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羅斯煤炭開發利用現狀
126.俄羅斯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
幾個世紀前,俄羅斯人即將煤炭用於生產和生活。18世紀初,沙皇彼得一世時期(1672~1725年)開展了煤田普查與勘探。此間俄羅斯在不同區域組織了地質考察隊展開工作。
1721年發現了頓涅茨煤田,1722年發現了庫茲涅茨煤田和莫斯科近郊煤田。幾乎同時還發現了烏拉爾及其鄰近地區的煤田。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北部,在西伯利亞的西部和東部,以及在遠東和庫頁島上發現了煤田和煤炭資源。
19世紀中葉前,俄羅斯煤田的開發和煤炭工業的規模不大。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俄羅斯為了滿足社會對煤炭日益增長的需求,煤炭產量持續增加。1928年俄羅斯境內煤產量為1030萬噸,至1940年已為7280萬噸。
衛國戰爭時期(1941~1945年),俄羅斯的煤炭工業開始了全新的發展階段至1945年俄羅斯的煤炭產量達到了1.05億噸。
1950年前,煤礦採煤工作面採用截煤機和風鎬取代手工勞動,在巷道掘進中用鑽孔爆破技術取代手工勞動,並擴大了井下的電機車運輸,1950年的煤炭產量為1.6億噸。1951~1960年間開始在採煤工作中推廣採煤機械化,1960年俄羅斯的煤產量為2.94億噸。
1960年後,煤炭工業技術發展的特徵是強化採掘作業,其基礎是在礦井回採工作面中推廣綜合機組和在巷道掘進中推廣聯合掘進機,以及在露天採煤中採用國內外高效率技術。
1988年俄羅斯達到最高煤產量4.254億噸,其中露天採煤量為2.286億噸,佔53.7%。綜合機械化採煤量佔81.8%,巷道掘進的機械化裝載量佔84%,其中50.9%為掘進機掘進。1988年後,由於礦工罷工,惡化了蘇聯各企事業之間的經濟與業務聯系,俄羅斯各地區的煤炭產量開始下降,1993年煤產量降到的3.059億噸。上述原因只是暫時造成煤產量的下降,而致使俄羅斯煤產量下降的長期因素是:第一,煤田的開采地質條件的惡化;第二,大量減少新建採煤企業和現有採煤企業的技術改造,以及大量減少新的技術裝備和行業生產技術水平的顯著下降。
1991~1992年,俄羅斯煤炭工業產量的下降是與原定計劃一致的。1993年的計劃採煤總量比1992年降低5.4%,其中井工採煤降低6%,露天採煤降低5%。但1993年實際產煤量比1992年下降9.4%,其中井工採煤量減少9.3%,露天採煤量減少9.5%。
1993年俄羅斯採煤企業採煤2.966億噸。2000年後,由於宏觀經濟形勢轉好,煤炭年產量增長了11%,達到2.6億噸。2002年,俄羅斯煤炭供應量為2.344億噸。2006年俄羅斯煤炭產量達3.085億噸,同比增加了2.8%。其中由於鋼鐵企業需求減少,煉焦煤產量下跌0.7%,達7030萬噸。而動力煤產量有較大增長;2006年俄羅斯出口煤炭8800萬噸(2005年出口8020萬噸)。俄統計局公布信息,2008年上半年,俄煤炭產量增長6.1%,達1.61億噸。其中,6月份煤炭開采比上年同期增長5.5%,比當年5月減少0.9%。
預測顯示,俄羅斯對煤炭的需求將會有所增加,到2010年煤炭產量有望達到3.43億噸,到2020年達到4.4億噸,到2030年為5.25億噸。
煤炭開采業在遠東地區能源生產中所佔比重為70.2%,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煤炭工業遍布遠東地區。在濱海邊疆區、薩哈共和國和馬加丹州,煤炭產量占燃料動力總量的比重分別為91.9%、81.6%和73.6%。採煤總量的80%集中在薩哈共和國(雅庫特)、濱海邊疆區和阿穆爾州。在煤炭開采業中,遠東煤炭、濱海煤炭、薩哈林煤炭、雅庫特煤炭、東北煤炭等聯合公司佔有主要地位。還有3個規模不大的露天採煤場,其中兩個在薩哈共和國,一個在堪察加州境內。阿穆爾州的濱海邊疆區一些煤礦經過多年的開采後,儲量已接近枯竭,導致遠東煤炭產量在1988年達到頂峰後即開始下降。在遠東地區,煤炭是發電站、鍋爐及民用的主要燃料。在鍋爐用燃料的需求量中煤炭佔60%,而電站用煤占煤炭總需求量的70%以上。
127.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
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爆發後,盧布大幅貶值。俄MDM銀行創始人梅利尼琴科和波波夫藉此機會大規模低價收購煤、鐵、化工企業,從而構築起MDM集團工業領域的兩大支柱企業———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和歐化公司(化肥企業)。目前,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已成為全俄羅斯最大的煤炭企業,供應著全俄31%的煤炭市場和25%的煤炭出口。2006年公司產煤9000萬噸,出口2400萬噸。
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在遠東年採煤能力為800萬~1000萬噸,主要由哈巴邊疆區的烏爾加爾煤炭公司和濱海邊疆區的濱海煤炭公司完成。此外,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還是遠東多家電力能源企業的最大私人股東,持有濱海邊疆區遠東能源公司24.82%的股份、薩哈共和國雅庫特能源公司25.48%的股份和南雅庫特能源公司25.87%的股份。
自2005年起,西伯利亞煤炭能源開始在哈巴邊疆區瓦尼諾港穆奇卡灣實施大型煤炭碼頭項目。2008年3月,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出資8.4億盧布收購了東方港20%的股份。
128.濱海煤炭公司
濱海煤炭公司2006年營業額15.5億盧布,在遠東煤炭企業中名列第三,在遠東200強企業中位居第93位。截至2007年初公司資產29億盧布,其中凈資產26億盧布。
公司年採煤能力300萬~400萬噸,其中絕大部分由下屬的新礦井露天礦管理局完成,該管理局負責開發濱海邊疆區的巴甫洛夫煤田(可采儲量1.57億噸)。此外,公司的東方礦井管理局每年有數十萬噸的產量。
濱海煤炭公司同俄統一電力公司分別擁有濱海邊疆區大型煤炭電力一體化企業盧泰克公司(全稱為盧切格爾燃料能源綜合體)43.7%和53.6%的股份。盧泰克公司成立於1997年,為盧切格爾煤炭公司(濱海煤炭全資子公司)和濱海國有地區發電站(遠東能源公司子公司)合並的產物。主要開發盧切格爾露天煤礦,並利用自有煤炭進行發電。公司年採煤500萬~600萬噸,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約150萬千瓦,供應濱海邊疆區60%的電力。
129.烏爾加爾煤炭公司
西伯利亞煤炭公司自2004年開始收購烏爾加爾煤炭公司,目前持股74%。
烏爾加爾煤炭公司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末,是哈巴區最大的採煤企業。公司2006年收入10億盧布,在遠東煤炭企業中名列第五,在遠東200強企業中排名第162位。
