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啥普京說「烏克蘭歷史上是俄羅斯的一部分」
2月21日,俄羅斯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為獨立國家。隨後,俄羅斯軍隊以維和部隊名義進入頓巴斯,烏克蘭與俄羅斯關系急劇惡化。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全國電視講話時還表示,烏克蘭不僅是鄰國還是俄羅斯歷史、文化和精神空間的固有組成部分。其實普京早就有這種觀點,2021年7月普京在萬字長文《論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中就說過同樣的話。不管是俄羅斯總統說「烏克蘭是俄羅斯歷史、文化和精神空間的固有組成部分」還是烏克蘭總統說「俄羅斯是烏克蘭歷史、文化和精神空間的固有組成部分」,這都沒有錯,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起源地是相同的,歷史文化是一體的。
基輔羅斯是烏克蘭、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的共同起源
總之,從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講話和外交部長的講話來推測,俄羅斯的目標不僅僅是烏克蘭東部的兩個共和國,還可能策劃更多的烏克蘭地區仿效克里米亞共和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或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Ⅱ 蘇聯用核彈幹了哪些事
1965年,為了解決在工業區和農場的供水問題,前蘇聯在塞米巴拉金斯克州的恰剛河灘地區的地下搞了一次核爆。
爆炸後,人工水庫的深度大約100米,直徑430米,呈漏斗形,水庫總容量1700萬立方米。
爆炸瞬間,煙塵高達4.8千米,經過一晝夜,地面上輻射劑量強度為20~30倫/小時。
後來,前蘇聯說,監測表明很快降低到1毫倫/小時以下。
再過不久,前蘇聯說,人工水庫周圍的輻射劑量降到天然本底水平(15~20微倫/小時)水平。當然,這是前蘇聯說的。
當時,為了說明工程質量和絕對的安全性,當時的蘇聯原子能部部長Е.П.斯拉夫斯基,他第一個跳進湖內游泳。
Ⅲ 為什麼沙俄當年的國土面積這么大,蘇聯要把它分解為15個共和國
沙俄雖然領土擴張的大,但是並沒有相應的解決民族問題,主體民族人口也不佔優勢,實際上是各民族的監獄。1917年十月革命後,各民族紛紛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協約國又干涉沙俄革命,白軍也趁機造反,這種情況下為了凝聚國內人心,一致對敵,所以列寧搞出來了加盟共和國這一政體,這一政體有名無實,實際還是獨裁專制,雖然後來蘇聯解體,各加盟共和國獲得了獨立,但即使沒有加盟共和國體制,蘇聯崩潰的情況下,各民族依然會鬧獨立。
Ⅳ 沙俄時期土耳其斯坦總督區人口
根據1897年的統計,土耳其斯坦總督區有 5,280,983人。
1867年7月11日成立了以塔什干為中心的土耳其斯坦總督區(土爾克斯坦總督區),由俄國陸軍大臣辦公廳主任,曾經擔任俄佔波蘭的總督,號稱「半沙皇」的康斯坦丁·彼得洛維奇·考夫曼任總督,從而開始了對中亞諸國征服的決定性階段:
——Provinces of Russian Turkestan in 1900
面積:1,707,003km2
平均:3.1人/km2
Ⅳ 俄羅斯征服中亞地區後設置了那幾個行省我只知道在浩罕地區設立了費爾干省。
彼得正式將莫斯科沙皇國改為全俄羅斯帝國,並在1721年同瑞典締結的和約中,接受了皇帝的稱號。彼得沒有突出自己,而是突出了自己政府的職能,並為行政機構的現代體系奠定了基礎。在新的行政機構中,工作成績是任命和提升的主要標准。為了實現這一點,彼得頒布了「官階表」(1722),它是19世紀下半葉以前所有國家官員(軍職、文職、宮廷)的職務的基本結構。其中畫分成14級;理論上,一個人必須從最低一級(第十四級)開始,升擢則根據功績和資歷。在某種意義上,「官階表」為所有官職開辟了建功立業的道路,並使官員階級平民化;但由於官員職務要由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來提任,因此只有少數人,即貴族階層和教士階層有這種資格,此種情況一直延續到18世紀後期。
