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俄羅斯 > 俄羅斯為什麼是乘船遠征的人

俄羅斯為什麼是乘船遠征的人

發布時間:2022-10-05 03:32:04

❶ 戰斗民族俄羅斯,這國家的名字由來是什麼

一、關於俄羅斯國家名字的由來,解釋如下:
有關俄羅斯國名的來源,在劉伉主編的《世界社會文化地理手冊》中有另一種解釋:
過去我們把蘇聯的前身稱為俄國、沙俄、帝俄;把蘇聯稱之為蘇俄其中的「俄」字實際上是「俄羅斯」的簡化。但在俄語中,卻怎麼也找不到俄羅斯據以音譯的對應詞。有的只是Pycb,Poccия。或Pyccия。歐洲其他語言據此演變出各種詞形,如英語的Ross,Russ和Russia等;用羅馬字母轉寫,也可作Rus』,Rossiya和Russiya。用漢語可以分別譯為露西、羅斯和露西亞(「露西亞」這種譯法創自日本人,到今天他們仍把俄羅斯人稱為露西亞人,俄語稱為露西亞語)。當然,從這些譯名中,多少可以看出點聯系,比如俄羅斯之於羅斯。為什麼多出一頂帽子——開頭的「俄」字呢?這同蒙古人和蒙古語有關系。
須知歷史上我國和俄國人從不搭界,中間隔著說烏拉爾語系和阿爾泰語系語言的許多民族,特別是隔著地域活動范圍廣大的蒙古人。蒙語由於自身的特點,每遇以輔音r起首的詞(不論發這個r音時舌部震顫與否),為便於發音,必須把它後面緊跟的母音先移前重復一次。Pиcb,Poccия和Pyc-cия中正好有這個r音,於是就把它讀成Oroso。在元代漢語中便出現了與它相應的譯名「斡羅思」(還有多種異譯)。到了清代,俄國已經開始同中國交界了,清朝仍因襲蒙古語中對它們的稱呼,只是另外音譯為「俄羅斯」,並一直沿用至今。
二、關於俄羅斯的由來解釋如下:
1、一種說法是,「俄羅斯國家」起源於9世紀中葉,也就是在有關斯拉夫人的最初記載出現以後約300年。最早建國的不是斯拉夫人,而是外來的民族。來自瑞典的瓦利亞格人戰勝了來自亞洲的哈扎爾人,成為東歐平原的主人。「連最初的諾夫哥羅德和基輔的王公,我們一看那些名字就知道他們出身於瑞典人」。「『羅斯』這個名稱來源於芬蘭人給經過波羅的海來到芬蘭的瑞典人所起的綽號。但城市居民大多數是斯拉夫人,王公及其貴族很快就斯拉夫化了」。
公元9世紀,當東斯拉夫人在德涅斯特河與第聶伯河之間艱辛地開拓森林和草地時,一支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來的部落開始侵入他們的生活。東斯拉夫人稱這個部落是瓦利亞格人,芬蘭人則稱他們是羅斯人(芬語ruotsi或rootsi,意為北方人或諾曼人)。瓦利亞格人征服了東斯拉夫人,此後,東斯拉夫人就被稱為羅斯人了。這個由瓦利亞格人建立起來的國家,歷史上被稱為「基輔羅斯」2。
2、另一種說法是,中世紀時由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下至東歐的瓦蘭內亞人曾征服基輔一帶。因為征服者來自瑞典東海岸羅登,即現在的羅斯拉根(ROSLAGEN),所以當地斯拉夫人根據這一地名的前半部分ROS而稱這些征服者為羅斯人3。
1987年《俄語》出版社出版的斯·尼·瑟羅夫撰寫的《歷史之頁》,則代表了俄羅斯官方的立場。書中指出:「在多民族的蘇聯中有三個兄弟民族: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他們佔全國居民的70%。他們的語言、民族習慣和文化中有許多共同點。他們共同的祖先是東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是公元前生活在東歐南部古老的農業和牧業部落的後代。在公元1世紀初,東斯拉夫人佔有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從喀爾巴仟山到奧卡河與伏爾加河上游的廣闊地域。9世紀初,在東斯拉夫人那裡出現了早期的封建國家——基輔羅斯。許多資產階級歷史學家至今仍硬說這個封建國家是由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諾曼人建立的。俄羅斯和蘇聯學者早就批駁了這種所謂的『諾曼理論』。他們證明,俄羅斯國家是由於東斯拉夫部族長期獨立發展而形成的。」
瑟羅夫寫道,「至今仍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斯拉夫部落大公基伊及其兄弟謝克和霍里夫在第聶伯河高聳的岸上建立了一個城市。為了紀念兄長,他們把此城命名為基輔。據基輔編年史的編纂者涅斯托爾說,基伊去了察爾格勒(君士坦丁堡),受到拜占庭皇帝的熱情接待。他返回基輔後很快就去世了。基伊的後代就是基輔公國最早的大公。在幾個世紀中,東斯拉夫人與來自亞洲的游牧民族進行了斗爭。公元4世紀,匈奴進攻過斯拉夫人。此後又有阿瓦爾人和哈扎爾人來進攻。斯拉夫人自己也經常向多瑙河沿岸和拜占庭進行軍事遠征。為了防禦性和進攻性的戰爭,東斯拉夫人結成同盟。在6世紀,居住在第聶伯河兩岸的斯拉夫部落,在羅斯部落領導下聯合了起來。這個部落因第聶伯河的支流羅斯河而得名。加入這個聯盟的所有斯拉夫人逐漸地都被稱為羅斯人。涅斯托爾寫道:『波利安人(居住在第聶伯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古東斯拉夫部族)現在被稱為羅斯人。』基輔成為羅斯大地的中心。」
3、補充解釋:
莫斯科大公伊萬三世(1462~1505年在位)逐步兼並了諾夫哥羅德、特維爾和梁贊,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他本人成為東北羅斯唯一的君主,被稱為「全羅斯的國君」。
伊萬之子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在位)繼續擴張,完成了俄羅斯統一大業。這標志著俄羅斯民族的最終形成。
【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首次定國號為「俄羅斯帝國」。
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成立了「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並加入蘇聯。1991年12月改名為俄羅斯聯邦,或俄羅斯。】

