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伏特加最常用的是什麼喝法
1.俄羅斯人通常喝法,放在冰箱冷凍層內~大概30分鍾,把酒瓶子拿出來晃一下,如果感覺粘稠.就可以飲用
2.黑俄羅斯人 伏特加+可樂
3.冬尼克 伏特加+馬提尼+冬尼克(冬尼克是蘇打的一種,檸檬味的,這種酒一般人叫作MTV)
4.伏特加+可樂+馬提尼(感覺一般,一杯下肚感覺很熱)
5.伏特加+橙汁(新喝法)
6.伏特加+水晶葡萄(國內酒吧里用的特別多)
7.伏特加+FLOX(藍色)(酒吧用)
8.天使的微笑
伏特加\\君度\\Maraschino(黑櫻桃酒)各1/2,盎司.石榴汁1/4.加碎冰搖後入雞尾杯飾櫻桃
9.藍色地中海
伏特加及藍香橙1.5盎司.兩滴鮮檸檬汁.加碎冰搖勻入碟形香檳杯飾櫻桃
10.憂郁星期一
伏特加1.5,君度1/2.加碎冰攪勻濾入雞尾杯,滴入兩滴藍香橙
11.魔炬
伏特加一盎司,味美思及石榴汁半盎司.加碎冰搖勻入雞尾杯,飾小片紅辣椒
12.金手指
伏特加一盎司,香草酒及菠蘿汁半盎司.加碎冰搖勻入雞尾杯
13.黃金武士
伏特加一盎司,蘋果酒一盎司,兩滴金萬利(或橙皮酒)
加碎冰搖勻,雞尾杯口以檸檬片擦濕,酒入杯後,上擠一小片橙皮並投入杯
14.幸運袋
伏特加1盎司,香蕉酒及檸檬汁1/2.雞蛋白一個.
加碎冰搖勻濾入雞尾杯飾櫻桃
15.蒙地卡羅
伏特加\\杏仁酒\\橙皮酒各2/3
加碎冰搖勻濾入雞尾杯飾櫻桃
16.愛好
伏特加一盎司,金萬利1/3,橙汁2/3.
加碎冰搖勻濾入雞尾杯飾櫻桃
17.憤怒精靈
伏特加一盎司,味美思及石榴汁1/2
加碎冰搖勻濾入以檸檬皮擦濕的雞尾杯飾櫻桃
18.俄羅斯花園
伏特加一盎司,義大利白葡萄酒一盎司,白薄荷酒及檸檬汁1/2.
加冰搖入香檳杯飾小片橙皮
19.蘇格蘭青蛙
伏特加一盎司,君度及香草酒各1/4,安古斯圖拉酒兩滴,青檸一個擠汁.一茶匙Maraschino
(黑櫻桃酒)加碎冰搖勻濾入雞尾杯飾櫻桃
20.奇趣
伏特加一盎司,杜本內2/3,君度1/3.兩滴安古斯圖拉.
加冰搖勻濾入雞尾杯,橙片掛杯
21.難題
伏特加1.5,1/3個青檸的汁及皮.七喜
海波杯入三塊方冰,入果汁及酒,入青檸皮,攪勻入七喜至八分
22.同志
伏特加1.5,茴香酒一盎司.半個青檸擠汁.
加碎冰搖勻濾入雞尾杯
23.獨角獸
1.5伏特加,半盎司青檸汁.
調酒杯入碎冰,入果汁及酒,攪勻濾入雞尾杯,滴入幾滴味美思或是培諾茴香酒.
24.伏特加莎莎
伏特加1.5,杜本內1/2
加碎冰攪勻濾入雞尾杯,滴入幾滴安古斯圖拉
25.伏爾加纖夫
伏特加/Maraschino(黑櫻桃酒)橙汁一盎司.
加碎冰搖勻入古典杯.
26.白玫瑰
伏特加及玫瑰酒一盎司.
