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為什麼佔領日本北方四島不還
日本失去北方四島是他們侵略戰爭的報應。我們來具體說下原由。
先談談北方四島的來由,也稱為南千島群島,面積有5000平方公里,最早是16世紀沙俄向遠東擴張時佔領,葉卡捷琳娜大帝時期將北方四島納入沙俄國籍。19世紀日本開發北海道,與沙俄發生北方四島,連帶著當時清政府已割讓給沙俄的庫頁島的沖突,1875年日俄兩國簽署條約《樺太千島交換條約》,庫頁島歸屬沙俄,北方四島讓給日本,至此日本擁有了四方四島的主權。
北海道邊上那4個島就是北方四島。蘇聯1945年8月8日對日宣戰,根據《波茨坦公告》,戰後日本必須接收盟國對日本的處置,戰後蘇聯兵不血刃佔領了北方四島。1952年的《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上也規定了日本放棄北方四島主權,可是因為冷戰原因,日本簽字了,蘇聯沒簽字。
2016年,俄羅斯在北方四島部署了反艦導彈。1956年,由於蘇聯沒簽字,背後美國撐腰的日本決定收回北方四島主權,從此開始了北方四島之爭。但日本的抗議基本是徒勞無功,蘇聯從1946年開始就派兵佔領了北方四島並建有空軍基地,陸續遷俄羅斯人島上定居。截止到2015北方四島上生活著2萬俄羅斯人,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曾兩次登北方四島視察,俄羅斯多次在北方四島搞軍事演習。至此,日本失去北方四島的實際控制權。
B. 日本是不是有島嶼仍然被俄羅斯佔領
俄日領土爭端是指齒舞、色丹、國後和擇捉四島的歸屬之爭。
這四個島嶼總面積約5000平方公里,原為日本領土,二戰時被原蘇聯軍隊佔領,至今處於俄羅斯管轄之下。由於俄日在四島的主權問題上互不讓步,二戰以後兩國間的和平條約迄今未能簽署。
C. 45年日本投降,蘇聯趁機佔領4座島嶼,專家怎麼說
照說北方四島屬於千島群島,而且《雅爾塔協議》已經明確了這是蘇聯戰勝國的戰利品,應該沒有爭議才對,為何日本和蘇聯(俄羅斯)現在又在爭了呢?其實爭議就是日本簽訂投降書的時候並沒有向蘇聯投降,投降書上也沒有蘇聯的簽字,也並沒有宣布停戰,說白了就是日本投降後,名義上日蘇之間還在戰爭狀態,直到1956年雙方簽訂《和平協議》,而這個協議又對北方四島歸屬說得不明不白,於是就有爭議了。目前美國是尊重二戰任何與蘇聯的協議的,也尊重俄羅斯擁有北方四島得合法權益,而日本則總想拿回來!
