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理 北極點的極晝是從什麼時間到什麼時間
在理想情況下,北極地區的極晝(或南極的極夜)始於春分日(3月21日前後),結束於秋分日(9月23日前後),歷時約186天;北極的極夜(或南極的極晝)始於秋分日,結束於春分日,歷時約179天;南北極地區的極晝、極夜最大邊界都在66°34′的緯線上。 這些情況的理想條件是:①太陽是點光源;②太陽光線是直線前進的;③地球是一個正圓球。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D太陽不是點光源,而是一個圓面光源,它有16′的視半徑;②由於大氣對光線有折射作用,使太陽光線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不是直線前進的。而是有一個角度的偏差,這種偏差在太陽接近地平線(即太陽高度約為0°)時最大,此時偏差角度為34′;③地球並非正圓球,而是一個極半徑約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約為6378千米的近似橢圓球。 對①、②兩種情況來說,它們不僅影響南北極極晝和極夜的始末時間、歷時天數,還影響南北極地區的極晝和極夜的范圍。理想情況下,地球上晝夜半球是平分的,但太陽有16′的視半徑,太陽邊緣光線能照射到晝半球以外16′的地方,使得晝半球向四周擴大了16′。同時由於大氣對太陽光有折射作用,在晝半球的邊緣,太陽接近地平線時,造成太陽光有34′的角度偏差,使晝半球向四周擴大了34′。於是在這兩種情況下,實際晝半球向四周擴大了50′,而夜半球從四周縮小了50′。 來源: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
Ⅱ 南極,北極 極晝極夜出現時間 簡單些
南極的極晝
時間:12月22日(冬至日)前後為完全的極晝,但基本上是從9月23日左右(秋分日)起進入極晝,到第二年3月21日左右(春分日)結束
出現地區:66°34』s——90°s
南極極晝,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23°26』s
極夜與之相反
北極的極晝
時間:6月22日(夏至日)前後為完全的極晝,基本上是從3月21日(春分日)起進入極晝,到9月23日(秋分日)左右結束
出現地區:66°34』n——90°n
北極極晝,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23°26』n
極夜與之相反
總體來講,北極的極晝時間>南極的極晝時間。這是由於地球的自轉和離太陽遠近的影響。
Ⅲ 南北極極晝極夜的時間
南極極晝的時間是9月24日-3月20日,極夜時間為,3月22日-9月22日。北極極晝時間是,3月22日-9月22日,極夜時間是,9月24日-3月20日。
極晝極夜
極晝極夜,是地球兩極地區的自然現象,極晝,就是太陽永不落,天空總是亮的,這種現象也叫白夜。極夜,就是與極晝相反,太陽總不出來,天空總是黑的。
極晝和極夜是極圈內特有的自然現象。發生在北極圈北緯66度34分以內和南極圈南緯66度34分以內。
極晝與極夜的形成,是由於地球在沿橢圓形軌道繞太陽公轉時,還繞著自身的傾斜地軸旋轉而造成的。
Ⅳ 北極極晝極夜日期是什麼
1、北極(南極)極晝極夜的時間
(1)3月21日到9月23日,北極點出現極晝(南極點出現極夜);
(2)9月23日到第二年3月21日,北極點出現極夜(南極點出現極晝)。
(3)6月22日,北極圈上出現極晝(南極圈上出現極夜);
(4)12月22日,北極圈上出現極夜(南極圈上出現極晝)。
2、極晝極夜,地球兩極地區的自然現象。
(1)所謂極晝,就是太陽永不落,天空總是亮的,這種現象也叫白夜;
(2)所謂極夜,就是與極晝相反,太陽總不出來,天空總是黑的。
在南極洲的高緯度地區,那裡沒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律,沒有一天24小時的晝夜更替。極晝和極夜是極圈內特有的自然現象。發生在北極圈北緯66度34分以內和南極圈南緯66度34分以內。
基本原理
極晝與極夜的形成,是由於地球在沿橢圓形軌道繞太陽公轉時,還繞著自身的傾斜地軸旋轉而造成的。原來,地球在自轉時,地軸與其垂線形成一個約23.5°的傾斜角,因而地球在公轉時便出現有6個月時間兩極之中總有一極朝著太陽,全是白天;另一個極背向太陽,全是黑夜。南、北極這種神奇的自然現象是其他大洲所沒有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極晝極夜