加碎冰攪勻入雞尾杯,揉擠檸檬皮一片,飾櫻桃
27.白蜘蛛
伏特加1.5,白薄荷酒1/2.加碎冰搖勻入雞尾杯飾櫻桃
28.螺絲刀:伏特加+橙汁
2. 俄羅斯人喝酒有什麼講究
俄羅斯人平時喝酒比較隨便,倒有點像魯迅筆下身穿長衫站著喝酒的孔乙己。只要想喝,可以坐在酒吧或舞廳的吧台上喝;也可以獨自一人倚在城市的某一面牆壁站著喝;也可以提著酒瓶在大街上邊走邊喝。至於下酒菜,也不講究,可以是一塊麵包一截香腸或是一根醬黃瓜等等。據翻譯介紹在大街上常遇到走路踉踉蹌蹌找不著回家路的醉漢,冬天在雪地里發現凍死的酒鬼也不是新鮮事。據說,在俄羅斯對酗酒者最重是可以判勞教的。
在正式場合,俄羅斯人喝酒對酒杯倒是頗有一番講究的。普通人家都備有伏特加、啤酒、白蘭地等專用酒杯。一般情況下,酒也只倒到酒杯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一杯通常是一齊喝下,以後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隨意酌飲。如果參加的是家庭宴會,最後一杯無論如何是要敬給主人的,以示對他們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謝。
俄羅斯人喝酒從不耍滑頭,大有梁山好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氣概。我不勝杯箸,出於禮貌,只得淺嘗輒止,以示對主人的尊敬,可能我們是「老外」的緣故,「老毛子」也不勸酒,喝酒也很豪爽,能喝多少喝多少,絕不藏量,直到一醉方休才盡興。酒喝到這個份上,俄羅斯這個古老國度所有的那種能歌善舞的民族個性便充分張揚出來:要麼翩翩起舞,要麼一展歌喉,要麼來一段幽默或是笑話,讓你忍俊不禁,妙趣橫生。席間安德烈先生酒至酣處即興演唱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卡秋莎》,雖然是業余水平,但是很認真很投入,你雖然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但可以讀懂盪漾在他們眉宇間喜悅的心情。
在俄羅斯如果不喝酒,人們就說你不是真正的男子漢。俄羅斯男人對伏特加疼愛有加,忠貞不渝,終日相廝守,惟恐失去。他們還說,不讓喝伏特加,還不如讓我死了。在俄羅斯常住的外國人為此把伏特加酒形象地比喻成俄羅斯男人的「第一妻子」。
俄羅斯人喝酒對酒杯比較講究,普通老百姓家裡都備有飲用啤酒、葡萄酒、白蘭地、伏特加酒的各式專用酒杯。伏特加酒杯大多是200-300毫升的大杯子,飲伏特加之前需把它放進冰箱冷卻一下,據說這樣口感更好。俄羅斯人喝伏特加喜歡一口喝乾,很是豪爽,當然一般情況下酒只倒到酒杯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一杯通常是一齊干下,以後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隨意酌飲。不過,俄羅斯人喝酒從不耍滑,都極為誠實,一般不勸酒,有多少喝多少,直到喝倒。
俄羅斯人喝酒不太注重地點,只要想喝,不必在家,也不必到飯店,再說那樣還用花錢。每天下午五六點鍾的時候,大街上盡是可愛的酒民:姑娘們一隻手牽著愛犬,一手提著啤酒瓶,她們堅信啤酒就是麵包;男人們手裡拿的一準兒是伏特加,邊走邊喝。冬天雪地上常有凍死的酒鬼,大街上隨處可見踉踉蹌蹌找不著家門的醉漢。
俄羅斯人喝酒也不大講究菜,喝口酒,吃口麵包,再來一小口乳酪就成了。不少俄羅斯人人外出時,隨身總帶著伏特加,下酒菜不一定總備著。如果同車或同機上有哪位酒友早已打開了味道鮮美的熏制鱘魚或者香腸、乳酪、腌黃瓜什麼的,那他們的旅途就會更愉快了。據說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有的窮人喝酒買不起菜,就在酒店裡干喝白酒,喝一口酒,就把油膩的袖口貼近鼻子聞一聞,權當吃菜。