❷ 俄軍對外遠征的目的是什麼

俄軍對外遠征指俄軍徹底消滅拿破崙一世軍隊,解放拿破崙統治下的西歐各國的軍事行動。衛國戰爭期間,拿破崙的「大軍」被擊潰,庫圖佐夫元帥指揮的俄軍出現在西歐各國邊界,歐洲大陸的軍事、政治局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被奴役的各國人民不願再受法國征服者的壓迫,紛紛起來進行民族解放斗爭。俄國政府決定在仍有拿破崙軍隊的諸鄰國的領土上繼續作戰,正如庫圖佐夫所說的那樣,把敵人徹底消滅在他自己的土地上,把法軍從各國領土上驅逐出去,使拿破崙無法利用這些國家的資源繼續進行侵略戰爭,在歐洲建立持久和平。同時,沙皇政府把恢復和鞏固被拿破崙削弱的歐洲各國封建專制王朝制度視為己任。

拿破崙失敗於俄國之後,力圖爭取時間,重建一支大軍,維持他在歐洲的統治。他打算首先依託涅曼河、維斯瓦河、奧得河、易北河等大的河川屏障,利用莫德林、托倫、庫斯特林、格洛高等堅固的要塞,阻攔俄軍向法國邊界推進。俄國統帥部的戰略計劃是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使普魯士和奧地利退出戰爭,不再站在拿破崙一邊,而成為俄國的盟友。

俄軍在出國之前有10萬多人,533門火炮。拿破崙軍隊約有7萬人,編成2個基本集團:一個配置在東普魯士,另一個配置在華沙地區,均由繆拉元帥指揮。

俄軍於1812年12月底開始進攻。從科夫諾地區向科尼希斯貝克、格但斯克方向對敵東普魯士集團實施主要突擊。俄軍的大部兵力均投入這一方向上作戰,有:第3西部集團軍、維特根施泰因將軍的獨立軍團、哥薩克首領普拉托夫的哥薩克軍團,共約6萬人,由海軍上將齊查戈夫統一指揮。在華沙方向上,米洛拉多維奇將軍統一指揮的部隊從格羅德諾及其以南地區對施瓦岑貝格、雷尼埃和波尼亞托夫斯基各軍團實施進攻。在這兩個集團的中間,從梅列地區向普洛次克方向展開進攻的是主力集團軍,俄軍總司令部隨其行動。主力集團軍的任務是不讓東普魯士和波蘭兩個方向的敵軍會合,為各個殲敵創造條件。

俄軍橫渡涅曼河時,法軍未作認真抵抗。繆拉認為在這一地區作戰沒有作用,便下令撤過維斯瓦河。1812年12月30日,指揮普魯士軍團的約克將軍不顧國王的意旨同俄國統帥部代表締結了在普魯士政府就與俄國結盟問題作出決定之前保持中立的協定。1812年1月5日,舍彼列夫將軍指揮的前衛隊在追擊法軍中佔領科尼希斯貝克。1813年2月5日,主力集團軍佔領了普洛次克;2月8日,米洛拉多維奇指揮的俄軍佔領華沙;同日,與指揮奧地利軍團的施瓦岑貝格將軍進行停戰談判。

到1813年1月底止,俄軍肅清了波蘭至維斯瓦河地域的拿破崙軍隊,並在多處強渡了維斯瓦河,封鎖了格但斯克、托倫、莫德林要塞。

在維斯瓦河對岸,直接與俄軍對峙的是義大利總督博阿爾內指揮的5.5~6萬人的法軍。當時得到後備兵員補充的俄軍在數量上幾乎是敵人的兩倍,居優勢。庫圖佐夫為加快進攻速度,改變了追擊敵人的組織和隊形。他從各個方向上的主力編制中挑出若干騎兵、獵騎兵和騎兵炮兵,組成幾支強大的快速部隊。給予他們的任務是追擊和殲滅小股敵軍,活動在敵交通線上,切斷敵交通線。

1813年2月中旬,俄軍到達奧得河,在1個半月內向前推進750~800公里。此後,根據庫圖佐夫擬定的計劃,各部隊應沿兩個方向實施進攻,最後會合於柏林以西,以便圍殲普魯士首都地區敵重兵集團;約克將軍和比洛將軍的普魯士軍團也參加作戰。2月28日,俄普簽訂對拿破崙法國共同作戰的卡利什條約,為建立第6次反法聯盟奠定了基礎。普魯士有義務派出8萬軍隊參戰。但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懼怕拿破崙,千方百計地拖延出兵的時間。3月4日,幾乎同時從四面八方突入柏林的俄軍從佔領者手中解放了該城。當地居民把俄國士兵當作幫助自己擺脫外國桎梏的解放者來歡迎。

