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西伯利亞普爾河地理位置及氣候環境
普爾河位於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平原上,發源於漢特-曼西斯克自治區東北部,河流由南向北流,先後接納葉蒂普爾河,普亞庫普爾河,普爾別河等支流後,在塔佐夫斯基附近注入喀拉海的額畢灣。從支流普壓庫普洱河源頭算起,普爾河全長1020千米,流域面積11.2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875立方米每秒,年均徑流量276億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為東經73度20分到東經81度26分,北緯62度20分到67度19分。
大陸性氣候顯著,自西向東逐漸增強,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年均氣溫低於0℃。東北部雅庫特地區的絕對低溫是-70℃。降水時空差異明顯 ,北冰洋沿岸年降水量100~250毫米,針葉林地帶500~600毫米 ,阿爾泰山地達1000~2000毫米 。75%~80%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植被有苔原、森林沼澤、泰加針葉林、森林草原和無樹草原等。
流域概況
是俄羅斯境內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迄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中北部山地,南與中國、蒙古和朝鮮等國為鄰,面積1276萬平方千米,除西南端外,全在俄羅斯境內。 也有人將北冰洋同太平洋水系分水嶺作為其東界(以東稱遠東區)。東西長約7,000多公里,南北寬達3,500公里,面積約1,000萬平方公里。西伯利亞——更象是一個形象的區域范圍而不是一個地理名詞。整個烏拉爾山以東,整個亞洲大陸的北部,很多人,特別是外國人,通常叫做西伯利亞。那些從來沒有到過這里的人,對於這一廣闊的區域——城市、森林、海洋、江河、湖泊和沼澤,有一種成見,總是把它和雪域、嚴寒、空曠、野蠻聯系起來。
實際上西伯利亞是形式多樣的。可根據某些條件將其分為一些區域:西部和北部西伯利亞,阿爾泰,圖瓦,哈卡 普爾河
斯,薩彥和外貝加爾地區,雅庫特,甚至最北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列入西伯利亞。從西至東七千公里,從北至南三千五百公里,1000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於20個法國的面積——這就是西伯利亞!
奧克尼新石器時代被明顯的分為早期和晚期兩個階段。區分的原則是那些原始材料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文化形式。其中包括建築風格和制陶藝術的不同。新石器時代早期被確認為有三部分構成:有凹陷進去的石堆、有小規模的定居點,包括在帕帕斯特雷島上的納普人以及那些使用獨特的圓底陶器的人們;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特徵是:有著巨大的紀念物,內部是石圈,墓地通道,還有村落,比如斯卡拉布雷和里恩尤,以及居民使用平底的有凹線的陶器。因此,新石器時代整體清晰的被分為早期和晚期。早期有著分散的點綴在奧克尼山水之間的農場和建築物,也許,還伴隨著他們各自帶房間的圓錐形石堆。晚期盡管村落數目在量上明顯地少於早期,但是他們卻統治了這塊土地。晚期還有那宏偉的紀念遺跡,比如說,梅紹墓地通道和壯觀的斯滕內斯和布羅德格爾的石圈。 經過大量的發掘工作,奧克尼新石器時代呈現出一個新的綜合體。同樣,這些交替文化的觀點削弱了蔡爾德所觀察到的整潔的外表。奧克尼由一組島嶼所構成,其中的每一個島嶼都是互不相同的,旅行者可以識別出不同島嶼、不同居民的不同特點。奧克尼新石器時代沒有一個統一的外在形式。早期和晚期的分割是現代化的一個創造,它企圖把這些原始的特殊的文化聚集成清晰、通俗、簡單、有效的特徵文化,以防理解上的偏差。
實際上,自從蔡爾德和沃爾特·格蘭特在勞賽島的里恩尤被發掘的時候起,證據就一直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證據表明:將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特點統一為單一的農場建築形式是不可行的。在里恩尤村落海拔較低的位置,發現的圓底陶器,清楚的表明了圓底陶器文化對實際居民點控制了很長時期,不僅僅是早期。而且發現,一塊打火石和圓底陶器的碎片覆蓋了一片廣泛的區域,這個區域是羅伯特蘭德爾在1930年代於梅恩蘭島上的懷德山上發現的。更近些時候,布拉德福德大學在普爾河上的發掘物揭示了大量的房屋建築跟圓底陶器的早期形式聯結在一起,這些陶器被置於一個後來被刻上凹線的陶器村落之下。從這些線索出發,好像存在這種可能,早期新石器時代代表了一個分散的、小規模的定居方式的想法,從最輕的角度去評價這種想法,簡單了。從最重的角度去評價,則是完全錯了。為了詳細檢查這個問題,目前,格拉斯哥大學和設菲爾德大學在梅蘭恩島上的庫韋恩和懷德福特地區開始了一項工程,來檢查定居形式在一塊單一地區經歷新石器時代和早期青銅器時代後會發生的變化。除了在1930年代在懷德福特山下面分布著零星的遺址之外,在斯特恩豪和克羅西克牢恩又發現了兩處新的遺址。
盡管這些工作還在繼續,斯特恩豪遺址已經初步露出端倪,它至少包括三處(也許更多)新石器時代早期建造的房屋分布在晚一些時候的村落里。因此,形式上顯得更加分散。考古學家推測在斯特恩豪遺址曾經有過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村落。在克羅西克牢恩遺址,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早期的居民點看起來包括了一個更大的房屋結構,它的周圍只有三四個房屋。奧克尼新石器時代遺址包括一個寵大的墓穴和兩個舉行儀式的廣場、一個居住區和許多未被挖掘出來的墓葬。這個壯觀的文化遺址展現了五千年前蘇格蘭群島北部的一個偏僻島嶼上的生活狀況。
⑵ 樓蘭國哪去了
隨著歷史掩埋在了風沙中
樓蘭,西域古國名。(英文為:Kroraina)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國都樓蘭城(遺址在今中國新疆羅布泊西北岸)。樓蘭位於東經89°55′22″,北緯40°29′55″。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於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沖。國人屬印歐人種,語言為印歐語系的吐火羅語。漢武帝初通西域,使者往來都經過樓蘭。樓蘭屢次替匈奴當耳目,並攻劫西漢使者。元封三年(前108),漢派兵討樓蘭,俘獲其王。樓蘭既降漢,又遭匈奴的攻擊,於是分遣侍子,向兩面稱臣。後匈奴侍子安歸立為樓蘭王,遂親匈奴,成為了漢朝的心腹大患。曾在漢朝做質子的王弟尉屠耆降漢,將情況報告漢朝。昭帝元鳳四年(前77),漢遣傅介子到樓蘭,刺殺安歸,立尉屠耆為王,改國名為鄯善,遷都扜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其後漢政府常遣吏卒在樓蘭城故地屯田,自玉門關至樓蘭,沿途設置烽燧亭障。魏晉及前涼時期,樓蘭城成為西域長史治所。距今約1600年前樓蘭古國消失,只留下處古城遺跡。樓蘭國的遠古歷史至今尚不清楚。樓蘭名稱最早見於《史記》。《漢書·匈奴列傳》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時,樓蘭人建立了國家,當時樓蘭受月氏統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敗了月氏,樓蘭又為匈奴所管轄。
消失原因:
古樓蘭位於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羅布泊西岸,是新疆最荒涼的地區之一。這里悠久的歷史、天方夜譚似的傳說故事是多麼令人神往;它那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又意外地出現,引起多少人的興趣——許多中外遊人和探險家都不辭辛勞地沿著絲綢之路向西進發,去目睹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古樓蘭。1979年1月,中國已故科學家彭加木就曾從孔雀河北岸出發,徒步穿過荒漠到達樓蘭遺址考察。
樓蘭在歷史上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樞紐,中西方貿易的一個重要中心。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記載:「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這是文獻上第一次記載樓蘭城。西漢時,樓蘭的人口總共有1萬4千多人,商旅雲集,市場熱鬧,還有整齊的街道,雄壯的佛寺、寶塔。然而當時匈奴勢力強大,樓蘭一度被他們所控制,他們攻殺漢朝使者,劫掠商人。漢武帝曾發兵破之,俘虜樓蘭王,迫其附漢。但是樓蘭又聽從匈奴的反間之計,屢次攔殺漢朝官吏,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前,大將軍霍光派遣傅介子領幾名勇士前往樓蘭,設計殺死了樓蘭王嘗歸,立嘗歸的弟弟為王,並改國名為鄯善,將都城南遷。但是漢朝並有放鬆對樓蘭的管理,「設都護、置軍候、開井渠、屯田積谷」,樓蘭仍很興旺。東晉後,中原群雄割據,混戰不休,無暇顧西域,樓蘭逐漸與中原失去聯系。到了唐代,中原地區強盛,唐朝與吐蕃又在樓蘭多次兵戎相見。「五月天山雪,天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抑玉鞍,原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可見,樓蘭在唐朝還是邊隆重鎮。然而,不知在什麼年代,這個繁榮一時的城鎮神秘地消失了。樓蘭古國究竟在何方呢?成了人們猜了若干世紀的不解之謎。
1900年3月,著名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帶領一支探險隊到新疆探險,他們在沙漠中艱難行進。中國維吾爾族人愛克迪在返回原路尋找丟失的鐵斧,遇到了沙漠狂風,意外地發現沙子下面一座古代的城堡。他把這發現告訴了斯文赫定。第二年斯文赫定抵達這神秘城堡,發掘不少文物,經研究後斷定,這座古城就是消失多時古樓蘭城。樓蘭城的再現,引得各國探險家爭相前往探險覓寶。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美國人亨遷頓、日本人桔瑞超先後抵達這座「有高度文化的古城遺址」,掠走了一批重要文物。
樓蘭城從沙丘下被人發現了,但一個更大的謎困惑著探險家們:繁華多時的樓蘭城為什麼銷聲匿跡,綠洲變成沙漠、戈壁,沙進城埋呢?
