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使用核武原則全面的!
俄軍事學說中早已清楚寫明,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動用核武器。這些特殊情況包括:1. 外敵動用核武、或生化武器進犯俄羅斯及其盟友、 2. 俄羅斯遭受常規武器侵犯且國家體制受到威脅。俄羅斯也可以首先使用核武,前提條件是俄國家體制受到威脅,比如有人侵佔了西伯利亞或遠東,或俄西部地區遭受侵略,俄國家的存在受到了威脅。核武器是避免大國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乃至全面戰爭的王牌。
Ⅱ 俄羅斯「三位一體」的空中核打擊力量靠哪三種裝備
核武庫:8000多個核戰魔</B> 到今年6月,俄羅斯共擁有8250枚核彈頭,其中4850枚是戰略核彈頭,比去年有所減少,戰術核彈頭仍為3400枚,和去年差不多。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的時候,前蘇聯核彈頭總數高達3.5萬枚,隨後俄羅斯開始裁減核武器,每年裁減大約1000枚核彈頭。目前,俄核武庫中大約有1.8萬枚核彈頭已無法使用,還有一些核彈頭等待拆解,也有一些已經封存起來。由於美國去年單方面正式退出美蘇1972年簽訂的《反導條約》,開發導彈防禦系統,因此,美蘇《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走進了死胡同。該條約要求銷毀所有多彈頭洲際導彈,包括俄羅斯的SS-18/19/24等型號。俄羅斯根據特殊情況,乘機保留多彈頭的洲際導彈SS-18和SS-19。預計,它們很可能要到2016年才能退役。今年6月,俄羅斯外交部宣布,俄聯邦考慮到《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的失效,不再考慮其在條約中的一些承諾。然而今年上半年,美國根據自己的國情,與俄羅斯簽訂了削減戰略核武器的新協議,這就是《莫斯科條約》。根據新協議,雙方各自將把戰略核武器削減到2000枚左右。今年6月6日,美國參議院批准了該條約。在這之前,今年5月14日俄羅斯杜馬批准了新條約。 地面:洲際導彈大調整</B> 目前,俄羅斯仍部署著世界上極為強大的洲際導彈部隊,擁有5種洲際彈道導彈和1916枚核彈頭。洲際導彈型號分別是:SS-18、SS-19、SS-24M1、SS-25和SS-27。鑒於《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失效,俄羅斯停止了SS-18多彈頭洲際導彈的銷毀,目前仍有138枚在服役,它們編為三個洲際導彈師,擁有1380枚核彈頭,每個核彈頭核當量為55~75萬噸。該型導彈有兩個改進型:RS-20B和RS-20V,其中RS-20B只能攜帶單彈頭。SS-18可以攻擊1.1萬公里遠的戰略目標,如果是單彈頭,可以襲擊1.5萬公里的大型目標。SS-19洲際彈道導彈為134枚,每枚導彈可以攜帶6個分彈頭,核彈頭總數為804枚,每個核彈頭的核當量為55~76萬噸。SS-24M1也是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每枚導彈可以攜帶10枚核彈頭,每個核彈頭的核當量為55萬噸。然而,該型導彈命運卻有所不同。2002年3月,一個師的12枚SS-24導彈取消了戰備值班。目前,俄羅斯在鐵軌上機動部署著24枚SS-24洲際導彈。俄戰略導彈部隊司令曾在2002年8月宣布,俄羅斯將保留一個師的SS-24洲際導彈部隊。SS-25洲際彈道導彈是前蘇聯第4代洲際彈道導彈,可以公路機動發射,上世紀80年代部署,全長18米,起飛重量為35噸,多彈頭,每個核彈頭的核當量為55萬噸。