俄羅斯民族能歌善舞,男人們大都談鋒很健,極富幽默感,喝起酒來會把這一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幾杯伏特加下肚,遂雅興大發,或翩翩起舞或盡展歌喉。接下來便是各色故事、笑話、繞口令脫口而出,妙趣橫生。朋友間聚會喝酒一般要持續三四個小時,每隔1小時休息10分鍾,煙民們可出去過會兒煙癮。俄羅斯人的祝酒詞也很有意思,第一杯為相聚,第二杯祝願健康,第三杯為愛,對祖國的愛,對家庭的愛,對妻子的愛,總而言之,為所有的愛乾杯。接下來便是祝願和平、祝願友誼等等。如果是在朋友家聚會或做客,最後一杯要獻給女主人,表示對她高超廚藝的贊賞和辛勤勞動的感謝。
3. 俄羅斯人喝酒最凶,他們是怎麼解酒的
俄羅斯人對酒可是情有獨鍾,俄羅斯地處極寒之地,高度的酒精可以有效的,快速的增加自身體溫,用酒來抵抗寒冷,再加上俄羅斯人熱情豪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真戰斗民族”,所以酒便成了俄羅斯人必不可少的東西。
俄羅斯的酸黃瓜也是個很好的解酒良品, 在國內很多人都會選擇喝酸奶和蘋果醋來解酒,當然俄羅斯的酸奶也是非常好喝而且能解酒,但是在餐桌上,酸黃瓜是必不可少的,這種黃瓜酸甜可口,開胃下飯,而且解酒效果非常好,搭配上俄羅斯的麵包,黑麵包或者大列巴,對酒精的稀釋是非常有幫助的,酸黃瓜的地位和我國的“拍黃瓜”的地位是一樣的。
俄羅斯人從小就會喝酒,所以酒量還是很高的,再加上他們的食物,喝酒是一件非常快活的事,但是喝酒傷身,所以大家不要模仿。
4. 俄羅斯人喝酒前為啥要呼出一口氣
看過《水滸傳》的男性觀眾,應該都對水滸時代里的那種「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生活狀態非常羨慕,當然這不只是因為電視劇里這樣的橋段比較讓人覺得爽,還有現實生活中身邊的男性朋友,對於喝酒這件事情,同樣也是非常熱衷的,基於這2個原因,很多男性朋友都對於喝酒這件事情非常喜歡。那說到喝酒,很多人都會很羨慕酒量大的人,那要說到誰酒量大,恐怕俄羅斯人是大家公認的酒量大,而且俄羅斯人喝酒非常有意思,動不動就是對瓶吹伏特加,那酒量真的是讓人驚嘆。不過看過俄羅斯人喝酒的人都知道,俄羅斯人喝酒有個習慣,就是他們喝酒之前,往往會呼出一口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冷眼就給大家簡單聊一聊這個事情,看看俄羅斯人喝酒前為什麼要呼出一口氣。
5. 俄羅斯人大多喜好喝酒,那有關俄羅斯的酒文化有哪些呢
酒,是一種古老而神秘的飲料,酒的出現讓人類體驗到了一種沒有約束,非自我的狀態。而人類對酒的青睞,也自古至近未能割捨。從釀酒工藝,飲酒禮儀,到酒器,詩歌。人類無處不在的表達著自己對於酒的膜拜,宣洩著源自酒的感情。當今世界上的許多民族,或先進或落後,都擁有著自己悠久的釀酒歷史。對酒,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認識和理解。
在橫跨歐亞大陸板塊的俄羅斯,還存在著一種被稱為「北部風格」的,純粹尋求酒精麻痹的酗酒文化。所謂「北部風格」,它是相對於「南部風格」的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來講的,最先它是出現在北歐的瑞典,其特點就是一次性大量的飲用烈性酒。如白蘭地,伏特加。俄羅斯雖然只有一少部分的國土囊括在歐洲版圖之內,但是俄人對烈性酒精飲料的偏愛,卻遠遠勝過了居住在瑞典,奧地利等北部風格起源地的人們。其實,早在基督教傳入之前的古代羅斯,酒精飲料的釀造方法就已經非常普及。當時,除了在多神教徒們舉辦的宴會上可以見到大量的蜂蜜酒以外,尋常老百姓們的家裡也都時常儲備有充足的家釀啤酒或蜂蜜酒。目前,在俄羅斯,市場上酒精飲料的品種是相當豐富的。除了伏特加外,還有各種進口和國產的果酒,汽酒,白蘭地和啤酒。但雖然酒類的品種繁多,但是絕大多數的俄羅斯人更鍾情於俄產的伏特加和啤酒。因為它們的價格相對果酒和白蘭地要便宜很多,更重要的是這兩種酒喝下之後會更快的麻痹人的神經,達到忘我的境界。
