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白俄羅斯戰役德軍為什麼失敗

白俄羅斯戰役德軍為什麼失敗

發布時間:2022-09-19 04:42:18

① 德國打蘇聯為什麼失敗

這里許多吧友都受到西方史書的影響,對德軍盲目崇拜!

其實二戰中表現最好的是蘇軍。蘇軍是在換裝未完成之際被德國人打了個措手不及,才出現戰爭初期的潰敗。

1939年蘇軍裝備普遍落後,最新型戰斗機的速度還趕不上德國的轟炸機,坦克裝甲也步槍子彈都能夠穿透。斯大林與希特勒簽訂互不侵犯條件,就是為了贏得時間,對蘇軍全面換裝。

1939年9月—1941年6月,蘇聯研製出了一批新型武器,如T-34和KB坦克,雅克,拉格和米格戰斗機,伊爾-2強擊機和卡秋莎火箭炮等,但它們剛剛部分下發到部隊,官兵還不及掌握它們,戰爭就爆發了!

例如,1941年6月蘇德戰爭開始時,蘇聯工業已經生產出1200多輛T-34坦克,其中裝備部隊的約有900輛,但能夠駕駛它們的官兵很少。1941年五一節時,蘇聯最大的基輔軍區舉行閱兵,本想展示最新型的T-34坦克,但由於全軍區都找不到幾個會開這種坦克的駕駛員,只好作罷。古德里安等許多德軍將領的回憶錄都證實:蘇軍是在莫斯科戰役期間才大量使用T-34坦克,而德軍恰恰就在此戰中碰壁!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失敗,真正原因是其傷亡過大,而不是後來他們為了挽回面子而宣傳的天氣因素。大家只要去讀讀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博克元帥在1941年12月1日致陸軍總長哈爾德的電報就知道了。博克在此電中認為部隊傷亡嚴重,無法攻佔莫斯科。他一個字也沒有提天氣。哈爾德在日記中同樣將進攻莫斯科失利歸咎於部隊傷亡重大,也一個字沒有提天氣。零下30度的嚴寒是12月5-6日才降臨莫斯科地區的,而在前一天即12月4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已經下達了撤退命令!

許多崇拜德國的人,將德軍戰敗說成是蘇軍的兵力優勢。事實上,1941年6月德國總兵力高達750萬人,其中用於進攻蘇聯的軍隊有470萬人(陸軍350萬人,空軍和地勤部隊120萬人),加上仆從國軍隊80萬人,一共是550萬人。而蘇軍總兵力只有537萬人。1944年光是德國動員的兵力就高達近千萬(大家可以去看電影,1944年夏希特勒說:「我有950萬作戰部隊!」)。大家知道德國人口為蘇聯的一半,而德國控制的歐洲部分人口則大大超過蘇聯。到1942年夏季德軍佔領了蘇聯廣大領土,此時蘇聯在人口上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到1942年秋季,蘇軍的全面換裝已經完成,隨即展開大規模反攻,全殲了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

1943年夏季,蘇德兩軍在庫爾斯克舉行主力會戰,雙方都出動了最精銳的部隊和最先進的兵器,結果是德軍大敗。蘇軍從此牢牢掌握了戰爭主動權,展開了全線反攻。

1944年,蘇軍向德軍發起了著名的「十次斯大林式打擊」,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雄偉壯麗的篇章。在烏克蘭,白俄羅斯,羅馬尼亞,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整個整個的德國集團軍群都被蘇軍雷霆萬鈞的攻勢打得落花流水。蘇軍取得這些勝利並不是在風雪嚴寒的冬季,而是在烈日炎炎的仲夏,而且蘇軍的前線兵力從來沒有達到超過德軍一倍的優勢,這些充分說明了蘇軍戰鬥力遠比德軍強大!

1945年蘇軍向德軍發起排山倒海的最後沖擊。在中央戰線,朱可夫元帥和科涅夫元帥的軍隊勢如破竹,220萬大軍,4800架飛機和6500輛坦克短短一個月就長驅500—600公里,兵抵奧德河和尼斯河畔,勢如摧枯拉朽。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壯觀的攻勢。1945年4月,蘇軍向德國首都發起猛攻,短短半個月就攻克柏林,把勝利的紅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戰勝德國後,蘇聯在首都莫斯科舉行了盛大的勝利閱兵式,紅軍官兵們將幾百面德軍戰旗拋在斯大林腳下,這是何等的威武雄壯!

戰爭爆發前,德國的工業實力超過蘇聯,並且佔領了大半個歐洲,擁有的人力,資源和工業潛力遠遠超過蘇聯,就這樣還抵不住蘇聯。可恥!

