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俄羅斯口岸城市有哪些
中國靠近俄羅斯的口岸城市有四個,分別是:琿春、綏芬河、黑河、滿洲里。
1、琿春地處吉林省東部,是中國唯一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的邊境窗口城市,與俄羅斯、朝鮮山水相連,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由於琿春市處於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開發的核心地帶,也被稱為「東北亞的金三角」。
2、綏芬河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是由牡丹江市代管黑龍江省直轄縣級市。綏芬河既是中國東北地區對外開放,參與國際分工的重要窗口和橋梁,也是承接我國振興東北和俄羅斯開發遠東兩大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被譽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的「黃金通道」。
3、黑河,是中國首批沿邊開放城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
黑河市市區愛輝以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為界,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隔江相望,最近距離僅750米,是中俄4374公里邊境線上唯一一座與俄首府相對應的距離最近、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邊境城市,也是「龍江絲路帶」上重要的節點城市。
4、滿洲里是由呼倫貝爾市代管的內蒙古自治區直轄縣級市和內蒙古自治區計劃單列市 、准地級市,是中國最大的陸運口岸城市,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邊境旅遊試驗區 。
滿洲里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國風情,被譽為「東亞之窗」。
滿洲里曾連續三次獲得「全國文明口岸」稱號,六次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殊榮,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普示範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和CCTV十佳魅力城市。
一、口岸城市定義:
1、口岸是供人員、貨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國境的港口、機場、車站、通道等。
2、口岸的開放和關閉,由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審批後公布執行。
3、凡開放口岸,應根據需要設立邊防檢查、海關、港務監督、出入境檢驗檢疫等查驗機構和國家規定的其他代理服務機構。
二、 口岸城市的劃分:
一類口岸
1、對外國籍船舶、飛機、車輛等交通工具開放的海、陸、空客貨口岸。
2、只允許我國籍船舶、飛機、車輛出入過境的海、陸、空客貨口岸。
3、允許外國籍船舶進出我國領海內的海面交貨點。
二類口岸
1、依靠其他口岸派人前往辦理出入境檢查檢驗手續的國輪外貿運輸裝卸點、起運點、交貨點。
2、同毗鄰國家地方政府之間進行邊境小額貿易和人員往來的口岸;
3、只限邊境居民通行的出入境口岸。
網路-琿春
網路-滿洲里
網路-綏芬河
網路-黑河
B. 俄羅斯維堡什麼時候去最好
夏天去比較好,天氣不太熱,冬天太冷。
維堡是俄羅斯西北部列寧格勒州重要港市。在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北岸的維普利灣口,東南距聖彼得堡129公里。維堡是水陸交通樞紐。潮汐變化1.6-2.0米。盛行風為西風。為重要外貿港。維堡港的入港航道晝夜通航,港內泊位前沿水深達8.25米,裝卸雜貨、散裝貨和木材等,還經營客運。港內建有封閉式倉庫和露天水泥地貨棚,港務當局規定船隻的牽引僅能在白天進行。沒有干船塢。工業以電機及船舶修造為主,次為輕工和食品加工。海邊辟有旅遊地、療養區。其中有大量15-18世紀的教堂,鎮內卡列普斯娜亞大街最為古老,許多名人在此居住過。
C. 靠近俄羅斯邊境的中國城市
1、綏芬河市
綏芬河市,是牡丹江市的5個縣級市之一,駐地綏芬河鎮。唐稱「率賓水」,金稱「蘇濱水」、「恤品水」,明稱「速頻江」、「恤品河」,清代始稱「綏芬河」。綏芬河市因境內的綏芬河而得名,綏芬河是一座風光秀麗的邊境山城,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27公里,轄區面積460平方公里,總人口69607人,下轄綏芬河鎮、阜寧鎮。
2、東寧市
東寧市,是黑龍江省直轄,牡丹江市代管的縣級市。東寧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29°53′—131°18′,北緯43°25′—44°35′,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179公里,南與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相鄰,是東北亞國際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樞紐。
是國家一類陸路口岸。東寧於清末設治,2015年12月,東寧撤縣設市。
3、琿春市
琿春市,隸屬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地處吉林省東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南,政區以琿春嶺為界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哈桑區接壤,邊境線全長246千米;西南以圖們江為界與朝鮮咸鏡北道相鄰,邊境線全長139.5千米。
北部以老爺嶺為界與汪清縣毗連,西北角與圖們市相連,東北與黑龍江省東寧市相鄰。介於東經130°03′21″—130°18′33″,北緯42°25′20″—43°30′18″之間,總面積5145平方千米。
4、密山市
密山市隸屬於黑龍江省雞西市的縣級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虎林市毗鄰,南與俄羅斯隔興凱湖相望,西與工業重地雞西市為鄰,北與七台河市相接。擁有興凱湖國家自然保護區,鐵西自然保護區,蜂蜜山等旅遊景點。截至2014年,密山市轄7鎮9鄉,人口43.38萬。
