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蜂蜜的好處
蜂蜜和奶粉的屬性有很多相似之處,沒有好的蜜源環境,就不可能產出「純天然蜂蜜」。縱觀全球,俄羅斯在自然環境方面的優勢得天獨厚:
地廣人稀,擁有純天然無污染的蜜源地,絕大部分產蜜區幾乎沒有人類活動;
肥沃的黑土,不需要施用化肥,完整的自然生態食物鏈,也無需使用農葯;
氣候分明,野生植被極其豐富與多樣。
俄羅斯的蜂產品供應鏈管理制度非常嚴格和規范:
蜂場和蜜源地必須通過權威機構認證才能生產和銷售;
養蜂世家,世世代代養蜂;
食品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全面且嚴苛,懲罰措施嚴酷,造假成本極高;
擁有成熟的過程追溯質量管理體制;
國家層面(包括普京)關注「蜂蜜出口」的質量。
原因三:選育了最優良的蜜蜂品種
俄羅斯養蜂人大都養殖被譽為全球「超級蜜蜂」的Buckfast bee(巴克法斯特蜂),這種蜜蜂的抗病、抗蟎、抗寒能力都極強,無需人為使用抗生素類葯物。
B. 為什麼說俄羅斯蜂蜜是世界上最好的蜂蜜
首先筆者認為體現在自然環境上,俄羅斯地廣人稀,許多養蜂愛好者都選擇自然條件較為偏僻,鮮花遍布且景色怡人的草原或山間林地,這里遠離城市的喧囂,又沒有工業的污染,蜜蜂采出的蜂蜜自然純正,香郁濃厚,且口感絕佳,筆者的一個俄羅斯朋友的蜂場就位於離市區100多公里的原始深林旁,這要得益於他是當地俄羅斯農業監察部門的領導,因為這里是俄羅斯政府劃定的自然保護區,禁止採伐、漁獵,人煙罕跡,正如此這里保存了大片的椴樹林,每年椴樹開花的季節,便是他最繁忙的時候,他的椴樹蜜被認為是當地最好的椴樹蜜,每年都被當地的政府官員當做最好的禮物送給海參崴市、哈巴羅夫斯克市,甚至莫斯科市的達官貴人。當然,也有一些養蜂人在村莊附近方圓十幾公里的范圍內、周邊地域開闊、花草密集處養蜂。俄羅斯的村莊不像我們中國的農村,到處是耕地,亦或是廠區林立,大部分地區都未被開墾或是前蘇聯時期的撂荒地,即使有農業種植,也不像國內那樣大量施肥,噴灑大量農葯,因為俄羅斯有些地區農業種植不施用化肥,即使使用化肥、農葯,也被限制在規定的劑量上,俄羅斯農業部門對企業或個人從種子、化肥、農葯的采購、銷售、使用、庫存等幾個方面均有嚴格的管理且跟蹤監督,一旦違規必將嚴懲,尤其規定在蜜蜂采蜜期間禁止噴灑農葯,筆者在俄羅斯管理過農業種植業務兩年,經常與農業監察部門打交道,對此深有感觸。
C. 怎麼養蜜蜂
養蜂知識:
初步認識:在養蜂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些有關蜜蜂的知識。目前我國飼養著7百萬群蜜蜂,其中90%是從國外進口的歐洲蜜蜂,包括義大利蜂和東北黑蜂等,還有10%是中華蜜蜂。義大利蜂,簡稱意蜂。廣泛飼養在華北、東北地區。東北黑蜂,是歐洲黑蜂的過度類型。繁殖力強,在寒冷地區越冬性能好。但在緯度低的地區不能保持強群。中華蜜蜂是簡稱中蜂,適宜在我國東北、西北、華北、華東、西南等地區生活。
群居昆蟲:一群蜜蜂通常由一隻蜂王,佔1%的雄蜂,和佔99%的工蜂組成。蜂王、雄峰、工蜂在群內各有專職,分工合作,相互依存。蜂王是蜂群中的雌性蜜蜂。正常情況下一群蜜蜂中只有一隻蜂王。蜂王的職責是產卵。蜂王交尾一次,受精囊中儲存的精子,就可滿足一生繁殖的需要。交尾後2~3天開始產卵。一隻蜂王一晝夜可產卵1500~2000粒。
蜂卵認識:一種是受精卵,可發育成工蜂另一種是未受精卵,可發育成雄峰。蜂王由蜂王房裡的受精卵發育而成。蜂王房也稱為王台。蜂王房內的卵因為吃蜂王漿長大,所以發育成蜂王。