伏特加(Водка)是俄國羅斯的國酒,又稱俄得克、俄斯克。日本、中國也有生產。它是極寒之地的產物。12 世紀,沙皇俄國釀制出一種以稞麥釀制的啤酒和蜂蜜酒蒸餾而成的「生命之水」 可以認為它是現今的伏特加酒的原型。之後不久,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引進俄國,成了伏特加酒新的原料。18世紀,確立了用白樺木炭炭層過濾伏特加原酒的方法。19世紀,隨著連續式蒸餾機的應用,造就了今天的無臭無味、清澄透明的伏特加酒。正牌伏特加酒,沒有其他蒸餾酒的風味和香氣,因此作雞尾酒的基酒最合適。冰鎮後干飲也妙不可言,彷彿冰溶化於口中,進而轉化為一股火焰般的清熱。伏特加是俄羅斯的名酒,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氣。有些西方人乾脆把伏特加當成了俄羅斯的代名詞。在俄羅斯人看來,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俄羅斯男人則說,不讓喝伏特加還不如讓我死了。有些俄羅斯人見面時也會問候一下喝了沒有,就像我們中國人見面時常問「吃了沒有」一樣,只不過他們不是說出來,而是用形體語言表達:右手拇指和食指合成一個圓,然後食指彈出,彈到下巴。難怪常駐俄羅斯的外國人把伏特加比喻成俄羅斯男人的「第一妻子」。
嚴格地說,伏特加酒大體相當於中國所說的白酒,因為它並不是特指一個牌子的酒而是泛指一類酒。在俄羅斯幾乎所有的白酒都叫伏特加,國產的伏特加酒有幾十個牌子,由歐洲進口的也有十個牌子。伏特加酒的釀制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酒精進行活性炭處理,除去不純氣味然後加水勾兌。市面上出售的伏特加酒大都是這樣勾兌而成的,度數有38度、40度和42度三種。我個人覺得這種伏特加口感較差,味同假酒。一次,一位朋友從蘇聯帶回伏特加酒請我們幾位同學品嘗。我們喝了第一杯後,覺得與我們想像中的味道相差甚遠,便一致斷定朋友帶回的伏特加是假酒。這位朋友堅持說「老毛子」喝的就是這種口味的伏特加。之後,我發現朋友說的是對的。不過他只說對了一半.因為伏特加還有一種是用糧食釀制而成的。這種伏特加口味比用酒精勾兌的那種好多了,清冽凈爽,餘味悠長,基本屬於我們想像中的那種口味。只可惜這種伏特加酒在商店裡賣的不多。
俄羅斯人寵愛的另一種酒精飲料是啤酒。在俄羅斯,啤酒是作為一種普通飲料出售的。也就是說,它不作為酒類飲料在政府控制下銷售。因此,啤酒在任何一個出售軟飲料的商店、商亭里你都可以方便地買到,但卻未必能買到伏特加。由於其兼具軟飲料和酒類飲品的特點,成為俄羅斯人每日生活的必選。無論是在酷暑還是在嚴冬,無論是在清晨還是在深夜,你都可以在大街小巷、車站地鐵,看到數量不菲的俄羅斯男女公民或步履匆匆,或悠閑自得地手持啤酒瓶開懷暢飲的情景。這已經成為俄羅斯街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景。在街頭設置的保潔箱里,街邊的牙石上,隨時都可以看到被人丟棄的啤酒瓶。有時候 ,會無意間發現路邊的街燈上有一隻啤酒瓶,所以俄羅斯人飲酒之餘也沒忘了幽默一下。在俄羅斯,上年紀的人還是鍾情於一種叫格瓦斯的飲料,但年輕人已經被可口可樂等西式飲品的特殊口感和聲勢浩大的廣告宣傳所俘虜。
葡萄酒在俄羅斯好像沒有像在歐洲大陸那樣占據崇高的地位,也許是伏特加在俄羅斯人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了,以至於再好的東西也難以取而代之。
俄羅斯人喝酒對酒杯比較講究,普通老百姓家裡都備有飲用啤酒、葡萄酒、白蘭地、伏特加酒的各式專用酒杯。伏特加酒杯大多是200-300毫升的大杯子,飲伏特加之前需把它放進冰箱冷卻一下,據說這樣口感更好。俄羅斯人喝伏特加喜歡一口喝乾,很是豪爽,當然一般情況下酒只倒到酒杯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一杯通常是一齊干下,以後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隨意酌飲。不過,俄羅斯人喝酒從不耍滑,都極為誠實,一般不勸酒,有多少喝多少,直到喝倒。
