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俄羅斯一年四季的氣溫和天氣怎樣的去俄羅斯去要注意什麼
天氣:
俄羅斯處於多種氣候帶,由北往南從北寒帶到亞熱帶,從西北端的海洋氣候到西伯利亞的劇烈大陸性氣候再到遠東的信風氣候。但大多數地區屬溫帶和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俄羅斯各地氣候差別很大,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8℃~-10℃,7月平均溫度為11-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東歐平原氣候較溫和,夏季溫暖,冬無嚴寒。西伯利亞地區的冬季則非常寒冷,最低溫度可達零下70度。
注意事項:
1.俄羅斯人主張「左主凶,右主吉」,因此,他們也不允許以左手接觸別人,或以之遞送物品。
2.俄羅斯人講究「女士優先」,在公共場合里,男士往往自覺地充當「護花使者」。不尊重婦女,到處都會遭以白眼。
3.俄羅斯人忌諱的話題有:政治矛盾、經濟難題、宗教矛盾、民族糾紛、前蘇聯解體、阿富汗戰爭,以及大國地位問題。
4.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城市有地鐵,坐法和中國的一樣,票有單次的、多次的,早晨4點到晚上1點運營。計程車需打電話預定(賓館里有電話)。公交莫斯科聖彼得堡是上車後先買票刷卡,其他城市是下車的時候直接把錢給司機。。
5.最好結伴出行,尤其是晚上。單身女性或是小孩最好能隨身准備寫必備的防衛工具。
(1)俄羅斯穿什麼衣服好這么火擴展閱讀
1、宗教
(1)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2001年俄權威社會調查機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91%信奉東正教,5%信奉伊斯蘭教,信奉天主教和猶太教的各為1%,0.8%信奉佛教,其餘信奉其它宗教。
(2)俄羅斯人被認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個民族,在現實生活和文學作品中,東正教所宣傳的愛與寬恕的思想處處可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列夫·托爾斯泰等著名俄羅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滿了種種宗教的哲理。
2、禮儀
俄羅斯人一般的見面禮是握手,但握手時要脫下手套。久別的親朋好友常用親吻擁抱禮,男士一般吻女士的手背。在隆重的場合,俄羅斯人用「麵包加鹽」的方式迎接貴賓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歡迎。應邀到俄羅斯人家做客,進屋後應脫衣帽,先向女主人問好,再向男主人和其他人問好。男士吸煙,要先徵得女士們的同意。
3、服飾
在俄民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並以白色的為主;未婚姑娘則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裡,俄羅斯人當前多穿西裝或套裙,俄羅斯婦女往往還要穿一條連衣裙。典型的俄羅斯民族服裝是:男子是斜襟長袖襯衣,通常在領口和下擺有綉花,穿時在襯衣外面系一根腰帶。襯衣一般是用麻紗布、白棉布做成,也有用色彩鮮艷的花布做成。褲子稍肥,是用白布或染色的花布做成。
4、飲食
(1)魚子醬、羅宋湯,還有傳統小煎餅,都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
(2)通常在俄羅斯餐桌上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肉類食品,幾乎每餐都會有牛肉、羊肉、牛排、香腸等。
(3)俄羅斯人常飲用的飲料有蜂蜜、格瓦斯等。俄羅斯人愛喝酒是世界聞名的,其中最重要的酒類當屬伏特加。俄羅斯人有喝茶的習慣,主要飲用紅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俄羅斯
『貳』 俄羅斯婚禮穿什麼樣衣服
一般情況下男子著傳統兩件套式西裝,女子著白色婚紗,伴郎伴娘佩戴綬帶,著西裝和晚禮服長裙。
『叄』 為什麼俄羅斯的cos質量都很高
cosplay是近些年來經常聽到的一個詞,在世界各地涌現出大量的優秀動漫作品後變得更火。喜歡或者了解cosplay的人們都知道在cosplay圈子裡面,俄羅斯的cos質量是公認的最高。世界各地都有許多優秀的cos,為什麼俄羅斯的cos質量都很高?
