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女皇帝有多少

俄羅斯女皇帝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2-09-08 11:51:11

A. 俄國有幾位女皇

俄國有四個女沙皇產生,都在18世紀。
1.
1725-1727 葉卡捷琳娜一世
俄國歷史上先後出現過兩位名叫葉卡捷琳娜的女皇。第一位是彼得大帝的妻子,於1725年登基,史稱葉卡捷琳娜一世,在位兩年後去世
2.
1730-1740 安娜_伊凡諾芙娜
安娜·伊萬諾夫娜,(1693年-1740年),俄羅斯女皇安娜一世,在位1730年-1740年。 俄羅斯沙皇伊凡五世之女,彼得大帝的侄女。在堂弟彼得二世死後即位。1740年去世。帝位傳給她的外甥女之子伊凡六世。
3.
1741-1761 葉麗薩維塔_伊麗莎白(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
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Елизаве�0�7та Петро�0�7вна,1709年12月29日-1762年1月5日),俄羅斯女皇(1741年-1762年)。
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是彼得一世與葉卡捷琳娜一世之女。1741年因宮廷政變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她宣布繼承彼得大帝的傳統。廢除了壞名聲的內閣,恢復了元老院,並把權力集中於它。這個時期俄國的實權掌握在彼得·蘇沃洛夫等人手中。1754年起廢除國內關稅。設立貴族銀行和商人銀行,以及組織國際貿易的公司,俄羅斯經濟呈現出生機。1755年創建莫斯科大學。1757年設立藝術院。另外一方面,禁止貴族以外的人有土地所有權,同時把伏特加酒壟斷權給予貴族,還給予地主任意把犯罪農民流放到西伯利亞的權力。農民處境進一步惡化。 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寵愛烏克蘭歌手拉蘇莫夫斯基。對外政策方面,在七年戰爭中與奧、法結盟。1762年病逝。皇位由彼得三世繼承。
4.
1762-1796年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史稱「凱瑟琳大帝」又稱凱瑟琳二世,原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給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參加宮廷政變,登上皇位。她對外兩次同土耳其作戰,三次參加瓜分波蘭,把克里木汗國並入俄國,打通黑海出海口,建立了龐大的俄羅斯帝國, 這個時期的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國家之一。葉卡捷琳娜被尊稱為「大帝」。

B. 世界歷史上的「三大女皇」都是誰都有哪些功績

英國的伊利莎白一世女皇,沙皇俄國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另外一個應該是西班牙的伊莎貝拉女王

C. 俄羅斯歷史上的四大女皇

俄國歷史上的四位女皇,分別是:葉卡捷琳娜一世,安娜一世,伊麗莎白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

1、葉卡捷琳娜一世

本名瑪爾塔·海倫娜·斯科夫龍斯卡,彼得一世立她為皇後,瑪爾塔改俄名,改為葉卡捷琳娜。彼得一世去世後,於1725年加冕成為俄羅斯帝國皇帝,是為葉卡捷琳娜一世。她活了四十三歲,四十一歲時繼位,在位兩年。

2、安娜一世

本名安娜·伊凡諾芙娜·羅曼諾娃。彼得二世去世之後,安娜繼位成為女皇,她活了四十七歲,她在三十七歲時繼位,在位十年。安娜一世的統治,比較粗魯,全力打壓堂妹葉莉薩維塔,確保排除彼得一系對皇位的威脅。

安娜一世無子,她去世前,安排她姐妹的外孫伊萬繼位,以確保皇位在伊萬五世一系傳遞,這個嬰兒伊萬,是為伊萬六世。

3、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彼得羅芙娜,在1741年因宮廷政變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她宣布繼承彼得一世的傳統,廢除壞名聲的內閣,恢復了俄羅斯元老院,並把權力集中於它。三十二歲繼位,在位二十年,1762年病逝。一世無子,去世前,安排她的外甥、亦即她姐妹的兒子彼得繼位,是為彼得三世。

4、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彼得三世崇拜普魯士,並且與皇後不和,結果被他的皇後葉卡捷琳娜推翻並謀殺,葉卡捷琳娜繼位為女皇,是為葉卡捷琳娜二世。