烏爾加爾煤炭公司主要開發位於哈巴邊疆區西北部上布列雅區的烏爾加爾煤田,該煤田可采儲量1.63億噸。公司年採煤能力200萬~300萬噸,煤炭產品主要用於供應哈巴、濱海邊疆區的熱電廠。
公司目前正在實施大規模擴建項目,計劃在2008~2012年期間投資44.6億盧布,到2012年之前將產量提高至每年700萬噸。
130.薩哈林煤炭公司
貝加爾煤炭公司(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的前身)於2002年收購薩哈林煤炭公司80%的股份。
薩哈林煤炭公司成立於1997年,是薩哈林州最大的煤炭生產供應商。公司年開采能力約100萬噸,佔全州煤產量一半以上,保障著薩哈林40%的煤炭供應並出口日韓。旗下主要生產企業包括:太陽封閉股份公司(開發太陽褐煤田,年產煤能力20萬噸,主要供應南薩哈林斯克第一熱電廠)、萊蒙托夫股份公司(開發萊蒙托夫煤田,年產煤能力66萬噸,主要供應薩哈林國有地區電站)、中央股份公司(開發吉赫梅涅夫褐煤田)、羅帕塔股份公司、帕雅爾科夫煤炭股份公司、諾維科夫股份公司。
131.梅切爾公司
大型礦山冶金企業梅切爾公司(全稱車里亞賓斯克鋼鐵集團)是全俄第五大鋼鐵生產商和第三大採煤企業,2008年公司市值178億美元,其創始人和總經理伊戈爾·久津持有73%的股份。
梅切爾公司2007年煤產量2100萬噸,主要由旗下的南庫茲巴斯煤炭公司完成。2007年俄羅斯聯邦資產基金會拍賣薩哈共和國兩大煤炭企業———雅庫特煤炭公司和埃里加煤炭公司股份,梅切爾公司在拍賣會上擊敗了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奧羅薩公司,以582億盧布的出價收購兩大企業,從而確立了在遠東煤炭行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基礎設施方面,梅切爾公司持有遠東重要港口———特西耶港97%的股份。波西耶特港年吞吐量150萬噸,99%的貨物為煤炭。
132.雅庫特煤炭公司
雅庫特煤炭公司組建於1966年,總部位於薩哈共和國涅隆格里市,是遠東最大採煤企業和全俄最大的煉焦煤出口商。2006年公司收入160億盧布,在遠東200強企業中排名第四。截至2007年初公司總資產120億盧布,其中凈資產90億盧布。
雅庫特煤炭公司2007年採煤1000萬噸,其中一半以上的煤炭產品出口亞太地區,主要銷往日本、韓國和中國,目前正試銷印度和巴西。俄國內主要用戶為遠東能源企業和烏拉爾、西伯利亞地區的冶金企業。
公司擁有3處煤田:涅隆格里、堪加拉斯和傑巴里基海斯克。3處煤田總儲量達2億噸,以煉焦煤為主,具有灰分低、含硫少、濕度適中、熱量高等優良特性。
公司自2002年起進入私有化程序。2005年1月,梅切爾公司在拍賣會上斥資4.11億美元收購雅庫特煤炭25%的股份。2007年10月,梅切爾公司又將剩餘的75%股份收至囊中。
133.埃里加煤炭公司
埃里加煤炭公司成立於1998年,擁有遠東最大煤田———埃里加煤田西北區塊的開發權。埃里加煤田位於薩哈共和國東南部,已探明煉焦煤和燃料煤總儲量高達22億噸,可供開采100年以上,對保障遠東煤炭需求和對亞太能源出口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公司制訂了龐大的開發計劃,擬到2020年將產煤能力提高至每年3000萬噸,在薩哈共和國、阿穆爾州和哈巴邊疆區鋪設總長320千米的鐵路,建設煤炭碼頭、選礦廠、熱電站等設施。
埃里加煤炭公司原股東為薩哈共和國政府(持股39.4%)、俄羅斯鐵路公司(持股29.5%)和東方建築合同集團(持股28.8%)。在2007年的拍賣會上,梅切爾公司購得薩哈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鐵路公司持有的總計68.86%的股份,成為公司最大股東。
134.涅柳恩格里煤炭公司
俄大型礦山冶金企業、全球主要鋼鐵生產商之一歐亞控股集團於2003年創建涅隆格里煤炭公司,以開發薩哈共和國德尼索夫煤田的部分區塊(儲量6600萬噸)。2005年,歐亞控股又出資3.3億盧布為涅柳恩格里煤炭購得德尼索夫煤田東部區塊的開發權,新購區塊B+C1+C2煉焦煤儲量高達1.9億噸。公司自2004年起開發德尼索夫煤田,采、選礦項目總投資達2.4億美元,目前煤炭年生產能力約300萬噸。
2006年涅柳恩格里煤炭公司營業收入20億盧布,在遠東煤炭行業中排名第二位,在遠東200強企業中排名第64位。截至2007年初公司資產48億盧布,其中凈資產10.5萬盧布(公司注冊資本10萬盧布,歐亞控股集團主要以短期債務方式對其進行投資)。
135.阿穆爾煤炭公司
阿穆爾煤炭公司是俄羅斯煤炭公司在阿穆爾州的子公司,是阿穆爾州最大採煤企業。公司2006年採煤340萬噸,營業額13.6億盧布,在遠東煤炭企業中名列第四位,在遠東200強企業中排名第106位。
阿穆爾煤炭公司前身為遠東煤炭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32年,是遠東地區歷史最悠久的采礦企業之一,主要開發阿穆爾州萊其哈煤田,1977年曾創下年採煤1400萬噸的驚人紀錄。2002年初遠東煤炭公司開始私有化。2004年,俄羅斯煤炭公司通過子公司阿穆爾煤炭公司以1.8億盧布收購遠東煤炭公司全部股份。
136.艾萊爾股份有限公司
俄韓合資企業艾萊爾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後一家進入遠東200強的煤炭企業。公司2006年營業額94億盧布,在遠東200強中排名第174位。
1993年,根據薩哈共和國總統尼古拉耶夫的命令,雅庫特煤炭公司和韓國LG公司合資成立了艾萊爾公司。其中雅庫特煤炭公司占股58.9%,LG占股34.2%,薩哈共和國資產關系部占股5.9%。自1995年艾萊爾公司相繼開始開采楚爾馬堪煤田的「伊納格拉」、「東方」等區塊。目前公司擁有煤炭儲備約2000萬噸,年採煤能力60萬噸,出產煤炭中70%用於出口。
137.俄羅斯煤炭資源地區分布不平衡
俄羅斯煤炭資源地區分布不平衡,46.5%的儲量在中部,即庫茲巴斯煤田;23%的儲量在克拉斯諾亞爾斯爾斯克邊疆區,幾乎都是褐煤,適於露天開采。此外還有一部分動力煤分布在科米共和國(82億噸),羅斯托夫州(65億噸)和伊爾庫茨克州(55億噸)。近日俄羅斯政府決定修建一條459千米長的連接庫那金羅和克孜勒的「煤炭鐵路通道」,以促進俄羅斯重要煤田的戰略性發展,打通並建立一條重要的煤炭運輸通道。這條鐵路和已建的西伯利亞鐵路及貝加爾阿穆爾鐵路已經構成了一條連接亞太地區的運煤通道。鐵路修成後,俄羅斯的煤礦便能源源不斷地集中運送到亞太地區,亞太地區的煤炭貿易將更加繁榮,該地區的市場格局也將發生巨大變化。俄羅斯艾利吉斯塔煤田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煉焦煤的煤田之一,現已探明該煤田儲煤量大約為90億噸。2008年產煤約60萬噸,到2010年預計產煤300萬噸。預計在4年之內,產煤量將達1350萬噸。根據專家的估計,隨著艾利吉斯塔煤田的發展和俄羅斯政府宏偉的煤炭鐵路計劃的實施,俄羅斯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煉焦煤出口國。