所以在俄羅斯玩cos大多是一些顏值高且比較有錢的人,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支撐各種專業的服裝道具以及團隊,所以質量都會比較高。
『肆』 俄羅斯最值得買的23種東西(俄羅斯好物推薦)
去俄羅斯旅遊有什麼東西是比較出名和值得買的?
俄羅斯最值得買的23種東西;
俄羅斯的特產
1、伏特加
俄文詞「生命之水」,約14世紀開始成為俄羅斯傳統飲用的蒸餾酒。俄羅斯、美國、歐洲及中亞的很多國家都有伏特加酒廠,前兩個國家是生產伏特加酒的主要國家,這種清冽醇香,純凈透明的烈性酒點燃了整個俄羅斯。使得每個俄羅斯人都流連其中。
伏特加酒分兩大類,一類是無色,無雜味的上等伏特加;另一類是加入各種香料的伏特加。最早的伏特加是由純大麥進行釀制,在俄羅斯貴族中流行,後期該酒逐漸擴大受眾范圍,在平民中也開始暢飲。開始由燕麥、大麥、小麥、玉米、馬鈴薯等作物進行釀制,伏特加製作分粉碎、蒸煮、糖化、發酵和蒸餾、過濾等6個步驟。俄羅斯多樺樹,最後的伏特加通過樺木炭層過濾,酒品呈現無色狀,最無雜味。
2、俄羅斯套娃
相傳俄羅斯民族有兩家表親相鄰,表兄妹童年相伴長大,後來表兄遠走它鄉,由於思念家鄉的表妹,每年續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數年後,他回到了家鄉,將娃娃送給了表妹,後人模仿製作,互贈佳人和親人。
又叫吉祥娃娃;套娃由萊姆樹、樺樹等木頭製成,一般由多個一樣圖案的空心木娃娃嵌套而成,分五套、七套、十二套、十五套等,一般為圓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最普通的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小姑娘,她叫做「瑪特羅什卡」,現在有些套娃還有權貴、明星等,俄羅斯套娃的製作工藝十分考究,手工打造,獨具一格,每個娃娃的工序多達十五道之多,晾曬時間以年計堪比中葯陳皮。最著名的套娃起源於莫斯科以南70公里的俄國古鎮聖塞爾吉烏斯三一寺院附近生產的套娃,由於世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和繪畫技巧以及俄羅斯民族文化的積淀,受到了各國小朋友和大朋友的喜愛。
3、鱘魚魚子醬
魚子醬是「西方三大珍味」(另兩者為鵝肝、松露)之一,其中產於俄羅斯裏海的魚子醬品質最佳。鱘魚是世界魚類中個體最大、出現最早、壽命最長,生長最緩慢、生命力最旺盛的水中「活化石」。鱘魚壽命可長達百年以上,生長速度非常緩慢,數量十分稀少。魚籽醬提取於在穩定無污染的水環境內養殖了6年以上的性成熟的鱘魚,上等級的鱘魚魚籽醬,外觀柔軟圓潤,新鮮飽滿。
鱘魚魚卵的蛋白質含量為26.2%,比陸地上的飛禽走獸都要高幾倍,故鱘魚魚籽醬的蛋白質含量是相當高的。不僅如此,鱘魚魚籽醬中還含有抗氧化和促進膠原蛋白生長的成分幫助預防並淡化皺紋。豐富的維生素A、B、D和鈣、磷、鐵等礦物質,氨基酸等物質。對於女性朋友來講,食用鱘魚魚籽醬不僅可以滋陰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美容、延緩衰老,更對於肥胖、腰膝酸軟有很大的幫助。能促進皮膚分泌一種特殊的物質,減少脂肪。但是實話說魚子醬可能不太適合口味較重的我們,有喜歡的可以嘗試一下。