她打垮了長期威脅基督教世界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並且瓜分了波蘭,使得俄國在歐洲大為擴張,在她的統治下,俄國進一步強勢崛起,與英法列強平起平坐。葉卡捷琳娜二世之後,是她的兒子保羅一世繼位。

(3)俄羅斯女皇帝有多少擴展閱讀:

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稱為大帝的女沙皇。

在俄羅斯帝國歷史上,只有兩個皇帝獲得了「大帝」的名號:一個是帝國奠基人彼得一世,另一個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統治時間持續了近35年,整個十八世紀後半期的俄羅斯就是她的歷史活動舞台。

進入葉卡捷琳娜時代,俄羅斯跨進了世界列強行列,並因積極干預歐洲事務被稱作「歐洲憲兵」。俄羅斯在十九世紀的強勢,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葉卡捷琳娜時代奠定的基礎。

其後來者,包括葉卡捷琳娜的兒子保羅一世、孫子亞歷山大一世,此後的亞歷山大二世、尼古拉一世、亞歷山大三世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等六位皇帝,在治國政績上無人能出其右。

D. 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有哪些女皇帝、女王和女君主

世界歷史上被普遍承認的有19位女皇帝,加上女王不到50位。其中日本是女皇帝最多的國家。

中國武周王朝:武則天

古馬其頓帝國托勒密王朝: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東羅馬帝國伊蘇里亞王朝:伊琳娜女皇

東羅馬帝國馬其頓王朝:佐伊女皇 狄奧多拉女皇

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葉卡捷琳娜一世、 安娜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


受爭議的中國女皇帝 北魏殤帝 公元528年 (元姑娘) 年號:武泰 在位不到1年 北魏殤帝(元姑娘):公元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詡被胡太後殺死,國不可一日無君,胡太後遂從後宮抱來一個女嬰,假稱是孝明帝之子,讓女嬰做皇帝,改元「武泰」,不久胡太後為了避免被眾人知曉此事,於是殺死該名女嬰,另立元暉之子元釗為帝,是為北魏幼主。因此該名女嬰在胡太後的操縱之下,匆匆登位又匆匆死去,故歷史上連她的名字都沒留下,一般可稱「元姑娘」,胡太後之後匆匆給女嬰加上謚號殤帝(一般正史不可見),所以北魏元姑娘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E. 俄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誰

葉卡捷琳娜二世

俄羅斯歷史上最著名的女王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港澳台地區熟稱為凱瑟琳大帝。也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稱為大帝的女沙皇。

