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俄羅斯的地理內容
1 地理位置 橫跨亞歐大陸(但是是個傳統意義的歐洲國家)跨東西半球 大部分國土都位於高緯度地區(具體經緯度自己查下吧) 西鄰波羅的海(大西洋的內陸海) 北臨北冰洋 東臨太平洋
2 地形總體為東部高西部低 分四大地形區(東歐平原 西西伯利亞平原 種西伯利亞高原 東西伯利亞山地)
3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亞寒帶氣候分布也很廣 北冰洋沿岸地區為苔原氣候
4 水資源豐富 河流年徑流量世界第二 著名的河流有 伏爾加河 頓河
勒拿河 鄂畢河 葉尼塞河
5 自然資源豐富 包括礦產資源(種類齊全 儲量豐富 特別是煤 石油 鐵 黃金) 森林資源豐富(大片的亞寒帶針葉林)
6 人口1億多 具體1點幾億自己查下 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歐洲部分 白色人種為主 民族眾多(大概100多個) 大多信仰基督教(細點的說是東正教 基督教的一個派別)
7 經濟特點 這個怎麼說 這個要結合農業 工業 城市說啊 下面幾點就可以說明 總體來說經濟比西歐要差些 但是比發展中國家要好些 商業貿易不是很發達 工農業 商業以內需為主
8 工業發展條件 在西部鐵路運輸發達 西伯利亞地區交通需改善 資源豐富 重工業基礎好 科技實力雄厚 工業部門以重工業為主 例如 鋼鐵 軍事工業 森林工業 輕工業較薄弱 主要的貿易夥伴為西歐國家 中國
9 農業可耕地面積大 但是由於緯度高 開發意義不是很大 主要農業區集中在伏爾加河 頓河流域的下游地區 主要種植 馬鈴薯 甜菜之類的
10 主要城市有:莫斯科(首都 最大城市) 聖彼得堡(第二大城市 瀕臨波羅的海港口) 摩爾曼斯克(瀕臨北冰洋的不凍港) 海參威(太平洋沿海重要港口)
11 多民族 文化風情自然多樣咯 近代的革命文化也很有意義 例如紅場
Ⅱ 從緯度位置看,俄羅斯大部分位於什麼到什麼之間,因而大部分地區氣溫較(低、高)
俄羅斯大部分位於中高緯度地區,緯度都在40度以上,氣候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由於陸面廣大,冬季與太平洋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強烈,加上極低冷氣團南下,使得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形成冷高壓,是亞歐地區冬季冷空氣的源地。加上地形以平原和低矮山地為主,平原利於北極地區冷空氣長驅直下,山地中的盆地有利於冷空氣積聚,形成寒冷氣候。例如位於東西伯利亞山地的維爾霍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就是四周以山地為主,中間凹陷,冷空氣不易流失,性質重而沉積在此,所以成為北半球的寒極。
Ⅲ 高中區域地理 俄羅斯部分知識點
這在網上是找不到哦~~~這是高考一輪復習的詳解了。 團友補充:這是我給初中學生上課時用過的板書提綱,希望對你有用。第5節 俄羅斯一、國土遼闊,民族眾多:1.地理位置:緯度位置:主要位於中高緯度地區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臨波羅的海和黑海2.地跨歐亞兩大洲: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3.人口和民族:人口過億,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民族眾多,以俄羅斯族為主二、復雜的自然環境:1.地形:歐洲部分烏拉爾山脈以西東歐平原亞洲部分烏拉爾山脈以東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2.氣候:大部分為溫帶大陸氣候,氣候寒冷,冬季漫長北冰洋沿岸為寒帶氣候,全年寒冷3.河流與湖泊:歐洲部分:伏爾加河(歐洲第一長河)亞洲部分: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封凍期長,不利於航運)貝加爾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湖泊4.森林:世界森林面積最大的國家(亞寒帶針葉林)三、經濟的發展:1.農業:種植業:東歐平原,糧食需要進口小麥、黑麥、玉米、亞麻、向日葵、甜菜畜牧業:牛、羊、豬2.工業:(1)礦產:種類豐富,儲藏量大大部分分布在烏拉爾山脈以東(2)工業:以重工業、核工業、航天工業最突出(輕工業比例較小)莫斯科工業區、聖彼得堡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3.交通:歐洲部分:以莫斯科為中心的鐵路網亞洲部分:西伯利亞大鐵路四、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聖彼得堡:海港城市
Ⅳ 俄羅斯的地形特點
位於30°~180°E,50°~80°N左右,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地勢南高北低,西低東高。西部幾乎全屬平原,向東為山脈、平原、高原、山地、沿岸山地等。
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8℃~-10℃,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嚴寒而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或稱(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
有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其擁有最大的森林儲備和含有約25%的淡水的湖泊。
Ⅳ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俄羅斯由於緯度較高,大部分地區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促,主要是_____
(1)俄羅斯地處中、高緯度地區,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由於領土遼闊,各地氣候差異顯著.