5、黑河市
黑河市,黑龍江省地級市,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小興安嶺北麓,境內群山連綿起伏,溝谷縱橫,地勢西北部高;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68726平方千米,下轄1個區、3個縣級市、2個縣;2018年總人口159.3萬人。
黑河市歷史悠久。據考古證明,早在舊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地活動,形成古代土著民族的基礎。黑河市境內黑河口岸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黑龍江相望,是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的國家一類口岸。
D. 中俄邊境有哪些城市
中俄邊境城市有:
一、接壤的城市有:
黑龍江:綏芬河市,東寧市。
吉林:琿春市
內蒙古:滿洲里市
二、隔江相望的城市有:
黑龍江:密山市、黑河市、虎林市、同江市、佳木斯
綏芬河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唐稱"率賓水",金稱"蘇濱水"、"恤品水",明稱"速頻江"、"恤品河",清代始稱"綏芬河"。綏芬河是一座風光秀麗的邊境山城,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線長27公里,轄區面積460平方公里,總人口6萬,城鄉各半,下轄綏芬河鎮、阜寧鎮。
東寧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139公里,南與吉林省汪清縣、琿春市相鄰,是東北亞國際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樞紐。
琿春市地處中國東北邊陲,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圖們江下游地區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內,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的地帶,是中國唯一瀕臨日本海的沿海城市,是東北亞地區的幾何中心。
滿洲里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西部。東臨新巴爾虎左旗,南、西與新巴爾虎右旗相鄰,北與俄羅斯聯邦接壤。
黑河市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小興安嶺北麓。是黑龍江省13個地級市之一,素有"北國明珠"、"歐亞之窗"之稱,以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為界,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州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最近距離750米,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匯點。
密山市隸屬於黑龍江省雞西市的縣級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虎林相連,南與俄羅斯相鄰,西與工業重地雞西市為鄰,北與七台河市相接,東與虎林市毗鄰,南與俄羅斯隔興凱湖相望。
虎林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的完達山南麓,以烏蘇里江為界與俄羅斯聯邦隔水相望。
同江市由佳木斯市代管,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與黑龍江兩江交匯處南岸。東接撫遠縣,南與富錦市、饒河縣為鄰,西臨松花江與綏濱縣相連,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相望,邊境線長170公里。
佳木斯位於中國東北的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是黑龍江省東部區域中心城市。佳木斯隔烏蘇里江、黑龍江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中國稱伯力)、比羅比詹相望,是中國最早迎接太陽升起的地方,被譽為「華夏東極」。
E. 俄羅斯邊境游
俄羅斯邊境城市 布拉戈維申斯克
黑河市地處黑龍江省北部,是一個幅員遼闊、美麗神奇的邊境地區。現轄愛輝區和北安、五大連池2個市以及嫩江、孫吳、遜克3個縣。6萬多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1/6。人口170萬,有漢、滿、蒙、回、達、鄂等33個民族。他具有世界旅遊三大自然資源中的冰雪、森林兩種。天然火山地質博物館火山群五大連池,瑗琿歷史古城,鄂倫春族、達斡爾族聚居發祥地民俗村落,西山湖、卧牛湖及勝山游獵場,水流湍急的沾河漂流,景色迷人的中俄界江,以及「北方沙頭角」大黑河島等,都是旅遊避暑勝地。可惜我們是在最嚴寒的冬季到達黑河的,
直到如今,我還清晰地記著當時俄羅斯低溫給我們身體上造成的創傷,在那個呵氣成冰的氣溫下,街市上一片肅殺景象,根本無商業活動可言,人們迫於無奈必須到室外活動時候,往往像避雨一樣的急匆匆抱頭鼠竄,由於嚴寒,大多數人寧願呆在暖氣充足的室內看著窗戶上的玻璃呈現的各式冰凌窗花.
黑河市有一家知名的賣望遠鏡的市場,很多俄羅斯的軍用望遠鏡在這里低價出售,我在這個市場選購望遠鏡,耳朵上沒有帶耳猴保暖,正在投入地挑選時候,還不到十分鍾,只感到耳朵發出:吱 吱 的兩聲,頓時失去知覺,跑到路邊帶有暖氣的書報亭,問那裡的老人,老人問清楚是否耳朵發出類似聲音,我點頭稱是,老人馬上非常嚴肅的警告我;你千萬不要搓揉耳朵了,否則有可能掉下來。在報亭取暖的短短十分鍾內。眼見我的耳朵由白轉紅,由紅轉紫,以後變成黑色,耳朵逐漸皮膚潰爛,這種顏色一直陪著我回到北京,
嚴寒使我們的活動受到非常大的局限,但是沒有影響我們四處游覽的情緒。在黑河,狗肉店非常多,在當時我還沒有養我的晃晃,對這種美食非常喜歡,至今還難以忘記在煙霧騰繞的小飯館咀嚼著香美狗肉的情景。在當地很多飯店都喜歡烹制狗肉,這是禦寒的一個法寶。
次日,我們特意乘計程車到距離黑河40公里以外的愛輝小鎮。
在我們幼年時代,從課本上電影上經常可以看見解說員從滿痛苦的述說,我們的祖先腐敗的清王朝如何割地賠款,簽下令我們中華民族深感恥辱的中俄愛輝條約。這個條約距離我的出生日整整100周年。我的生日是1958年5月29日,而這個條約簽訂時間是1858年5月28日,所以在幼年時代,我對這個條約便記得非常清楚。我們想看看這個給中華民族心中了留下永遠的痛的條約簽訂地.
