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最深的海底峽谷是哪裡有多深
馬里亞納海溝(或稱馬里亞納群島海溝)為目前所知最深之海溝,也是地殼最薄之所在。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方海床,位於北緯11度21分、東經142度12分 ,即近關島之馬里亞納群島東方。此海溝為兩大陸板塊輻輳之潛沒區,太平洋板塊於此潛沒於菲律賓板塊之下。海溝底部於海平面下之深度,遠勝珠穆朗瑪峰海平面上之高度。
海溝最大深度為海平面下10,911米(35,798呎)。若參考其緯度與地球之赤道隆突,此深度位置距地心為6,366.4公里。相較之下,北冰洋深4至4.5公里,其海床距地心6,352.8公里,僅比馬里亞納海溝距地心近13.6公里。
1951年英國皇家海軍航具挑戰者二號首度測量海溝,其最深處便以挑戰者深淵為名。挑戰者二號以回波定位方式於北緯11度19分、東經142度15分 ,量測出5,960 噚(相當於10,900米)的深度。此方式乃以探針通過漸層深度,反復發送聲波,再以耳機捕捉回波,並將回波器之速率,以手持秒錶計時完成。因此正式提報新的最深距離時,咸認謹慎的作法,為將所測深度減去一個尺度(20噚)較妥,從而得出5,940噚(10,863米)的數據。
1957年俄羅斯航具「維塔茲號」(Vityaz)回報測得11,034米(36,201呎)深度,將該處命名為「馬里亞納深凹」;但此數據從未再測得,故不以為准確。1962年機動載具「史賓塞�6�1傅樂頓�6�1拜爾德號」(Spencer F. Baird)測得最深10,915米(35,810呎)。1984年日本人將高能專業探測航具「拓洋號」(Takuyo)送入馬里亞納海溝,以多窄波束回波定位儀搜集資料,測得最大深度為11,040.4米1(也記錄為10,920±10米2)。最為精確的紀錄則由日本探測艇海溝號(Kaiko)於1995年3月24日測得深度10,911米(35,798呎)3。
1960年1月23日午後1點06分,美國海軍中尉唐�6�1華許(Don Walsh)與雅克�6�1皮卡(Jacques Piccard)駕駛深潛艇(bathyscaphe)的里雅斯特號(Trieste),以鐵球壓艙,以汽油為浮槽. 於一次史無前例的潛航抵達海溝底部。艇上系統顯示深度為37,800呎(11,521米),但後修正為35,813呎(10,916米)。華許與皮卡於海溝底部,驚訝的發現近1呎長(30公分)的鰈魚或比目魚及蝦。依皮卡所述:「海溝底部看起來光亮清澈,是片堅硬的硅藻泥荒地。」
馬里亞納海溝底部,水壓(壓強)為1086巴,即108.6百萬帕斯卡(MPa),或15,751磅每平方英寸。
② 我想知道vegas在美國哪裡~
你看世界地圖
在俄羅斯尾部對海岸.
在加拿大左上角那塊大地方.當年是屬於俄羅斯佔有,後來美國以5000W美元就收購下來.
當年被認為是沒辦法開荒的地方,經過聰明美國人開發,現在成為世界最特別,最有錢的地方.
完完全全用錢建起來的城市.
