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遠東地區土地無償贈送是怎麼回事
因為俄羅斯遠東地區是西伯利亞高原,太冷了;俄羅斯主要人口都是集中在歐洲像莫斯科、聖彼得堡這些城市,遠東地區可以說是荒無人煙,無償贈送也是希望有人願意去開發這些土地。
② 俄羅斯給去他們國家發展農業的中國人都贈送15畝土地,給他們自己國家的公民分配的土地也全是免費的嗎
俄羅斯遠東勘察加地區去年五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遠東1公頃土地法》法案,凡是俄羅斯公民都可以免費得到1公頃土地,也就是15畝土地,按一家三口計算,每家可得到45畝土地。俄羅斯薩哈共和國也向每人提供2.5公頃土地。
俄羅斯遠東地區約有600萬平方公里,人口大致也是600萬。其中薩哈共和國的土地有300多萬平方公里,佔去一半,但薩哈共和國人口不過100萬,可以說是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地區。楚科奇州有7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比德國加英國還大,但人口只有5萬人,就一個小縣城的人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遠東寒冷與遙遠,另外自蘇聯解體後遠東成為被遺忘的土地。
沙皇俄羅斯時代與蘇聯時代也曾號召俄羅斯農民到遠東居住,幾百年來有數百萬俄羅斯農民遷移到遠東地區,雖然沒有美國開發西部那樣出現短時間大規模遷移的現象,但也算是得到了響應。沙俄時土地兼並嚴重,無土地的農民較多,所以有眾多的農民遷移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蘇聯時期集體農庄式農業發展緩慢,甚至是倒退,導致糧食與各種農產品缺少。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
現在俄羅斯城市人口超過70%,農民只有30%,在俄羅斯歐洲地區與西西伯利亞地區有大量的土地,已經足夠了。從2000年起,俄羅斯農業在十七年內得到大發展,不僅能滿足國內的需要,甚至在2015年小麥出口超過了世界糧食出口大國美國與加拿大。另外俄羅斯近年來人口出現下降,地廣人稀的情況總體上得不到緩解,還有大量的俄羅斯人移民到歐洲與美國居住。所以對俄羅斯國家與個人來說,人口過少與土地過多的矛盾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給土地實在是沒有吸引力。
③ 中國人可以在俄羅斯承包土地嗎 需要什麼條件或者證件
承包土地並不難,種植經濟蔬菜,只要附近有大的城市,收益也相當可觀。種植大豆等,面積夠大,也不錯。只要有合作夥伴,事情不難。
簽了承包或者分成合同之後,只是需要對方能辦理下勞務指標,也就是俗稱的打工卡,這是最基本的保障,否則日常警察、移民局麻煩多多,罰款多多,更嚴重的是,等即將收獲的時候,你會血本無歸。
④ 俄國採取什麼方式把地主奪去的農民的土地還給農民293439902
列寧領導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分土地」在1861年後是一種民間共識
長期以來,在被奉為「社會主義的聖經」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灌輸下,蘇聯革命史的書籍都在講述這樣一個觀點:11月8日夜晚即攻打冬宮勝利後的第二屆蘇維埃代表大會上通過了兩項最重要的法令——《和平法令》與《土地法令》,尤其是後者宣布:「立即毫無賠償的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廢除資產階級、皇室、教堂與教會的土地所有制。土地私有制宣告永遠廢除,一切土地屬於人民的財產,並把土地交給勞動者使用」。這一舉措一舉解決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對土地的渴望,得到農民的熱烈擁護,進而導致十月革命的凱歌行進。在遇到敵人反撲時,農民為了捍衛自己的革命成果自願參加紅軍,成了革命的堅不可摧的堡壘。