對蘇聯的威力領教最深的是希特勒,他在臨死前大罵日耳曼民族不如斯拉夫民族,應該統統淘汰!

冷戰期間,西方出於反蘇需要拚命詆毀蘇軍,說它是不堪稱一擊的烏合之眾,靠人多取勝。冷戰結束後,西方開始能夠公正評價蘇軍,近年西方出版的許多戰史著作如《贏者之師》承認,二戰期間蘇軍無論在戰鬥力和指揮藝術方面,都強於盟友美英軍隊,也強於對手德軍。

② 延伸閱讀:二戰德軍為什麼會失敗

  1. 戰略N次錯誤。可以說二戰開始希特勒就發生了戰略錯誤。如果我是希特勒的話我才不會先去打波蘭,我會將波蘭當作緩沖國。我先用閃電戰把西歐大陸橫掃了先打敗英法聯軍。然後蘇聯當時還沒有閃電戰這個概念,所以就算這個時候蘇聯從東邊打過來我想波蘭至少也可以撐兩個月吧。而且聯系一下當時的國際政治局勢蘇聯其實根本不被當時的主要大國承認,再加上斯大林的獨裁統治蘇聯的國際聲譽是相當低的。如果蘇聯進攻波蘭他是得不償失的。然後德軍把英法聯軍趕到敦刻爾克了。有人說這是希特勒的戰略失誤但我覺得他沒下令打敦刻爾克才是高明之舉。首先禁止德國裝甲集群前進的不是希特勒而是西線總司令倫德施泰特這點請注意。看到希特勒替倫德施泰特背這鍋背這么多年真是不忍心啊...不過這個決策是對的。因為發動閃電戰的德軍裝甲主力是輕型坦克輕型坦克輕型坦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而當時被包圍的英法聯軍包括有法國B1重型坦克和各種中型坦克,它們雖然移動慢但是裝甲厚啊可以當移動炮塔啊。拿輕型坦克去跟中型重型坦克對打的後果請參看明斯克戰役。英法聯軍敗得這么快不是說德軍硬實力有多流弊而是德軍避實就虛繞過馬奇諾防線包了英法聯軍的餃子,其實很多法軍連德軍人影子都沒見到就投降了因為他們以為被包圍了一切都完了而且他們想既然自己這么快就被包圍了肯定也會很快被殲滅於是就大批大批的投降。如果在敦刻爾克德國裝甲師繼續打那等於送人頭甚至直接被扭轉戰局甚至有可能二戰打兩年就又以德軍戰敗結束了。

    然後打敗了法國後我們繼續。我才不會去打英國,相反我要跟英國政府秘密簽停戰條約。我會釋放所有英國戰俘,我會跟丘吉爾說:「小丘啊,不好意思哈。我只是想打法國報一戰的仇哈,我們跟法國是世仇你是知道的。誒你看,我把誤傷和俘虜的戰俘都跟你送回來了而且你看我跟你把這些俘虜養的白白胖胖的比剛參戰還肥不錯吧。然後你再認真思考一下我們德國和他們法國哪個做鄰居好一點嘛?肯定是我們德國三,你們英國跟法國打百年戰爭打了116年才結束而且他們到現在都還看不起你們。而我們德國跟你們除一戰外沒什麼大沖突而且我們還是你們英國在歐洲的第二貿易夥伴哦,我們的利益就是你們的利益,二天你們的人民來歐洲大陸旅遊我還可以減半價哦。哦對了,其實我們的敵人是相同的,就是法國和蘇聯。現在法國這塊兄弟我幫你收拾了,然後我將來要打蘇聯的,所以嘛我們現在就停戰嘛。哦對了因為這次戰役造成的損失我會補償你們的哈就這樣。」

    實際上英法美各自打的小算盤我們在一戰結束的時候就可見一斑。一戰俄國作為戰勝國居然沒被邀請就可以看出當時英法美三巨頭都不認可蘇聯。我在外交上做出點讓步,承認英國是老大這不算吃虧吧。然後我把俘虜的法軍當勞動力維持國內人民高質量生活這樣人民也不會對我說啥子畢竟都嘗到了甜頭——最重要的是新獲得的勞動力有望使德國經濟結構轉型(對二戰德國經濟來源稍微有點了解的都知道二戰德國靠掠奪和貸款維持國內人民高質量生活的「擴軍——掠奪」這種惡性循環做法時間長了100%要走進死胡同)我將法國滅了就不會再還法國人的錢我讓解除武裝的法軍做勞動力用他們生產的產品養德國人拿他們創造的經濟還貸款這種良性循環時間長了可以讓我還完那些貸款。然後我再用連橫離間英法的關系然後再將矛盾點從自己轉移到蘇聯身上,你說英國會不會接受我這數頂高帽?當然我們都知道傳統上英國的外交政策是中庸的,他不允許歐洲任何除他以外的國家獨大這一點我當然會注意到。對此我直接拋給他個三難問題:蘇聯現在軍工世界第二,社會制度與我們格格不入,早晚要打過來。而美國現在孤立主義盛行是不會出兵幫你的,牛仔們還在做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美夢還沒醒呢。現在能幫你對抗蘇聯的就只有我了。你現在只有三個選擇,第一個就是你出資幫我只讓我擴軍就行了你不用動手,我看我們是兄弟的份上就不會像法國這種不厚道的隊友那樣讓你出資又出軍。第二個就是你不出資幫我的話你就要出軍隊幫我像對待法國一樣但這就少了人情味了,第三個大家一起死。