F. 出身德國的俄國女皇 概括簡短可以嘛

Екатерина II 葉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俄國女皇(1762—1796年在位)
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葉卡捷琳娜二世
如果我們不同意減少殘酷性和改善人們不可忍受的的生活狀況,那麼盡管我們反對,他們自己遲早也會這么做的。——葉卡捷琳娜二世
治理俄羅斯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家,只能用專制君主制,舍此皆為下策。——-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原名索非亞,出身於一個德國小公爵家庭,自小曾隨其母游歷過歐洲許多城市,並到過不少德國諸侯的宮廷,但她命運的轉折發生在1744年,這一年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為她的繼承人彼得(即後來的彼得三世)挑選妻子,葉卡捷琳娜作為候選人被邀請到俄國宮廷之中。
當葉卡捷琳娜與其母的馬車賓士在東歐平原的驛道上時,可能對未來充滿了期望,當從小熟悉宮廷傾軋的她,對未來將要面對的復雜的宮廷生活顯然也有足夠的心理准備。到莫斯科之後,葉卡捷琳娜很快就被定為皇儲的配偶,但接下來的18年對她來說並不輕松。葉麗薩維塔女皇對她時冷時熱,使她更加痛苦的是她的丈夫彼得是個身體嬴弱,意志薄弱而又怪戾的人,寵愛自己的情婦,經常羞辱葉卡捷琳娜。在這期間,葉卡捷琳娜自稱「無時沒有書本,無時沒有痛苦,但永遠沒有快樂」,在書本中積累知識,同時偷偷組織了一個小團體,以她的情夫格里哥利??奧爾洛夫五兄弟為首的近衛軍青年軍官,成為支持她的鐵腕力量。
1762年,女皇葉麗薩維塔去世,正在懷孕的葉卡捷琳娜不敢輕舉妄動,眼睜睜地看著她的丈夫兼死敵彼得登上了皇位,成為沙皇彼得三世。彼得三世上台之後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行動,終於將自己逼上了絕路。他下令在「七年戰爭」中形勢大好,勝利在望的俄羅斯軍隊停止戰斗,退出所佔的普魯士土地,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簽訂和約,只因他是腓特烈二世的崇拜者,還准備「親自率領一部分軍隊,聽從腓特烈二世的指揮」。在國內,他要俄羅斯人改信路德教,宣布信東正教的人為異教徒,沒收東正教會的財產。結果,自然是人心思變。在奧爾洛夫兄弟和哥薩克首領拉祖莫夫斯基的幫助下,葉卡捷琳娜發動政變,成功奪取皇位,囚禁了彼得三世,幾天後,彼得三世神秘死亡。經過18年的忍辱負重,葉卡捷琳娜終於等來了這一天,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大帝國的主人。
葉卡捷琳娜二世最大的成就在俄國的領土擴張上,這也是她對歷史的主要影響。包括三次瓜分波蘭,兩次對土耳其的戰爭和一次對瑞典的戰爭。
在波蘭問題上,葉卡捷琳娜採用循序漸進的策略,首先在1763年操縱波蘭選王會議,將她的情夫波尼亞托夫斯基扶上波蘭王位。1772年,俄國與普魯士、奧地利第一次瓜分波蘭,得到了白俄羅斯和拉脫維亞的一部分。波蘭愛國人士進行了滅亡前的反抗,1791年,愛國黨通過了《五三憲法》,宣布廢除自由選王制和自由否決權,結果遭到俄普兩國的聯合打壓。葉卡捷琳娜的軍隊攻佔華沙,宣布《五三憲法》無效,並與普魯士一起簽訂了第二次瓜分波蘭的協議,得到西烏克蘭、白俄羅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在葉卡捷琳娜軍隊的刺刀下,1793年波蘭的最後一次議會以「沉默表示同意」的形式通過了這個被宰割的協約。葉卡捷琳娜本來可能想為她的情夫保留一個傀儡王國,但1794年波蘭救亡起義風起雲涌,在聯合普奧兩國鎮壓了波蘭起義後,為免夜長夢多,決定第三次瓜分波蘭,使這個國家徹底從地圖上消失。三次瓜分波蘭,貪婪的北極熊共分得46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彼得大帝在位時期沒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願望,土耳其始終是沙俄的頭號假想敵。但葉卡捷琳娜時代對土耳其的戰爭進行得出人意料的順利。1768年,在俄國挑逗下,土耳其對俄宣戰,本來被認為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卻呈現出俄國一邊倒的優勢,在多瑙河、克里木、高加索和愛琴海四條戰線大獲全勝,在1774年的和約中,土耳其除了割地賠款之外,還被迫承認克里木汗國獨立(後為俄國吞並),並承認俄國商船可以自由出入黑海的出海口。

