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各國政府對伊拉克戰爭的態度
美國政府宣稱有49個國家支持該軍事行動。但真正參戰的國家只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波蘭四國,丹麥政府宣布對伊拉克宣戰,並派遣了兩艘軍艦支援美軍。日本等多個國家提供後勤支援。
這場戰爭遭到俄羅斯、法國、德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阿拉伯聯盟、不結盟運動等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批評與譴責。
奧地利等多個國家宣稱,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由於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已經違反了國際法。埃及籍的聯合國前秘書長布特羅斯•加利譴責該軍事行動,認為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奧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聯軍戰機飛越其領空,沙烏地阿拉伯禁止美軍導彈通過其領空襲擊伊拉克。
全球普遍的反戰情緒最終導致了全球反對對伊戰爭大遊行。
㈡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俄羅斯曾經想出兵伊拉克,這是真的嗎
很明顯不是真的,因為俄羅斯根本就沒有想和美國對剛的想法。畢竟俄羅斯自己也知道,要是真的在實力上進行對比,俄羅斯是根本不佔優的,所以它才不會怎麼管美國在伊拉克乾的好事,而且俄羅斯也認為美國不會對伊拉克動手。
這次的伊拉克戰爭,伊拉克輸得一敗塗地。畢竟美軍抓住了伊拉克空軍的弱點,一擊到位,很快的就把戰局拿下,確實是大家沒有想到的。
㈢ 伊拉克戰爭的相關爭議
伊拉克戰爭是一場有爭議的非法戰爭,它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
美國政府宣稱有49個國家支持該軍事行動。但真正參戰的國家只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波蘭四國,丹麥政府宣布對伊拉克宣戰,並派遣了兩艘軍艦支援美軍。日本等多個國家提供後勤支援。
這場戰爭遭到俄羅斯、法國、德國、中國、阿拉伯聯盟、不結盟運動等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批評與譴責。
奧地利等多個國家宣稱,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由於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已經違反了國際法。埃及籍的聯合國前秘書長布特羅斯·加利譴責該軍事行動,認為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奧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聯軍戰機飛越其領空,土耳其禁止美軍通過其領土向伊拉克北部發動進攻,沙烏地阿拉伯禁止美軍導彈通過其領空襲擊伊拉克。
全球普遍的反戰情緒最終導致了全球反對對伊戰爭大遊行。
聯軍佔領伊拉克初期,由於結束薩達姆的獨裁統治,受到伊拉克民眾的廣泛歡迎。美軍進入巴格達時也曾被當地市民夾道歡迎。戰後,在美國及各國的幫助下,伊拉克經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但發展緩慢,失業人口龐大,居民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
伊拉克針對美英的軍事佔領而進行游擊戰,美國18萬佔領軍介入伊拉克戰爭,深陷比越戰更難以自拔的泥沼,兵力緊綳,使美國無餘力對付其它挑戰。美軍陣亡人數於2008年已突破4000人大關,另有3000多人死於事故,大大超過了9.11恐怖襲擊的死亡人數;除此之外,伊拉克戰爭還導致美軍50000多人受傷,許多士兵留下終身殘疾或心理陰影,導致家庭破裂等悲劇。
㈣ 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出動大量精銳部隊,為何俄羅斯按兵不動
【女神說軍事第768期】隨著伊拉克戰爭的的結束,世界上很多與伊拉克有千絲萬縷關系的國家都要搬出檯面評價一番。在上個世紀,蘇聯還未解體的時候,和伊拉克的關系是相當友好的。但是為什麼在後來伊拉克處於這樣的水深火熱之中都不見俄羅斯出面呢?