柏林的失守,迫使法軍倉促撤過易北河。當時,拿破崙已有30萬軍隊,其中大部分是從後備兵員中徵募的。而俄普聯軍總數達25萬至28萬人。拿破崙計劃是把聯軍遏止於易北河上,同時在萊比錫地區集中主力,爾後轉入反攻。庫圖佐夫明了拿破崙的意圖,決定在決定性的方向上集中兵力先發制敵。於是,集結在柏林、卡利什、布萊斯勞的部隊均按會合方向,向萊比錫地區急速開進。但是,正當極其重要的軍事行動迫近之時,聯軍總司令庫圖佐夫於1813年4月28日,突然在本茨勞逝世。軍隊領導權轉到3個人手中:亞歷山大一世皇帝、新任總司令維特根施泰因將軍和接替海軍上將齊查戈夫的巴克萊?德?托利將軍。統帥部易人,不能不影響軍隊的指揮。在呂特岑戰役中,聯軍於5月2日受挫後,不得不先放棄萊比錫,後又放棄德累斯頓。5月20~21日,在巴曾戰役中,法軍再次獲勝,並進抵布萊斯勞。巴克萊?德?托利將軍被任命為總司令,接替維特根施泰因。聯軍的失敗迫使聯軍指揮部同拿破崙簽訂停戰協定,並開始和談。戰斗間歇從6月4日持續到8月10日。拿破崙不接受聯軍提出的要他放棄所佔領的大部領土的要求。8月10日,奧地利同法國斷絕關系,加入反法聯盟。根據1812年條約與俄國結盟的瑞典,也反對法國。9月9日締結的特普利茨盟約鞏固了俄、奧、普3國聯盟。根據盟約,各方都有義務派出15萬軍隊參戰。10月,大不列顛也同奧地利訂立了反拿破崙盟約。

到1813年夏末,聯軍已擁有49.2萬人,1383門火炮。波希米亞方面軍在布季涅地區;西里西亞方面軍在什韋伊德尼茨地區;北方方面軍在柏林地區,部分在漢堡城下。具有與拿破崙作戰制勝經驗的俄軍被分散使用,派到各盟國軍隊中。維特根施泰因將軍的集團軍和巴克萊?德?托利將軍任總指揮的幾個後備軍團,共約8萬人,加入波希米亞方面軍;薩肯將軍和朗熱隆將軍的軍團,6萬多人,加入西里西亞方面軍;溫青格羅德將軍的軍團,約3萬人,加入北方方面軍。施瓦岑貝格元帥任聯軍總司令。但是,由俄、奧、普3國君主的大本營實行統一領導。

拿破崙這時擁有約44萬軍隊,1200門火炮。法國以1個集團軍來對抗同盟國的1個方面軍。此外,以拿破崙為首的9萬後備軍配置在格爾利次附近。聯軍指揮部正為各方面軍同時轉入進攻作準備。其中,配置在中間的西里西亞方面軍的任務是實施佯動,波希米亞方面軍和北方方面軍則分別對敵兩翼和後方實施決定性的突擊。

拿破崙方面擬定,首先集中打擊8月15日最先轉入進攻的西里西亞方面軍,並開始調動其主力部隊,攻打該方面軍。但是,當他獲悉波希米亞方面軍已迫近德累斯頓時,又將主力調回。施瓦岑貝格緩慢遲疑的行動,使法軍有可能作反擊准備。8月26~27日,波希米亞方面軍在德累斯頓戰役中遭到失敗。法軍對其進行追擊,但在庫利姆會戰中,俄國近衛軍擊退了法軍。與此同時,北方方面軍擊潰了烏迪諾的部隊,西里西亞方面軍擊潰了麥克唐納的部隊。聯軍轉入總攻。在將法軍擊退到易北河對岸後,開始將其包圍在萊比錫地區。1813年10月16~19日,進行了萊比錫戰役。此次戰役,雙方參戰人數共約50萬:聯軍30多萬人,1385門火炮;拿破崙軍隊約20萬人,700多門火炮。

1813年的戰爭以萊比錫戰役而告結束,其重要結局是建立起強大的反法聯盟;擊潰了拿破崙重建的軍隊;德意志擺脫了拿破崙的桎梏。

1814年戰爭開始前,在萊茵河一線展開的聯軍約有46萬人,其中有俄軍15.3萬人。俄軍仍和原來一樣,分散配置到各盟國的軍隊中:主力方面軍20萬人,其中俄軍6萬多人;西里西亞方面軍7.5萬人,其中俄軍5.6萬人;北方方面軍18萬人,其中俄軍3.6萬人。拿破崙能夠沿萊茵河左岸展開與聯軍對峙的部隊僅有16萬人。1813年12月至1814年1月初,3國聯軍全部強渡萊茵河,並開始向法國腹地進軍。主力方面軍和西里西亞方面軍向巴黎發起攻擊。1月29日,在布里埃納附近發生了第一次大規模的交戰,拿破崙迫使聯軍後退。3天後,他的部隊在拉羅蒂埃卻遭失敗。1月底至2月上半月,拿破崙首先對西里西亞方面軍,然後又對主力方面軍連續發動攻擊,迫使他們後撤。直到2月27日巴爾?休爾?奧布之戰中,聯軍才阻止了拿破崙軍隊的推進。失敗使同盟國間的分歧加劇,對軍事行動的進行產生了不良影響。