1683年清政府在黑龍江左岸與精奇里江匯合處建造了璦琿城(舊城),並設置了黑龍江將軍衙門,1685年移駐黑龍江右岸的璦琿新城(今愛輝鎮)。璦琿城是當時黑龍江流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作為黑龍江流域最大的城鎮,到1900年以前璦琿城達到鼎盛時期。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大批沙俄哥薩克再次入侵黑龍江流域,他們非法移民至江東,強建村屯,1858年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1900年,沙俄又乘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攻陷北京之機,先是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繼而侵佔黑河,順江攻佔璦琿城,將璦琿城付之一炬。不久後俄國侵略軍佔領整個東北。璦琿是當時黑龍江沿岸最大的城鎮,據史料記載當時的璦琿「人口四萬,商賈三千」。被稱為「北門鑰匙」。 只有城南的魁星閣向後來的人們述說著這里曾經有過的輝煌與悲壯。
瑗琿歷史,頗能代表整個中國近代歷史的腥風血雨。
愛輝鎮掩映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中,現的潔白,凝重,在紀念館我們知道現在的河對面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原來就是我們中國的土地,原來叫海蘭泡。根據1858年的中俄璦琿條約被割讓,璦琿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比較典型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當時紀念館的解說員向我們透露另外一個消息,我們國家的政府現在正在與俄羅斯談判,准備將原來的我國領土江東64屯正式劃歸給俄羅斯,江東64屯,相當於我們國家的一個省的面積,長期以來俄羅斯人事實上一直長期占據著這片領土,我當時一直沒有弄清楚我們當時的國家機構為何有這種舉動,或是出於何種戰略考慮,一定要瞞著全國人民的輿論作出這種舉動。
當時的解說員講到這件事情時,我分明看到她的眼中閃爍著悲憤的淚花。。。。。
站在魁星樓上看璦輝小鎮,這里原來是東三省的戰略重鎮
瑗琿歷史,頗能代表整個中國近代歷史的腥風血雨。在黑河及璦琿古城,一方面是優美的風景,另一方面是凝重的歷史。在這個地方你的一顆中國心怎末能夠輕鬆起來.
越界游覽
凝固的波濤洶涌的壯觀冰面
在界河上,兩國邊界一中心為界,中方邊境部隊在冰面上蓋築磚瓦的營房,紅旗飄飄,顯得英勇神威,門前還有在冰面上鑿開的20米見方的小游泳池,整個軍營庄嚴肅穆,不過這種房子只有半年時間,冰凍期一過,蓋在冰上的房子自然就會消失.
冰雪築成的小房子是俄羅斯方面的哨所,可見穿雪地裝的哨兵
而俄方一側,則是一個用雪搭建的小碉堡,顯得殘破,不時有穿著白色披風的邊防軍人出沒, 整個江面不象內地江河湖面冰凍現象是平平整整的,而是呈現一種瞬間凝固的波濤洶涌的壯觀場面,我們深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俄羅斯邊境,我們看到的俄羅斯的邊防警察高大威猛,女人也是同樣人高馬大,長長的臉龐輪廓清晰,濃眉大眼嫵媚英俊,邊境警察對中國人的態度顯得非常生硬,好像微笑在俄國服務業里是被取締的。從入關的那一刻起,到返回結束旅遊,沒有一刻感到微笑服務,完整地保留了這種一致性。中國這邊搞起了改革開放,小商小販大包小包,擠滿了邊檢大廳,很多中國人象是在自己的鄉鎮車站一樣,大呼小叫.據說,在江對岸,有一個卡什 自由貿易市場,中國人達到4000多個,中國人的生意能力確實非常強。中國人的這種隨意作風使這些邊境警察感到十分沒有耐性,他們對自己的同胞放行很快,對中國人往往比較苛刻,行李檢查,美元,像機等設備檢查非常仔細,整個過關持續了2個半小時.
我們終於踏上了100多年前被腐敗的清王朝根據璦琿條約割讓的現在屬於俄羅斯的布拉戈維申斯克
達卡 市中心的中國人市場,當時的中國貨已經在此受到抵制,緣於一些國內不法商人的假次貨坑害了許多當地人.
這個當年是中國人被稱之為海蘭泡的土地,現在已經被我們的老祖宗割讓了.在黑龍江左岸,她原是中國的一個村莊。1858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把海蘭泡強行霸佔,改名布拉戈維申斯克,後來成為阿穆爾省首府,
這個條約使我們的國土面積割讓了100萬平方公里。
1900年6月25日阿穆爾省實行軍事動員後,海蘭泡不斷發生迫害華人的暴行,不堪虐待的中國人紛紛逃回江右。因家庭、財產拖累未來得及離開的中國人,全部成為被屠殺的對象。他們將居住在海蘭泡的中國人強行驅趕到江中,用刺刀挑,用機槍掃射,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江東64屯慘案.走在俄羅斯的街道上,我心中想到這塊土地原來是我們的老祖宗割讓掉的,心中的情緒自然會受到影響.
俄羅斯有79個州,布拉戈維申斯克是阿穆爾州首府所在地,是俄羅斯遠東最早建立的城市,距今已有140多年。市區面積30多平方公里,人口3 0萬,其中俄羅斯民族佔多數,導游告訴我:人類第一位探索太空的宇航員加加林就誕生在這座城市。
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的教育事業發達,有38所大專院校。我們的導游是黑河人,但是她畢業於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的大學,從他帶領我們參觀的這段時間來看,好像對這座城市沒有多大的激情,但是她對這座城市的所特有的文化程度,倒是經常提及.大眾文化程度的好壞,同樣也關繫到這座城市的社會安全.據統計,這座城市15年以來只發生一起重大兇案,據說還是中國人乾的,所以導游告訴我們,不要擔心身上的錢包被竊.俄羅斯治安情況非常好
俄羅斯是遼闊的,它擁有地球表面1/6的陸地,而它的人口只佔世界總人口的2.5%。這個國度橫跨了9個時區。前蘇聯為俄羅斯留下了雄厚的工業化的家底,它的公路、鐵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堅實。當今俄國擁有前蘇聯留下的一流的軍事和科學技術。全俄擁有占人口總數的11.3%和48.3%受過高等及中等教育的人群。就是這個殘破的只有30萬人口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受過高等教育的市民占人口的20%以上。俄羅斯的街道寬大而遼闊,很多道路廣場人員稀少,街上偶爾賓士而過的大多是拉達伏爾加等本國生產的小汽車,日本製造的小車很少,大多數破舊不堪,我們看到的唯一一輛賓士牌小汽車;是朝鮮大使館的.