為何俄羅斯按兵不動?俄羅斯的軍實力是有目共睹的,是世界上少有的在軍事實力上能和美國相抗衡的國家。就在前段時間剛剛解結束的敘利恐怖活動中,俄羅斯也是盡了很大一份力量的。但是就當是的形式來說面對友好國的困難,俄羅斯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
首先從伊拉克爆發的事件背景上來看,伊拉克戰爭的爆發是在2003年。而此時俄羅斯剛從上世紀的蘇聯解體的痛苦中蘇醒出來。蘇聯解體給俄羅斯國家經濟帶來的倒退是巨大的,一直臨近2008年才勉強超越了以往最巔峰的時期。
所以說當時的俄羅斯也是自顧不暇,已經沒有了當時和美國兩國對峙時的實力了。雖說軍事實力勉強可以對抗,但是後期戰爭軍費供應不足啊。沒有費用的支撐一切都是空談,打仗都是燒錢的這不是都是眾所周知的嘛。
在戰爭爆發前,伊拉克對外宣稱軍事實力在世界排行前三的。也不是伊拉克信口雌黃,是真有這個實力。在整個中東地區,軍隊裝備最大、最精良的部隊就是伊拉克了。對於伊拉克在接下來戰爭中一塌糊塗表現不僅是俄羅斯驚訝,連對手美國都不敢置信。
美國出動大量精銳部隊!此外,在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曾想通過政治在聯合國方面去阻止美國和伊拉克的戰爭,但是無濟於事。畢竟俄羅斯當時已經沒有太大實力,所以在當時說話的腰桿也不強硬,只能是看著戰爭的開始到結束。看來生存法則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國際都是一樣的,實力才是硬道理。
軍事知識鏈接:我國目前領先西方的幾種超級武器!
死光A超遠距高能激光武器:死光A重型激光武器至少領先世界15年。死光A殺傷力大,可摧毀30000多千米內的敵方目標,比如在2-3分鍾內摧毀一艘潛艇,還可以用衛星接力,只要地面激光武器將激光發射到衛星上,衛星就將光線折射到地面激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中子彈:中子彈是第三代核武器,是一種在氫彈基礎上發展、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力、威力為千噸級的小型氫彈。它雖然殺傷力量小,主要殺傷人員,但對電子系統的破壞非常巨大。世界上只有美、俄、中三國能夠製造中子彈。東風-31A(DF-31A)洲際彈道導彈:DF-31A採用三級固體火箭,長13米,直徑2。25米,質量42噸,採取加固地井、公路機動、鐵路機動三種平台,最大射程12000千米。戰斗部可以裝載3-6枚15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或者裝載一枚100萬噸熱核彈頭。制導方式有捷聯慣性、彈道計算機、激光陀螺、北斗衛星導航。圓周偏差率:井射型號100米,車載激動型號150米。DF-31A領先美國「民兵-III」洲際導彈一代,進入世界洲際導彈前三名不用質疑。東風-41型(DF-41)洲際彈道導彈:DF-41長16。5米,彈徑2。78米,重量63。5噸,採用三級固體燃料推進,採用三軸液浮慣性陀螺+數字式空間計算機的制導方式,精度是100-200米,採取公路機動平台、鐵路機動平台、加固地井發射三種方式部署。戰斗部可以裝載一枚1200千克的30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或者裝載6枚200千克3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或者裝載10枚20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㈤ 2003伊拉克戰爭時世界各主要大國的態度是怎樣的
單極是否就是「一超+X強」。
有的學者認為,「單極世界也可能是由一超伴X強共同建立的」。有的學者則斷言:「單極已經收攏了多極化中的若干『極』(如德國、法國和英國)」,「日本也被收攏於單極之內」,「擁有19個成員國的北約是單級的有效載體」。其主要理由是:歐洲、日本與美國的「經濟利益、安全利益、以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有著廣泛的、根本的一致性」,不是抗衡美國的力量。這種看法顯然欠妥。
(1)從本質上看,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存在根本的利益沖突和非一致性。
資本的本性就是增殖和擴張,由此導致了資本之間的激烈競爭和利益對抗。競爭和對抗,不僅表現在國內,也表現在國際上。國家作為政治代理人無疑為這種競爭和對抗服務。從而使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成為國際社會基本矛盾之一。這種矛盾的激化導致它們之間無數次戰爭,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戰後,它們之間盡管無戰事,當前經濟全球化又密切了它們之間的聯系,但這並不是意味著,資本性質的改變以及它們之間矛盾和利益的消失。列寧在批判考茨基的「將以實行國際聯合的金融資本共同剝削世界來代替各國金融資本的相互斗爭」、「超帝國主義論」時,指出「考茨基掩蓋帝國主義的最深刻的矛盾,就必然會美化帝國主義」。(《列寧選集》,3版,第2卷,678、681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我們分析當前國際形勢時,應當重溫列寧這一論述。