目前俄羅斯擁有342枚。作為洲際彈道導彈家族的新貴,SS-27「白楊」-M單彈頭洲際導彈的命運要好得多,成為俄羅斯優先發展的對象。在2003年預算中,該型洲際導彈獲得了很大的撥款。然而,由於俄羅斯已決定保留一些老式的多彈頭洲際導彈,因此,俄羅斯並不急於快速部署「白楊」-M。1998年,俄羅斯曾計劃在前3年中每年部署20~30枚SS-27,後三年裡每年部署30~40枚,最後形成一支由160~220枚SS-27洲際導彈組成的新型戰略導彈部隊。然而,到今年6月,俄羅斯才部署了大約30枚。預計到2005年,俄羅斯可能只部署50~60枚SS-27。事實上,俄羅斯一直在考慮提高SS-27的核戰潛力問題,包括把單彈頭換成多彈頭。目前,SS-27部署在一些已經退役的SS-19和SS-24洲際導彈的發射井裡。近年來,俄羅斯十分注重洲際導彈的實戰能力提高問題。俄羅斯國防部曾在2002年3月宣布,要恢復SS-27新型洲際導彈的試射。2002年6月,一枚SS-27進行了試射。2002年10月,俄羅斯進行了SS-25洲際導彈的試射。2002年12月,俄羅斯進行了SS-19洲際導彈的試射。當時,SS-19的6個分導式多彈頭成功地落在了1萬公里遠的大海靶區。 海上:數量急劇減少</B> 由於俄羅斯經濟恢復緩慢,軍費有限,加上技術等方面的原因,俄羅斯海軍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實力已經急劇下降。前蘇聯解體的時候,彈道導彈核潛艇還有62艘,然而目前俄羅斯只剩下14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其中「台風」級核潛艇2艘,「德爾塔」4型核潛艇6艘,「德爾塔」3型核潛艇6艘。這些核潛艇攜帶三種型號的彈道導彈,核彈頭總數為1072枚。其中,SS-N-20為40枚,每枚核導彈有10個核彈頭,每個核彈頭的當量為10萬噸,核彈頭總數為400枚;SS-N-23為96枚,核彈頭為384枚,每個核彈頭的核當量為10萬噸;SS-N-18Ml為96枚,核彈頭為288枚,每個核彈頭的核當量為20萬噸。俄軍彈道導彈核潛艇主要部署在兩大艦隊的基地:一個是北方艦隊的科拉半島基地,另外一個部署在太平洋艦隊的遠東基地。俄羅斯原來有6艘「台風」大型核潛艇,現在只剩下兩艘,均部署在北方艦隊。其中一艘已經完成翻修回到基地,另外一艘准備用做SS-N-27潛射彈道導彈試驗的平台。在3艘「德爾塔」4型核潛艇中,一艘已經完成修理回到北方艦隊,另外兩艘還在修理。近年來,俄羅斯海軍退役的核潛艇包括:所有第一代現代化彈道導彈核潛艇——「揚基」核潛艇,第三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德爾塔」1型和2型。在14艘「德爾塔」3型核潛艇中,7艘已退役,1艘轉為水下救援艇。在7艘「德爾塔」4型核潛艇中,1艘已退役。目前,俄羅斯還在建造新型核潛艇。這就是「波伊」(Borey)級核潛艇的第一艘「多爾格魯基」號。該艇早在1996年就開始安裝龍骨,但建造斷斷續續。俄羅斯海軍根據新的戰略,要求該艇配備新型潛射彈道導彈。預計,該艇將於2005年服役。俄羅斯海軍一方面加緊發展SS-27洲際導彈的潛射型,另一方面不得不對現役潛射彈道導彈進行改進。其中,為了配備現役的「德爾塔」4型核潛艇,俄海軍決定延長SS-N-23潛射彈道導彈的壽命。美國情報系統發現,SS-N-23改進型可以攜帶10枚分彈頭,而不是4枚,能夠摧毀加固的戰略目標。這就是說,俄海軍只要發射一枚SS-N-23,就可以打擊對手10個加固的發射井之類的戰略目標。俄海軍還加強了潛射彈道導彈的作戰訓練,多次在太平洋艦隊和北方艦隊進行潛射彈道導彈的試射。然而,俄海軍核潛艇「庫爾斯克」號於2000年8月沉沒導致118名艇員全部喪生後,俄海軍彈道導彈核潛艇逐步停止了海上巡邏。