蜂王培育:培育新蜂王的工作通常在秋季進行(通常在夏季進行),為來年高產作好准備。當蜂群中出現兩只蜂王,就會相互爭斗,直到剩下一隻蜂王為止。工蜂是蜂群中發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工蜂幼蟲孵化後,前三天由成年工蜂飼喂蜂王漿,從第四天起改喂蜜和花粉混合飼料。
雄峰特徵:雄峰沒有工作的本能,專職與處女蜂王交尾。大多數雄峰7~10日齡開始飛行,12日齡性成熟。交尾一般在晴天的下午1~5時進行。
發育階段:每隻蜜蜂的發育都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蜂四個階段。蜂王將受精卵產在蜂房內後,6小時以內,工蜂就會本能的在卵的周圍分泌一些王漿。
蜜蜂的養殖設備:
蜂箱:蜂箱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蜂巢,是蜜蜂棲息、繁殖、貯存食料的場所。蜂箱由大蓋、草簾、覆布、副蓋、巢脾、隔板、隔王板等幾部分組成。脾的兩面有幾千個排列整齊、相互銜接的六角形蜂房。
蜂脾:脾固定在木製的邊框上,稱為一框巢脾。根據巢脾上蜂蜜、花粉、幼蟲的數量,分別稱為蜜脾、粉脾、和子脾。根據日齡的大小子脾又分為:卵脾、蟲脾、封蓋子脾和空脾。裝有10框巢脾的蜂箱是使用最廣泛標准蜂箱。可以通過疊加繼箱的方式,及時擴大蜂巢。
蜂路:各巢脾之間的距離叫作蜂路。
隔王板:隔王板用於將育蟲區和貯蜜區分割開,有利於蜜的成熟和采蜜,提高生產效率。
養蜂即蜜蜂養殖是人工飼養蜜蜂而取其產品包括蜂蜜、蜂王漿、蜂膠、花粉、蜂蠟、蜂蛹及蜂毒等產品的事業,包括在廣義的畜產內,所以廣義地說蜜蜂也是家畜。蜜蜂養殖的歷史有數千年之久,蜂蜜的利用是從漁獵時代開始的。
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時代,在西班牙的壁畫中,就有女子攀藤采蜜的圖。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第五王朝的寺廟里,遺存有刻著養蜂人向蜂窩吹煙驅蜂的浮雕。這是世界上最早飼養蜜蜂的史實。歷史學家以及研究者從研究甲骨文的成果推斷,我國從殷商時代已有養蜂。
D. 養殖蜜蜂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首先蜜蜂養殖基地要具備的就是寬廣的地場:寬廣的地場有利於大批的管理蜜蜂,比如飼養,采蜜;
我國每年的蜂蜜消費量很大,此外蜂王漿、花粉的消費市場也比較穩定,因而蜜蜂養殖也是一條致富途徑。蜜蜂養殖有一些關鍵技術和環節,處理得好,經濟效益很高;處理不好,可能就會虧本。
一、要做好春繁管理。
(1)適時加脾擴巢。
(2)補飼蛋白質飼料增強蜜蜂體質。
(3)做好春繁養強群。
(4)強群高產有技巧。
二、要做好蜂群治蟎工作。蜂蟎是蜜蜂最主要的病蟲害,嚴重危害蜂群,影響生產。
E. 怎樣喂蜜蜂
用飼喂器喂糖水,要是沒有專業飼喂器,可以用泡沫自己做。包裝家電的泡沫一般會有一些凹,用刀割掉泡沫凹多餘部分就完成了!蜜蜂的腳在泡沫上行走;一般情況下,一個正常的蜜蜂,是不會失足的!如果用太光滑的飼喂器,一定要有漂浮物,泡沫浮力大可以用作漂浮物。
白糖水喂蜜蜂的方法
1、外界蜜源不足的情況下可以用白糖加水煮喂蜜蜂,但是煮制時的水與白糖的比例大家要掌握好,最好能按一比一的比例去煮制,煮制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攪拌,讓白糖充分融化,然後得到糖漿。煮好的糖漿是不能直接餵食蜜蜂的,應該在它自然降溫以後再進行餵食。
2、白糖加水製成糖漿以後餵食蜜蜂時,是不能直接灑在蜜蜂身體上或者蜂巢之中的,需要放在專門的飼喂器中,而且餵食的時間應該選擇在晚上進行,白天如果餵食白糖加水會出現盜蜂的情況。在餵食白糖加水的第二天早起以後,要看看飼喂器中的糖漿是否全部吃完,如果沒有吃完需要立即取走。
