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廁所日的發展歷史
2001年11月9日,來自芬蘭、英國、美國、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等30多個國家的代表,在新加坡舉行了第一屆廁所峰會,一直難登大雅之堂的廁所問題,首次可以像貿易問題一樣登上高級別議事廳,並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會議討論了有關廁所的廣泛議題,包括廁所設計、衛生、舒適,以及解決排泄物污染和發展中國家廁所缺乏等問題。決定從2001年起,每年世界廁所組織都會在不同的地方舉行世界廁所峰會(World Toilet Summit),以提供一個聯系、交流、共享信息和合作的平台。
2013年7月24日,在第67屆聯合國大會上,「世界廁所日」提案由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中國、俄羅斯等近100個國家共同提出,並獲得聯大全體成員的一致贊同。 會議決定,每年的11月19日為「世界廁所日」。
聯大在決議中指出,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2012年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全球目仍有25億人缺乏廁所等基本環境衛生服務,11億人隨地大小便,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決議敦促所有會員國、聯合國各組織機構和所有其他利益攸關方制定政策,擴大貧困人口獲得良好環境衛生的機會。同時呼籲杜絕對公共衛生極為有害的隨地大小便行為,並提倡以更廣闊視角處理環境衛生問題,包括提供基本環境衛生服務,建立排污系統以及在水資源綜合管理框架內開展廢水處理和循環利用。決議還倡議各國政府、聯合國機構和民間團體在「世界廁所日」舉辦教育和宣傳活動,以推動實現可持續的環境衛生 。
2015年11月19日是第三個「世界廁所日」。2015年的主題是「發掘公廁歷史,弘揚公廁文化」。
Ⅱ 什麼是美國廁所文化
我首先告訴你的是一個次要的問題:美國的廁所很美,很乾凈,沒有味道,並且備有三種用紙:手紙、墊屁股的坐便用紙、擦手紙,公共廁所插著鮮花……」我去美國留學給楊詩糧一家的第一封信是這樣描述的。剛到美國,使我吃驚、好奇的許多新事物之一就是美國的廁所。
美國的公共廁所全是瓷磚地面,他們的清潔劑質量很好,而且是瓷磚專用的,清潔劑一噴,毫不費力就將贓物的污垢去除掉,而且還有拋光作用。無論在飛機場、火車站、商場還是飯店,廁所的瓷磚全部都又干凈又光潔。美國打掃廁所的清潔工,全是晚上11點上班,早晨7點下班,避開使用時間。清潔工有各種福利,包括醫療保險、退休金,而且有工會支持幫助,沒有確實的原因是不能隨便解僱的,每小時時薪6—14美元不等。是沒有學位、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搶著做的工作。