土耳其自然不肯善罷甘休,雙方都在備戰。1787年兩國戰爭再次爆發。這一次,俄軍在蘇沃洛夫(此君後來在與拿破崙的戰爭中還要大顯身手)率領下贏得更加徹底,著名的伊茲梅爾一戰中殲敵2萬多。土耳其再次以失敗者的身份簽訂和約,割讓南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間的土地,並承認克里木納入俄國版圖。曾經不可一世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淪為任人宰割的西亞病夫的過程中,葉卡捷琳娜是最大的催化劑。
在第二次俄土戰爭中還有個小插曲,瑞典「演員國王」古斯塔夫想乘機偷襲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結果大敗而歸。瑞典、波蘭和土耳其一直是俄國在歐洲擴張的三個主要對象,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取得全勝。
望著大大擴張了的俄國版圖,葉卡捷琳娜豪情萬丈地說:「假如我能夠活到二百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
葉卡捷琳娜早年曾讀過許多西歐啟蒙思想家的作品,在流行「開明專制」的時代,她也使自己成為這一時髦的追逐者,即位之後與伏爾泰有過密切的書信聯系,還曾資助過「網路全書派」的代表人物狄德羅。她興辦各類學校,提倡文學創作,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採取鼓勵的政策,取消對貿易的限制等,但在沙皇這個專制主義寶座上坐熱之後,她的思想逐漸改變了。
1773年由假扮沙皇彼得三世的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起義,雖然持續了一年多就被鎮壓了下去,而且未佔領過戰略意義重要的大城市,但還是使女皇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她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如改「省,州,縣」三級制為「省,縣」二級制,並給予貴族更多更大的權力,1787年頒布的《俄國貴族、自由和特權詔書》是集中體現,她也因此被稱為「貴族女皇」。對此,雖然短期內有利於鞏固統治,但從長期來看加劇了貴族農奴主和農奴兩個階級的矛盾對立,農奴所受的剝削和壓迫進一步加深。農奴制一直是俄國社會的一大痼疾,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劇了它並將這個棘手的難題推給她的後代去解決。
另一方面,由於給予了貴族更多的自由,使其中的先進分子能夠充分接觸西歐的自由主義思想,為俄國的現代化打開了一道門縫。俄國推翻沙皇專制和農奴制的第一聲吶喊就是從進步貴族中發出的。
葉卡捷琳娜據說很風流,她的情夫之中著名的有格里哥利??奧爾洛夫、波將金、波尼亞托夫斯基,他們在不同時期使葉卡捷琳娜的事業更加輝煌。不過同她之前的三個女沙皇相比,她也許還算不上荒淫無恥。
總而言之,葉卡捷琳娜二世對歷史的影響主要還是體現在使國際格局和版圖發生的變化。她使波蘭消失和土耳其迅速衰落的同時,使俄國更加強大,統治力量進一步逼近歐洲心臟地帶,並在即將到來的拿破崙戰爭時代立於不敗之地。
成功貼士:葉卡捷琳娜二世早年失意時期曾對自由、平等、博愛的啟蒙思想有過極大的熱愛,但當她執掌大權之後,卻成了一個維護舊制度和特權階層的「貴族女皇」。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她的孫子亞歷山大一世以及她同時代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身上。他們都是很有見識的優秀政治家,但他們最終都加強了最有利於自身統治的專制形式,這也許說明了,帝王終究難以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主導力量。

G. 世界歷史上的女皇帝有誰

中國(共4位)
北魏殤帝(528年在位):西元528年,北魏的胡太後殺死了北魏孝明帝元詡,胡太後將潘嬪所生皇女從後宮抱來立為皇帝,假稱為男性,但過沒多久,另立年僅三歲的元釗為帝,是為北魏幼主。在中國歷史上連她的名字都沒留下,一般都稱「元姑娘」。
陳碩真(653年在位):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睦州女子陳碩真自稱文佳皇帝,並建立政權。後被唐朝的揚州刺史房仁裕及婺州刺史崔義玄所鎮壓。

則天大帝武則天(690年-705年在位):即武曌,中國歷史上唯一承認的女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生母,武周皇帝;14歲進入唐帝國皇宮,因美貌和膽識為太宗所賞識,後與太子李治有染;649年太宗死,高宗即位,以先帝嬪妃身份入感業寺出家;651年奉詔重入唐宮;經過一系列宮廷斗爭,於655年成為高宗皇後,開始干預朝政,創垂簾聽政制度,稱「天後」(高宗稱「天皇」),掌握實際權力;684年其夫高宗死後先後立其子中宗和睿宗為帝,以皇太後身份臨朝稱制,繼續掌權;690年迫睿宗李旦退位,遂革唐命,自立為女皇帝,稱尊號「聖神皇帝」,建立大周,史稱「武周革命」;705年因「五王政變」被迫內禪於皇太子李顯,被尊為「則天大聖皇帝」,亦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性太上皇;死後謚號多次改動,其孫唐玄宗時定謚則天順聖皇後。她自從成為高宗皇後起就開始掌握最高權力直到退位,歷時50年;在位期間對外戰爭多數勝利,鞏固並拓展了中華帝國的版圖;開創殿試和武舉,發展了科舉制度;繼續推行均田制,促進了農業生產;國家較貞觀之治時期更有所發展,史稱「武周之治」。
耶律普速完(1163年-1177年在位):即西遼承天太後,年號崇福,在位十四年,西遼仁宗耶律夷列之女。1163年,仁宗病死,由於太子耶律直魯古年幼,遺命其女耶律普速完臨朝稱制。1163年,耶律普速完正式稱制,改元崇福,稱承天太後,但有部分學者認為實際上為稱皇帝,非稱太後。