1878年,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考察了羅布泊,發現中國地圖上標出的羅布泊的位置是錯誤的,它不是在庫魯克塔格山南麓,而是在阿爾金山山麓。當年普爾熱瓦爾斯基曾洗過澡的羅布泊湖水漣漪,野鳥成群,而今卻成了一片荒漠、鹽澤。也就是說,羅布泊是個移動性的湖泊,它實際的位置在地圖位置以南2度緯度的地方。
普爾熱瓦爾斯基部分解開了這個謎。1979年和1980年,新疆科學工作者對它進行了幾次詳細考察,終於揭開了這個被風沙湮沒1600多年的「沙中龐貝」之謎,使人看到了它的本來面目——樓蘭古城的確切地理位置在東經89度55分22秒,北緯40度29分55秒。它佔地面積為10萬8千多平方米。城東、城西殘留的城牆,高約4米,寬約8米。城牆用黃土夯築;居民區院牆,是將蘆葦紮成束或把柳條編織起來,抹上的粘土。全是木造房屋,胡楊木的柱子,房屋的門、窗仍清晰可辯;城中心有唯一的土建築,牆厚1.1米,殘高2米,座北朝南,似為古樓蘭統治者的住所;城東的土丘原是居民們拜佛的佛塔。羅布泊怎會游移呢?科學家們認為,除了地殼活動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是河床中堆積了大量的泥沙而造成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的泥沙匯聚在羅布泊的河口,日久月長,泥沙越積越多,淤塞了河道,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便另覓新道,流向低窪處,形成新湖。而舊湖在炎熱的氣候中,逐漸蒸發,成為沙漠,水是樓蘭城的萬物生命之源。羅布泊湖水的北移,使樓蘭城水源枯渴,樹木枯死,市民皆棄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風暴中,樓蘭終於被沙丘湮沒了。
樓蘭的消失跟人們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也有關系。樓蘭地處絲綢之路的要道,漢、匈奴及其他游牧國家,經常在樓蘭國土上挑起戰爭;為了該國的利益過度墾種,使水利設施、良好的植被受到嚴重破壞:「公元三世紀後,流入羅布泊的塔里木河下遊河床被風沙淤塞,在今尉犁東南改道南流,致使樓蘭「城郭巋然,人煙斷絕」、「國久空曠,城皆荒蕪。」羅布泊曾經是中國西北乾旱地區最大的湖泊,湖面達12000平方公里,上個世紀初仍達500平方公里,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邊築造了10多萬平方米的樓蘭古城,但至1972年,卻最終乾涸。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曾經水豐魚肥的羅布泊變成茫茫沙漠?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當年絲綢之路的要沖——樓蘭古城變成了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這一直是個科學之謎。
最近,中科院羅布泊環境鑽探科學考察隊對羅布泊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環境科學考察。考察隊認為:據初步推斷,隨著青藏高原在距今7到8萬年前的快速隆升,羅布泊由南向北遷移,乾旱化逐步加劇,最後導致整個湖泊乾涸。這樣的一個解釋顯然並不能讓人滿意,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則認為,羅布泊乾涸的原因很復雜。這裡面既是全球性的問題,也是地域性的問題,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還有人為方面的因素。
⑶ 俄羅斯由南向北流的河流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可能出現哪種水文現象為什麼
是凌汛。因為高緯地區的結冰期要比低緯地區要長一些,自南向北流的河流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這兩個時間段高緯河段均處於結冰期,與此同時低緯河段未結冰,此時河道排水不暢,便出現凌汛。
⑷ 普洱河位於俄羅斯,它有沒有春訊
有春汛,因為西西伯利亞平原緯度高,氣溫低,冬季積雪不能融化,春季氣溫回升積雪融化,形成春汛。
普爾河位於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平原上,發源於漢特-曼西斯克自治區東北部,河流由南向北流,先後接納葉蒂普爾河,普亞庫普爾河,普爾別河等支流後,在塔佐夫斯基附近注入喀拉海的額畢灣。從支流普壓庫普洱河源頭算起,普爾河全長1020千米,流域面積11.2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875立方米每秒,年均徑流量276億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為東經73度20分到東經81度26分,北緯62度20分到67度19分。
⑸ 世界上最高的山,前十位的
1、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中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上。
2、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位於喀喇昆侖山脈中國和巴基斯坦邊界上。
3、干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
4、洛子峰:海拔8516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中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上。
5、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線上。
6、卓奧友峰:海拔8201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中國和尼泊爾王國邊界上。。
7、道拉吉利峰:海拔8172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王國境內。
8、馬納斯魯峰:海拔8156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王國境內。
9、南迦帕爾巴特峰:海拔8125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巴基斯坦境內。
10、安納普爾那峰:海拔8091米,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王國境內。
1尼羅河全長6670公里,流域面積為3,349,000平方公里,起源於非洲中部的烏干達與衣索匹亞,往北途經尼羅河三角洲後注入地中海。
2亞馬孫河全長約6400公里,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3長江全長約6300公里,自己國家的。
4密西西比河全長6262公里,全河於美國境內,注入墨西哥灣。
5黃河全長5464公里,也是自己國家的。
6瀾滄江-湄公河全長4880公里,流域總面積81萬平方公里,發源於青藏高原,自北向南流經中國青海、西藏、雲南三省區和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於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湄公河三角洲注入南中國海。在中國境內的河段稱為瀾滄江,長2198公里。
7伏爾加河全長4690公里,流域總面積138萬平方公里,注入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河。
8黑龍江全長4370千米,流域總面積184.3萬平方千米,它穿越中國、前蘇聯和蒙古,從海拉爾河河源算起。在我國境內的長度為3474千米,流域面積88.7萬平方千米。
9勒拿河全長4300公里,流域面積249萬平方公里,發源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貝加爾山脈,由南向北流,最後注入北冰洋拉普捷夫海。
10尼日河全長4197公里,她發源於幾內亞,源頭離大西洋只有250公里。
⑹ 涅涅茨人
一、概況
網路 http://ke..com/link?url=-
二、生存范圍:
1.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 涅涅茨人自治區
2.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
3.泰美爾自治區
總體分布圖:紅圈范圍內位涅涅茨人,黑圈為多爾幹人,藍圈為森林系涅涅茨人。
三、薩莫耶德語族
指分布於從 斯堪的納維亞 往東,越過 烏拉爾山脈 ,直到亞洲西北部廣大地區的一組語言。分為 芬蘭 -烏戈爾語族和薩莫耶德語族。使用人口約2000萬。
名詞來源
在 沙皇俄國 時代,薩莫耶德諸語言沒有文字。1931年, 蘇聯 政府為 涅涅茨語 和 塞爾庫普語 引進拉丁字母。1937~1940年之間,拉丁字母為基里爾字母所取代。其他烏拉爾語言使用經過修改的拉丁字母,有些語言還採用一些 變音符號 。
相關概念
芬蘭 - 烏戈爾語族包括芬蘭語支和 烏戈爾語支 ,共約15種語言,分布於歐亞大陸廣大地區。芬蘭語支主要有芬蘭語、 愛沙尼亞語 和拉普語。烏戈爾語支主要有 匈牙利語 、 沃恰克語和沃古爾語。薩莫耶德語族分南、北兩個語支,有4種語言。北支的重要語言是 涅涅茨語 (以前稱尤拉克 -薩莫耶德語),分布於西起 蘇聯 阿爾漢格爾市,東到 葉尼塞河 河口之間的廣大北部凍土地帶,使用人口約 2.5萬。南支的重要語言是 塞爾庫普語 (以前稱奧斯恰克-薩莫耶德語),分布於稍靠南的 西西伯利亞 塔茲河兩岸,使用人口約2000。
烏拉爾語系 諸語言的特點:語音結構很不相同, 芬蘭 語的輔音少,已失去齶化齒齦音。 匈牙利語 輔音多,有清、濁的區別。 芬蘭語有8個母音:i、ü、u、e、?、o 、?、a,匈牙利語也有類似的母音系統。沃恰克語有7個實足母音,3個簡化母音。母音有長短之分, 如芬蘭語的 tulen( 火的),tuulen( 風的 );tuleen(火中),tuuleen (風中)。有些語言有母音和諧現象,一般出現在一個詞中。芬蘭語、 愛沙尼亞語 和拉普語都有輔音交替現象。大多數芬蘭 -烏戈爾語詞的重音落在第一個音節上。
有些烏戈爾語言的 構詞法 屬於粘著型, 芬蘭 語、 愛沙尼亞語 則更多採用熔合法來構詞。大多數烏拉爾語言的名詞都有數和格之分,格的平均數目為12個,一般包括主格、受格、所有格和 3種表示空間位置的格,這是各個語言系統的基礎。
芬蘭 語、 匈牙利語 和拉普語的句子詞序是主語—動詞—賓語,薩莫耶德諸語言的句子詞序是 (主語)—(賓語)—主要動詞-(助動詞),括弧代表不是非有不可的成分。在變化了的主要動詞上添加後綴,以跟主語的人稱和數一致。例如: 涅 涅涅茨語
涅涅茨語指俄羅斯北部涅涅茨人使用的兩種語言∶凍土涅涅茨語和森林涅涅茨語,雖然它們被認為是同一種語言的兩種方言,但兩者分別很大和不能互通。凍土涅涅茨語使用人數約30,000至40,000人,分布於卡寧半島和葉尼塞河地區,而森林涅涅茨語使用人數約1,000至1,500人,分布於阿甘河(Аган)、普爾河和納德姆河地區。涅涅茨語屬於烏拉爾語系。凍土涅涅茨語受科米語和北漢特語影響,森林涅涅茨語受東漢特語影響,而兩者均受俄語影響。凍土涅涅茨語的拼寫文字可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森林涅涅茨語的最早文字記錄則在20世紀90年代。
分析-----森林涅涅茨語人群是少量(分布區域經過查證上圖已經畫出區域),且同苔原涅涅茨語人群不能交流,說明兩者差異較大。另一項差異是以漁獵為主,結合雅庫特人N3人群也是漁獵為主,而不是以養馴鹿經主。可以推斷森林涅涅茨人為N3,進一步推斷養馴鹿方式是N2的。房 子」,芬蘭語說is?-ll?on talo(直譯:「父親-在是房子」)。句子中詞的功能用格的後綴和後置詞表示。
分類
薩莫耶德語族
北薩莫耶德語支
埃內茨語 — 幾乎滅絕
Enets, Forest (enf) (俄羅斯(亞洲))
Enets, Tundra (enh) (俄羅斯(亞洲))
涅涅茨語 (yrk) (俄羅斯(亞洲))
牙納桑語 (nio) (俄羅斯(亞洲))
Yurats
南薩莫耶德語支
Kamassian (Kamas) (xas) (俄羅斯(亞洲)) — 滅絕(20世紀)
Mator (Motor) (mtm) (俄羅斯(亞洲)) — 滅絕(19世紀)
塞爾庫普語 (Ostyak-Samoyed) (sel) (俄羅斯(亞洲))
四、涅涅茨語
