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羅斯血統來源。
俄羅斯人(血統)是東斯拉夫人的後裔和代表。
在史前時期,斯拉夫人的原始居住地是亞洲,西元前第3或第2千紀間移居到歐洲東部某些地區。3世紀,隨著匈奴的西遷,歐洲許多民族開始了重新組合與分化。公元5—6世紀時,隨著日耳曼人向西移動,更引起了斯拉夫人的大遷徙,向西進入奧得河和易北—薩勒河之間的地區,向南進入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匈牙利、巴爾乾地區,向北則沿著聶伯河上游遷移。6世紀,斯拉夫人劃分為東斯拉夫,南斯拉夫,西斯拉夫三個民族。其中,西斯拉夫人以波蘭為代表,南斯拉夫人以塞爾維亞族為代表,東斯拉夫人以俄羅斯為代表。俄羅斯的意思,其實是「大羅斯」。
『貳』 俄羅斯怎麼來的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這些國家都自稱為是俄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基輔羅斯
6世紀時,東斯拉夫人逐漸向東歐草原地區遷徙。862年,以留里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被來自於亞洲東部的蒙古軍隊佔領,建立欽察汗國。
莫斯科大公國
莫斯科市建於1147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多爾戈魯基是其奠基人。他頭戴戰盔、身披鐵甲、左手持盾、雙腿跨馬的紀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維爾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廣場上。1283年莫斯科公國正式建立。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俄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1605年,戈杜諾夫猝死,俄羅斯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
『叄』 俄羅斯人的起源
現代俄羅斯民族是從過去東斯拉夫人中不同部落所組成的南北兩個民族混合組成的。基因分析證明現代俄羅斯人與波蘭人或烏克蘭人沒有多少區別(因為父系都被瑞典人換過血)。北歐的俄羅斯人和芬蘭-烏戈爾人也有許多基因類似處(現代芬蘭人也是原始芬蘭人跟瑞典人的混血)。芬蘭-烏戈爾人曾經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中北地區生活,在斯拉夫人北遷的過程中他們有些被同化。
除考古發掘外859年以前對俄羅斯前人的歷史所知甚少。《往年紀事》是從859年開始的。估計約於600年斯拉夫人在語言上分裂為南、西和東三個分支。東斯拉夫人居住在西布格河和第聶伯河之間,也就是今天的烏克蘭。從1世紀到10世紀他們不斷和平地向波羅的海地區發展,同化當地的人,在波羅的海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斯拉夫部落。後來白俄羅斯人和南俄羅斯人又形成了自己的語言分支和民族。
另一群斯拉夫人從6世紀開始從波美拉尼亞向東北波羅的海遷徙,他們遇到了瓦蘭結亞人並設立了重要的地區中心大諾夫哥羅德。這些斯拉夫人也在今天的特維爾州和別洛焦爾斯克地區定居。他們和芬蘭-烏戈爾人混合,形成了後來的北俄羅斯人,說北俄羅斯方言。他們擴展到羅斯托夫附近,在數世紀後與其他被分隔開來的斯拉夫人又聯繫上了。但是在文化、傳統和方言上南北俄羅斯人依然有明顯的區別。南北俄羅斯人之間的區別甚至於大於南俄羅斯人與白俄羅斯人之間的區別。因此一些俄羅斯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把他們看作不同的民族。處於南北交界處的莫斯科和使用一些北部方言和一些南部方言成分的書面語言產生了統一的俄羅斯民族。

『肆』 俄羅斯族的起源
「俄羅斯」(Русские)一詞起源於歐洲古代一個東斯拉夫部落的名稱「羅斯」,俄羅斯族 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歐洲東部,公元1世紀時被羅馬史家稱為「維勒底人」,他們居住在維斯杜拉河及波羅的海南岸,從事農牧業,公元6世紀時,已有羅斯之稱。10世紀,羅斯大公奧列格控制了以基輔為中心的周圍部落,13世紀,基輔羅斯被蒙古人吞並,歸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元朝文宗皇帝時,曾征調金帳汗國境內的1萬名羅斯軍人入大都充扈衛親軍,並賜給土地令其耕種,這是歷史上俄羅斯人大批進入中國的最早記載,中國的史書中稱他們為色目人。從14世紀起,俄羅斯人脫離古代羅斯部族,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以莫斯科為中心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
在種族分類上,俄羅斯族屬於歐羅巴人種。人體特點是膚色白,眼睛呈棕色或藍色,鼻高、唇薄、細軟黃發、身材高大,第三類毛發(胡須、腋毛等)中等發達。中國的俄羅斯族由於與周圍民族通婚,體質逐漸變化,具有黃種人特徵。
中國的俄羅斯族祖先最早在18世紀初從沙皇俄國遷來的,18世紀後期,由於不堪忍受沙皇俄國的殘酷統治,大批俄羅斯人遷來中國,尤其是在19世紀末和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更多的俄羅斯人從西伯利亞等地湧入我國新疆北部地區、東北各地。俄國十月革命後,又有一些人為躲避戰爭,進入中國。那時他們被稱為「歸化族」,他們聚居的村落被稱為「歸化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俄羅斯族,被確認為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我國俄羅斯族的生活習俗、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相同。由於俄羅斯族遷來我國的時間不長,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在前蘇聯國家還有自己的親友。新中國成立後,他們之間又恢復了關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鄉與親人團聚。50年代,經中蘇兩國政府協商同意、並幫助他們陸續遷回家鄉。此外,也有部分俄羅斯族遷往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地,因為那裡也有他們的親族,因此,中國現有俄羅斯族的人口數量已經不多了。