美國沒有體面和不體面的職業虛榮心,只有有錢和沒錢的區別。當清潔工和當記者掙錢差不多,甚至更多,他們可以開一樣的車,住一樣的房子,出入相同的社交場合。記者可以去的地方,清潔工也可以去,今天是記者,明天早晨被解僱,後天招清潔工,記者就去當清潔工。清潔工考試合格,明天可以去當記者。寬松的僱用關系和制度使社會成為一潭活水。
美國清潔工打掃衛生,推一個小車,實際是一個小圓桶,下面有四個輪子。圓桶套像一個圍裙,有一層層口袋,每個口袋裝著不同的清潔劑,做這種工作也要有執照,要專門培訓,各種清潔劑的成份、使用方法、對人體害處的防範、所要清潔物品的保養等都要了如指掌,考試是很嚴格的。我沒出國前聽人說我們認識的一個朋友去美國刷廁所,我來美國才知道,他們是用中國人的等級觀念詆毀他。這其實是抬舉他,剛來美國的中國人絕對干不上這份工作。
美國廁所都不是一開門就能看見便池的,都有一個小過道,這樣設計是一種文明,不是一開門就看見提褲子的人。每個便池都是一個單間,門上有衣服掛鉤,有的還有一個可以放下來的鐵板,有彈簧,可以放書包或者怕掉的東西。三種用紙肯定每個廁所都有,手紙、擦手紙、坐便紙。還有洗手的肥皂液,用手一觸就滴下來。有的公共廁所,水龍頭是用手一放,感應代替開關,不用擰,水自動流下來,手一離開就停水。牆下有一個自動的機器,備有婦女用的衛生紙,這種要收費,自動投幣服務。牆上還有一個小的掛板,有彈簧合葉掛鉤,挪下來是一個小孩用的掛床,可以給小孩換尿布。
公共廁所通常都有大鏡子供化妝用。美國女人早晨化妝出來,還帶一個小包是補裝用的化妝盒。把掉妝的地方再補上。在公共廁所總會看到有人化妝,廁所還有電插頭,供女人吹頭發用。在美國公共廁所的外間是休息室,由於廁所沒有一點臭味,人們在那小坐,是女人下班後換晚妝出去吃飯、參加晚會的休息處。她們上班穿的衣服很嚴肅,晚上出去穿的衣服常是亮的、露的。
美國家庭廁所是房價的重要標志,房子除了要在好區,再就是看廁所如何。美國家庭廁所通常是和澡間合用,牆上都掛著工藝品,插著鮮花。有小孩的家庭,廁所有一系列小孩的洗澡用品。用一個網兜裝著可以在澡盆里游動的塑料小船、小魚。小魚是測量水溫的,如果水稍涼了,小金魚就眨眼睛,吱吱發出聲音,媽媽就趕快加熱水。
大人用的澡間,大多有紫外線燈,有專門浴室用的收音機,有通氣孔和窗口,全都是坐便。1995年我和guang回國,我疏忽了一個重要問題,他從小沒有過蹲便,到了中國,在東北老宅都是蹲便,他每天上廁所成了一個大負擔。大便便不出來,我們全家一聽他要上廁所全緊張,那幾天,朋友請我們吃飯,一要出去,他就問廁所什麼樣的,笑得弟弟淌眼淚。
凡是外國人來過中國,他們回去後最大的抱怨就是廁所。有一位美國女醫生,她在感情上碰到麻煩,心裡很苦,正好我要回國,我說你和我一塊回中國散散心。她第一句話就說,那裡的廁所好嗎?一下把我堵回來,我敢說好嗎?
美國華文報紙曾經披露中國的公共廁所嚇走了外商,丟了400萬美元的生意,因為外商住高級賓館,但他們不可能不出去,公共廁所讓他們為難。
散文詩似的廣告語
美國科學管理不僅體現在內在的運作,生活處處顯現井然有序和井井有條。從一入海關開始,海關工作人員的微笑和各種文明的告示讓你立刻感覺春風撲面。
在頭頂醒目的地方掛著標准化的小牌,上面標明取行李的地方,用箭頭指明方向。男廁所、女廁所則用穿裙子女子的圖案和穿制服的男子的圖案標明。