但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嗎 這種的敘述中有很多含混和有意遮蔽的地方,難道只有布爾什維克一個黨派主張把土地分給農民嗎 是《土地法令》宣布以後農民才獲得土地的嗎
俄國地主的前身服役貴族的土地是國家劃撥公有土地以及連帶上面的勞動力的方式形成的。農民們認為貴族的土地本來就是屬於農民的,1861年的農奴解放,又被地主割去大量的好地。民間對剝奪地主土地的呼聲一直就很高,從19世紀70年代民粹派組織的「土地重分派」、「黑分社」這些名稱就可以得知當時「分田地」的呼聲有多高。1905年自由主義的立憲民主黨成立時就對農民宣布說,「我們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你們土地外加自由。」他們在國家杜馬中呼籲糾正「現存的土地分配不公正性」,要求通過立法無條件、強制性的廢除大地產。俄國杜馬中只要稍微帶有左派光譜的黨派,從到自由主義的立憲民主黨、民粹派後續組織的社會革命黨、人民社會黨人以及農民黨團的「勞動派」,更不要說社會民主政黨無一不把「公平解決土地問題」視為第一大要務。
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十幾個黨派提出:盡快盡早完成農民多年來的夙願——「收回割地」,所謂「割地」指1861年改革中被貴族割占原公社土地,把這些土地從地主那裡奪回來還給農民。當時就連那些被認為是最保守的右翼黨派也不敢坦言「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只是強調「地主經濟商品化程度較高」不要盲目摧毀,或者用社會震盪較小的「贖買」方式來化解這一社會矛盾,這個主張當然是遭到革命政黨反對的。也就是說,從1861年以後「分地主土地」就是一種全民共識的「政治正確」,並不只是布爾什維克一家的主張。 列寧承認說,「社會民主黨人在土地使用形式的問題上……總的說來接受了民粹派關於分配土地給農民的假設」。1907年的斯托雷平改革接著使1/5的農民佔有1700萬土地成為「獨立農場主」,導致農民破產狀況嚴重,俄國的土地分配不公問題愈發突出了。
列寧政黨在革命前夜並沒有討論分地問題
俄國社民黨在1916年2月召開了二月革命前的最後一次關於土地問題的特別代表會議,針對斯托雷平土地改革後的形勢變化,列寧在會上強調了修改土地綱領的必要性。主要是由於政府推行土地改革,從1906年起俄國的土地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黨的現行綱領過時了,已與俄國現行制度不合。據列寧說,俄國的土地問題在最近十年中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於政府廢除村社,出現了大量的獨立農庄。村社制度的破產使得相當一部分人因缺乏耕作土地所必需的資金而破產,淪為無產者並具有了革命情緒。但是另一方面,一些比較富裕的小業主越來越多地變成中等農戶和大農戶,農業逐步資本化,形成了一個反動的、忠於舊制度的農民階層,農村中資本和地產正飛速集中。
列寧認為,俄國政府「土地問題盡管解決的合理,但是暫時只解決了一半問題」。政府的土地改革所觸動的只是村社佔有的土地,至於地主私人的地產、官家土地、皇室土地、寺院土地、和教會土地依然原封未動,而這是政府改革最薄弱的方面。社會民主黨人應當注意到這一點。政府如果進一步推行改革,即轉讓大塊的私有土地等等,那就會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造就出一個人數眾多的中等農民階層,這一階層是現行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可靠支柱。政府採取這一措施雖然不會阻止革命的發展,但總能在很大程度上延緩革命運動的發展。