138.經濟轉軌中的俄羅斯煤炭工業
俄羅斯煤炭工業在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煤炭工業是俄燃料動力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俄出口創匯的主要來源。煤炭的採掘量,1994年比1993年減少了3300萬噸,下降了11%。例如,羅斯托夫煤炭綜合體,在35個企業中有32個企業被迫減少採掘量。遠東煤炭股份公司的採掘量減少了27%,薩哈林煤炭股份公司減少了25%,圖拉煤炭聯合公司減少了1/3。1997年全俄煤炭產量僅為23700萬噸,同1994年相比,下降了11.1%,但是,露天產量卻增長了61.6%。遠東地區的煤炭產量下降幅度最大,1995年的煤炭產量僅為1990年的68%。
139.俄羅斯煤炭工業存在的問題
俄羅斯煤炭工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井工礦和露天礦的生產能力在降低。從1993年至2000年報廢生產能力1.6億噸,而同期投產的生產能力僅3450萬噸;同時礦山設備損壞程度達到75%。在大量關閉礦井後,對煤炭開采經費未能給予足夠補充,使得地區性問題更加尖銳化。由於俄羅斯采礦運輸設備老化,煤炭行業的生產潛力年年下降,工礦采礦設備的磨損率達78%,運輸設備的磨損率達72%。露天礦采礦運輸設備的磨損率達75%~80%,這種更換采礦工藝設備的趨勢註定了非盈利礦井的比例由13%增加到22%,1995年在232個生產礦井中僅有16個礦是1970年以後投產的,卻有146個礦是1970年以前投產的。1995年俄羅斯僅有15%的煤礦的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外類似礦井的水平。俄羅斯大約20%的煤產量產自開采深度大於600米的礦井,80%的產量產自有煤氣與瓦斯問題突出的礦井。必須指出,1993~1997年俄羅斯報廢採煤生產能力約7800萬噸,而投入的採煤生產能力僅為2760萬噸。
140.俄羅斯對煤礦的技術改造
俄羅斯根據國外的經驗,提出了在井工礦技術改造方面的建議,主要包括:
(1)在有發展前景的已改造的和較穩定的煤礦區必須改變開拓准備和生產工藝,以保證全面地採用綜合機械化開采;
(2)要研製和採用可自動控制某些工序的高效可靠的回採設備,這些設備可用於長250~350米的工作面,20~25千米長的采區,並且日產量為3000~10000噸;
(3)採掘工作的集中化。對於年生產能力為150萬~200萬噸的礦井來說要改為一礦一個工作面的生產工藝,對於更大型的煤礦來說要一個水平一個面或一層煤一個面;
(4)在有發展前途的煤礦和保證當地用煤的煤礦,為了開采某些區段,可採用最有發展前途的短壁和房柱式開采工藝,並採用美國和南非所使用的技術設備;
(5)為了提高庫茲巴斯普羅科彼耶夫斯克—基謝列夫地區急傾斜煤層的開采效率和安全性,可採用水平分層固體充填開采工藝和水力開采工藝。
『貳』 俄羅斯煤炭產區
俄羅斯煤炭儲量及地區分布
俄羅斯煤炭資源豐富,其探明可采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2%,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居第三位。預測儲量超過50000億噸。
俄羅斯煤炭品種比較齊全,從長焰煤到褐煤,各類煤炭均有。其中煉焦煤不僅儲量大,而且品種也全,可以滿足鋼鐵工業之需。主要的煉焦煤產地有庫茲巴斯,伯朝拉,南雅庫特和伊爾庫茨克火煤田。
俄羅斯煤炭資源的最大缺陷是地區分布極不平衡,3/4以上分布在俄羅斯的亞洲部分,歐洲部分儲量地理分布如下:46.5%的儲量在俄羅斯中部,即庫茲巴斯煤田;23%的儲量在克拉斯諾雅爾斯爾斯克邊區,幾乎都是褐煤,適於露天開采。此外還有一部分動力煤分布在科米共和國(82億噸),羅斯托夫州(65億噸)和伊爾庫茨克州(55億噸)。
目前煤炭是俄羅斯東西伯利亞、西西伯利亞、遠東和烏拉爾等幾個大型地理經濟區的主要燃料。這些經濟區中的個別地區,像遠東地區的濱海邊區長期以來燃料供應短缺,致使經濟發展受到制約,對勞動力就業、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保障均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所以煤炭在這些地區仍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俄羅斯的地理經濟區中僅有7個是煤炭產區,而有5個地區是煤炭主要消費地區。在7個煤炭產區中,像西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和北高加索3個地區實際上煤炭完全可以自給。而其他4個地區,尤其是烏拉爾和遠東地區,需要一部分外運煤炭。這些地區所需的煤炭品種和質量,光靠自產煤量是不夠的。因此,俄羅斯每年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煤炭產量,約4000萬噸至5000萬噸需要在各地區間相互調配,平均運距達1000公里,最長運距達3000公里。
二、俄煤炭工業現狀
1、 俄煤炭工業改革以來的發展狀況
俄羅斯煤炭工業改革政策是1993年出台的。目前,政府資助煤炭工業的聯邦預算已由國內總產值的1.4%降到0.13%,企業償還虧損費用的比重以及與工會達成的稅率協議條件執行結果下降了71.4%。近5年採煤工人月效率增長了75%,達到每月127噸,百萬噸死亡率下降了33.3%。
從1993年起,俄羅斯煤炭工業的市場競爭就已形成,從而保證了有支付能力單位的需求。當時還出現了能夠自籌資金的私營煤炭公司。目前的煤炭工業現有72個煤炭生產股份公司(不含子公司),其中24個為聯邦股票控股公司和6個國營煤炭開采聯合企業。
進入2000年後,由於宏觀經濟形勢轉好,使煤炭年產量增長了11%,達到2.6億噸。同時,煤炭產品的現金結算量也增加了,降低了職工工資的拖欠。從整個煤炭系統來計算,煤炭開采已進入盈利階段,盡管尚有近50%的公司虧損經營。
上述進展的取得是通過對企業結構的改革實現的,主要是關閉虧損的企業以及實現現有企業的集中化生產。自改革政策出台以來,共停止了170座虧損和特別危險的礦井的開采業務。現有礦井實際上已沒有手工勞動的回採工作面,綜合機械化工作面的比重已達到95.2%。現在回採工作面的平均日產煤量已超過1200噸,比1993年提高了1.5倍。
目前,俄羅斯煤炭工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現有井工礦和露天礦的生產能力在降低。從1993年至2000年報廢生產能力1.6億噸,而同期投產的生產能力僅3450萬噸;同時礦山設備損壞程度達到75%。在大量關閉礦井後,對煤炭開采款未能給予足夠的補充,使得地區性問題更加尖銳化了。
2、 2002年俄羅斯煤炭工業數字
俄羅斯2002年煤炭總產量為2.534億噸,其中俄羅斯聯邦動力部所屬煤礦產煤2.5億噸,與 2001年同比減少1600萬噸煤。所減少的煤炭發生在7個經濟區中的5個。東西伯利亞是減產最多的地區,共少產煤炭1500萬噸。增產地區為西西伯利亞和遠東,分別增長煤炭410萬噸和190萬噸。
