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國土面積是多少
截止2021年,俄羅斯的面積是1707.54萬平方公里。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1707.54萬平方公里,由194個民族構成的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俄羅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988年開始,東正教(基督教的東部分支)從拜占庭帝國傳入基輔羅斯,由此拉開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並最終形成了占據未來700年時間的俄羅斯文化。
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莫斯科公國等多個國家,白俄羅斯、烏克蘭受波蘭立陶宛王國統治。東斯拉夫三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都自稱是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俄羅斯氣候特徵
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
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8℃~-10℃,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嚴寒而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位於俄東北部的奧伊米亞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點之一,1月平均溫度-50℃,歷史最低值-71.2℃。
B. 世界上哪個國家土地面積最大
國家面積最大前十名:
1.俄羅斯 領土面積:17,124,442.00平方千米。橫跨整個亞洲北部和大部分東歐地區,俄羅斯跨越了11個時區,並融入了廣泛的環境和地形。從西北到東南,俄羅斯與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中國、蒙古和朝鮮接壤。
2.加拿大 領土面積:9,984,670.00平方千米。在歐洲殖民統治之前的幾千年裡,許多土著居民都居住在現在的加拿大。從16世紀開始,英國和法國就在這一地區進行了聲明,加拿大的殖民地在1535年首次由法國人建立,在雅克卡蒂亞第二次航行到新法國的時候。
3.中華人民共和國 領土面積:9,743,838.20平方千米。中國的景觀廣闊多樣,從森林草原,乾旱北部的戈壁和塔克拉瑪干沙漠到南部的亞熱帶森林。喜馬拉雅,喀喇昆侖,帕米爾和天山山脈將中國與南亞和中亞的大部分地區分開。
4.美國 領土面積9,629,091.00平方千米。美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稱為國內生產總值和第二大經濟體。它在社會經濟績效的幾個措施中排名很高,包括平均工資,人力發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力。
C. 俄羅斯為什麼國土面積最大
這是沙俄時期開始發展的結果,沙俄早期國家狹小,通過與韃靼人的戰爭進而對烏拉爾山以東進行擴張。由於他們發展的資本程度較低,貴族大部分都是農奴主,因此對土地的擴張慾望很大。加之清王朝對這些部分元蒙地區的管控還不強,進而不斷失去整個西伯利亞地區。從歷史、文化淵源上來說,西伯利亞地區不屬於俄羅斯。而現今對業已存在的西伯利亞,已經成為了俄羅斯的國土了。可以這是歷史的錯誤。
D. 俄羅斯領土為什麼最大
俄羅斯通過早期擴張、染指亞洲、俄土戰爭、瓜分波蘭、侵略中國獲得了最大的領土。
早期擴張
俄國領土擴張始於15世紀,從16世紀中葉沙皇伊凡四世執政,俄國才開始向東方擴張,逐步吞並了西伯利亞與遠東的大片領土,將疆域擴展到太平洋岸邊。在沙俄向東方擴張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障礙是與俄國毗鄰的西伯利亞汗國。
1556年,沙皇召見了與西伯利亞汗國毗連的斯特羅甘諾夫家族,詢問邊境形勢,並授權他們抵擋西伯利亞汗國。令他們在西伯利亞汗國近處構築工事堡壘,招募軍隊,添置武器,伺機侵佔西伯利亞汗國。