列寧表示,俄國土地問題的變化,迫使黨在黨綱中規定要沒收大塊是由土地,官家土地、皇室土地、寺院土地和教堂土地並將這些土地收歸國有。列寧根據上述理由論證了需要修改土地綱領的必要性。很顯然,在這次會議上仍然像以往黨代會的「土地綱領」一樣,僅僅局限在理論上分析,既沒有提出領導農民土改的問題,也沒有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可能出現的特殊形勢提出指導性的意見,更也沒有預見到即將到來的革命風暴。至於主張沒收大地產的土地則是包括自由主義在內眾多政黨都沒有異議的一貫觀點,。
會議雖然注意到了農村分化問題,但是仍然對斯托雷平土改發展方向給予肯定,認為這樣發展的趨勢將會對革命形勢不利,並沒有清楚地意識到「斯托雷平改革已經把農民分裂成兩大對抗的群體」。而且對上次代表會議中反對由公社出面組織「侵犯和分割貴族庄園」的主張並沒有加以修改,以前俄國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村社」是一種過時的封建宗法組織,由它們主導未來的農村斗爭,會使「歷史車輪向後倒轉」。可見布爾什維克對即將到來的「農民分地」始料未及,自然也就談不上去領導它了。更何況1917年以前,布爾什維克在農村只有4個支部,494名黨員,就是在走出地下以後的1917年也只有203個支部,4122個黨員,與在農村具有百萬之眾的社會革命黨無法匹敵,所以即便它想去領導農民,也無法與之爭奪領導權。
「馬後炮」的臨時政府土地政策
其實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三年,也就是1916年,由於俄國在戰場上接連失利,民怨沸騰,沙皇權威削弱,沙皇政府不起作用、不能領導國家已經是人所共知的現象。在絕大多數農民眼中,籠罩在沙皇身上浪漫的光環消散了,各地法制鬆弛,政府已無暇顧及農民搶佔地主土地的事件了,它對農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各地已經自發地興起「奪地」運動。如前所述,地主土地多來自1861年農奴制改革中化公為私的「割地」,而私有農民土地則來自斯托雷平「警察式改革」對村社的瓦解,這兩次專制制度下的化公為私的改革很不得民心,「開倒車」的「反改革」呼聲一直就很高。政府權威削弱後自發地就出現了利用傳統村社剝奪地主和「富農」(斯托雷平改革中脫離村社的私有農民)的浪潮,而這時地主早已成為「死老虎」,要麼把土地交給管家自己逃往城裡成為「不在地主」,要麼賤賣拋售土地把資金轉移到其他領域。
二月革命後作為臨時政府清楚地知道首先需要做的是分給農民土地。這是立憲民主黨多年來承諾過的主張!現在輪到自由主義第一次可以大展鴻圖,圓農民的夢,怎麼能輕率行事呢 土地是一定要分的,但是不能在戰爭狀態下毫無規劃的「亂分」,前方正在打仗時怎麼分 如果在全國丈量、統一規劃沒有出來之前任由各地村社自作主張分土地,擅自改變土地制度,勢必會造成農村和前線的雙重緊張和動盪,將直接關乎到戰爭輸贏的結局。
於是新政府要求農民稍作忍耐,等到戰爭塵埃落定,等到臨時政府能站穩腳跟,就召開了立憲會議,進行了全國摸查,一定能夠完成俄國農民等待了幾百年的夙願。臨時政府3月19日發表關於土地問題的決定中說:「土地問題不能用任何搶占的辦法解決……應當通過人民代表機關制定法律來解決土地問題」。要求農民在法律的框架下「分土地」。
代表農民利益的社會革命黨人已停止焚燒地主庄園和分地活動,呼籲,「不要把土地社會化的偉大事業變成隨意私自佔有土地」。切爾諾夫說,用非組織手段奪取土地是不行的,他呼籲農民代表蘇維埃有組織地奪取土地。切爾諾夫反對「自行奪地」,農民對地主、土地所有者的進攻就得到了無政府主義的稱號。他號召農民耐心等待召開立憲會議。1917年初在第一次全俄農民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社會革命黨同意臨時政府的主張,認為「解決土地問題是將來立憲會議的事」,自行奪地將會被視為非法行為。只有想乘亂奪權的布爾什維克煽動農民一刻也不要等待,許諾支持立即展開分地運動。