2002年,俄羅斯煤炭供應量為2.344億噸,與2001年同比減少1760萬噸。除了向較遠的國外供煤量未減少外,所有市場部門的供煤指標均縮減了。這一年,按營業資料統計,俄羅斯煤炭出口總額為4100萬噸,與2001年同比增加650萬噸 。俄羅斯進口的煤炭量減少570萬噸,總共進口煤炭2080萬噸。2002年俄羅斯全部用戶用煤 量(含進口煤量)為2.07億噸,2001年為2.37億噸。到2003年元月1日發電廠的煤炭庫存量 為1740萬噸,2002年同比為1910萬噸,其中俄羅斯本國的煤炭為1510萬噸。
在國內市場所有部門對煤炭需求量急劇減少的條件下,為了穩住煤炭產量,2002年多數煤炭公司採取了保持煤炭批發價格增長的措施。2002年12月煙煤動力公司煤炭價格平均增長率 與2001年12月同比為103~104%。
由於從事採煤的勞動人員減少以及與煤炭批發價(增長107%)相比開采成本超前增長達117%, 使整個部門出現生產虧損額上升。預計總的生產虧損額將達到25億盧布。其中煤炭生產公司 達到12億盧布。
與此同時,還可以看到2002年第四季度煤炭生產和需求形勢已開始穩定。根據季度總結資料 ,煤炭產量已超過2001年同比水平的150萬噸,供給發電廠和出口的煤量已經增加。
『叄』 俄羅斯有色金屬開發利用現狀
147.俄羅斯的鉛鋅礦開發利用
鉛和鋅也是遠東主要的有色金屬資源,而且主要蘊藏在與中國黑龍江省接壤的濱海邊疆區。遠東地區鉛產量佔全俄羅斯總產量的50%左右,擁有24個鉛鋅礦區。遠東80.86%的鉛儲藏量和79.49%的鋅儲藏量集中在濱海邊疆區。20世紀90年代遠東鉛產量達2.6萬~2.8萬噸,鋅產量3.6萬~3.8萬噸。據初步估計,遠東地區的鉛鋅礦石儲量可保證開采35~40年。濱海邊疆區的尼古拉耶夫層控型鉛鋅礦床規模不大,其儲量僅佔全國總儲量的4%,鉛含量小於3%,但其鉛礦石產量卻佔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
除遠東地區外,俄鉛鋅礦主要集中在東西伯利亞,主要礦區有赤塔州的新希羅金斯克耶多金屬礦、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奧澤爾諾耶多金屬礦、圖瓦共和國的克孜爾培什特加爾多金屬礦等。20世紀50年代後期在安加拉河口附近測到的戈列夫斯科耶鉛鋅礦,儲量據稱為世界之最,礦石品位高,有關專家估計礦石可供開采60~70年。
20世紀90年代中期,俄羅斯鋅礦石產量大幅下降。從1996年起,鋅礦石產量開始回升,達到40萬噸。大部分鋅礦石產自烏拉爾地區的銅鋅礦床,國內其他地區的產量僅佔10%左右。
俄羅斯鋅礦的開采加工能力,可充分滿足國內需要。主要問題是,銅鋅礦石的選礦技術落後,效率不高,約有50%的鋅被與礦渣一起排出。銅鋅礦石的綜合利用系數總共為0.65~0.75,選礦過程中,鋅的回收率不超過71%,選礦渣中的平均鋅含量為0.3%~1.22%。
148.俄羅斯鋁土礦開發利用
俄羅斯目前有3個鋁土礦,氧化鋁的自給率約為50%,其餘依靠進口。俄羅斯金屬鋁的年產量約為3200萬噸,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居世界第三位。俄羅斯最大的4座煉鋁廠均位於西伯利亞,大型煉鋁廠有新庫茲涅茨克、伊爾庫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布拉茨克、薩彥、阿欽斯克等。這里煉鋁成本低,其鋁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80%左右。
149.俄羅斯的鉬礦
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奧列基特坎鉬礦和南雅特巴季斯礦及格爾特倫達礦均有較好的開采前景。
目前,俄羅斯的鉬產量只是1991年鉬產量的5%左右。40%左右的鉬原料出口。
150.俄羅斯鎢礦開發利用
俄羅斯鎢礦生產主要是由濱海采礦選礦聯合工廠股份有限公司、萊蒙托夫采礦股份有限聯合公司和特爾內奧茲鎢鉬聯合工廠進行的。1998年,萊蒙托夫采礦公司及濱海采礦選礦聯合工廠的鎢鉬礦石產品有60%出口。鎢礦石產量在特爾內奧茲鎢鉬聯合工廠1998年比1995年下降了62.6%,萊蒙托夫采礦公司的鎢產量1998年比1995年下降50.1%,而濱海采礦聯合工廠卻增加了產量:1998年比1995年增長了23.6%。由於鐵路運價和電價上漲,鎢產品成本提高了。
從2003年起,隨著國內金屬加工、油氣鑽探和軍工產業的復甦,俄羅斯的鎢需求量開始回升。目前,俄羅斯的鎢礦石和鎢精礦產量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
然而,俄羅斯鎢礦開采加工業的現狀不容樂觀,其主要問題是,鎢產量不能完全滿足國內需求,80%的鎢礦石產量集中在遠東的濱海邊疆區,而鎢礦石加工企業卻遠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和烏拉爾地區,更嚴重的是,可贏利回收的鎢儲量已經採光,現有的預測資源所佔比例很低。
151.俄羅斯的錫礦及其開發利用
俄羅斯已探明的錫礦開采量的95%在遠東地區,這里共有35個錫礦在經營,目前的年開采量約為2萬多噸。從事錫開采和初加工的有薩哈共和國傑普塔茨基選礦廠和阿姆加砂礦(占遠東錫開采量的35%),濱海邊疆區的斯帕斯克達爾尼選礦廠和「遠東多金屬礦」生產聯合公司(佔22%),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索爾涅奇內和辛達斯基選礦廠(佔27%),馬加丹州的杜卡茨基、佩韋克、伊烏利京和共青城的選礦廠(佔16%)。大多數礦都是綜合性礦,礦石成分也多為復合的,錫的回採率在20%~90%之間。遠東地區的錫礦砂運往新西伯利亞梁贊的錫廠進行深加工。
20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遠東錫產量為2萬~2.2萬噸,到1994年關閉了東北部效益不佳的企業,錫產量(同1991年相比)減產31%。
俄羅斯錫礦采選加工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錫礦山不利的地理與地質因素,礦山技術條件復雜,可贏利開採的錫儲量所佔比例不大,原料質量低下,缺乏後備普查勘探對象,因此,缺乏投資吸引力。從各方面情況看,今後仍將長期依靠進口,才能滿足國內需要。
濱海邊疆區是俄羅斯錫礦開采和加工基地之一。富爾曼諾夫地區已開發的有尼日涅耶礦和尤比列伊諾耶礦;卡瓦列羅沃地區包括赫魯斯塔利內、阿爾先耶夫等礦;阿穆爾—伊曼地區包括達爾涅塔約日諾耶、捷爾尼斯托耶、茲維奧茲德諾耶等礦。這里有全俄羅斯最大的采錫企業———赫魯斯塔利內礦聯合企業。
西西伯利亞的新西伯利亞市是煉錫中心,年生產能力為3萬噸,原料是西伯利亞與遠東所產的錫精礦。
152.遠東多金屬礦山冶金綜合體股份公司
遠東多金屬礦山冶金綜合體股份公司成立於2001年,坐落在濱海邊疆區東部達里涅格爾斯克市,是遠東唯一、全俄羅斯最大的鉛鋅礦企業,生產出全俄羅斯70%的鉛礦砂。