為了鞏固聯盟,英、俄、奧、普4國於3月1日簽訂肖蒙條約,規定:未經全體同意,締約各方均不得與法國簽訂和約或停戰協定。此外,在夏蒂榮會議上,同盟國還作了一次以和平方式結束戰爭的嘗試,條件是要法國撤回到1792年的疆界。拿破崙拒絕了這一建議。聯軍在拉昂之戰3月9~10日和阿爾西之戰3月20~21日中獲勝後,即開始向巴黎進攻。當時,守衛巴黎的法軍連同國民近衛軍在內總數不過4.5萬人。聯軍擁有近10萬人,其中有俄軍6.35萬人。拿破崙企圖以預先調回的配置在東線的主力和對聯軍交通線造成的威脅來轉移聯軍向巴黎的進攻,但其策略被識破,只好很快收場。3月30日,巴黎的敵人投降。4月6日,拿破崙於楓丹白露在退位書上簽字,後來被流放到厄爾巴島。被處死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之弟——路易十八即了王位。5月30日同盟國與法國簽訂巴黎和約。

俄軍在作為衛國戰爭繼續的對外遠征中,順利地完成了面臨的任務,對西歐各國人民擺脫拿破崙壓迫的解放斗爭給予了巨大援助,博得了國際上廣泛的稱贊。俄國的軍事學術對順利完成此次遠征起了重要作用。俄軍的戰略,很大程度上是在庫圖佐夫的影響下形成的,它與歐洲民族解放運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反映了歐洲各國人民的解放利益。在1813年戰爭的第一階段,俄軍單獨同拿破崙軍隊作戰。

俄軍戰略的重要特點,是戰略上的進攻性和達到殲滅敵軍這一主要目標的明確性。當時,由於武裝斗爭總條件的變化和具體情況,完成這一使命不能取決於一次孤注一擲的總決戰,而是要經過一系列的連續突擊。從軍事學術上看,俄軍對外遠征的特點,首先是在遠征中出現了新的戰役諸要素:為同一目標,在寬大正面上從數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選擇主要突擊方向,並在這一方向上集中主要力量;以強大的快速部隊向大縱深發展進攻;彼此相距甚遠的各重兵集團之間的協同動作等等。俄軍對外遠征的戰術特點,是以方陣和縱隊與獵騎兵的散開隊形配合行動。這些戰術形式符合當時的要求,為俄軍所充分掌握,保證了戰斗任務的完成。

❸ 俄羅斯人為什麼被稱為「戰斗民族」

俄羅斯地跨歐亞兩洲,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由於地理位置靠北,俄羅斯的冬季寒冷而漫長,最低溫度曾到零下80多攝氏度。惡劣的環境塑造了俄羅斯人頑強的性格,俄羅斯人也因此被稱為「戰斗民族」。俄羅斯的森林、礦產、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軍事大國。

網上流傳的戰斗民族更多的是一種調侃,俄羅斯人只是吃苦耐勞罷了。

❹ 俄國艦隊為什麼要遠征希臘群島

俄國艦隊對希臘群島的遠征指俄國艦隊公元18世紀後半期和19世紀上半期在希臘群島地區的航行和作戰?

第一次遠征是在俄土戰爭中進行的?遠征的目的是,派出俄國艦隊破壞土耳其在地中海和愛琴海上的交通線,打擊土耳其重要的沿海據點,以支援巴爾干半島各國人民反對土耳其奴役者的民族解放運動,並誘使敵人的部分陸?海軍兵力離開多瑙河方向和克里木方向?計劃規定要攻佔伯羅奔尼撒半島,以便利用半島上的港口駐泊俄國艦隊?

1769~1774年期間,共有5支俄國分艦隊從波羅的海駛入愛琴海,總計20艘戰列艦?6艘巡航艦,1艘攻堅艦,26艘輔助船隻,並載有登陸兵8000多人?

第1分艦隊由海軍上將斯皮里多夫指揮;第2分艦隊由海軍少將埃爾芬斯通指揮;第3分艦隊由海軍少將阿爾夫指揮;第4分艦隊由海軍少將奇恰戈夫指揮;第5分艦隊由海軍少將格雷格指揮?俄國在地中海的所有分艦隊統一由奧爾洛夫伯爵擔任總指揮?

1770年2~5月,第1和第2分艦隊分別運送了幾支登陸兵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登陸,攻佔了納瓦里農?伊蒂隆及其他基地,迫使土耳其政府把相當大一部分陸軍從主要戰區調到希臘和達達尼爾海峽,把海軍也調來對付地中海的俄國分艦隊?

在切什梅海戰中,俄國艦隊消滅了土耳其艦隊的主力,保證了對希臘群島的控制,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破壞了土耳其在地中海上的交通線?

僅在1771~1773這幾年間,俄國海軍就截獲敵人商船360多艘?土耳其艦隊的覆沒大大有利於俄國陸軍在陸戰區奪取勝利,促進了土耳其統治下各國——敘利亞?埃及?希臘的解放運動,對迫使土耳其簽訂有利於俄國的庫楚克—凱納爾吉和約起了很大作用?

第2次遠征是在第3次和第4次反法聯盟對法戰爭中進行的?