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准許斯特羅甘諾夫家族在烏拉爾山東側-鄂畢河及其支流圖拉河、托博爾河和額爾齊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國將其勢力直接擴張到西伯利亞汗國境內。斯特羅甘諾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進犯西伯利亞汗國,與汗國的人民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1579年,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派人與曾被沙皇處以重刑的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聯系,鼓動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亞汗國,為沙皇拓殖疆土效勞。
1581年,經過長期准備後,葉爾馬克率領840人的隊伍,在斯特羅甘諾夫家族武器下,前去征討西伯利亞。沙俄軍隊沿水路前進,經過楚索瓦亞河,翻越烏拉爾山,跨越謝列布良卡河、塔吉爾河、圖拉河、托博爾河,最後侵入額爾齊斯河。
1581年10月26日,攻佔了西伯利亞汗國首府卡什雷克。葉爾馬克一夥為俄國擴張立了下戰功。沙皇政府決定赦免葉爾馬克等人,表彰他們的行動並頒發了大量薪餉。斯特羅甘諾夫家族也受到鼓勵,得到兩座城池的獎賞。沙俄軍隊的侵略暴行,激起了西伯利亞汗國人民的極大憤努,他們奮力抵抗俄侵略者,一直堅持了20多年。
1598年,俄軍打敗了庫楚姆汗,庫楚姆汗逃到大草原後不久身亡。至此,沙俄最後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其侵略勢力越過了烏拉爾山,葉爾馬克的遠征揭開了俄國向西伯利亞大規模擴張的序幕,到17世紀30-40年代,沙俄的侵略勢力已經跨越了葉尼塞河,到達勒拿河、楚科奇半島和鄂霍次克海。
染指亞洲
沙俄征服了西伯利亞汗國以後,派遣重兵,興建城堡,把持軍事據點,以鞏固新佔領的地區。並以這些據點為大本營進一步染指巴拉賓大草原。沙俄為佔領鄂畢河中下游地區,還揮師北大,相繼滅了彼雷姆酋長國和葉潘恰酋長國,在這里建立了彼雷姆城和圖林斯克城。烏拉爾山脈北部和鄂畢河下游地區,俄國歷史上稱之為"尤格拉"和"伯紹拉"地區。這里長期居住著薩莫耶德人、漢特人和楚德人等,他們的水產業和毛皮業非常出名,俄國人對這里的財富覬覦已久。沙俄滅掉西伯利亞汗國後,為徹底征服鄂畢河下游地區鋪平了道路。
1593年,戰勝了治特人以後,沙俄在漢特人蘇格穆特瓦什城的舊址上,建立了別列佐夫城,並以此為根據地繼續向塔扎河流進軍,於1601年在塔軋河下流建立了曼加結亞城,這標志著俄國已基本上佔領了鄂畢河下游地區。與此同時,沙俄又加緊了向鄂畢河上游的推進,於托木河口建立了托木斯克城。在這一帶,俄軍又同當地蒙古和吉爾吉斯等民族發生了激烈斗爭,並開始逼進中國西北邊疆。
從17世紀初,沙俄又繼續東擴,在20年代佔領了葉尼塞河地區。沙俄東進主要是靠著西伯利亞的長川巨流,沿著縱橫交錯的大河小溪,從一條流駛入另一條河。在兩條相近的水、河流中間的地帶,俄國人稱之為"連水陸路"。冬季則可涉冰而行。"連水陸路"可以縮短許多路程。
到17世紀30年代初,俄國人已經占據了葉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區。在哥薩克的殖民過程中,已經探聽到了有關勒拿河的消息。並獲得了一些前往勒拿河的路線資料。沙俄政府在佔領了西伯利亞的兩大水系之後,還想佔領第三大水系勒拿河。於是,他們從北方的曼加結亞和南方的葉尼塞斯克兩地同時派兵前去占據勒拿河。哥薩克軍隊主要是通過下通古斯卡河的北路、上通古斯卡河的南路和古代埃文基人所經常使用的古道,沿連水陸路,越過大小眾多河流來到勒拿河流域的。他們沿河上下掠奪財物,建立據點。先後建立了中維柳伊斯克、下維柳伊斯克和上維柳伊斯克。
1638年,俄國政府下令成立雅庫茨克督軍府,把勒拿河地區大片信封強行並入俄國版圖。雅庫茨克最初建於勒拿河右岸,1643年督軍戈洛文下令遷城於河的左岸。此後雅庫茨克成了沙俄進一步向東北亞地區遠征的指揮中心。東北亞的地理條件更為復雜,除了高山縱橫、河流密布外,還瀕臨北冰洋和鄂霍次克海。
從17世紀30年代末,俄國哥薩克開始了向東北亞的遠征。他信主要是從勒拿河口入北冰洋走海路、利用勒拿河及其支流或走旱路到達東北亞各地、或者是通過幾條不同的路線到達鄂霍次克海。在逐步向東推進的過程中,沙俄殖民主義在這一地區建立了不少城堡和冬營地。
例如,1638年在雅納河建立了維爾霍揚斯克,1642年建立了尼日涅揚斯克;在印迪吉爾卡河上建立了彼德什維爾斯克等。1645年,米哈伊爾斯塔杜欣等人到達科雷馬河,並先後建立了上、中、下科雷馬斯克3個冬營地。
