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有一種樂器的聲音超像中國的古箏,這是什麼樂器
俄羅斯有一種樂器的聲音超像中國的古箏,名字叫古斯里琴。
古斯里琴,俄羅斯一種民間樂器,聲音有點類似於楊琴、琵琶或古箏的音色。
「古斯里」一詞源於古斯拉夫語,表示琴弦之音,指稱所有與打擊樂和吹奏樂不同的的弦樂。在俄羅斯,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的「古斯里」,不同歷史的時期,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其形態各異。既有豎琴,又有平桌式古斯里琴。古時候這種琴的琴弦數量沒有一定之規, 4、5、6、9......可多可少。琴箱的大小也隨心所欲,大的古斯里琴有85厘米長,而最小的只有35.5厘米。古斯里琴的琴弦是金屬製作的,其音色錚錚入耳,動人心弦。
在俄羅斯風俗中,古斯里琴是最普及的民間樂器。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里,還是慶典儀式上都能聽到這古老的琴聲。在俄羅斯民樂漫長的發展進程中,古斯里琴這種「本土」樂器也曾有過被教會「驅逐」的經歷。17世紀,那些用古斯里琴伴奏的聖詩演唱者和流浪藝人們在教會和上層社會的打壓下,幾乎在俄羅斯「絕跡」。直到 19-20世紀之交,古斯里琴才得以重見天日,回到百姓生活中,重返民樂禁地——教堂。
隨著教會音樂的發展,古斯里琴「家族」也不斷擴大,各種古斯里琴千姿百態。19世紀最「時興」的是「頭盔式」古斯里琴。20世紀初來自聖彼得堡的音樂大師,斯莫連斯基和普利瓦洛夫(О·У·Смоленский и Н·И·Привалов)創新了古斯里琴的設計,推出一種三角形的古斯里琴,其琴弦固定為12-13根,其音色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蘇聯時期著名的古斯里琴演奏家洛克申內伊(Д·Локшиным)還設計出了帶有半音音列的高音古斯里琴。1914年俄羅斯民樂師佛明( Н·П·Фомин)設計出了一種鍵盤古斯里琴。演奏者在按動琴鍵的同時,撥動琴弦。這種創新大大提高了古斯里琴的演奏效果。至今這種鍵盤古斯里琴在俄羅斯民樂隊里仍倍受青睞。今天,隨著俄羅斯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民間樂器的興趣日益劇增。百姓生活中,藝術舞台上出現了一批新的古斯里藝人。這些說唱演員們用自己的古斯里琴傳承著俄羅斯傳統文化和俄羅斯藝術 。
2. Sibelius7載入了音色庫之後播放效果怎麼樣弦樂、木管、銅管樂器聲音逼真嗎
個人感覺,38g和之前6自帶的音色庫相比,沒有很大的優勢。
所以卸載了。
弦樂不是很逼真,木管、銅管我覺得還可以。
3. 柴可夫斯基<D大調弦樂小夜曲>的創作背景
作於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這首樂曲的特色不但充分發揮了主奏小提琴絢爛的近代演奏技巧,展開了色彩豐富的管弦樂,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協奏曲更新鮮的韻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國民謠的地方色彩,獨特的充滿哀愁的優美旋律,作成了格調新穎、獨特的作品。
由於這首樂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羅作曲的《西班牙交響曲》的激發而作的,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兩者之間有著共通的構想。這部小提琴協奏曲是一部歡快、活潑、充滿青春氣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現了俄羅斯人民的樂觀主義精神。這首樂曲當初相當不受世人歡迎,然而歷史最終證明這是一首絕無僅有的音樂傑作,在音樂舞台上久演不衰,成為許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中庸的快板,D大調,4/4拍子,奏鳴曲形式。規模宏大的第一樂章表現了生活的樂趣。具有俄羅斯民間音樂的寬廣氣息和明朗悠揚的詩意。其主部主題具有動人的歌唱性,體現了俄羅斯歌曲寬廣動人的氣息,彷彿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
第二樂章,短歌,行板,g小調,3/4拍,三段體。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稱為「小抒情曲」「如歌的行板」。主要旋律真摯動人,略帶傷感。彷彿從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歌聲,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氣息。
第三樂章,終曲,活潑的快板,D大調,2/4拍子,迴旋奏鳴曲形式。主題令人有俄國風激烈地敲擊之感,是屬於俄國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種。以很強的節奏,快活地進行,宛如一幅人民歡慶節日的圖畫。
4. 俄羅斯有什麼音樂院校
俄羅斯很多音樂學院世界聞名,一直有著高性價比留學之稱,對於音樂專業的藝術生來說,去俄羅斯參加音樂留學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那麼俄羅斯比較好的音樂學院有哪些?