    像這種問題拋出來明擺著就是要他在1和2里選。而無論選1還是2對德國都是有利的。至少德國這個時候的立場絕對不是一戰戰敗國的立場了,主導權已經在德國手裡了德國可以完全拋開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了。啥子沖鋒槍哦坦克哦在這個時候就可以放放心心的造了。然後就是等待時機放放心心的去打蘇聯不會再兩線作戰了。當然在打蘇聯之前再跟蘇聯暗中簽個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就更好了。然後再巴巴羅薩行動。然後你覺得蘇聯被英德聯軍打敗的概率和被分了一半軍隊守西線的德軍打敗的概率哪個大嘛?可能日本這個時候再在蘇聯屁股後頭插一刀那效果你就懂了三,然後世界歷史就可以改寫了...

  2. 在俄羅斯的-40°的冬天連續兩次穿夏裝作戰(莫斯科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導致前線430萬德軍(開戰德國軍隊確實只有430萬,其他120萬是仆從國軍隊)在這兩次戰役共損失50+150萬人。然後蘇聯乘機發動巴格拉季昂行動又滅了100多萬。到這個時候德軍已經沒有可以調遣的軍隊了。輸定了。

  3. 石油是個大埂,德國工業程度實際上比蘇聯還高的,就是石油太少了。巴巴羅薩行動前他們為實施這個計劃囤積了500萬噸石油,因為在經歷了此前的閃擊西歐的所有戰役後德軍只用了200萬噸石油所以他們覺得閃擊蘇聯500萬噸石油夠了。結果莫斯科戰役失敗被拖入消耗戰從此就已經可以說之後德國就毫無勝算。說實話,德軍在莫斯科戰役失敗後還能在東線撐3年也是個奇跡。

  4. 全國總動員時間太晚,希特勒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把德國人民富養起來,之前那些軍隊實際上都是自願當兵的,而不是主動徵召的。所以德國人民直到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了才被動員起來。

  5. 兩線作戰完全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③ 德國攻打蘇聯失敗原因

這里許多吧友都受到西方史書的影響,對德軍盲目崇拜!

其實二戰中表現最好的是蘇軍。蘇軍是在換裝未完成之際被德國人打了個措手不及,才出現戰爭初期的潰敗。

1939年蘇軍裝備普遍落後,最新型戰斗機的速度還趕不上德國的轟炸機,坦克裝甲也步槍子彈都能夠穿透。斯大林與希特勒簽訂互不侵犯條件,就是為了贏得時間,對蘇軍全面換裝。

1939年9月—1941年6月,蘇聯研製出了一批新型武器,如T-34和KB坦克,雅克,拉格和米格戰斗機,伊爾-2強擊機和卡秋莎火箭炮等,但它們剛剛部分下發到部隊,官兵還不及掌握它們,戰爭就爆發了!

例如,1941年6月蘇德戰爭開始時,蘇聯工業已經生產出1200多輛T-34坦克,其中裝備部隊的約有900輛,但能夠駕駛它們的官兵很少。1941年五一節時,蘇聯最大的基輔軍區舉行閱兵,本想展示最新型的T-34坦克,但由於全軍區都找不到幾個會開這種坦克的駕駛員,只好作罷。古德里安等許多德軍將領的回憶錄都證實:蘇軍是在莫斯科戰役期間才大量使用T-34坦克,而德軍恰恰就在此戰中碰壁!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失敗,真正原因是其傷亡過大,而不是後來他們為了挽回面子而宣傳的天氣因素。大家只要去讀讀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博克元帥在1941年12月1日致陸軍總長哈爾德的電報就知道了。博克在此電中認為部隊傷亡嚴重,無法攻佔莫斯科。他一個字也沒有提天氣。哈爾德在日記中同樣將進攻莫斯科失利歸咎於部隊傷亡重大,也一個字沒有提天氣。零下30度的嚴寒是12月5-6日才降臨莫斯科地區的,而在前一天即12月4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已經下達了撤退命令!