1647年鄂霍次克堡建立。至17世紀50-60年代,哥薩克的足跡已遍及東北亞各地。接著,他們開始向堪察加半島挺進。這時的堪察加半島住著伊傑爾門人、科里亞克人、愛斯基摩人、受奴人等。他們在這里從事捕鮃業和狩獵業,過著原始生活。
1695年雅庫茨在督軍派哥薩克到阿納得爾堡。其中一部分人於次年到過堪察加半島。1697年初,哥薩克五十人長阿特拉索夫集結120人的隊伍前去征服堪察加半島,在這里與當地人進行了激烈的戰斗,之後建立了上堪察加等城堡,並派人守衛。
到1711年,整個堪察加半島被征服,並入俄國版圖。俄國在佔領了東北亞和堪察加半島以後,又加緊了向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挺進。在俄國向西伯利亞與遠東的擴張過程中,也把侵略觸角伸到了貝加爾湖和黑龍江地區。
17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俄國以葉尼塞斯克和雅庫茨克為中心,分別從西部和北部兩個方向入侵貝加爾湖地區。哥薩克在安加拉河流域建立了巴拉干斯克(1654年)和伊爾庫茨克(165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維爾霍連斯克(1642年)。在貝加爾湖東北角由哥薩克建立了上安加爾斯克(1647年)和巴爾古津堡(1648年),於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這樣,俄國軍隊大體上從北部用據點包圍了貝加爾湖,為進一步南下和東進打下了基礎。從貝加爾湖南岸,俄羅斯軍隊一路南下直逼中國的蒙古地區,一種東進抵達黑龍江上游的石勒喀河,進而入侵黑龍江。
俄國人在向東、向南的道路上,擇水陸要沖建若干城鎮堡。例如,1658 年建立了涅爾琴斯克(尼布楚),1658 年建立了捷連賓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1666 年建立了烏丁斯克等。這些城堡對此後俄國的軍事、外交、經濟活動,以及與中國的通商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
17世紀40-50年代,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1643年哥薩克波雅爾科無走勒拿河支流阿爾丹河,再沿烏楚爾河流進入紐約姆卡河,然後翻越外興安嶺,走連山陸路,最後進入黑龍江支流精奇里江(結雅河)。另一條路線是,從奧廖克馬河起,沿其支流圖吉爾河到達黑龍江。哈巴羅夫遠征黑龍江走的就是這條路。為了加強管理,1656年俄政府在奧廖克馬河口設立了奧廖克明斯克堡。俄羅斯征服人遼闊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隨即建立了行政、軍事機構加以控制,實施殖民統治。整個西伯利亞由中央的西伯利亞衙門管理。各地區分設督軍轄區和縣。督軍轄區共有4個,即托搏爾斯克、托木斯克、雅庫茨克和葉尼塞斯克,每個轄區下隸屬幾個縣。
17世紀,西伯利亞共有圖林斯克、秋明、塔拉等19個縣。各轄區和縣均置督軍,總攬所屬地區的軍事、行政、司法和經濟等一切權力。在四個半世紀之後,俄羅斯帝國的版圖竟然膨脹了近一百倍。1462年年輕的莫斯科公國的領土僅為24萬平方千米,到了1914年俄國的總面積已達2238萬平方千米。18世紀末這種擴張主要表現為對南部地區的吞並。前文已經提及,追隨馬澤帕離開故土的扎波羅熱哥薩克於1734年重返家園,建立了新塞契。到1770年在這片土地上已居住著20萬人(哥薩克只佔其中的一部分),主要從事農耕、畜牧業和商業。沙皇政府在前後兩次對土耳其的戰爭中都利用了扎波羅熱哥薩克。
俄土戰爭
1775年俄國取得對土耳其的勝利後,趁參與這場戰爭為沙皇效力的哥薩克大部隊尚未及返回駐地之機,俄軍突然襲擊,踏平了新塞契。約5000名扎波羅熱哥薩剋死裡逃生,進入土耳其,在多瑙河的狹口處棲身。為了造成一種力量平衡,沙俄政府於1784年將剩餘的扎波羅熱人遷移至布格河與德涅斯特河之間地區。八年後又將這些布格河哥薩克改稱"黑海部隊"並轉移至庫班河地區。1828年多瑙河對岸的部分哥薩克又返回俄國,融入庫班河哥薩克群體。這一群體從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20年代初被稱為「庫班哥薩克」。俄土戰爭結束,1774年夏的和約規定,土耳其終止其對克里木汗國的君主國關系,俄國則獲得了對克里木半島與黑海沿岸地區的實際控制權,而後於1783年徹底兼並了克里木汗國。葉卡捷琳娜二世終於實現了一個世紀以前俄國吞並克里木半島的夢想。
瓜分波蘭