1、聖彼得堡音樂學院
2、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
3、莫斯科格涅辛音樂學院(或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
4、聖彼得堡國立文化藝術大學
5、格涅辛音樂學院
6、新西伯利亞國立格林卡音樂學院
7、羅斯托夫國立拉赫瑪尼諾夫音樂學院
5. 喀山音樂學院,俄羅斯師范大學的弦樂排名是怎樣的
喀山音樂學院於1945年成立。喀山是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首都。在2005年喀山度過了它一千歲的生日。喀山克里姆林宮是UNESCO名勝古跡之一。在2009年喀山被俄羅斯評為第三大城市。喀山音樂學院是學習五聲音階的最高學府。五聲音階是韃靼民族音樂的"母語"。喀山音樂學院是俄羅斯聯邦在莫斯科,聖彼得堡之外第三大城市的高等音樂學府。學院在1997年俄羅斯舉辦"俄羅斯之窗"全國比賽中喀山音樂學院的學生獲得了第一。2009年喀山音樂學院被俄羅斯政府評為最優秀的音樂學府並資助學校獎金。
俄羅斯師范大學是俄羅斯全國師范類大學中最高學府,坐落於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市。創立時間為1797年,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著名的師范大學。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也是唯一冠有「俄羅斯」國家名稱的師范大學。它被公認在教育界是俄羅斯和世界的領頭人角色。有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芬蘭、荷蘭、挪威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科學中心與該校合作。有1000多名留學生在該校學習,其中不少中國學生在該校學習語言、文學、聲樂、鋼琴、心理學等專業。該校的心理學和藝術專業是世界強項,也是我國目前缺乏的學科。
6. 到俄羅斯上音樂本科 好不好 怎麼弄急!!專業人士求救
1.我就像一隻趴在玻璃上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而我卻找不到出路。
2.好好活著,因為我們會死很久很久……
3.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陰影,別怕,那是因為你的背後有陽光。
4.誰能對偶的感情就像對人民幣一樣忠誠?
5.他們說我是BT,讓我去做CT,結果我是ET。
6.一定是我的帥害S了我!
7.我喝酒是想把痛苦溺死,但這該死的痛苦卻學會了游泳。
8.不要等到人人都說你丑時才發現自己真的丑。
9.墮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當一個人墮落時非常清醒!
10.我悄悄的來,悄悄的走,揮一揮匕首,不留一個活口。
11.搞好工作,教好學生,做好網站,當好寫手,活好人生……
12.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社會復雜了,什麼人都有了。我是哪一類人呢,我正琢磨著呢?
13.我把硬幣拋向空中:如果正面朝上,就上MSN,如果背面朝上,就上QQ,如果硬幣立起來,我就去自習。
14.許多夢想被現實拿來充飢。
15.網上越囂張,網下越善良。
16.生活真他媽好玩,因為生活老他媽玩我。
17.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
18.小偷:穿別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讓他們找去吧。
19.愛情就像兩個拉著橡皮筋的人,受傷的總是不願意放手的那一個!