在公共場所的告示語言也都非常禮貌,有時看見廁所壞了,如果在中國肯定一張大白紙寫著黑筆字:「壞了」!而在美國我幾次碰到廁所壞了,告示大都是這樣寫著:「對不起,該廁所不能使用,將於某時某刻恢復使用,在這段不方便的期間請您到某某地方使用(如二樓左側,對面樓南側)。我們知道這會給您帶來不方便,在此表示歉意,對不起。」所以在美國人人掛著微笑,互相誰對誰都非常禮貌,就連小孩和小孩也很少吵架。
在中國下火車找廁所,門上釘個大板子,連「壞了」也不寫,不管你有多大學問,你憋的是屎還是尿,你能不皺著眉頭,冒出喪氣的話才怪呢。跑到沒有人走的地方,那隻寫著不許隨地大小便。如果你寫明應該在哪兒大小便,誰願意東瞧西瞅,冒著被罰款的危險呢?即便你是博士也不得不一下火車先對祖國粗魯一下。
美國商店通常有明凈的地板,剛打掃完畢,地板上都豎著一個牌子,「注意,地板滑」。這種牌子都是規范的,各個商店都一樣。這種顏色、這種尺寸,一看就知道是提醒路滑的標志。
在建築工地,全是用黃色帶子攔截,帶子每隔一段印一行字「注意」。在遠離幾個街口就有橘紅色錐狀物沿著路面放置,另有路牌寫著前面修路,在全美國什麼地方修路都用這種標志和告示。並且一定標明這條路什麼時候開始修,什麼時候修好。在修這條路時哪條路可以通,不但路面告示這樣明了,提早廣播就說明白。高速公路上的路牌指示更是統一明了。
愛美國大都從高速公路開始。「前面時速15mile」、「前面路窄」、「前面單行道」、「街口要停」,全清清楚楚。剛來美國是在1989年,正趕上大地震,那天晚上人人忙著回家,但在交通路牌的指示下,所有美國人都規規矩矩地在該停的時候停,該慢的時候慢,我第一次被這種文明感動。
在中國常看到禁止入內的告示,而在美國常寫「在這里工作的人員可以入內」,總是很溫和地告誡人們。而更多的地方則用privacy,在英漢字典常譯成隱私,這個詞是我們中美文化沖突的關鍵詞,實在應該找個恰當一點的詞。你一看privacy,就是和你無關,你就別打擾。
回國到有關部門辦事,門口貼著開會、學習,也不知學到什麼時候,想打聽,沒有人好好和你說話,都一邊走一邊說。禁止入內,禁止大聲喧嘩,禁止大小便的告示到處都是。有的告示也不清不楚。
北方一家報社,那麼多文化人的地方,在電梯口貼著某部在七樓,到頂才五樓,根本沒有七樓。問七樓在哪,都說沒七樓,又問某部門在哪,說從另一處上電梯,五樓出來再爬到七樓,所以又返回一樓從另一入口處上。
我相信報社,那麼大報社肯定有人能寫明白這則告示,而且肯定大多數記者能寫明白,為什麼沒寫明白呢?就是我們的生活品質一慣粗糙。誰都不去細想,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更方便、更舒適。尤其像醫院、火葬場那種地方,告示不清楚,人胡亂走,心裡十分煩躁,其實那難嗎?只要用心稍花一點時間就可以搞得很清楚,提供方便。
有好多商店大減價,拿一塊大紙殼,隨便就寫,很難看,也很粗糙。什麼大甩賣,沒有整體感。有許多文化單位,如市圖書館這樣文人學者出入的地方,大玻璃門上也隨便貼著告示,語言生硬。其實告示也是一種藝術,告示不是命令,也不是通牒,是相互平等溝通的一種方法,懂得這一條就一定能寫出很美的告示,中國語言多豐富啊!