擁有1100萬人口和73.3萬平方千米領土的波蘭立陶宛王國,由於社會經濟落後,政治又呈無政府式混亂狀態,在軍事上受到極大削弱。於是三個最具侵略性的鄰國--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便趁虛而入,在短短的23年中對波蘭立陶宛共和國進行了三次瓜分。1772年第一次瓜分中,俄國奪取了白俄羅斯的一部分,奧地利得到了東部加利奇亞和布科維納。1793年第二次瓜分中,右岸烏克蘭(波多利、沃倫、布拉茨拉夫和基輔等四個省)被劃入俄國版圖。
1795年第三次瓜分時,俄國又兼並了東部沃倫和西部白俄羅斯。這樣,前後延續了226年的波蘭立陶宛王國覆滅了。俄國是最大的受益者,總共得到了這個被瓜分國家62%的領土和45%人口。奧地利獲得18%領土和32%人口,其餘的20%土地和23%人口落入普魯士之手。通過這樣三次瓜分,俄國控制了烏克蘭土地總和的80%。
1850年以後,趁中國清朝衰微,武力侵略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一帶,俄寇甚至拿索倫人當食物,真是吃人的惡魔;尼古拉耶夫攻佔廟街,殘酷殺害當地的赫哲族和鄂溫克族居民,製造廟街慘案,並改名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時強迫清王朝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搶佔了黑龍江流域的100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包括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至庫頁島的大片領土。這片領土內居住的赫哲族被屠戮殆盡,結雅河的鄂倫春族被迫遷入大興安嶺,女真族被迫遷入黑龍江以南烏蘇里江以西,最後俄羅斯移民成了當地的主體民族。
侵略中國
清朝末年,漢民族大量移民東北,成為東北的主體民族,這保證了東北對中國的向心力,成為鞏固東北邊防的最強的力量。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因為已經被漢人屯墾多年,故在璦琿條約中特別聲明保留為中國領土,成為中國在黑龍江北唯一的領土。清末時俄人違約將該地漢族、鄂倫春族居民趕進黑龍江淹死或殺死,此乃海蘭泡慘案! 江東64屯的被侵佔,歷經清朝、袁世凱、北洋軍閥與國民黨政權均拒絕承認,並堅持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沙俄趁火打劫,佔領東北全境,實行殖民統治。
1939年8月23日,蘇、德在莫斯科締結的互不侵犯條約。秘密協定書規定,立陶宛北部疆界為蘇德在波羅的海地區勢力范圍的界線;兩國在波蘭勢力范圍大體以納雷夫河、維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線為界。於是,波蘭被蘇德二國瓜分。
1945年,蘇聯從日本手中重新奪取庫頁島南部和海參崴,並佔領整個千島群島(包括日本北方四島)。唐努烏梁海原來是外蒙古的一部份,但於外蒙古獨立之時,被蘇聯侵吞。現時唐努烏梁海仍然是俄羅斯聯邦的一部份,被並入西伯利亞聯邦區域。它地處外蒙古西北部、西伯利亞以南,北靠薩彥嶺,南抵唐努山,是位於兩山之間的狹長地帶,總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現時人們通常將唐努烏梁海指為圖瓦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俄國的歐洲領土退回到了葉卡列琳娜二世當政前的范圍。
應該如何看待這些變化呢?這當然是俄國領土擴張政策的勝利與成功,是俄羅斯帝國實行對外侵略的結果。而對於烏克蘭民族來說,這一歷史進程的客觀結果是使14世紀以來被波蘭立陶宛、匈牙利和摩爾達維亞搞得四分五裂的烏克蘭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重新歸並。
但是不容忘記的歷史事實是:這並不是烏克蘭民族自己完成的國土統合,而是俄羅斯帝國為自己的利益將這些烏克蘭土地及生息在這些土地上的烏克蘭人吞並入俄羅斯的版圖。充其量只能說,對於日後烏克蘭民族復興和國家獨立而言,客觀上看,統合總比無止境的分離分立要有利一些而已。站在今天的立場回過頭去看歷史,左岸烏克蘭和右岸烏克蘭之間疆界的拆除,客觀上給烏克蘭民族在經濟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統一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然而這是沙皇政府無法預料的,當然也是與沙皇政府的利益背道而馳的。沙皇為自己疆域的不斷擴展而洋洋得意。
E. 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是多少
