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主要農業區分布在東歐平原該地有利氣候條件是
應該是D,西部和南部.
原因:
1、俄羅斯西部是東歐平原,而平原地形有利於實施農業機械化,提高生產效率;
2、俄羅斯西部和南部的自然及氣候條件(比如日照溫度、灌溉水源等)較其它地區更適合農作物生長,從而提高糧食產量;
3、俄羅斯西部和南部交通較為發達,這些條件有利於糧食的收割、轉運、儲藏.
4、俄羅斯西部地區人口比較稠密,有利於減少糧食消費的中間環間(運輸、儲藏等).
2. 俄羅斯國土面積世界第一,那俄羅斯遠東的耕地面積為什麼沒有東北多
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很大,但人口並不多。尤其在遠東地區,堪稱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人類常住區域。總面積達到6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只有不到600萬人口,平均算下來,一平方公里的區域里不到一個人。其實很多區域方圓幾十公里都沒有常住人口。俄羅斯領土上適合耕種土地面積大約佔到總領土的13%,耕地面積至少在2億公頃,是世界上最具有開發潛力的農業區域。
俄羅斯的主要糧倉在伏爾加河流域,在二戰以及蘇聯時期,主要的糧食產區則在烏克蘭。這也是德國進攻蘇聯時,圍繞基輔地區展開了長時間的進攻行動,因此錯失了閃擊莫斯科的良機。德國當時的想法就是控制住蘇聯的糧食主產區,用斷糧的辦法逼迫蘇聯投降。後來烏克蘭分出去後,伏爾加河就成了俄羅斯的主要農業區。這里的氣候比較穩定,水源充足且水質好,可以撐起俄羅斯的糧食產業。但為了保險,俄羅斯的農業大量採用了溫室大棚技術,避免由於寒流和大洋暖濕氣流而影響收成。
3. 俄羅斯耕地面積廣大,目前俄羅斯的主要農業區位於()A.西西伯利亞平原B.東歐平原C.鄂畢河流域D.
俄羅斯是一個農牧業並重的國家,主要農作物有穀物、馬鈴薯、亞麻、甜菜、向日葵等,畜牧業以飼養牛、豬、羊為主.東歐平原南部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全國主要的農業分布區.
故選:B.
4. 俄羅斯農業分布特點
俄羅斯有遼闊的平原,占國土的70%。主要有兩個:東歐平原有400萬平方公里,西西伯利亞平原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俄羅斯有眾多的大河,淡水資源十分豐富。貝加爾湖深約1620多米,面積3.15萬平方公里,湖水容量近2.3萬立方公里,佔地球表面淡水總容量的1/5!森林也是俄羅斯的寶貴財富,總面積約為8.6億公頃,全國森林覆蓋率為50.5%。俄羅斯還是世界上能源儲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其中天然氣佔世界36.1%,石油佔14.3%,煤佔16.2%。
俄羅斯的農用地佔國土面積的12.9%,約2.2億公頃,並且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黑土帶。俄羅斯的耕地面積約有1.25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達到0.84公頃。從事農業的勞動力約有840萬人,每個農業勞動力佔有耕地15.7公頃。另外,俄羅斯有7260萬公頃草地牧場。
俄羅斯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氣候條件。以下自東向西介紹一下幾個主要農業區的自然和氣候條件,以及該地區的主要農業生產活動:
1.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南部。全年≥10°C積溫約為1500~2500°C,氣候屬於強大陸性,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多半降於夏季,土壤以草甸土和灰色森林為主。北部為森林草原類型,南部屬乾草原類型。主要作物為春小麥,黑麥和燕麥也佔一定的比重,甜菜與亞麻是近年來新發展的作物,畜牧業居於次要地位,以乳肉兼用養牛業為主。
2.南西伯利亞地區。大致介於北緯50~60度之間,包括伏爾加河流域區的東北部、烏拉爾區的南部、西西伯利亞的南部。地處草原帶,氣候的大陸性較強,全年≥10°C積溫1800~2600°C,年降水量由北部的450毫米減至南部的250毫米,無霜期則相應地由110天增至130天。土壤為肥力較高的黑鈣土和栗鈣土。不利的氣候因素是旱災頻繁,風蝕嚴重,農牧業生產很不穩定。1950年代,蘇聯在此大規模墾荒,共開墾荒地4184萬公頃(包括哈薩克北部的2548萬公頃)。為俄羅斯和哈薩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糧食商品率很高。畜牧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也是俄羅斯主要的畜牧基地之一。
3.黑海沿岸亞熱帶地區。位於外高加索西部黑海沿岸地區,為俄羅斯境內僅有的濕潤亞熱帶地區,≥10°C積溫均在4000°C以上,無霜期長達240~250天,一月平均溫度3~8°C,熱量條件充足。年降水量1200~1300毫米,適於亞熱帶作物的生長。茶樹、柑桔類(檸檬、桔、甜橙)和油桐樹等亞熱帶作物是本區農業的最主要部門,並種植芳香油料作物及煙草。本地區農業專門化程度較高,對勞動力需求較多,商品率也較高,糧食需靠區外供應。