4、俄羅斯紫金
紫金、鉑金、黃金並稱為世界三大金,紫金是俄羅斯的國金,紫金的主要成分是金屬銠,俄羅斯紫金因外觀顏色偏紫色,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抗氧化性、高耐火性而得名,紫金因為以上特性在打造出的首飾的亮度、光澤度和堅硬耐磨度,都優於黃金和鉑金。
純正的紫金首飾為標號Au585,其餘還有Au375(根據金含量標注)。歐洲上流社會的社交活動紫金首飾極為流行,紫金硬度高,不需要去專業金店進行清洗,且佩戴時間越長會越來越亮。
5、俄羅斯巧克力
俄羅斯巧克力好吃不貴,且品質極佳,相傳在18世紀,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引領起喝熱巧克力的風尚,巧克力隨之受到俄羅斯貴族和社會名流喜愛;19世紀中葉,俄羅斯建起第一批巧克力工廠,幾乎與歐洲同步。實際上,將各種口味的酒漿、果乾、堅果加入巧克力製成口味豐富的甜食正是俄羅斯的首創,身處高緯苦寒之地,在飛雪連天的寒冬,還有什麼比窩在暖氣充足的家中吃一塊巧克力更暖心解憂呢,俄羅斯人平均每年要吃掉6公斤以上的巧克力,最知名的巧克力品牌,當屬俄羅斯「娃娃頭」阿倫卡了。俄羅斯巧克力的口味濃郁,相對於國內齁甜偏硬的口味來說初次吃的人可能不太適應。
除了巧克力,這些俄羅斯特產也值得擁有
6、提拉米蘇
俄羅斯的提拉米蘇又稱「蜂蜜奶油蛋糕」,它氣孔大,口感相對粗糙。七層奶油夾心,每層都有濃濃的蜂蜜和奶油,口感香甜綿長,偏甜但不膩,運氣好的話還可以買到各種口味的彩色拼盤,搭配一杯牛奶味道更棒。
7、香蕉味光頭餅
這是一道粗糧小點心,外層糖霜口感偏甜,裡面的黑麵包鬆鬆軟軟,入口有淡淡的香蕉味。它的口感不同於普通麵包,層次分明,甜而不膩,一大包不到15元,搭配咖啡就是一頓完美的早餐。
8、俄羅斯盧布腸(肉腸)
俄羅斯的香腸和我國香腸做法相似,除了用到的調味料有所不同外,最大的區別就是肉質。
俄羅斯盧布腸一個大概400克,肉質紋理清晰,瘦肉很多,口感偏咸,沒有澱粉。我最愛吃是純牛肉的,無論涼拌、蒸熟、燒烤、油煎都非常美味。不過因為不加防腐劑,保持期較短,在國內基本很難買到俄羅斯原產地的。
9、大頭娃娃巧克力
俄羅斯人性格豪爽,把巧克力也做得又大又便宜,俄羅斯最著名的巧克力品牌當屬「大頭娃娃」阿倫卡莫屬,一條100g,只要8塊錢就可以買到。
我曾在青島的俄羅斯風情街買過一條,巧克力味道香醇,入口順滑,稍微有一點甜膩,還能嘗到榛果顆粒,在同等價位里,算是品質不錯的巧克力。
10、草莓酸奶棉花糖
這款零食簡直是甜食黨的福音,造型少女心滿滿,草莓巧克力包裹著酸奶和棉花糖,草莓味香濃,酸奶完美中和棉花糖的甜味。和普通棉花糖不一樣,它的口感醇厚絲滑,感覺像在吃慕斯,酸甜香濃的草莓味充滿口腔。
我花12元買了一袋,大概32顆左右,一個口一個簡直停不下來,心疼自己又要長肉了。
11、格瓦斯
格瓦斯和德國啤酒、美國可樂以及保加利亞的布扎被稱為「世界四大飲品」。它是用麵包干發酵釀造而成,是一種酒精度數很低的飲料。格瓦斯口感微甜,有一種特有的麥乳與酒花發酵的芳香,因為含有氨基酸、乳酸等成分,飯後喝有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毒排便的功效。