Ⅲ 瑞士的公共廁所大多採用藍光設計,這樣的設計有哪些利弊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如果出門在外的話,也會去使用一些公廁,大家在使用工作的時候也會發現很多地區他們的公廁設計理念也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一些遊客們他們去一些地方進行旅遊,也會發現各個地方,或者是各個國家他們的廁所設計理念都是有著比較大的區別。
看不清自己手臂上面的血管因為一些人他們在這種藍色的燈光下是看不清自己手臂上面的血管的,所以他們也無法進行一些相應的操作。所以這也是專門針對於這些癮君子們去設計的燈光,像這樣的藍光設計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幫助的。而且其他的很多國家也已經開始採取了像這樣的藍光設計,對於防治這一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很多人也會覺得像這樣的藍光設計對於一些普通人來說可能也會讓大家的使用感有一些不好。
Ⅳ 什麼是俄羅斯風格
俄羅斯風格設計多以簡練的色彩和冷靜的基調為主,在強調理性冷靜的同時又加入少許的出奇的創意加以配置,用《這個殺手不太冷》這部電影來形容它的風格最適宜不過。總體特徵是輕盈、華麗、精緻、細膩。室內裝飾造型高聳纖細,不對稱,頻繁地使用形態方向多變的如「C」「S」或渦券形曲線、弧線,並常用大鏡面作裝飾,大量運用花環、花束、弓箭及貝殼圖案紋樣。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卻豪華富麗。室內裝修造型優雅,製作工藝、結構、線條具有婉轉、柔和等特點,以創造輕松、明朗、親切的空間環境。
俄羅斯風格設計以淺米黃色系作基調,地面與大塊量體分割採用深胡桃色與深色對比強烈的視覺效果。選用深色麂皮沙發與胡桃木系傢具突顯質感,裝飾品搭配自然系的後現代自然家飾來襯托空間的人文雅緻氣氛,整體空間感覺冷靜、淡雅。
由於身處北國,木材資源豐富,俄羅斯人對木材是情有獨鍾的,連餐廳都不例外,樺木的地板,實木的餐廳桌椅,一切給人的感覺都是那麼親近溫和。整體感覺簡練之餘還有一絲溫馨,雖說看起來和中式的沒有多大區別,但是感覺這就是俄羅斯風情。
俄國從基輔羅斯開始已擁有眾多的城市。基輔、諾夫哥羅德、普斯柯夫、契爾尼戈夫、波洛茨克、斯摩棱斯克、弗拉基米爾等,都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城市,它們在10—11世紀時已達相當規模。當時,基輔有8個市場,很多教堂;諾夫哥羅德有用木頭鋪的街道和木製自來水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與拜占庭交往的增多,俄羅斯建築、主要是大型建築,用石頭建的越來越多。基輔羅斯奧麗加女公為自己建了一座兩層樓的龐大石頭宮殿,內外飾有大理石、彩色石板和繪畫,至今廢墟猶存。弗拉基米爾城近郊建於12世紀的一座官邸(安德烈·博戈柳夫斯基公爵所有),內部也有白石和大理石的建築。
Ⅳ 男女廁所標志創意設計是什麼
1、
(5)俄羅斯廁所設計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廁所古稱「溷藩」或稱「圊」、「軒」;又因古時農家廁所只用茅草遮蔽,故稱為「茅廁」。古人管上廁所叫「如廁」,又名「出恭」,從這條史料來看,石崇家裡的廁所確實豪華異常。
1903年,慈禧太後以謁見西陵為名,度行新造的蘆漢鐵路。蘆漢督辦盛宣懷是個馬屁精,特地准備一輛花車,車內床側有一門,門內有一被稱作「如意桶」的馬桶。桶底貯黃沙,上注水銀,糞落水銀中,無跡無味。外施宮飾絨緞,成一綉墩,可謂奢侈之極。
16世紀前後的歐洲似乎還未普遍設廁所,莫里喜劇里描寫的巴黎人,便拿起便壺隨便往外倒,路上的行人難免其禍。1596年抽水馬桶被英國人哈林頓發明。從此以後,廁所開始逐漸推廣。
Ⅵ 瑞士的公共廁所大多都採用藍光設計,這么設計有什麼好處