涅涅茨語指俄羅斯北部涅涅茨人使用的兩種語言∶凍土涅涅茨語和森林涅涅茨語,雖然它們被認為是同一種語言的兩種方言,但兩者分別很大和不能互通。凍土涅涅茨語使用人數約30,000至40,000人,分布於卡寧半島和葉尼塞河地區,而森林涅涅茨語使用人數約1,000至1,500人,分布於阿甘河(Аган)、普爾河和納德姆河地區。涅涅茨語屬於烏拉爾語系。凍土涅涅茨語受科米語和北漢特語影響,森林涅涅茨語受東漢特語影響,而兩者均受俄語影響。凍土涅涅茨語的拼寫文字可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森林涅涅茨語的最早文字記錄則在20世紀90年代。
分析-----森林涅涅茨語人群是少量(分布區域經過查證上圖已經畫出區域),且同苔原涅涅茨語人群不能交流,說明兩者差異較大。另一項差異是以漁獵為主,結合雅庫特人N3人群也是漁獵為主,而不是以養馴鹿經主。可以推斷森林涅涅茨人為N3,進一步推斷養馴鹿方式是N2的。
五、涅涅茨人生活照
略。
⑺ 印度板塊(Ⅴ)
在研究區,僅位於帕米爾最南部,出露面積不大。其中具有大量花崗岩及偉晶岩侵入的砂質板岩及黑雲母片岩等組成的基底岩系,蓋層為古生代、中、新生代碎屑岩及碳酸鹽岩組合。基底岩系在印度河谷以砂質板岩、黑雲母片岩為主,見少量含黃鐵礦星點的石英岩及大理岩,在北緯34°「Abbottabad」附近,有低變質板岩及弱變形泥岩、板岩(白沙瓦附近)K-Ar年齡(534±14)Ma(Kempe,1978),Abbottabad北部,板岩中有大的斑狀堇青石花崗岩侵入,其中重要的Mansehra花崗岩Rb-Sr年齡(516±16)Ma(Le Fort等,1980),屬沿喜馬拉雅山南坡延伸的一個寒武紀花崗岩帶。在Mansehra西北部板岩中的一組劈理被花崗岩接觸變質帶的花崗岩脈所交切,因此岩石的某些變形是前寒武紀時形成的,所以它們應屬前寒武系。
覆於基底岩系之上的蓋層,時代及岩性多不相同,其關系尚未查清。
在Besham西南8km處,可見底礫岩不整合於基底片麻岩之上,礫石成分有石英岩、葉片狀花崗岩及閃長岩、花崗質偉晶岩、千枚岩、雲母片岩等,礫岩厚數米。向上依次為粗砂岩、石墨及厚數百米含礫片岩、綠泥石化砂岩,以上變為泥質灰岩及條帶狀大理岩;在Abbottabad附近為厚層灰岩,白沙瓦以北的Nowshera附近灰岩含志留紀—泥盆紀化石;在河南灰岩中有石炭紀鸚鵡螺亞綱化石,而在Abbottabad地區的灰岩全部為中生代。從白沙瓦Abbottabad一線以南及至 Abbottabad東北部等的紅色砂岩及頁岩屬漸新世—中新世,代表早期喜馬拉雅的磨拉石沉積。
鹽嶺地區的前寒武系,下部為基拉那群,以千枚岩、板岩、石英岩為主夾安山岩及其凝灰岩,Rb-Sr年齡(870±40)Ma,上部為鹽嶺組紅色含石膏粘土岩、含厚鹽層及石膏白雲岩、頁岩、砂岩及油頁岩。寒武系為淺海相砂岩、頁岩、黑色頁岩、海綠石頁岩,含早寒武三葉蟲化石,上部為板狀砂岩、頁岩、白雲質頁岩含石膏及岩鹽假晶,具波紋和泥裂,為潟湖相沉積,奧陶-志留系為淺海相石英砂岩、泥板岩、千枚岩、灰岩、白雲質灰岩等,泥盆系以淺海相碎屑岩為主,石炭系—二疊系見有冰磧礫岩,具岡瓦納相特徵。
區內多為新生界覆蓋,除東部地區外基底岩層多零星分布。由於印度板塊的向北俯沖,形成一系列由北向南的逆沖斷裂帶,如前述的主地幔逆沖斷裂北部的變質岩向南逆沖到主邊界逆沖斷裂的中生代地層上,而主邊界逆沖斷裂南、又進一步逆沖到鹽嶺寒武紀—更新世地層上。在Abbottabad地區見片麻岩向南推覆在中生代鈣質變質沉積岩之上,可能是印度北部主地幔逆沖斷裂的延續,主邊界逆沖斷裂常使中生界橫切漸新世-始新世的磨拉石建造。
區內的變質作用,有由南往北向主地幔逆沖斷裂(主中央逆掩斷層)方向遞增的趨勢,由白沙瓦向南幾乎未變質的岩石至Abbottabad附近的綠片岩相和主地幔逆沖斷裂附近的矽線石-藍晶石的角閃岩相。基底岩石的變質早於寒武紀花崗岩的侵入時期,而喜馬拉雅期的區域變質作用使北部中生代蓋層及基底岩層同時變質。
印度板塊在研究區出露極少,為了便於今後對比研究,現將鄰區資料簡述於下;印度次大陸總體上可劃分為3個一級構造單元,喜馬拉雅褶皺帶(位於中印邊界佔印度陸地面積不足 10%)、山前坳陷區(位於印度中、北部,為喜馬拉雅褶皺帶與印度半島之間,佔印度陸地面積約 20%)、印度半島克拉通(位於印度半島中南部,佔印度陸地面積70%)。
一、喜馬拉雅褶皺帶
喜馬拉雅褶皺帶屬印度板塊北緣,處於印度板塊與岡底斯中間板塊(青藏板塊)的接觸帶,為一新生代褶皺帶,白堊紀末或古近紀,新特提斯洋閉合,印度板塊與青藏板塊碰撞,形成印度河-雅魯藏布縫合帶。晚漸新世—中新世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極盛時期(變質變形、花崗岩化)形成了主中央逆沖斷層。上新世—更新世,喜馬拉雅南部發生逆沖作用,發育主邊界逆沖斷層。上述兩逆沖斷層都是老地層從北往南仰沖到較新地層之上。Gansser(1964,1974,1981)以上述3條主要構造線,把喜馬拉雅從南到北劃分為亞(次)喜馬拉雅、低喜馬拉雅、高喜馬拉雅(中央喜馬拉雅),西藏喜馬拉雅(特提斯喜馬拉雅)、印度河縫合帶(蛇綠岩帶);並把印度河縫合帶以北大片花崗岩基出露地帶稱為外喜馬拉雅。B.F.溫德里(1985)把喜馬拉雅分為次喜馬拉雅、低喜馬拉雅、高喜馬拉雅(含「中央結晶岩」帶、「特提斯喜馬拉雅」帶)、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後喜馬拉雅帶等單元。李春昱等(1982)指出,喜馬拉雅地區由邊界大斷裂和中央主斷裂、分為喜馬拉雅帶、低喜馬拉雅帶、高喜馬拉雅帶3部分,高喜馬拉雅北坡為西藏喜馬拉雅,喜馬拉雅山脈北麓為藏南特提斯褶皺帶,沿印度河上游及雅魯藏布江為印度板塊與岡底斯中間板塊(青藏板塊)的縫合帶。上述意見總體上基本相似,都是以上述3條主要構造線為劃分依據。現由南向北簡述於下。
(1)亞(次)喜馬拉雅山前坳陷帶(錫伐利克山前坳陷帶):位於主邊界逆沖斷層南,中新世中期,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最強烈的第三幕,使岩層褶皺、隆起並伴有岩漿侵入,形成了上升山脈與印度半島間的山前坳陷。沉積了厚達6km的新近系錫伐利克群的磨拉石建造,由砂岩、粗砂岩、礫岩、粘土層、泥岩、粉砂岩等組成。並發生褶皺、斷層和逆沖,以疊瓦構造為主的錫伐利克群,位於主邊界逆沖斷裂的局部地段,以褶皺為主的該群,位於緊接疊瓦構造的南部。由於喜馬拉雅老岩層逆掩在錫伐利克群上,使該群與其他地層多呈陡傾斜斷層接觸,該帶寬約6~50km,在不丹和錫金境內變窄,平均海拔900~1200m。
(2)低(小)喜馬拉雅褶皺帶:位於主邊界逆沖斷裂與主中央逆沖斷裂之間,由前寒武系變質岩和一些古生界、中生界未變質的岩石組成,並有不明時代的花崗岩和基性岩侵入。有的為前寒武紀後的陸棚相沉積,可與印度地盾上的岡瓦納沉積對比。不少學者認為低喜馬拉雅有一系列向南逆掩的推覆體.據Heim和Gansser 的意見,印度庫蒙地區的加瓦爾小喜馬拉雅至少有4個疊瓦構造帶,推覆於含貨幣蟲岩層之上,舍利地區有一個由絹雲母片岩組成的推覆體蓋在由古生代白堊紀地層上。從中尼泊爾向東結晶岩石中片麻岩和混合岩所佔面積越來越大,構成一巨大的結晶片岩,向上逆沖,大規模地掩埋了低喜馬拉雅的沉積岩。在錫金和大吉嶺出現未變質的岡瓦納層被低變質的達嶺片岩覆蓋,而達嶺片岩又被高級變質的大吉嶺片麻岩所覆。Loczy 用推覆構造來解釋這種現象。B.F.溫德里指出,低喜馬拉雅帶內有由片麻岩(低喜馬拉雅結晶岩)組成的逆沖斷層岩片和被稱為「外側結晶岩」(來至高喜馬拉雅逆沖岩帶)的高級變質岩的飛來峰。低喜馬拉雅帶里的一些復雜強烈褶皺帶呈北東—南西方向,與平行喜馬拉雅山脈的主構造線斜交。反映具古老的北東—南西構造的印度地盾也捲入了喜馬拉雅運動。低喜馬拉雅帶寬32~30km。平均海拔高度為4500m。
(3)高(大)喜馬拉雅結晶岩疊瓦構造帶:南以主中央逆沖斷裂與低喜馬拉雅帶為界,在北面,從北西—南東到東—西方向,基本上為連續分布的未變質或淺變質的下古生界與西藏喜馬拉雅帶分界。該帶主要由前寒武紀變質基地(結晶岩系)組成,被新近紀或稍老的花崗岩侵入。結晶岩主要是各類片麻岩,原岩為沉積岩或火山-沉積岩。其他不同程度的變質沉積岩和片麻岩呈復雜的伴生關系。在珠穆朗瑪峰等高峰的頂部,結晶岩之上為奧陶紀灰岩所覆蓋。結晶岩帶分布寬度各地不一,有的構造簡單,形成單斜層,有的結晶岩帶很寬,構造復雜,構成一系列疊瓦構造和推覆體。哈根認為這些結晶岩帶構成了許多推覆體的「根」,並將其劃為一系列逆掩岩片。在尼泊爾西部,前人把「中央結晶岩帶」按岩性劃分出一個薄的「下部結晶推覆體」和一個厚的「上部結晶推覆體」。中央結晶岩帶的片麻岩以緊閉、同斜、平卧的小型褶皺為特徵,軸面片理平行於岩性和變質的層狀構造及主中央逆沖斷裂,故被認為與中央主逆沖斷裂的逆沖事件有關。在結晶雜岩的下部出現礦物排列與喜馬拉雅總走向近直交的近北北東-南南西的線狀構造。對這種不協調的線狀構造的形成時代有不同認識。
高喜馬拉雅帶的結晶岩主要由前寒武紀變質作用形成,但不少學者也認為其變質作用可能受阿爾卑斯期花崗岩侵入的影響,因普遍見花崗岩與片麻岩的密切關系,故認為存在阿爾卑斯期變質和花崗岩化作用。也有人認為藏南聶拉木-亞東一帶的高喜馬拉雅變質岩帶的變質作用有三期;第一期發生在前寒武紀晚期或古生代早期,第二期是主變質期,發生於新生代的早-中期,第三期發生於上新世。高喜馬拉雅結晶帶,被古近紀—新近紀花崗岩廣泛侵入,含白雲母或二雲母淡色花崗岩在結晶岩帶的北部分布相當廣泛。
(4)西藏喜馬拉雅褶皺帶(特提斯喜馬拉雅褶皺帶):南以下古生界與高喜馬拉雅帶的前寒武紀變質岩帶分界,北為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主要由未變質或淺變質的古生界和中生界的穩定型沉積組成,並為新近紀花崗岩切割。石炭紀晚期—早二疊世有冰川沉積,尼泊爾有冰磧礫石,藏南在晚石炭世有冰海相沉積物,中生代地層中夾多層中、基性火山岩,並有典型的海相噴發岩及放射蟲硅質岩。
該帶一般形成向南倒轉的緊閉線性褶皺和向南逆掩的斷裂或疊瓦構造(由北向南推覆),局部也有向北倒轉的褶皺,如尼泊爾的道拉古里-安納普爾納山脈的北側、是一個向北倒轉的平卧褶皺。
(5)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由上侏羅紀—白堊紀復理石、蛇綠岩(超鎂鐵岩、基性火山岩)和外來岩塊等組成。沿縫合帶分布蛇綠岩和混雜堆積帶,上侏羅統—白堊系深水復理石沉積中,硅質岩和海底火山噴發岩發育並與基性-超基性岩共生。印度河上游拉達克地段的蛇綠岩以玄武質和英安質熔岩、燧石、集塊岩、蛇紋岩和純橄欖岩為標志。並有明顯的蛇綠混雜堆積。德拉斯火山岩由輝綠岩、枕狀熔岩、集塊岩、火山-碎屑岩組成。沿雅魯藏布江發育的蛇綠岩帶,自下而上為超基性岩(地幔岩)、基性岩(堆晶岩)、席狀岩牆群、枕狀基性熔岩、放射蟲硅質岩。其南側部分地區分布有蛇綠岩組分基質的混雜堆積和以晚三疊世及晚侏羅世—白堊紀的復理石和類復理石層的泥沙質為基質的混雜堆積,其走向與蛇綠岩帶一致。
沿縫合帶在斯沃特河谷(印度河支流)的片岩中發現有藍閃石、在拉達克地區的蛇綠混雜堆積中發現了綠片岩-藍閃石片岩相和角閃岩相的變質岩;在西藏薩嘎的達吉嶺和昂仁、拉孜、孜松等地發現有藍閃石類和黑硬綠泥石、在昂仁的桑桑南發現了陽起綠泥藍閃石片岩等、代錶板塊消減有關的高壓低溫變質帶的標志礦物。肖序常等認為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的高壓低溫變質作用主要發生在白堊紀晚期-古近紀早期。
(6)外喜馬拉雅帶:Gansser所劃分的外喜馬拉雅帶,位於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以北緊鄰地帶,主要為花崗岩基及上白堊世和古近紀—新近紀沉積物。印度河上游巨大的拉達克花崗岩和花崗閃長岩基的寬至少32km,侵入到上白堊統火山岩中。
喜馬拉雅褶皺帶的花崗岩:喜馬拉雅期花崗岩同位素年齡值一般為10~20Ma,侵入時代多為中新世。分布最廣的是電氣石花崗岩,喜馬拉雅東段有木斯、馬拉斯盧、馬卡魯等花崗岩;西段的該期花崗岩為電氣石花崗岩和電氣石細晶花崗岩分布於印度庫蒙地區,最大岩體是庫蒙北部的巴德利納斯花崗岩,為黑雲母-白雲母-電氣石花崗岩到花崗細晶岩與圍岩侵入接觸。此外,還有一些時代不明的花崗岩。在加德滿都盆地周圍侵入早古生界中的富含石英黑雲母花崗岩、白雲母-電氣石花崗岩、黑雲母-堇青石花崗岩、鉀長石斑狀電氣石-黑雲母-白雲母花崗岩、黑雲母-白雲母花崗岩其同位素年齡值為33.9Ma。
二、山前坳陷區
山前坳陷區位於印度中北部,呈近東西向展布,以全新世現代鬆散沉積物平緩覆蓋為主,厚度巨大,具磨拉石建造特徵,偶見零星前寒武變質岩系出露,顯示該山前坳陷是在印度前寒武紀克拉通基底上,由於印度板塊向北俯沖,使喜馬拉雅自始新世以來不斷隆升、剝蝕而形成。
三、印度半島克拉通