公司前身為擁有百年歷史的老牌礦山企業遠東多金屬公司和遠東多金屬鉛廠,主要在濱海邊疆區達里涅格爾斯克區勘探開采鉛鋅礦,並向亞太地區國家出口礦砂。近年來公司平均每年開采礦石80萬噸,生產鉛礦砂1.2萬噸、鋅礦砂2.5萬噸、銀礦砂40噸、鉍礦砂14噸。全球最大商品原料供應商瑞士嘉能可國際公司壟斷了該公司礦產品出口經營權。公司2006年營業額18.5億盧布,在遠東200強企業中排名第68位,實現稅後凈利潤3.8億盧布。截至2007年初公司資產17億盧布,其中凈資產10億盧布。
公司包括3個地上礦井、1個綜合選礦廠、1個礦石運輸部門、1個礦石裝卸部門和1個冶金廠,其中冶金廠主要對廢舊蓄電池鉛塊進行加工並生產精煉鉛,主要原料來源和顧客為伊爾庫茨克州的「蓄電池技術」公司。公司擁有的礦產資源如下:
尼古拉耶夫礦,可采儲量鉛61萬噸,鋅16萬噸,銀898噸;
游擊隊員礦,可采儲量鉛13萬噸,鋅34萬噸,銀244噸;
斯維特勒沃特沃德礦,可采儲量鉛、鋅各4萬噸,銀60噸;
維爾赫涅礦,可采儲量鉛700噸,鋅1100噸,銀2噸;
猶日諾耶礦,可采儲量鉛、鋅各9萬噸,銀339噸;
邁米諾夫礦,可采儲量鉛、鋅各5萬噸,銀345噸。
153.濱海采選礦綜合體和阿伊爾礦山公司
位於濱海邊疆區紅軍區的濱海采選礦綜合體及其子公司阿伊爾礦山公司是全俄羅斯最大的鎢礦砂生產企業。
濱海采選礦綜合體公司自20世紀60年代起開發錫霍特—阿林山麓(老爺嶺)的東方2號大型鎢金屬礦,自1980年脫離遠東多金屬公司成為獨立企業,1993年組建股份公司。此後由於俄羅斯國內經濟衰退,市場銳減,公司數度停產並陷入嚴重債務危機。為擺脫危機,依照當時俄羅斯企業盛行的做法,公司將部分優良資產重組成為阿伊爾礦山公司並讓其「從零開始」運作。此舉獲得良好效果,濱海采選礦綜合體是俄羅斯獨立之初十餘家鎢礦企業中唯一生存至今的企業,子公司阿伊爾也成為遠東極具實力的大型企業,2006年營業額達到18.3億盧布,在遠東200強中排名第73位。
經過不斷的業務調整,兩家企業的分工日趨明確:濱海采選礦綜合體負責鎢礦勘探開采,阿伊爾主要加工鎢礦砂。兩家公司每年生產鎢礦石約35萬噸,礦砂4000噸,60%以上的產品出口海外。
目前公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原料枯竭,據專家估計,東方2號鎢礦只能再開采10~12年。為此,濱海采選礦綜合體正對東方2號重新進行勘探,並於2006年出資10.9億盧布購得斯克雷托耶和格魯博闊耶兩處鎢礦的開發權。公司稱,上述兩種礦產可保證公司今後30~40年的生產。
154.俄羅斯礦山公司集團
2005年為收購濱海邊疆區的雅羅斯拉夫采選礦綜合體,俄羅斯煤炭公司(由俄羅斯石油公司和國際工業銀行共同創立)和能源工業公司(俄大型電極生產企業,為西伯利亞烏拉爾鋁業公司的子公司)共同在海參崴注冊成立了俄羅斯礦山公司集團。
目前俄羅斯礦山公司旗下擁有3家有色金屬開采企業:俄羅斯礦山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波爾礦山化工公司和新奧爾洛夫采選礦綜合體。
155.俄羅斯礦山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俄羅斯礦山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雅羅斯拉夫采選礦綜合體,位於濱海邊疆區雅羅斯拉夫鎮,是俄羅斯唯一的螢石礦砂生產企業,始建於1950年。公司螢石礦砂年生產能力35萬噸,現有螢石資源儲量5130萬噸,可供應俄羅斯市場50年以上。同時還掌握部分鉛礦並生產鉛礦砂,其鉛礦砂主要用於出口。
俄羅斯礦山公司在2005年3月的拍賣會上完成對雅羅斯拉夫采選礦綜合體的收購,最終收購價5.46億盧布。此後雅羅斯拉夫采選礦綜合體正式更名為俄羅斯礦山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不再使用。俄羅斯礦山公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營業額8.1億盧布,在遠東200強中排名第191位。
156.波爾礦山化工公司
2006年2月,俄羅斯煤炭公司和西伯利亞烏拉爾鋁業公司又收購濱海邊疆區另一大型礦山企業波爾礦山化工公司並將其並入俄羅斯礦山公司集團。波爾礦山化工公司於1958年成立,位於濱海邊疆區達里涅格爾斯克市,是全俄羅斯唯一的硼製品生產商,擁有礦石儲量1.6億噸,85%的產品出口海外,主要客戶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等國。
157.新奧爾洛夫采選礦綜合體
新奧爾洛夫采選礦綜合體位於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州,主要開發斯珀科因鎢礦和奧爾洛夫鉭礦。
158.阿里科姆公司
阿里科姆公司是英國黃金企業、俄羅斯第二大黃金生產商PHM集團旗下專業開發鐵礦石的企業,總部設在倫敦。近年來,根據PHM集團安排,阿里科姆公司在遠東阿穆爾、猶太兩州大規模收購鐵礦。目前公司已擁有5處鐵礦的開采權,分別為:
阿穆爾州庫拉那赫鐵礦,阿里科姆計劃一期每年出產鐵鈦礦石29萬噸、鈦錳礦石90萬噸。
阿穆爾州大賽伊姆鐵礦,阿里科姆同諾里爾鎳業旗下的基米阿公司按49∶51的比例共同開發。該礦將於2010年底之前結束勘探,2012年12月1日前生產,每年最少出產礦石200萬噸,目前正在進行地質勘探。
阿穆爾州加林鐵礦,儲量3.9億噸,阿里科姆於2007年末以1.44億美元的代價獲得該礦,公司計劃投資15億美元進行開發。
猶太州的吉姆坎鐵礦和蘇達爾鐵礦,總儲量約7億噸,據專業公司評估,兩處礦產資源儲備總價值達17億美元。其中吉姆坎鐵礦計劃於2010~2011年投產,年產礦石能力1000萬噸,蘇達爾礦將於2013年投產。
公司鐵礦石產品將主要出口中國、日本、韓國等國,PHM集團計劃佔領亞太地區10%的鐵礦石市場(約2000萬噸)。為此,PHM集團開出了一份規模驚人的投資清單:自2010年起在猶太州、自2012年起在阿穆爾州建設兩座年加工能力共計2000萬噸鐵礦石、出產800萬噸鐵礦砂的選礦廠;出資9億美元,自2011年起建設年產400萬噸生鐵的礦石冶煉廠;出資2億美元在猶太州下列寧斯闊耶口岸修建跨境鐵路橋(即同江大橋,該橋修成後可為公司每噸鐵礦石節省運費5~6美元);出資4億美元改造下列寧斯闊耶口岸至猶太州首府比羅比詹的鐵路,投資8億美元連通阿穆爾州加林鐵礦至西伯利亞鐵路干線的鐵路運輸。
『肆』 俄羅斯歐洲部分煤田
1.庫茲巴斯煤田:
庫茲巴斯煤田是俄羅斯目前最大的煤田,位於西西伯利亞的東南部,主要分布在克麥羅沃州西部,一部分延伸到諾沃西比爾斯克州。該煤田呈不規則的四邊形,長300km,寬100,面積2.6萬km,其中具有工業價值的面積1.2萬KM.
該煤田擁有大量高質量硬煤儲量。1993年1月1日,平衡表內儲量(A+B+C1)為589億t,佔全俄儲量的46。5%。探明儲量為254億t,其中煉焦煤124億t。庫茲巴斯煤田的煤質質較好,灰分為8%~22%,硫分為0.3%~0.6%,發熱量為25.08~35.53MJ/Kg.
庫茲巴斯煤田的西南部分(普羅科皮葉夫斯科—基澤爾區)儲量最多,煤層為急傾斜,地質破壞嚴重;中央區是緩傾斜煤層;南部為薄和中厚緩傾煤層。煤層厚度一般為1.3~3.5m,也有厚15~30
m的急傾煤層.