20.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沒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
7.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如何體現俄國民族音樂的特點
柴科夫斯基的創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紀下半葉處在腐朽的沙皇專制制度下,俄國知識分子對光明的嚮往,對黑暗現實的苦悶壓抑的感受。他善於在矛盾沖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內心體驗。他繼承了格林卡以來俄國音樂發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歐音樂文化發展的經驗,重視向民間音樂學習,他把高度的專業創作技巧和俄羅斯民族音樂傳統很好地結合起來,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強烈的戲劇性沖突和濃郁的民族風格富於獨創性地有機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為俄國音樂文化和世界音樂文化作出了寶貴的貢獻。
8. 請簡介一下俄國小提琴家奧伊斯特拉赫,謝謝!
出生地1908年9月30日,大衛·奧伊斯特拉赫生於黑海邊上的港口城市敖德薩。家庭背景他的父親是個書商,業余喜歡拉拉小提琴,彈彈曼陀林以自娛;母親是敖德薩歌劇院合唱隊隊員。在家庭的影響下,奧伊斯特拉赫從小就喜歡音樂。他聽了媽媽唱的歌劇片段,常會模仿著哼上幾句。他的音樂天份引起了以擅長教育兒童聞名的小提琴家斯托利亞爾斯基的注意。這位奧爾的弟子把他帶到自己的班上學琴,這一年奧伊斯特拉赫才滿5歲。入學"十月革命"和國內戰爭結束之後,斯托利亞爾斯基辦了一所敖德薩戲劇音樂學校。1923年,奧伊斯特拉赫考入該校,在斯托利亞爾斯基班上同時學習小提琴和中提琴。1924年他舉行了生平第一場音樂會,演奏了巴赫的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畢業考試拉的作品是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塔蒂尼《魔鬼的顫音》奏鳴曲,安東·魯賓斯坦的中提琴和鋼琴奏鳴曲。挑選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一協奏曲作為畢業匯報的曲目顯示了他的眼光和膽量,當時這部作品尚未確立穩固的地位。他十分喜歡作品中閃爍的機智。獲得大師指點1927年,在歡迎普羅科菲耶夫訪問敖德薩的音樂晚會上,奧伊斯特拉赫當著曲作者的面拉了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中的諧謔曲樂 章。當時身為榮譽貴賓的普羅科菲耶夫坐在最前排。"當我演奏的時候,他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陰沉。在結束的時候台下響起了一片掌聲,但他沒有參加鼓掌,而是邁著大步走上舞台,沒有注意觀眾的喧嘩和興奮,立即要求鋼琴家把座位讓給他,坐下來轉身對我說,'年輕人,你完全沒有像要求的那樣去演奏。'他開始向我表明和解釋自己音樂的特性。真是糟心透了…… "