許多崇拜德國的人,將德軍戰敗說成是蘇軍的兵力優勢。事實上,1941年6月德國總兵力高達750萬人,其中用於進攻蘇聯的軍隊有470萬人(陸軍350萬人,空軍和地勤部隊120萬人),加上仆從國軍隊80萬人,一共是550萬人。而蘇軍總兵力只有537萬人。1944年光是德國動員的兵力就高達近千萬(大家可以去看電影<解放>,1944年夏希特勒說:「我有950萬作戰部隊!」)。大家知道德國人口為蘇聯的一半,而德國控制的歐洲部分人口則大大超過蘇聯。到1942年夏季德軍佔領了蘇聯廣大領土,此時蘇聯在人口上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到1942年秋季,蘇軍的全面換裝已經完成,隨即展開大規模反攻,全殲了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

1943年夏季,蘇德兩軍在庫爾斯克舉行主力會戰,雙方都出動了最精銳的部隊和最先進的兵器,結果是德軍大敗。蘇軍從此牢牢掌握了戰爭主動權,展開了全線反攻。

1944年,蘇軍向德軍發起了著名的「十次斯大林式打擊」,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雄偉壯麗的篇章。在烏克蘭,白俄羅斯,羅馬尼亞,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整個整個的德國集團軍群都被蘇軍雷霆萬鈞的攻勢打得落花流水。蘇軍取得這些勝利並不是在風雪嚴寒的冬季,而是在烈日炎炎的仲夏,而且蘇軍的前線兵力從來沒有達到超過德軍一倍的優勢,這些充分說明了蘇軍戰鬥力遠比德軍強大!

1945年蘇軍向德軍發起排山倒海的最後沖擊。在中央戰線,朱可夫元帥和科涅夫元帥的軍隊勢如破竹,220萬大軍,4800架飛機和6500輛坦克短短一個月就長驅500—600公里,兵抵奧德河和尼斯河畔,勢如摧枯拉朽。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壯觀的攻勢。1945年4月,蘇軍向德國首都發起猛攻,短短半個月就攻克柏林,把勝利的紅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戰勝德國後,蘇聯在首都莫斯科舉行了盛大的勝利閱兵式,紅軍官兵們將幾百面德軍戰旗拋在斯大林腳下,這是何等的威武雄壯!

戰爭爆發前,德國的工業實力超過蘇聯,並且佔領了大半個歐洲,擁有的人力,資源和工業潛力遠遠超過蘇聯,就這樣還抵不住蘇聯。可恥!

對蘇聯的威力領教最深的是希特勒,他在臨死前大罵日耳曼民族不如斯拉夫民族,應該統統淘汰!

冷戰期間,西方出於反蘇需要拚命詆毀蘇軍,說它是不堪稱一擊的烏合之眾,靠人多取勝。冷戰結束後,西方開始能夠公正評價蘇軍,近年西方出版的許多戰史著作如《贏者之師》承認,二戰期間蘇軍無論在戰鬥力和指揮藝術方面,都強於盟友美英軍隊,也強於對手德軍。

④ 兩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失敗的原因

1,資源缺乏,德國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殖民地少,資源少,戰爭時間一長就支持不下去了。一戰時英法能從殖民地集結幾百萬軍隊,從殖民地調集大量物資,這些都是德國不具備的。
2,德國地處中歐,兩次世界大戰都面臨兩線作戰,兩線作戰是兵家大忌。
3,就是樓主說的孤立無援和不得人心。一戰和德國同盟的只有奧匈帝國,保加利亞和土耳其三國,對方卻有20多個國家。二戰是德日意三國對英,美,蘇47國。
還有就是他們發動的都是非正義的戰爭註定要失敗

主要是德國低估了英國的軍事實力和攻打蘇聯,德國認為英國被逼出歐洲大陸後,再也沒有能力來阻撓自己統一歐洲大陸的計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英國皇家海軍從戰爭一開始就牢牢把住了北海出口,使得德國水面艦只無法通過日德蘭半島,皇家空軍也在海峽上空挫敗了納粹空軍,而德軍就是在這不分勝負的時候貿然去攻打蘇聯,設想一下,如果德國不入侵蘇聯,也就不會有蘇美英三國聯盟,德國也不會在東線損失如此多的人員與裝備,如果把東線戰場的1094個師調至西線,或是義大利和北非,那麼戰爭的格局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即使是美國,與這么一個強大的對手作戰也是很費力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橫掃整個歐洲的納粹德國最終成為了戰敗的一方。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