俄羅斯人喝酒不太注重地點,只要想喝,不必在家,也不必到飯店,再說那樣還用花錢。他們可以獨自一人倚在城市的某處牆壁站著喝,也可提著酒瓶在大街上邊走邊喝。每天下午五六點鍾的時候,大街上盡是可愛的酒民:姑娘們一隻手牽著愛犬,一手提著啤酒瓶,她們堅信啤酒就是麵包;男人們手裡拿的一準兒是伏特加,邊走邊喝。冬天雪地上常有凍死的酒鬼,大街上隨處可見踉踉蹌蹌找不著家門的醉漢。
俄羅斯人喝酒也不大講究菜,喝口酒,吃口麵包,再來一小口乳酪就成了。不少俄羅斯人人外出時,隨身總帶著伏特加,下酒菜不一定總備著。如果同車或同機上有哪位酒友早已打開了味道鮮美的熏制鱘魚或者香腸、乳酪、腌黃瓜什麼的,那他們的旅途就會更愉快了。據說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有的窮人喝酒買不起菜,就在酒店裡干喝白酒,喝一口酒,就把油膩的袖口貼近鼻子聞一聞,權當吃菜。
俄羅斯民族能歌善舞,男人們大都談鋒很健,極富幽默感,喝起酒來會把這一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幾杯伏特加下肚,遂雅興大發,或翩翩起舞或盡展歌喉。接下來便是各色故事、笑話、繞口令脫口而出,妙趣橫生。朋友間聚會喝酒一般要持續三四個小時,每隔1小時休息10分鍾,煙民們可出去過會兒煙癮。俄羅斯人的祝酒詞也很有意思,第一杯為相聚,第二杯祝願健康,第三杯為愛,對祖國的愛,對家庭的愛,對妻子的愛,總而言之,為所有的愛乾杯。接下來便是祝願和平、祝願友誼等等。如果是在朋友家聚會或做客,最後一杯要獻給女主人,表示對她高超廚藝的贊賞和辛勤勞動、盛情款待的感謝。
據說俄羅斯總統普京並不是伏特加愛好者,這在俄羅斯政壇實屬罕見。他喜愛喝啤酒,只是在正式場合或在朋友執意勸說下才喝伏特加。前總統葉利欽可以說是伏特加酒最忠實的捍衛者。他不僅喜歡喝伏特加,而且常喝,並且海量,一次可喝一升。上議院議長斯特羅耶夫很少喝酒,而且只認准一種牌子得伏特加。他喝酒很講究,酒具必須精緻,下酒菜必須可口,因而被封以「酒仙」得雅號。下議院議長謝列茲尼奧夫則剛好相反,他善飲,但只要是國產伏特加就行,下酒菜也不挑剔,生嚼圓白菜足矣。
俄羅斯的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俄羅斯民族性格的發展軌跡,漫長的歷史讓伏特加酒對俄羅斯民族性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首先,伏特加酒造就了俄羅斯人崇尚酒文化的性格。這種酒文化更多地體現在俄羅斯民族對伏特加酒的喜愛上。俄羅斯人天生好酒,國酒伏特加濃烈,與其豪爽大方、愛憎分明的性格如出一轍,同時使他們有極強的群聚性,性格勇猛強悍、靈魂躁動不安。其次,伏特加酒作為一種社會催化物使得一些民族性格特徵更加突出。酒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的產物,具有很強的催化作用。酒可以催化一些情感,使得更具感情色彩。在中國早就存在「借酒助興」之說;酒可以使得一些好的性格繼續發展,也使得一些性格缺點沉淪下去。伏特加酒作為俄羅斯主要的酒種對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催化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俄羅斯向來以勇猛、豪放著稱。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民族的歷史,並非只在戰場和談判桌上寫就,在政治、飲食和卧具上更能表現一個民族的性格。」就拿酒來說吧,清酒釀造了日本人的含蓄,葡萄酒釀造了法國人的浪漫,而伏特加酒則釀造了俄羅斯人的豪放、勇猛。衛國戰爭期間,蘇聯國防部規定每名戰士每天在前線可以得到100克的伏特加酒,提高了軍隊的士氣,使戰士們作戰更加勇猛。反過來,對伏特加酒無節制的狂飲也加劇了一些不好的民族性格的惡化。如俄羅斯民族的發泄性、矛盾性等。可以看出,俄羅斯民族性格在伏特加酒的影響下漸漸地改變著自己的發展軌跡。