4.西北部地區。大部分屬於非黑土地帶,是俄羅斯穀物、奶牛、亞麻、馬鈴薯的重要產區。農業開發歷史悠久,是俄羅斯民族興起的核心部分,工業中心較多,城市人口比重高。兩個特大城市——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均位於此,農業緊密為工業和城市服務。冬季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氣溫高,≥10°C積溫在1600~2200°C之間;降水也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多,由西向東從800毫米減至600毫米。氣溫及降水的年變率都較小,氣候比較穩定,不受乾旱的威脅,有利於牧草與麥類作物的生長,需採取排水及改良土壤等措施,才能取得較好收成。農業生產的潛力較大,是俄羅斯土地資源潛力較大的地區,一些農業用地還有待開墾。
5.西部地區。位於歐洲部分的森林草原帶,是俄羅斯的黑土區,農業自然條件有利於作物生長。這是俄羅斯的甜菜、穀物、畜牧業生產帶。這里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氣溫高,水分充足。全年≥10°C積溫2400~3000°C,生長期150~160天,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土壤水分收支基本保持平衡,地帶性土壤以肥力較高的黑鈣土為主。本地帶是俄羅斯主要的甜菜、穀物及乳―肉用畜牧業生產基地,並以甜菜糖、小麥及肉類、乳製品等供應其他地區。
無論從資源條件和地理位置來看,俄羅斯與加拿大都十分相似,有許多理由成為世界上重要的農業出口國。今天,加拿大的人口只有俄羅斯的21%,農業勞動力只有俄的4.8%。加拿大的農業出口額早已躋身世界10強,而原蘇聯卻以頭號的農產品進口大國而著稱。俄羅斯農業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當然,要把潛力轉化為生產力卻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此文摘自網路知道「俄羅斯的主要農業帶是什麼???」
5. 俄羅斯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總面積為1707.5萬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與疆界
俄羅斯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與它接壤的國家有:
南面與東南面:中國、朝鮮、哈薩克、蒙古、喬治亞和亞塞拜然
西南面:烏克蘭
西面:芬蘭、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挪威。「飛地」加里寧格勒州則與波蘭和立陶宛接壤
俄羅斯擁有的島嶼:北冰洋的新地島、北地群島、瓦伊加奇島、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新西伯利亞群島、弗蘭格爾島;太平洋的千島群島、薩哈林島。
所瀕臨的海域:
東部:日本海、鄂霍茨克海、白令海、白令海峽
北部:巴倫支海、喀拉海、楚科奇海、東西伯利亞海、拉普捷夫海
西部:波羅的海、芬蘭灣
南部:黑海和亞速海
地形
俄羅斯大約四分之三的領土是平原,其歐洲部分基本上在東歐平原上。這里也有許多山脈:
南部:高加索山脈北麓,其中有俄羅斯及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斯山(5642米)
西北部:希比內山脈(最高峰為1191米)
東部:烏拉爾山脈(最高峰為1894米);
西伯利亞南部:阿爾泰山、薩彥嶺、貝加爾山脈和外貝加爾山脈。
烏拉爾山脈以東依次分布著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與太平洋之間的東北亞山嶺及高原。
東部地區除幾條大河的河谷外主要是山地。堪察加半島上有120座火山,其中23座為活火山,最高的是克柳切夫火山(4750米)。
氣候
從西北端的海洋氣候到西伯利亞的劇烈大陸性氣候和遠東的季風性氣候。
一月份各地平均氣溫從0度到零下50度不等,7月份的平均氣溫則是1到25度。最寒冷的地方在雅庫特東部,西伯利亞和遠東許多地方有多年凍土。
自然資源
石油、天然氣、煤、鐵礦、磷灰岩、鉀鹽、有色金屬及稀有貴重金屬礦、金剛石和木材。森林和灌木佔領土面積的45%。
俄羅斯有85個自然保護區、25個天然國家公園。可耕地佔領土面積的8%。
國內最大的河流:伏爾加河、北德維納河、頓河、額爾齊斯河、鄂畢河、安加拉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和阿穆爾河(黑龍江)。
最大的湖泊:裏海(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湖泊——37.6萬平方公里)、貝加爾湖(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湖泊——分別為2.3萬立方千米和1620米)、拉多加湖和奧涅加湖。
6. 俄羅斯耕地主要位於東部還是哪裡
主要位於西部 廣大的遠東地區都是不適合耕種的 主要是有凍土 更耕種起來比較麻煩.....
7. 俄羅斯的耕地面積廣大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的中部和南部
東歐平原南部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俄羅斯主要的農業分布區.根據題意.
故選:B.
