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由幾個共和國組成
俄羅斯由幾個共和國組成
截止2007年7月1日,俄羅斯由85個聯邦主體組成,包括:21個共和國(республика / Respublika)、8個邊疆區(край / kray)、47個州(область / oblast)、2個市(город / Gorod)、1個自治州(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 / avtonomnaya oblast)、6個自治區(автономный округ / avtonomnyy okrug)。6個自治區中,楚科奇自治區直屬聯邦,其它的同時隸屬所在的聯邦主體。
共和國:
卡累利阿共和國
科米共和國
卡爾梅克共和國
達吉斯坦共和國
車臣共和國
印古什共和國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卡拉恰耶夫-切爾克斯共和國
阿迪格共和國
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烏德穆爾特共和國
韃靼斯坦共和國
莫爾多瓦共和國
楚瓦什共和國
馬里-埃爾共和國
布里亞特共和國
特瓦共和國
哈卡斯共和國
阿爾泰共和國
薩哈(雅庫特)共和國
② 俄羅斯聯邦21個共和國是什麼
俄羅斯聯邦22個共和國:
阿迪格共和國、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
科米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莫爾多瓦共和國、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北奧塞梯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
蘇聯解體後新增的自治共和國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名更改為俄羅斯聯邦(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Россия),將除猶太自治州外的其他自治州全部升格為自治共和國,新增加了以下自治共和國:
阿迪格共和國(Республика Адыгея );
阿爾泰共和國(Республика Алтай);
哈卡斯共和國(Республика Хакасия);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Карачаево-Черкес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將車臣-印古什分為車臣共和國(Чечен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和印古什共和國(Республика Ингушетия)。
另外,巴什基爾改名為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韃靼改名為韃靼斯坦共和國或韃靼斯坦,馬里改名為馬里埃爾共和國,卡爾梅克改名為卡爾梅克—哈利姆格坦格奇共和國,雅庫特改名為薩哈(雅庫特)共和國,楚瓦什改名為楚瓦什-恰瓦什共和國,北奧塞梯改名為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俄羅斯
③ 俄羅斯聯邦21個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22個共和國:阿迪格共和國、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科米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莫爾多瓦共和國、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北奧塞梯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克里米亞共和國(與烏克蘭存在爭議)
9個邊疆區:阿爾泰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彼爾姆邊疆區、堪察加邊疆區、外貝加爾邊疆區
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
3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聖彼得堡、塞瓦斯托波爾(與烏克蘭存在爭議)
4個自治區:涅涅茨自治區、漢特—曼西自治區、楚科奇自治區、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
④ 俄羅斯有哪些共和國
現時俄羅斯聯邦有22個自治共和國,但其中的克里米亞共和國未被國際普遍承認為俄羅斯領土: 阿迪格共和國;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卡爾梅克共和國;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科米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莫爾多瓦共和國;薩哈共和國;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
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克里米亞共和國。
(4)俄羅斯有多少下屬共和國擴展閱讀:
共和思想源遠流長,共和實踐古已有之,希臘的斯巴達、雅典等城邦,古羅馬,還有中世紀義大利的威尼斯、佛羅倫薩、熱那亞等城市國家,都曾是著名的共和國。
其中備受古代思想家稱贊的,有斯巴達、羅馬和威尼斯。從古希臘到英國革命,思想家眼中最理想的政體系「混合均衡政體」(mixed constitution ,balanced constitution)。
在有的思想家如馬基雅弗利那裡,「混合均衡政體」是共和政體的代名詞;斯巴達、古羅馬及中世紀的威尼斯共和國被思想家們視為「混合均衡政體」的典範,以,要把握共和主義的精髓,不能不從混合均衡政體、從混合均衡政體思想入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共和國
⑤ 俄羅斯現在有幾個自治共和國
一、俄羅斯現在有22個自治共和國:
1、阿迪格共和國;
2、阿爾泰共和國;
3、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4、布里亞特共和國;
5、達吉斯坦共和國;
6、印古什共和國;
7、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8、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
9、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
10、卡累利阿共和國;
11、科米共和國;
12、馬里埃爾共和國;
13、莫爾多瓦共和國;
14、薩哈(雅庫特)共和國;
15、北奧塞梯共和國;
16、韃靼斯坦共和國;
17、圖瓦共和國;
18、烏德穆爾特共和國;
19、哈卡斯共和國;
20、車臣共和國;
21、楚瓦什共和國;
22、克里米亞共和國(與烏聖彼得堡克蘭存在爭議)。
二、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The Russian Federation),簡稱俄聯邦或俄羅斯,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以俄羅斯人為主體民族,由193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俄羅斯人占總人口的81%。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成為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沙皇。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建立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領土不斷擴張,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冷戰期間蘇聯成為了世界超級大國,主張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正式獨立,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綜合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是五個金磚國家之一。
⑥ 俄羅斯有多少個共和國
俄羅斯有22個共和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從蘇聯中脫離出來,成為了一個擁有22個共和國的資本主義國家。俄羅斯繼承了其衣缽,成為了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而在俄羅斯境內韃靼斯坦內部的分離主義分子趁著時局動盪發動了一場全民公投,結果竟然是有一半以上的民眾支持韃靼走向獨立。
俄羅斯說明
俄羅斯聯邦,俄РоссийскаяФедерация,英RussianFederation,又稱俄羅斯俄Россия,英Russia、俄聯邦、俄國。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
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3807公里。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以大陸性氣候為主。俄羅斯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森林覆蓋面積廣泛,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積量居世界第一位。
⑦ 俄羅斯是由多少個共和國組成
答:有八十三個共和國主體,正統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組成現在的俄羅斯聯邦。
⑧ 俄羅斯內有幾個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由89個不同的行政分區組成。聯邦內有21個享有極大自由的共和國。這些共和國往往是俄羅斯聯邦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剩下的行政區包括了49個州(Области )以及6個區(Края)。當中有10個自治區域以及1個自治州。除此之外,還有兩個聯邦城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2000年,按總統普京的指示,俄羅斯聯邦再分作7個按地域分界、包含行政分區的聯邦區域。
⑨ 俄羅斯有幾個共和國
俄羅斯有22個自治共和國。俄羅斯境內的民族成分復雜多樣,因此在俄羅斯聯邦中央政府之下又成立了很多自治共和國。在這二十二個共和國里,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總統和憲法,它們享受著比自治區和自治州更大的自治權利。
俄羅斯聯邦,是一個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首都莫斯科。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是由194個民族構成的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
⑩ 俄羅斯聯邦有哪些共和國組成
俄羅斯聯邦現由84個聯邦主體組成:
(1)21個共和國:
(2)8個邊疆區:阿爾泰邊疆區、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彼爾姆邊疆區、堪察加邊疆區
(3)47個州:;
(4)2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聖彼得堡 ;
(5)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
(6)5個自治區: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區、涅涅茨自治區、楚科奇自治區、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漢特-曼西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