D. 前俄羅斯佔了日本哪個島當時前俄羅斯又是怎麼佔領的呢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說這個前俄羅斯佔領這個日本的島嶼的問題,很多人也都問了,前俄羅斯佔領了日本哪些島嶼呢?話說好像是日本北方的四島啊,那麼當時前俄羅斯又是怎麼佔領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分析揭秘看看。
同時蘇聯登陸作戰部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算站穩了腳跟,日軍意識到蘇軍沖上島嶼後,馬上組織反沖鋒,企圖將蘇軍趕回海里去,但蘇軍戰鬥力十分強悍,寧死不退,守住了登陸陣地。日本一看這招不奏效又調來坦克猛攻蘇軍,蘇軍玩了命的抵抗。在激烈戰斗中,有一個叫維爾科夫的蘇共黨員,不顧身體多處負傷,硬是沖上去,用身體堵住了機槍射擊孔。正是依靠著不要命的精神,蘇軍最終佔領了最重要的制高點,此後蘇軍一路進攻,日軍節節敗退,尤其聽到19號日本天皇發出投降的信息後,守島日軍全部喪失了鬥志,繳械投降了。在最難打的占守島戰斗中,蘇軍傷亡了1500人,自此以後蘇軍完全占據著千島群島直到如今,日本根本要不回來。
E. 俄羅斯實際控制日本島嶼有哪些
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
F. 俄羅斯佔領著日本四個島,什麼時候佔領的,日本現在的態度怎麼樣
1875年,日俄簽署條約,千島群島全歸日本。隨著二戰接近尾聲,蘇美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達成默契:千島群島歸屬蘇聯。1956年10月蘇日建交時發表的聯合宣言中,蘇聯曾同意在蘇日締結和平條約後,把北方四島中的齒舞、色丹兩島交還日本,但日本不表同意,要求全部歸還四個島嶼。多年來,日方多次要求歸還「北方四島」,均未成功。
2009年7月3日,日本國會通過《促進北方領土等問題解決特別措施法》修正案,首次將與俄羅斯存在歸屬之爭的北方四島規定為日本「固有領土」。7月7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發表聲明說,日本將南千島群島規定為日本「固有領土」的做法是「對俄羅斯人民的侮辱」。兩國解決領土爭端硝煙再起,兩國締結和平條約的談判將再次陷入僵局。
G. 日本的北方四島,被俄羅斯佔領,如何保護自己國家jing'tu
北方四島是指俄羅斯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的國後、擇捉、齒舞、色丹四個島嶼。總面積僅4996平方公里,現在隸屬薩哈林州,居民大多數是俄羅斯人,以年輕男子居多。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後,蘇聯就接管了北方四島,並於次年12月將島上的1.8萬日本居民遣返回國。為防止日本人卷土重來,蘇聯政府將約2000名來自中亞地區的復員軍人安置到四島上,這些人成了島上的「先民」。還有一些大陸居民也懷揣致富夢想到此拓荒。截至目前,四島上面積最大的擇捉島有居民約8000人,國後和色丹各有4000人,齒舞島上駐有若干邊防巡邏隊員。
H. 日本北方四島是怎樣被俄羅斯佔領的
二戰停戰之夜蘇軍攻佔北方四島紀實
所謂「北方四島」是日本的說法,俄羅斯稱之為南千島群島,指的是千島群島南部的擇捉、色丹、齒舞、國後四島。二戰後期,作為蘇聯出兵打擊日本的 回報,蘇、美、英三國在《雅爾塔協定》中規定:「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此後,蘇聯(包括現在的俄羅斯)一直實際控制著上述領土。但日本認為,它從沒有放棄收回「北方四島」的要求。
蘇軍決定武力收回
千島群島(俄方稱「千島群島」,日本方面稱「北方四島」)按日本方面的說法,是指擇捉、色丹、齒舞、國後四島,自古有日本人在此居住生活。在18世紀時,千島群島南北兩部分屬日本和俄羅斯。19世紀,沙俄佔領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千島群島和薩哈林島(庫頁島)。1905年因日俄戰爭失敗,沙俄被迫通過《朴茨茅斯條約》向日本轉讓了千島群島和南薩哈林島的控制權。