根據多方面的資料和書籍的參考和多個軍事愛好者的朋友的討論,總結出納粹德國十個方面的錯誤抉擇

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

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國軍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斗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進程,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

五。西線一直到1944年6月才開辟,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1941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

六。第三帝國有一點變態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俄國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

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

九。1942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復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幹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

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A4即V2是由德國火箭專家維爾納.馮.布勞恩為首的小組在波羅的海港口佩內明德研製的A系列遠程火箭的一種,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彈道導彈。"V"來源於德文Vergeltung,意即報復手段,這是納粹在遭到盟國集中轟炸後表示要進行報復的意思。V1和V2表示這兩種型號僅僅是整個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驅。

V2長13.5米,發射全重13噸,能把1噸重的彈頭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離。火箭由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動,燃燒工質為液氧和甲醇。發射時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後按照彈上陀螺儀的控制,在噴口燃氣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傾角彈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彈上接收機發射無線電指令控制。一分鍾後,火箭已飛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達每小時5796千米。此時,無線電指令控制系統指令關閉發動機,火箭靠慣性繼續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後以每小時大約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拋物線自由下落,擊中目標。由於當時制導系統的精度所限,誤差較大。

1943年初按盟國情報人員的情報,盟國發現這一計劃,並由對佩內明德的空中偵查得到證實。1943年8月17日夜,英國皇家空軍對佩內明德進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規模空襲,毀傷了V2的地面設施。為預防重蹈8月17日災難,納粹將V2工廠遷到德國山區的山洞工廠,這個過程耽誤了預期的火箭攻勢。

1944年6月13日(諾曼底登陸後六天)V1開始攻擊倫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倫敦。火箭攻擊造成了嚴重的平民傷亡和財產損失。如果在六個月前對登陸部隊集結地進行集中攻擊而不是倫敦的話,即如艾森豪威爾將軍所說,盟國將遭到難以克服的困難。對倫敦的攻擊都是在上午7至9時,中午12至2時,下午6至7時交通高峰期進行的,企圖嚇垮英國的民心士氣。可是,對經過1940年空襲的英國人民,在全面勝利已如此接近時,這種新的恐怖算不了什麼。在諾曼底前線的英國士兵更盡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脅他們家庭的火箭發射地挺進。除了向倫敦發射外,在盟軍9月4日佔領安特衛普港後,納粹向安特衛普港進行了大規模導彈攻擊。

V2一共生產了10000餘枚,用於實戰發射約5000枚。1945年德國投降前夕,布勞恩和400餘名火箭專家向美軍投降,後到美國,成為美國火箭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奠基人之一;蘇聯也繳獲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並俘虜了一些火箭專家,以此為起點,開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間計劃。

⑤ 二戰,德,意,日,失敗的原因,要詳細,謝謝

戰爭協作,指的是同一聯盟國家之間彼此戰略戰術上的配合、支援以及戰爭物資的援助。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國際戰爭,參戰國多達61個。任何一個國家,哪怕它的國力再強大,都無法在這樣的大規模戰爭中單獨取得勝利,而必須得到盟國的支持和配合。同盟國的勝利和軸心國的失敗的原因很多,而戰爭協作之差異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同盟國方面。同盟國之間的戰爭協作始於中國抗戰,「七七事變」之後,中蘇兩國簽定互不侵犯條約,根據條約,蘇聯向中國提供武器裝備和低息貸款,並派遣援華空軍志願隊赴中國參戰。蘇聯的援助給予了抗戰初期處於困境的中國以莫大的支持。歐戰爆發之後,德軍在一系列的閃擊戰中取得勝利,法國敗降後,英國退受英倫三島,處境十分險惡,而中國又在遠東單獨承受著日本的壓力。對此,美國認為德國和日本是對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總統羅斯福在國會發表演說,指出美國要做「民主國家的兵工廠」,應對中國、英國等正在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的國家予以物資上的支援。

1941年3月11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的《租借法案》,並經羅斯福簽署後正式生效,從此,美國開始了對反法西斯國家的物質援助。德國入侵蘇聯之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下議院發表演說,表示要與蘇聯同仇敵愾,共同抗擊納粹德國,這標志著同盟國之間大規模戰爭協作的開始。

1941年8月,美英兩國簽署《大西洋憲章》,宣布了對德戰爭的目的和戰後和平的處置,9月,蘇聯發表聲明同意該憲章的基本原則。隨著美國政府宣布《租借法案》適用於蘇聯,美英開始了對蘇聯的軍事援助。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正式參戰,參戰的各反法西斯國家出於共同的戰略目標而走到了一起,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宣言聲明各簽字國:①保證運用軍事和經濟的全部資源同與之處於戰爭狀態的軸心國及其仆從國家作戰;②相互合作,不與敵國單獨締結停戰協定和和約。該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

