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前身是什麼
羅斯公國,羅斯公國是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的統治下的一個地區,後半獨立,獨立,最後欽察汗國分裂,分裂成很多新的小國家。羅斯公國是其中之一。後羅斯公國發展比別的小國發展快些,吞並了幾個周圍小國。為進一步發展,改國名為俄羅斯。因此俄羅斯就歷史事實來說,是當年蒙古帝國的「皇帝」之下的「大臣」叛變得來的。而現在之所以遲遲不說是這樣,就是掩蓋歷史事實,一塊「遮羞布」,掩蓋歷史事實。為了現在的記得利益得以延續不變罷了
⑵ 俄羅斯叫過蘇聯,還叫過什麼嗎
瞎說,蘇聯是聯盟,聯盟和聯邦是不同的。
現在把蘇聯叫做前蘇聯,因為已經是過去的了,俄羅斯是前蘇聯的主體,所以現在的俄羅斯也叫原蘇聯,不過官方還是叫俄羅斯聯邦。
蘇聯之前的俄羅斯處於沙皇的君主統治之下,那時叫做沙皇俄國,之前的俄國(中國元清時期)只是東歐中亞的一些游牧民族構成的散落的部落,而沒有統一的國家形式存在。
⑶ 俄羅斯這個國家以前那些名字的順序
至公元六世紀,俄羅斯進入封建社會,成立了基輔公國。到九世紀基輔公國已經成為一個大的國家,它存在了三百多年,是羅斯民族的搖籃,後來形成了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個民族。到十二世紀中,基輔羅斯解體,一批小的公國取而代之。到1236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遠征歐洲, 首先征服了羅斯全境和波蘭、匈亞利。在1147年成立的莫斯科公國(其弗拉基米爾大公的塑像目前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在十四到十五世紀逐漸強大並領導其它公國擺脫蒙古人的統治。到十七世紀彼得大帝執政後,俄羅斯首次定為俄羅斯帝國,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歷史最思想開放、富於改革精神的帝王(有趣的是這時我國是著名的康熙大帝的時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終於在1917年1月俄羅斯沙皇被推翻。當時俄羅斯出現了工農蘇維埃和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同年11月7日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領導工人、水兵和陸軍士兵在俄羅斯首都聖彼得堡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了蘇聯。並在很短的時間發展成為世界超級大國。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正式成立。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羅馬語:Rossiyskaya Federatsiya 英語:Russian Federation)。簡稱俄羅斯(Russia)。
⑷ 俄羅斯之前都叫過什麼名字(全名 具體時間)
6世紀——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蒙古軍隊佔領,建立欽察汗國。俄羅斯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莫斯科大公國1721年——俄羅斯帝國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蘇俄)、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大至16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8月,蘇聯發生八一九事件。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1993年12月12日,經過全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規定國家名稱為「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意義相同。
⑸ 俄羅斯國家之前叫什麼名稱
在沒加入蘇聯之前叫俄羅斯帝國,也叫作沙皇俄國。蘇聯不是俄羅斯。現在的俄羅斯叫俄羅斯聯邦
⑹ 俄羅斯原來叫什麼
原來叫蘇聯,1922年12.30日成立,1991年12.25日解體,蘇聯之前叫俄羅斯帝國,
⑺ 古代俄羅斯叫什麼
1、基輔羅斯
2、莫斯科大公國
3、俄羅斯帝國
4、蘇聯時期
俄羅斯歷史始於東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988年開始,東正教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這些國家都自稱為是俄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俄羅斯帝國簡介
(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英語:Russian Empire),簡稱俄國、俄羅斯、沙俄、沙皇俄國或帝俄,別稱第三羅馬。是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為皇帝後,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羅斯國家。
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帝國共有1億2560萬人,至1914年達到1億6570萬人,是當時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國家,僅次於大清帝國和大英帝國。
⑻ 俄羅斯古代的時候叫什麼名字
俄羅斯歷史始於歐洲的東斯拉夫民族,聚集區域自公元3世紀至8世紀逐漸擴大。在9世紀,北歐瑞典維京人的一支流浪部落——瓦良格人受到當地古羅斯人的邀請,建立基輔羅斯並讓這個地區完成歐洲化封建制度。公元988年,國家選擇拜占庭帝國所信仰的東正教作為唯一國教,由此開始,拜占庭文化與古羅斯文化的融合成為今日的東斯拉夫文化。13世紀,基輔羅斯被蒙古人逐一擊破,解體為眾多小公國,並均被金帳汗國收為朝貢國。14世紀開始,以莫斯科城為中心的區塊逐漸崛起,取代了烏克蘭境內的基輔,最終匯聚成為統一羅斯諸國的中心力量;15世紀,莫斯科大公國成功擊敗金帳汗國並從其獨立,還成長為基輔羅斯文化和政治的繼承者。自16世紀起,伊萬四世自稱沙皇,並自詡「第三羅馬」。到了18世紀,俄羅斯沙皇國通過征服、吞並和探索而擴張,征服了大部分西伯利亞領土,彼得一世通過西方化改革,稱帝並遵照西歐叫法改稱俄羅斯帝國,帝俄在女帝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國,疆域最大曾自中歐的波蘭連綿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⑼ 俄羅斯以前叫什麼國家
以前的俄國是在前蘇聯之前的國家名稱,也叫沙皇俄國或沙俄。而俄羅斯也叫俄羅斯聯邦,則是前蘇聯時期最大的一個加盟國而已,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正式獨立。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
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俄羅斯國名的由來
公元9世紀,在建立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羅斯人的祖先古羅斯部族人(東斯拉夫人),並成為此後國家名稱。俄羅斯這個稱呼是中國人通過較早接觸俄羅斯人的蒙古人學來的,在蒙古語中很少有以輔音R開頭的。
而蒙古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往往都要加上相應的母音O,因此羅斯在蒙古語便譯為OROS,第一個音節為O。這也是中國元朝史籍中稱為「斡羅斯」或「鄂羅斯」的原因。到了明朝,中俄聯系中斷,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觸,那時候中漢人便直譯為「羅剎」。
羅剎國這一稱呼直到清初仍舊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編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為《平定羅剎方略》。但清朝的統治民族是滿洲族,受蒙古族影響較深,故採取源於蒙古語的間接音譯,在康熙以後統一稱為「俄羅斯」並沿用至今,俄羅斯帝國簡稱沙俄,即沙皇俄國。
⑽ 俄羅斯以前叫什麼
莫斯科大公國。
蒙古統治時期叫金帳汗國,後來的俄羅斯基本上繼承了金帳汗國的統治區域。
一次大戰後,俄羅斯帝國革命,新成立的國家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簡稱蘇聯。其中包括俄羅斯等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後恢復俄羅斯的國名(仍有若干加盟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