引網路資料:
拉斯維加斯是美國最大賭城和娛樂城,地處美國內華達州西部旅遊城,位於內華達州東南角,西南距洛杉磯466公里。
拉斯維加斯原只是沙漠中一片為印地安人所熟知的綠洲,到了1830年,西班牙探險隊發這塊綠地,將之取名為Vegas,意即「牧草地」。之後,十九世紀末 ,逐漸有拓荒者前來,而當二十世紀初,鐵路開始興建後,一批又一批的工人進駐,開始了拉斯維加斯的商機。隨著鐵路的修築完成,連結拉斯維加斯與其它城市之間的交通,旅館、商店、餐廳……等相繼開張。1931年,內華達州通過「賭博合法化」的法令,至此發展出日後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文化。為吸引賭客,各賭場飯店的投資愈來愈大,裝潢也愈顯豪華。這種奢華的手筆,造就拉斯維加斯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飯店,一家家爭奇斗艷、各耍噱頭的賭場飯店也逐年進駐拉斯維加斯大道,締造了前所未有的拉斯維加斯傳奇。
現在的拉斯維加斯已擁有全世界頂尖的度假酒店,和世界一流的大型表演及高科技的娛樂設施。此外,在自然景觀及巨大工程方面,亦擁有科羅拉多河、大峽谷及胡佛水壩等等聞名世界的景觀 。
③ 也里可溫的也里可溫(Arkaim)峽谷與雅利安文明
雅利安文明發現
1987年的時候,位於烏拉爾山脈南部的也里可溫(Arkaim)峽谷本來是要被洪水淹沒的,這是因為當地政府准備在那裡修建一座巨大的水壩以蓄水灌溉乾旱地區。但是科學家在峽谷中心發現了奇怪的環,因此當地政府就允許考古學家12個月的時間進行發掘這一地區。而當最終發掘完成的時候,科學家們被這個同埃及和巴比倫有著同樣歷史的也里可溫驚呆了。負責烏拉爾地區考古探險的專家表示,所獲得的發現結果似乎是難以置信的,在這一地區數以百萬計的工程毫無原因的停工了。考古發現居住在也里可溫的居民,代表著古代印歐文明的最為特別的分支,現在被成為雅利安文明。也里可溫不但是一座居住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廟宇、一座天文觀測台。乘坐直升機在也里可溫上空飛過會給你一種難以置信的印象。巨大的同心圓在山谷中清晰可見,城市以及其邊緣都被圓緊緊環繞。現在仍然不清楚當時人們建造這種巨大圓形建築的目的所在:是為了防衛、科學研究、文化教育或者是宗教目的?一些研究學者表示這些環只是古代太空船發射的跑道。研究人員還發現,這座古老的城市中還有著良好的排水系統,能夠讓雅利安人免受洪水威脅。同樣這里的居民也有著良好的防火措施:木製的樓板和房子本身都被防火材料浸透,這種物質非常有效,其殘余仍然可以在城市廢墟中發現。每一座房子都裝備所有的便利設施,每一棟房子中都有一口水井,一座考爐和一座食物儲存間。而每一口水井同時又開辟出兩條不同的通氣道:一條通向考爐,另一條則通向食物儲存間,為考爐和儲存間提供涼爽的空氣。同時這股冷空氣也為爐子製造一股強力的拉力,使得可以在這里冶煉青銅。而在也里可溫中心的中心廣場是這座城市中唯一的方形建築。鑒於在上面發現的火燒痕跡,研究人員認為這里是作為一個特別的場所。
④ 印度雅利安人的古代文明
印度的古典文明是從早期吠陀文明[Vedas Civilization]發展而來,而吠陀文明則是雅利安人[Aryans]創造的。雅利安人是一個侵入的民族,他們最初來到印度次大陸的時間大概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或許在這個估計年代之後約200年,一些宗教頌詩開始被收編成集,結果就編成了《梨俱吠陀》[Rig Veda],該詩集的最後編成大約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我們關於這一最早時期里印度境內雅利安人的知識,主要得自這一著作。《梨俱吠陀》展現出關於當時情形的相當清晰的畫面:一系列有親緣關系的部落,主要定居在旁遮普及其鄰近地區,使用共同的語言,信仰共同的宗教,自稱為「雅利安」(arya-)。據說,他們與許多被稱作「達薩」(Dasa)或「達休」(Dasyu)的敵對民族處於持久的戰斗狀態。從有關這些戰斗的多處材料表明,戰斗結果是雅利安人大獲全勝。在後來的《吠陀本集》和《梵書》[Brahmanas]等典籍描述的時期里,可以看到雅利安人主要是向東方擴張領土,一直到達恆河流域;而關於與達薩作戰的記述則很少。象「蔑戾車」和「尼沙德」等其他名稱,被用來稱呼非雅利安人部落,而「達薩」則成為通用的「奴隸」一詞。