(2)從現實發展趨勢上看,美國與西歐、日本的關系,並非在「收攏」。
經濟全球化密切了它們之間的聯系,但也加劇了它們的競爭。美、日、歐在經濟上的激烈競爭以及由此而導致的摩擦、糾紛、對抗,有目共睹。1999年12月,世貿組織西雅圖會議無果而終,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它們之間矛盾的尖銳性。我們在分析國際問題時,當然應看到兩種政治制度和多種意識形態的對抗性,以及美、日、歐內在的一致性,但也不應當忘記: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下,國家現實利益成為影響國際關系發展的主導因素。美國為了控制歐洲,強調新大西洋主義和北約的作用,但西歐大國卻主張歐洲自主防務,並加緊組建「歐盟快速反應部隊」。日本早在戰後就與美國結成軍事同盟,而最近美日安保體制擴大化,既反映了美日聯合加強亞太防務的意圖,但更表現出冷戰後日本急於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獨立發揮軍事作用的動機。在日本的對外戰略中,美日安保體制擴大化是其最終擺脫美國束縛、稱霸東亞的跳板。
(3)從西方大國和重要力量的戰略來看,都沒有提出「一超伴X強」共同組建單極世界的主張。
美國政府制訂的「新世紀的美國安全戰略」,以及美國的政界要人、戰略家們的言論,都非常明確地指出,美國的戰略目標就是要領導整個世界,建立美國領導下的世界新秩序,把21世紀建成為「美國世紀」,歐洲、日本均在其領導之列,它決無與之共同組建單極世界的打算。法國公開主張世界格局的多極化。德、英、日以及歐盟不僅沒有同美國相伴共同組成一極的表示,相反都反對建立由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一超伴X強」共同建立單極世界,恐怕是缺乏現實依據的主觀意斷。
㈥ 請問各位對伊拉克戰爭與戰後的伊拉克有什麼看法與評價
戰爭後的伊拉克:伊拉克戰爭已結束(嚴格地講,還不能說戰爭已結束,因布希政府一直未宣布戰爭取得了勝利。)近半年了,但人們並沒有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這次伊拉克戰爭,是美國二戰以來唯一沒有經過聯合國安理會授權而向一個主權國家發起的戰爭,是美國「先發制人」戰略的首次使用,從而開了一個極危險、極惡劣的先例。戰爭不僅留給世人更多的思考和懸念,也使這個不平靜的世界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下面就伊拉克戰爭的影響談自己的看法。
一、聯合國的命運受到嚴重挑戰戰爭是殘酷無情的,再好的武器也是毀滅、殺人的工具。正是戰爭給世界的災難太多、太深,才產生了聯合國,產生了《聯合國憲章》。保衛世界和平,反對戰爭以及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是聯合國成立時的宗旨。為了對戰爭的行為加以限制,聯合國通過了種種規定:①禁止向主權國家宣戰;②對戰爭的方式加以限制;③對戰爭規模的限制及中立國保護;④戰爭應當有正義的理由等。半個多世紀以來,聯合國作為當今世界最權威的政府間多邊組織,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方面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冷戰結束後,安理會的作用有了明顯上升,大多數國家都主張在聯合國的框架下相互合作,避免和解決成員國之間的分歧與沖突。2002年初,關於伊拉克問題提交聯合國審議,由此產生了1441號決議,在此基礎上,聯合國武器核查團進入伊拉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布希政府的真正目的是推翻薩達姆政權,扶植一個親美的政權。在難以得到安理會支持的情況下,拋開聯合國,一意孤行地實施軍事打擊,任意踐踏《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基本准則。是對主權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等公認的國際關系准則的直接侵害。布希政府公開提出:聯合國要麼幫助他對付薩達姆,要麼將會「以一個無能的、不重要的辯論社團的形象逐漸在歷史上消失」。可見,伊拉克危機實質上是聯合國危機。這場戰爭揭示了一個嚴酷的事實:美國的影響力已經到了左右聯合國命運的程度!