遠征的目的是為了加強愛奧尼亞群島的防禦,因為其中的科孚島當時是俄國艦隊的主要基地?1806年,俄國艦隊主要在愛奧尼亞海和達耳馬提亞沿岸活動?

1806年12月,土耳其向俄國宣戰?俄軍指揮部遂於1807年初制定了對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從兩面同時實施突擊的計劃:海軍中將謝尼亞文的分艦隊從愛琴海方面進行突擊;海軍少將普斯托什金的分艦隊從黑海方面進行突擊?

海軍上將德克沃特的英國分艦隊本應與謝尼亞文的分艦隊共同行動?

但是,英國由於擔心俄國在地中海的勢力得到加強,破壞了聯合行動的協議?德克沃特的分艦隊企圖單獨沖向君士坦丁堡,俘獲土耳其的艦隊,迫使土耳其退出戰爭,並確立英國對達達尼爾海峽的控制,但遭到土耳其人的堅決回擊,只得倉皇撤回馬爾他島?謝尼亞文沒有足夠的兵力對君士坦丁堡進行順利的攻擊,而普斯托什金的分艦隊又沒有做好從黑海對他進行支援的准備,再加上德克沃特過早的行動已把作戰企圖暴露給了敵人?

因此,謝尼亞文針對情況的變化,決定封鎖達達尼爾海峽,以切斷地中海各港口對君士坦丁堡的糧食供應,迫使土耳其艦隊駛出達達尼爾海峽,使其不得不在大海上應戰?

1807年3月10日俄軍登陸兵攻佔特內多斯島?於是對達達尼爾海峽實施逼近封鎖的艦艇便在該島駐泊?君士坦丁堡由於糧食供應斷絕開始發生暴亂?

土耳其艦隊受命奪回特內多斯島並打破對海峽的封鎖,於6月10日駛出達達尼爾海峽?謝尼亞文把土耳其艦隊放出海峽後,以巧妙的佯動截斷了它的退路?

1807年6月19日在利姆諾斯島與阿索斯半島之間的海域消滅了土耳其的這支艦隊?土耳其艦隊的覆沒和俄國陸軍在陸戰區的勝利,使土耳其政府被迫於1807年8月12日簽訂和約?

1827年對希臘群島的遠征是同希臘人民反對土耳其奴役的解放斗爭聯系在一起的?1821年3月,希臘爆發反土耳其起義,很快蔓延全國,到年底幾乎整個希臘都已從土耳其統治下獲得了解放?1821年12月20日,國民會議宣布希臘獨立?土耳其為再次征服希臘進行了多年的殘酷戰爭,於1827年5月24日經過長期圍困之後佔領了雅典?起義者僅保持了愛琴海上的幾個島嶼?

希臘人英勇不屈的精神在俄國和西歐博得了熱烈的同情?英法由於擔心俄國單獨出兵保護希臘從而加強其在巴爾乾的影響,於1827年6月24日在倫敦簽署了關於同俄國聯合行動調整希土關系的協議?俄國政府在1827年6月10日把海軍上將謝尼亞文指揮的分艦隊從喀琅施塔得調到朴次茅斯?8月8日,分艦隊派出4艘戰列艦和4艘巡航艦駛向希臘海岸,在地中海與英?法的分艦隊會合,統一由軍階最高的英國海軍中將科德林頓指揮?10月5日,聯軍艦隊司令向土耳其艦隊司令提出最後通牒,令其立即停止對希臘的軍事行動,但遭到拒絕?10月8日,聯軍各分艦隊突入土耳其艦隊駐泊的納瓦里農灣?

交戰結果,土耳其艦隊大敗,土耳其的軍事實力遂大為削弱?在取得納瓦里農勝利的戰斗中,俄國海軍人員表現突出,提高了俄國在巴爾干各國人民中的威信?英國害怕俄國加強其在巴爾乾的影響,認為納瓦里農海戰的勝利有損於它在該地區的政策,因此英國新組成的政府千方百計拒不履行關於調整希土關系的協議?

土耳其利用英國的背信棄義行為,大大加強了對俄政策的侵略性,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俄土之間終於爆發了一場戰爭?

希臘群島的幾次遠征,是俄國艦隊為了維護俄國在地中海的國家利益而進行的大規模戰略性戰役?在遠征希臘群島期間,俄國艦隊成功地實施了從一個海戰區轉移到另一個海戰區的戰略機動,採用了堅決果斷的作戰樣式:封鎖敵人的基地和海岸;搜索敵人的艦隊並在海戰中將其消滅;破壞敵艦的海上交通;支援登陸兵登陸以奪取敵人的海軍基地和支撐點?

