三稱作「美食者」,星期四稱作「狂歡」,在這些天,孩子們築起雪城堡,玩「打仗」的游戲。人們還在坡道上滑雪橇,與冬日告別。星期五和星期六是出門做客,探親訪友的日子,在每家的餐桌上都會有面餅。星期日稱作「告別」,在這一天,人們與謝肉節告別,與冬天告別,然後將草人點燃,期望舊的一切都將隨冬日而去。

閱讀全文

與白俄羅斯人信奉什麼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68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9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5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