由於它的酒精含量只有1%左右,咕嘟咕嘟一瓶下肚也不會醉,所以人們調侃道:「喝格瓦斯拼的不是酒量,而是胃容量」。
12、光頭餅
這款俄羅斯的硬核特色零食名為「光頭餅」,裡面是用黑麥粉製作而成的,屬於粗糧的一種,搭配咖啡牛奶一起吃更是一種享受。
13、俄羅斯威化餅
很多人喜歡吃威化餅,但其實俄羅斯也有威化餅,而且還是當地人的經典特色零食,這款威化餅跟國內的不一樣,國內的咬一口下去都是粉末,而俄羅斯的威化餅,一口咬下去都是實誠的干貨。
14、玉米片
玉米大家都吃過,但是玉米片很多人都沒有聽過,而在俄羅斯卻有一款名為「玉米片」的零食小吃,脆脆地吃起來像薯片,有股淡淡的椒鹽味,比薯片口感更好,而且屬於穀物零食,吃多了也不怕,熱量低,不易發胖。
15、拉絲餅干
會拉絲的餅干,裡面放了巧克力,蜂蜜等食材製作而成,吃起來又香又脆,特別是在早上配牛奶一起吃,根本停不下來。
16、全麥餅干
小麥是俄羅斯的特產農作物,跟小麥麵粉相關的零食更是數不勝數,其中全麥餅干便是當地最具特色的小零食,不少人在家裡都會用烤箱製作。
這種全麥餅干飽腹感很強,吃一兩片下去,你就感覺自己肚子已經飽了,非常的「硬核」實在,食材是真正的小麥粉製作而成,份量大,吃起來很爽。
17、麵包甜甜圈
甜甜圈很多人都吃過,但是俄羅斯這款「硬核」麵包甜甜圈很多人就未曾見過了,這款零食有多重口味,有原味,檸檬,蘇子,香橙等口味,在製作時,還放入了不少的蜂蜜,吃起來又香又脆,美味至極。
量大實惠就是這款美食的最大特點,一大包不到20元,都是散裝,沒有單獨包裝,買一包夠吃一個月。
『伍』 俄羅斯人的習俗
一、愛喝酒
喝酒是俄國人古老而傳統的嗜好,從古至今,俄國人嗜酒的傳統難以改變。古羅斯時期,弗拉基米爾大公就說過:「對羅斯來講,樂在酒中,不能沒酒。」眾所周知,伏特加是俄國的名酒,自打問世以來,從未在俄國遭到過冷落。15世紀,俄國才出現第一批釀酒作坊和酒店,但其發展得很快,後來居然成為俄羅斯的「國飲」。
俄羅斯人的飲酒量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個男人每年要飲80~90升的伏特加酒。40%的人每年都有幾次酩酊大醉的時候,24%的人每月都要醉倒幾次,只有1/4的居民從未醉過酒,而3%的人卻天天喝酒。
酗酒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它的最直接危害是破壞正常的家庭生活。俄社會學家不久前在全俄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43%的人認為家庭生活中最嚴重的問題是酗酒。在莫斯科、聖彼得堡兩大城市1990年的離婚案中,由於丈夫酗酒而導致離婚的家庭佔62%。
由於酗酒導致的暴力事件近年來也有所上升。盡管酒的危害人人皆知,但根除起來卻不容易。前蘇聯時期曾經掀起過一場反酗酒運動,結果以不了了之而收場,至今俄政府對酗酒問題沒有找到一條有效的途徑,面對國飲銷售量日趨增高的趨勢,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5)俄羅斯穿什麼衣服好這么火擴展閱讀
與俄羅斯人交往的忌諱