「雅利安」不僅與外部的野蠻人相對立,也與四種姓中最低的首陀羅相對立。「雅利亞」是「高貴的」、「尊敬的」之義。這兩個含義一直沿用到古典時期。北印度被稱為「雅利亞伐爾塔」(Arya-varta)--「雅利安人居住的國土」,或巴利文的「雅利安·阿雅塔南」(ariyam ayatanam)。耆那教經典也經常提到雅利亞和蔑戾車之間的差別;在泰米爾文獻中,北印度的國王是指雅利安人的國王。另一方面,佛教的「八正道」(ariyam atthangikam maggam)是這個詞用於道德倫理意義的例證。在這里,這個詞毫無種族的意義。
雅利安人(其出現於印度西北部已為《梨俱吠陀》所證實)從印度次大陸之外,通過一次或連續多次的遷徙,到達了他們當時佔領的地區。遷徙的最後階段距《梨俱吠陀》開始編成的時間不可能相去太遠,但同時也必定過去了一段足夠的時間,人們對遷徙的清晰回憶已經消失,因為那些詩歌中沒有關於這一事件的確切資料。雅利安人之入侵印度,沒有書面文獻的記載,人們也未能從考古發掘中發現它的蹤跡,但是,以比較語言學為依據,它仍被確鑿地認定為一件歷史事實。印歐語系起源於歐洲,吠陀形式的梵語就是這一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要將一種屬於這個語系的語言從遠道帶往印度,唯一可能的途徑是說該種語言的民族的遷徙。以有關語言的相互關系為依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一過程的概況。 除了在總體上屬於印歐語系,梵語即古印度-雅利安語伊朗語族也有著較為密切而特殊的關系。伊朗語族中最古老的代表是古波斯語和阿吠斯塔語。實際上,古印度-雅利安語和伊朗語族語言的關系十分密切,因而這兩個都自稱雅利安人的民族在更早的時期里必定曾經是同一個民族,講著同一種語言(盡管適當許可方言之間的差異)。這一通常被當作原始印度-伊朗語的早期雅利安語,是後來的伊朗語和印度-雅利安語得以衍生出來的語源。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前的時期里,他們很可能居住在中亞草原地區,以中亞奧克蘇斯河(阿姆河)、雅克薩爾特河(錫爾河)、鹹海和裏海為界。可以假定,雅利安人的各個分支就是從這個基地推進到帕米爾高原西部和喀喇昆侖山脈一帶的阿富汗高原,然後從這個基地到達南亞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平原。從這一地區,另一些雅利安部落朝著相反的方向,西向移入伊朗高原東部地區。在那裡,他們第一次出現在亞述記載中是在公元前9世紀中葉。一般認為,他們開始佔領伊朗不早於公元前1000年。如果上述估計的時間是正確的,那麼雅利安人佔領伊朗的時間就比其遷入印度晚得多。伊朗人保留了對其最初的家鄉的記憶,稱之為「雅利安人故鄉」。這一地區一直為伊朗人所佔領,到突厥人侵入時為止。
雅利安人在他們早先的家園開創的共同文化和宗教,仍然分別反映在伊朗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最早的典籍中。在後者的文獻中,查拉圖士特拉【查拉圖士特拉(Zarathustra)意為「駱駝的駕馭者」,即古波斯語的瑣羅亞德斯,古波斯的宗教改革者。】的宗教改革帶來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改變,其結果例如,原有的單詞「神」(梵語為deva-)獲得了「魔鬼」(阿吠斯塔語:daeva-)的詞義。