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哈薩克的阿拉木圖使用什麼貨幣。300美元的收入在那邊算不算底/。
阿拉木圖是哈薩克的南首都,是哈薩克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亞五國民間貿易的集散地。隨著哈薩克國家經濟的發展,中哈兩國之間人員往來愈加頻繁,經濟合作愈加緊密。阿拉木圖是深入中亞的必經之地,每年途經阿拉木圖的中國商人和石油工人有近萬人,但是沒有一家高檔的中國賓館。這里的辦公場所也很緊張,每月付15美元/平方米的租金都找不到地方。阿拉木圖的消費水平數倍於中國的中等城市.
在當地按摩20分鍾要付80元人民幣
從烏魯木齊乘飛機1小時20分鍾就可到達阿拉木圖市。
居民中以俄羅斯人居多,其次是哈薩克、烏克蘭、韃靼、維吾爾等族。人口114萬
市內設有15所高等院校,還有科學院、博物館、歌劇院、文化館、圖書館、植物園、體育場和展覽館,以及現代化的旅遊賓館等,
『貳』 阿拉木圖的消費水平大致在什麼水平
阿拉木圖是哈薩克的南首都,是哈薩克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亞五國民間貿易的集散地。隨著哈薩克國家經濟的發展,中哈兩國之間人員往來愈加頻繁,經濟合作愈加緊密。阿拉木圖是深入中亞的必經之地,每年途經阿拉木圖的中國商人和石油工人有近萬人,但是沒有一家高檔的中國賓館。這里的辦公場所也很緊張,每月付15美元/平方米的租金都找不到地方。阿拉木圖的消費水平數倍於中國的中等城市.
2.在當地按摩20分鍾要付80元人民幣
3.從烏魯木齊乘飛機1小時20分鍾就可到達阿拉木圖市。
4.居民中以俄羅斯人居多,其次是哈薩克、烏克蘭、韃靼、維吾爾等族。人口114萬
5.市內設有15所高等院校,還有科學院、博物館、歌劇院、文化館、圖書館、植物園、體育場和展覽館,以及現代化的旅遊賓館等。
每月150美元左右的生活費
阿拉木圖(alma-ata)是一座風光獨特的旅遊城市,它位於哈薩克東南部、天山北麓外阿賴山(中國稱外伊犁山)腳下的丘陵地帶,三面環山。面積190平方公里,海拔700-900米。它以盛產蘋果著稱,阿拉木圖在哈薩克語中的意思就是蘋果城。居民中以俄羅斯人居多,其次是哈薩克、烏克蘭、韃靼、維吾爾等族。人口114萬(1995年1月統計)。
阿拉木圖歷史悠久,古代中國通往中亞的絲綢之路就經過這里。城市始建於1854年,1867年成為土耳其斯坦一總督轄區的行政中心。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9年成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它成為獨立的哈薩克共和國首都。
由於阿拉木圖地處邊疆地區,城市擴展餘地有限,1994年哈薩克決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遷往中北部的阿克莫拉 (akmola,即阿斯塔納 astana)。1995年9月,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發布遷都命令。遷都後,阿拉木圖作為國家科學、文化和經濟中心的地位不會改變,它仍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接待大部分來訪的外國領導人,哈國內的多數重大活動仍將在阿拉木圖舉行。1997年12月10日,阿克莫拉取代阿拉木圖成為哈薩克首都。
由於外阿賴山的眾多山溪的灌溉,阿拉木圖土地肥沃,除了生產穀物外,大部分地方已開辟為果園,城市南郊漫山遍野都是果園,其中蘋果園最多,因此,阿拉木圖有「蘋果之城」的美譽。
阿拉木圖於1930年通鐵路,此後發展迅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展起來的機械製造業,食品工業和輕工業均佔有很大比重。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阿拉木圖已成為一座現代化城市。市區布局整齊,滿目蒼翠,有寬闊平坦的林蔭道,還有許多公園和果園,是中亞地區最美的城市之一。
市內設有15所高等院校,還有科學院、博物館、歌劇院、文化館、圖書館、植物園、體育場和展覽館,以及現代化的旅遊賓館等,這些建築物把哈薩克的民族風格與現代化美學融為一體。市內的東正教大教堂是世界現存的第二高木結構建築。
城郊是一派寧靜的北國風光。這里的群山峰巒起伏,氣勢磅礴的天山白雪皚皚,山峰上的白雪終年不化,最高的共青團峰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銀光燦燦,蔚為壯觀。從市區乘車沿盤山公路蜿蜒行駛,一路上高山流水,美景如畫。當車爬行到半山腰時,回頭望去,只見萬綠叢中,一片長圓形的冰面潔白如玉,平滑如鏡,它就是阿拉木圖人的驕傲——麥迪奧高山人造冰場。再往上走,一條橫跨兩山之間的大壩高高在上,右峰當腰一眼人工涵洞里,一束瀑布從高山上倒垂下來,流光溢彩。順著台階走到大壩上,放眼遠眺,尖塔形的松樹鬱郁蔥蔥,層層疊疊,環抱著一個大水庫。在這遠離市區20公里的山谷中,旅遊者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留連忘返。
阿拉木圖附近還有自然保護區,面積約8萬公頃。
『叄』 目前俄羅斯族占哈薩克人口比重多少
這個要看城市,比如在這里的阿拉木圖,五分之二是俄羅斯公民。而在阿斯塔納等等其他城市哈薩克族比較多!