酗酒,更貼切的說是酒精體質已成為俄羅斯社會的一大弊病。一個俄羅斯的酒鬼,只要他有能力,他可以整月的喝,整年的喝。對於他來說,工作,家庭,都變的不再重要了。由酗酒帶來的社會問題更是層出不窮,家庭不合,夫妻離異,青少年犯罪,生育水平低下,全民體質下降。特別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加上社會形態的失恆,俄羅斯人對酒精的需求近乎病態。在俄羅斯,您可以在非節假日的一天連續見到多個酒鬼,而且是在不同的時段。最早的可能是在早上八,九點中。走在俄羅斯的大街小巷,常會看到喝的爛醉的倒在路邊的酒鬼。他們大多衣衫襤褸,渾身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臭氣。剛來到俄羅斯的外國人見到這種景象,多半會認為躺在面前的是具死屍。酗酒的嚴重性,在現代俄語中也可見一斑。在俄羅斯,醉汗和酒鬼這兩個詞在理解上是有很大區別的。單詞「醉漢--пьяница」是由單詞 「喝--пьть」變形而來的,是表示一個剛飲完酒的人。而單詞 「酒鬼---алкоголик」是由單詞「酒精飲料--алкоголь」變形而來,意指一個依附於酒精生存的個體。俄羅斯男性中酒鬼的比例大概在70%左右,女性中酒鬼的比例大概在40%左右。俄羅斯的酒鬼很容易識別,他們的身上都呈現出一種典型的酒精氣質。行動遲緩,平衡性差,目光呆滯,言語吞吐不清等。這種氣質在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的身上就有一定的表現。而且就象吸毒的人群一樣,酒鬼們為了弄到酒精飲料也是可以不要廉恥,不擇手段的。他們多半會去街上行乞。俄羅斯大街上的乞丐,除了被黑幫控制的殘疾軍人和世代遊走乞討的吉仆塞人外,大概就數行乞的酒鬼多了。有時候,酒鬼也會在街上行騙,討得幾個盧布便馬上跑去酒館喝酒了。這對於天性淳樸的俄羅斯人來說的確是一件非常丟人現眼的事情。在俄羅斯,一個酒鬼可以將一瓶0.5升,40%酒精濃度的伏特加空腹喝下去,不吃任何東西。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俄羅斯的酒鬼們在找不到,或沒有經濟能力買酒時。他們會想方設法的尋找替代品。從醫用酒精到廉價的花露水,從油漆到裝修材料。只要是含有酒精的東西,他們都不會放過。很多俄羅斯街頭的街頭酒鬼都已經被這些毒性及高的替代品折磨的沒有人樣子了。浮腫,潰爛,感官系統嚴重失靈。特別是在冬天,警察們幾乎天天要去街上搜尋喝醉後被凍死的酒鬼。
在現在的俄羅斯,酗酒在俄羅斯人看來已經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祖輩們喝,父輩們喝,年輕一輩們更是當仁不讓。目前,酗酒現象的低齡化,是一件讓俄羅斯政府非常頭疼的事。如果說二十一世紀引領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是Internet(互聯網),是Free style(自由式,指由自由說唱引領的發型,服裝,言談舉止等的時尚文化)。那麼對於很多俄羅斯的年輕人來說,它們的誘惑力都遠遠不如一瓶啤酒。啤酒幾乎是所有年輕人的首選飲料,就連大街上纏綿度步的情侶們,在交流感情時也忘不了領上瓶啤酒。一個20歲左右的俄羅斯女孩,可以輕松的喝下兩升左右的高度啤酒。其實,對年輕人產生錯誤引導的不光是他們的父輩,傳媒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功不可默。在俄羅斯的各個電視台,最頻繁播出的食品和飲料廣告除了奶製品就數啤酒了。另外,眾所周知,俄羅斯人是善於幽默的。在俄羅斯,幽默節目是所有的藝術表演形式里是最受歡迎的。各種晚會上的主打節目一般來說一定是幽默表演。而在幽默表演中醉酒可以說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尤其是在每年的新年晚會上,關於醉酒的幽默小品是一定要有的。也是人們最喜歡,最期待的。這樣,醉酒成了家常話題,人們自然也就不把它當成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了。所有這些對於年輕人來說都是非常負面的引導,讓他們消除了對於酒的恐懼,也讓他們默認了酗酒這種及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近日在有關採取降低酒類消費措施的會議上稱,酗酒已成為俄羅斯的「民族災難」,必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系統治理,特別是要預防年輕人的酗酒問題。