同時,吠陀經中某些重要的神(如因陀羅),在阿吠斯塔中則被降到魔鬼的地位。有相當數量的共同遺產保留下來:雖然因陀羅這個名稱變為指魔鬼,但其稱號「殺弗栗多者」(Vrtrahan-)的伊朗語形式Vrthragna仍指一尊重要的神祇 ;與吠陀經中的密多羅(Mitra,婆羅門教、印度教神名。《吠陀》中的晝神)相應的伊朗的密斯拉(Mithra,古代波斯神話中的光與真理之神,後成為太陽神),仍為他們最重要的神祇之一,後來在羅馬帝國有過一番不尋常的經歷;崇拜火和蘇摩祭是印度和伊朗兩者的共同遺產;吠陀中的毗伐斯萬特之子耶摩[Yama,太陽神毗伐斯萬特(ViVansvant)之子,死者之王]和阿吠斯塔中毗伐赫萬特之子伊瑪[Yima,伊朗古代神話中也為太陽神之子,人類始祖]這樣一些人物也說明有一種共同的神話。印度和伊朗還有著共同的基本宗教術語,例如,吠陀中的「霍塔爾」(hotar),意為「祭司」,「雅吉納」(yajna)意為「獻祭」,「利塔」(rta-)為「真理、神規」,在阿吠斯塔中分別為「扎奧塔爾」(Zaotar)、「雅斯納」(yasna)、「阿夏」(asa-)(古波斯文為「阿爾塔」(arta-)。同樣,共有的專門名詞也出現在政治(「統治權」,梵文中為ksatra-。阿吠斯塔文為x『sathra-),軍事(「軍隊」,梵文為sena,阿吠斯塔文為haena,古波斯文為haina)以及經濟(「田野」梵文為ksetra-、「可耕地」urvara-,阿吠斯塔文「家園」為So1thra,「莊稼」uruara)等領域中。
在印度,社會階級的劃分具體表現為四種姓制度,與伊朗的情況極為相似。 釋迦族,舊傳雅利安人,印度甘蔗王之後。初居印度河側,東下立國於雪山之麓,即釋種所自起。甘蔗王族出瞿曇(即喬達摩)仙之後,因以瞿曇為氏雲。然以近人之考證,頗不以此說為然,而以釋種為黃色之蒙古人種。
玄奘『西域記』,謂迦毗羅衛以外之釋族,凡四國∶一、梵衍那國,在雪山中,即今興都庫斯山脈之西部。二、呬摩呾羅(雪山下)國,在巴達克山南。三、商彌國,在蔥嶺西南境,與印度、阿富汗接壤。四、烏仗那,在今印度西北邊省之北部,其故都直逼蔥嶺下。此四國悉非雅利安人也。
『雜阿含經』載∶釋尊嘗入婆羅門家,被呵為「領群特」,且拒其入室。使釋尊而為雅利安人,則不當如此。舍衛國之波斯匿王,雅利安人,而釋種拒不與婚嫁,其種族之不同,固灼然可見。從地理之分布而考之,則可見其為山嶽民族而南望大陸者。釋族以孔武有力稱;其東鄰拘屍那,稱力士生地。迦毗羅衛之釋族,蓋雪山中之游牧民族,卜居平地而漸農業化者。
自蔥嶺東來,沿喜馬拉雅山分布之居民,如西藏、尼泊爾、不丹,及(印度)阿薩密省,悉為黃種。釋族非雅利安系,其為黃種無疑也。毗舍離民族為離車子,摩竭陀與之通婚嫁。玄奘傳尼泊爾為離車子。毗舍離跋耆比丘,以「佛出波夷那」為言,疑釋種同此。──印順《印度之佛教》 1987年的時候,位於烏拉爾山脈南部的也里可溫(Arkaim)峽谷本來是要被水淹沒的,因為當地政府准備在那裡修建一座巨大的水壩以蓄水灌溉乾旱地區,數以百萬計的工程毫無原因的停工了。科學家在峽谷中心發現了奇怪的環,當地政府就允許考古學家用12個月的時間發掘這一地區。當最終發掘完成時,科學家們被這個同埃及和巴比倫有著同樣歷史的也里可溫驚呆了。
負責烏拉爾地區考古探險的專家表示,所獲得的發現結果似乎是難以置信的。居住在也里可溫的居民,代表著古代印歐文明的最為特別的分支,成為雅利安文明。也里可溫不但是一座居住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廟宇、一座天文觀測台。
乘坐直升機在也里可溫上空飛過會給你一種難以置信的印象。巨大的同心圓在山谷中清晰可見,城市以及其邊緣都被圓緊緊環繞。仍然不清楚當時人們建造這種巨大圓形建築的目的所在:是為了防衛、科學研究、文化教育或者是宗教目的?一些研究學者表示這些環只是古代太空船發射的跑道。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座古老的城市中還有著良好的排水系統,能夠讓雅利安人免受洪水威脅。同樣這里的居民也有著良好的防火措施:木製的樓板和房子本身都被防火材料浸透,這種物質非常有效,其殘余仍然可以在城市廢墟中發現。