『肆』 15個前蘇聯國現在一共有多少人
前蘇聯成立於1922年12月30日,是一個由15個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國家,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人口多分布於歐洲,在蘇聯解體之前面積2240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2.901億(1990)。
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人佔51%,烏克蘭人佔15% ,烏茲別克人佔6%,白俄羅斯人佔4%,其他哈薩克人、韃靼人 、亞塞拜然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摩爾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庫曼人、德意志人、吉爾吉斯人、猶太人、拉脫維亞人、愛沙尼亞人等約佔24% 。官方語言為俄語 。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語族佔75% ,印歐語佔8% ,阿爾泰語佔12%,烏拉爾語佔3%,高加索語佔2%。蘇聯主要宗教為俄羅斯東正教,其他有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
蘇聯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烏茲別克、哈薩克、喬治亞、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土庫曼、亞美尼亞、摩爾多瓦、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15個加盟共和國,巴什基爾、布里亞特等20個自治共和國,8個自治州,10個自治區和129個邊疆區或州。
不過這對於范宇都不是問題,他將豬大腸清洗干凈之後,投入冷水鍋中煮上。多加薑片和黃酒,又扔進去幾瓣大料,這些東西增香去腥,可讓豬大腸的味道改善不少。
另一邊的灶台上,豬肉也已經焯好。他取了一隻砂鍋,少點了一些菜油,又放了一勺飴糖到砂鍋中。飴糖就是麥芽糖,倒也能替代蔗糖做菜。
此時大宋,雖然有白砂糖,卻只是富貴人家才用得起。尋常人家想吃甜的,就只有飴糖和一些黑糖。
太白樓的後廚之中,倒是備有一罐飴糖,這才讓范宇沒有出了丑。
飴糖下鍋,遇到熱油立時便翻滾起了泡沫,泛起一陣陣的焦香。
范宇眉頭一挑,急忙將焯好的豬肉倒入砂鍋之中翻炒。翻得幾鏟之後,一塊塊的豬肉便被糖色染紅,甚是好看。
砂鍋之中加水,恰恰漫過豬肉。蔥姜大料都放入砂鍋,又倒了一些醬油和黃酒進去,撒了上好的青鹽試好鹹淡,便蓋上了鍋蓋用大火燒開改為小火慢燉。
等范宇這一通忙活,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時辰,外面樓上的幾人等得有些心焦。
吳掌櫃與那青年客人大眼瞪小眼,也不知道後廚是個什麼情形。
「掌櫃的,將你那伙計叫來問問。」青年客人喝了一肚子茶水,有點坐不住,便對吳掌櫃道:「咱們總是十乾等著也不是事兒,也不知道這位小哥還有多久才能將菜做好。」
『伍』 哈薩克為何放棄阿拉木圖菲爾遷都氣候寒冷的努爾蘇丹
哈薩克的前首都是位於東南部的阿拉木圖,現在的首都是為北部地區的努爾蘇丹,曾經也叫做阿斯塔納。對哈薩克來說,東南部的阿拉木圖經濟發達,水草豐美,是氣候最宜人的地區。位於北部地區的努爾蘇丹冬季異常的寒冷,無論哪方面的條件可以說都不如阿拉木圖。那麼,哈薩克為何執意要放棄阿拉木圖,遷都苦寒之地的努爾蘇丹呢?對於這樣的操作,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
阿拉木圖在成為首都之後,人口迅速增長,人口密度已經接近了發展的極限。同時,天山山脈雖然阿拉木圖帶來了豐富的淡水資源,但這里卻位於地震帶,地震頻發。1911年阿拉木圖曾發生過一次大地震,整座城市建一座東正教堂倖存。有了前車之鑒,他們不得不另外選擇首都。爾努爾蘇丹的地理位置相對來說就比較合適。哈薩克的西南部地區幾乎都是荒漠戈壁,不適合人類生存,因此北部地區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與俄羅斯交界的地方,努爾蘇丹正好處在中間位置,作為首都,努爾蘇丹能夠更好地輻射全國,不像阿拉木圖偏居一隅。另外,在哈薩克的北部地區,俄羅斯人口眾多,而哈薩克人數量較少。在歷史上,哈薩克曾與外蒙古接壤,兩地的來往交流非常密切。