1.見面握手時,忌形成十字交叉形。
2.俄羅斯有「左主凶,右主吉」的傳統說法,因此,切忌伸左手給對方,無論是握手還是遞還物品。
3.遇老者、婦女、上級時不應主動伸手,要等待對方。臉要保持微笑,若臉冷若冰霜,沒有表情,則對方視為冷淡的表現。
4.稱呼女性時,切莫用「太太」一詞,這將引起對方的不快。有職銜稱職銜,或給對方介紹的機會,侍機行事。
5.忌用手指指點點,不論在任何場合都是如此,俄羅斯人認為這是對人的莫大污辱。在人面前,不能將手握成拳頭,大拇指在食指和中指間伸出,俄語中稱此手勢為「古基什」,是蔑視嘲笑的粗魯行為。而美國人常用的手勢--用大拇指和食指接觸成「O」形,其他三指伸直(OK),在俄羅斯則是非禮的表示。
6.交往中切忌用肩膀相互碰撞,這種行為一般只發生在摯交朋友之間,否則,身體碰撞是極為失禮的行為。
7.避免交談中使用「你應該」一詞,俄羅斯人向來尊重個人意見,反感別人來發號施令於已。
8.不能說「你發福了」之類的話。朋友久別重逢,寒暄問候時,切不可論胖談瘦。俄羅斯人覺得這是在形容其臃腫、醜陋。
9.打招呼忌問:「你去哪兒?」這不是客套的問候,對俄羅斯人來說,這是在打聽別人的隱私。
10.讓煙不能給單支,要遞上整盒。點煙時忌諱劃一根火柴或用打火機給三個人同時點火,不能將別人的煙拿來對吸。
11.男女在社交場合,臨別時,男人要為婦女穿大衣、拉開門,要讓婦女先行,不能自己開門拂袖而去。
12.送禮不得送兩樣物品--刀和手絹。在俄羅斯、刀意味著交情斷絕或彼此將發生打架、爭執;手絹則象徵著離別。
13.不要在渴酒時勸酒或蓄意灌酒。俄羅斯人十分貪杯,酒鬼遭人蔑視,故意引別人喝醉,則令人憎恨、厭惡。
14.不得在橋上或橋下告別,這樣的告別意味著永遠地離去。
15.不能用腳踢狗或其他動物。外出遇到攔路狗,要說話將它趕走。俄羅斯的狗聽得懂指令,而踢則是犯忌的。
參考資料 網路 俄羅斯
『陸』 十一去俄羅斯旅遊穿什麼衣服
我只知道莫斯科的情況,彼得堡不知道,如果需要什麼注意事項再來問我吧
莫斯科最近的氣溫最高高步過17度,最低也就八九度最右不是很冷,雨水很多,來的時候帶把傘。
就算不下雨大多數也是陰天,室內現在還沒有暖氣,穿個休閑襯衣就不會感覺冷,室外加一個針織衫和一件外衣就行了,如果怕冷穿長褲,不怕冷就穿絲襪。說的比較中性,不了解你的穿衣風格。
『柒』 俄羅斯人民是如何玩轉冬季的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是和我國跟哈爾濱的是特別近的,在寒冷的冬天,他們那邊是特別冷的。雖然說那邊比較冷,俄羅斯人是非常勇敢的,這么冷的天氣里,他們一點都不怕,相反他們覺得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入冬以後,俄羅斯那裡就會結很厚的冰,對於愛好運動的俄羅斯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他們會穿好裝備出去滑冰的。滑冰是一個非常好的運動,既可以鍛煉身體,又感覺非常好玩。
如果到了深冬以後非常容易下雪,那麼他們有了更好的機會,可以滑雪了。好多俄羅斯人非常喜歡這個運動的感覺,滑雪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俄羅斯人是從來不服輸的,要不然也不會叫戰斗民族。