每一座房子都裝備所有的便利設施,每一棟房子中都有一口水井,一座烤爐和一座食物儲存間。而每一口水井同時又開辟出兩條不同的通氣道:一條通向烤爐,另一條則通向食物儲存間,為烤爐和儲存間提供涼爽的空氣。同時這股冷空氣也為爐子製造一股強力的拉力,使得可以在這里冶煉青銅。
而在也里可溫中心的中心廣場是這座城市中唯一的方形建築。鑒於在上面發現的火燒痕跡,研究人員認為這里是作為一個特別的場所。
⑤ 誰來告訴我,美國和俄羅斯接壤的地方在哪裡
美國和俄羅斯接壤的地方是白令海峽。海峽水道中心線既是俄羅斯和美國的交界線,又是亞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線,還是國際日期變更線。白令海峽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位於亞洲東北端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間。
北連楚科奇海,南接白令海。海峽的狹窄和水淺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間深層水的交換。在距今1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時,海水低於海面約100米~200米,海峽歷史上是亞洲和北美洲間的「陸橋」,兩洲的生物通過陸橋相互遷徙。
(5)也里可溫峽谷在俄羅斯哪裡擴展閱讀
白令海峽所在的白令海是太平洋最北部的海域。西面是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東部為美國的阿拉斯加,南面是阿留申群島,北面通過白令海峽與北冰洋相連。白令海的形狀接近一個三角形,東西寬、南北長,面積約為230萬平方千米。白令海的水深約為1640米。
白令海的底部平坦寬闊,坡度很小,東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架,水深不過150米。西南部為深水海盆,一般水深3600米。白令海峽海底的的峽谷長400千米,寬32千米,有50多條小分支峽谷組成。科學家認為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峽谷。
⑥ 雅利安的古代文明
印度的古典文明是從早期吠陀文明(Vedas Civilization)發展而來,而吠陀文明則是雅利安人(Aryans)創造的。雅利安人是一個侵入的民族,他們最初來到印度次大陸的時間大概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或許在這個估計年代之後約200年,一些宗教頌詩開始被收編成集,結果就編成了《梨俱吠陀》(Rig Veda),該詩集的最後編成大約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我們關於這一最早時期里印度境內雅利安人的知識,主要得自這一著作。《梨俱吠陀》展現出關於當時情形的相當清晰的畫面:一系列有親緣關系的部落,主要定居在旁遮普及其鄰近地區,使用共同的語言,信仰共同的宗教,自稱為「雅利安」(arya-)。據說,他們與許多被稱作「達薩」(Dasa)或「達休」(Dasyu)的敵對民族處於持久的戰斗狀態。從有關這些戰斗的多處材料表明,戰斗結果是雅利安人大獲全勝。在後來的《吠陀本集》和《梵書》(Brahmanas等典籍描述的時期里,可以看到雅利安人主要是向東方擴張領土,一直到達恆河流域;而關於與達薩作戰的記述則很少。象「蔑戾車」和「尼沙德」等其他名稱,被用來稱呼非雅利安人部落,而「達薩」則成為通用的「奴隸」一詞。