從此,同盟國之間開始了各個戰場上的密切配合和協同作戰。美國和英國組成盟軍,在北非、義大利和西歐並肩作戰,同時與東線的蘇軍遙相呼應。1943年7月,當蘇軍與德軍在庫爾斯克鏖戰之時,盟軍乘機在西西里登陸,迫使希特勒被迫中止了在蘇聯的攻勢,這極大地支援了蘇軍的作戰。1944年6月,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得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絕境,蘇聯又不失時機地發起了白俄羅斯戰役,重創了德國中央集團軍群。1945年1月突出部戰役期間,蘇軍為了緩解盟軍在西線的壓力,提前發起了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直搗德國的心臟地區,加之盟軍的有力反擊,使得希特勒被迫結束了在阿登地區的進攻行動。1945年4月25日,盟軍與蘇軍的先頭部隊在德國易北河畔的托爾高勝利會師,標志著雙方之間的戰爭協作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遠東,中、美、英三國在緬甸戰場攜手作戰,共同打擊日寇,最終於1945年5月將日軍逐出緬甸。美國向中國提供了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使得部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如全副美械裝備的新一軍、新六軍,,,在1945年5月的湘西會戰中,裝備美械的中國軍隊重創日軍,斃傷日軍35808人。此外,美國還派遣援華空軍志願隊赴華參戰,使得同盟國重新奪取了中國戰場上的制空權;美國的B-29重型轟炸機還以中國重慶的機場為基地,在1944年開始了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戰爭末期,蘇聯也加入了對日作戰的行列,蘇軍出兵中國東北,進攻日本關東軍,期間得到了八路軍和東北抗聯的有力配合。1945年8月,日本在中、美、蘇、英等國的聯合打擊下終於崩潰。同盟國繼歐戰之後,又在遠東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戰爭期間,同盟國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利益上的沖突和戰略上的分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美、蘇、中、英等主要交戰國的首腦相繼召開了開羅、德黑蘭、雅爾塔和波茨坦等國際會議,參戰各方通過這些會議,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矛盾和隔閡,保證了同盟國之間戰爭協作的順利進行。

讓我們再反過來看下軸心國方面。應該說,軸心國集團戰爭協作的起步比同盟國要早。

30年代,德、日、意三國就彼此互相接近,1936年11月,德國和日本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而在此之前,德意兩國已經簽訂了《德意議定書》,一年以後,義大利加入該協定,希特勒將其稱之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軸心國一詞即來源於此。《協定》的簽訂標志著三個法西斯國家開始了瓜分世界的征程。該協定主要是針對蘇聯的,但是德日兩國在戰爭期間對蘇聯的態度卻始終存在著不協調的因素:1939年8月,日本關東軍在諾門坎戰役中遭到慘敗,日本對此不服氣,積蓄力量伺機報復,並希望得到德國的有力支持,但此時從歐洲卻傳來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蘇聯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使得日本感覺到被盟友德國出賣了,對蘇作戰升級的計劃被迫取消,並於1941年4月與蘇聯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一直希望日本能配合出兵蘇聯遠東地區,與德國一起夾擊蘇聯,但日本對此反映冷淡,始終未予以積極的配合。義大利在世界近現代史上一向扮演的是一個牆頭草的角色,一戰時,原屬於同盟國陣營的它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而背叛了自己的盟友德奧,倒向了協約國集團。二戰爆發後,它又故伎重演,狡猾的墨索里尼宣布義大利中立,以至於希特勒私下裡抱怨說:「義大利人又要像一戰時那樣首鼠兩端了。」

直到1940年6月,德軍閃擊西歐,取得巨大勝利,法國即將崩潰之即,義大利才看準時機,向英、法宣戰,下山去摘桃子。1940年9月,德、日、意三國在柏林簽署了軍事同盟條約,條約規定:「日本承認並尊重德意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德意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三國保證如締約國一方受到目前未參與歐戰或中日沖突中的一國攻擊時,應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援助。」該條約的簽訂標志著德、日、意三國正式結成了軍事同盟。在這方面,軸心國走在了同盟國的前面。