沙俄為了能讓哈薩克能夠更好地融入版圖,將與外蒙古交界處的土地劃給了俄羅斯,兩地不在接壤,同時將俄羅斯的部分領土,也就是現在哈薩克的北部地區補償給了哈薩克,因此造成補償的這塊土地上大部分人口都是俄羅斯人,為了加強北方的民族融合和控制能力,不得不將首都北遷。雖然努爾蘇丹很多方面還是不如阿拉木圖,但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如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加上與南部的阿拉木圖南北呼應,能夠更好地帶動全國的發展。雖然努爾蘇丹地理氣候環境不好,但簽都是大勢所趨的結果。
『陸』 阿拉木圖是哪裡
阿拉木圖
Alma-Ata
哈薩克首都,全國政治、經濟、交通和科學文化中心。阿拉木圖州首府。位於外伊犁阿拉套山脈北麓伊犁河支流大、小阿爾馬廷卡河畔的人工灌溉綠洲中。人口約210萬。居民以俄羅斯人居多,也有哈薩克、烏克蘭人等。原名維爾內。1921年改稱今名,哈薩克語意為「蘋果城」,因其城郊盛產蘋果得名。1929年哈薩克首都定此。1930年隨土西鐵路通車而迅速發展。有地震和泥石流之患。哈薩克的主要工業中心。食品和輕工業都占很大比重。以麵粉、肉類、紡織、毛皮、製鞋為主。還有機械製造、建築材料和木材加工等。鐵路通西伯利亞、烏拉爾、中亞和中國新疆,為重要公路運輸中心和國內國際航空港。設有高等院校和研究院,建有圖書館、劇院、博物館和植物園。城市布局整齊,具有東方特色。東正教大教堂為世界現存第二高木結構建築。
哈薩克的蘋果之城—阿拉木圖
阿拉木圖歷史悠久,古代中國通往中亞的絲綢之路就經過這里。城市始建於1854年,1867年成為土耳其斯坦—總督轄區的行政中心。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它成為獨立的哈薩克共和國首都。由於阿拉木圖地處邊疆地區,城市擴展餘地有限,1994年哈薩克決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遷往中北部的阿克莫拉。
阿拉木圖是一座風光獨特、令人神往的中亞名城。它位於天山外伊犁阿拉套山脈的北坡,市區滿目蒼翠,郊外峰巒起伏,遠處天山頂上白雪皚皚,城內高層建築鱗次櫛比。源自崇山峻嶺的溪流穿越市區及近郊,留下一片豐土沃壤。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漫山遍野都是果園,尤其是蘋果園。這里產的大蘋果香甜可口,遠近聞名。在哈薩克語中,阿拉木圖就是「盛產蘋果的地方」或「蘋果城」的意思。阿拉木圖有「蘋果之城」的美譽。
哈薩克吃羊肉的禮儀
哈薩克人的傳統食品是羊肉、羊奶及其製品,最流行的菜餚是手抓羊肉。哈薩克語把手抓羊肉叫「別什巴爾馬克」,意思是「五指」,即用手來抓著吃。在哈薩克作客時,客人見到主人,要先問:「牲畜平安?」,然後再問:「全家安好?」。主客相見,男女要分開坐,最主要的客人坐左首,按地位或輩份依次而坐。主人在最右首。如果家裡來了尊貴的客人,主人一定要宰羊招待。
哈薩克是很講禮儀和面子的民族,主人在宰羊之前,先要把羊牽給客人看並客氣地說些:「羊雖然不太肥,略表心意,敬請賞光」等客氣話。在宴席上吃羊肉有一定規矩。主人與客人要先吃羊肝夾羊尾巴油,再吃羊肉。羊頭被視為最好的部分,一般劈為兩半,放在盤子的最上面,用來招待最高貴的客人。接下去是吃不帶骨的羊肉,最後吃帶骨的羊肉和羊肉湯。在吃羊肉的過程中,客人要從盤中取些肉請主婦吃,以示尊敬和感謝,否則就被認為是失禮。吃完之後,主人要客氣地說:「菜不多,吃得不好,請原諒」等一類的話。客人要舉起雙手,從兩頰往下摸,直到胸前為止,並說:「願真主保佑飲食豐盛」。
來源:四川新聞網
哈薩克的棉紡織業
哈薩克是世界產棉大國,棉花種植區域遍布全國各州,但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西部沙漠多,自然條件差,可耕地面積小。目前哈薩克可耕地約450萬公頃,而其中棉花種植面積就約佔三分之一,達150萬公頃,年產籽棉400萬噸。棉花產量佔世界第四位,出口占第二位,棉花是哈國主要出口創匯產品之一,約占出口收匯的34%。