『伍』 中國境內的俄羅斯族和俄羅斯有關系嗎是怎麼來的
因為在元朝時期,當時蒙古人征服了俄羅斯一半地盤,所以說當時大多數俄羅斯白人也跟著蒙古人來到了我國,融入了中原地區,形成了今天的俄羅斯族框架,到了清朝時期,因為沙俄不斷的入侵我國東北,所以說當時也有很多俄羅斯的士兵選擇留在了我國東北地區,這些俄羅斯人長相基本上和俄羅斯白人沒什麼區別,但是他們也是以中文交流為主。

雖然這些俄羅斯族長相和大多數俄羅斯白人沒什麼區別,但是因為他們長期生活在我國,所以學習的語言也是以漢語為主,漸漸開始融入了中華文化當中,當然他們俄語也是會說的,也有一部分人還會說哈薩克語,他們同樣也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把中國當做他們唯一的故鄉,像我國內蒙古的呼倫貝爾有個額爾古納市,就有一個俄羅斯民族鄉。
『陸』 俄羅斯人來自哪裡
~13世紀,在原始公社解體過程中,由東斯拉夫各部落(即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結合形成古羅斯部族。從14世紀起,俄羅斯人逐漸脫離羅斯部族,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以莫斯科為中心建立俄羅斯中央集權制國家。在此過程中,莫斯科大公國兼並了諾夫哥羅德、特維爾、普斯科夫、斯摩棱斯克、梁贊諸國。16世紀以來,俄國領土迅速擴張,大批俄羅斯人占據了伏爾加河下游、烏拉爾、北高加索和西伯利亞等地。18~19世紀,隨著國界的繼續擴展,俄羅斯人進而散居到波羅的海、黑海沿岸、南高加索、中亞細亞、哈薩克以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在不斷向外擴張過程中,俄羅斯人與大量被征服地區的當地居民發生廣泛接觸,至19世紀後半葉形成俄羅斯現代民族。
『柒』 求俄羅斯民族的起源。
俄羅斯人起源於東斯拉夫人的一支,屬歐羅巴人種,具有這一人種的基本特徵:淺色皮肢,柔軟的波狀發,男子胡須和體毛發達,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頜,面部輪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但俄羅斯人還有自己的特點:北部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中的白海-波羅的海類型,身材中等,頭型較長,鼻子高突,鼻樑呈直形或凹形,頭發和眼珠色淺。南方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中的中歐類型(或稱阿尓卑斯類型),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頭型寬短,臉寬,鼻高且大,發色淡黃並呈波狀。
俄羅斯的祖先是東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羅斯和蘇聯的大多數學者認為斯拉夫人起源於歐洲南部的多瑙河流域。而東斯拉夫人最早是游牧民族,社會發展的起點很低,而且極其緩慢,6世紀之前他們還處在氏族公社階段。這些東斯拉夫人起初分布在東歐大平原上。最早的俄羅斯國家是由古羅斯人9世紀末至10世紀初建立起來的。所謂羅斯人,是芬蘭人對居住在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一些日耳曼人的稱呼,意為北方人或諾曼人,而東斯拉夫人稱他們為瓦蘭人,意為商人。有的西方學者進一步指出,這些諾曼人是從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經河流水道航行而來的瑞典商人和海盜,俄國史學家則把他們稱為「瓦蘭—羅斯人」。這些瓦蘭—羅斯人以武裝商隊為基本組織,因而行動十分機動靈活,並且有極強的戰鬥力,所以常被斯拉夫人請去解決他們之間的各種沖突,或者對付外敵侵擾。這些人在進行貿易活動時,不免順便幹些搶劫和殺人越貨的海盜勾當。居住在諾夫哥羅德附近一帶的一支東斯拉夫人請他們去為自己執掌權柄,於是就出現了瓦蘭—羅斯人的留里克王朝。他們統治下的斯拉夫人就被稱為俄羅斯人。
『捌』 中國的俄羅斯族是怎麼來的是有什麼歷史緣故嗎
眾所周知我國的國土面積非常的遼闊,有著非常多的少數民族。在這些少數民族當中,有著一個民族人口大概只有一萬五千人,早在100年前的時候才申請加入到中國,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個民族,也因成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這個民族就是俄羅斯族,是我國56個少數民族中的一個。

『玖』 俄羅斯起源是什麼
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
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公元9世紀,在建立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羅斯人的祖先古羅斯部族人東斯拉夫人,並成為此後國家名稱。
俄羅斯這個稱呼是中國人通過較早接觸俄羅斯人的蒙古人學來的,在蒙古語中很少有以輔音R開頭的,而蒙古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往往都要加上相應的母音O,因此羅斯在蒙古語便譯為OROS,第一個音節為O,這也是中國元朝史籍中稱為斡羅斯或鄂羅斯的原因。
到了明朝,中俄聯系中斷,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觸,那時候中國人便直譯為羅剎,羅剎國這一稱呼直到清初仍舊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編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為平定羅剎方略,但清朝的統治民族是滿洲族,受蒙古族影響較深,故採取源於蒙古語的間接音譯,在康熙以後統一稱為俄羅斯並沿用至今,俄羅斯帝國簡稱沙俄,即沙皇俄國。
『拾』 俄羅斯從哪兒來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The Russian Federation),簡稱俄聯邦或俄羅斯,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以俄羅斯人為主體民族,由193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俄羅斯人占總人口的81%。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成為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沙皇。1721年沙皇彼得一世建立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領土不斷擴張,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冷戰期間蘇聯成為了世界超級大國,主張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正式獨立,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綜合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除此以外,俄羅斯還是金磚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