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共3位)
伊琳娜女皇(797年-802年在位):拜占庭帝國伊蘇里亞王朝皇帝利奧四世皇後,君士坦丁六世生母,拜占庭帝國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蘇里亞王朝末代女皇;780年其夫利奧四世死後立其子君士坦丁六世為帝,為皇太後,掌握實際大權;797年又廢兒子,自立為女皇;802年被廢黜,伊蘇里亞王朝告終。她是拜占庭帝國歷史上唯一使用陽性的男皇帝(希臘語:βασιλεύς,英語:emperor)而非陰性的女皇帝(希臘語:βασίλισσα,英語:empress)稱號的女皇。
佐伊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又稱「正統嫡系佐伊」,拜占庭帝國馬其頓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與海倫娜皇後之女,皇帝羅梅納斯三世皇後,拜占庭帝國第二位女皇;其父死後,夫羅梅納斯三世即位,她與心腹宦官約翰共謀,於1034年殺其夫,同年與出身微賤的帕夫勒戈尼亞人米海爾結婚,助其登位為米海爾四世;1041年米海爾四世死,她立侄兒兼養子米海爾五世為帝;米海爾五世圖謀將她排除,但她被忠誠於馬其頓王朝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市民擁立,廢米海爾五世,作為馬其頓王朝正統嫡系與妹狄奧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餘歲之身與君士坦丁九世結婚,三位皇帝共同執政。
狄奧多拉女皇(1042年-1056年在位):又稱「正統嫡系狄奧多拉」,拜占庭帝國馬其頓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與海倫娜皇後之女,佐伊女皇之妹,拜占庭帝國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女皇,馬其頓王朝末代皇帝;1042年起與其姐佐伊和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作為拜占廷帝國共主,三位皇帝共同執政;1052年其姐佐伊女皇死,與姐夫君士坦丁九世兩人執政;1054年君士坦丁九世死後為單獨的女皇;無嗣,1056年臨終前指定米海爾六世即位,馬其頓王朝告終

越南(共1位)
李昭皇[2](1224年-1225年在位):即李天馨,本名李佛金,越南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越南李朝第九位也是末代皇帝,李惠宗次女,初稱昭聖公主;1224年因惠宗長女順天公主已嫁,又無男嗣,乃立其為皇太女;同年權臣陳守度廢惠宗,立其為帝,時年僅七歲,實際權力掌握在守度手中;1225年嫁守度侄陳日煚(即陳太宗),同年禪位於夫君,降為昭聖皇後,李朝為陳朝所取代;因無子嗣,於1237年被陳守度逼令太宗廢其後位,復稱昭聖公主;1258年復被下令嫁給大臣黎輔陳。