滑雪確實一個非常好玩的運動,那種感覺是沒有滑過雪的人體驗不到的。你可以想像從高處往下滑的那種感覺,速度是特別的快,穩定性全靠自己掌握。笑笑都感覺是非常的刺激。
其實我覺得俄羅斯人身體這么好,這和他們喜歡這些運動也是有很大的關系,經常鍛煉的人,身體自然就好了。
在冬天,我覺得俄羅斯好玩的東西還是非常多的,雖然說是寒冷,但是如果運動的話也感覺不到,太冷了。
『捌』 滿洲里的俄羅斯食品店為什麼那麼火,都賣去哪裡了
滿洲里當地的俄國產品很多,有俄羅斯巧克力,俄羅斯套娃,奶粉,紫金首飾,軍品,貂皮大衣等,但貂皮大衣等穿著類商品在市場上一般是中國人賣給俄羅斯人的,不是純正俄羅斯產品(俄羅斯的貂皮大衣並不多),滿洲里人很少去那些商店買衣服的,因為中國人賣給俄羅斯人的價格會很高,而且店家也不歡迎中國人入內!我認為性價比很高的特產要屬俄羅斯紫金了!紫金是一種綜合了金、銅、鐵、鎳等多種元素的合金。俄羅斯是其主要產地,俄羅斯的紫金在世界上最為著名。紫金首飾的亮度、光澤度和堅硬耐磨度,都優於其它兩款金首飾。即使帶了很多年,也依然保持 著最初的光澤度和亮度。純正的紫金首飾為標號585,其餘還有375,表示含金純度為58.5%或者37.5%。在金質飾品中,紫金是最具歐洲風格的一種。紫金與黃金及白金不同的是,含金量為百分之五十八點五,硬度高,色澤光亮。其中成品,如戒指、耳環、手鏈等在歐洲上等社會的社交活動中都是尊貴、財富及高品位的象徵。且隨著佩帶時間會越來越亮,不需要去專業的金店進行清洗。
最重要的一點是紫金價格便宜,紫金首飾定價的一個標准除了重量外就是它的做工了!據我所知俄羅斯紫金在滿洲里以外的地區還是很少有賣的!只要聯系好進貨渠道,在外地還是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的!
俄羅斯的水晶製品也是不錯的,在我們這是送禮佳品!
『玖』 俄羅斯小朋友因可愛似套娃而火遍全網,你如何評價他們的穿著打扮
這個冬天,俄羅斯的小朋友們因可愛似套娃而火遍全網。在網友曬出的照片中,俄羅斯小朋友身穿特別厚重的毛絨衣物,站在雪地里,胖嘟嘟的小臉,看起來就像是俄羅斯套娃一樣,十分可愛討喜。很多網友都評價,這些小朋友就像是油畫里的寶寶,實在太萌了。
很多人都好奇俄羅斯人吃什麼?除了甜食,俄羅斯人還喜歡吃牛排、烤肉、魚子醬、黑麵包,那裡最出名的就是俄羅斯大列巴,一種非常堅硬的全麥麵包,據說拿著俄羅斯大列巴,能把人砸暈,並且這種大列巴需要用鋸子鋸成片,用刀是切不開的。因為俄羅斯人比較喜歡吃肉、蛋、巧克力等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所以他們骨骼都比較堅硬,尤其是男人身體會非常強壯,就像是電視劇里所看到的俄羅斯大力士那樣。
『拾』 白俄羅斯軍裝和俄羅斯軍裝以及蘇聯軍裝的區別是哪裡
俄羅斯軍裝300年
自俄軍創建300多年來,軍裝更換頻繁。各式各樣的軍裝也成為一種文化,現在都可以在俄羅斯軍服博物館里看到。 <#J<QYF&2
彼得大帝的官兵統一著裝 俄國的正規軍隊始建於彼得大帝時代,當時的軍裝官兵沒有區別,這恐怕在任何政體下也沒有過這樣的「民主」。 a'L7y%