❺ 遠征西西伯利亞的故事是怎樣的

15世紀末,莫斯科的將領謝明•庫布爾斯基和彼得•烏薩德,對西西伯利亞發起了一次大規模的遠征。在這次遠征中,他們發現了烏拉爾山脈的最高峰,並首次確定其真正的走向是從北到南。

遠征是從1499年開始的,出發地是沃洛格達。出發後,烏薩德沿蘇霍納河向下航行到北德維納河,再沿河航行到下游的一條支流——皮涅加河河口。

然後,烏薩德再沿皮涅加河溯水上行,之後又沿庫洛依河順水而下,一直航行到北緯64°的達烏斯塔什格勒,伯朝拉河可通航的河段到此終止。

在遠行的探索中,烏薩德等人把烏拉爾山脈稱為「起自大海和落於大海的輪廓」即意味著起自西海(巴倫支海),落於東海(喀拉海)。然而在地圖上,他們卻把烏拉爾山標明由此向南延伸。

這樣,俄羅斯人在15世紀後半葉已經深入到額爾齊斯河流域,到15世紀末、16世紀之初,俄羅斯人已經進入鄂畢河的下游。

在俄羅斯人大舉遠征北極地區的同時,大英帝國的許多航海家不甘落後,完成了一系列航行。第一個遠航的人,是海軍軍官馬丁•弗羅比舍。

1576年6月,弗羅比舍繞過了蘇格蘭,然後於同年7月11日看到了位於北緯61°的格陵蘭。就在這兒,一艘快艇連同船員們一起沉沒於大海里了,另一艘臨陣逃亡,只有弗羅比舍率領23名船員乘他那艘快艇繼續航行。

他繞過了格陵蘭島的南角,朝西北方向繼續航行。7月20日,他在接近北緯63°的地方發現了兩個高聳的海島,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弗羅比舍海峽。

後來,弗羅比舍再一次率船隊向東北航行,他又發現了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的西邊是地梅塔——美科格尼塔半島,東邊是一個小島群。此時,弗羅比舍進一步弄清了真正的格陵蘭的位置,澄清了航海者幾個世紀來的種種臆斷和誇張性的描述。

❻ 俄羅斯為何叫戰斗民族

說到俄羅斯,大家進入腦海就是「戰斗民族」四個字,除了這個詞之外,中國人給俄羅斯人起得綽號還有「老大哥」、「北極熊」等,這些綽號都折射出國人對俄羅斯五味雜陳的態度,無論褒貶,「戰斗民族」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這個近在咫尺的鄰居,於中國而言,一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從上一代人的「蘇聯情結」到如今年輕一代「普京大帝」的粉絲團,都透露著一部分國人對俄羅斯民族的贊賞。

「戰斗民族」的戰斗精神可不是打打嘴仗,由近些年的收回克里米亞、遭到經濟制裁再到干涉敘利亞危機,「普京大帝」的鐵血手腕一再被國人稱頌。

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從戰斗民族的戰斗史中找找答案。

在我天朝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面前,俄羅斯歷史算不上悠久,但就在這算不上悠久的一千多年歷史中,幾乎90%以上的時間都在發生戰爭。即便有短短幾年空隙,俄羅斯也是在准備進行戰爭中度過的 (簡而言之,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備打仗)。

可以說,俄羅斯的民族史就是一部戰爭史。

據統計,俄羅斯從15世紀建立莫斯科大公國到上世紀80年代,進行了近50場戰爭,其中僅有3場是自衛性質的戰爭。

從莫斯科公國建立到彼得大帝時期,400年間俄羅斯的領土擴大了400倍,他們如今坐擁的全世界最廣大的領土,都是在這種不斷擴張中獲得的。

兩場本土衛國戰爭,俄羅斯人也書寫了名垂青史的輝煌保衛戰。

1812年,曾幾乎佔領歐洲的法國皇帝拿破崙率領著浩浩盪盪的51萬大軍遠征俄國,卻敗在了庫圖佐夫的堅壁清野、莫斯科的嚴冬之下;

1941年,不可一世的希特勒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但列寧格勒保衛戰最終打破了德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最終成為整個二戰的轉折點,列寧格勒戰役也被稱為世界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

連年的戰爭,已使尚武的傳統滲透到俄羅斯民族的血液中,戰爭使他們獲得大片的土地,也為他們帶來無數痛苦,在二戰中犧牲的無數俄羅斯人,人口至今是他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勝利日會成為俄羅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他們對戰爭有著比別的國家更深刻的理解。這在俄羅斯各個城市都有所體現。

據統計,莫斯科的歷史博物館90多個,在莫斯科街頭幾乎隨處可見戰爭英雄雕塑和紀念碑;其他城市的主要廣場、公園、街道、湖畔,也都建有反映不同歷史時期重大事件的紀念碑和英雄雕像。

紅場前朱可夫雕像

朱可夫大街、庫圖佐夫大街等以軍事家命名的地名稱謂,如今依然隨處可見。在許多城市的街頭,不時可以看到身著軍服、稚氣未脫的少年軍校的小學員;在軍事博物館中可常常可見老師領著一群孩子或是中學生認真講解戰爭的過去,他們似乎對每一場戰爭都深深銘刻於心。

被稱為「戰斗民族」的不止是剽悍的斯拉夫民族,而是俄羅斯的各個民族,包括車臣人、韃靼人、哥薩克人這樣的好戰族群。

從歐洲的制裁到俄羅斯的反制裁就像是制約著俄羅斯的擴張,雖說俄羅斯的經濟很不景氣,但俄羅斯人有著別的民族無法理解的自尊與堅持,所以在經濟嚴重下滑的情況下,普京的支持率不降反增,他們需要一位強勢的領導,需要一個精神寄託,需要做回那個獨一無二的俄羅斯民族。

正如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小說《群魔》中所說的一樣「真正偉大的民族永遠也不屑於在人類當中扮演一個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於在人類當中扮演頭等角色,而是要扮演獨一無二的角色。」因此,他們寧願用痛苦換回自尊與優越感。