2.伯朝拉煤田:
伯朝拉煤田位於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北部。東北以烏拉爾山為界,西抵季曼嶺,北臨北冰洋,南至北緯64°線。煤田主體沿伯朝拉河的支流烏薩河分布。面積約12萬km,其中10萬km分布在北極圈外。目前刻煤田A+B+A1儲量為83億t,正在開采二個礦區:沃爾庫塔(煉焦煤)和英塔(動力煤)。開採煤層平均厚度為2.15m,采深達900
m.沃爾庫塔的多數礦為超級瓦斯礦,並有煤與瓦斯礦,並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基本上都是大型礦井,其中年生產能力為5.2Mt的沃加紹爾斯卡婭礦是俄羅斯第二大礦。刻煤田現有採煤企業18家,分別由沃庫干塔和英塔2家股份公司經營。1996年全礦區共產煤21.692
Mt.1997年為20.9
Mt.
3.頓巴斯煤田(羅斯托夫洲):
頓巴斯煤田分為6大采區,其中5個分布在烏克蘭境內,一個在俄羅斯邦的羅斯托夫州。目前,俄羅斯境內共有42個礦井,由古科夫和羅斯夫兩家煤炭公司經營,主要夫州。目前,俄羅斯境內共有42個礦井,由古科夫和羅斯托兩家煤炭公司經營,主要開采無煙煤,煉焦煤比重不超過10%。開採煤層為緩傾斜煤層,平均可采厚度為0.64~1.45m.
古科夫煤炭股份公司有15個礦井,其中12個礦井開采緩傾煤層,3個礦井開采傾斜煤層。
除開采煉焦煤的5個礦井外,其他礦井均為非瓦斯礦。刻公司共開采25層煤,煤層平均可采厚度為1.27m.最大開采深度為1060
m(十月礦)和1065
m(十月革命50周年礦).
羅斯托夫煤炭股份公司有26個礦井,年產近13.2
Mt無煙煤,平均灰分為29.4%.開采緩傾斜煤層,平均開采厚度1.12
m.煤層無瓦斯湧出,可採煤層有53層,開采深度為330~1100
m.1996年該礦區共產煤15.86Mt.1997年為13.3Mt.
4.坎斯克-阿欽斯克煤田
坎斯克-阿欽斯克煤田位於克拉斯拉斯諾亞爾斯克邊區的南部,沿西伯利亞大鐵路延展西部伸入西西伯利亞的克麥羅沃州,東部延至伊爾庫茨克州內。東西長800km,南北寬50~250
km,面積達6萬km。葉尼塞嶺和東薩彥嶺支脈將煤田劃分成幾乎相等的東西兩部分:西部為丘雷姆-葉尼塞嶺區,東部為坎斯克區,
該煤田煤炭儲量(A+B+C1)為800億t,全部為褐煤.煤層厚度為30~50m,局部地區達100m.煤層賦存淺,采礦地質條件非常適於露天開采.該煤田生產的褐煤質地鬆散,易風化和自然,不便貯存和遠途運輸,除就近發電外,可加工成液本燃料和精製的固體燃料.
『伍』 煤炭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產量下降,國際煤炭貿易萎縮,煤炭價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隨著歐美發達國家綠色能源替代水平進一步提升,以及亞洲地區相對強勁的經濟增長帶動的煤炭消費增長,預計未來幾年,煤炭出口和消費重心向亞洲轉移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2020年全球煤炭產量有所下降
2017-2019年全球煤炭產量逐年增長,但增速呈現下降趨勢,到2019年全球煤炭總產量達到79.21億噸。2020年,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初步測算全球煤炭產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對全球宏觀經濟的巨大打擊進一步導致煤炭產量有所下滑。
煤炭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在歐美市場,綠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幾年歐美國家的煤炭消費持續下降,2020年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燃煤發電量,全年煤炭消費量下降21%;歐盟國家煤炭消費量下滑幅度更大,歐盟27國2020年煤炭進口量下降32.7%。
在亞洲市場,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煤炭消費量還有增長潛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進口量均實現正增長,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煤炭產量和消費量雖然都出現下降,但疫情稍有緩和後,馬上加快了燃煤電廠的建設步伐。
從整體來看,全球范圍的煤炭出口和消費重心逐漸向亞洲轉移趨勢明顯。
——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煤炭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陸』 俄羅斯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
為了加強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管理,俄羅斯實行礦產資源利用許可制度。俄羅斯聯邦對礦產資源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即管理機構分3級———聯邦級、聯邦主體級和地方級;管理的對象分為3級———即聯邦級礦區、聯邦區礦區和地方礦區。俄羅斯聯邦地方機關提交的有關聯邦主體境內礦產資源利用許可證計劃由俄羅斯聯邦自然資源部審查和批准,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備聯邦管理局具體負責此項工作。
(一)礦產資源利用許可證發放制度的形成及發證機關
1.許可證發放制度的形成及許可證的種類
俄羅斯聯邦礦產資源許可證發放條例於1992年開始實行,是根據俄羅斯聯邦《礦產資源法》,及1992年第1314-1號俄羅斯聯邦最高委員會決議批準的「關於礦產資源利用許可證發放程序的條例」進行的。在俄羅斯經濟轉軌情況下,該制度對於規范自然資源的利用並對其進行管理起了重要的作用。
該條例是在轉入可持續發展條件下經濟管理機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同自然資源利用有關、並對環境造成影響的經營活動或其他活動,只有在具備有關許可證的條件下方可進行。許可證是證明持有人有權在一定范圍內在遵守事先商定的條件下進行某種自然資源利用的文件。
許可證的種類:
按《礦產資源法》規定,進行地質研究、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及佔用同采礦無關的地下區塊,均應進行國家登記和統計。進行上述各項工作,首先應獲取相應的使用權許可證。
許可證的種類包括4種:即地質研究許可證、采礦許可證、與采礦無關的地下設施建設和使用許可證,特殊保護對象設立許可證;此外,還有一種地質研究與采礦許可證復合形式———兼用許可證。許可證的期限5到25年不等。
地質研究許可證,通過申請取得,俄羅斯政府每年公布地質研究項目名單,申請人需在項目名單公布60日內提交申請材料,並交納9000~20000盧布的費用。