許多年以後,當我已經成為普羅科菲耶夫的近友時,我曾經向他提起了當年敖德薩音樂會的情景。令我吃驚的是,他記得一切以至許多細枝末節--節目單的准確內容,加演的次數,和他一起在宴會上表演《丑小鴨》的奇什科,還有'不幸的年輕人'。這個人,如他表現的那樣,受到作者的如此'非難'。'您猜,這個年輕人是誰?'當知道這個人就是我以後,普羅科菲耶夫顯然感到不好意思。--'噢!您說什麼!'我立即看出,他是一位多麼 和藹可親的人啊。"
1927年夏天,奧伊斯特拉赫應邀赴基輔演奏格拉祖諾夫的小提琴協奏曲。在作者的親自指揮下,他和樂隊兩度合作演奏了這部傑作,取得輝煌的成功。格拉祖諾夫十分贊賞他的藝術處理。頻繁獲獎1935年,他榮獲全蘇音樂演奏家比賽第一名。隨後,他開始了向國際樂壇的進軍。幾個月後,他在華沙亨利·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上榮獲第二名;1937年,他在布魯塞爾伊薩伊國際小提琴比賽中擊敗來自21個國家的68名選手,榮登冠軍寶座。藝業更上一層樓1928年,奧伊斯特拉赫移居莫斯科,得到莫斯特拉斯教授等音樂界著名人士的指點,藝業更上一層樓。30年代開始,他頻繁到全蘇各地巡迴演出。1937年這次比賽評委之一的蒂博寫道:"奧伊斯特拉赫的名字從今天起開始傳遍全世界。世界各國都在盼望能夠聽到他的表演。"這次比賽的勝利不僅為奧伊斯特拉赫登上國際舞台鋪平了道路,而且為他藝術風格的確立定下了方向。學習 模仿這一年,奧伊斯特拉赫在布魯塞爾見到了對他的風格形成具有重大影響的兩位前輩大師。他聆聽了克萊斯勒的音樂會後,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克萊斯勒的演奏給了我永不磨滅的印象,他的非凡的才華、深刻的表演,征服了全場觀眾!"大約在 20年代末,奧伊斯特拉赫第一次在唱片上聽到克萊斯勒,立刻在小提琴表演藝術上看到了一個新天地。他演奏了大量的各式小品,刻意模仿那位非凡的維也納人的某些獨特的演奏手法:揉指、表情滑育和嘆息似的朗誦調。但是,最重要的是,這些練習幫助他掌握了細膩的色彩變化和講述作品內容的非凡技巧。許多人能夠把大型作品拉得過得去、甚至很好,但是卻演不好小品。究其根源就在於小品的內容清楚明白,表現力若不夠就難以給聽眾一個明確的印象,聽起來像練習曲一樣。
所以,真正想攀登演奏藝術高峰的人,沒有不重視小品的,它是對表達能力的嚴峻考驗。奧伊斯特拉赫後來在大型作品中能夠表達出層次那麼豐富細膩的思想感情,與他此時的錘煉密切相關。另一個影響是西蓋蒂倡導的演奏非個性化傾向,要求演奏者以體現 作曲家的意圖為最高目的,反對演奏者以過於強烈的個性特點詮釋作品,它的正面效應不言而喻,但在以後的發展中,造成了技巧一概高超,音樂個性卻過於幹人一面的負面效果。
1938年6月,米亞斯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問世,這是奧伊斯特拉赫的表演藝術喚發大作曲家創作沖動的第一個例證。這是一部帶有鮮明的個性和豐富的旋律的抒情傑作。樂思在設計得十分精巧的結構下盡情地流淌。特別是第二樂章似乎在回望著安定、幸福的往昔歲月,一股惆悵、惋惜之情掠過作者心頭、米亞斯科夫斯基是一位被低估的做曲家、他的內心世界微妙敏感,對時代的不公正也許不像肖斯塔科維奇那樣敢於仗義執言。但他是以自己委婉的方式來暗示不公正,有老年人夕陽無限好的心態。這部作品可以選擇小提琴家費金的版本,演繹十分溫暖(唱片編號:OlympiaOCD134)。演奏出現新的生機1940年問世的哈恰圖良小提琴協奏曲,給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帶來了新的生機。這部色彩斑斕的作品是亞美尼亞民間生活的一幅長篇畫卷。奧伊斯特拉赫以柔和而又稠厚的音質濃墨重彩地再現生動逼真的生活場景。