很多國家在公共設施的建造方面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想像力,比如說建造在水族館的衛生間,衛生間的周圍被各種魚類包圍,彷彿感覺自己就在水底一樣。還有一種鏡面玻璃的衛生間,但是比較奇特的是,在衛生間裡面可以看見外面,但是外面的人無法看見衛生間里的一切事物。大部分的這種衛生間都是為了吸引遊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種藍光設計廁所,這種廁所是有它特殊的用途。不過首先介紹一下這種藍色光線。
其實這樣方案也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不能徹底解決瑞士的毒品交易問題。解決毒品的交易還是要從源頭抓起,切斷所有的毒品交易來源,用法律的途徑來懲罰那些人,來挽救更多的人。
Ⅶ 太空廁所的在太空上廁所是「技術活」
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大小便,是一個比較麻煩、復雜的事情。尤其是較長期軌道飛行時,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要設計出一套復雜的能除臭、供水、易於消毒的收集系統。其中,抽水馬桶最為復雜,如果設計不好,大小便因微重力會從馬桶中飄出來,在座艙內到處飛舞,就好像「天女散花」,那就成為一場災難。
航天員上天前,要學會上廁所。第一步是將自己固定好。首先固定好鞋,然後固定好下身,雙手握住馬桶兩邊扶手,最要緊的是屁股須與馬桶邊緣貼緊,使馬桶內部與外邊完全密封。所謂「抽水馬桶」實際上是「抽氣馬桶」——因為馬桶內不使用水,而是用氣。小便則用一個特製漏斗收集,小便桶定期會向宇宙空間排放。大便袋中的大便經壓縮處理,暫時存放在馬桶內,最後被帶回到地面上來。
俄羅斯 RSC Energia 公司受 NASA 委託製造了一款全新的太空廁所,讓太空站可以使用廁所的宇航員由3人增至6人,這個太空廁所還會將排泄物重組變成飲用水,耗資1900萬美元,非常嚇人。
這個太空廁所的外型和普通的廁所相差無幾,不過航天員的雙腳得踏在鋼板上,並穿入套中固定,還有兩個固定的凳子鎖住航天員員的大腿,然後才可以便便。
(聯合早報網訊)據中時電子報報道,這個廁所真的既「高」又「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委請俄羅斯打造,准備裝在「國際太空站」美國區的太空人如廁設備,造價竟然高達一千九百萬美元(約台幣六億二千三百萬元)。
Ⅷ 俄羅斯有哪些出名的建築
建築是人類創造的最偉大的奇跡和最古老的藝術之一,是解讀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最形象、最直觀的語言和符號。
俄羅斯有1000餘年的建築史。俄羅斯的建築是匯聚不同時代、不同類型、不同風格而又獨具民族特色的藝術世界,也是俄羅斯歷史與文化的形象見證。俄羅斯的建築藝術成就已載入世界建築史冊。從古至今,不同類型、風格迥異的建築被保留下來,尤其在18世紀,彼得大帝徹底實施細化政策,俄羅斯建築漸漸踏上歐洲的步伐,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俄羅斯建築藝術。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嚴格的說不是建築,准確地說是一種奇特的設計。
近日,在VKontakte曝光了俄羅斯羅斯托夫的新機場的廁所。可不要小看這個廁所,凡是看了廁所照片的人,無不嘖嘖稱奇,反應都是驚掉了下巴並來回踱步猶豫著是否要進去。
請欣賞照片
沒錯,你沒看錯,除了廁所的門沒有關閉之外,小便池和馬桶之間也沒有隔板!!!
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廁所顯然不是給一個人用的。如果你以「嚴肅的意圖」去那裡- 你會驚訝到忘記自己要做什麼。
女廁所的情形也是一樣的,只有沒有小便池。一位乘客說:就像其他地方一樣,女廁所門口總有長長的隊,自然而然地排到男廁所門口。當有人打開男廁所的門,那麼,廁所里的男士,恭喜你中獎了哦,你的窘態會被外面一排女士們看到。
此外,衛生間的水槽中的水很涼,水壓很低。羅斯托夫公民和旅客都在抱怨這個廁所奇怪的設計。
此前,Lief報道說,為紀念國際民航日,12月7日在頓河畔羅斯托夫,普拉托夫機場正式開始運營。
毫無疑問,你們機場的廁所為這個節日增添了一份別樣的色彩!
俄羅斯發表感言
我沒明白,你們在搞什麼???