我們所去的首先是遠東地區歷史最悠久的達烏爾斯基博物館。
博覽館龐大無比,走馬觀花用了2個小時,解說員大多是40-50左右的老太婆,大多數時候無精打采
博物館的展品收集了許多民族風俗文化物品、昆蟲標本和礦石樣品等等。設有歷史展廳、自然展廳和文學展廳。陳列藏品4000多件,整個就是拉穆爾州的小網路全書。博物館一樓展廳主要是介紹阿穆爾州的歷史和特產。展廳擺放著阿穆爾州考古發掘出的龐大猛獁象牙齒和腿骨以及各種古人類使用的砍砸器、刮削器、串貝等。展品的擺放按自然生態的形式放置,很像—座動物世界自由和諧的生態樂園。真實的生態環境,襯托著逼真的動物飛禽標本,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展廳還陳列了阿穆爾州上著居民住的撮羅子、服飾及生活用品, 在這里還展出了簽訂《中俄愛琿條約》的俄方首席代表尼古拉·穆拉維約夫將軍的騎著高頭大馬,手舞利劍的巨幅畫他馬蹄下是一群面孔木然或驚駭的中國人。就是這個推行擴張主義得力的劊子手,因侵佔黑龍江流域的罪惡活動和「功勛」被沙皇封為了阿穆爾斯基伯爵。他成為了俄羅斯的英雄而載入史冊,並被供奉在博物館中。1858年5月28日簽訂的《中俄愛琿條約》規定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富饒的領土,割讓給沙皇俄國。當時恩格斯曾說道:「大小等於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劃歸了沙俄。同樣,在這個博物館中還展示了阿穆爾州(這些土地的一部分)豐富的原始森林和地下礦藏。作為一個中國人看著這些展覽,只要了解歷史和還有一點國格,其屈辱與悲憤是不言而喻的。聰明的俄羅斯講解員用漢語自嘲似地辯稱:「這些歷史,你們(中國人)有你們的觀點,我們(俄國)有我們的觀點,我們都是老百姓,不要去爭論,那是你們領導和我們領導之間的事。只要我們現在友好相處!」是的,只要友好相處。歷史已經成為過去,屈辱只能牢記心頭。
阿穆爾州少兒藝術館坐落在布拉戈維中斯克市,我們驅車前往,在這里的受訓練的小姑娘個個顯得神采奕奕,俄羅斯的18歲以下的少女,個個長得高挑白晰,漂亮無比,我們常常在街上,在商店被一個個漂亮的向 模特一般的少女所吸引,看他們在排練天鵝舞蹈,那整個是一種精神享受,感官享受.
一樓的舞廳每晚有專為中國人表演的「艷舞」,十足香艷。布市也被稱為「學生城」,21.19萬人口的城市,有在校大學生1.53萬,和中專生1.16萬,平均五個市民中就有一個高校畢業生,來表演的,據說很多來自在校學生。門票昂貴至極,大概近三百元人民幣或近千盧布。交錢進去,用一個章在手背上蓋一下算是買票了。演出沒有節目單,沒有主持人或報幕員。首先登台的是俄羅斯民族舞蹈,姑娘小伙兒身穿民族盛裝,有集體舞、雙人舞、單人舞,男演員動作幅度大,不遺餘地大開大闔、大起大落,展示了俄羅斯人外露的情感和不羈的豪放。後半部「艷舞」也就是脫衣舞,很有些人最願意欣賞俄羅斯美少女,修長挺拔的身段,白皙潔凈的皮膚,為了近距離觀看豐乳肥臀,特意擠到前排就座。抱鋼管做幾個挑逗的動作後,半裸或近乎全裸的女郎走下台來,手臂與腳脛,大腿與腰部,光滑似油脂,起伏如天鵝,幼純與成熟融成一起的美,出售其異國活力和媚雅的芬芳,洋溢著點燃你瞳孔的青春氣息,身體前傾復挺直,柔滑結實的肌膚引人咬吮,你剛要陶醉於暖玉溫香抱滿懷時,女郎嘴裡忽然迸出四個生硬的漢字「小費!盧布!」如蛇彎曲的身軀一下子綳緊了,向你伸出手掌,眼中沒有柔情蜜意,只有對於金錢的執著。小費一般給10盧布,走了一夥兒,下一輪表演又下來索小費了,你兜里的零錢很快散盡,找門童幫忙去換,你給他一張一百面值的,他給你拿回來七十盧布,差三十,他告訴你「小費!」連換錢也得給小費。再看場內看客紛紛做鳥獸散,坐席空空盪盪,被女郎追得滿屋子逃。耳朵灌滿了「小費!小費!」逃過一撥兒沒被纏住,又來一撥兒,躲過左手邊的,不提防被右手邊堵個正著,一個多小時表演結束,你發誓「千金散盡不復來。」有些人來布市不止一次,甚至一年數次,但看艷舞表演的,大多開一次「西洋景」眼界足矣。從沒看過的都想看以滿足好奇心,所以後繼者不絕,看後出了門連呼「不值不值!」當然有提供特殊服務的「國際女郎」,領略了艷舞表演之後,敢於開洋葷問津者也就寥寥。
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國營百貨商店,其規模與我們縣市、區的商場差不多,商店的外邊看不到任何標志,因為沒有競爭用不著宣傳。大街上也沒有廣告和宣傳牌,
俄羅斯與我們時間差兩小時,太陽出來時才3點,晚5點商店就關門了。布市大街的兩旁或商店門口沒見擺攤設點的小商販,這里的大街也「靜悄悄」。我們住的是友誼賓館,據況是全市條件最好的賓館之一。
我們走進賓館,面對的是沒有半點笑容的俄羅斯老大媽,眼皮耷拉著,認真負責但是不苟言笑,我們看到的賓館電梯是罐籠式的,象30年代美國電影的那種.電梯間小的只能容納3個人,,房間陳設滑稽可笑, 桌放著『部撥號電話機,正方的大枕頭像我們沙發上的坐墊,床卜有塊發硬的綠色毛毯,床很軟,—坐—個窩。真是該軟的不軟,該硬的不硬。黑白電視機只有兩個台播放節目.俄羅斯賓館不備洗漱用具,也沒有熱水瓶,喝水需自己到走廊里去倒
友誼賓館用餐主要是俄式西餐。俄式西餐的正餐是三道菜:第一道為冷盤、拼盤:第二道為湯;第三道是主食;每人一份,一塊雞肉、一塊魚,想多吃也沒有,葷素、營養搭配非常合理,諾大的餐廳沒有幾個人吃飯,即便有人吃飯也是悄無聲息,我被這種涼的西餐弄得肚子很不舒服,當天晚上就想回國了.