歐戰期間,德意聯軍相繼在北非、巴爾乾和俄國聯手作戰,但基本上義大利人扮演的都是無足輕重的配角角色,對整個戰局的影響甚微。完全可以假設,如果意軍能有德軍一半的戰鬥力,二戰的結局將會是另外一個樣子。1943年7月,盟軍在西西里登陸之後,義大利很快就在9月份投降了。德國失去了它在歐洲最重要的一個盟友,,盡管這個盟友不怎麼的,,,剩下的都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之類無關緊要的小夥伴。從此,德國在歐洲日益孤立,在盟軍和蘇軍的東西夾擊之下,最終失敗。讓我們再把目光轉向東方,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德國、日本、義大利於1942年1月簽訂補充軍事協定,規定以東經70度為界,此線以東為日軍作戰區域,以西為德意作戰區域。戰爭期間,德國曾經派遣潛艇部隊趕赴印度洋與日軍一起攻擊盟軍的海上運輸線,這支潛艇部隊被稱之為「希特勒的東方灰狼」。但由於被派出去的德國潛艇數量很少,因此這支部隊的作戰效果十分有限。除此之外,就再也看不到德日在東方戰場有其他實質性內容的軍事合作了。

軸心國陣營內部矛盾重重、彼此互相掣肘、缺乏戰略協同,而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東條英機這三個大魔頭又從來沒有像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那樣坐在一起開個會,商討商討戰略合作問題。這就導致軸心國集團,,主要是德、日之間,,基本上都是各自為戰,缺乏協作,無法將三國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對同盟國造成致命的打擊。另外,與同盟國陣營內部之間彼此大規模的軍事物資援助相比,我們幾乎沒有聽說過軸心國之間有過這方面的舉動。

綜上所述,盡管軸心國的戰爭協作起步比同盟國要早,但由於德、日、意彼此互不信任、同床異夢,這構成了軸心國走向最終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反法西斯同盟國之間的戰爭協作雖然起步較晚,但相互之間的配合卻相當出色,這對於鞏固聯盟內部團結,調整盟國之間的分歧並加強在對敵作戰中的協同起了很大的作用,保證了同盟國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⑥ 導致德國二戰失敗的關鍵戰爭和損失最大的一次戰爭是什麼

二戰轉折性的戰役一般被認為是蘇德戰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北非戰場的阿拉曼戰役。前者標志著德國在蘇德戰場基本喪失主動權,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之後,德國徹底失去戰略進攻能力。阿拉曼戰役則是德國在英美面前進攻的頂點,由於不能拿下這次戰役,德國失去了向蘇伊士運河和中東產油區進軍的能力和機會,從而讓英軍可以繼續戰爭,並讓美軍開始介入戰爭帶來了條件。
損失最大的戰役應該是白俄羅斯戰役,德國整個中央集團軍群不復存在,防線被撕開上千公里的口子,隨後的桑多梅日-西里西亞戰役和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則在烏克蘭-捷克戰線和巴爾干戰線讓德國徹底體會到了失敗的滋味。

⑦ 二戰不可一世的德國 為什麼會輸

二戰的時候,歐洲國家和美國都演技進入了工業時代。
而工業時代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是石油
德軍大規模閃擊戰,短時間內集結大量軍隊,集中優勢突破的戰術稱為閃擊戰。
而閃擊戰大量坦克飛機能動起來的基礎就是石油。
德國是個富煤少油的國家。
而當時全世界產油的地方是 美國 委內瑞拉 墨西哥 羅馬尼亞 蘇聯高加索 亞洲是菲律賓
美國產量最大,其次是墨西哥 委內瑞拉 然後是蘇聯高加索。

而德軍准備不足,開始發動戰爭的時候就只有五百萬噸石油的資本。
開始閃擊歐洲的時候,打得比較輕松,英法綏靖政策,德國打下整個歐洲也沒消耗超過100萬噸石油。
所以這時候德國高層就開始制定進攻蘇聯的計劃。
但是德國高層錯誤的遺漏了一個信息,那就是歐洲這邊面積小建設比較好,坦克跑起來不怎麼費油,而蘇聯建設比較落後都是泥地,坦克集團軍石油消耗很大。
德軍控制的羅馬尼亞年產量1000萬噸石油只夠德國和平時期的年消耗,根本支撐不了多條戰線同時開戰。
所以這時候德國就是要集中力量進攻蘇聯控制的高加索油田。高加索年產量2000萬噸,可以解決德軍的問題。
但是因為希特勒錯誤的決定,而導致這個計劃泡湯。這時候日本也是遇到了同樣問題,石油短缺,日本本島的軍艦沒有油,菲律賓有油但是沒有軍艦護航油運不到日本本島,軍艦就開不出來。同時石油無法輸送到日本在前線的戰場,導致日軍攻勢大減,中國戰場的國君和日軍陷入膠著狀態。
同時41年的時候美國參戰,同盟國得到大量補給和支持,美國是當時世界主要產油國,年產量2億噸,因為有石油,所以美國前線一艘軍艦被打沉,後面工廠已經有5艘下水,前線一架飛機被擊落,後面已經有幾十架交付軍隊。
強勁的物資補給保證了同盟國必勝無疑。因為打仗其實就是拼資源,拼家底。
德意日三國雖然控制了不小的領地但是大部分都是沒油的地方。小日本與大慶油田戲劇性的錯過而導致了整個失敗。本來如果得到大慶油田,日本在中國戰場的優勢還會繼續保持。
德國如果得到高加索油田加上羅馬尼亞就有年產3000萬噸石油,再加上德國強大的生產能力,就能保證前線軍隊的物資補給,從而就能保證德軍的攻勢。
這些就是德軍失敗的原因一
原因二就是德國高層錯誤的估計形勢,導致錯誤的戰略戰術制定,消耗了大量資源和兵力。
原因三就是核武器,當時美國在研製核武器德國也在研製,但是可惜的是德國動作太慢了。
這種外掛式的決定性的大殺器,出來的太慢了。