出於對合格人員的需要而制定的「官階表」同樣也決定了彼得對幾個社會階級的政策。各個集團成員傳統上為國家所盡的義務由彼得賦予了現代的合理的形式。這種改革將傳統的社會階級轉變為按功能分成的階級,它們像是一些幾乎無法從中脫離的團體。對於貴族來說,服務是終身的、正規的和永久性的。彼得要求貴族將受教育作為服務的先決條件。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學校,學習便成了貴族的生活方式的特徵。
農民的身分雖然是農奴,卻同村社及他所耕種的土地保持傳統的關系;但彼得為防止偷稅漏稅現象發生,制定了一個新的稅收單元——「魂靈」,即每個達到勞動年齡的男性農民,地主擔負著向他自己的每個魂靈徵收稅款的責任。這樣一來,農民僅是稅收冊中的一個項目,他可以根據主人的需要或一時的興致被轉移、出賣和交換。農奴實際上同奴隸沒有什麼區別。
彼得作為一個具有世俗心態的專制君主,不大看重教會。當牧首於1700年去世後,彼得沒有指定繼承人;最後,他於1721年建立了一個教會官僚機構∶由幾位主教和一位皇帝的世俗代表組成的主教公會。教士階層的成員變成嚴格世襲的;教士集團被改變成一個封閉的政府的宗教僕人階層,不讓他們接觸新引進俄羅斯的世俗文化,取削了他們傳統的道德方面的權力。
那些使彼得統治時期成為俄羅斯歷史上最具發展潛力的變化,不是行政機構的改革和軍事上的征服,盡管這些也意義重大,而是國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至少是在行政部門的貴族階層中的改變。外國的觀察者大肆宣揚彼得下令貴族必須剪掉鬍子、穿西裝,參加舞會和晚會,以及學習喝咖啡等。但這些只是更為深刻的種種變化的外在標志,這些變化將在一代人左右的時間內使受教育的俄羅斯貴族成為歐洲上流社會的成員。
或許,最重要的是,彼得一世的統治時期標示著俄羅斯教育和文化生活的一個新時期開始。彼得是大規模引導世俗教育並使之成為國家全體公務人員必修課的第一人。
當代的人以及後來若干代人一致認為彼得時期是革命的,它的主要成就是征服波羅的海沿岸及海地區;但更為重要的事實是,在他統治期間,俄羅斯成了歐洲的主要強國,同主要貿易大國建立正常的交往。彼得統治時期是同俄羅斯過去的一次徹底決裂,還是僅僅是17世紀開始的趨勢的頂峰,這個問題可以討論;但有一點十分清楚∶彼得時期是俄羅斯歷史一切爭論的中心。
1725年彼得52歲時意外去世,留下了兩個主要的制度性質的問題未能解決。一個是王位繼承問題,這個問題沒有解決不僅因為彼得沒有選擇自己的繼承人,而且還因為在該世紀的其餘年代,幾乎任何一位有影響的人物或團體都不關心一位統治者的選擇。第二個問題是,缺少對帝國政策進行計畫和控制的穩定的中央管理;與此緊密相關的是誰在制定帝國政策上起決定作用(即「統治集團」的實質及其與專制君主的關系是什麼)。由於這兩個問題未能解決,造成了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動盪不定的氣氛,使得從1725年到凱薩琳二世1762年即位這段時期很難說是舉國一致和有意義的。
由於缺少中央管理機關,政府事務常常由皇室的親信或親戚來管理。他們中許多人是日耳曼血統,當地人不喜歡他們,但在彼得死後那段時間,他的行政改革已結出果實。「官階表」成了獻身於國家利益的公職人員階級的基本框架。大體上,進入這個官員階級的門是向一切人敞開的,只要他具備必需的技能和教育,教士和非俄羅斯族地主的子弟也不例外。可是事實上,官階表上的提升只有個人的功績和表現受到統治者的認可,或者更為可能的是,受到接近統治者的高官顯貴的認可,才能實現。這種個人因素在正式的晉升制度上起著重要作用,最值得注意的是,它決定著政府和軍隊的統治層中最上層的人員結構。這個集團成了一群幾乎是永久的統治精英,他們吸收自己的成員並促進與自己最有直接關系的家族的利益。這個制度的順利推行鞏固了彼得的各項改革,對外政策取得了若干成就,國家的國力和財富有了普遍增長,盡管這個時期統治者們的能力不大,親信們管理不當。
1762年的一次宮廷政變將一位最傑出的彼得繼承人推上王位。凱薩琳是一位德意志窮親王的女兒,15歲時來到俄羅斯,嫁給王位繼承人,即後來的彼得三世。她在一個為爭奪皇位而進行勾心鬥角的氛圍中長大成熟。她的丈夫的個人作風在聖彼得堡社會不得人心,他的親普魯士政策引起了普遍不滿。這使凱薩琳毫無困難地獲得參政院成員、高級官員以及皇家衛隊(由她的情夫奧爾洛夫〔Grigory Orlov〕及其兄弟指揮)軍官的支持,從而推翻了他。