日本在那裡立足後,不僅封閉了俄羅斯通往太平洋的出口,而且封閉了通往堪察加和楚科奇半島各港口的海上通道,成了進攻濱海地區和遠東的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加強了千島群島的防務,集結了8萬大軍,修築了9處機場,能容納近600架飛機,其中占守島的日軍多達2.3萬人,還得到第11戰車聯隊的支援。
1945年2月,日本戰敗前,蘇美英關於戰後日本問題的《雅爾塔協定》規定,整個千島群島,包括擇捉、國後、色丹和齒舞群島,都劃歸蘇聯。
為了執行《雅爾塔協定》,蘇聯決定用武力收回被日軍佔領的千島群島,展開了著名的「守門之戰」。
1945年8月15日夜,蘇軍步兵第101師和太平洋艦隊奉命實施登陸作戰。戰役的關鍵是要拿下離堪察加半島最近的占守島,它有兩處完好的海軍基地片港和柏原港,拿下這里就等於控制了整個千島群島。
子夜登陸 發動奇襲
為取得奇襲的效果,蘇軍進行了高難度的子夜登陸。由於當夜又起了大霧,蘇軍無法出動飛機支援,只能依賴岸炮和護航驅逐艦的炮火來掩護登陸部隊。
8月18日2時35分,蘇軍岸炮部隊從12公里外堪察加半島的洛帕特炮台轟擊占守島,以「基洛夫」號巡洋艦為首的蘇聯艦隊也將180毫米口徑的喀秋莎火箭彈一古腦地砸向日本人。
在戰役打響的最初時間里,日軍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因為從海上到背後都在向他們射擊。日軍司令部根本無法判斷登陸的是什麼部隊,有多少人,直到在戰場上聽到俄語「烏拉」的喊聲才明白,蘇軍來了。
4時30分,蘇軍登陸艦隊靠近了占守島的海軍基地——片港,部隊要在狹窄的3公里地段搶灘,佔領制高點國端崎和第171高地。緩過勁來的日軍拚命阻止蘇軍後續部隊靠岸,日本人利用海面霧氣,企圖以猛烈的炮火來挽回自己的頹勢。
蘇軍的1號登陸艦被日軍炮彈直接命中,機艙被打壞。中尉亞斯特魯勃不顧自己受傷、一半水兵犧牲的惡劣環境,藉助濃霧的掩護,佯裝軍艦爆炸和失去戰鬥力,以迷惑日軍,隨後趁炮擊減弱的機會,把剩下的人員組織起來檢修,堵好漏洞,使軍艦再次繼續執行任務。
在登陸現場,共產黨員沖鋒在前。當一艘軍艦中彈起火、即將爆炸的危急時刻,步兵第373團黨員葉爾馬舍夫上尉拿起團旗高喊:「團旗在我手裡,跟我來!前進,小夥子們!」他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水中,向岸邊游去,其他官兵也跟著他往前沖。
混亂中,蘇軍付出了較大的代價,但蘇軍護航艦一發幸運的炮彈打在國端崎的燈塔上,引起大火,火光為登陸艦隊在濃霧中駛向岸邊提供了很好的方位物。在凌晨5時左右,蘇軍登陸兵終於艱難地在片港灣建立了兩個堅固的橋頭堡。
蘇聯士兵用身體堵住射擊孔
隨著天色見亮,蘇日雙方都開始清楚各自的戰場態勢,在片港方圓不到3公里的地段,誰能前進一步就意味著將對手置於死地。
從早上6時開始,日軍就以猛烈的炮火作為掩護,動用聯隊(團)級規模的沖鋒,試圖把蘇軍趕下海去。日本人明白,一旦蘇軍在這里站住腳,他們的抵抗將毫無意義。
在蘇軍工兵臨時挖的塹壕里,雙方把刺刀、鐵鍬,還有槍托全都用了上,因為蘇軍多是身高力大的戰士,無論是白刃格鬥,還是摔跤,都占上風。
下午14時,日軍從171高地上把自己最後的預備隊——戰車第11聯隊投入使用,18輛坦克配合兩個大隊的步兵進行最後的掙扎。坦克展開隊形後,隨著越來越大的轟鳴聲向陣地逼近,蘇軍戰士已能清楚辨別出坦克上的青龍圖案。
當坦克靠近到只有200碼的時候,蘇軍各種武器一齊開火,反坦克槍手瞄準坦克,步兵用沖鋒槍和機槍狙擊日軍步兵,力圖將敵步兵與坦克分割開。由於射擊准確有效,不到兩分鍾,就有6輛日軍坦克起火,但其他坦克很快到了蘇軍眼前。在領頭的一輛坦克里,一半身子露在炮塔外的日軍指揮官池田末男大佐手持展開的太陽旗,舒托夫少校用沖鋒槍打了兩個點射,池田末男當場斃命。剎那間科斯蒂列夫中士用集束手榴彈讓這輛坦克象蠟燭一樣燃燒起來。