二、美主導下的戰後西方聯盟體系出現危機眾所周知,二戰結束後,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蘇聯,美國通過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及組建北約組織等措施,建立起美主導下的戰後西方聯盟,對社會主義蘇聯實行冷戰。西歐國家為了迅速實現經濟復興和自身安全的需要,也心甘情願唯美國的馬首是瞻。盟國體系成為美推行歷次全球戰略必不可少的工具。但隨著冷戰的結束,美歐失去了共同的敵人,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提升,西歐對美國戰略意義下降;另一方面,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西歐實力的增長,自主意識不斷增強,「離心傾向」不斷增大。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國與歐洲盟友的矛盾日益公開化、尖銳化:法、德公開反對美國對伊動武的強硬態度,使美國通過安理會讓戰爭「合法化」的企圖成了泡影;法、德、比否決美向土耳其提供安全保障的建議;土議會拒絕批准美國在土耳其部署軍隊;就是一向跟隨美國的「馬庇精」――英國,在這次對伊動武的美國「盟友」中,「貢獻」最大,然而也並非是鐵板一塊,在伊拉克的戰後重建中也產生了較大的分歧。《今日美國報》(紐約3、18日)稱:美對伊發動的戰爭將不只是推翻薩達姆政權,另一個潛在的受害者是在二戰以來就統治世界的全球聯盟體系。甚至有人說,布希正在親手殺死美國親生的孩子(孩子:指美國一手制定的國際體系和盟國體系。)。《紐約時報》將3、16日舉行的布希同英、西班牙首腦的會談說成是「孤立勢力」的首腦會談。一些歐洲學者也預言:「舊的跨大西洋聯盟的終結已顯露端倪」。
三、中東地區的政治格局將更加動盪布希政府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不管他的理由多麼冠冕堂皇,但人們都清楚,那隻不過是一個並不高明的借口,其真正的用意是要推翻薩達姆政權,建立一個親美的政權,在中東樹立一個「民主」的樣板,進而向整個阿拉伯世界輻射,為建立一個美國治下的世界新秩序開辟道路。但是,民主不是槍桿子打出來的,文明也不能依靠武力來移植。美改造伊斯蘭世界的構想及在中東問題上的偏袒立場,將不可避免地引發阿拉伯及穆斯林世界的普遍對立與仇視。阿拉伯人普遍認為,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並不是解放伊拉克人民,而是對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的侵略,因此,阿拉伯人對西方、尤其是美英的仇恨可能再度被挑起。黎巴嫩的一位回教精神領袖表示,這場戰爭凝聚了整個回教世界,如果發生更多的殺戮,或美國長期佔領,大家將會預見新一輪無法控制的恐怖活動。一位親美的約旦官員也說:這次戰爭喚醒了大家對過去的記憶,美國又得罪了新一代阿拉伯人。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警告說:「當戰爭結束以後,如果真能結束的話,這場戰爭將會帶來可怕的後果。過去只有一個拉登,今後會有一百個拉登。」日本《時代》周刊專欄作家船橋洋一在4月5日的文章中稱:「伊拉克戰爭將會開啟地獄之門。戰爭不僅將使伊拉克,而且將使中東今後的地區秩序發生根本性變化。它也許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斯曼帝國垮台以來最大的地區秩序重組的導火線。」
四、將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伊拉克戰爭沖擊世界安全格局,不少國家開始調整軍事戰略。二戰結束後,缺少軍事力量的歐洲逐漸變成「經濟的巨人,軍事侏儒」,在這次伊拉克問題上,美國從頭至尾都沒有太把歐盟當回事,使他們深刻認識到:要想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有舉足輕重的發言權,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歐盟委員會主席普邏迪稱:「伊拉克危機把我們引到一個新的十字路口。我們必須選擇一條新的道路------如果歐盟希望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有效和更積極的作用,就必須擁有更有效的防務。」為此,2003年4月底,法、德、盧森堡、比利時4國在布魯塞爾召開了關於歐洲共同防務的首腦會議,提出盡快建立歐洲「集體能力核心」,組成歐洲快速反應力量,成立多國行動司令部等一系列主張。