(2)俄羅斯幅員遼闊,面積1709.8萬千米2,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唯一地跨亞、歐兩大洲和東、西兩半球的國家.
(3)俄羅斯鐵路、公路、航空、水運以及管道運輸都很發達.經烏克蘭向歐洲供應天然氣,主要採用管道運輸方式;俄羅斯客運最主要的兩種方式是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
(4)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種類繁多,蘊藏量大,自給程度高.礦產資源中,石油、天然氣、煤、鐵、金、銅、鉛、鋅、鎳、鈷、鉀鹽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豐富的資源為俄羅斯工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俄羅斯的能源、冶金、機械、化工、航空航天、核工業等重工業部門占據突出地位.
故答案為:(1)溫帶大陸性;(2)歐洲;亞洲;(3)管道;公路;鐵路;(4)豐富的資源為俄羅斯工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Ⅵ 俄羅斯亞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就沿南部山區修建,這是為什麼
西伯利亞比較寒冷,但是交通的便捷也是要考慮在內的,如果沒有便利的交通,很多資源就無法運輸。交通是一個地方是否發達的標志,就像是一線城市,如果沒有地鐵和高鐵,似乎就不是一線城市的標准。
西伯利亞在南部地區修建鐵路,綜合考慮下,主要有以下四個原因:
南部地區交通便利
西伯利亞山比較多,所以修建山路比較困難,但是在西伯利亞人面前,困難都是小事情,他們可以克服一切困難,把路修得很好。這也是生活在寒冷地區的民族氣質。
西伯利亞大鐵路修建成功,就可以把南部山脈的礦產資源運輸出來,加強了本國的資源供給,因為距離中國也比較近,可以有好的互通有無,對個國家的資源共享提供了便利。
現在每個國家都有未開採的資源,當然,如果能夠留給子孫更多的礦產資源更好,因為,畢竟我們是人類,需要世代相傳,而不是簡單的開采,自給自足就可以了。
最後,希望西伯利亞可以開采出更多的礦產資源,給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便利
Ⅶ 地理知識
俄國全稱為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它地跨亞歐兩大洲,領土包括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面積為111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8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其領土呈長方形,東西跨經度170多度,最長距離達1萬多公里,南北跨緯度約40度,最寬距離達4000多公里。疆界長約5萬公里,其中海岸線長約4萬公里,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三大洋和多個邊緣海;在1萬多里的陸上疆界中,與我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省區有幾千公里邊界線。
中俄兩國地理位置上是近鄰,為兩國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內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俄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全境設有16個自治共和國、5個自治州、10個民族區、6個邊疆區、49個州、 1836個區、1033個市。全國劃分為自治共和國--自治州邊疆區、州--區三級行政區。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的北部,領土包括歐洲的東半部和亞洲的西部。是世界上 國土最遼闊的國家。國土占原蘇聯總面積的76.3%,大體呈長方形。位於北緯35° 08′到北緯81°49′之間。疆界長達6萬里,其中2/3為海疆,1/3為陸界。海岸 線長達4.3萬公里,瀕臨3大洋的12個海。陸界長達1.7萬里,與14個國家接壤, 即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哈薩克、喬治亞、亞塞拜然、白俄羅斯、烏克蘭、中國、蒙古、朝錢。中蘇邊界線長達7300公里。隔海還與日本 相望,北部領土中36%在北極圈內。俄羅斯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低地和丘陵占國土總面積60%。其歐洲領土大 部分為東歐平原和烏拉爾以東西西伯利亞平原,這是俄羅斯兩大著名平原。前者面積400萬平方公里,絕大部分在俄羅斯境內;後者面積300萬平方公里。東南緣是阿爾泰山脈。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圖爾蓋高原、帕米爾高原 是俄羅斯三大著名高原。俄羅斯山脈眾多,大部分分布在邊緣地區,可分為高加索 山帶、東部山帶和斜交山帶。高加索山脈的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峰高達5642米,是 歐亞兩洲分界線的一部分。東部山帶海拔4750米的克留赤夫火山是歐亞大陸最高的 火山。斜交山帶斜著縱貫俄羅斯東半部。整個斜交山帶的山體不高。俄羅斯聯邦境內自北向南為北極荒漠、凍土地帶、草原地帶、森林凍土地帶、 森林地帶、森林草原地帶和半荒漠地帶。 瀕臨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的12個海,遠東包括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西面是波羅的海。