印度半島克拉通位於印度中部和南部,是印度主要礦產地和開發地。前寒武紀變質岩系在印度半島克拉通中以太古宇-古元古界發育較全。有多種岩石組合,中-深變質;中、新元古界的分布僅限於克拉通內裂谷與坳陷盆地及線性地塹中,岩性變化不大、變質較淺,根據其組成與結構上的差異,可進一步劃分為7個次級克拉通;西達爾瓦爾克拉通,位於印度西部,以發育綠岩帶為特徵。分高級變質帶(變質核雜岩)和低級綠片岩帶,前者包括條帶狀磁鐵石英岩、二輝麻粒岩和超基性岩-斜長岩組合,南北向分布,伴有25×108a花崗岩侵入。成礦作用較廣泛,如與高級變質帶中超基性岩有關的鉻礦化、與硅鐵建造有關的鐵礦、錳礦,在低級變質岩中與火山岩有關的銅礦化和多金屬礦化,部分形成規模礦床。東達爾瓦爾克拉通,位於印度中部,以GGT 或類GGT岩漿活動為特徵,夾少量綠岩帶。在東部疊加有新元古代Cuddapah克拉通內凹陷,其岩性主要為未變形或輕微變形的礫岩、砂岩、白雲岩夾火山岩,基本保持原始狀態,並有富鉀花崗岩和碳酸岩侵入及4個不明時代的金伯利岩筒。新元古代Cuddapah凹陷中含礦層位較多,如白雲岩中的重晶石礦床(儲量佔全球百分之25)、底礫岩型鈾礦、Pulivendia層中的石棉礦及火山岩層中的多金屬礦化。在變質基性岩剪切帶中的石英脈型金礦發育,其中有世界知名的 Kolar 金礦田。在金伯利岩筒及碳酸岩中還發現了金剛石及稀土礦。印度半島麻粒岩地塊,位於印度最南端,發育麻粒岩相岩石為特徵,同時分布有角閃岩相片麻岩和「超殼岩石」,含紫蘇花崗岩、基性麻粒岩、孔茲岩系、變粒岩和片麻岩等,造山後的鹼性雜岩體也較發育。成礦作用主要與麻粒岩相區的硅鐵建造和片麻岩相區的超基性岩有關。部分形成具規模的鉻鐵礦和鐵礦床。東高止山克拉通,位於印度東部,以麻粒岩相與孔茲岩系岩石發育並混合產出為特徵,常伴有角閃岩相片麻岩,斜長岩以及較晚形成的鹼性岩體(1265Ma)呈岩株狀侵入。其成礦作用主要為與硅鐵建造有關的鐵礦和產於鉀長錳榴岩中的錳礦等,分布較廣。布哈因達拉(Bhandara)克拉通,位於印度中部,以片麻岩夾綠岩帶為特徵,硅鐵建造發育,呈南北向分布,南有較大的Dongangarh花崗岩體侵入,其北疊加有3個中、晚元古代獨立凹陷盆地,變質較淺,以石英砂岩、長石砂岩、頁岩、灰岩和白雲岩為主,偶見疊層石。硅鐵建造中鐵礦分布最廣,具有波痕狀赤鐵礦-燧石岩和細粒層紋狀假象赤鐵礦等兩個亞建造,礦床規模較大,產於Sausar組石英岩-頁岩-碳酸鹽岩地層中的錳礦分布也較廣。花崗岩體附近有銅礦化。辛格布姆(Singhbhun)克拉通,位於印度東北,是印度前寒武系研究程度較高地區,由辛格布姆陸核組成,太古宇為OMG3200±85Ma,主要岩性為中粒雲母片岩、石英岩、鈣硅質岩和角閃岩。硅鐵建造發育,在陸核中有3條近東西向推覆帶和由12個岩株、岩席和岩基組成的總面積達1000km2的花崗岩雜岩體(3000Ma),該區除與硅鐵建造有關的鐵、錳礦和與超基性岩有關的鉻鐵礦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辛格布姆推覆帶上產於綠片岩相岩石中、順層分布的銅礦及鈾礦。阿拉瓦利(Aravalli)克拉通,位於印度西北部,區內太古宇—古元古界不發育,以綠岩和類GGT岩系為主,缺失硅鐵建造,呈北東向展布,廣泛發育中、晚元古界,岩層變質較淺,以千枚岩、雜砂岩為主夾石英岩和碳酸鹽岩,含疊層石及磷塊岩,呈近東西分布,花崗岩侵入體分布廣泛。區內礦產豐富,有鉛鋅礦和非金屬礦的磷灰石、磷酸鹽、石棉、重晶石、螢石、石膏、藍晶石等,在北東-南西向拉賈斯坦構造帶附近,熱液型銅礦化較發育,賦存於中、新元古界淺變質岩層中,以克赫特利銅礦規模較大。此外,在剪切帶上常有鈾礦化。此外,除前寒武系外,印度的岡瓦納群分布也較廣,主要分布於地塹或河谷一帶。岡瓦納群為晚石炭-侏羅紀的沉積層,主要為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積物,底部有冰川沉積。下岡瓦納群由含礫粗砂岩、砂岩和煤層組成,底部為典型的冰川沉積,時代為晚石炭世—早三疊世;上岡瓦納群由炭質頁岩、鈣質砂岩夾玄武岩,時代為晚三疊紀—侏羅紀。在印度半島東、西海岸的主要河谷地帶分布有白堊紀、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沉積物。另外,德干暗色岩,是印度地盾上僅次於前寒武系的第二位地質體,占據了印度半島西部和中部的廣大地區。屬裂隙噴發的高原玄武岩。從晚白堊世開始噴發,最強噴發是在始新世,德干暗色岩與下伏白堊系巴格組間有微不整合,有的不整合於侏羅系、白堊系之上,其本身又為含貨幣蟲的古近系—新近系覆蓋。德干暗色岩可分三群,下部暗色岩,分布於中央邦和東部地區,有暗色岩夾層,但火山灰較少;中部暗色岩,分布於中印度和馬瓦爾地區,其上部有大量凝灰岩,但缺少暗色岩夾層;上部暗色岩,分布在孟買和卡提阿瓦地區,含大量暗色岩夾層和火山灰。在孟買等地有似火山口的露頭。暗色岩厚度各地不同。有從西往東減薄的趨勢。近孟買海岸總厚超過2100m往東在中央邦厚約152m,再向東僅有零星露頭覆蓋在太古宇變質岩上。
⑻ 樓蘭的歷史
1901年3月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維吾爾向導奧爾得克的幫助下發現了樓蘭古城,從挖掘出上的佉盧文簡牘「kroraina」一詞推定古城原名樓蘭。
歷史上,樓蘭是西漢時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張騫通西域後,樓蘭成為東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魏晉之時,西域長史駐樓蘭城,使之成為西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古絲綢之路南、北兩道早些時候就從樓蘭分道。樓蘭城作為亞洲腹部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漢朝、匈奴和周圍一些游牧民族國家經常為爭奪樓蘭進行大規模戰爭。
樓蘭被人們稱為「一塊緊張的世界史的紀念碑」。曾盛極一時的西域重鎮在公元3世紀後迅速地悄然退出歷史舞台,直到一千七百年後的今天,還保持著她「謝幕」時的姿態,令人恍忽覺得歷史就發生在昨天,這一切至今還是個沒有真正揭開的謎底。到了唐代,「樓蘭」就幾乎成了邊遠的代名詞。李白的《塞下曲》中就有「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詩句。
樓蘭王國的歷史還遠不是一個樓蘭古城所能揭開的。根據孔雀河故道下游太陽墓地和小河 5號墓地出土的干屍,考古專家向人們揭示了樓蘭的歷史:上溯4000年左右的一段時期,樓蘭地區生活著一支以游牧為生的金發碧眼的原始歐洲人種,他們留下幾具干屍,就神秘地走了。
其後的2000多年,樓蘭找不到一絲痕跡,史書中也沒有半點墨跡。漢一晉時期,樓蘭地區出現了蒙古人。這時的樓蘭演繹出農業文明,並以其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理位置,傳遞著東西方文明。而在晉代之後的1500年,樓蘭再次消失得無影無蹤,直到100年前,人們才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東緣,偶然看見了樓蘭殘破的城牆和佛塔。
有的學者認為:斯文·赫定發現的這個樓蘭古城既不是早期樓蘭王國的都城,更不是樓蘭改國名為鄯善後的國都(扌於)泥城,因為樓蘭古城碳 14測定的年代不早於東漢。斯坦因在黃文弼發現的土垠遺址西南不遠處發現了一座漢代古城(編號LE城),新疆考古研究所稱其「方城」,位於羅布泊北岸之西,鐵板河末流的河網地帶,「方城」距離樓蘭古城24公里,北京大學林梅村教授認為這是早期的樓蘭都城。
當時的樓蘭王國還是羅布泊附近一個半耕半牧的弱小國家,絲綢之路開通後,樓蘭成為中西交通的樞紐。由於樓蘭王安歸與匈奴勾結,不斷地在絲綢之路上劫殺漢使,漢朝大將軍霍光便派傅介子前往西域刺殺安歸。傅介子帶著刺客來到樓蘭,假稱要賞賜安歸金幣。安歸大喜,應邀與傅介子一起飲酒,傅介子有意灌醉安歸,將其扶到屏風後,命兩名刺客殺了安歸。左右王公貴族見狀紛紛逃散。傅介子立即召告樓蘭國民:「安歸王對漢朝犯下了死罪,天子派我來殺掉他,現在漢朝的部隊已趕到,改立在長安納為人質的安歸的弟弟尉屠焉為新國王。」傅介子斬下安歸的首級,派快馬送回長安,懸於長安未央宮北門下示眾。
平定樓蘭之亂後,漢昭帝即詔立尉屠焉為新王,並改樓蘭國名為鄯善,授予國印,賜宮女為妻及大批車馬和輜重。行別時尉屠焉對漢昭帝說:「我長期在長安居住,現在回去當國王,孤身一人,恐難服眾。而且前王子尚在,回去後恐被其仇殺。樓蘭國中有伊循城,那是一塊富饒美麗的綠洲,天子可派一名將領率部隊到那裡屯田積谷,也使臣有所依靠。」
於是漢朝即派一名司馬,帶兵40人隨尉屠焉一起回西域。尉屠焉繼位後,於公元前77年將國都從羅布泊北岸的樓蘭故都(方城)遷到(扌於)泥城(今若羌縣城),漢朝在(扌於)泥城以東的伊循城(36團米蘭遺址)也設立了伊循都尉。此後樓蘭故都沒有再發展,估計只有原王室貴族仍居住在這里,從2003年樓蘭貴族墓的發掘,也說明了這一點。
東漢時期,班超的兒子班勇繼承父業任西域都護,派手下索勵率酒泉、敦煌兵千人到羅布泊屯田造房,並召集鄯善、焉耆、龜茲等國士兵各一千人在孔雀河下游攔河築壩,引水開荒,積粟百萬。由於孔雀河被攔,導至下游樓蘭故都水源斷絕而廢棄。屯田士卒在羅布泊西岸起「白屋」,建新城,逐漸形成了今天可看見的有「三間房」的樓蘭古城,並將此發展成為西域長史府治所。
2003年3月1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樓蘭考古隊在對樓蘭被盜墓葬進行清理時,發現了墓室中的壁畫。這座墓葬距LE方城約4公里,距離樓蘭古城24公里。墓室規模較大,前後室均繪壁畫,前室東壁所繪身著華麗服裝的男女人物形像,是墓主人高貴身份的顯示。專家否定了這是樓蘭「王陵」的說法,推測其為3世紀前後「城內一個貴族家族的合葬墓。
說法一:樓蘭消失於戰爭,公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說法二:樓蘭敗於乾旱缺水,生態惡化,上遊河水被截後改道,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樓蘭曾頒布過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環境保護法律。
說法三: 樓蘭的消失與羅布泊的南北游移有關, 斯文·赫定認為,羅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1500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游移有直接關系。
說法四: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辟有關。經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說法五:樓蘭被瘟疫疾病毀滅。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說法六:樓蘭被生物入侵打敗。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螻蛄昆蟲,在樓蘭沒有天敵,生活在土中,能以樓蘭地區的白膏泥土為生,成群結隊地進入居民屋中,人們無法消滅它們,只得棄城而去。
參考資料:
http://kroraina.blogchina.com/2528612.html
樓蘭古城遺址
位於若羌縣東北部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南部,羅布泊西北岸,距庫爾勒市340公里。樓蘭古城形成於兩漢,是漢代通西域南路必經之地,在東西文化交流上曾起過重要作用,後被沙漠埋沒,有「沙漠中的龐貝」之稱。樓蘭古城遺址有4條乾涸的河床,遺址坐落在第四條大河床的兩條分叉之間。周圍是高低不平的雅丹地形,城牆遺址混雜於風蝕台地中。城周方形:316米,總面積10.82萬平方米。城內以古水道為軸線分為兩區,一為東北區,殘存遺跡較少,主要有佛塔及其附近建築;一為西南區,有三間房遺址及一些小院落。佛塔殘高10.4米,塔身用土坯、糯米漿、柳條砌築,是全城最高大的建築物。城西南住房已塌,牆壁大多用兩排紅柳、中間夾泥,以葦繩扎固外面抹泥築成,屋頂亦用類似材料修築。城中自西北向東南穿越而過的古水道,是研究古樓蘭城內水源的重要材料,城北約四五公里處有一座古塔,已風蝕。城周圍還有一些佛寺、烽燧等遺址、遺跡和古墓。出土有漢五株錢、貴霜王國的錢幣、唐代錢幣、漢文和怯盧文殘簡,絲毛織品殘件,漆、木、玉、銅器、料珠、金銀戒指、耳環及玻璃器皿碎片等文物,對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我國邊疆與內地的歷史聯系等均有價值。
俯瞰樓蘭古城,城中東北角有一座烽燧,雖然經過歷代不同時期的補修,但依然從它身上可以看出是最早漢代建築的風格。
烽燧的西南是「三間房」遺址。這座100的平方米的房屋,建築在一塊高台上,三間房正中的一間要比東西兩間顯得寬大,本世紀初,斯文.赫定曾在東面一間房內發掘出大量的文書木簡。從三間房西廂房殘存的大木框架推測,這里昔日曾是城中屯田官署所在地。 繼續向西,是一處大宅院。院內,南北各有三間橫行排列的房屋。在古城中,這座院落的建築也是比較排場的。相形之下,大宅院南面的房舍多數是單間矮小、散雜而破敗不堪。如果根據出土文書推測三間房毗鄰的框架結構房屋是樓蘭城的官署遺跡。
樓蘭古城曾經是人們生息繁衍的樂園。她身邊有煙波浩淼的羅布泊,她門前環繞著清澈的河流,人們在碧波上泛舟捕魚,在茂密的胡楊林里狩獵,人們在沐浴著大自然的恩賜。據《水經注》記載,東漢以後,由於當時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濱河改道,導致樓蘭嚴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來到樓蘭,又召集鄯善、焉耆、龜茲三國兵士3000人,不分晝夜橫斷注濱河引水進入樓蘭緩解了樓蘭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後,盡管樓蘭人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嘗試,但樓蘭古城最終還是因斷水而廢棄了。
輝煌的樓蘭古城就這樣永遠的從歷史上無聲地消逝了。
稀世國寶樓蘭彩棺隱身何處?