8. 俄羅斯的主要農業地帶分布在
俄羅斯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氣候條件。自東向西幾個主要農業區以及主要農業生產活動情況是:
1、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南部。(包括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及赤塔州、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阿穆爾州、濱海邊疆區。這里不能種植越冬作物,只能種植一些生長期短的作物,其中包括春小麥、大麥、燕麥、甜菜和亞麻。播種區主要集中在南部的米努辛斯克盆地、伊爾庫茨克州南部和布里亞特共和國的南部地區。主要作物為春小麥黑麥和燕麥。
2、南西伯利亞地區。包括阿爾泰邊疆區、秋明州、鄂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亞州、托木斯克州、克麥羅沃州和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西部邊緣,包括伏爾加河流域區的東北部、烏拉爾區的南部、西西伯利亞的南部。因不利的氣候因素,農牧業生產很不穩定,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
3、黑海沿岸亞熱帶地區。為俄羅斯境內僅有的濕潤亞熱帶地區,適於亞熱帶作物的生長,是本區農業的最主要部門,並種植芳香油料作物及煙草。
4、西北部地區。大部分屬於非黑土地帶,是俄羅斯穀物、奶牛、亞麻、馬鈴薯的重要產區。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兩個特大城市——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均位於此。農業生產的潛力較大,是俄羅斯土地資源潛力較大的地區,一些農業用地還有待開墾。
5、西部地區。位於歐洲部分的森林草原帶,是俄羅斯的黑土區,農業自然條件有利於作物生長。東歐平原的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是主要的農業區
9. 俄羅斯的什麼和什麼地方是主要的農業地帶
俄羅斯的農用地佔國土面積的12.9%,約2.2億公頃,並且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黑土帶。俄羅斯的耕地面積約有1.25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達到0.84公頃。從事農業的勞動力約有840萬人,每個農業勞動力佔有耕地15.7公頃。另外,俄羅斯有7260萬公頃草地牧場。
俄羅斯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氣候條件。以下自東向西介紹一下幾個主要農業區的自然和氣候條件,以及該地區的主要農業生產活動:
1.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南部。全年≥10°C積溫約為1500~2500°C,氣候屬於強大陸性,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多半降於夏季,土壤以草甸土和灰色森林為主。北部為森林草原類型,南部屬乾草原類型。主要作物為春小麥,黑麥和燕麥也佔一定的比重,甜菜與亞麻是近年來新發展的作物,畜牧業居於次要地位,以乳肉兼用養牛業為主。
2.南西伯利亞地區。大致介於北緯50~60度之間,包括伏爾加河流域區的東北部、烏拉爾區的南部、西西伯利亞的南部。地處草原帶,氣候的大陸性較強,全年≥10°C積溫1800~2600°C,年降水量由北部的450毫米減至南部的250毫米,無霜期則相應地由110天增至130天。土壤為肥力較高的黑鈣土和栗鈣土。不利的氣候因素是旱災頻繁,風蝕嚴重,農牧業生產很不穩定。1950年代,蘇聯在此大規模墾荒,共開墾荒地4184萬公頃(包括哈薩克北部的2548萬公頃)。為俄羅斯和哈薩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糧食商品率很高。畜牧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也是俄羅斯主要的畜牧基地之一。
3.黑海沿岸亞熱帶地區。位於外高加索西部黑海沿岸地區,為俄羅斯境內僅有的濕潤亞熱帶地區,≥10°C積溫均在4000°C以上,無霜期長達240~250天,一月平均溫度3~8°C,熱量條件充足。年降水量1200~1300毫米,適於亞熱帶作物的生長。茶樹、柑桔類(檸檬、桔、甜橙)和油桐樹等亞熱帶作物是本區農業的最主要部門,並種植芳香油料作物及煙草。本地區農業專門化程度較高,對勞動力需求較多,商品率也較高,糧食需靠區外供應。
4.西北部地區。大部分屬於非黑土地帶,是俄羅斯穀物、奶牛、亞麻、馬鈴薯的重要產區。農業開發歷史悠久,是俄羅斯民族興起的核心部分,工業中心較多,城市人口比重高。兩個特大城市——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均位於此,農業緊密為工業和城市服務。冬季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氣溫高,≥10°C積溫在1600~2200°C之間;降水也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多,由西向東從800毫米減至600毫米。氣溫及降水的年變率都較小,氣候比較穩定,不受乾旱的威脅,有利於牧草與麥類作物的生長,需採取排水及改良土壤等措施,才能取得較好收成。農業生產的潛力較大,是俄羅斯土地資源潛力較大的地區,一些農業用地還有待開墾。
5.西部地區。位於歐洲部分的森林草原帶,是俄羅斯的黑土區,農業自然條件有利於作物生長。這是俄羅斯的甜菜、穀物、畜牧業生產帶。這里比同緯度的東部地區氣溫高,水分充足。全年≥10°C積溫2400~3000°C,生長期150~160天,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土壤水分收支基本保持平衡,地帶性土壤以肥力較高的黑鈣土為主。本地帶是俄羅斯主要的甜菜、穀物及乳―肉用畜牧業生產基地,並以甜菜糖、小麥及肉類、乳製品等供應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