18時,蘇軍登陸兵在艦炮的掩護下,開始沖擊171高地。日軍利用掩體進行攔阻射擊,而蘇軍登陸兵卻在開闊地上,無法靠近幾十米外的日軍火力點。海軍中士、共產黨員維爾科夫依託一塊塊石頭向敵火力點運動,他猛力地將一枚手榴彈投進射擊孔,火力點啞了一會,便又死灰復燃,維爾科夫全然不顧自己已多處負傷,一躍而起,朝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身體堵住了射擊孔。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紅旗終於在高地上空飄揚。
日軍敗將心有不甘
8月19日,得知裕仁天皇投降詔書的日軍一方面主動提出停戰,但另一方面仍在積極備戰,日軍甚至將准備撤退的兩個旅團重新展開,試圖壓迫蘇軍。但蘇軍並未受到停戰的制約,繼續向占守島縱深發展。直到當日18時,千島群島日本駐軍司令堤不夾貴中將才接受無條件就地投降,此時日軍已死傷1018人。
8月23日,堤不夾貴中將來到占守島,同蘇軍簽訂停戰協定。他不僅是當地日軍最高長官,也是當地壟斷企業的大股東,過去他在漁汛期間可以利用手下大撈一把,而現在,他永遠失去這筆收益了。他試探性地詢問蘇軍指揮官格列奇科少將有多少蘇軍參加了登陸作戰,格列奇科故意把人數誇大好幾倍。然而堤不夾貴臉上泛出難以掩飾的失望,他說:「如果我早知道只有這么一點水兵,我就先把他們淹死,而後再投降。」後來,堤不夾貴還痛苦地聲稱1945年8月23日是他一生中的「黑道日」。
當時的形勢對蘇軍非常有利:南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北部的日軍已繳械投降。8月28日凌晨,蘇軍在擇捉島登陸,1.35萬日本守軍不戰而降。接著在9月1日又佔領了國後和色丹兩島,日軍均未抵抗。攻佔齒舞島的最後行動是在9月5日結束的。由於日軍均未抵抗,所以雙方均無傷亡。
I. 日本北方四島: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齒舞諸島是什麼時候被俄羅斯佔領的
日俄北方四島之爭
北方領土問題是日本與俄羅斯一直未解決的重大爭端,它牽動著兩國的關系,也影響東北亞乃至亞太地區的穩定。所謂「北方領土」問題,主要是指俄羅斯堪察加半島與日本北海道間的國後、擇捉、齒舞、色丹四個島嶼的歸屬問題。北方四島在地理上屬於千島群島,因此,俄羅斯也稱其為南千島群島。
擇捉、國後兩島是千島群島最南面的兩個島,齒舞和色丹兩島則是北海道的附屬島嶼。四島位於日本北海道東北,總面積為4996平方千米。不僅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而且擁有豐富的資源,大陸架煤氣資源儲量約16億噸,黃金儲量約1867噸,銀9284噸,鐵2.73億噸,硫1.17億噸。此外,擇捉島還盛產比黃金還貴重的錸,儲量高達36噸。齒舞和色丹島雖小,但附近大陸架盛產海產品,年產量約80萬噸。據統計,四島及大陸架總資源價值達458億美元。因此,歷來深受日、俄兩國的重視。
北方四島在二次大戰前為日本所有,二次大戰末期蘇軍佔領並劃入蘇聯版圖。戰後,兩國就這些島嶼的歸屬問題爭執不下,致使作為兩國關系基礎的和平條約迄今未能簽署。根據1956年蘇日聯合宣言,蘇聯同意在締結和約後將齒舞和色丹兩島歸還日本。但由於多種原因,該宣言沒有得到實施。1993年,俄日兩國領導人簽署了表示盡快締結和平條約和解決領土問題的東京宣言,但因雙方在關鍵問題上意見分歧且互不相讓,俄日關系一直徘徊不前。俄方堅持先締結和平條約再解決領土問題的立場,且只考慮歸還齒舞、色丹兩島;而日本的態度是,簽署和平條約之前,俄必須將四島歸還日本,且要四島一並歸還。俄日領土爭端嚴重製約著兩國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僅從俄羅斯方面來說,北方四島歸屬問題上的立場不肯松動的原因是因為北方四島的地理位置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北方四島地處日本北海道的東北方,它東臨太平洋,西瀕鄂霍次克海。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戰略意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北方四島是俄羅斯所剩無幾的自由出入海洋的重要通道。