俄羅斯,也就是我們經常戲稱的戰斗民族紮根的地方。但其實俄羅斯真正共有的民族有130多個。其中俄羅斯人佔79.8% 。主要少數民族有德意志、韃靼、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德穆爾特、亞美尼亞、阿瓦爾、馬里、哈薩克、奧塞梯、布里亞特、雅庫特、卡巴爾達、猶太、科米、列茲根、庫梅克、印古什、圖瓦等。
F. 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是多少人口和民族及其它情況.
俄羅斯國土面積是1709.82萬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人口數量為1.445億,主要民族為俄羅斯人。
俄羅斯聯邦,又稱俄羅斯,簡稱俄聯邦、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為白、藍、紅三色旗。國徽主體為雙頭鷹圖案。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被元老院授予「全俄羅斯皇帝」的頭銜,並建立俄羅斯帝國。
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於18世紀中後期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1917年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俄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同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組建蘇聯。冷戰期間成為超級大國,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霸。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在「一超多強」的國際體系中,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
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安理會議案擁有一票否決權。此外,俄羅斯還是金磚國家之一。
(6)俄羅斯最大的土地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地理位置
俄聯邦位於歐洲大陸的東部和亞洲的北部、中部。它北臨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波羅的海的芬蘭灣,西南靠黑海,陸鄰挪威、芬蘭、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中國、蒙古和朝鮮。
二、簡史
公元882年,奧列格大公建立基輔羅斯大公國。12世紀,基輔羅斯分裂成許多獨立的封建公國。1480 年,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莫斯科大公國。
1547年,伊凡四世(雷帝)改大公為沙皇,開始向西、南和東方擴張。1721年,彼得一世稱帝,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
1917年,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建立了歷史上*個社會主義政權。1922年12月,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等4個蘇維埃共和國締結聯盟條約,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聯盟逐漸演變為15個加盟共和國)。
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發表「主權宣言」。1991年12月21日獨聯體成立,同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獨立國家,並作為原蘇聯繼承國取代其在聯合國等組織的地位。
三、地形與氣候
俄聯邦西部為東歐平原,東部是高原和山地。地形從北向南依次為:北極沙漠帶,凍土帶,森林凍土帶,森林帶,森林草原帶,草原帶和半沙漠帶。
俄聯邦的氣候基本上屬於北半球溫帶和亞寒帶的大陸性氣候,氣候差異較大,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夏季南北氣溫相差懸殊。