南部包括黑海、亞速海。北麵包括巴倫支海、東西伯利亞海、 喀拉海、拉普帖夫海、楚科奇海和白海。境內有300餘萬條大小河流,280餘萬個湖泊。 河流總長度為960萬公里,但占總長度90%以上的河流均是長度不到100公里的小河流。長度超過500公里的大河有254條左右,其中超過1000公里的有58條, 在蘇聯歐洲部分18條,西伯利亞和遠東有40條。 歐洲部分的主要河流有伏爾加河、頓河、北德維納河、烏拉爾河。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長3530公里,流域面積達136萬平方公里,佔俄羅斯平原面積的 1/3以上。西伯利亞的主要河流有鄂畢河、勒拿河和葉尼塞河。其中鄂畢河是俄羅斯最長(連同支流額爾齊斯河為5410公里)和流域面積最大(299萬平方公里)的河流。 遠東的主要河流有阿穆爾河(黑龍江),長達4400餘公里,流入太平洋,是遠東的主要河遠干線。上游和中游為中俄界河,下游在俄羅斯境內。俄羅斯湖泊眾多,但分布極不均勻。在歐洲部分的西北部和西西伯利亞,湖泊 最多,而俄羅斯的森林草原地帶幾乎沒有湖泊。 在西北部的湖泊中,最大的是拉多加湖,其次是奧涅加湖。拉多加湖是歐洲第一大湖,水面面積1.77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1米,最大深度230米,蓄水量為 908立方公里。是白海—波羅的海及伏爾加河—波羅的海兩水道的重要航道。 荒漠和半荒漠地帶也有不少湖泊,巴爾喀什湖是這一帶的大湖。其水面面積達 1.83萬平方公里,湖水很淺,最大深度為26米,蓄水量112立方公里。高山湖也較多,最有名的湖泊是貝加爾湖、興凱湖。貝加爾湖是俄羅斯最大的湖,也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它位於東西伯利亞南部,水面面積3.15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30米,最大深度為1620米。蓄水量2.3萬立方公里。南北長 600多公里,東西寬25~80公里。共有336條河流注入該湖,而湖水只由一條安加拉河泄出,該湖可以通航,結冰期長約5個多月。興凱湖位於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和中國黑龍江省之間,大半在俄羅斯境內,水面面積為4190平方公里,最大深度為10.6 米,蓄水量為16.5立方公里。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大湖。該湖原為中國的內湖,沙俄依據《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割佔大半,劃為界湖。該湖可以通航。 俄羅斯幅員遼闊,氣候復雜多樣,但總的來說基本屬於北半球溫帶和亞寒帶的大陸性氣候,依其大陸性程度的不同,以葉尼塞河為界分為兩部分,西部屬溫和的大陸性氣候,西伯利亞屬強烈的大陸性氣候。西北部沿海地區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而遠東太平洋沿岸則帶有季風性氣候的特點。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促、溫暖,春秋兩季很短。就全俄而言,降水偏少,年平均降水量為530毫米。 俄羅斯國土位於寒帶、亞寒帶、溫帶幾個氣候帶上。1月份平均氣溫為-1~50 ℃,7月份平均氣溫為1~25℃。礦物資源十分豐富。鐵礦、石油、天然氣、銅、森林和水力資源等,均居世界前列。僅西伯利亞能源儲量就佔世界儲量的1/3。煤儲量占原蘇聯的70%。非金屬礦藏也極為豐富,石棉、石墨、雲母、菱鎂礦、剛玉、冰洲石、寶石、金鍘石的儲 量及產量都較大。寶石和金剛石的主要產地在雅庫特自治共和國西部。鉀鹽儲量與加拿大並列世界首位,鉀鹽產地遍布全國各地。 水力資源也相當豐富。技術上可利用的水力資源,亞洲部分佔81.7%。僅西伯利亞水力資源就占原蘇聯水力資源的61.8%。 森林覆蓋率為35%,木材的總積蓄僅西伯利亞和遠東就達600億立方米,居世界首位,占原蘇聯的77%。 漁業資源更為豐富,生物資源總量有2580多萬噸,魚類為2300萬噸。
地形
俄羅斯地處中高緯度,其地勢是西低東高,大致形成三大地形單元。其西部分布有東歐平原一部分(又稱俄羅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其平原面積約佔全俄面積的1/2;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為中西伯利亞高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4,中西部的烏拉爾山、東部山帶和斜交山帶等組成的山地面積約佔全俄面積的1/4。
俄羅斯有數條長度超過2000公里的河流,其中幾條被列為世界長河的均分布在國土的東部地區,如葉尼塞河、勒拿河等。由於地形和氣候條件的影響,東部地區的河流多發源於南部山地,向北、向東注入大洋;歐洲地區河流多發源於中部丘陵地帶,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
由於俄羅斯地域遼闊,地勢大部平坦,而且不少地區開發較晚,因此依緯度而變化的水平地帶性特點十分明顯。俄聯邦從高緯向低緯分布有極地荒漠帶、苔原帶、森林苔原帶、森林帶、森林草原帶、草原帶等自然景觀帶(或自然地帶),在山地則按高度變化形成垂直分布的景觀特徵。
氣候
俄羅斯大部分領土屬於溫帶和寒帶氣候。氣溫從北向南逐漸升高,東北高原、山地氣溫最低,年溫差較差大,是氣候條件最嚴酷的地區。由於受西風帶、大西洋暖濕氣團的影響以及西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外加東部山地的屏障作用,太平洋的水氣難以進入,導致俄羅斯的降水量的分布大致由西向東和由森林帶向南北兩側呈遞減的趨勢。太平洋沿岸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量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