他的分句溫柔細致,音色變化入微,技巧酣暢痛快。他的演奏是這部作品難以超越的典範。作曲家在他的激發下,指揮樂隊配合得極其興奮,把濃重的民族風味盡現眼前。進行慰問演出奧伊斯特拉赫在衛國戰爭期間,滿懷愛國熱忱到後方和前線慰問演出。1942年,他來到被圍困的列寧格勒舉行音樂會。戰士、工人、海員和居民都來聽他的表演。在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之後,蘇聯人民這時候從音樂中得到了多麼大的安慰!在演出過程中響起了空襲警報,但是沒有人離開音樂廳,一曲奏畢,掌聲如雷。演出結束時當場宣布授予奧伊斯特拉赫國家頒發的獎狀,這時歡呼聲響徹了整個大廳,這是對藝術家勞動的最好的報酬。
1945年,戰爭結束了,奧伊斯特拉赫與戰後第一位訪問蘇聯的美國小提琴家梅紐因合作,在莫斯科演奏了巴赫的雙小提琴協奏曲。這在當時是一件盛事,反響強烈。安排音樂會1946-1947年演出季來到了,他按照小提琴協奏曲的發展順序安排了5場規模宏大的音樂會。第一場:巴赫(E大調)、貝多芬、勃拉姆斯;第二場:莫扎特(A大調)、門德爾松、埃爾加;第三場:肖松《音詩》、沃爾頓、西貝柳斯;第四場:塔涅耶夫《音樂會組曲》、格拉祖諾夫、柴科夫斯基;第五場:米亞斯科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D大調)、哈恰圖良。從曲目安排上可以看出他有把各個時代、各個民族所有重要的小提琴曲目統統掌握到 手的雄心。第一次西方演出奧伊斯特拉赫第一次到西方演出是1945年在維也納。10年後,他來到卡內基音樂廳舉行了美國首演。克萊斯勒、埃爾曼。弗朗塞斯卡蒂、米爾斯坦、斯皮瓦科夫斯基、斯特恩、保羅·羅伯遜、施瓦茨科普夫、皮埃爾·蒙特這些音樂界的大人物都趕來聽他的演奏。"克萊斯勒的在場使我特別激動。他聚精會神地聽我拉琴,結束時,第一個站起來向我鼓掌……這一切好像在奇妙的夢中。後來,他又把他寫的貝多芬協奏曲華彩樂段送給我。我從美國帶回來的最珍貴的東西不是這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而是克萊斯勒送給我的樂譜。"事業蒸蒸日上奧伊斯特拉赫的事業蒸蒸日上。1958年他在巴黎和克路易坦指揮的法國廣播學院管弦樂團錄下了久享盛譽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唱片。這是溫暖、緩慢、舒展的演奏。奧伊斯特拉赫是個很隨和的人,從容不迫地細細品嘗貝多芬的浪漫之旅。法國樂隊以其懶洋洋的民族性格與其配合,相得益彰。這張唱片無論錄音與演奏都不如傳聞中的那麼好。貝多芬的作品,奧伊斯特拉赫與鋼琴家奧勃林合作錄制的《小提琴奏鳴曲全集》更值得聆賞。《G大調第十奏鳴曲》的開始凄涼哀婉,帶有吉普賽風味,頗合作者原意(這部作品原題獻給一位吉普賽小提琴家,後因一個女孩子,貝多芬和他鬧別扭,就轉贈給羅德了)。《G大調第八奏鳴曲》溫暖和煦,是二位好心人在寬解你的憂愁。
奧伊斯特拉赫對俄國、尤其是蘇聯小提琴作品的解釋具有權威性。他的有聲和文字資料,是後世小提琴家們研究揣摩的榜樣。
編輯本段軼事奧伊斯特拉赫在和普羅科菲耶夫與肖斯塔科維奇的交往中,曾有許多趣事。下述的一則,不僅頗能說明兩位作曲家的性格,而且極傳奧伊斯特拉赫之憨厚神態:"我那時正在准備普羅科菲耶夫的一首作品,其中一個音究竟應該有升記號還是沒有,難於確定。我找到作曲家本人,請他解答。普羅科菲耶夫在鋼琴上彈來彈去,一下子升半音一下子還原,越彈越糊塗,最後他大聲嚷了起來:'你去問我的秘書吧!他大概清楚。'