時隔數日,歐盟15國外長和10個候任國外長於5月初在希臘聚會,一致同意起草歐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同安全戰略草案,並提出這些問題可能採取的措施與行動。5月19日舉行的歐盟國防部長會議上,正式宣布其組建的快速反應部隊已具備所設計的行動能力。原則上已擁有在緊急情況下採取軍事行動處理危機的能力。俄羅斯在反思其軍事戰略,接連不斷舉行軍事演習,尤其是俄印聯合軍事演習,其目的很明顯:一是顯示俄印兩國的傳統軍事盟友關系,以實現俄羅斯海軍向印度洋戰略要地進軍的昔日夢想;二是向全世界展示俄海軍的最新實力,「提醒」各國不能隨意忽視俄羅斯的實力,必須在伊拉克戰後重建中充分考慮俄羅斯的利益。為了再現其軍事大國的雄威,俄專家強調,俄羅斯軍隊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盡快縮小與美國之間的技術差距。為此,他們建議:俄軍在2010——2015年間建立研製未來武器的高科技基地,並設立聯合司令部和快速反應部隊,一旦遇到突發情況,由聯合司令部指揮快速反應部隊在短期內完成戰略部署。日本國會眾議院在5月15日通過了包括《應對武力攻擊事態法案》、《自衛隊法修正案》、《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修改案》在內的「有事法案」,謀求「先發制人」。這一系列法案的通過,標志日本防衛和安全政策正面臨重大轉變,和平憲法名存實亡,力圖躋身軍事大國之列。據新華網東京6、22日電,為了對付可能出現的彈道導彈威脅,日本政府決定在2008、3月底之前,建立起一套耗資2000億日元的彈道導彈防禦和系統。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與俄羅斯大做軍火交易。俄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5月上旬訪問韓國時承認,自中東局勢開始緊張以來,俄武器出口的訂單大幅度增加。還無不幽默地說:「由於伊拉克戰爭以及俄羅斯非法向巴格達出售武器的指控,在過去一個月中,申購俄羅斯武器系統的數量反倒增加了。多謝免費刊登廣告。」至於伊朗、朝鮮等「邪惡軸心「國,為了自身安全起見,更是加大對軍事的投入。毋庸置疑,美國在軍事、科技、經濟等諸多領域擁有超群優勢,是唯一的超級大國,企圖按照美國的意志建立單極世界。但它過於迷信武力,認為武力能解決一切。世界史上的無數史實證明:這只是帝國衰亡的前兆。正如有遠見的政治家、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其新著《美國需要外交政策嗎?》中所說:「不管美國覺得自己的目的多麼無私,只要它明確堅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就可能促使全世界其他國家逐漸團結起來反對美國,把美國逼入不利地位,最終孤立美國並使美國的國力耗盡枯竭。通往帝國的大道往往導致國家的衰敗,因為對無限權力的追求必定削弱國內的約束力量。」「現實主義過了頭就會造成停滯,而理想主義過了頭則會導致發動類似宗教聖戰那樣的運動,最後以理想破滅而告終。」
㈦ 當年俄羅斯為什麼沒救伊拉克
沒有能力 當時美國如日中天,俄羅斯需要美國把對手選錯,為自己贏得時間。
㈧ 伊拉克戰爭時,俄羅斯為什麼沒有救薩達姆有三點關鍵原因,哪三點呢
歷經了七年,美國打倒薩達姆政黨,最終以薩達姆的身亡結束。很多人都說,薩達姆如果當時懷著俄羅斯的大腿根部,只需俄羅斯能在中間出示點援助,再不濟生產製造個機遇,就可以把薩達姆帶回家。那麼簡易的實際操作就可以把薩達姆做大做強,當初俄羅斯為什麼就對薩達姆政黨置若罔聞的呢?事實上要了解也非常簡單,這三大緣故十分重要。
伊拉克的兵敗太過度快速了,這在其中的緣故除開美國軍隊過度強勁以外,伊拉克內部瓦解也是一大要素,美國軍隊基本上沒有碰到哪些好點的抵禦,許多伊拉克部隊要不就地散夥,要不改旗易幟,缺失人心的薩達姆實際上救不救對俄羅斯都實際意義並不大。
㈨ 俄羅斯如今出兵敘利亞,當初為何要放棄伊拉克呢
看到如今俄羅斯出兵敘利亞,鐵了心的維護巴沙爾政權,大家不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蘇聯和伊拉克關系那麼好,那當初為何沒有出兵幫助薩達姆呢?其實,有這樣的疑問很正常,畢竟現在的敘利亞巴沙爾和當初的伊拉克薩達姆境遇非常相似,比如美國聯軍打擊薩達姆政權時,採用的理由是當年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現在的美國照方抓葯,也同樣指責巴沙爾政權使用了「化武」,如果沒有俄羅斯出面澄清,那美軍早在奧巴馬時代就會對敘利亞動武了!