所謂自由出入海洋的通道,是指受氣候、地理、人為等因素制約較少的進出通道。眾所周知,俄羅斯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有出入海洋的通道。在西方,有波羅的海通道。這一通道由於立陶宛、拉脫維亞特別是愛沙尼亞的獨立,俄羅斯只剩下芬蘭灣一隅的出海口,其出入波羅的海的一切行動都在芬蘭灣沿岸國家的監視之下。因此,波羅的海通道的戰略意義已大不如以往。在南方,有黑海、土耳其海峽通道。這一通道由於土耳其海峽掌握在土耳其人手中,該通道的出入本來就不夠暢通,又由於原蘇聯黑海沿岸國家的獨立,這一通道的戰略意義大大下降。在北方,由於受北極氣候的影響,這一地區的海面在全年的大部分時間里無法通航。此外,即使在可以通航的季節,從俄羅斯北極地區進入太平洋也只有一條通道——白令海峽。白令海峽的一側為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出口處橫著美國的聖勞倫斯島,稍遠又有美國的阿留申群島。因此,從俄羅斯北極地區進入太平洋並不自由。在東方,俄羅斯有經日本海出對馬海峽的南下通道,有堪察加半島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出海口,有出入太平洋的千島群島諸通道。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出海口雖然直接面對太平洋,可以不受「人制」,但由於地處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東南端,加之堪察加半島的地理條件十分復雜,因此,從俄內地沒有通往此處的鐵路,公路也很少,交通主要以海運和空運為主。所以,交通是限制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出海自由的最大問題。而千島群島,這里多海峽,出入太平洋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從氣候條件上看,俄羅斯整個遠東地區的眾多港口到冬季多要封凍,然而,由於受日本海暖流的影響,在千島群島則有一些可以全年通航的天然良港。所以,比較而言,千島群島諸通道的出入是自由的,北方四島通道是千島群島諸通道之一,比群島其他通道更具有戰略意義。第一,北方四島通道距西伯利亞鐵路最近,便於補給;第二,它離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羅夫斯克兩大城市最近,離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重要戰略基地薩哈林島也最近;第三,由於它距日本海最近,因此,千島群島上的不凍港主要集中在這里。
2.北方四島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戰略要地。首先,北方四島和千島群島一起構成了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重要門戶,它可使俄羅斯自由出入於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之間;其次,北方四島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牽制日本的戰略要點,北方四島在地理上十分適合於俄羅斯在遠東牽制日本的戰略要求,它與薩哈林島的南端遙相呼應,給日本人上了一道「緊箍咒」;再次,北方四島又與哈巴羅夫斯克的濱海區形成犄角之勢,完全封閉了日本進入鄂霍次克海的各條通道。所以,北方四島是俄羅斯在東方牽制日本的戰略要地之一。
總之,無論是從國家利益還是從軍事上講,北方四島都是俄羅斯的要地,所以俄羅斯是不會輕易放棄的。從現在的情況看,北方四島問題的解決還需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