黑麵包是俄羅斯人餐桌上的主食,乍看起來顏色像中國的高粱面窩頭,切成一片一片的,口感有點兒酸,又有點咸。黑麵包極富營養,又易於消化,這是因為,發酵黑麵包用的酵母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生物酶。據俄羅斯朋友介紹,烤黑麵包挺費事的,
光和面和發酵就得近兩天時間。做好的麵包坯,放入溫度均勻的俄式烤爐里用文火燜烤,出爐時麵包底部能敲得梆梆響,色澤黑光油亮,切開香軟可口而又不掉渣,這才是黑麵包的上品。由於工藝復雜,所以俄羅斯主婦們一般都不在家裡自己做,而是到麵包房去購買.,我平生第一次吃到「契斯」是俄羅斯人非常喜歡吃的,但我吃起來感到味同嚼蠟,導游見我將其放在一邊,給司機遞過去,司機非常高興地接受了
俄國的魚子醬也是聞名天下的美食。第一次品嘗魚子醬,是在哈爾濱的一家高檔酒店,我們點了一瓶魚子醬,非常昂貴,一粒粒晶瑩剔透、宛如小巧的珍珠般的魚子醬,看起來賞心悅目,有點黑色。有的人吃得津津有味,而我一嘗覺得又腥又咸,難以下咽。
對俄羅斯的看法;普京的改革,在俄羅斯取得成功,但是現在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很計劃經濟的時代,社會在變化,很多人們的思想趕不上,時隔九年不知道這塊土地上的人變得如何,也許俄羅斯人比較矜持,比較拿自己當回事有關,從俄羅斯到蘇聯再從蘇聯到俄羅斯,好象都是一夜的變化,在人們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這個巨大的國家已經翻了一個身。每一場革命與變革都會改變一代人的命運,人們在接受的時候開始改變自己。
我感到他們的變化,不如我們中國人變得塊。
附錄 中俄璦琿條約起因及條約原文 (抄自中國通史簡編)
中俄璦琿條約
條約簡介:
侵吞中國黑龍江地區,奪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尼布楚條約》簽訂以後歷代沙皇政府的一貫圖謀。鴉片戰爭之後,沙俄成立「黑龍江問題特別委員會」,加緊其侵略黑龍江的活動。1849 年至1853年,俄國海軍軍官涅維爾斯科依帶領武裝人員,侵入黑龍江下游,建立侵略據點。隨後,在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的指揮下,大批俄國侵略軍闖入黑龍江,對中上游北岸和下游兩岸實行軍事佔領。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聯軍攻佔廣州。沙俄政府得知這一情況,於1858年(咸豐八年)1月5日召開「特別委員會」會議進行密謀。會議採納了穆拉維約夫關於繼續向黑龍江「移民」並與清政府舉行以武力為後盾的外交談判的意見。會後沙俄政府即通知清政府說,穆拉維約夫已受命談判中俄邊界問題,如果中國希望了結「黑龍江問題」,可以與他會商。此時,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形勢對清政府極為不利。穆拉維約夫便乘機率領俄國哥薩克軍隊直逼璦琿城下。5月20日,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天津告急,北京震動。22日,穆拉維約夫在兩艘炮艦護送下來到璦琿城內與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會晤、談判。穆拉維約夫說他此來是為了「助華防英,」也是為了「保衛自己的領土。」「為了雙方的利益,中俄必須沿黑龍江、烏蘇里江劃界。」奕山指出,兩國邊界已根據《尼布楚條約》「議定遵行,百數十年從無更改。今若照爾等所議,斷難遷就允准。」這次談判爭論很激烈。散會前穆拉維約夫將俄方擬定的「條約草案」交給奕山,限第二天答復。這個草案的實質就是要撕毀中俄《尼布楚條約》,強占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第二次談判,中方代表愛紳泰斷然拒絕俄方提出的無理要求,並將「條約草案」退給俄方代表彼羅夫斯基。由於俄方無理取鬧,談判無結果。穆拉維約夫急不可耐,再次親自出馬,以「最後通牒的方式」,「提出條約的最後文本」,強迫奕山簽字,並恫嚇說:「同中國人不能用和平方式進行談判!」當夜俄國兵船鳴槍放炮。在沙俄的武力威脅之下,奕山終於屈服,被迫於28日與穆拉維約夫簽訂了《璦琿城和約》,又稱《璦琿條約》。
《璦琿條約》共3條。主要內容為: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歸俄國,璦琿對岸精奇哩江(今俄國結雅河)上游東南的一小塊地區(後稱江東六十四屯)保留中國方面的永久居住權和管轄權;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原屬中國內河的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只准中、俄兩國船隻航行。清政府當時沒有批准《璦琿條約》,還處分了奕山等人,但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認可了《璦琿條約》。
《璦琿條約》使中國領土、主權蒙受重大損害,而俄國卻從中獲得巨大的領土利益和黑龍江、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沙皇俄國將穆拉維約夫割占我國黑龍江地區的行動方式概括為一個侵略公式:「必須以實際佔領地方的辦法來支持俄國外交上的要求。」其後,俄國割佔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和中國西北大片領土,都是這樣乾的。《璦琿條約》的簽訂,為沙俄進一步掠奪中國領土開了一個罪惡的先例。