其主要特點是: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暫、溫暖;春秋季短;氣溫年差較大。俄聯邦的西部和西北部無高山阻擋,來自大西洋的水氣可長驅直入,成為俄聯邦陸地上主要水分來源。
大西洋氣流的消長及其影響程度的差異,決定了俄聯邦廣大平原地區的降水量分布、氣溫和濕潤狀況的變化。北大西洋暖流是俄聯邦西北部沿海地區熱量的重要來源,使這一帶的冬季氣溫遠遠高於同緯度其它地區。
如地處北極圈內的摩爾曼斯克,1月份平均氣溫為-9.9℃,高於同緯度其它地區20℃以上,為俄聯邦北部不凍港。
俄1月份平均氣溫從北高加索地區的0℃至零下5℃到雅庫特的零下40-50℃,最低可達零下65-70℃;7月份平均氣溫從西伯利亞北部沿海地區的1℃到裏海沿岸低地的24-25℃。
四、行政區劃
俄聯邦由89個聯邦主體組成,其中有:
21個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原名巴什基爾),布里亞特,達格斯坦,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卡爾梅克,卡累利阿,科米,馬里,莫爾多瓦,北奧塞梯,韃靼,圖瓦,烏德穆爾特,車臣,印古什,楚瓦什,雅庫特-薩哈,哈卡西亞,阿爾泰,卡拉恰耶夫-切爾斯克,阿第蓋。
6個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斯塔夫羅波爾,阿爾泰,克拉斯諾雅爾斯克,濱海,哈巴羅夫斯克。
49個州:阿穆爾,阿爾漢格爾斯克,阿斯特拉罕,別爾哥羅德,布良斯克,弗拉基米爾,伏爾加格勒,沃洛格達,沃羅涅日,下諾夫哥羅德(原名高爾基州),伊凡諾沃,伊爾庫茨克,加里寧格勒,特維爾(原名加里寧州),卡盧加,堪察加,克麥羅沃,基羅夫,
科斯特羅馬,薩馬拉(原名古比雪夫州),庫爾干,庫爾斯克,列寧格勒州(州中心列寧格勒市現改名為聖彼得堡市),利佩茨克,馬加丹,莫斯科州,穆爾曼斯克,諾夫格羅德,諾沃西比爾斯克(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奧倫堡,奧勒爾,奔薩,彼爾姆,普斯科夫,
羅斯托夫,梁贊,薩拉托夫,薩哈林,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州中心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現改名為葉卡捷琳堡),斯摩棱斯克,坦波夫,托木斯克,圖拉,秋明,烏里揚諾夫斯克,車里亞賓斯克,赤塔,雅羅斯拉夫。
10個自治區:涅涅茨,雅馬爾涅涅茨,太梅爾,楚克奇,科米彼爾米亞茨(彼爾姆州境內),埃爾基,卡里亞斯克,漢特-曼西斯克,阿加布里亞特(赤塔州境內),烏斯特奧登斯基(伊爾庫茨克州境內)。
2個直轄市:莫斯科市,聖彼得堡市。
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境內)。
首都--莫斯科市,860萬人口。
G. 俄國什麼時代的領土最大有多大
19-20世紀之交的俄國,總面積2200多萬平方公里,面積為歐亞兩大洲面積的42%,占整個地球面積的1/22,約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6。人類史上僅次於大英帝國和蒙古帝國。
20世紀初俄國共有200多個民族,有146種語言和方言。但國家居民的主要部分——近80%,是由大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猶太人五個民族構成。
(7)俄羅斯最大的土地是什麼擴展閱讀:
1917年革命前,「俄羅斯人」這個術語包括三個主要的東斯拉夫民族——大俄羅斯人、小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的人口加在一起共佔全國總人口的66.8%。
此外,在俄羅斯帝國境內還居住著790萬波蘭人(占總人口的6.3%)和510多萬猶太人(占總人口的4.2%)。在歐俄的50個省及西伯利亞,大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占那裡全體居民的80%;在高加索他們佔34%。在中亞俄羅斯人佔比為8.9%。
講突厥語民族的人:韃靼人、巴什基爾人、亞塞拜然人、米舍爾亞克人、土庫曼人、烏茲別克人、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楚瓦什人、諾蓋人、雅庫特人等在俄羅斯也占相當大的比重——10.8%(1360萬人)。
講芬蘭—烏戈爾語的各民族(卡累利阿人、愛沙尼亞人、拉普人、莫爾多瓦族、奧斯加克人、濟良人等)總共350萬人(占人口的2.8%)。生活在波羅的海沿岸及西部一些省的立陶宛人、拉脫維亞人和日穆德人(俄羅斯人和波蘭人對立陶宛的熱邁特部落的稱謂)共310萬(占人口的2.5%)。