"事情到此並未結束,有一回我遇到肖斯塔科維奇,就把這個 還沒有得到解答的問題向他提出。肖斯塔科維奇同普羅柯菲耶夫的行事風格不同,他不在琴上彈,只是認真地思索片刻,然後做出非常肯定的判斷:當然是有升記號的。'
"我不明白他判斷的依據,仍存疑惑。過了一段日子,我又一次碰到肖斯塔科維奇,於是再向他提出那同一個問題。肖斯塔科維奇已經忘記上一回的事了。他還是認真地思索片刻,然後做出非常肯定的判斷:'當然是沒有升記號的。"'性格溫厚 幽默奧伊斯特拉赫的性格溫厚、持重,還常常喜歡開些善意的玩笑,他的幽默淡而有味。這些品格在他演繹的勃拉姆斯作品中反映了出來。1954年2月和德累斯頓交響樂團合作錄制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在當時曾經引起巨大的轟動。評論家哈特納克在所著《我們時代的小提琴大師》一書中贊揚這個版本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唱片。大衛·奧伊斯特拉赫給予這部作品的寬廣的幅度是別人難以想像的,他的揉指和滑音運用得如此細致小心,給這部剛健的作品增添了許多細膩的感情色彩變化。他的曲式結構交代得十分清楚,把美和力量完美地統一在一體。這個版本對當代小提琴家如何演好這部巨著也是一個有益的啟示。他後來和克雷姆佩爾合作的唱片在力量上有些鬆懈,似乎和名氣稍小的德累斯頓交響樂團合作,他精神更放鬆,表達感情更自由。
1954年錄下的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情形與此相仿。1878年,在3個月草率的婚姻破裂後,柴科夫斯基來到瑞士的日內瓦湖畔消愁散心,在這里,他逐漸地恢復了往昔寧靜的神思。正好這時候,他以前在莫斯科音樂學院的一個學生、小提琴家科泰克來陪伴他。科泰克拉了許多小提琴作品給他聽,有門德爾松的e小調協奏曲等,柴科夫斯基對其中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印象特別好。他在給梅克夫人的信中寫道;"您知道法國作曲家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嗎?它是為小提琴與樂隊協奏而寫的,由五個連續的獨立樂章組成,具有西班牙民間主題。這首作品令我十分滿意。有許多清新、明快的氣息,動人的節奏,美好而和聲處理出色的旋律。它和我所熟悉的新法國學派的其他作品有許多相似之處。拉羅就是屬於新法國學派的,他和德裡布、比才一樣,不追求深度,但注意避免陳規舊套,尋找新形式和更關心音樂的美,而不像德國人那樣遵守既定的傳統。我今天十分滿意地一連彈了它兩次。"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激起了柴科夫斯基寫作小提琴音樂的興趣,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部協奏曲的寫作。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比他後來和奧曼迪合作的版本出色。他的感情表達 更舒展自然,琴聲出自肺腑,十分真誠感人。
部分名氣較小的作品
除了這些鼎鼎大名的傑作之外,奧伊斯特拉赫還錄下了塔涅耶夫的《音樂會組曲》和欣德米特的《小提琴協奏曲》這類名氣較小的作品。