條約原文: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俄歷一八五八年五月十六日,璦琿。
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黑龍江將軍奕山,會同俄國東悉畢爾將軍岳福,在愛琿城議定和約三條:
一、黑龍江、松花江左岸,由額爾古訥河至松花江海口,作為俄羅斯國所屬之地;右岸順江流至烏蘇里河,作為大清國所屬之地;由烏蘇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連兩國交界明定之間地方,作為兩國共管之地。由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河,此後只准中國、俄國行船,各別外國般只不準由此江河行走。黑龍江左岸,由精奇 里河以南至豁爾莫勒津屯,原住之滿洲人等,照舊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遠居住,仍著滿洲國大臣官員管暉條約理,俄羅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二、兩國所屬之人互相取和,烏蘇里、黑龍江、松花江居住兩國所屬之人,令其一同交易,官員等在兩岸彼此照看兩國貿易之人。
三、 俄國結聶喇勒固畢爾那托爾木喇福岳福,中國鎮守黑龍江等處將軍奕山,會同議定之條,永遠遵行勿替等因;俄國結聶喇勒固畢爾那托爾木喇福岳福繕寫俄羅斯字、滿洲字,親自畫押,交與中國將軍宗室奕山,並中國將軍奕山繕寫滿洲字、蒙古字,親自畫押,交與俄羅斯國結聶喇勒固畢爾那托爾木喇福岳福,照依此文繕寫,曉諭兩國交界上人等。
F. 中國和俄羅斯邊境上有哪些大城市
中俄邊境城市有:
一、接壤的城市有:
黑龍江:綏芬河市,東寧市。
吉林:琿春市
內蒙古:滿洲里市
二、隔江相望的城市有:
黑龍江:密山市、黑河市、虎林市、同江市、佳木斯
(6)俄羅斯邊境城市維堡怎麼樣擴展閱讀:
黑河市市區愛輝以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為界,與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隔江相望,最近距離僅750米,是中俄4374公里邊境線上唯一一座與俄首府相對應的距離最近、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邊境城市,也是「龍江絲路帶」上重要的節點城市。
G. 現在俄羅斯的維堡芬蘭人多不多
芬蘭史 蔡百銓 2004.04.29
一 . 初期史
芬蘭人祖先可能來自窩瓦河 (Volga) 中游與烏拉山脈 (Ural mountains) 之間的地區,約於 3500 年前來到波羅的海東岸,最後定居於芬蘭西南部,然後往東擴張,約於 1200 年前抵達卡瑞里亞。他們把原住民拉普人 (Lapps) 趕向北方,直到目前的拉普蘭 (Lapland) 。
芬蘭語 (Finnish, or Suomi) 屬於烏拉語族 (Uralic language family) 的芬蘭 / 烏格爾支系 (Finno-Ugrian branch) ,該支系還包括愛沙尼亞語 (Estonian) 、匈牙利語、其它數個語言。分蘭語乃是該支系的最西側或是波羅的次支系 (Baltic subbranch) 。
初期的芬蘭人分為三個組織鬆散的部落。蘇歐馬萊賽特族 (Suomalaiset) 居於西南部,芬蘭文里的「芬蘭」作為蘇歐米 Suomi) ,即是源自其名稱。哈美族 (Hame) 居於內陸的湖泊區西南部,哈馬萊賽特 (Hamalaiset, Tavastians) 的核心地區。卡札萊賽特族 (Karjalaiset) 居於最東部,也稱為卡瑞里亞人 (Karelians) 。這三大部落之間橫隔著荒野,經常互相為敵,並且受到西鄰瑞典與東鄰俄羅斯虎視眈眈 ( 此為芬蘭史的恆常主題 ) 。瑞典希望芬蘭人信仰天主教,俄國希望帶領他們到東正教。十二世紀,瑞典烏普撒拉主教亨利 (Henry, bishop of Uppsala) 在芬蘭殉教,成為芬蘭的保護聖人 (patron saint) 。
二 . 瑞典支配時期 (1155--1809)
公元 1155 年, 瑞典國王艾理克 (Eric) 侵入芬蘭,企圖鞏固新信仰,稱為首次十字軍 (crusade) 。第二次十字軍 (1238 年或 1249 年 ) 則在哈美族之間建立新秩序。最後,瑞典擴張勢力於卡瑞里亞, 1293 年建立維堡 (Vyborg, 芬蘭文作為 Viipuri) 。但是在卡瑞里亞,瑞典與俄羅斯發生沖突,雙方交戰, 1323 年締和,瓜分卡瑞里亞,首度建立芬蘭東方疆界。
在瑞典統治下,芬蘭諸部落首度統一,唯有東卡瑞里亞人除外。瑞典人也移民芬蘭,集中在南岸與西岸。 1362 年芬蘭人獲得選舉瑞典國王的權利,這表示芬蘭與瑞典其它省份地位平等,芬蘭也成為瑞典領土的一部份。 十六世紀 在中古時代,芬蘭其實是在兩個權威統治下。 一是瑞典國王與其最高代表,一是駐在土庫 (Turku, 瑞典文 Abo) 的主教。主教經常是最有實力的人物,大都是飽學之士,通常留學巴黎索邦大學 (Sorbonne) 。主教阿格理科拉 (Mikael Agricola, 1510--1557) 創造芬蘭文字, 1548 年其翻譯的新約聖經出版。他也曾留學德國威登堡 (Wittenberg) ,受教於馬丁路德,響應他的宗教改革。 1593 年,瑞典宣布路德教 (Lutheranism) 是芬蘭國教。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一世瓦薩 (Gustav I Vasa, 1523--1560) 英明有為,推翻丹麥對於瑞典 ( 包括芬蘭 ) 的霸權。他也切斷瑞典與天主教的關系,並且鼓勵芬蘭人往北部與東部移民,因而掀起與俄羅斯的冗長戰爭。他的子孫爭奪王位,芬蘭也因而陷入內亂。從 1596 到 1597 年間,芬蘭農民揭竿起義 (Club War) ,反對芬蘭貴族弗萊明 (Klaus Fleming) 的實際統治。 十七世紀 1617 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 . 阿道夫 (Gustavus Adophus, 1611--1632) 與俄國簽訂史托波瓦和約 (Peace of Stolbova) ,往東擴疆,兼並拉多加湖 (Lake Ladoga) 周遭與因格里亞省 (Ingria) ( 一個世紀後的聖彼得堡即建在該省境內 ) 。接著,阿道夫參加三十年戰爭 (Thirty Years War, 1618--1648) 與歐陸政治,芬蘭也被迫付出代價。