「死亡之海」腹地發現稀世彩棺
今年是樓蘭古城遺址發現100周年,神秘的「東方龐貝」再次引起人們關注。早在1999年冬,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一個名叫「樓蘭學會」的民間團體,就以極大的熱情想藉此機會宣傳樓蘭,並組織了一次考察樓蘭的活動。
為使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免遭人為破壞,新疆自治區政府曾於1996年5月,專門發布了禁止到樓蘭古城探險旅遊的禁令,強調樓蘭、尼雅等是還沒有開放的國家重要文物遺址,一定要歸口管理,嚴格把關,不允許未經文物主管部門批准者擅自進入。
由於上述「背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不得不嚴格控制參加人員,並制定了不準破壞、帶走文物等考察紀律。經過大量准備工作後,一支由51名研究歷史、考古、社會學的專家、學者和部分遊客(其中包括一名日本人)組成的考察隊,於今年3月25日下午,乘坐十幾輛越野車,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府所在地庫爾勒市出發,浩浩盪盪地開進了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據《中華新聞報》報道,3月26日晚,張體先等7人回到宿營地後,集體向考察隊領導匯報了發現彩棺的經過。據學者們判斷,此彩棺極可能是漢晉時期西域36國中一個山國國王的墓葬。況且前兩年考古學家在營盤遺址上,還發掘過一些頗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古墓,所以考察隊領導對此棺十分重視。27日上午10時,考察隊一行出發去龍城前,有關領導特意告知張體先,要派一輛車去營盤尋找那具彩棺。令人遺憾的是,當時一名炊事員受了傷,等張體先為他包紮好傷口走出宿營地時,才發現尋找彩棺的車已走了。當晚在龍城宿營時,一位參加找彩棺的隊員告訴張體先,因為他沒親自去,再加上沙漠里地貌極為相似,結果領導派出的那輛車,在營盤遺址周圍轉了很多圈,也沒找到那具彩棺。
一在許多人的概念中,面積10多萬平方公里的羅布淖爾荒漠,歷史上名噪一時的樓蘭城,只是在19世紀末葉沙俄軍官普爾熱瓦爾斯基宣稱自己在這里發現了「真正的」羅布淖爾湖,斯文·赫定在20世紀帷幕初揭之際向世界刊布他在沙漠中找到了消失近兩千年的古樓蘭城,才引起了世界的注意:此前,不過是一片被中國人民遺忘了的角落。
這實在是一個歷史的誤會。
清乾隆時期(18世紀中)繪制完成的「嘉峪關到安吉延等處道理圖」就清楚標示著「魯普腦兒」(羅布淖爾);首任新疆巡撫劉錦棠及其後任魏光濤在1890年前後也曾命部屬探察、繪制了「敦煌縣到羅布淖爾南境之圖」。現藏故宮檔案館的此圖,不僅標明了自玉門關通往羅布泊的路線,而且在羅布泊西岸標示了一座古城址。而樓蘭城,就在羅布泊的西岸。清朝的統治者們,既沒有及時向社會刊布這些資料,也沒有組織對古城的考察、分析。這使斯文·赫定有機會戴上了發現樓蘭古城的金色桂冠。
現在假定雖有幾說,尚無定讞」。主要原因在於記錄缺略,且難免舛錯;而歷史學者面壁為文,少有實際考察資料,於是就難能深入。
1901年3月4日到10日,斯文·赫定僱傭農民在樓蘭城中13處遺址內隨意發掘,取得了大量漢五銖錢、精美的漢、晉時期絲織物、玻璃器、兵器、銅鐵工具、銅鏡、裝飾品、料珠,�陀羅風格的木雕藝術品。具有極高史料價值的漢晉木簡、紙質文書即達270多件;隨斯文·赫定而至的斯坦因在樓蘭古城又發掘了大量文物,僅漢文文書就達349件,不少文書均有紀年,最晚的紀年為晉建武十四年(330),其他還有不少�盧文,一件栗特文。日本桔瑞超在這里獲得了漢文文書44件,其中最著名的當推國內外史學界十分熟悉的西域長史李柏寫給焉耆王的信稿。如此豐富的文物資料,極大地推動了樓蘭史的研究。
但他們在樓蘭的發掘,卻只是對珍貴文物的搜掠,是挖寶,而不是考古。桔瑞超攜歸日本現藏龍谷大學的李柏文書的出土地,因為當時沒有記錄,乃至成了一件公案,學術界為之探討達數十年,才根據遺址照片肯定確是發現在樓蘭城中。我們 1980年在樓蘭城郊發掘一處漢代墓地,不少墓葬是當年斯坦因已經發掘過的。但他們卻只掏了墓室的中部,斯坦因取走、也刊布了從墓室中部取得的部分精美絲毛織物,但只是在我們第二次發掘後,才得可能對墓葬、墓室遺存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概念。筆者1997年曾得機會在漢城韓國中央博物館庫房中目驗桔瑞超當年取之於羅布荒原的草編織物,精美絕倫。但具體地點卻因不見記錄而永遠無法知曉,進一步追尋遺存的線索自然不可能得到,更不必談什麼驗證。這些事實告訴我們:在搜掠的指導思想下,只求取得文物、珍寶,必導致對考古遺存的破壞,從而制約和影響學術研究。
從地質時代第四紀起,羅布淖爾地區已經是一個乾旱的內陸。但在不少地點,考古工作者還是採集到了五六千年以前新石器時代的石刀、石矛、石箭頭、細小石葉、石核等,說明今天看去不毛的荒漠當年仍是可以進行狩獵,從事採集的天地;經過碳十四測年,結合出土文物進行分析,絕對年代在去今4000年前的古墓溝居民,當時種植小麥、飼養牛、羊,日常用品是胡楊木、獸角、草編類制器;規模稍大的男子墓葬,墓穴周圍有七圈圓形列木,更外面還有放射狀展開的木樁。統計一下,一座墓葬要使用大小木材600多棵。當時的人們當然意識不到,對身傍林木如此大規模的破壞,實際正在製造著毀滅自身生存的基礎
據史料:古樓蘭王國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見諸文字,在歷史上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東與敦煌接鄰。
《史記》記載:「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還說,樓蘭等地盛產美玉,多蘆葦、怪柳、甘草,民隨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多囊駝。其實,《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沒有去過樓蘭,而是根據同時代的大使節張騫的報告記述的。張騫一生三次出使西域,歷盡千辛萬苦,熟悉西域的各種情況。說明當時樓蘭地處絲綢之路要道,加上水土肥美,曾經強盛一時。
《漢書·西域傳》又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樓蘭城是樓蘭王國前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樓蘭城作為亞洲腹部的交通樞紐城鎮。
正因為樓蘭的地理位置重要,西漢時期,漢朝和匈奴為了爭奪西域疆土,進行了長達七八十年的戰爭。樓蘭國一時左右搖擺,曾一度斬殺漢使臣。直到公元前77年,大將軍霍光派傅介子刺殺了樓蘭國王,另立其弟為王,遷都後,改名為鄯善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朝邊塞詩人王昌齡的這首詩就是對那時將士征戰西域情景的描述。此後,樓蘭一直都是漢朝的西域重鎮,與漢朝關系密切,在絲綢之路上作為中國、波斯、印度、敘利亞和羅馬帝國之間的中轉貿易站,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開放、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也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起過重要作用。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卻一夜之間在中國史冊上神秘消失了,眾多遺民也同時「失蹤」。他們到底去了哪裡?多年來一直成為近代學者經常探索和爭論的一個難解之謎。
樓蘭的發現
1900年3月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率領的探險隊沿著乾枯的孔雀河左河床來到羅布荒原,在穿越一處沙漠時,發現他們帶來的水泄漏了很多。於是去尋找水源,回來時又發現攜帶的鐵鍬不慎遺失在昨晚的宿營地中。赫定只得讓他的維吾爾族助手阿爾德克回去尋找。這位助手回來的時候,不僅帶回了鐵鍬,而且還揀回了幾件木雕殘片。赫定見到殘片非常激動,他知道這一定是考古史上的一個重大發現。第二年3月,他重新回到這里進行挖掘,發現了大批文物,包括錢幣、絲織品、糧食、陶器、竹簡和毛筆等。赫定回國後,把文物交給德國的希姆萊鑒定。經鑒定,這座古城就是令世界震驚的樓蘭古城。隨後,許多國家的探險隊隨之而來。1979年,中國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輝煌的樓蘭古國終於面世。
破解樓蘭消失之迷
關於樓蘭消失的原因,近年來多有爭論。為了破解這個千古之謎,國家從70年代開始組織科考隊伍陸續進行了考察。據近年考古資料記載:197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了大批珍貴文物,還出土了一具已有3800多年的古代女屍,立即在國內外引起轟動,這具女屍出土於樓蘭遺罰�侵泄�殼俺鐾戀氖貝�鈐紜⒈4娼蝦玫吶��?988年10月2日,中國和日本組織了一支聯合探險隊,到達沙漠之中的樓蘭遺址,目的是解開這個在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消失了的神秘古國之謎。探險隊從敦煌啟程,進入沙漠,在沙漠中發現了佛塔和房舍的殘跡。遭受風沙侵蝕的佛塔、房舍、牆壁和日常用具等。在此,探險隊對樓蘭消失之謎獲得了一些初步的線索。樓蘭總共有12個村,幾萬人左右,在部落首領領導下,平安快樂地生活著。可是就在1000多年前發生了一次瘟疫,許多樓蘭人在病魔中失去了生命,一部分倖免於難的人就向南面的夏康利遷移到米蘭。從此以後樓蘭國便消失了。這僅是實際的考察,真正的樓蘭消失之因,仍是眾說紛紜。
一個說法是戰爭,認為樓蘭是為仃零所滅,或者是被北方的匈奴游牧民族所滅。但疑點是戰爭只能毀滅一城一池,不太可能滅亡整個國家。
第二個說法是瘟疫,認為當時曾在國家裡發生過一場大瘟疫。附近曾發現過一些群葬坑,裡面男女老少屍體像壘磚那樣層層疊疊。
第三種觀點是氣候惡化論,是目前較占上風的論點,認為是自然變化造成國家大遷移。那具著名的樓蘭美女(3800年歷史)在解剖的時候就已經發現肺部沉積有大量沙土。說明當時氣候已經開始惡化了。2000年10-11月,北京電視台組織了大型電視科考系列報道活動「百年發現世紀穿越————人與水的記憶」,得出的結論就是支持這一觀點。北京電視台和新疆電視台還在樓蘭古城遺址舉行了大型直播節目「樓蘭論壇」。整個科考活動從喀什開始,分為南北兩線。北線全程沿塔里木河向東行進,途經巴楚、阿克蘇、拜城、庫車、輪台、庫爾勒、營盤抵達樓蘭。南線則從沙漠邊遠的縣城麥蓋提橫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經瑪扎塔格山,過丹丹烏里克、喀拉敦、圓沙古城、大河沿,經英蘇穿越羅布荒原到達樓蘭。這次考察的目的,首先是對樓蘭發現100周年的紀念,同時也是探索人和水的命運。他們認為,在塔克拉瑪乾地區,人和水的關系實在最敏感、最突出、最脆弱的問題,實際也是人和環境的關系,而這也正是新世紀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科考隊進入到了廣闊平坦的羅布泊湖盆,在夕陽的金色余輝中,極目四望,除了遠處的地平線,就是天邊散落的一些雅丹地貌似真似幻的景象。許多人為之動容:高大的佛塔和「三間房」蒼涼而悲壯,千年前的木樁在晚霞中好似要燃燒起來,陶罐的碎片撒了滿地,粗大的胡楊樹枝像乾枯的繩子一樣捲曲,輕輕一碰就會碎掉。一度歌舞昇平的繁華古城,如今卻成了安靜的廢都。人們不能不思索它由盛到衰,走到自己末日的歷程。當然,人們在羅布泊最大的感慨還是所謂「滄海桑田」的變遷,可能並不需要預想中那麼長的時間。比如有一種說法認為,樓蘭人為大興土木以及其奇特墓葬形式「太陽墓」砍伐了大量樹木,最終帶來了生態惡化。「太陽墓」外表奇特而壯觀,圍繞墓穴的是一層套一層的共七層由細而粗的原木。木樁由內而外,粗細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狀四面展開的列木,整個外形酷似一個太陽,據今年年初的資料,在已發現的七座墓葬中,成材原木達一萬多根,數量之多,令人咋舌。值得一提的是,用發掘於樓蘭的盧文字書寫的律法中,有這樣的律條:「凡砍伐一棵活樹者罰馬一匹,伐小樹者罰牛一頭,砍倒樹苗者罰羊兩頭」。可見當時的人們已經意識到要生存下去必須保護生態環境。但樓蘭最終還是湮沒於風沙之中了。根據歷史記載,樓蘭國曾有幾千人在一個叫善密的人帶領下遷到義烏(今哈密一帶),另一部分人遷到了和田的羅普(羅布泊的轉音),另一部分人堅持生活在羅布泊內,一直到清朝末年。據說, 50年前在塔里木河還可以劃船,還能打上1米多長的魚。中上游的引水灌溉和水庫的修建使塔里木河不再注入羅布泊,1972年,羅布泊蒸發完了最後一滴水,成為一片死亡之海。因為水的消失,一個湖的廢棄乃至一個城市的廢棄,這樣的故事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並不鮮見。他們認為樓蘭就是其中典型的例證。
但現在更新的說法認為,政治和社會巨變是樓蘭廢棄的導因。著名考古專家、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孟凡人認為,樓蘭的消亡是一個從廢棄到徹底荒廢的過程。公元376年左右前涼退出樓蘭後,鄯善由於內部和蘇毗人入侵等原因正處於衰落時期,故無力進駐並振興樓蘭城,遂導致樓蘭城在政治上徹底失去作用。同時,因為自敦煌進入西域的古道有了很大的發展,開拓了交通更為方便的大海道,樓蘭作為交通樞紐的地位也失去了。這樣又使以絲綢貿易為主的各種商業陷於停頓,樓蘭城失去了賴以繁榮的基礎。西域長史機構撤走,大批屯田者和漢族居民離去使人口銳減,農業生產基本停頓,從而動搖了樓蘭城的生存基礎。由於沒有足夠的勞動力,也沒有政府機構組織大興水利,疏導河道,平整耕地,完全喪失了與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頑強斗爭的手段,致使風沙逐漸內侵,雅丹地貌逐漸發育,耕地面積和植被不斷縮水,河流和渠道被風沙淤塞、改道、蒸發滲漏,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如此年復一年惡性循環,樓蘭地區逐漸失去了人類聚居生活的條件。
也許上述四者都不無道理,至少兼而有之。也許最新的說法更全面、更符合實際些。
復活樓蘭的夢想
據「天山網」2003年1月12日報道:在新疆自治區人代會上,若羌縣委提出提案,將若羌縣改名為樓蘭縣。早在2002年11月, 中科院院士張新時、中科院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夏承訓等16名專家也曾提出設立樓蘭市的設想,新的樓蘭市包括若羌、且末兩縣。專家們在考察中還發現,隨著塔里木河生態治理工程的啟動,乾涸近30年的塔里木河終端湖—台特瑪湖又當起了水波,旅遊事業也呈現出了勃勃生機。鑒於此種考慮,他們認為設立樓蘭縣有助於加快當地經濟發展。
回答:2007-01-05 08:33
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謝謝您,辛苦了!