Ⅳ 俄羅斯極晝現象
1.極晝,是出現在極圈范圍內的一種「太陽終日不落」的現象,所以又稱「永晝」。極晝只出現在地球
南、北極圈以內地區。太陽直射於北半球時,極晝出現在北極地區;而極夜則出現在南極地區。太陽直射在
南半球時則反之。如太陽直射在北緯10°,則北緯80°—90°地區將出現極晝,南緯80°—90°地區則為
極夜(不計大氣折光作用和日輪視半徑)。在南極圈和北極圈以內,每年都會有極晝和極夜季節。其持續時
間之長短,則因緯度而異。在南極和北極,每年都有半年極晝和半年極夜。除了南極和北極以外,極晝期
內,太陽在一日內仍然有高度和方位的變化。
白夜,則是另一碼事。它是大氣光學作用導致的夜晚天空明亮的現象。即:太陽落山(落入地平線以下
)後到第二天日出前的這段時間內,天空通宵處於晨昏朦影狀態。這種夜晚,人們可以不必藉助燈光而跟白
天一樣從事各種活動。
白夜出現在夏季的高緯地帶,這段期間在南、北緯50°處,可持續一個半月;在南、北緯56°處,可超
過3個月。
白夜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地球外圍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層包圍著。高空大氣對於處在地平線以下的太陽
光具有折射和散射的作用。早晨,太陽還未升上地平線之前,人們就已感到天亮了;傍晚,太陽雖已落入地
平線以下很久,但天空仍是久久黑不下來——這種日出前和日落後天空發亮的現象,我們稱它為「晨昏朦
影」,又叫「曙暮光」。在日出前叫「晨光」;日落後叫「昏影」。一般以太陽中心在地平線下6°為民用
晨光和昏影的界限。只有當太陽中心位於地平下18°(天文晨光和昏影的界限),天空才會進入真正的黑夜
。如果日落以後到次日日出以前太陽都不低於地平下18°,就會發生白夜——整個夜晚天空都會呈現出黃
昏或黎明的景色。
總之:1、極晝是指極圈以內地區的白晝,太陽處於地平線之上。它是一種「太陽不落」或是「太陽終
日在地平線上兜圈子」的現象。
2、白夜是指高緯度地區的「明亮的夜晚」,是太陽處於地平線以下,「夜空仍然明亮」的現象。它是
大氣對陽光的折射和散射作用的結果。
3、極晝只出現在南、北極圈以內。極晝期的長短,是隨著緯度而變化的——緯度越高,極晝的持續期
也越長。
4、白夜既可以出現在極圈內,也可以發生在極圈外。其發生范圍,可以由南、北極點(南緯或北緯90
°)外延至南、北緯48°34』地帶。另外,極圈內的白夜總是出現在極晝期前後。極圈外的白夜,北半球發
生在夏至日前後;南半球則發生在冬至日前後。緯度越高,亮度越亮,白夜持續期也越長。
5、極晝時的光照是太陽在地平線之上發出來的「本光」,因為這是在「白天」。白夜時雖然天空仍然
明亮,但畢竟是處於「朦影狀態」。所以,在亮度上,兩者是不一樣的。
2.極晝,是出現在極圈范圍內的一種「太陽終日不落」的現象,所以又稱「永晝」。極晝只出現在地球南、北極圈以內地區。太陽直射於北半球時,極晝出現在北極地區;而極夜則出現在南極地區。太陽直射在南半球時則反之。如太陽直射在北緯10°,則北緯80°—90°地區將出現極晝,南緯80°—90°地區則為極夜(不計大氣折光作用和日輪視半徑)。在南極圈和北極圈以內,每年都會有極晝和極夜季節。其持續時間之長短,則因緯度而異。在南極和北極,每年都有半年極晝和半年極夜。除了南極和北極以外,極晝期內,太陽在一日內仍然有高度和方位的變化。
白夜,則是另一碼事。它是大氣光學作用導致的夜晚天空明亮的現象。即:太陽落山(落入地平線以下)後到第二天日出前的這段時間內,天空通宵處於晨昏朦影狀態。這種夜晚,人們可以不必藉助燈光而跟白天一樣從事各種活動。
白夜出現在夏季的高緯地帶,這段期間在南、北緯50°處,可持續一個半月;在南、北緯56°處,可超過3個月。
白夜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地球外圍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層包圍著。高空大氣對於處在地平線以下的太陽光具有折射和散射的作用。早晨,太陽還未升上地平線之前,人們就已感到天亮了;傍晚,太陽雖已落入地平線以下很久,但天空仍是久久黑不下來——這種日出前和日落後天空發亮的現象,我們稱它為「晨昏朦影」,又叫「曙暮光」。在日出前叫「晨光」;日落後叫「昏影」。一般以太陽中心在地平線下6°為民用晨光和昏影的界限。只有當太陽中心位於地平下18°(天文晨光和昏影的界限),天空才會進入真正的黑夜。如果日落以後到次日日出以前太陽都不低於地平下18°,就會發生白夜——整個夜晚天空都會呈現出黃昏或黎明的景色。