凱薩琳統治時期(1762~1796)是俄羅斯帝國大擴張時期。她參與了瓜分波蘭,並為俄國獲得了整個波蘭東部及先前的立陶宛大公國。在南方,她得到了黑海北岸及克里米亞。在烏拉山以東的大草原上以及沿海一帶也進行了擴張。與此同時進行的是在南方實行大規模向外殖民及安置農民,其結果是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南方城鎮,如敖得薩。農奴制也擴張到這些畫分給俄羅斯貴族的新開發土地上。這種擴展加重了烏克蘭和俄羅斯農民的苦難及對他們的剝削,而農民的苦難則爆發為1773~1774年席捲整個俄羅斯歐洲部分的農民暴動,這次暴動的農民領袖是哥薩克人普加喬夫(Yemelyan Ivanovich Pugachor)。農民暴動雖然取得了若干勝利,但最後還是被政府軍隊所鎮壓。
普加喬夫暴動暴露了地方管理的缺陷,從而對地方一級進行了一系行政改革。帝國被畫分為若干省,每個省設一位省長。雖然這個新的制度促進了當地上層階級中有能力有文化人士的責任感,由他們代行某些行政職能,但是農奴和下層階級發現,沒有任何人出來保護他們的利益。
凱薩琳沒有對中央政府的行政職能進行重大改革,彼得時期制度的主要結構上的缺點依然保留下來,即缺少一個配合政府有關方面解決各種沖突以及設計政策和監督執行的機構。她修訂法典(自1649年以來實行的),並召集一個除私人農奴外各個階層選出的代表組成的委員會以討論重大事件。凱薩琳為這些舉措發布的詔令,主要是受西方政治思想家的啟發;但是它完全不是為一部自由主義法典提供藍圖,而是強調需要有專制制度及強大的中央機構。1768年,這個委員會被解散。
凱薩琳的社會政策的目的是引導貴族階層參與文化和經濟活動,努力減少他們對擔任國家職務的依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給予貴族開發和開采他們庄園地面和地下資源以及經營其庄園及農奴所生產產品的專營權。貴族還得到了對所居住庄園的所有權的壟斷,這事實上是將對農奴的所有許可權定給了貴族階層。
在凱薩琳統治時期,世俗教育也有了改進,因為這是職務晉升的先決條件。宗教教育也很重要,不僅因為它培養未來的教區人員,而且還要靠它充實政府的中級與高級官吏,以及產生第一批俄羅斯本土的院士、學者及科學家。智力發展的趨勢同時在受教育的俄羅斯人中喚起了民族自豪感以及一種認為俄羅斯有辦法使自己上升到歐洲大國的文化和政治水準的情緒。可是,政府並不總是喜歡這種趨勢。1790年出版的拉季舍夫(Aleksandr Radischev)的《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Journey from St. Petersburg to Moscow)一書描述了農奴們的非人地位以及他們主人的腐化生活,它提出警告,這些現象不僅威脅現存秩序的穩定,而且也威脅俄羅斯作為一個國家的存在。凱薩琳被這該書所激怒,她逮捕了拉季舍夫並將他流放到西伯利亞。他成了俄羅斯精英中第一位政治殉道者;他的書和他的命運預示著知識分子和政府間的對立狀態支配著整個19世紀的俄羅斯歷史。
俄羅斯進入19世紀時,出現了一個希望改革他的帝國使之有益於自己臣民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他的希望落空了,主要是因為拿破崙的侵略行經將亞歷山大的注意力轉移到外交和國防上。俄羅斯充足的人力和有限的財力在戰爭中均消耗殆盡。雖然如此,當拿破崙於1812年入侵俄國失敗後,俄羅斯是以歐洲最大的陸上強國及第一個在歐洲大陸打敗拿破崙的勝利者出現在世界上。在這些戰役中取得的巨大聲望一直保持到該世紀中葉。1815年後,亞歷山大主要關心的是宏偉的國際和平計畫。當他全神貫注於外交和宗教時,治理俄羅斯的是一些保守派人物,他們依靠軍事勝利的支撐,堅持既定的秩序、農奴制等等。可是,受過教育的俄羅斯人卻相信變革是必要的。1820年代初,共濟會及其他秘密團體十分活躍。在他們深思熟慮的各種計畫中,產生了推翻政府的陰謀。這些陰謀分子得知亞歷山大去世,計畫於1825年12月採取行動,因而被稱作12月黨人,他們被擊敗並被逮捕,5人被處死刑,更多的人被判處年數不等的徒刑。亞歷山大的繼承人尼古拉一世深受這些事件的影響,決心反對任何重大政治改革。在1848年歐洲發生革命後,他對一切變革的反對,他對甚至溫和的自由思想的懷疑,以及他對愚民政策的審查制度的堅持,均達到了頂點。