要說有那麼一丁點兒的區別,那就是軍官挎肩披一條白藍紅三色的武裝帶。這恐怕就是惟一的政治色彩,其三色正好和國旗上的顏色一模一樣。除此之外就幾乎看不到別的純俄羅斯東西了。就因為彼得崇尚西方,他在軍事上是要仿效強大而可靠的普魯士正規軍,所以軍裝的式樣也模仿普魯士。但是,當國內軍事政治形勢招來人民的不滿時,彼得下令將沙皇的主要支柱——軍官們的服裝做了一番改進,才同士兵服有了區別。 r.W"@vc>
亞歷山大一世引入雙角帽 19世紀初,俄國宮廷大興學法國之風,於是亞歷山大一世在確定軍裝時也趕這個時髦:所有的軍裝都按法國軍裝的式樣縫制。俄國官兵戴起了與俄羅斯風格迥異的拿破崙雙角帽,簡直讓人哭笑不得。不過在亞歷山大一世時代也出現了純俄羅斯特點的東西:1802年縫制了第一件一直穿到現在的灰呢子軍大衣。 LO Yyj?^7
尼古拉一世崇尚奢華 尼古拉當政時期國內政局穩定,因此「宮廷」可以放開手腳地在改變軍人形象上做文章。尼古拉一世非常熱衷於美化軍裝,最愛鮮艷的呢子、袖口條帶的金銀邊飾、鑲邊和制服上的鑲條。 ]mDsUZf<
「法國風」過去之後,沙皇開始往軍服上添加國家象徵標志,以提高國威。軍服上出現了紋章與徽章圖案,而且有冠形章紋的雙頭鷹。俄羅斯徽章的形態還不時有所變化,翅膀一會兒向上飛,一會兒朝下飛。歷史學家發現,當國內政局穩定時,翅膀便向上飛,局勢不穩時便朝下飛。首次在俄羅斯肩章上出現跟今天一模一樣的星形。從整個來說,新軍裝很漂亮,但就是不實用。 T<_1|eH
亞歷山大三世「扯下」所有的扣子亞歷山大三世當政期間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其慘痛教訓給軍裝改革造成很大的影響。教訓之一:官兵們花里胡哨的服裝在戰場上根本不實用。沙皇下令給予簡化,使之更加方便。亞歷山大三世首先從軍服上「扯下」所有的扣子,取而代之的是小鉤襻。然後取消華麗的近衛軍帽子,規定戴羊羔皮帽,還留下大檐帽。肥大的雙排扣制服上衣取代了窄小的制服。 ;L/T}!Dx
尼古拉二世重新把軍服裝扮得十分華麗尼古拉二世擔心當兵的嫌軍裝難看而跑光,於是又恢復了軍服上的金銀線和裝飾品。與此同時,沙皇還把軍服分為作戰服和便裝兩種。戰斗服實用、方便和肥大,便於士兵在戰斗中跑動。便裝上恢復了過去那些精美的小掛件和小飾物,這純粹就是為了恢復軍威,吸引那些年輕的新兵。在尼古拉當政的那些年月,各團乃至各營都有各自不同的軍服,可全軍的作戰服是統一的。1917年的十月革命結束了沙皇的這種軍服亂七八糟的局面。 }j5@\c48
IBsO
列寧取消了肩章 十月革命之後,以列寧為首的人民委員會取消了尼古拉二世時期俄國軍隊中的所有官銜和稱號,新政權在軍裝方面也力求取消同沙俄帝國有聯系的東西。因此紅軍官兵一開始沒有嚴格規定的軍服,帶槍的人穿什麼的都有。布爾什維克政權還取消了舊的軍人標志,一開始的主要標志為帽子上的紅帶子和寫上黑字「紅色近衛軍」的紅色袖標,有些部隊還興佩帶套在桂冠里的紅星形紅色近衛軍證章。紅星上畫的是象徵著工農紅軍各部政治團結的錘子和犁。 Q(eQZx{
當國內開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新政權開始考慮工農紅軍的軍服得有別於白軍的問題,於是便出現了被稱之為布瓊尼式軍帽的呢帽。順便說說,這種帽子還是從臨時政府的倉庫里拿出來的。 ^a0 -5