德意志族人總共180萬(佔1.4%)。卡爾特維爾人(喬治亞人、明格列爾人、伊麥列京人、斯萬人)和高加索各族山民(卡巴爾達人、阿布哈茲人、印古什人、車臣人、切爾克斯人等)占國家人口的1.8%(240萬人);亞美尼亞人占人口的0.9%(120萬人)。在西伯利亞也居住著很多少數民族。
H. 為什麼俄羅斯的面積最大
打開俄羅斯地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使俄國成為最大國家的主要原因,是那一大片廣袤的西伯利亞土地。而對這片土地的佔領,是與俄國在歐洲的擴張明顯不同的。
俄國在歐洲的擴張,是俄國的政府行為,無論在規模上和形式上,與其他歐洲強國完全一樣,爭奪地區相對於亞洲來說面積不是很大,但至關重要,爭奪極其艱難。
莫斯科公國建立後的俄羅斯統一戰爭,類似於金人的內部統一戰爭。來自林海雪原的莫斯科人推翻金帳汗國的斗爭,則類似於同樣來自林海雪原的金人推翻遼帝國的戰爭。統一俄羅斯之後,莫斯科大公國就走上了對外擴張之路。
俄國在歐洲的擴張,首先是伊萬雷帝滅掉兩個韃靼小汗國,伊萬雷帝還為了爭奪北方出海口,發動了長達二十五年的立斡尼亞戰爭,但未能成功。
俄國在歐洲擴張的突破發生在一百年後的彼得大帝時代。羅曼諾夫沙皇與留里克沙皇在俄國的擴張上是一脈相承的。為了使俄國得到北方出海口,彼得大帝投入了 自1700-1721年的北方戰爭,經過二十一年的艱苦血戰,彼得大帝終於戰勝北方勁敵瑞典,奪得波羅地海出海口,並且興建了著名的彼得堡。瑞典也經此一 戰,徹底退出大國行列,變為一個和平小國。
彼得的老爹阿列克賽也對俄國有很大的貢獻,從1654年到1667年,他經過與當時的歐洲大國波蘭的十三年戰爭,虎口拔牙,從波蘭手裡奪得了半個烏克蘭。
而俄國在歐洲的大擴張時代則是葉卡捷琳娜大帝在位時期。通過1768-1774年的俄土戰爭,俄國擊敗土耳其帝國,吞並了克里米亞汗國,俄國獲得了比北方出海口更為重要的黑海出海口。
此後,葉卡捷琳娜大帝的俄國,擴張起來已經輕松自如,得心應手。她輕輕鬆鬆地和普奧三次瓜分波蘭,波蘭徹底消失。波蘭七十餘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俄國分得四十多萬平方公里,可謂是最大的贏家。
此時的葉卡捷琳娜大帝志得意滿,環顧歐洲,她說:「我兩手空空,來到俄國,現在我終於給俄國帶了我的嫁妝,就是克里米亞和波蘭。如果讓我活二百歲,我將征服整個歐洲,使俄國變成一個有六個京城的大帝國!」
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孫子亞力山大一世,和強大的拿破崙帝國苦苦周旋,戰戰和和,在慘痛的失敗後,
面對拿破崙帝國的強大攻勢,絕地反擊,以俄羅斯人千百年來在林海雪原中養成的特有的吃苦耐勞的特性,以及老天爺嚴寒的幫忙,艱難地戰勝拿破崙帝國,再次吞並已被拿破崙解放了的波蘭。沙俄也就此一躍而為歐洲霸主,獨步歐洲。
歐洲是俄國的重點,得失進退之間,生死攸關。相對於歐洲來說,俄國對亞洲則不是那麼特別在意。俄國在亞洲的擴張,類似於西班牙在美洲的擴張,不完全是政 府行為,而是官方和民間力量參半。但這種順其自然不甚著力的擴張,給俄國帶來的土地卻比他們在歐洲所得的大得多,正是在亞洲的擴張,才使得俄國成為世界上 面積最大的國家。
I. 俄羅斯的土地面積是多少排名第幾
俄羅斯面積:17,075,4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域跨越歐亞兩個大洲,與多個國家接壤。綿延的海岸線從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還包括了內陸海黑海和裏海。
J. 俄羅斯國土面積世界第幾位
世界第一。
俄羅斯是當今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位於亞歐大陸北部,國土面積約為1709.82萬平方千米,俄羅斯地跨歐洲和亞洲,位於歐洲的部分面積約佔俄羅斯全國的四分之一。俄羅斯的面積之大,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來看,從國家之間對比來看,俄羅斯的面積幾乎是是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二位的加拿大的兩倍。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一個由194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7.7%。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