3、白糖加水煮成的糖漿一般情況下不會做為蜜蜂的主食,多數是蜂農對蜂群進行獎勵性喂養和救濟性喂養時的理想選擇。如果對蜂群長期餵食白糖加水,會導致蜂群的蜜蜂產出低質量的蜂蜜,對自己蜂產品的收入是特別不利的。
F. 世界養蜂業現狀是怎樣的
全世界約有蜜蜂6000萬群,其中幾個養蜂大國分別為,中國約有700萬群(中蜂佔1/3),俄羅斯約有600萬群,美國約有500萬群,巴西約有200萬群,墨西哥約有210萬群,波蘭約有200萬群,阿根廷約有180萬群,德國約有120萬群。
發達國家專業養蜂的特點是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人均飼養量大,人均產值高,管理粗放。發展養蜂的目的首先是為農作物授粉,其次是產蜜。
發展中國家專業養蜂的特點是規模較小,如中國,通常不過100群,以手工操作為主,機械化程度低,蜂群管理細膩。蜂群主要為了生產蜂產品,兼做授粉。目前,隨著科技進步,機械化水平正逐步提高,規模化蜂場正逐步興起,人們的授粉意識逐漸增強,部分地區還出現專門用於出租為農作物授粉的蜂群。
不發達國家則主要以傳統的養蜂方式飼養蜜蜂。主要是用黏土、樹枝、竹條或圓木製作飼養蜜蜂的容器,將這些容器懸掛在樹上、屋檐或放在地上,引誘分蜂群進入。收獲時則以「毀巢取蜜」的落後方法獲取蜂產品。近年來,在聯合國有關組織的援助下,這些國家的養蜂業已有較大發展。
養蜂業發達的國家一般都建有實力較強的養蜂科研、教學與技術推廣機構。例如,美國、中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波蘭等國都設有此類機構。如美國農業部養蜂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英國洛桑實驗站蜜蜂研究組、俄羅斯養蜂科學研究所、日本玉川大學蜜蜂科學研究所、波蘭園藝花卉研究所養蜂系等。
目前,世界上飼養量最大的蜜蜂品種是:歐洲黑蜂(Apis mellifera mellifera L.)、義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卡尼鄂拉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 Pollmann)、高加索蜂(Apis mellifera caucasica Goob.)、東方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
在科學研究上,科研人員在蜜蜂遺傳育種、蜜蜂生物學、蜜蜂營養與代謝生理學、蜜蜂病理學、蜜源資源、蜜蜂授粉、蜂產品化學及產品開發等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已取得豐碩成果。例如,在抗蟎蜂種選育、抗病蜂種選育、蜂蜜高產蜂種選育、蜂王漿高產蜂種選育、蜜蜂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的應用、高效低毒系列蜂葯的研究開發、蜂產品在保健食品與化妝品等方面的研究開發等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尤其是近年來,科研人員利用生物技術在分子生物學水平對蜜蜂生物學、蜜蜂遺傳學等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討,為提高蜜蜂科學的研究水平提供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