這就是給一個人用的吧!!!(如果真的是給一個人用的,不得不說這個廁所很大豪華哦!)
這樣也行?不如把男廁女廁合並算了,呵呵
是經費不夠修擋板了嗎???
真是夠奇葩了,搞不懂戰斗民族設計師是怎麼想的。。。。。。畢竟戰斗民族人民自己也不明白
當然,俄羅斯也有很多正常建築,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俄羅斯有哪些出名的建築吧。
歷史的演變會使建築風格發生變化。一個城市在建築風格所發生的變化,會在不同的側面反映出這個城市的民眾信仰、權力象徵、經濟實力。
據史料記載,俄羅斯民族最早都居住在森林周圍,他們祖祖輩輩就地取材搭建居所,木材資源取之不盡,形成傳統的以木質為主的結構建築風格。自10世紀末接受基督教後受,宗教的影響開始出現石造建築,但多用於公共建築。這種石造建築形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一切以神為依歸,塑造莊重典雅偉大高尚的氣氛,讓信徒心生崇敬之感。外觀上形成了典雅大方,高闊端正,頂部搭配多個矗立上端的半圓形頂蓋。在那個多神信仰的時代,對於一般老百姓,的確某種神勝過一切的感受。
但是,人們又發現俄羅斯傳統建築的幾個特色:從木結構發展出來的建築技巧,如層次疊砌架構與大斜面帳幕式尖頂,還有衍生而來的外牆民俗浮雕;獨立的塔形結構與高大宏偉的風格在石造建築上依然發揚光大。
1、斯巴斯基鍾
克里姆林宮的斯巴斯基鍾塔始建於十四世紀,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它高67.3米,平面呈方形,系石砌。原作防禦之用,1491年改為炮樓。16世紀安裝了第一個時鍾,每15分鍾報時一次;17世紀建塔尖,1937年在塔尖上安裝直徑6米的紅水晶石和瑪瑙石的五角星,每顆重達1噸。由於每顆星都裝在軸承上,風吹的時候,五角星就隨風轉動。白天,五角星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四面金光閃閃;夜晚,五角星里的電燈光照射著紅寶石,似光彩奪目的夜明珠。多年來常被認作莫斯科的標志。
2、尖柱風格
逢高必尖,不高不尖的風格,在前蘇聯的五十年代是頂峰。斯大林時代形成的細長金色尖柱和五角星有多種解釋。
一是說這種建築風格充分展現了當時中央集權和振興強國的思想;二是講它使人感覺到社會主義工業強國的時代精神;三是直觀感覺塔形結構基礎牢固。
3、經典風格
外牆貼著大理石,門廳內掛枝形吊燈,富麗堂皇。兩側或四角的配樓較矮,中央的主樓高聳,頂部是細細的塔尖。就是俄羅斯建築的典型風格。
4、俄羅斯歷史博物館
這座漂亮的俄羅斯歷史博物館,也是一座有135年歷史的古典主義建築。
5、俄羅斯最大的百貨公司
6、東正教建築風格
尖而圓的洋蔥頭大教堂,是俄羅斯東正教的教堂建築風格。
據報道,這幾個金洋蔥頭,航天員在衛星上看地球時清晰可見。真是個大忽悠?