總之:1、極晝是指極圈以內地區的白晝,太陽處於地平線之上。它是一種「太陽不落」或是「太陽終日在地平線上兜圈子」的現象。
2、白夜是指高緯度地區的「明亮的夜晚」,是太陽處於地平線以下,「夜空仍然明亮」的現象。它是大氣對陽光的折射和散射作用的結果。
3、極晝只出現在南、北極圈以內。極晝期的長短,是隨著緯度而變化的——緯度越高,極晝的持續期也越長。
4、白夜既可以出現在極圈內,也可以發生在極圈外。其發生范圍,可以由南、北極點(南緯或北緯90°)外延至南、北緯48°34』地帶。另外,極圈內的白夜總是出現在極晝期前後。極圈外的白夜,北半球發生在夏至日前後;南半球則發生在冬至日前後。緯度越高,亮度越亮,白夜持續期也越長。
5、極晝時的光照是太陽在地平線之上發出來的「本光」,因為這是在「白天」。白夜時雖然天空仍然明亮,但畢竟是處於「朦影狀態」。所以,在亮度上,兩者是不一樣的。
Ⅵ 北極幾至幾月份是極晝,幾至幾月份是極夜
1、北極(南極)極晝極夜的時間
(1)3月21日到9月23日,北極點出現極晝(南極點出現極夜);
(2)9月23日到第二年3月21日,北極點出現極夜(南極點出現極晝)。
(3)6月22日,北極圈上出現極晝(南極圈上出現極夜);
(4)12月22日,北極圈上出現極夜(南極圈上出現極晝)。
2、極晝極夜,地球兩極地區的自然現象。
(1)所謂極晝,就是太陽永不落,天空總是亮的,這種現象也叫白夜;
(2)所謂極夜,就是與極晝相反,太陽總不出來,天空總是黑的。
在南極洲的高緯度地區,那裡沒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律,沒有一天24小時的晝夜更替。極晝和極夜是極圈內特有的自然現象。發生在北極圈北緯66度34分以內和南極圈南緯66度34分以內。
3、具體規律:
每年南、北兩極,「極晝」、「極夜」交替出現。一年內大致連續六個月是白晝(稱極晝),六個月是黑夜(稱極夜)。晝夜交替出現的時間是隨著緯度的升高而改變的,緯度越高,極晝和極夜的時間就越長。
極圈到極點之間,越靠近極點極晝極夜的時間長度越接近半年,越靠近極圈極晝極夜的時間長度越接近一天。也就是說,在極圈內的地區,根據緯度的不同,極晝和極夜的長度也不同。在南極地區,隨著緯度降低,極晝和極夜出現的時間均變短,在極圈上,極晝與極夜均只出現一天。
(6)俄羅斯北極極晝是多少擴展閱讀:
1、極晝極夜的基本原理:
極晝與極夜的形成,是由於地球在沿橢圓形軌道繞太陽公轉時,還繞著自身的傾斜地軸旋轉而造成的。原來,地球在自轉時,地軸與其垂線形成一個約23.5°的傾斜角,因而地球在公轉時便出現有6個月時間兩極之中總有一極朝著太陽,全是白天;另一個極背向太陽,全是黑夜。南、北極這種神奇的自然現象是其他大洲所沒有的。
2、影響:
由於存在著極晝和極夜,在漫長的白天,動物們必須積累足夠的能量,從而不停地進食,並且還要高效率地養育後代,這樣當永夜來臨時,除部分遷徙到南方去的動物外,那些留下來的動物便可以度過最為艱難的時期。一年四季白雪皚皚,沒有明顯的季節變化,人們看不到植物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的變化過程。
Ⅶ 在南極和北極都有的極晝和極夜現象,一般有多長時間
摩爾曼斯克=俄羅斯看極光的地方,是很多人對摩爾曼斯克的整體認知。今天,讓我們深入了解這座迷人的城市,看看當地人是如何生活在極端的夜晚和黑夜中的,知道在欣賞美麗的北極光時需要注意什麼~ ~
摩爾曼斯克是一個不凍港,是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首府,也是北冰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它位於科拉半島東北部,面對巴倫支海的科拉灣。由於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雖然位於北緯69度,但常年不凍。
夜晚結束時這里將有兩場慶祝活動。第一次慶祝活動被稱為「第一縷陽光」——摩爾曼斯克居民將前往山頂迎接40天來的第一次日出。
極光是一種神奇的自然天文現象,沒有固定的圖案和不同的顏色(俄羅斯最常見的是綠色),優雅、神秘、不可預測。
極光不是你想看的,想看就看!想聚集嚴寒晴天和「極光心情好想給你看」的元素,可以召喚一個或幾個神秘的北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