「雅利安」不僅與外部的野蠻人相對立,也與四種姓中最低的首陀羅相對立。「雅利亞」是「高貴的」、「尊敬的」之義。這兩個含義一直沿用到古典時期。北印度被稱為「雅利亞伐爾塔」(Arya-varta)--「雅利安人居住的國土」,或巴利文的「雅利安·阿雅塔南」(ariyam ayatanam)。耆那教經典也經常提到雅利亞和蔑戾車之間的差別;在泰米爾文獻中,北印度的國王是指雅利安人的國王。另一方面,佛教的「八正道」(ariyam atthangikam maggam)是這個詞用於道德倫理意義的例證。在這里,這個詞毫無種族的意義。
雅利安人(其出現於印度西北部已為《梨俱吠陀》所證實)從印度次大陸之外,通過一次或連續多次的遷徙,到達了他們當時佔領的地區。遷徙的最後階段距《梨俱吠陀》開始編成的時間不可能相去太遠,但同時也必定過去了一段足夠的時間,人們對遷徙的清晰回憶已經消失,因為那些詩歌中沒有關於這一事件的確切資料。雅利安人之入侵印度,沒有書面文獻的記載,人們也未能從考古發掘中發現它的蹤跡,但是,以比較語言學為依據,它仍被確鑿地認定為一件歷史事實。印歐語系起源於歐洲,吠陀形式的梵語就是這一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要將一種屬於這個語系的語言從遠道帶往印度,唯一可能的途徑是說該種語言的民族的遷徙。以有關語言的相互關系為依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一過程的概況。 除了在總體上屬於印歐語系,梵語即古印度-雅利安語伊朗語族也有著較為密切而特殊的關系。伊朗語族中最古老的代表是古波斯語和阿吠斯塔語。實際上,古印度-雅利安語和伊朗語族語言的關系十分密切,因而這兩個都自稱雅利安人的民族在更早的時期里必定曾經是同一個民族,講著同一種語言(盡管適當許可方言之間的差異)。這一通常被當作原始印度-伊朗語的早期雅利安語,是後來的伊朗語和印度-雅利安語得以衍生出來的語源。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前的時期里,他們很可能居住在中亞草原地區,以中亞奧克蘇斯河(阿姆河)、雅克薩爾特河(錫爾河)、鹹海和裏海為界。可以假定,雅利安人的各個分支就是從這個基地推進到帕米爾高原西部和喀喇昆侖山脈一帶的阿富汗高原,然後從這個基地到達南亞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平原。從這一地區,另一些雅利安部落朝著相反的方向,西向移入伊朗高原東部地區。在那裡,他們第一次出現在亞述記載中是在公元前9世紀中葉。一般認為,他們開始佔領伊朗不早於公元前1000年。如果上述估計的時間是正確的,那麼雅利安人佔領伊朗的時間就比其遷入印度晚得多。伊朗人保留了對其最初的家鄉的記憶,稱之為「雅利安人故鄉」。這一地區一直為伊朗人所佔領,到突厥人侵入時為止。
雅利安人在他們早先的家園開創的共同文化和宗教,仍然分別反映在伊朗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最早的典籍中。在後者的文獻中,查拉圖士特拉【查拉圖士特拉(Zarathustra)意為「駱駝的駕馭者」,即古波斯語的瑣羅亞德斯,古波斯的宗教改革者。】的宗教改革帶來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改變,其結果例如,原有的單詞「神」(梵語為deva-)獲得了「魔鬼」(阿吠斯塔語:daeva-)的詞義。同時,吠陀經中某些重要的神(如因陀羅),在阿吠斯塔中則被降到魔鬼的地位。有相當數量的共同遺產保留下來:雖然因陀羅這個名稱變為指魔鬼,但其稱號「殺弗栗多者」(Vrtrahan-)的伊朗語形式Vrthragna仍指一尊重要的神祇 ;與吠陀經中的密多羅(Mitra,婆羅門教、印度教神名。《吠陀》中的晝神)相應的伊朗的密斯拉(Mithra,古代波斯神話中的光與真理之神,後成為太陽神),仍為他們最重要的神祇之一,後來在羅馬帝國有過一番不尋常的經歷;崇拜火和蘇摩祭是印度和伊朗兩者的共同遺產;吠陀中的毗伐斯萬特之子耶摩(Yama,太陽神毗伐斯萬特(ViVansvant)之子,死者之王)和阿吠斯塔中毗伐赫萬特之子伊瑪(Yima,伊朗古代神話中也為太陽神之子,人類始祖)。