亞歷山大一世及尼古拉一世時期的俄羅斯是受官僚制度的統治。彼得大帝之後各代統治者為建立一種歐洲型的行政機構的努力,只取得部分成功。該世紀中葉的俄羅斯官僚政治兼有1750年代中歐官僚政治的特點及彼得大帝以前俄羅斯的特點。「服務精神」的基礎,對於絕大多數俄羅斯官員來說,只是對沙皇的卑躬屈節的服從,而非歐洲各國所理解的是為國家服務。俄羅斯官僚們所迷戀的是官階及地位,因為這是政府唯一能激勵他們的手段。
普通官僚是一些平庸的人物,但其人數在穩步增加。他們的薪俸十分微薄。造成政府貧窮的原因,一方面是經濟落後,另一方面是從貴族那裡實際上征不到稅,第三個方面是進行戰爭的龐大費用——不僅大的戰爭,而且還包括在高加索進行的長期殖民戰爭。政府官員受教育程度很低。責任的集中意味著決定的遲緩,拖延多年的事屢見不鮮。居民中的大批猶太人和異教徒受到各式各樣的法律限制。貪污腐敗現象大量存在。
這個世紀的上半葉,農奴的地位沒有發生明顯變化。雖然許多人相信,制度迫切需要改革,但似乎沒有容易的解決辦法。如果廢除了農奴制,有的權力機關就得安分守己,而且現存的官僚機構也是十分不適當的。大多數農奴主認為制度應保持下去,任何形式的解放農奴都會使許多人遭到經濟損失,因此這個制度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到該世紀中期,在總數約為7,000萬的人口中,農奴的人數大概為4,700萬。
19世紀俄羅斯帝國盡管存在明顯的國內問題,仍進行了引人注目的擴張,特別是在亞洲。在高加索,喬治亞王國於1801年自願與俄羅斯合並。喬治亞的其他小公國則在此後數年內被征服。波斯於1813年割讓了北亞塞拜然,1828年割讓了亞美尼亞的埃里溫(Yerevan)省。1840年代,俄羅斯確立了對哈薩克游牧民族的統治。在遠東,俄羅斯船隊在1849年勘探了黑龍江下游地區並發現了庫頁島與亞洲大陸之間的海峽。1799年建立的俄美公司控制了阿拉斯加的部分海岸和一些島嶼。在歐洲,1809年俄羅斯從瑞典手中得到了芬蘭。所有這些收獲,使得俄羅斯在19世紀成了一個多種語言及多種宗教的帝國。這時只有大約一半居民是講俄語和信仰東正教。東正教同其他基督教派相比,此時在某種程度上有了更多特權;全體基督教徒較之穆斯林有更高的社會地位;而猶太人則較後者處於更不利地位。合法性的基礎,則是對沙皇的服從。
Ⅵ 日俄戰爭的爆發與當時的國際形勢是怎樣的呢
大家都知道,日俄戰爭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戰爭。最終俄羅斯帝國戰敗,導致了國內革命的爆發,動搖了沙皇的統治。而日就此跨入列強的行列。
那麼,這場戰爭的時代背景究竟是怎樣的呢?當然主要因素是日俄矛盾的激化,更是世界列強放任與助推的結果。
日俄的矛盾
而日本統治集團清楚地看到,拖延就會讓自己的勝算一天一天的失去,相反的是增加俄國取勝的機率,所以日本在英美支持下緊鑼密鼓地加緊備戰,並在與俄的談判中,日不斷提高價碼,開始要求俄國承認在朝鮮的權益,緊接著要求承認南滿的權益,最後又要求北滿及其他地區的權利。沙皇政府雖想故意拖延談判以爭取時間,但日本與俄一戰的決心已定,並抓住了有利的國際形勢和俄國准備不足的機會,在1904年2月6日毅然決然地與俄國斷交,2月8日夜突然對俄軍的旅順港發支進攻,不宣而戰。至此,日俄戰爭正式爆發。
Ⅶ 巴爾喀什湖不是被俄羅斯佔領了 怎麼最後成哈薩克的了
1864年10月7日,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邊界條約》,強行割讓新疆西部44萬平方公里領土
其中包括巴爾喀什湖東岸的部分:
此後,這一地區屬於沙俄的草原總督區;十月革命後,成立了哈薩克蘇維埃共和國加入蘇聯。
1991年12月16日,蘇聯解體,哈薩克獨立,這里被哈薩克繼承。
Ⅷ 新格拉納達總督區的轄區包括哪些
1717年新格拉納達都督府改為新格拉納達總督區,轄區包括今天的哥倫比亞、厄瓜多、委內瑞拉,首府設在聖塔菲。1739年8月,這一決定正式生效。
Ⅸ 以前的兩廣總督和兩湖總督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
清朝兩廣總督的正式官銜為「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相當於現在的省長,無非是管的地方大些。兩湖總督與兩廣總督同級。
Ⅹ 俄羅斯聯邦下轄的各個共和國的行政權力
俄羅斯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其中有21個共和國。他們都直屬俄羅斯國家杜馬。但是都有自己高度自治的權利。跟我國的自治區差不多的。權利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