斯大林恢復肩章 斯大林時期又開始了軍裝改革。各族人民之父認為列寧時代的軍裝有些地方「不夠嚴肅」,比如說大衣和襯衫上的彩色胸兜蓋就過分花哨,於是將它們作為「災難時代的殘余」取消。就從那時起,軍隊開始越來越有一種「帝國的派頭」。斯大林最先推出的新玩意兒有夏天戴的大檐帽、弗倫奇式襯衫、指揮員穿的呢燈籠褲以及初級指揮員和列兵穿的棉運動衫。到1943年偉大衛國戰爭戰火正酣時期,不僅將帥和各級軍官,就連士兵也佩帶上肩章,而且其形狀甚至字型都跟舊俄部隊軍人佩帶的肩章一模一樣。 k>@^M]%
勃列日涅夫喜歡紅色鑲邊 到了勃列日涅夫時期,在軍裝改革方面雖然沒有什麼大的舉動,但還是有不少小的動作。根據勃列日涅夫的建議,各軍兵種大檐帽的帽圈、鑲邊、領章和肩章條紋間的彩色緣條都統一為紅色,軍便服改為套頭上衣和夾克衫,有些改革純粹是形式主義,這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保守。比如說,大檐帽的盔頭只加高了半厘米,帽徽上也只增加了幾支穗子。各軍兵種還出現了自己的袖章,上面必不可少的標志物為一顆有鐮刀和錘子圖案的大紅星。勃列日涅夫時期在蘇軍中第一次出現了迷彩服。 {;rpgc
戈爾巴喬夫得罪了元帥們 戈爾巴喬夫一上台,便簽署了蘇聯最高蘇維埃的一道命令,根據該命令將取消裝甲兵主帥、元帥,工程兵和通訊兵主帥的軍銜和肩章。這完全屬於改革過程中的「即興之作」,旨在取消上述軍銜的改革著實惹惱了軍事長官們,這個餿主意是克里姆林宮那些主管軍事的官僚給戈爾巴喬夫出的。他們知道,自德國空中流氓魯斯特駕機降落在紅場附近之後,總書記對軍人大發了一頓火。在戈爾巴喬夫執政期間,軍人和當局的關系一直就不怎麼融洽,國家首腦對軍隊談不上有多喜歡,對官兵的著裝也不怎麼感興趣。軍裝的改革只在肩章上做了些小文章。 /[|md0,
不過客觀地說,戈爾巴喬夫還是做了一些含有民主色彩的變動,比如說允許夏天穿短袖襯衫和不打領帶,這些都受到了軍人的熱烈歡迎。 +,w|&y
葉利欽急於更換軍裝 俄羅斯軍隊剛剛於1992年5月組建,葉利欽便催促國防部領導:「我的軍隊得穿最好的服裝!」 pzp"NKx i
1992年10月,國防部給「鮑里斯」展示了新的軍裝。其式樣很像北約一些成員國的軍隊的服裝。俄國歷史上曾有些沙皇拚命模仿歐洲,葉利欽走的也是這條道路。新大檐帽的檐很寬,盔頭很高,上面有一隻碩大的金屬「鷹」,這讓軍官們一看就不舒服。他們帶著揶揄的口氣說:「盔頭越高,戰鬥力就越低。」 pt;Sk?-1
在葉利欽執政時期,國庫出現虧空,校官和將官的高筒皮帽被普通皮帽所取代,鉻鞣革皮靴也讓位給多脂軟革靴,大衣、馬褲和考究的皮帶也不見了。有時候撥下來的款只夠更換區別標志(陸軍大將和海軍元帥原來肩章上只有一顆大星,現在換成四顆小星)以及增加袖標、胸徽和其他圖形標志。 <'yC:HeAwD
普京又「恢復」了毛皮高帽普京在軍裝改革方面沒做出什麼大動作。讓將校軍官感到欣慰的是,給他們恢復了毛皮高帽。不久前普京又同意降低盔頭的高度和縮小了大檐帽上檐的直徑,使之接近俄軍傳統的小檐。這既是按傳統行事,也是回歸理智,因為大檐的「承風面積」太大,刮風天極容易被掀掉。不久,又將把軍官大檐帽上的常常被部隊厭惡地稱之為「肉用雛雞」的「鷹」拿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