據統計,目前在20歲到39歲的俄羅斯人中,38%有酗酒的毛病;在40歲到59歲的俄羅斯人中,這一數字上升到55%。雖然朋友間偶爾小酌並非什麼壞事,但若不加節制地喝酒,不僅有損健康,而且可能給社會帶來巨大危害。據《俄羅斯報》報道,俄羅斯人年均消費純酒精達18升。梅德韋傑夫對此非常震驚,他認為當今俄羅斯人口下降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與此相關
近年來,俄羅斯政府也採取了不少措施來治理酗酒問題,例如禁止向18歲以下的青少年出售酒精飲料,嚴格限制酒類生產和流通,嚴格限制酒類廣告,嚴懲酒後駕車等。但用梅德韋傑夫的話來說,「情況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這一次,俄政府把工作重點放在年輕人身上。梅德韋傑夫開出的「葯方」包括:遏制年輕人酒類產品消費上升的勢頭;規范啤酒等低度酒精飲料生產行業,嚴格禁止在學校周邊銷售酒精飲料;積極開展預防年輕人酗酒的活動,幫助年輕人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酒」作為一種飲品,既造就了俄羅斯人粗獷豪放熱情好客的民族性格,也給俄羅斯人帶來了一定的危害。但願這個偉大的民族能正確認識對待這一問題,重新找回自己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
6. 特別愛喝酒的俄羅斯人,他們最愛喝的酒是什麼
眾所周知,俄羅斯人喜歡喝酒,尤其對高度烈性的伏特加酒更是情有獨鍾。於是,有「伏特加之父」稱號的世界著名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為了滿足俄羅斯人的需求,就研究出了伏特加的秘方,而且門捷列夫認為,伏特加最為理想的酒精度為38度,這也是俄羅斯人最喜歡酒精度。所以俄羅斯人對伏特加的鍾愛猶如中國人對茅台酒一樣。
在上世紀80年代,蘇聯政府的一份秘密報告對俄羅斯人嗜酒問題進行了分析,這份報告認為,嗜酒的隱患頗多,已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此時戈爾巴喬夫雖然沒有掌權,但他深知酒的危害巨大。1985年5月,剛剛上任兩個月就頒布命令,實施禁酒。他成為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下令禁用伏特加的領導人。
7. 喝酒的秘訣:如何與俄羅斯人一起喝伏特加千杯不醉
喝酒的秘訣:如何與俄羅斯人一起喝伏特加千杯不醉
外國人一般認為俄羅斯人喜歡烈性酒並經常提出這樣的問題:「俄羅斯人為什麼這么喜歡伏特加?」
不過還有另外一個提得更多的問題:「如何與俄羅斯人一起喝伏特加?」
許多人將俄羅斯人酒量超大的原因歸結為其特殊的體質,但俄羅斯人自己則認為酒量與體質沒有任何關系,而與俄羅斯的傳統息息相關。
還有其他「秘籍」。
許多俄羅斯人在參加節日宴席之前吃一個生雞蛋。
據說,這是堅持下來並能清醒離席的最佳方法。
但醫生則堅決反對用這種方法,因為生雞蛋是沙門氏菌最常見的傳播載體。如果您無法確定雞蛋的質量如何,那麼喝一勺植物油也可以。
墨西哥人聖地亞哥·豐塞卡(Santiago Fonseca)說:「我當時是第一次來莫斯科,我對與我的俄羅斯女友的朋友們一起迎接新年做了充分的准備。我了解到脂肪可以抑制酒精的吸收,所以喝了幾勺油並吃了兩個土豆。雖然令人難以置信,但我的確喝了一整瓶伏特加後仍然保持了清醒!」
盡管脂肪有助於人不喝醉,但不能吃得過飽,不要吃許多麵食和甜食。這也相當重要,因為那樣會增加肝臟負擔,導致其無法很好地分解酒精。
8. 請問:在吃飯時 俄羅斯人喝酒的順序是什麼
俄羅斯人的飯局不太講究菜的質量和多少,只要有酒喝就行。喝口酒,吃口麵包,再來一小口乳酪就是一桌絕佳的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