其中在2002年,俄海軍彈道導彈核潛艇沒有進行一次海上巡邏。此外,俄海軍的核動力攻擊潛艇在2002年也只進行了2次巡邏。在1991年的時候,俄海軍彈道導彈核潛艇巡邏次數曾達37次,核動力潛艇為18次。今年以來,這種情況已經有所改觀,俄海軍彈道導彈核潛艇開始恢復海上巡邏。 空中:核威懾依然十分強大</B> 目前,俄羅斯空軍的核威懾部隊仍然擁有79架戰略轟炸機和864枚空射核導彈之類的核武器。俄軍戰略轟炸機主要分三大類:15架圖-160遠程轟炸機,配備180枚核彈;34架圖-95MS6「熊」H6遠程轟炸機,配備204枚核彈330架圖-95MS16「熊」H16戰略轟炸機,配備480枚核彈。這些轟炸機屬於俄羅斯空軍37航空部隊,其中,第79重型轟炸機近衛團的14架H16型轟炸機部署在西伯利亞烏克蘭卡空軍基地,121重型轟炸機團13架H16部署在恩格斯基地,26架H6部署在烏克蘭卡基地。俄空軍戰略轟炸機主要配備三大型號的武器:AS-15A/B巡航導彈、AS-16短程攻擊導彈和核炸彈。其中,每架圖-160可以攜帶12枚AS-15B巡航導彈或A$16導彈,「熊」H16可以攜帶16枚AS-15A空射巡航導彈和一些核炸彈,「熊」H6可以攜帶6枚AS-15空射巡航導彈和一些核炸彈。目前,這些轟炸機還在進行現代化改裝,包括航空電子系統、通訊設備和武器系統等。戰略轟炸機完成改裝後,可以延長使用壽命,能夠攜帶新型武器,包括俄空軍正在加緊研製的新型巡航導彈。新型巡航導彈類似美國空軍的「先進巡航導彈」,既可以攜帶常規彈頭,也可攜帶核彈頭。新型核巡航導彈於2002年進入最後研製階段,目前已進行了一些常規性的試飛,將來很可能配備在圖-160等型遠程轟炸機上。2002年4月,俄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進行了近10年來的最大演習,多達20架戰略轟炸機同時升空飛行,作戰范圍涉及整個俄羅斯空域,還包括北冰洋等地,科目包括巡航導彈和其他類型武器攻擊等。參加演習的還有其他一些戰機,包括圖-22M3戰術轟炸機等。演習期間,美國曾在阿拉斯加空域派出戰斗機進行空中監視和攔截,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斗機也曾在日本海對俄空軍遠程轟炸機進行了空中監視。
Ⅲ 美導彈連部署波蘭,俄羅斯如何絕地反擊。
1 主要針對俄羅斯。其次也針對像伊朗等掌握中程導彈技術的國家。
2 可能會讓俄羅斯的核打擊威懾能力大打折扣,威脅俄羅斯國家安全。
3 可能性機會為零。
4 暗戰為主,亮劍為輔。
5 因為這兩個地方離俄羅斯很近。是俄羅斯傳統意義上的「前庭」地區。
6 鑒於俄羅斯財政力量不足,只能把錢花在進攻武器方面。所以應該加大洲際導彈突防技術的研究。
Ⅳ 核武器一旦失效,俄羅斯拿什麼保持武力優勢
如果核武器失效的話,俄羅斯在國際社會上面的地位就沒有辦法可以保證了,只要核武器存在一天,他還是一個世界上的大國。但是如果核武器失效了,俄羅斯是沒有其他的軍事武力優勢,所以俄羅斯會拼盡一切去保證核武器的存在,去保證它可以通過更換零部件來延長壽命保持最新的可用狀態。
核武器就是俄羅斯立足在國際社會上面的根基,所以就算是拼盡全力,俄羅斯也不會讓自己落到沒有核武器的這個地步的。雖然說保養核武器是要花費很多的資金,但是我相信俄羅斯會找到解決方法的。
Ⅳ 俄羅斯的核反擊政策是什麼是受到對方多少核武器攻擊,打過去多少還是能打過去多少打過去多少
俄羅斯的核政策是:當受到威脅是有必要首先使用核武器。
至於你說多少個核武器那就不得而知,十幾顆就夠了,對任何家來說(十幾顆核彈過去,大城市沒了,這個國家自然不就垮了么)
Ⅵ 澤連斯基揚言要用「海馬斯」火箭炮炸毀克里米亞大橋,俄羅斯如何應對