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共4位)
葉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全名葉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謝耶芙娜·羅曼諾娃,俄羅斯帝國第一位皇帝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的第二任皇後,俄羅斯帝國第二位皇帝、第一位女皇;本為立陶宛一農民之女,在大北方戰爭中為俄軍所俘虜,旋為彼得一世所寵,成為他的情婦;1712年正式成為彼得一世的皇後;1725年其夫彼得一世死後得到近衛軍支持,成為女皇。在位時間短,政治上無所建樹;她與彼得一世育有二子五女,其中二子三女皆早逝,唯次女與此女長大成人,次女即後來的伊麗莎白女皇;死後無男嗣,令繼孫彼得二世繼位。
安娜一世(1730年-1740年在位):全名安娜·伊凡諾芙娜·羅曼諾娃,俄國沙皇伊凡五世之女,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一世侄女、彼得二世姑母,俄羅斯帝國第四位皇帝、第二位女皇;1710年與庫爾蘭公爵結婚,但不到三個月其夫死,遂以遺孀身份成為庫爾蘭女公爵,以後終身未嫁;1740年其侄彼得二世皇帝死後無嗣,遂即位為女皇;在位期間長期對外用兵,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與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聯合對抗波旁王室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並取得勝利,但在南下進攻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第四次俄土戰爭)中受挫;以風流著稱,無後,令其甥孫伊凡六世繼位。
葉麗薩維塔一世(1741年-1762年在位):全名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羅曼諾娃,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一世和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之女,皇帝伊凡六世之舅祖母,俄羅斯帝國第六位皇帝、第三位女皇;1741年發動宮廷政變,推翻其甥孫伊凡六世,自立為女皇,以彼得大帝合法繼承人自居;在位期間鼓勵商業發展,使俄國經濟有所復甦;資助文學藝術創作,創建莫斯科大學和藝術院;對外參加七年戰爭,與法國和奧地利帝國結盟,對普魯士作戰屢屢獲勝;但她給貴族以特權,使廣大農奴處境更加艱難;亦以荒淫著稱,終身未婚,死後無嗣,令外甥彼得三世繼位。
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即葉卡捷琳娜大帝,全名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羅曼諾娃,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三世皇後,俄羅斯帝國第八位皇帝、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女皇;本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於後來的彼得三世為妻;1762年伊麗莎白女皇死,無嗣,其夫彼得三世即位,為皇後,同年發動宮廷政變,廢黜其夫彼得三世,自立為女皇。其在位期間發動第五、六次俄土戰爭並取得勝利,擊敗奧斯曼帝國,吞並克里米亞汗國,獲得黑海的出海口;與普魯士和奧地利帝國三次瓜分波蘭,使俄國的地位空前提高,成為地跨歐亞大陸的全世界最大帝國,故被尊稱為「大帝」,是俄羅斯歷史上僅有的兩個「大帝」之一(另一個是彼得大帝);與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等交往密切,但思想仍舊保守,反對法國大革命;亦以風流著稱,男寵眾多,兩個兒子(包括後來繼帝位的保羅一世)都有可能是她與男寵之子(因為其夫彼得三世沒有生育能力)。

日本(共8位、10代)
推古女帝(592年-628年在位):欽明天皇之女,敏達天皇妹、皇後,崇峻天皇妹,日本歷史上第33代天皇、第一位女天皇;592年其兄崇峻天皇遭蘇我馬子殺害後被擁立為天皇;即位初立侄兒聖德太子為皇太子,推行改革;在位期間限制貴族權力,推崇佛教,4次遣使團訪問中國隋朝,開創飛鳥時代;屢次發兵朝鮮半島,討伐新羅,未果。
皇極女帝(642年-645年在位,重祚為齊明女帝,655年—661年在位):舒明天皇皇後,孝德天皇姐,日本歷史上第35、37代天皇、第二位女天皇;642年其夫舒明天皇死後被權臣蘇我蝦夷擁立即位;645年其子中大兄皇子(後來的天智天皇)發動宮廷政變,滅蘇我入鹿,乃內禪於其弟孝德天皇;654年孝德天皇死後於次年重祚,而實權掌握在兒子中大兄皇子手中;統治後期奢侈揮霍,廣營宮室;在位最後一年發兵朝鮮半島,支援百濟,對抗新羅和大唐聯軍,未交戰先病逝。兩年後(663年),日本、百濟聯軍在白江口之戰中大敗。
持統女帝(690年-697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天武天皇侄女、皇後,日本歷史上第41代天皇、第三位女天皇;686年其叔兼丈夫的天武天皇死後臨朝稱制;689年其子草壁皇子死,乃於次年正式即位;697年內禪於其孫文武天皇,稱太上天皇;統治期間日本文化得到很大發展,開始了白鳳時代。
元明女帝(707年-715年在位):天智天皇之女,持統女帝妹、兒媳婦,草壁皇子姑母、太子妃,文武天皇姑祖母、母親,日本歷史上第43代天皇、第四位女天皇;707年其侄孫、也是兒子的文武天皇死後,由於其侄兒兼丈夫的草壁皇子早逝,乃即位;715年內禪於其女元正女帝,為太上天皇;710年遷都平城京,開創了日本歷史上的「奈良時代」;715年內禪於女兒元正女帝,為太上天皇。
元正女帝(715年-724年在位):草壁皇子與元明女帝之女,日本歷史上第44代天皇、第五位女天皇;715年其母元明女帝內禪,乃即位;724年內禪於其侄兒聖武天皇,為太上天皇。
孝謙女帝(749年-758年在位,重祚為稱德女帝,764年—770年在位):聖武天皇與光明皇後之女,日本歷史上第46、48代天皇、第六位女天皇;749年其父聖武天皇內禪,乃即位;758年內禪於遠房表弟淳仁天皇,為太上天皇,仍掌握實際大權;764年因藤原仲麻呂之亂,廢黜淳仁天皇,重祚;在位期間多次派遣唐使出使中國,是「奈良時代」的全盛期;晚年寵信道鏡法王,頗多弊政。
明正女帝(1629年-1643年在位):後水尾天皇與德川和子之女,日本歷史上第109代天皇、第七位女天皇;1629年其父後水尾天皇內禪,乃即位;1643年內禪於異母弟後光明天皇,為太上天皇。
後櫻町女帝(1762年-1770年在位):櫻町天皇之女,桃園天皇姐,日本歷史上第117代天皇、第八位也是至今最後一位女天皇;1762年其弟桃園天皇死,由於桃園天皇之子英仁(後來的後桃園天皇)尚幼,乃即位;1770年內禪於侄兒後桃園天皇,為太上天皇,繼續輔政。