和所有民族一樣,俄羅斯民族有著自己的獨特的一面,而「戰斗民族」,無論褒貶,可以稱得上對這個民族的一種註解。

❼ 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俄羅斯,為何在四處征戰

對於俄羅斯來說,它對外征戰是為了讓自己在國際上獲得更高的影響力,同時俄羅斯一直想用對外的強硬態度來讓自己重新崛起,恢復以往蘇聯時期在國際上的震懾力,這是出於這樣的目的,俄羅斯即使是遇到沒錢的尷尬局面,它也依舊逞著能對外征戰。


除了敘利亞、克里米亞、烏克蘭,俄羅斯並沒有在別的地方大量投入兵力,俄羅斯之所以一直給人四處征戰的印象,這和普京的頻頻發聲和強硬態度有非常大的關系。

❽ 俄羅斯是一個以海運為主的國家嗎為什麼

經濟 俄羅斯是世界經濟大國。蘇聯時期它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蘇聯解體後其經濟一度嚴重衰退。2000年之後俄羅斯的經濟迅速恢復發展。2006年俄羅斯的經濟全面超過1990年解體前。2007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35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豐富的資源為俄羅斯工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俄重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部門發達。近年來俄羅斯的電子計算機工業、宇航航空工業、高科技產業迅速崛起。特別提出的是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獨特的地位,實力雄厚,其武器產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俄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
資源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森林覆蓋面積8.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儲量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13%。煤蘊藏量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鐵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鋁蘊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鈾蘊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黃金儲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最大的煤礦:庫茲巴斯
最大的鐵礦:庫爾斯克
最大的油田:第二巴庫、秋明
工業
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業產值為112090億盧布 ,同比增長6.1% 。 工業從業人口2055.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30.5%。 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工業結構不合理,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重工業發達。主要工業區有:中央工業區,西北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西西伯利亞工業區等。
聖彼得堡工業區:以石油化工、造紙造船、航空航天、電子為主。
莫斯科工業區:以汽車、飛機、火箭、鋼鐵、電子、為主。
烏拉爾工業區:以石油、鋼鐵、機械為主。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鋼鐵、電力為主。
俄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聖彼得堡工業區
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莫斯科工業區。
中央工業區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區,以其生產的大量工業品供應全國。
農業
2004 年農業產值為13663億盧布 ,同比增長1.6% 。 農業人口66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9.9%。 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經濟作物以亞麻、向日葵和甜菜為主。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服務業
2004 年服務業產值 420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25% 。 2004 年服務 業從業人口4008.4萬人,占總就業人口(6732.2萬)的59.6%。
旅遊業
為新興經濟部門,近年來發展較快,但在國民經濟中尚不佔重要地位。國內主要旅遊點是莫斯科、聖彼得堡市、黑海療養地、伏爾加河沿岸城市、下諾夫哥羅德和濱海邊疆區。俄目前吸引外國旅客不到國際旅客流量的 1 %,排名未進入世界前 40 名。
2003年俄入中國境的人數為137.1678萬人次,其中持旅遊簽證的68.7521萬人次;中國入俄境人數為67.9608萬人次,其中持旅遊簽證的有20.3264萬人次。
交通運輸
俄羅斯的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海洋、,管道運輸均很發達。
以鐵路、管道為主。
鐵路在歐洲部分比較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
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
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天然氣。
鐵路:至 2003 年底鐵路總里程為 13.9萬公里,客運量 1571 億人公里,貨運量 18016 億噸公里(2004 年)。
公路:至 2003 年底公路總里程 90 萬公里,客運量 1681 億人公里,貨運量 1821 億噸公里(2004 年)。
水運: 2003 年海運商船 3900 艘,總噸位 830 萬噸。 2004 年,海運貨運量 589 億噸公里,內河貨運量 878 億噸公里。主要海港位於波羅的海、黑海、太平洋、巴倫支海、白海等,包括摩爾曼斯克、聖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新羅西斯克等。
空運: 2001 年民用飛機有 7 萬多架,國際航線總長約 8 萬公里 。 2003 年客運量 52 億人公里,貨運量 30 億噸公里( 2004)。主要機場有莫斯科的謝列梅傑沃2號國際機場、謝列梅傑沃 1號國際機場、伏努科沃1號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聖彼得堡國際機場、新西伯利亞機場、葉卡捷琳堡機場,哈巴羅夫斯克機場等。
管道運輸:至 2000 年底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總長 21.3萬公里,2004 年輸油氣總量 24133 億噸公里。
銀行
主要銀行有:
1 、俄羅斯儲蓄銀行, 1991年成立,注冊資本 241 億盧布。
2 、俄羅斯外貿銀行, 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 65.5 億盧布。
3 、工商銀行, 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2.9 億盧布。
4 、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 1988年成立,注冊資本 21.6 億盧布。
5 、國際工業銀行, 1992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6 、天然氣工業銀行, 1990年成立,注冊資本 18.5 億盧布。
此外俄大銀行還包括外經銀行、阿爾法銀行和古打銀行等。
對外貿易
2004年俄對外貿易總額2780億美元,同比增長31.1%。其中出口1832億美元,進口948億美元,順差884億美元。
2004年俄主要貿易對象為:歐盟(45.1%),其中德國(9.3%),義大利(5.9%),荷蘭(6.5%),芬蘭(3.2%),法國(2.9%),瑞典(1.2%);獨聯體國家(18.3%),其中白俄羅斯(6.8%),烏克蘭(6.6%),哈薩克(3.2%);中國(5.8%),美國(3.8%)
2004 年在與非獨聯體國家的貿易中,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56.8%),金屬及其製品(16.9%),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7.5%),化工產品(6.6%);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40.9%),食品和農產品(18.1%),化工產品(15.9%),金屬及其製品(7.9%),紡織服裝類商品(4.5%)。
對外投資
截止2004 年底,俄累計對外投資 69 .73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佔60%,協議投資佔6.2%,其他投資佔33.8%。主要投資對象國有:英國(18.6%)、塞普勒斯(10.9%)、荷蘭(8.8%)。
截止2003年底,俄對華投資項目1542個,實際投資額3.38億美元。
外國資本
截止2004年底,俄累計吸引外資820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其中直接投資佔44.1%,協議投資佔1.9%,其他投資佔54%。
2004年吸引外資405億美元,同比增長36.4%,其中直接投資佔23.3%,協議投資佔0.8%,其他投資佔75.9%。外國對俄投資主要分布在:批發、零售業及日用品修理業130.37億美元,加工業102.36億美元,采礦業99.34億美元,不動產25.72億美元,交通、通訊業20.33億美元,國家管理和軍事安全、社會保障10.59億美元,金融業10.01億美元,建築業2.34億美元,農業、林業1.21億美元,公用事業1.07億美元。
2004年主要對俄投資國:德國(佔11.4%)、英國(10.6%)、美國(8.1%)、法國(4.7%)、維京群島(2.3%)、瑞士(2.1%)、奧地利(1.7%)。
人民生活
2004 年俄人均月收入 6296 盧布(約218美元),同比實際增長7.8%。2004年俄職工人均月工資6828盧布(約237美元),同比實際增長10.8%。2004年12月消費品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1.7%。