《音樂會組曲》是塔涅耶夫為小提琴和樂隊寫下的推一一部作品,題獻給奧爾。作品由五個樂章組成。獨奏小提琴以一連串音階、琶音和顫音組成的輝煌狂想樂段揭開全曲,憂愁的旋律使我們聯想到19世紀的俄羅斯還是個尚未廢除農奴制的國家。第二樂章是輕巧的18世紀小步舞曲風范,帶有宮廷氣氛。在小提琴的高把位上,奧伊斯特拉赫發出了極其悅耳動聽的琴聲。第三樂章題名"童話",沉鬱的小提琴帶出一段溫馨的輕搖,中間以後情緒逐漸激動,在小鼓的滾奏下,小提琴帶著幾分哀怨結束這個樂章。第四樂章"主題與變奏"篇幅最大,是全曲的青華所在,一個俄羅斯風味十足的旋律馬上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它單純、表情豐富,引出性格越來越復雜的變奏。第一變奏是技巧的變化,第二變奏雄渾有力,如同農民的健步,第三變奏是精巧的圓舞曲,婀娜的秀色在雲鬢間閃動,第四變奏是急速活潑的急板,第五變奏是一首瑪祖卡舞曲,矯健有力,最後一個變奏又回到了主題,小提琴在最高音區婉轉吟唱,如同一隻夜鶯在訴說夜色之美,娓娓動聽的旋律在靜謐中消散。第五樂章採用了19世紀作曲家喜愛的義大利塔蘭泰拉舞曲形式,熱烈喧鬧的場面和高超的技巧貫串始終,給全曲一個效果輝煌的結尾。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是目前此曲惟一的版本,的確也無須它求。
欣德米特的小提琴協奏曲作手1939年,是優美抒情的作品。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優美的世界:前此,人們似乎沒有從這部作品中發現如此美妙的旋律,他的樂句的劃分和轉調的色彩明暗變化極其精細。作曲家分明被他的出色表現所感動,指揮樂隊伴以激情投入的協奏。這個1962年的錄音,是小提琴和樂隊之間平衡的一個好樣本。對指揮興趣濃厚奧伊斯特拉赫除了演奏小提琴,對指揮也有很濃厚的興趣。早在學生時代,他就在莫斯科音樂學院樂隊中演奏中提琴(先)和小提琴(後),體會過置身於宏大的音響中身心所受到的震撼。他有句玩笑話:"小提琴不能演奏G弦空弦音以下的音符,對我來說似乎是個恥辱。"他對渾厚、濃重的低音的愛好由此可見一斑。1962年,奧伊斯特拉赫首次作為指揮登台獻藝。他的指揮動作也像他拉琴一樣朴實自然,不過分誇張。小提琴家是這樣來描述他在指揮領域的新奇發現的:"指揮樂隊如同沿著一條美麗的河流順流而下,突然間,我們發現大海就在前面。河岸漸次退向遠方,你可以向四面八方瞭望,這時候有無限多的可能性擺在我們面前。"奧伊斯特拉赫指揮了許多蘇聯作曲家的作品,他指揮的勃拉姆斯交響曲也被認為很有特色,獲得好評。
編輯本段演奏風格多樣化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風格呈現出多樣和逐漸演進的特點,宏大的氣魄,巨大的音響,崇高的理想,真誠的感情,這些是他成熟期最具個性的標志。他的人情味使許多人覺得特別親切,但也有人嫌其俗氣。他的演奏特點通過自己大量的教學工作,對蘇聯、東歐甚至全世界的小提琴學者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中間好的一面不言自明,負面的後果也不容忽視。奧伊斯特拉赫開揉指忽冷忽熱之肇端,即在同一個樂句中有些音符用揉指,有些音符不用揉指,兩者沒有中間的過度層次,也不是出於聽覺或根據音樂的內在需要來使用。這種拉法跨越國界在當今許多年輕小提琴家身上相當普遍地存在。大衛·奧伊斯特拉赫由於本人修養高,能夠把這點不足巧妙地掩飾過去,後繼者卻為此吃盡苦頭。
編輯本段中國演出1957年秋天,奧伊斯特拉赫來中國進行訪問演出。在北京演奏了巴赫的a小調、莫扎特的A大調、貝多芬、布魯赫的g小調和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還有勃拉姆斯、弗朗克和普羅科菲耶夫的幾首奏鳴曲,以及其他許多中、小型樂曲。這些演奏給中國人民帶來極大的審美享受,許多觀眾至今還能回憶起奧伊斯特拉赫當年美妙的琴聲.