這樣一些人物也說明有一種共同的神話。印度和伊朗還有著共同的基本宗教術語,例如,吠陀中的「霍塔爾」(hotar),意為「祭司」,「雅吉納」(yajna)意為「獻祭」,「利塔」(rta-)為「真理、神規」,在阿吠斯塔中分別為「扎奧塔爾」(Zaotar)、「雅斯納」(yasna)、「阿夏」(asa-)(古波斯文為「阿爾塔」(arta-)。同樣,共有的專門名詞也出現在政治(「統治權」,梵文中為ksatra-。阿吠斯塔文為x『sathra-),軍事(「軍隊」,梵文為sena,阿吠斯塔文為haena,古波斯文為haina)以及經濟(「田野」梵文為ksetra-、「可耕地」urvara-,阿吠斯塔文「家園」為So1thra,「莊稼」uruara)等領域中。
在印度,社會階級的劃分具體表現為四種姓制度,與伊朗的情況極為相似。 釋迦族,舊傳雅利安人,印度甘蔗王之後。初居印度河側,東下立國於雪山之麓,即釋種所自起。甘蔗王族出瞿曇(即喬達摩)仙之後,因以瞿曇為氏雲。然以近人之考證,頗不以此說為然,而以釋種為黃色之蒙古人種。
玄奘「西域記」,謂迦毗羅衛以外之釋族,凡四國:一、梵衍那國,在雪山中,即今興都庫斯山脈之西部。二、呬摩呾羅(雪山下)國,在巴達克山南。三、商彌國,在蔥嶺西南境,與印度、阿富汗接壤。四、烏仗那,在今印度西北邊省之北部,其故都直逼蔥嶺下。此四國悉非雅利安人也。
「雜阿含經」載:釋尊嘗入婆羅門家,被呵為「領群特」,且拒其入室。使釋尊而為雅利安人,則不當如此。舍衛國之波斯匿王,雅利安人,而釋種拒不與婚嫁,其種族之不同,固灼然可見。從地理之分布而考之,則可見其為山嶽民族而南望大陸者。釋族以孔武有力稱;其東鄰拘屍那,稱力士生地。迦毗羅衛之釋族,蓋雪山中之游牧民族,卜居平地而漸農業化者。
自蔥嶺東來,沿喜馬拉雅山分布之居民,如西藏、尼泊爾、不丹,及(印度)阿薩密省,悉為黃種。釋族非雅利安系,其為黃種無疑也。毗舍離民族為離車子,摩竭陀與之通婚嫁。玄奘傳尼泊爾為離車子。毗舍離跋耆比丘,以「佛出波夷那」為言,疑釋種同此。──印順《印度之佛教》 1987年的時候,位於烏拉爾山脈南部的也里可溫(Arkaim)峽谷本來是要被水淹沒的,因為當地政府准備在那裡修建一座巨大的水壩以蓄水灌溉乾旱地區,數以百萬計的工程毫無原因的停工了。科學家在峽谷中心發現了奇怪的環,當地政府就允許考古學家用12個月的時間發掘這一地區。當最終發掘完成時,科學家們被這個同埃及和巴比倫有著同樣歷史的也里可溫驚呆了。
負責烏拉爾地區考古探險的專家表示,所獲得的發現結果似乎是難以置信的。居住在也里可溫的居民,代表著古代印歐文明的最為特別的分支,成為雅利安文明。也里可溫不但是一座居住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廟宇、一座天文觀測台。
乘坐直升機在也里可溫上空飛過會給你一種難以置信的印象。巨大的同心圓在山谷中清晰可見,城市以及其邊緣都被圓緊緊環繞。仍然不清楚當時人們建造這種巨大圓形建築的目的所在:是為了防衛、科學研究、文化教育或者是宗教目的?一些研究學者表示這些環只是古代太空船發射的跑道。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座古老的城市中還有著良好的排水系統,能夠讓雅利安人免受洪水威脅。同樣這里的居民也有著良好的防火措施:木製的樓板和房子本身都被防火材料浸透,這種物質非常有效,其殘余仍然可以在城市廢墟中發現。
每一座房子都裝備所有的便利設施,每一棟房子中都有一口水井,一座烤爐和一座食物儲存間。而每一口水井同時又開辟出兩條不同的通氣道:一條通向烤爐,另一條則通向食物儲存間,為烤爐和儲存間提供涼爽的空氣。同時這股冷空氣也為爐子製造一股強力的拉力,使得可以在這里冶煉青銅。
而在也里可溫中心的中心廣場是這座城市中唯一的方形建築。鑒於在上面發現的火燒痕跡,研究人員認為這里是作為一個特別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