祝您開心每一天!!!
共0條評論...其他回答 共1條回答評論 ┆ 舉報
齊王睿
[大師] 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距今約1600年前樓蘭國消失,只留下處古城遺跡。樓蘭古城位於東徑89°22′22〃,北緯40°29′55〃,地處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處。 遺跡現狀
樓蘭古城現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接近正方形,邊長約330米,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 樓蘭王國最早的發現者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險隊沿著乾枯的孔雀河左河床來到羅布爾荒漠,在穿越一處沙漠時才發現他們的鐵鏟不慎遺失在昨晚的宿營地中。赫定只得讓他的助手回去尋找。助手很快找回鐵鏟甚至還揀回幾件木雕殘片。赫定見到殘片異常激動,決定發掘這廢墟。1901年3月,斯文.赫定開始進行挖掘,發現了一座佛塔和三個殿堂以及帶有希臘藝術文化的木雕建築構件、五銖錢、一封佉盧文書信等大批文物。隨後他們又在這片廢墟東南部發現了許多烽火台一起延續到羅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風沙掩埋的古城,這就是樓蘭古城。 樓蘭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與敦煌鄰接,公元前後與漢朝關系密切。古代樓蘭的記載以《漢書·西域傳》、法顯還有玄奘的記錄為基礎。《漢書·西域傳》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法顯謂:「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粗與漢地同,但以毯褐為異。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餘僧,悉小乘學。」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極其簡單的記述:「從此東北行千餘里,至納縛波故國,即樓蘭地也。」
旅遊
樓蘭古城遺址西北距庫爾勒市350公里,西南距若羌縣城330公里。
樓蘭文明
歷史上的樓蘭國
據《史記 大宛列傳》和《漢書 西域傳》記載,早在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
樓蘭消失之謎
公元4世紀之後,樓蘭國突然消聲匿跡。關於其原因,一般有水源改道和外敵入侵兩種說法。
樓蘭古城的發現
1900年,樓蘭古城被重新發現。有說法是新疆農民所發現,也有說法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所發現。在20世紀初的考察過程中,大量樓蘭文物被國外考察團帶走。
⑼ 中生代沉積礦床
中生代各類坳陷-斷陷盆地中發育大量的沉積礦床,包括可燃有機礦床、化學沉積礦床和蒸發沉積礦床等。有關礦產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鐵、錳、石膏、鉀鹽、芒硝、油頁岩,以及銅、磷、膨潤土、耐火粘土、石鹽等。
(一)中生代油氣田與含油氣盆地
中生代是聯合古大陸解體、板塊構造非常活躍的地質時期,對含油氣盆地的形成非常有利。據羅志立等(1989)統計,中生代地層中的石油天然氣儲量約佔世界油氣儲量的63%。
中生代含油氣盆地可分為5類(童崇光,1990):①穩定區邊緣的坳陷盆地。分布於西半球北部從阿拉斯加北坡至落基山、南部從東委內瑞拉沿安第斯山脈東麓至火地島和東半球的特提斯褶皺帶兩側,以中東的波斯灣盆地含油氣最豐富。②穩定區內部的坳陷盆地。在古老基底上發育起來的中非、南美及澳大利亞的大型沉積盆地中尚未發現工業油氣田。但是,在年輕基底上發育起來的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巴黎盆地、呵叻盆地等對油氣的生成與富集較有利。③穩定區內部的裂陷盆地。基底主要由硬化的古生代褶皺岩層組成,經歷早期裂陷和晚期坳陷的演化過程,具有裂陷與坳陷雙層結構。以西西伯利亞(俄羅斯)、卡拉庫姆(中亞)、馬拉開波(委內瑞拉)、松遼等盆地較為著名。④大陸邊緣盆地。發育於陸殼與洋殼的過渡帶上,油氣富集程度相差懸殊,墨西哥灣及南裏海盆地含油氣較好。⑤與轉換斷層有關的盆地和與火山島弧活動帶有關的盆地,油氣富集程度較差,一般僅有小油氣田存在。
1.波斯灣含油氣盆地
波斯灣含油氣盆地位於亞洲大陸西南部,包括阿拉伯半島、波斯灣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總面積約320萬km2。該盆地處於阿拉伯地盾和扎格羅斯褶皺山脈之間,地史上主要為大陸架的穩定沉積環境。盆地東北側的山前褶皺帶堆積了較厚的第四紀沖積層,邊緣出露第三紀地層,深埋地下的有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層,構造多見背斜帶及剌穿鹽丘;西南部是阿拉伯地台,基底由前寒武系結晶基岩組成,上覆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地層,常見面積大、傾角小的隆起構造。由於盆地長期穩定下沉,從二疊紀至第三紀均以海相沉積為主,碳酸鹽岩及砂岩發育,構成良好的儲集層,石膏和硬石膏為蓋層。
波斯灣盆地中心線西側的阿拉伯半島以侏羅-白堊系地層為主要產油氣層,但新生界及上古生界地層中也產油氣;盆地中心線附近及其東側的伊朗、伊拉克地區則以新生界地層為主要產油氣層。
沙烏地阿拉伯的加瓦爾油田是世界第一大油田,地處於阿拉伯地台東部邊緣的哈薩構造階地上,由一個大型長垣隆起構成,包括安達爾、雪德古姆、烏特曼尼亞、惠亞和哈賴德等5個近南北向的局部隆起。該油田於1948年發現,距波斯灣西海岸約100km可采儲量達117億噸。儲油岩層為侏羅繫上統阿拉伯組碳酸鹽岩,自上而下分為A、B、C、D四段,岩性相似,其間被橫向分布穩定的薄層石膏隔開,構成4個沉積旋迴。其中,C段和D段是最主要的儲集層,分別由鮞粒白雲石化灰岩和粒屑灰岩夾鮞粒灰岩組成,厚約120餘米;蓋層為B段和C段之間的緻密灰岩、石膏和硬石膏層,埋深1700~2000m。油藏面積約2400km2。
科威特的布爾甘油田是波斯灣盆地的又一著名油田,可采儲量達107億噸。該油田位於科威特東南部,距波斯灣西岸約22km。侏羅紀時為一穩定下降地區,白堊紀—中新世發生多次上升運動,形成近南北向的布爾甘古隆起,包括布爾甘、馬格瓦穹窿背斜和阿馬迪背斜。儲油岩層為白堊系下統瓦拉組和布爾甘組砂岩,共有4個儲集層段,總厚度約390m。第1、2層屬瓦拉組,由兩層細砂岩組成,厚度分別為24m和15m,其間為粘土層隔開;第3、4層屬布爾甘組,為中粗粒石英砂岩、粘土岩和少量粉砂岩互層,厚度分別為150m和200m。油藏總儲油麵積約700km2。
2.西西伯利亞含油氣盆地
西西伯利亞含油氣盆地位於俄羅斯烏拉爾山脈東側,其范圍大體與西西伯利亞低地相當,總面積達300多萬km2。該盆地沉積蓋層主要由侏羅紀-第四紀地層組成,其中,在中生界地層中共發現4個含油氣組合。自下而上為:下-中侏羅統秋明組陸相-三角洲相砂岩、粉砂岩、泥岩組合,上侏羅統瓦修干組和巴仁諾夫組海相砂岩、粉砂岩、泥岩、瀝青質頁岩組合,下白堊統庫羅姆金組及梅吉昂組濱海相及三角洲相砂岩泥質頁岩、瓦爾托夫組近岸砂岩及頁岩和阿利姆組砂泥質岩組合,上白堊統波庫爾組海相、沖積三角洲相及陸相砂及泥岩組合,包括40個較重要的含油氣層位。
西西伯利亞含油氣盆地可劃分為三個主要含油氣區(童崇光,1990):
(1)中鄂畢含油氣區,位於鄂畢河呈東西向流向的地段,已發現烏斯特—巴雷克、薩莫特洛爾等57個油田,大部分集中在蘇爾古特隆起及下瓦爾托夫隆起的局部高點內,下白堊統為主要含油氣組合,但侏羅系秋明組也含油。
(2)北部含氣區,位於西西伯利亞盆地北部,已發現烏連戈伊、麥德維熱等50多個氣田及凝析氣田,區內發育許多南北向二級構造及眾多局部構造,上白堊統含泥質砂岩及粉砂岩為主要含氣層,下侏羅統及中侏羅統在局部地區也含油氣。
(3)前烏拉爾含油氣區,位於西西伯利亞盆地的西部邊緣帶,含油氣構造一般為受基底凸起控制的披蓋構造,上侏羅統砂岩為主要含油氣層,沙依姆油田為主要油田。
俄羅斯的烏連戈伊天然氣田位於西西伯利亞普爾河左岸,天然氣儲量為7810萬億m3,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田。在構造上屬於普爾大長垣的中部,共發現15個氣藏。儲集岩為上白堊統波庫爾組三角洲相薄層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層,其中砂岩佔50%~70%,蓋層為晚白堊世及古新世泥岩。
3.松遼含油氣盆地
松遼含油氣盆地位於中國東北部,是一個在海西褶皺帶中間地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新生代大型陸相沉積盆地,總面積約26萬km2。地表為第四系覆蓋的平原區,前震旦紀及古生代地層主要出露在盆地四周或隱伏於深部,盆地內中新生界地層發育,僅白堊系即厚達5000m以上。
中生代是松遼盆地發展的主要時期,可劃分為4個發展階段(童崇光,1990):晚侏羅世斷陷沉積時期,形成上侏羅統砂泥岩夾煤層及火山岩組合;早白堊世斷拗沉積時期,形成下白堊統登樓庫組湖相、三角洲相及河流相礫岩、砂岩、砂質泥岩、泥岩組合;早白堊世坳陷沉積時期,形成下白堊統泉頭組、青山口組、姚家組、嫩江組湖相和三角洲相砂岩、泥岩組合,是主要生油岩和儲集層;晚白堊世隆升沉積時期,形成上白堊統四方台組和明水組河流相砂泥岩組合。松遼盆地可劃分出6個構造單元,即中央坳陷區、東北隆起區、西南隆起區、東南隆起區、西部斜坡區和北部傾沒區。其中,中央坳陷區是油氣田的集中分布地區,已發現大慶、扶余、宋芳屯、龍虎泡等10餘個大中型油田。
大慶油田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油田,石油地質儲量約30億噸。該油田地處位於松遼盆地中央坳陷區的中部,自北向南由喇嘛甸、薩爾圖、杏樹崗、太平屯、高檯子、葡萄花、敖包塔等7個背斜構造組成,它們之間以鞍部相接,南北長約145km,東西寬6~30km。儲集層主要為下白堊統青山口組、姚家組及嫩江組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及泥岩,油藏類型為背斜圈閉油氣藏,具有陸相原生油藏的特點。
(二)中生代煤田與含煤盆地
板塊運動以及因板塊運動而形成的古海陸變遷、高山大盆及古溫暖氣候帶的分布與更迭,是控制聚煤區和含煤盆地展布的主要因素。世界煤炭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北半球高於南半球,且高度集中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中緯度地帶。南半球的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含煤率低,僅澳大利亞、南非和波札那、巴西發現較大煤田。
全球中生代聚煤區和含煤盆地主要分布於中國北部、俄羅斯西伯利亞、中亞、美國阿巴拉契亞及阿拉斯加等地。由於二疊紀末—三疊紀初災變事件造成的全球性氣候異常和晚古生代高大木本植物迅速死亡,導致全球早中三疊世聚煤作用極其微弱。晚三疊世的氣候分帶性不太明顯,中生代植物處於正常生長的初始階段,聚煤作用仍然微弱而分散。侏羅紀時,特提斯海及近海較低山地(如古昆侖山、巴顏喀拉山)的分布使中國西北部早中侏羅世聚煤區主要沿北緯35°以北、處於潮濕氣候帶、地勢較低平的地區廣泛展布,其西側進入哈薩克、阿富汗和伊朗,北部延伸至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坎斯克—阿欽斯克、伊爾庫茨克、南雅庫特、通古斯、勒拿等地。到白堊紀,特提斯海的南移及古昆侖山、巴顏喀拉山、古天山、古祁連山的進一步隆起,使海洋潮濕氣候難以從西南進入內陸而局限於中國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以及蒙古東部、俄羅斯外貝加爾、勒拿和遠東濱海地區。