7、聖瓦西里大教堂
這座聖瓦西里大教堂不是莫斯科最重要的,但卻是最美麗、最經典的教堂。它獨特的外貌和華麗奪目的宮殿舉世聞名,是俄羅斯16世紀民間建築藝術風格的典範。從紅場的遠端望去,那九座帶著五顏六色洋蔥頭般可愛的教堂,宛如童話世界中美麗公主所住的宮殿。
1552年俄羅斯人在沙皇伊凡四世的領導下攻下蒙古人的最後據點喀山,擺脫了這群來自東亞草原的游牧民族的統治,進入歐洲強國之列。為了紀念此次戰役沙皇決定在莫斯科修建這座最華麗、完美的建築——聖瓦西里大教堂。1561年教堂一落成,伊凡四世立即下令挖去義大利建築師巴爾馬的雙眼,以防他再建出類似或超越的作品。看來名人不好當,名建築師更是不好當。
聖瓦西里大教堂一反過去傳統大教堂都建在大公或皇帝的城堡里的慣例,而是緊靠克里姆林宮的外牆,以便讓每個俄羅斯人都能走近它。從表現風格上該教堂又成了俄羅斯森嚴的階級制度和以莫斯科為中心的集權統治的象徵。
聖瓦西里大教堂最具魅力的地方就是頂部冠有九座蔥頭狀的穹頂,這種圓頂和伊斯蘭教的造型十分相似,並展現出受東方拜占庭建築風格的影響。它現在是國家歷史博物館的一個分館,作為建築文物供人們參觀。
莫斯科人有一張很牛的自我介紹名片:別的城市是在城裡種樹,而我們是森林周圍建房子。莫斯科綠化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40%,包括11個自然森林區,89個公園,400多個小公園和100多個街心花園,也許這才是莫斯科的城市建築風格。
編輯 New Her
排版橘子
圖片來源谷歌
Ⅸ T14阿瑪塔坦克上有廁所是真的嗎
是的,阿瑪塔坦克上真的有廁所,因為在設計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因素,並且真的設計了一個廁所。
Ⅹ 男女廁所標志,如何設計才直觀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它們,然而卻從未把它們放在心上。但這個廣為人知的男女廁所標志卻大有來頭。喬納森·葛蘭西(Jonathan Glancey)對這個標志進行了一番研究,探索是什麼使這個古老而強大的標志具有如此吸引力。
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導演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是一部嚴肅的鴻篇巨制,即使對於低賤的廁所,影片中也不時出現令人驚喜的幽默感,十分有見地。電影中的角色,國家航空委員會主席Heywood Floyd博士在從美國飛往軌道空間站的泛美空中飛行過程中突然想上廁所,這時他看到一條警告標志——「零重力廁所:在使用前請閱讀說明」。使用說明是多達700字的晦澀難懂的10條使用指導;要想將這些指示大聲讀出來要足足花費4分鍾。在太空里可沒人能聽見你那充滿挫敗感的尖叫。
有意思的是,人類的一個正常功能卻由於21世紀一項深奧復雜技術的超理性要求而無法維持。先拋開這些先進技術不說,人類一天內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多次尿意或便意。這說明,即使在如今這樣的高科技時代,科技含量低的手段毫無疑問仍是無法舍棄的。在中,男女廁所的「小人兒」標志就是這中簡便而優雅的手段之一。
19世紀70年代,在英國樹立的典範在美國一個更廣泛的基礎上得到了進一步發展。1974年,美國交通運輸部委託美國專業設計協會設計了一套象形圖形,用於包括公路、鐵路、空運、海運在內的交通網中。協會與庫克和商諾斯基聯合公司合作,共設計出34個標志——如今在用的有50個——區分出電梯、自動扶梯、嬰兒更衣室,在這40年裡,這些標志也使公共廁所易於辨識。與1964年英國鐵路公司的公司標志一樣,美國交通運輸部的標識系統也成為了一個公認的現代設計經典。
《2001:太空漫遊》中,太空梭廁所門上的警示標志也許只是用來博電影觀眾一笑而已,但卻體現出了公共廁所標識在設計上花了多少功夫:只有公認的標識才能滿足公眾的需求。不管廁所標識能做成再怎麼出乎意料、不合常理甚至完全無法理解,對幾乎每個人來說,在有需要時不用花費珍貴的1、2秒去詢問甚至思考該如何走,才是真怎的解脫。
(本文作者:喬納森·葛蘭西/Jonathan Glancey;翻譯:謝夢瑩;審稿:董子、晨曦;via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