另外,我們再從深層次分析,美國當年打擊伊拉克,也是為了消滅蘇聯在中東的盟友,相當於另一種冷戰行為。這和現在的敘利亞局勢一模一樣,軍迷估計都知道,目前的敘利亞已經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最後一塊控制地了,如果就這樣被西方勢力消滅,那對於強調地緣戰略的俄羅斯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
所以,無論是以前的伊拉克,還是現在的敘利亞,美國對他們動武,都會觸犯到俄羅斯的利益。但事實上,俄羅斯如今出兵幫助巴沙爾,而當年的蘇聯卻任由薩達姆政權被推翻,這確實值得讓人深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其實,在薩達姆統治時期,也是伊拉克近代最輝煌的時代!當年的伊拉克依靠石油資源,真的是國富民強,盡管和伊朗打了八年的仗,依然是中東地區數一數二的經濟和軍事強國,而國民的生活水平,也高居世界前十,非常讓人羨慕!
但隨後薩達姆卻逐漸與蘇聯走的越來越近,不僅與蘇聯保持了良好的國際關系,而且也引進了大量的蘇式武器裝備,這讓開始支持他的美國心裡很不是滋味,有錢不買我的武器,卻向我的死對頭示好,你這不是明目張膽的背叛嗎?換句話說,這也是之後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根本原因。
當然,美國對伊拉克動武,也不僅僅是因為這一點原因,最主要還是薩達姆一些反美的行為,最終讓當年的美國總統老布希徹底抓狂!第一是薩達姆宣布拋棄美元,用其它貨幣進行石油交易結算,這對美國的全球貨幣經濟來說,是威脅巨大的舉動;第二是薩達姆在國際公開場合抨擊老布希政權,在中東事務上處處與其做對,這相當於打美國總統的臉,這也是美國喪失中東控制權的主要威脅。
第三不用多說了,自然是以色列感到了威脅,當時的伊拉克非常強大,軍事排名世界第四,僅次於美蘇中。而且薩達姆也曾公開表示要消滅以色列,這種言論,勢必讓這個危機感很強的民族感到了威脅,所以自然會想方設法的推翻薩達姆政權,這在之後的科威特戰爭和沙漠風暴行動中,以色列的目的表現的非常明確。
通過以上三點,自然就看出了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最終原因,說白了,還是其失控了,倒向了蘇聯與美國對立。如果薩達姆像現在的沙特一樣,處處聽從美國的意見,就算你再獨裁,再購買蘇式武器發展軍事,也不會遭到滅頂之災!
綜上所述,現在就可以揭曉答案了,為什麼當年蘇聯會放棄伊拉克這個盟友呢?第一次,蘇聯在1991年宣布解體,而同年美國聯軍對伊拉克發動了「沙漠風暴」軍事行動,這就說明,當時的蘇聯自顧不暇(時間僅差了幾個月);第二次,2003年伊拉克戰爭,此時俄羅斯國內剛剛結束車臣戰爭,再加上經濟不景氣,也根本無力阻止美國聯軍軍事行動;這里還要特別提一下,小布希想方設法把柯林頓趕下台,子承父業延續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這一切都是計劃中的事,薩達姆政權必須被推翻,其中的奧妙恐怕只有布希家族才知道!
㈩ 對伊拉克戰爭的評價
一,伊拉克戰爭是一場非正義戰爭。
二,雖然美英等是打著打擊侵略者、反對獨裁、傳播民主、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旗幟,但是事後的事實證明美英的開戰理由全部是美國的情報機關捏造的。
三,伊拉克戰爭中,美國使用了大量的貧鈾炸彈,造成伊拉克環境的放射性污染,造成戰後畸形兒的大量出生。美國在戰爭中還使用另外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雲爆彈,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放射,但是所使用地區生物無一倖免,這種完全的屠滅也是反人類的。
四,美國及其盟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從直接的目的,是控制石油資源,從遠的目的,是打擊任何試圖拋開美元交易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