中國中生代含煤沉積類型在時間上有明顯的變化規律(錢大都等,1996):晚三疊世以過渡區海陸交互相沉積為主,早中侏羅世以內陸坳陷盆地沉積為主,早白堊世以內陸斷陷及坳陷盆地沉積為主。這種演變反映了成煤環境由海向陸變遷的過程,與成煤植物由海生向近海和陸生的演變過程密切相關。晚三疊世含煤盆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主要有川滇近海坳陷盆地(四川盆地和滇中盆地)及藏東、滇西盆地等。聚煤規模較小,聚煤環境主要為近海大型坳陷和濱海-潟湖環境。早中侏羅世含煤盆地主要分布於北部地區,以大型內陸湖盆型沉積盆地(鄂爾多斯、准噶爾、吐魯番—哈密)為主,其次是內陸山間湖盆及山前坳陷型沉積盆地(塔北、塔西南、塔東南、伊寧)、內陸山間谷地型沉積盆地(木里)和火山間隙含煤碎屑沉積盆地(京西、北票)。聚煤作用強烈,鄂爾多斯盆地、准噶爾盆地是世界上著名的煤炭蘊藏量極為豐富的特大型內陸含煤盆地。早白堊世含煤盆地主要分布於內蒙古東部和東北三省,是聚煤作用最強的地區,以山間斷陷盆地(海拉爾—二連盆地群)資源最豐富,其次為近海坳陷盆地(雞西—鶴崗盆地)和山間坳陷盆地,火山岩型煤盆地資源量最少。沉積類型主要為陸相沉積,以其厚度大、煤層多、部分地區夾有火山碎屑沉積為特徵。西北地區的酒泉盆地及北山諸盆地基本上屬於內陸湖相三角洲雜色岩系,含煤性差。
1.四川含煤盆地
四川含煤盆地(川滇近海盆地北部)位於中國西南地區東部,其北西和北東側分別與龍門山、大巴山相接,是中國晚三疊世含煤沉積賦存面積最大的一個沉積盆地。
四川盆地在早中三疊世幾乎全部隆起,形成了東高西低、由東向西緩傾斜的箕狀盆地,晚三疊世屬川滇近海盆地的一部分。晚三疊世早期,僅在盆地西側有由淺海相泥質岩和碳酸鹽組成的垮洪洞組分布;中期,小塘子組的海陸交互相含煤碎屑沉積往東擴展超覆,含煤性總體較差;晚期,全區普遍發育了以陸相為主的須家河組含煤碎屑沉積。該盆地基底的地台屬性和晚三疊世含煤沉積的穩定,使煤層覆蓋了盆地的大部分地區。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運動對該區的影響不大,大部分地區煤系呈向西北緩傾斜的單斜構造,邊部發育不同程度的褶皺和斷裂。
上三疊統須家河組是四川盆地的主要含煤地層,為一套由黑色炭質頁岩與灰色砂岩組成的河流沖積相—湖沼相含煤沉積岩系。該組可分為6段,1、3、5段為含煤泥頁岩夾砂岩,2、4、6段為砂岩夾頁岩及煤系,但各段發育程度不一。在盆地西部底部以角礫岩與下伏小塘子組呈假整合接觸,在盆地東部則多超覆於老地層之上,頂部與上覆白田壩組多呈假整合接觸。須家河組共含薄煤20餘層,分布穩定,含可採煤層1~9層,煤層總厚5~10m,最大可達29m。
2.鄂爾多斯含煤盆地
鄂爾多斯含煤盆地位於中國北部的賀蘭山以東地區,地跨陝、蒙、寧、甘等省區,是華北古生代—三疊紀盆地因印支運動全面抬升而萎縮後形成的大型內陸坳陷沉積盆地,並繼承了構造穩定的特徵。
鄂爾多斯盆地在三疊系侵蝕面上廣泛地沉積了侏羅系含煤岩系,包括下侏羅統富縣組和中侏羅統延安組河流湖泊相沉積,以延安組含煤性最好,在空間上形成環縣、延安兩大沉積中心。此外,上三疊統瓦窯堡組也含煤。
中侏羅統延安組是鄂爾多斯盆地的主要含煤地層,厚度一般為100~300m,最厚可達600m,呈西厚東薄的變化趨勢,為一套陸相含煤碎屑沉積。下段為寶塔山段,主要由灰白、肉紅色塊狀斜層理粗砂岩、細砂岩組成,底部為含細礫的粗砂岩,上部以細砂岩為主夾灰黑色泥質粉砂岩及頁岩;上段稱棗園段,主要為灰色、灰綠色砂岩與灰黑、深灰色頁岩、泥岩互層。除盆地中部的富縣—慶陽—華池—吳旗—子長—延安所圍限的地區為河、湖相外,其他地區為河流相、三角洲相、河漫灘相、夾沼澤相。該組含10~12層可采中厚—厚煤層,煤層最大厚度可達10m。
3.准噶爾含煤盆地
准噶爾含煤盆地位於新疆天山以北地區,基底為海西地槽褶皺帶及前寒武紀穩定地塊,早中侏羅世形成大型的不對稱波狀坳陷沉積盆地。坳陷中心位於盆地南部,主體坳陷方向呈近東西向。下侏羅統八道灣組和中侏羅統西山窯組是該盆地的主要含煤岩系,夾於兩者之間的下侏羅統三工河組不含煤。
八道灣組由灰綠深灰色砂岩、砂質泥岩和頁岩的互層組成,分3個岩性段,下部為洪沖積沉積,中下部為濱湖三角洲沉積,中上部為湖泊沉積。該組厚度變化較大,一般為200~700m。含煤10~20餘層,多為中厚—厚煤層,也有巨厚煤層。
西山窯組由灰色、灰綠、灰黃及紫紅色砂岩、炭質泥岩夾煤層及菱鐵礦薄層組成,以湖泊-三角洲沉積為主。岩性較穩定,但厚度變化較大(100~1600m)。該組中上部煤層多達20~40層,單層最厚為48m,煤層累計厚度最大達182.82m;上部煤層不發育。
4.海拉爾—二連含煤盆地群
海拉爾—二連含煤盆地群位於中國東北部,是亞洲已知規模最大的一個早白堊世盆地群,約由150個盆地組成,部分盆地含煤極為豐富,儲量大、煤層厚、埋藏淺,有的還富產油氣。該盆地群發育於海西褶皺帶之上,內部形成幾個大型坳陷與隆起帶,多呈長條狀,面積一般為數百平方千米,總體方向為北北東—北東東向。含煤地層為下白堊統扎齎諾爾群,在海拉爾地區分大磨拐河組和伊敏組,在二連地區則稱巴彥花群。
大磨拐河組(下含煤段)由砂礫岩、砂泥岩及煤層組成,下部以礫岩、砂礫岩為主,夾泥岩、薄層粉砂岩及灰白色凝灰質粗砂岩;中部為灰白或灰黃色礫岩、砂岩、泥岩及煤層;上部為黃灰色凝灰質粗砂岩、砂岩、泥岩互層夾煤線。為河床相、河漫灘相、沼澤相沉積,局部地區尚有火山岩相。該組含煤5~20層,單層厚2~10m,累計厚10~90m。主煤層位於含煤段中部,厚4~30m,最厚達44.85m。
伊敏組(上含煤段)由灰白色粉砂岩、砂岩、泥岩、炭質頁岩夾礫岩、砂礫岩組成,含10多層煤,底部以灰白色粉砂岩與下伏大磨拐河組粗砂岩、含礫砂岩呈假整合接觸,頂部被第三系不整合覆蓋,厚550.9m。該組為湖沼相沉積,分布較廣。海拉爾地區普遍含3~4個煤組,每個煤組含煤1~5層,煤層累計厚度10~50m。
(三)中生代沉積鐵礦床
中生代沉積鐵礦床可分為海相沉積鐵礦床和湖相沉積鐵礦床兩大類。
中生代海相沉積鐵礦床以中國滇西地區的楚格扎、江波、建基等鐵礦床為代表,含鐵層位為上三疊統甲丕拉組灰岩、泥灰岩及砂頁岩或三合洞組灰岩、白雲岩及泥灰岩、砂頁岩。此外,四川鹽源—木里一帶的褐鐵礦、菱鐵礦亦屬此類礦床。
中生代湖相沉積鐵礦床以法國的洛林式鐵礦和中國的綦江式、華亭式鐵礦為代表。洛林式鐵礦分布於法國與德國交界附近的洛林地區,礦區面積達1100km2,向東延入盧森堡境內,鐵礦體呈多層狀賦存於侏羅系下阿阿林砂岩和上阿阿林泥灰岩間,礦層與厚度相近的非礦層呈互層狀產出,規模巨大,單層厚1~6m,累計厚度達60m,鐵礦石主要由鮞狀水針鐵礦、鮞磷褐鐵礦構成,總儲量達105億噸。綦江式鐵礦主要分布於中國四川綦江一帶和貴州北部,鐵礦賦存於侏羅系煤系砂頁岩中,呈層狀或似層狀、透鏡狀,以中小型規模為主。華亭式鐵礦主要分布於甘肅省六盤山以東的華亭一帶,鐵礦賦存於白堊系粘土岩或砂質頁岩中,礦體呈層狀,延展大,厚度小於1m,多為小型鐵礦床。
(四)中生代沉積錳礦床
中生代沉積錳礦床以中國的斗南式錳礦床為代表。該類礦床分布於滇東南的硯山、建水一帶,沿滇東南—越北古陸北緣展布,典型礦床有斗南、白顯、岩子腳等錳礦床。含錳岩系為中三疊統法郎組,為一套鈣泥質粉砂岩、粉砂質泥岩及泥岩,向西過渡為泥灰岩、灰岩及白雲岩,假整合於個舊灰岩之上,厚達700餘米。斗南錳礦產於粉砂岩、泥岩中,夾多層灰岩及十餘個錳礦層,礦石由褐錳礦、鈣菱錳礦及方解石等組成。白顯錳礦產於白雲岩中,薄層狀,為含團塊狀、細脈狀方解石的氧化錳礦石,與頂底板白雲質灰岩呈過渡關系。
國外中生代沉積錳礦床主要有墨西哥莫蘭戈錳礦床、匈牙利烏爾庫特錳礦床和摩洛哥伊米尼錳礦床、澳大利亞格魯特錳礦床。前二者均產於侏羅系灰岩、泥灰岩、粘土岩及頁岩中,後二者分別產於白堊系灰岩、白雲岩及砂岩和下白堊統粉砂質粘土岩及砂岩中。
(五)中生代鹽類礦床
石膏、石鹽、芒硝、鉀鹽等鹽類礦床形成於不同地質歷史時期乾旱氣候條件下的封閉、半封閉的沉積盆地中,屬蒸發沉積成因。成鹽盆地主要是構造盆地,明顯受斷裂控制。含鹽岩系基本上分為兩類,即咸化潟湖相的白雲岩-灰岩-泥灰岩建造和海相或內陸鹽湖相的紅色碎屑岩建造。
中生代沉積演化的顯著特點是陸相沉積類型廣泛分布,潮濕氣候帶與乾旱氣候帶的交替出現導致形成多個成煤期和成鹽期(王鴻禎等,1980)。早中三疊世是地史上著名的乾旱氣候廣布時期,蒸發海盆的膏鹽沉積廣泛出現在華南、西歐和北美西部地區,陸相紅層遍布華北、中亞、印度、非洲中南部及南美阿根廷西部等地,而反映潮濕氣候的含煤沉積僅見於澳大利亞東部沿海一帶和俄羅斯通古斯盆地及維霍揚斯克地區。晚三疊世—早中侏羅世以潮濕氣候帶的擴大為特徵,歐亞大陸成煤環境眾多,乾旱氣候帶局限於勞亞大陸西南部、岡瓦納大陸中北部及北美西部,特提斯海兩側存在過渡性氣候帶,可以見到含膏鹽沉積與含煤沉積在時空上相互交替的現象。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早期的乾燥氣候帶有明顯的擴張,膏鹽沉積廣泛分布於北美墨西哥附近、南美安底斯山脈、中南歐、非洲北部、西亞、中亞及中國西部地區,而成煤環境僅見於東北亞、印度中部及澳洲東部。早白堊世晚期起至晚白堊世,乾旱氣候帶又有進一步的擴展與強化,膏鹽沉積發育於華南及中南半島、南美、中北非、中東至中亞的廣泛地區。
中國中生代鹽類礦床的時空分布與中國大陸地質發育歷史密切相關(袁見齊等,1994)。早中三疊世為古地台鹽類沉積發育期,鹽類礦床賦存於海相碳酸鹽岩系中,成鹽環境為地台上的陸表海局限盆地,部分為地台陸緣淺海環境。鹽類沉積具有發育面積大、含鹽層位穩定、含鹽岩系旋迴少、剖面結構簡單等特點。這一時期的揚子地台地處北半球的低緯度區,屬特提斯洋兩側蒸發岩帶的東延部分,中下三疊統硬石膏分布面積超過40萬km2,長江沿岸各省都有石膏-硬石膏沉積,四川、鄂西、黔北、奉節生產石鹽。印支運動後,中國大陸出現廣泛而強烈的裂陷活動,進入陸源碎屑岩-蒸發岩強烈發育期,鹽類沉積分布廣泛,鹽層面積小而厚度巨大、成鹽旋迴多、剖面結構和物質成分復雜、礦床類型繁多。中生代主要含鹽盆地包括新疆吐魯番盆地、青海柴達木盆地、雲南楚雄與安寧盆地、四川成都與南充盆地、湖北江漢盆地等,代表性的礦床有產於中下三疊統嘉陵江組和雷口坡組灰岩、白雲岩中的四川威西式石鹽礦床、產於中下侏羅統察雅群紅色砂頁岩中的西藏芒康式石膏礦床,產於上白堊統海棠井組泥岩、粉砂質泥岩及砂礫岩中的四川新津式芒硝礦床,產於上白堊統跑馬崗組砂岩、泥質粉砂岩及泥岩、泥灰岩中的湖北子陵鋪和麻城鋪石膏礦床等。
國外中生代鹽類礦床以鉀鹽的大規模富集為特色,以摩洛哥赫米塞特(三疊系)、土庫曼卡爾柳克—卡拉比爾和烏茲別克蓋爾達克—丘別加坦(侏羅系)、泰國沙空那空和剛果霍利(白堊系)為代表。此外,中南歐的三疊紀石鹽礦床,歐亞大陸沿英國、法國、德國、克里米亞、高加索、帕米爾、西昆侖展布的侏羅紀硬石膏石鹽礦床,中東、非洲西部和南美東部的白堊紀硬石膏石鹽層也較重要(錢自強等,1994)。
⑽ 樓蘭以前在哪裡
消失真正原因到新疆,對一個探險旅遊者來說,有一處地方是充滿吸引力的。這個被稱為「沙漠中的龐貝」的神秘古城,就是西域古國樓蘭。
古樓蘭位於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羅布泊西岸,是新疆最荒涼的地區之一。這里悠久的歷史、天方夜譚似的傳說故事是多麼令人神往;它那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又意外地出現,引起多少人的興趣——許多中外遊人和探險家都不辭辛勞地沿著絲綢之路向西進發,去目睹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古樓蘭。1979年1月,我國已故科學家彭加木就曾從孔雀河北岸出發,徒步穿過荒漠到達樓蘭遺址考察。