哈薩克紡織工業基礎薄弱,發展緩慢,本國加工能力僅占其棉產量的15%左右。哈薩克獨立後一直堅持減少原料性產品出口、擴大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增加就業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而輕紡業是哈發展的重點領域。
哈薩克經濟發展的三大特點
1、私有化進程快。現私有經濟已佔國家經濟總量的80%以上;
2、對外來經濟依賴性很強。自建國收到的外來投資按人均在獨聯體國家占第一位。
3、對外來商品依存度很高。特別是高科技產品、生活日用品、輕工產品基本被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中國、土耳其的商品所替代。市場需求旺盛,物資集散幅射面廣。
『柒』 阿拉木圖的人口民族
阿拉木圖居民中以哈薩克人居多,佔全市人口的60%。其次是俄羅斯人、韃靼、烏孜別克族,維吾爾人,烏克蘭人等族。人口170萬(2014年)。
『捌』 阿拉木圖屬於哪個洲
阿拉木圖是哈薩克的前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阿拉木圖州的首府。它位於哈薩克東南部,東鄰中國 新疆。面積10.51萬平方公里。人口包括阿拉木圖市在內為203.2萬(1987)。位於外伊犁阿拉套山脈北麓伊犁河支流大、小阿爾馬廷卡河畔的人工灌溉綠洲中。海拔650-950米。原屬中國,1854年被沙俄侵佔。曾名韋爾內。因盛產蘋果於1921年改稱今名(哈薩克語意為「蘋果城」)。有鐵路支線與土西鐵路相連。公路樞紐。航空要站。輸氣管道從布哈拉通此。哈薩克最大的工業中心。以食品加工(肉類、奶製品、水果罐頭等)和棉紡織為主,還有重型機械製造及火電廠等。有哈薩克科學院和高等院校多所。療養區,也是旅遊和體育中心之一。附近有高山溜冰場。
【阿拉木圖市歷史發展】
據記載,阿拉木圖歷史悠久,古代中國通往中亞的絲綢之路就經過這里。城市始建於1854年,1867年成為土耳其斯坦一總督轄區的行政中心。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9年成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它成為獨立的哈薩克共和國首都。由於阿拉木圖地處邊疆地區,城市擴展餘地有限,1994年哈薩克決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遷往中北部的阿克莫拉。從1997年12月10日起,阿克莫拉取代阿拉木圖成為哈薩克首都。
阿拉木圖於1930年通鐵路,此後發展迅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展起來的機械製造業,食品工業和輕工業均佔有很大比重。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阿拉木圖已成為一座現代化城市。市區布局整齊,滿目蒼翠,有寬闊平坦的林蔭道,還有許多公園和果園,是中亞地區最美的城市之一。
【阿拉木圖市與「蘋果之城」】
阿拉木圖 (Alma-ata) 是一座風光獨特的旅遊城市,它位於哈薩克東南部、天山北麓外阿賴山(中國稱外伊犁山)腳下的丘陵地帶,三面環山。面積190平方公里,海拔700-900米。它以盛產蘋果著稱,阿拉木圖在哈薩克語中的意思就是"盛產蘋果的地方,蘋果城"。居民中以俄羅斯人居多,其次是哈薩克、烏克蘭、韃靼、維吾爾等族。人口150萬(2007年)。
阿拉木圖歷史悠久,古代中國通往中亞的絲綢之路就經過這里。城市始建於1854年,1867年成為土耳其斯坦一總督轄區的行政中心。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9年成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它成為獨立的哈薩克共和國首都。
由於阿拉木圖地處邊疆地區,城市擴展餘地有限,1994年哈薩克決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遷往中北部的阿克莫拉 (Akmola,即阿斯塔納 Astana)。1995年9月,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發布遷都命令。遷都後,阿拉木圖作為國家科學、文化和經濟中心的地位不會改變,它仍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接待大部分來訪的外國領導人,哈國內的多數重大活動仍將在阿拉木圖舉行。1997年12月10日,阿克莫拉取代阿拉木圖成為哈薩克首都。