印度帝國(共1位)
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1877年-1901年在位),即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之維多利亞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第一任英屬印度皇帝,英屬印度唯一的女皇,也是英國歷史上唯一獲得「女皇」稱號的君主,英國國王威廉四世的侄女;1837年其伯父威廉四世死後即位為英國女王;1877年接受「印度女皇」稱號; 其在位期間英國空前強盛,經濟、科學、文學、藝術都有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殖民統治方面,使大英帝國進入全盛時期,成為第二個「日不落帝國」(第一個是西班牙帝國),被譽為「維多利亞時代」;如今世界上許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等都是以她的名字來命名的;其子女眾多,與歐洲各國王室聯姻,有「歐洲的祖母」之稱。

阿比西尼亞所羅門王朝(今衣索比亞,共1位)
佐迪圖(1916年-1930年在位):阿比西尼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私生女,衣索比亞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正式稱號是「眾王之女王」);1913年其父孟尼利克二世病故,其異母姐妹之子埃雅蘇五世繼位;1916年埃雅蘇五世被廢,遂即位為女皇,以堂弟塔法里·馬康南親王攝政並立為皇儲;後與攝政王在改革還是守舊的問題上發生分歧,秘密策動前夫發動地方叛亂,但被攝政王鎮壓;1930年4月在驚恐中病逝;攝政王即位,即阿比西尼亞末代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

伊莎貝爾一世(1846年—1921年):巴西帝國末代皇帝佩德羅二世的長女,1850年弟弟皇儲阿方索去世,她成為女皇儲。1889年他的父親被推翻,君主制覆亡。1891年她的父親去世,她成為名義上的巴西女皇伊莎貝爾一世。但只得到了君主制支持者的承認。
瑪利亞·何塞法(1872年—1949年):墨西哥皇帝阿古斯汀一世的後代,阿古斯汀之子皇儲阿古斯汀的長孫女。墨西哥君主制於1867年覆亡,但阿古斯汀一世的後代仍要求墨西哥的皇位。1925年墨西哥王子阿古斯汀(三世)去世,瑪利亞·何塞法作為他的侄女成為名義上的墨西哥女皇,但只得到了極少部分君主制支持者的承認。

H. 有「大帝」之名的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有怎樣傳奇人生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成為大帝的女皇。在那個男人為尊的時代,葉卡捷琳娜二世能夠成為女皇還獲得了大帝的稱號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反過來說,如果能夠得到俄羅斯上下臣民的尊敬並獲得如此尊貴的稱呼在某種意義上,也證明葉卡捷琳娜二世具有超高的政治手腕和治國才能。那麼這位相當罕見又有才華的俄羅斯女皇帝,其在位期間到底做了什麼,讓俄羅斯這些大老爺們心悅誠服呢?

這樣一個強勢又好運的女皇,帶給了俄羅斯在三個擴張方向上的戰爭幾乎全面勝利。這是俄羅斯統治階層早就想要達到的目標,是非常不容易的。就算是我國的女皇武則天在統治期間也有多次戰爭失敗的經歷,所以葉卡捷琳娜二世取得的這一切幾乎有如神助。所以她才被俄羅斯人民紀念。當時的俄羅斯就是一個強勢無比的陸權國家,所以這份紀念在情理上和現實上是完全說得通的事實。