當一個項目有多個申請人時,該項目的許可證由地質研究許可證改為研究普查勘探連證,通過拍賣會競標獲得。地質研究許可證的研究工作完成後,有找礦成果的,地質研究許可證持有人可優先申請勘探開采證,不需通過拍賣會競標。但如果找到的礦種屬於俄羅斯法律禁止外資進入的稀有貴重金屬等礦種,如鈾、金剛石等礦種,俄羅斯政府有權拒絕給外資的地質研究許可證持有人頒發勘探開采證,但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政府對外資地質研究許可證持有人進行補償,補償金額包括該地質研究許可證持有人在該項目投入的全部費用,另加30%的補償金。
勘探許可證,通過在拍賣會競拍取得,該類許可證規定的工作區內無探明儲量,不允許開采,有成果時,可申請獲得開采許可證。
開采許可證,該類許可證規定的工作區內有探明儲量,並登記在國家儲量平衡表中,可能需要開采;該類許可證可以進行勘探和開采,通過拍賣獲得,但這種情況很少。
許可證由聯邦政府主管礦產資源權力機關及其分支機構頒發,但事先需同政府有關部門或地方政府共同簽字。許可證通常以競爭,即投標或拍賣方式取得。凡本國或外國經營活動主體(法人)均有資格參與競爭,但放射性原料只允許本國國有企業參加競爭。取得礦產資源使用權後可以轉讓,但必須重新辦理許可證。
2.許可證發放及管理機關
國家礦產資源利用許可證發放及管理系統的組織保障由國家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管理機關及其地方機關負責。這些機關進行發放許可證有關的准備工作,同工業、土地、水、林業資源、環保、監察方面的國家管理機關協商許可證條件,特別是還需要同國家經濟主要管理機關協商礦產資源利用付費的問題。
自然資源部原本實行聯邦與州、邊疆區、自治共和國等聯邦主體的兩級管理。從2000年開始,又增設了7個聯邦區的中間層次,形成3級管理。礦產資源使用許可證的管理工作由自然資源部的各級管理機關進行。
如西北大區自然資源司條例中就有這樣的規定:「在聯邦區境內按照規定的程序發放(撤銷)開展礦產地質研究活動、經營水利工程設施、經營森林利用活動,以及環境保護、保障生態安全和維持生物多樣化和處理排污等方面的許可證,在境內對上述屬於自然資源司直接職責范圍的活動執行許可證管理;
在聯邦大區境內領導實施礦產資源利用的國家許可制度、准備產品分成協議,組織礦產開發使用權,包括按照產品分成條件的招標和拍賣,以及按照規定程序對按礦種(包括地下水)取得開發使用權的許可證發證、重新登記,並在大區境內對由自然資源司直接負責的任務和直接負責的項目執行上述職責。」
(二)礦產資源利用許可證發放系統的任務及發放程序
1.許可證發放系統的任務
國家許可證發放系統是統一的許可證提交程序,它包括信息、科技分析、經濟和法律准備工作及許可證的辦理。國家許可證發放系統的任務是保障:
1)實際實行國家開采工業及礦物原料基地發展計劃;
2)居住在該地區的居民及俄羅斯聯邦所有公民的社會、經濟、生態及其他利益;
3)所有法人及公民在獲得許可證方面具有平等的機會;
4)發展市場關系,在礦產資源利用領域實行反壟斷政策;
5)許可證持有者(包括外國持有者)的必要保障,保護其礦產資源利用權。
2.許可證發放程序
(1)企業提交申請
欲獲得許可證的企業從自然資源部或其地方機關得到關於獲取所關心地段許可證的發證期限及許可證條件的信息。自然資源部及其地方機關登記收到的獲取許可證申請,組織發放廣告出版物,採取其他信息保障措施。
申請應當包括:①關於申請企業的信息,包括其主要活動地點,其同金融及生產夥伴的經營關系的資料;②關於企業領導人或其掌管者,及獲取許可證時代表該企業的人員的資料;③關於申請企業完成該項礦產資源利用工作必需的經濟能力的資料;④關於申請企業及作為承包人吸收參加工作的其他企業的技術及工藝能力的資料;⑤關於申請企業以前活動的資料,包括它在最近5年中進行工作的國家;⑥申請企業關於礦產資源利用條件的建議。
(2)鑒定委員會評估
參加競爭的申請接收後,向申請企業提交一套關於其感興趣的礦產地段的地質信息。這套材料應當包括申請企業進行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時必要的地質信息、礦山技術信息、工藝信息及其他信息。根據所得地質信息,申請企業在規定期限內制訂並提交進行礦產資源利用工作主要的技術經濟指標。
由鑒定委員會按競爭條件評估申請企業制定的技術經濟指標是否符合要求,並形成紀要。
向競爭或拍賣獲勝者提交的許可證交由聯邦或地方的地質資料局登記,登記工作從交入之日起一個月期限內進行。
(3)許可證的內容
1)礦產資源利用工作的資料;
2)指明提交利用的土地地段的空間邊界;
3)指明劃撥用於礦產資源利用工作的土地用地的邊界;
4)許可證的有效期限和工作開始期限;
5)同礦產資源、土地地段、水域利用費徵收有關的條件;
6)礦物原料開采協商的水平,及關於礦物原料分成的協議;
7)關於在礦產資源利用過程中所得地質信息權的協議;
8)法律、標准規定的礦產資源、環境保護和安全進行工作方面的要求的完成條件。
礦產資源利用權許可證規定上述條件和礦產資源利用的合同關系形式,其中包括租讓方式、產品分成協議方式、提供勞務方式(有風險和無風險)。
發放礦產資源利用權許可證需收取費用。費用數額根據獲取許可證申請鑒定、競爭和拍賣的組織、一套地質信息的付費及其他同許可證提交有關的費用確定。
(4)許可證的拒發
以下情況拒發許可證:
1)提交許可證的申請違反規定的要求;
2)申請者有意提交錯誤的資料;
3)申請者未提交及不能提交其具備有效和安全進行工作所必需的資金和技術設備的證明。
(5)無效行為
在以下情況下國家權力機關和管理機關及任何經營主體的行為被禁止或按規定程序認為無效:
1)限制、違反競爭或拍賣條件,違反欲得到礦產資源使用權的法人或公民參加競爭和拍賣的條件;
2)不向競爭或拍賣的獲勝者發放許可證;
3)用直接談判代替競爭和拍賣;
4)歧視同從事礦產資源使用主要工作的經營主體競爭的礦產資源使用者;
5)歧視礦產資源使用者,不向其提供運輸和基礎設施。
國家礦產資源管理機關有權規定提交利用的礦產資源地段(采礦用地)的最大范圍。
(6)礦產資源使用權終止或提前終止、暫停
在以下情況下礦產資源使用權終止:
1)許可證規定生效的期限已滿;
2)許可證持有者拒絕實行礦產資源使用權;
3)出現妨礙進一步實行許可證權力的決定性條件。
在以下情況下,礦產資源使用權可提前終止、暫停或由發放許可證的國家礦產資源利用管理機關或其地方機關限制礦產資源利用權:
1)對工作人員或居住在工作影響地帶的居民生命或健康產生直接的威脅;
2)礦產資源使用者違反許可證的重要條件;
3)礦產資源使用者系統違反規定的礦產資源使用規則;
4)出現非常情況(自然災害、軍事行動等);
5)如果礦產資源使用者在許可證規定的期限內未著手使用規定數量的礦產資源;
6)利用礦產資源的企業或其他經營主體解散。
若礦產資源使用者不同意關於終止、暫停或限制礦產資源使用權的決定,他可按照行政或法律程序申訴。
(7)礦產資源使用權的轉移
在以下情況下礦產資源使用權轉給其他企業活動主體(法人):
1)礦產資源使用企業組織法律形式改變;
2)礦產資源使用企業通過聯合其他企業或同其他企業合並的方式改組,如果以前的礦產資源使用者在新建立的企業中所有權不少於固定資產的一半;
3)礦產資源使用企業通過分離或從其他企業中分出的方式改組,當新建立的企業按照許可證在以前的礦產資源使用者的地段繼續工作。
在轉交礦產資源使用權時,許可證需重新辦理。這時,許可證的內容不需重新審查。
礦產資源使用企業改變名稱時也需重新辦理許可證,根據礦產資源使用者的申請,由發證機關重新辦理。許可證重新辦理程序根據法律規定的辦理和登記礦產資源使用許可證的要求確定。拒絕重新辦理許可證,礦產資源使用者可按照司法程序申訴。
(三)實行許可證發放制度之後出現的問題
從開始辦理許可證至今,出現獲得礦產資源使用權趨於自由化的情況,表現為:
1)大量的無償無競爭地辦理許可證;
2)許可證發證機關(即國家)拒絕收取礦產資源使用的一次性付費;
3)一般把許可證協議的控制條件減少到最低限度;