編輯本段部分名氣較小的作品除了這些鼎鼎大名的傑作之外,奧伊斯特拉赫還錄下了塔涅耶夫的《音樂會組曲》和欣德米特的《小提琴協奏曲》這類名氣較小的作品。《音樂會組曲》《音樂會組曲》是塔涅耶夫為小提琴和樂隊寫下的推一一部作品,題獻給奧爾。作品由五個樂章組成。獨奏小提琴以一連串音階、琶音和顫音組成的輝煌狂想樂段揭開全曲,憂愁的旋律使我們聯想到19世紀的俄羅斯還是個尚未廢除農奴制的國家。第二樂章是輕巧的18世紀小步舞曲風范,帶有宮廷氣氛。在小提琴的高把位上,奧伊斯特拉赫發出了極其悅耳動聽的琴聲。第三樂章題名"童話",沉鬱的小提琴帶出一段溫馨的輕搖,中間以後情緒逐漸激動,在小鼓的滾奏下,小提琴帶著幾分哀怨結束這個樂章。第四樂章"主題與變奏"篇幅最大,是全曲的青華所在,一個俄羅斯風味十足的旋律馬上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它單純、表情豐富,引出性格越來越復雜的變奏。第一變奏是技巧的變化,第二變奏雄渾有力,如同農民的健步,第三變奏是精巧的圓舞曲,婀娜的秀色在雲鬢間閃動,第四變奏是急速活潑的急板,第五變奏是一首瑪祖卡舞曲,矯健有力,最後一個變奏又回到了主題,小提琴在最高音區婉轉吟唱,如同一隻夜鶯在訴說夜色之美,娓娓動聽的旋律在靜謐中消散。第五樂章採用了19世紀作曲家喜愛的義大利塔蘭泰拉舞曲形式,熱烈喧鬧的場面和高超的技巧貫串始終,給全曲一個效果輝煌的結尾。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是目前此曲惟一的版本,的確也無須它求。《小提琴協奏曲》欣德米特的小提琴協奏曲作於1939年,是優美抒情的作品。奧伊斯特拉赫的演奏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優美的世界:前此,人們似乎沒有從這部作品中發現如此美妙的旋律,他的樂句的劃分和轉調的色彩明暗變化極其精細。作曲家分明被他的出色表現所感動,指揮樂隊伴以激情投入的協奏。這個1962年的錄音,是小提琴和樂隊之間平衡的一個好樣本。
編輯本段逝世由於過度勞累,奧伊斯特拉赫的健康狀況在60年代後期趨於惡化,經常住院養病。1974年10月24日,他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旅行演出期間,心臟病突發而去世。整個音樂界為此感到深深的悲痛。斯特恩說:"我感到不僅失去了一位偉大的同行,而且失去了一位親兄弟。"好在他留下了大量精彩的唱片,雖然未能完美無缺地再現其神采,總可以讓我們親自領略其巨大的人格力量的感染。
編輯本段影響作為蘇聯小提琴學派的領銜人物,他對20世紀弦樂藝術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蘇聯許多優秀的小提琴作品是在他的輝煌的演奏啟迪下產生的,米亞斯科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哈恰圖良都把自己的傑作題獻給他。在繁忙的演奏之餘,他還擔任大量教學任務,學生遍布天下,對培養新一代的小提琴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演奏影響所及,在今天許多人的演奏中還清晰可辨。
9. 俄羅斯古典民謠音樂的傳統樂器有哪些
小提琴不僅是管弦樂隊中最重要的樂器,同樣在室內樂,民謠樂,爵士樂等領域散發其迷人的魅力。因為它是多才多藝的,既能唱出悠揚如詩般的曲調,又有時讓人感到耳花繚亂。
小提琴屬於弦樂器,音域至少三個八度,琴身由木材製成,琴弦則由純鋼製成。它的長度是多種多樣的,但琴身常在36厘米左右。
小提琴是四根弦的樂器,通過琴弦振動發聲,現代的小提琴源於16世紀歐洲早期的四弦琴。
義大利的小提琴是世界上最好的,特別是阿馬提家族的。在小提琴製造的過程中,琴弦要經受7.7公斤向下的重力。
現代的管弦樂團通常有大約有24把小提琴,分成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兩個部分,在演出中小提琴的任務要比任何其它樂器都重。它們的發音清澈脫俗,經常與其它的樂器形成鮮明對照。
小提琴也是至高的室內樂器,許多作曲家為它精心譜寫樂曲。其中,弦樂四重奏的配置是最佳的,它用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在這一組合中,小提琴在其它提琴家族成員的協奏下無疑顯得高貴且游刃有餘。小提琴在鄉村樂的應用是很有名的,發展於美國南部,是英國移民喜聞樂見的樂器,如今被繼承下來。這種以小提琴為主的鄉村樂,滑音和雙音等裝飾音用的相當普遍,其中有越來越快的演奏,可以讓空氣充滿幻想與激情。
用弓來拉兩根弦可以演奏雙音和弦。在有些情況下,要用指來彈撥弦。雙滑音則要在拉弦的同時用手指在琴弦上游動。
參考資料:
http://www.wzqsn.com/html/ninghai/xkzsView/200606256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