❾ 葉爾馬克遠征西伯利亞的目的是什麼

葉爾馬克遠征西伯利亞指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季莫費耶維奇率領的一支俄羅斯部隊為使俄國東部邊境免遭游牧民族侵襲的一次遠征。這次遠征為俄國兼並和開發西伯利亞奠定了基礎。

伊凡三世時期,東至鄂畢河的大片土地和卡馬河上游及其支流的烏拉爾北部地區,都並入了俄羅斯國家版圖。為鼓勵商賈在這些地區拓荒和發展工業,俄國政府以優惠條件把土地交給他們,允許他們建造設防城堡,保護開拓的土地不受鄰近游牧民族侵襲。1577年前後,斯特羅甘諾夫家族的烏拉爾商人和企業主們為保衛其領地不受西伯利亞汗庫丘姆侵犯,僱傭了哥薩克人。1578年9月,葉爾馬克率領的一支哥薩克部隊對錫爾瓦河上游地區作了軍事勘察。這次勘察為後來的遠征做了重要准備。此外,由於從居民那裡徵收了貢賦,從而得到了遠征所必需的補充物資。

葉爾馬克的部隊共約1650人,組成5個團,於1579年夏開始向西伯利亞腹地進發。他的兩個隨身副手是科利佐和格羅扎;各團由大尉統領;每連有1名中尉;2名50人長和數名10人長。部隊裝備有3門火炮、300支舊式火槍,還有霰彈槍、前膛火槍以及弩、弓、馬刀、矛、斧和匕首。部隊的紀律靠同夥相互擔保的方法維持。重要事宜要由哥薩克全體會議決定。部隊乘船沿河移動,每船約載20人。他們十分注意選擇行進路線、挑選向導和翻譯。葉爾馬克的部隊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溯楚索瓦亞河和謝列布良卡河而上,通過連水陸路把船拖進扎羅夫利亞河,然後沿塔吉爾河、圖拉河和托博爾河航行,一路上度過3個冬天,擊敗了隸屬於西伯利亞汗庫丘姆的當地幾個王公的部隊,於1582年9月深入到西伯利亞汗國腹地。

在這里最初的幾次戰斗中,葉爾馬克就打敗了王子馬梅特庫爾指揮的韃靼部隊,以後又在額爾齊斯河岸的3天交戰中擊潰庫丘姆主力,於10月26日佔領西伯利亞汗國首都卡什雷克(距托波爾斯克17公里)。隨後幾年又佔領了額爾齊斯河和鄂畢河流域的許多地區。

1585年前後,葉爾馬克為了消滅布加勒斯特商隊通路上的韃靼人阻截隊,率領一支由150名哥薩克組成的隊伍乘船溯額爾齊斯河而上,但沒有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同年8月5日夜,庫丘姆的1000人的隊伍偷襲並殲滅了葉爾馬克的哥薩克部隊。身披鎧甲的葉爾馬克負傷後,在企圖渡過額爾齊斯河支流——瓦蓋河時溺死。僅有一名哥薩克人倖存,輾轉回到卡什雷克。

葉爾馬克的西伯利亞遠征為開發西伯利亞開辟了道路。遠征勝利的主要原因是西伯利亞汗國在政治、軍事上的軟弱和封建割據。俄軍士兵擁有對方從未見過的火器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為對付數量眾多的敵騎兵,哥薩克採用方陣,火槍兵配置在方陣之中作為總預備隊。由於士兵具有堅強戰斗團結和互救精神,葉爾馬克部隊在被敵圍困的戰斗中表現出了很強的戰鬥力。

葉爾馬克及其戰友建樹的愛國主義功勛在俄羅斯文學藝術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為什麼是乘船遠征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8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3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