查理十二 (Charles XII,1697--1718) 發動大北方戰爭 (Great Northern War, 1700 --1721) ,與四鄰為敵,結果喪失因格里亞省與芬蘭東南部。戰爭期間,俄國曾經佔領芬蘭八年 (1713--1721) ,大肆蹂躪,芬蘭人稱之為大天譴 (the Great Wrath) 。在接著的瑞俄戰爭期間 (1741--1743) , 俄國女皇伊利沙白建議芬蘭接受在俄國保護下自治,但是只兼並一小片土地。
這兩場戰爭使得芬蘭人懷疑瑞典的保護能力。在接著的戰爭期間 (1788--1790) ,有些芬蘭軍官響應伊利沙白女皇的構想失敗。芬蘭人逐漸產生身份意識,土庫大學 (University of Turku) 的波坦教授 (Henrik Gabriel Poethan, 1739--1804) 即鼓勵學生研究芬蘭歷史。
三 . 俄羅斯附庸國 (1809--1917)
1808 年俄瑞戰爭復起,次年俄皇亞歷山大一世 (1801--1825) 在波加 (Borga, Porvoo) 召開芬蘭國會 (Diet) ,承諾尊重芬蘭現有憲法與宗教及其它機制。同年瑞典戰敗,割讓芬蘭。俄皇不兼並芬蘭,允許芬蘭廣泛自治, 1812 年又歸還十八世紀兼並的卡瑞里亞。
俄皇亞歷山大兼任芬蘭大公 (Grand Duke) ,指派流亡俄國的芬蘭獨立人士戈朗 (Goran Magnus Srengtporten) 為大總督。然而繼戈朗之後,大總督都由俄國人擔任,其它官員仍由芬蘭人擔任。芬蘭國會 (Diet) 擱懸,史稱官僚統治時期 (Era of Bureaucracy, 1809--1863) 。 芬蘭民族主義成長 芬蘭從瑞典王國的一部份, 變成帝俄保護下的自治的大公國 (Grand Duchy) ,版圖也告擴大。當時適逢浪漫主義與民族主義橫掃歐洲,促成芬蘭國家意識的成長。 1820 年土庫大學教授阿維德森 (Adolf Ivan Arwidsson) 主張改善芬蘭語文的地位。許多年來,瑞典文一直是芬蘭行政、司法、教學、與幾乎所有文化生活的唯一語文。在受過教育的人士中,唯有傳教士仍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芬蘭語。
1835 年隆洛特-加龍省 (Elias Lonnrot) 搜集的芬蘭民間故事集
H. 俄羅斯中距離芬蘭最近的城市
俄羅斯跟芬蘭之間的邊境線很長,沿線都有一些小城市。
如果是說主要城市的話,離芬蘭最近的城市是維堡(Vyborg),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俄羅斯從芬蘭搶過去的城市(當時是芬蘭最大的城市)。維堡距離現在的俄芬邊境大概30公里
聖彼得堡離芬蘭邊境一百多公里,從來都不是芬蘭的領土。
I. 聖彼得堡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在俄羅斯在西北邊境上,在東歐平原上,波羅的海東北邊。在芬蘭灣與拉多加湖之間。是俄羅斯的三城市之一。(俄語: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舊稱: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 和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俗稱:Питер )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是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也是僅次於莫斯科的俄國第二大城市。
該市於1703年由俄國沙皇彼得一世下令建造,由該城的第一座建築物——扼守涅瓦河河口的聖彼得保羅要塞命名。城名直接譯自德文「Sankt Peterburg」。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國出現反日耳曼情緒,沙皇政府遂將聖彼得堡改名為彼得格勒。其後蘇聯成立,為紀念領導者列寧於十月革命時曾於該市發動革命,於1924年列寧逝世後,將市名改為列寧格勒。1991年蘇聯解體後,經市民投票,恢復聖彼得堡的舊名。
(註:「格勒」是俄語中「城市」的意思。)
聖彼得堡與歐洲其他城市最大差別在於,所有歐洲首都名稱均為一個字 ,並且僅擁有一個含義;然而聖彼得堡的名稱卻來自於三個不同的起源:「聖」— 源自於拉丁文,意味「神聖的」,「彼得」— 使徒之名,在希臘語上解釋為「石頭」「,堡」— 在德語或者荷蘭語中稱為「城市」;如此一來,聖彼得堡的名稱不但和彼得大帝之名互相吻合,並且同時說明者,這個年輕的城市蘊含著不凡的文化背景來源。它不但沿襲了德國及荷蘭的文化傳統,並且城市的象徵意義和以聖徒彼得為守護神的古羅馬緊緊相關。有趣的是,甚至聖彼得堡市徽——一個左右交叉的海錨,也類似羅馬梵蒂岡的徽章。
地理