由於外阿賴山的眾多山溪的灌溉,阿拉木圖土地肥沃,除了生產穀物外,大部分地方已開辟為果園,城市南郊漫山遍野都是果園,其中蘋果園最多,因此,阿拉木圖有「蘋果之城」的美譽。
阿拉木圖於1930年通鐵路,此後發展迅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展起來的機械製造業,食品工業和輕工業均佔有很大比重。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阿拉木圖已成為一座現代化城市。市區布局整齊,滿目蒼翠,有寬闊平坦的林蔭道,還有許多公園和果園,是中亞地區最美的城市之一。
阿拉木圖附近還有自然保護區,面積約8萬公
『玖』 阿拉木圖是哪個國家的首都
阿拉木圖是哈薩克共和國的首都。
阿拉木圖(alma-ata)位於哈薩克東南部、天山北麓外阿賴山(中國稱外伊犁山)腳下的丘陵地帶,三面環山。面積190平方公里,海拔700-900米。
它以盛產蘋果著稱,阿拉木圖在哈薩克語中的意思就是蘋果城。居民中以俄羅斯人居多,其次是哈薩克、烏克蘭、韃靼、維吾爾等族。
主要景點
1、哈薩克中央國家博物館
哈薩克中央國家博物館建成於1985年,是中亞地區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共分為三層,有多個展廳,包括古生物學展廳和考古學展廳等。博物館也會經常舉行展覽會、科學討論會等。
2、麥迪奧高山滑冰場
麥迪奧是綜合體育中心,位於麥迪奧風景區內。麥迪奧不僅是許多冰上體育賽事的舉辦場地,也是哈薩克人民冬季健身滑冰的好去處,兩山之間還建有一座防止泥石流的大壩,通往壩頂的有842級台階,在大壩上可以俯瞰整個體育場的風景。
3、闊克托比山
Kok-Tobe是阿拉木圖市內的著名景點,是城市東南邊緣一座海拔1100米的山,幾乎所有人都會推薦的景點,山上有動物園、娛樂設施、觀景台等,可以乘車或者索道上山。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阿拉木圖
『拾』 阿拉木圖是哪個國家
哈薩克前首都(由於阿拉木圖地處哈薩克東南部,離邊境太近,不符合一個獨立國家首都的要求,而且人口密度過大,發展餘地接近極限,難以滿足首都建設發展的需要;城市生態環境惡化、大氣污染嚴重,又處於地震活躍地帶,首都安全受到威脅。於是哈薩克議會根據總統提議,於1994年7月6日通過遷都決議,在此後的幾年裡,阿克莫拉(阿斯塔納)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改建和擴建工程,為遷都作了大量的准備。一大批新建築在市內拔地而起,交通、通訊、能源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1997年12月10日,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阿克莫拉鄭重宣布,阿克莫拉市正式成為哈薩克「永久性首都」。從此,阿克莫拉取代阿拉木圖成為哈薩克新的政治中心。阿拉木圖盡管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今後仍將是哈薩克最大的經濟、文化和科技中心。仍將在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佔有重要地
阿拉木圖迷人風景欣賞(40張)
位,政府科學院--科學部、教育、文化和衛生部以及國家銀行將長期留在阿拉木圖),全國政治、經濟、交通和科學文化中心。阿拉木圖州首府。位於外伊犁阿拉套山脈北麓伊犁河支流大、小阿爾馬廷卡河畔的人工灌溉綠洲中。人口約210萬。居民以俄羅斯人居多,也有哈薩克、烏克蘭人等。原名維爾內。1921年改稱今名,哈薩克語意為「蘋果城」,因其城郊盛產蘋果得名。1929年哈薩克首都定此。1930年隨土西鐵路通車而迅速發展。有地震和泥石流之患。哈薩克的主要工業中心。食品和輕工業都占很大比重。以麵粉、肉類、紡織、毛皮、製鞋為主。還有機械製造、建築材料和木材加工等。鐵路通西伯利亞、烏拉爾、中亞和中國新疆,為重要公路運輸中心和國內國際航空港。設有高等院校和研究院,建有圖書館、劇院、博物館和植物園。城市布局整齊,具有東方特色。東正教大教堂為世界現存第二高木結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