I. 世界 歷史上有多少位女王女皇帝(請盡量多寫!)

世界歷史上被普遍承認的有19位女皇帝,加上女王不到50位。其中日本是女皇帝最多的國家。 中國武周王朝 武則天 古馬其頓帝國托勒密王朝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東羅馬帝國伊蘇里亞王朝 伊琳娜女皇 東羅馬帝國馬其頓王朝 佐伊女皇 狄奧多拉女皇 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 葉卡捷琳娜一世 安娜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 日本 推古天皇 皇極天皇 持統天皇 元明天皇 元正天皇 孝謙天皇 明正天皇 後櫻町天皇 越南 李昭皇 阿比西尼亞所羅門王朝 佐迪圖 大不列顛 瑪麗一世 伊莉莎白一世 安妮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 伊利莎白二世 在歷史上還有些朝代中也有權力超越了皇帝但並未篡權稱帝的皇後、皇太後等女性統治者,這種情況在歷史上被稱為臨朝稱制,自武則天以後又叫垂簾聽政,最典型的例子是呂後和慈禧太後。慈禧太後是同治、光緒兩朝大清國的實際統治者,甚至被稱為「無冕女皇」。 其他例子如西遼的感天後和承天太後,蒙古帝國的乃馬真後和海迷失後等,她們臨朝稱制時皇位空缺,成為實際上的一國之主,雖然未稱帝,但一般把她們作為君主甚至准皇帝,最典型的標志就是以她們的名字和年號來紀年。 女性臨朝稱制在中國的各個朝代歷史中較常出現,原因在於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孝」,即雖然不允許,但亦以孝心和容忍來對待女性的干政。 日本傳說中和歷史上也出現過帝位空缺而皇後稱制的現象,如神功皇後,在明治維新以前,她也被視為天皇或准天皇。 日本南北朝時期,在足利尊氏的策劃下使北朝方面完全沒有任何天皇坐鎮朝廷(天皇、上皇、法皇皆無),因此由後伏見上皇的女御-西園寺寧子,以國母(光嚴天皇及光明天皇生母)的身分代行天皇職權,成為實際上的治天之君。 在日本歷史中,還有一個特別的「女帝」例子,她就是開創德川幕府江戶城大奧的首任御年寄-春日局夫人,因為她的權力足以左右幕府政策,又間接迫當時的後水尾天皇退位,因此被部分人喻視為女天皇。 受爭議的中國女皇帝 北魏殤帝 公元528年 (元姑娘) 年號:武泰 在位不到1年 北魏殤帝(元姑娘):公元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詡被胡太後殺死,國不可一日無君,胡太後遂從後宮抱來一個女嬰,假稱是孝明帝之子,讓女嬰做皇帝,改元「武泰」,不久胡太後為了避免被眾人知曉此事,於是殺死該名女嬰,另立元暉之子元釗為帝,是為北魏幼主。因此該名女嬰在胡太後的操縱之下,匆匆登位又匆匆死去,故歷史上連她的名字都沒留下,一般可稱「元姑娘」,胡太後之後匆匆給女嬰加上謚號殤帝(一般正史不可見),所以北魏元姑娘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文佳皇帝 公元653年 (陳碩真) 年號:無 在位不到1年 陳碩真(?—653),女,唐代睦州雉山梓桐源田莊里(今浙江省淳安梓桐鎮)人,早年喪夫,有些書上又寫作陳碩貞,是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起義軍的女首領。陳碩真自稱「文佳皇帝」,建立政權,表現出大無畏的革命英雄般的勇氣。這不僅在中國歷史上領導起義的女英雄中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比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稱帝的時間也要早了幾十年。 西遼承天皇帝 公元1164—1178年(耶律普速完) 年號崇福 在位14年 耶律普速完:西遼仁宗耶律夷列之女,公元1163年,仁宗病死,由於太子耶律直魯古年幼,遺命耶律普速完稱制;公元1164年,耶律普速完正式稱制,改元崇福,號承天太後,後由於公爹蕭斡里刺和駙馬蕭朵魯不的控制,耶律普速完號稱皇帝,稱承天皇帝,不到幾天,消息走漏,耶律普速完被殺,耶律直魯古即位。耶律直魯完謚號「承天太後」,她也是中國歷史最後一位女皇帝。

希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女皇帝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3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1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8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27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8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9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4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35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06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4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3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4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7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9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5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1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3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