樓蘭在歷史上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樞紐,中西方貿易的一個重要中心。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記載:「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這是文獻上第一次記載樓蘭城。西漢時,樓蘭的人口總共有1萬4千多人,商旅雲集,市場熱鬧,還有整齊的街道,雄壯的佛寺、寶塔。然而當時匈奴勢力強大,樓蘭一度被他們所控制,他們攻殺漢朝使者,劫掠商人。漢武帝曾發兵破之,俘虜樓蘭王,迫其附漢。但是樓蘭又聽從匈奴的反間之計,屢次攔殺漢朝官吏,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前,大將軍霍光派遣傅介子領幾名勇士前往樓蘭,設計殺死了樓蘭王嘗歸,立嘗歸的弟弟為王,並改國名為鄯善,將都城南遷。但是漢朝並有放鬆對樓蘭的管理,「設都護、置軍候、開井渠、屯田積谷」,樓蘭仍很興旺。
東晉後,中原群雄割據,混戰不休,無暇顧西域,樓蘭逐漸與中原失去聯系。到了唐代,中原地區強盛,唐朝與吐蕃又在樓蘭多次兵戎相見。「王月天山雪,天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抑玉鞍,原將腰下劍,直為較樓蘭。」(李白《塞下曲》)。「清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可見,樓蘭在唐朝還是邊隆重鎮。然而,不知在什麼年代,這個繁榮一時的城鎮神秘地消失了。樓蘭古國究竟在何方呢?成了人們猜了若干世紀的不解之謎。
1900年3月,著名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帶領一支探險隊到新疆探險,他們在沙漠中艱難行進。我國維吾爾族人愛克迪在返回原路尋找丟失的鐵斧,遇到了沙漠狂風,意外地發現沙子下面一座古代的城堡。他把這發現告訴了斯文赫定。第二年斯文赫定抵達這神秘城堡,發掘不少文物,經研究後斷定,這座古城就是消失多時古樓蘭城。
樓蘭城的再現,引得各國探險家爭相前往探險覓寶。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美國人亨遷頓、日本人桔瑞超先後抵達這座「有高度文化的古城遺址」,掠走了一批重要文物。
樓蘭城從沙丘下被人發現了,但一個更大的謎困惑著探險家們:繁華多時的樓蘭城為什麼銷聲匿跡,綠洲變成沙漠、戈壁,沙進城埋呢?
1878年,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考察了羅布泊,發現中國地圖上標出的羅布泊的位置是錯誤的,它不是在庫魯克塔格山南麓,而是在阿爾金山山麓。當年普爾熱瓦爾斯基曾洗過澡的羅布泊湖水漣漪,野鳥成群,而今卻成了一片荒漠、鹽澤。也就是說,羅布泊是個移動性的湖泊,它實際的位置在地圖位置以南2度緯度的地方。
普爾熱瓦爾斯基部分解開了這個謎。1979年和1980年,新疆科學工作者對它進行了幾次詳細考察,終於揭開了這個被風沙湮沒1600多年的「沙中龐貝」之謎,使人看到了它的本來面目——
樓蘭古城的確切地理位置在東經89度55分22秒,北緯40度29分55秒。它佔地面積為10萬8千多平方米。城東、城西殘留的城牆,高約4米,寬約8米。城牆用黃土夯築;居民區院牆,是將蘆葦紮成束或把柳條編織起來,抹上的粘土。全是木造房屋,胡楊木的柱子,房屋的門、窗仍清晰可辯;城中心有唯一的土建築,牆厚1.1米,殘高2米,座北朝南,似為古樓蘭統治者的住所;城東的土丘原是居民們拜佛的佛塔。
羅布泊怎會游移呢?科學家們認為,除了地殼活動的因素外,最大的原因是河床中堆積了大量的泥沙而造成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的泥沙匯聚在羅布泊的河口,日久月長,泥沙越積越多,淤塞了河道,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便另覓新道,流向低窪處,形成新湖。而舊湖在炎熱的氣候中,逐漸蒸發,成為沙漠,水是樓蘭城的萬物生命之源。羅布泊湖水的北移,使樓蘭城水源枯渴,樹木枯死,市民皆棄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風暴中,樓蘭終於被沙丘湮沒了。
樓蘭的消失跟人們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也有關系。樓蘭地處絲綢之路的要沖,漢、匈奴及其他游牧國家,經常在樓蘭國土上挑起戰爭;為了本國的利益過度墾種,使水利設施、良好的植被受到嚴重破壞:「公元三世紀後,流入羅布泊的塔里木河下遊河床被風沙淤塞,在今尉犁東南改道南流,」致使樓蘭「城郭巋然,人煙斷絕」、「國久空曠,城皆荒蕪。」
羅布泊曾經是我國西北乾旱地區最大的湖泊,湖面達12000平方公里,上個世紀初仍達500平方公里,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邊築造了10多萬平方米的樓蘭古城,但至1972年,卻最終乾涸。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曾經水豐魚肥的羅布泊變成茫茫沙漠?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當年絲綢之路的要沖——樓蘭古城變成了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這一直是個科學之謎。
最近,中科院羅布泊環境鑽探科學考察隊對羅布泊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環境科學考察。考察隊認為:據初步推斷,隨著青藏高原在距今7到8萬年前的快速隆升,羅布泊由南向北遷移,乾旱化逐步加劇,最後導致整個湖泊乾涸。這樣的一個解釋顯然並不能讓人滿意,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則認為,羅布泊乾涸的原因很復雜。這裡面既是全球性的問題,也是地域性的問題,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還有人為方面的因素。
一、全球氣候旱化是大背景
大約萬年前,地球環境發生了空前的變化,即由末次冰期的乾冷環境演變成冰期後時期的濕潤環境,藉此契機,人類文化也由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而一萬年之後,地質環境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性變化,距今約10000年至8000年為升溫期,距今約8000年至3000年為高溫期(氣候適宜期),距今3000年至今為降溫期。這三大環境格局變化為地質、生物、化學與物理的古環境研究所證實,只是在三階段劃分的時間上,由於方法、地點或研究對象的不同而略有出入。這種環境氣候的變化規劃了人類的活動范圍與方式。
以樓蘭為例,新石器時代人類便涉足這里,青銅器時代這里人口繁盛,這時恰值高溫期,羅布泊湖面廣闊,環境適宜。但此後進入降溫區後,水土環境變差,河水減少,湖泊縮減,沙漠擴大。在距今約2000年左右旱化加劇,這表現在中國北方廣大地區冰進發生,黃土堆積,湖沼消亡,海退發生。
樓蘭古城的消亡大約在公元前後至四世紀(中原的漢朝到北魏時期),這時正是旱化加劇的時期。其實,在這一旱化過程中,不僅是樓蘭古城消亡,而且由於沙漠擴大,先後發生尼雅、喀拉墩、米蘭城、尼壤城、可汗城、統萬城等的消亡。
樓蘭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國北方,甚至是世界氣候出現旱化的大背景下發生的,它不是一個孤立的空間,只是由於樓蘭處在乾旱內陸,這里人文與自然環境的變化更顯著罷了。
二、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除了全球氣候的變化之外,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距今7到8萬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這種隆起對中國西北部的氣候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由於羅布泊所處的地理位置位於東亞西北內陸,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幾乎都很少到達這里。
當全球氣候發生變化時,整個東亞西部都開始出現了乾旱和沙漠化、戈壁化趨勢。在這期間,羅布泊開始從南向北推移。在距今7萬年左右的時候,湖面急劇下降到最後接近湖底。因湖底地形的高低不平,原先巨大統一的古羅布泊分解成現在的台特瑪湖、喀拉和順湖和北面較大的羅布泊。
在地域性因素中,還有一點必須值得注意,據說從近來的遙感資料判斷,孔雀河上游曾發生了一次大的滑坡事件。這次滑坡整個堵塞了孔雀河的河流通道,致使羅布泊的來水被斷。現在的問題是還不知道這次滑坡的具體時間,它是否發生在羅布泊乾涸之前還有待於研究。
三、人類過度開發加速羅布泊消亡
人類活動對羅布泊乾涸的影響,在晚近期可以說越來越大。水源和樹木是荒原上綠洲能夠存活的關鍵。樓蘭古城正建立在當時水系發達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這里曾有長勢繁茂的胡楊樹供其取材建設。當年樓蘭人在羅布泊邊築造了10多萬平方米的樓蘭古城,他們砍伐掉許多樹木和蘆葦,這無疑會對環境產生負作用。
在這期間,人類活動的加劇以及水系的變化和戰爭的破壞,使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5號小河墓地上密植的「男根樹樁」說明,樓蘭人當時已感到部落生存危機,只好祈求生殖崇拜來保佑其子孫繁衍下去。但他們大量砍伐本已稀少的樹木,使當地已經惡化的環境雪上加霜。
羅布泊的最終乾涸,則與我們解放後在塔里木河上游的過度開發有關。當年我們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後,致使塔里木河河水入不敷出,下游出現斷流。這一點從近年來的黃河斷流就可以得到印證。羅布泊也由於沒有來水補給,便開始迅速萎縮,終至最後消亡。
四、樓蘭古城消失成為「曠世之憾」
提起樓蘭古城,人們都會想到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因為他在1901年首次對外宣布樓蘭古城的存在。
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正在羅布沙漠中考察,他僱傭的驢工兼向導,維吾爾族農民艾爾迪克因丟失工具,在尋找的途中,偶然在羅布泊西北岸發現一片古代遺址,斯文·赫定聽說後,馬上隨艾爾迪克來到了遺跡處,發現這片古代遺跡地面上,散布著美麗的木雕、織物、錢幣。
因缺乏飲用水,斯文·赫定只好返回。經過一年的准備,在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專程來到這片遺跡,進行了一個星期的發掘工作。經過整理分析,赫定根據出土文書中有樓蘭字樣,遂將此遺跡定為樓蘭,這一重要發現震驚了世界,為斯文·赫定贏得了極大的榮譽。
隨後英國人斯坦因、日本人橘瑞超等,都是沿著赫定的路線圖找到樓蘭遺址的,他們的發掘工作更徹底和細致,但同時也是破壞和掠奪性的。這些工作成了以後樓蘭探險的重要地理依據。
盡管從戈壁和雅丹地貌中難以辨認樓蘭城昔日的面目,但科學家從大量資料和考察中發現,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廢棄了1500年的樓蘭城曾經輝煌一時。據專家分析,樓蘭遺跡已經有了1800年的歷史,經歷了風沙洗劫後,僅存殘缺的胡楊木架和少量的蘆葦牆。從房子的大小和建築材料看,當時普通百姓的住房條件比較簡陋,但遺跡中留下的大量做工精細的木製品和古錢幣又提醒人們,樓蘭城中也不乏富甲一方的人家。專家認為,樓蘭城中已有了貧富分化,這些木製品同時又為我們展示了當時木工精湛的手藝和樓蘭經濟的繁榮。專家發現,像這樣的民宅,留存下來的還有幾十間,並集中在城西組成了居住區,而在城東又分別有行政和軍事區,城市功能齊全而布局分明,城市規劃和發展意識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