⑧ 為什麼二戰德軍會失敗

樓上說的都是局部戰略乃至戰術問題,誤導樓主。
總體戰拼的是國家整體實力,並不是軍隊優秀就能橫掃一切了。要實現獨霸歐洲的戰略意圖,德國的主要對手包括波蘭、英法、蘇聯、美國。德國與世界為敵,無論在人口總數、工農業實力、資源總量等方面與盟軍差距甚大,根本沒有取勝的可能。在早期可以憑借高素質軍隊取得一定勝利,但是隨著戰爭進行,盟國的戰爭機器步入正軌,強大的工農業潛力發揮出來,整體實力逐漸增強,必然會對德國取得壓倒性優勢。無論德軍如何優秀,戰術指揮如何NB,戰略方面的劣勢是始終無法改變的,失敗是必然的。舉個例子,打開地圖,看看蘇聯的領土縱深,要對這樣廣袤的領土實現有效佔領,需要多少兵力?可能嗎?
德國方面也意識到這一點,為了扭轉這一劣勢,德國必然要利用暫時的優勢,打局部戰爭、短期戰爭,避免長期戰爭與全面戰爭。在戰爭中,德國盡量將戰爭局部化,逐個擊破,避免將盟國同時拖入戰爭。入侵波蘭,英法被拖入戰爭是在意料之中的,但是通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穩住了蘇聯,而美國一直保持中立,這樣就實現了戰爭局部化。西歐戰爭結束後,德國無力渡海攻擊英國,英國同樣無力侵入歐洲,西線暫時穩定。還是本著戰爭局部化的原則,德國轉向下一個對手蘇聯,美國依然中立。但是德國很清楚蘇聯的實力,巴巴羅薩計劃並不是要消滅蘇聯,只是要將蘇聯擊退,在東方佔領前進基地,以空軍對蘇聯烏拉爾地區進行襲擾,取得對蘇聯的優勢戰略地位,保證東歐地區的穩定。至於美國,德國希望他一直保持中立,就這么中立下去,因為他根本不在德國的作戰計劃之內。如果巴巴羅薩計劃成功,英國已經被打殘,蘇聯被趕至西伯利亞,美國被孤立在西半球,被太平洋地區日軍牽制,無力對歐洲施加影響,德國就可以實現獨霸歐洲的戰略目標。只是巴巴羅薩計劃失敗,蘇德戰爭變為長期戰爭,美國偽裝中立,公然援助盟國,形勢對德國不利。隨著日本對美國開戰,為了與日本配合,德國不得不對美國宣戰,由此陷入了全面戰爭的格局,失敗已經註定。

⑨ 庫爾斯克會戰中,威風凜凜的德軍為何失敗

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有三:一、德軍的進攻意圖被蘇軍提前探知並作好了縱深防禦;二、英美聯軍在西西里島登陸牽扯了德國人的精力;三、德軍缺乏後備力量,無法長期作戰。

哈爾科夫戰役之後,曼施坦因主張乘勝追擊發動庫爾斯克會戰給蘇軍以致命打擊,但顧慮重重的希特勒以種種理由數次推遲戰役的發動時間,戰役的發動只能一拖再拖,而此時蘇聯的情報部門卻探知了德軍的下一步作戰意圖,等到戰役終於打響的時候,蘇聯人已經建造好了三道縱深防禦戰線,面對嚴陣以待的蘇聯軍隊,德國人想要獲得戰役勝利的難度可想而知。

庫爾斯克會戰最終以德軍的失敗而結束,受此打擊而一蹶不振的德軍再也沒能在蘇德戰場上發動大規模的作戰行動,整個二戰的形勢也在此次戰役後發生了逆轉,第三帝國的末日即將到來。

閱讀全文

與白俄羅斯戰役德軍為什麼失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0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