4)在許可證協議中減少經濟方面的作用,其中包括投資責任;
5)在大多數許可證中規定最少的或接近零的礦產資源付費率;
6)不遵守礦產資源法關於許可證的內容,及礦產資源法中不可少的部分,特別是存在證實和確認礦山用地和土地征地的文件,為減少礦產資源使用付費製造根據;
7)削弱監督調節職能,特別是許可證和礦產資源使用條件的清點,對許可證協議條件破壞者不採取有效措施;
8)對完成許可證協議條件缺少國家統計監督形式(國家統計報告)。
此外,在重新辦理許可證時,由於礦產資源使用企業在私有化過程中的改組,國家所有逐漸轉為私有。
上述這些情況說明必須完善現有的自然資源使用許可證發放制度。
(四)近年俄羅斯在礦產資源使用許可證發放方面有關規定
2001年8月24日自然資源部「關於礦產資源使用許可證發放的組織措施」命令中規定:
只有根據自然資源部2001年7月27日565號命令建立的鑒定工作組有權審查關於發放、重新辦理許可證、修改許可證,以及進行競爭和拍賣、決定競爭拍賣條件、礦產資源地段的使用條件。自然資源部的地方機關應保障編制以上這些工作的材料,在地方機關一級協商,並報自然資源部。同時在提交礦產資源使用權時應具備已批準的研究計劃和許可證目標清單等文件。
(1)俄羅斯聯邦自然資源利用方面的稅費
俄羅斯聯邦法律規定在俄羅斯聯邦境內徵收聯邦稅費、地區稅費(俄羅斯聯邦主體稅收)和地方稅費;規定了專門的稅收制度。
(2)聯邦稅費
在俄羅斯聯邦全境徵收的有:
附加值稅,不超過18%;
消費稅,對不同物品規定不同的數值。
自然人收入稅,一般人稅率為13%,參加單位活動,以紅利形式所得收入稅率為6%,其他形式所得的稅率為35%。
統一社會稅,對於一般人,年工資總額100000盧布以下時,稅率為35.6%(其中包括原來的3種國家預算外基金:聯邦養老基金28%、聯邦社會保險基金4%、必繳醫療保險聯邦基金0.2%,必繳醫療保險地方基金3.4%);年工資總額100001~300000盧布時,稅收為35600盧布加超過100000部分的20%;年工資總額300001~600000盧布時,稅收為75600盧布加超過300000部分的10%;年工資總額600000盧布以上時,稅收為105600盧布加超過600000部分的2%;對於農產品生產者、獨立企業家等其他人有另外的演算法。
有價證券發行稅,有價證券發行的稅率為不超過10萬盧布的發行票面價值總額的0.2%。並從2005年1月1日起取消。
海關稅,海關關稅的稅率由俄羅斯聯邦政府歷次決議確定,其收入全部納入聯邦預算。礦產開采稅,詳見表6-1,表6-2。
表6-1 礦產開采稅
表6-2 礦產開采稅率
自然資源利用付費包括對環境不良影響付費(表6-3)和礦產資源利用定期付費(表6-4)。
表6-3 對環境不良影響付費
表6-4 礦產資源利用定期付費
單位利潤稅,單位利潤稅稅率為貨幣利潤的24%。
國家規費,國家機關為納稅人完成某種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或向其發放某種文件、證件需交納一定費用即國家規費。
繼承或贈予的財產稅。
「俄羅斯」、「俄羅斯聯邦」名稱使用費,在名稱中使用「俄羅斯」、「俄羅斯聯邦」或者在此基礎上構成的詞和片語的企業、機構、組織,應當交費。一般企業、機構、組織交費按其產品銷售額的0.5%繳納,而收購、供銷、批發貿易的企業和單位按其交易額的0.05%繳納。
水體利用費,見表6-5。
表6-5 水體利用費
乙醇酒精,含酒精製品及酒類製品生產和經營權許可證發放費。
動物界物體和水中生物資源利用費,按不同動物收費不同。
(3)地區稅費
稅率極限值由俄羅斯聯邦法律確定;在俄羅斯聯邦全境徵收游戲交易稅。
林業稅,見表6-6。稅率極限值由俄羅斯聯邦法律確定;根據俄羅斯聯邦權力機關的決定徵收。
表6-6 林業稅
單位財產稅,該稅稅率最高不超過2.2%,具體由聯邦主體法律確定。
交通稅,100馬力以下轎車,年稅率為5盧布;100~150馬力年稅率為7盧布;150~200馬力年稅率為10盧布;200~250馬力年稅率為15盧布,250馬力以上年稅率為30盧布。
(4)地方稅費
稅率極限值由俄羅斯聯邦法律確定;在俄羅斯聯邦全境徵收自然人財產稅,財產價值30萬盧布以下,稅率為0.1%,30萬~50萬盧布的,稅率為0.3%~0.5%,50萬盧布以上的為財產額的0.3%~2.0%。
土地稅,稅率見表6-7。
表6-7 土地稅
稅率極限值由俄羅斯聯邦法律確定;根據地方自治機關的決定徵收廣告稅,稅率為廣告服務價格5%以內。
依靠自有資金在其開發的礦床中進行普查勘探工作,或完全補償了國家用於普查勘探相應數量的此類礦產儲量的所有費用,以及到2001年7月1日之前根據聯邦法律免於繳納這些礦床開發的礦物原料基地再生產提成的納稅人,就其在相應許可證地段所開採的礦產,按照0.7%的稅率納稅。在開采以下礦產時按照零稅率(零盧布征稅發生在以下情況:如果對於所采礦產,稅收基數根據稅法第338條確定作為實物形式的所采礦產的數量)征稅:
1)礦產定額內損失部分的礦產;
對於本章,定額內損失是指開采時同所用的開采流程和技術有關的礦產的實際損失未超出按照俄羅斯聯邦政府確定的辦法批準的損失定額范圍;
2)伴生氣;
3)含礦產的地下水(工業水),其回收同其他種類礦產的開發相關聯,在礦產開發時或建設並使用地下設施時被回收;
4)開采不符合指標的儲量(低質量的剩餘儲量)或以前注銷的礦產儲量(由於選擇性開采礦床造成儲量質量惡化的情況除外)時采出的礦產。儲量納入不合指標的儲量按照俄羅斯聯邦政府規定的辦法進行;
5)在按照俄羅斯聯邦政府規定的辦法批準的礦產品位標准范圍內,從剝離岩石、圍岩、亂石堆或加工生產廢料中采出的剩餘的礦產(由於國內沒有將其回收的技術),以及從剝離岩石或圍岩、礦山開采廢料及同其有關的加工生產廢料中得到的礦產(包括石油加工殘渣);
6)納稅人僅用於治療和療養並且不直接銷售的礦泉水(包括經處理、制備、加工,分裝入瓶後的礦泉水);
7)納稅人僅用於農業目的的地下水,包括澆灌農用土地,公民的畜牧場、畜產品綜合體、禽類加工廠、蔬菜、菜園、畜牧聯合體供水。
『柒』 俄羅斯最大的煤礦是什麼
拉斯帕德斯卡亞煤礦
俄羅斯「拉斯帕德斯卡亞」煤礦距首都莫斯科3500公里,年產煤800萬噸。
『捌』 俄羅斯最大的鑽石礦井在那裡
米爾鑽石礦井
位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的米爾鑽石礦深度為525米,入口直徑為1200米,也是世界級的大鑽石礦井,在俄羅斯當屬首個也是最大的,載重汽車從坑洞頂部到底部需花費2個小時的時間,因為此地洞太大,以至於在它的上空形成了一個氣流旋渦,足以將直升機和小型飛機吸進洞里,不過俄羅斯政府機關已正式將該礦關閉。
『玖』 世界上已知最深的礦井多少米它在哪裡呢
在南非有一個世界最深的礦井,叫做姆波尼格礦井,它已經深入地下達4000多米,如此深的礦井開採的正是最讓人們嚮往的黃金,據說可采量還很巨大,並且還會繼續深入挖礦。
姆波尼格礦井和另兩個深度也已超過3500米的礦井被人們合稱西維茲礦山,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礦,也被認為是世界深井采礦的最前沿代表,然而科學家們還在不斷的計劃繼續深挖,其實在這背後有著最為現實的原因:西維茲礦山已經被開采了一百多年了,這一個世紀開採的黃金達到了全世界總黃金產量的三分之一,而近年來的開采量卻有很大幅度的下降,開采工作也越來越困難,人們知道地下仍然藏有很多礦石,可是他們埋藏的深度是現在遠不能觸及的地方,所以人們在不斷挑戰極限,設定更深的新目標,因此也將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危險也在等待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