聖彼得堡位於芬蘭灣的最入處。為大涅瓦河和小涅瓦河匯聚的三角洲地帶,在18世紀初,這里還是一片沼澤。隨著聖彼得堡市的建造,人工運河在市內縱橫交錯,這些運河是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開鑿,以舒緩因芬蘭灣水淺而倒灌進入聖彼得堡的海水。聖彼得堡共有42個小島,由423座橋梁連接。
歷史
聖彼得堡始建於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市名源自耶穌的弟子聖徒彼得。1712年,聖彼得堡成為俄國首都。其後200餘年,它始終是俄羅斯帝國的心臟。聖彼得堡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涅瓦河河口,是俄羅斯第二大城、重要的工業中心和交通樞紐。城市發端於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查亞茨島上建立要塞,後擴建為城,稱聖彼得堡。1712年俄國首都從莫斯科遷到這里,持續200餘年。1914年改稱彼得格勒,1924年列寧逝世後又命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蘇聯解體後恢復聖彼得堡舊名。涅瓦河三角洲上數十條縱橫交錯的水道和運河,把大地分割成近百個小島,靠400多座橋梁相連,使聖彼得堡具有獨特的「水城」和「橋城」景觀。中心城區在大涅瓦河南岸,全市最繁華的涅夫斯基大街(涅瓦大街)橫貫城區,海港、河港和各類工廠分布在外圍的瓦西里耶夫島區、彼得格勒區和維堡區,昔日帝都留下的俄羅斯古典建築群和名勝古跡比比皆是,如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冬宮與皇宮廣場、夏花園與夏宮、海軍總部大廈、聖伊薩克大教堂、十二月黨人廣場、斯莫爾尼宮……涅瓦河哺育了燦爛輝煌的俄羅斯文化,使聖彼得堡成為著名的科學文化城,羅蒙諾索夫、門捷列夫、普希金、果戈里等許多傑出的科學家、文學家都在這里生活和工作過,城內擁有數以百計的科研機構,數十所高等院校,以及眾多博物館和圖書館、影劇院等。
在1703年5月27日以聖三一之名,於兔子島上舉行了隆重的聖彼得堡奠基儀式;彼得大帝首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島上修建了彼得保羅要塞,駐重兵把守,以防禦瑞典軍隊的進攻;至此,波羅的海出海口從此納入俄羅斯版圖,彼得大帝創建了波羅的海艦隊,使俄羅斯在歷史上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海軍,而他也當之無愧的稱謂俄羅斯的海軍之父。
1703年就是聖彼得堡的奠基年。自此,城市漸漸的從要塞開始發展起來。建造這座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約有十萬名工匠被派駐到工地上勞作,因為彼得堡是一片沼澤地,所以彼得大帝還下令,把全國所有的石頭運到這里充當地基,其他任何地方禁止用石頭蓋房子;此外,從外地來這里的船隻也要交稅,所謂的稅並不是錢幣,而是隨船運來的石頭。按當時的規定,大船要攜帶30塊,小船要攜帶10塊,每塊不小於10磅。
1914年前稱聖彼得堡(Sankt Pitersburkh,Sankt Peterburg),1914-1924年稱彼得格勒(Petrograd),1924-1991年名列寧格勒(Leningrad),1991年復稱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 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在聖彼得堡市內有世界第三大教堂—聖埃薩大教堂又稱伊薩基輔大教堂,這教堂始建於1858年,歷時40年之久才能竣工,內部以墨綠色大理石裝飾,天花壁畫是用十四種不同寶石鑲成,祭壇前之聖像全部用鍍金鑲成,是個不可多得的觀光勝地。
彼得宮坐落於市郊西面的芬蘭灣南岸,佔地八百公頃,是沙皇的夏宮,在富麗豪華的花園中,有各種布局巧妙的噴泉和金像,有的噴泉還會戲弄人,若不慎踏中機關,水柱便由四面八方噴來,其樂無窮。彼得宮更被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宮」。
而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亦是位於聖彼得堡,這也是以往的沙皇冬宮,現為俄羅斯國立博物館的一部分,內藏有世界珍貴的名畫和雕塑,如著名的達芬奇、畢加索、梵谷等名家的油畫。名貴鍾表器皿達二百七十萬件,集世界各地之大成。此外,市內之名勝如尼華河、皇宮大廣場、列寧紀念像等也是值得一游的。
聖彼得堡還是世界上少數具有白夜(不夜城)的城市,每年的5月至8月城市中幾乎沒有黑天,白夜時漫步在靜靜的涅瓦河畔,遙望著蔚藍天空的北極光,感覺猶如在夢幻中一般。 在觀光之餘,遊客也可瀏覽一下納夫斯基大街,這里有很多售賣充滿民族特色商品的店,遊客在此一定可以買到所喜愛的紀念品,滿載而歸。
聖彼得堡 (Saint Petersburg) 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東端的涅瓦河三角洲,現有人口約500萬(2006年7月)。聖彼得堡是座與威尼斯齊名的水城,整座城市由40多個島嶼組成,70多條天然河流和運河迂迴其間,粼粼碧水與典雅建築相映成趣,古風古韻的大小橋梁宛若長虹卧波。聖彼得堡是名副其實的橋梁博物館,除鐵路公路橋外,300多座橋梁將這座水城連成一片。
聖彼得堡市涅瓦河岸邊的著名古建築彼得保羅要塞
J. 維堡的介紹
維堡是俄羅斯西北部列寧格勒州重要港市。在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北岸的維普利灣口,東南距聖彼得堡12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