澤連斯基揚言要用「海馬斯」火箭炮炸毀克里米亞大橋,俄羅斯如何應對?別說烏克蘭根本就不敢真的炮炸克里米亞大橋,就算烏克蘭真的這么做了,俄羅斯的反導彈系統也不是吃素的,炮彈根本就不可能落到克里米亞大橋就已經被攔截了。而且這絕對會惹得俄羅斯大怒,說不定俄羅斯就會用核武器直接就把烏克蘭突突了。
基於以上分析,澤連斯基應該不敢直接炮轟克里米亞大橋,就算是澤連斯基這樣做了,俄羅斯的空中防禦也能保障大橋不被炮轟的。親愛的朋友們,對此你們有什麼想法?你們覺得澤連斯基真的敢炮轟克里米亞大橋嗎?歡迎大家留言,說出你的見解!
Ⅶ 俄羅斯表示任何導彈來襲都可能引發核反擊,核有多可怕
看來俄羅斯是真的硬核,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任何發射向俄羅斯的不明導彈都將被判定為核導彈,而俄羅斯會立刻開始對其進行核反擊。而所謂的核反擊就是動用俄羅斯境內一切可以發射的核力量,對導彈的發射國進行報復性的攻擊。我個人認為,這是在針對美國發射民兵彈道導彈行動。
第三個特點就是污染,如果說原子彈的污染指數是1,那麼鈷彈的污染指數就是100。鈷彈也是核武器的一種,只不過使用的是鈷作為原料,而不是常規的鈾和鈽。鈷彈爆炸時的威力也許沒有那麼強,試試鈷彈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其殘留的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可以存在很長時間。
Ⅷ 俄羅斯幹嘛弄那麼多核彈頭
冷戰時期,大家腦子都抽風了
當時信奉的基本政策就是如果美國有了什麼武器,那麼蘇聯也一定要有,而且要比美國人更多
隨之發展起來的核戰略就是確保摧毀美國
這種情況下,自然要使勁造核武器。可隨著技術的進步,核武器的精確性和打擊威力不斷提升,毛子又開始擔心老美通過先發制人的核打擊會摧毀自己的和武器庫
在這種情況下,應對之策就是造更多的核武器,讓對方無法在第一時間內消滅掉
這樣就陷入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局面
Ⅸ 逼急了俄羅斯如果全世界公開吆喝叫賣核彈,北約怎麼應對
俄羅斯敢公開吆喝賣,大多數國家也不願意買,願意買的國家未必有能力使用,有能力使用的國家未必能夠扛得住美國與北約的制裁。核電更像是鬥地主中的「王炸」,如果一個國家手中都是爛牌,即使有了核彈,也未必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如果一個國家滿手好牌,有沒有核彈都不是關鍵性因素。更何況,在「核不擴散條約」的限制之下,任何一個國家想要擁有核彈,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直到今天,以色列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擁有核彈,就是這個原因。再看看伊朗,遭受了西方幾十年的經濟制裁,但距離擁有了核彈還差得很遠。
最後,滿足上述兩項條件的國家,未必扛得住美國與北約的制裁。參考一下美國對伊朗以及朝鮮這么多年以來的經濟制裁,就知道擁有核彈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利比亞前任領導人卡扎菲曾經將五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的罪過,但卻最終放棄擁核計劃,為何?就在於西方國家給的壓力太大了,強硬如卡扎菲也不得不低頭。在別的事情上可能美國與北約會有分歧,但在制裁非法擁核國家這一點上,北約內部肯定不會有任何分歧,制裁手段會令絕大部分國家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