在不同地區已經展開的分地運動中,後來者唯恐叫別人佔了先機,拿到土地者也害怕得不到承認,於是發生了農民情緒的激進化的過程。二月革命後的頭兩個月農民寄希望於臨時政府,臨時政府以影響戰爭為借口而拖延解決土地問題的態度,又使農民把希望轉移到社會革命黨身上。但是當他們得知社會革命黨要求農民以克制的態度等待立憲會議的召開,就在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紛紛指責「自行奪地」是一種無政府主義的違法行為時,農民就開始拋棄他們尋找更激進的代言人了。布爾什維克鼓噪農民趁亂分地的宣傳起到了作用,在那些靠近前線和城市的地方,許多人從社會革命黨的支持者變為列寧政黨的支持者。主張合法分地的黨派延誤了時機,叫激進的布爾什維克鑽了空子。在他們看來,土地運動為革命提供千載難逢的機遇。
⑤ 俄羅斯荒地太多,提議引入中國公民,贈送15畝土地,在哪裡報名呢
哪裡有這樣的好事啊?這是不可能的呀,俄羅斯他又不是傻瓜,尤其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與中國東北交界的那些地方,已經有有好多了,好多中國人了,俄羅斯也在提防
⑥ 去俄羅斯種地接受每人送十五畝地找俄羅斯人結婚生孩子養五年移民俄羅斯
換個思維:
你可以零首付承包俄羅斯土地,但是條件是必須在那裡種地滿五年,還必須娶一個俄羅斯女人,五年結束以後讓你選擇入籍俄羅斯還是回中國。
到時候你選擇什麼?
⑦ 去俄羅斯包地需要哪些條件
呃,想法不錯,
但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堅持下來,資金是否夠用,雖然說俄羅斯遠東地區土地很便宜,但是你必須一次包很多很大量的土地(包少了你不值得去),這樣就必須機械化作業程度很高,而且要僱用很多的勞工。第一年你的投入會非常的大,而且短期一兩年內收不回成本,最快你能在第二年開始盈利。另外比如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政策很好,你包地的困難要小一些,但是必須解決移民問題,你必須移民到俄羅斯,其他的像一些你是否做好了地理環境的調查和農作物適應性,當然你的確定你包地是用來干什麼的,反正遠東地區也只能用來種地了。
⑧ 蘇聯解體後到現在俄羅斯的土地是國有的還是私有的
二者兼有,目前俄羅斯的土地所有制為俄聯邦(中央)、俄聯邦主體(省)、地市(包括城市)三級國有及企業和個人土地所有權私有四種所有制形式。
四種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國有土地佔92.2℅,個人所有土地佔7.3℅,企業法人所有佔0.5℅。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土地並非簡單的私有化,只有農業、居民點、專門用途的土地可以私有,且必須在土地法的框架下合理開發利用。
(8)俄羅斯怎麼送土地擴展閱讀:
四種土地所有制在俄羅斯聯邦憲法中有明確規定,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第九條:
1.在俄羅斯聯邦,土地和其他自然資源作為在相應區域內居住的人民生活與活動的基礎得到利用和保護。
2.土地和其他資源可以屬於私有財產、國有財產、地方所有財產和其他所有制的形式。
1991年蘇聯解體後的土地改革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將國有土地交由集體農場和國營農場,再由農場把土地以名義地權的形式分配給農場成員。所謂名義地權,即農場成員獲得類似股份的一紙地權文書,但並未指明是哪一塊實際的土地。
1992年總統令將集體和國營農場改造成類似合資企業的大農場企業(Large Farm Enterprises),農場成員成為新企業的職員,無償分得非土地和土地股權(平均3-15公頃),而不是具體的土地所有權。
拿到名義地權的農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兌現土地股權。一,可以把股份轉讓給所在企業即原來的農場,農場重新收回土地。二,農民可以要求根據股權分割出具體的土地,成立私人/家庭農場。
因此,俄羅斯的土地改革實現了去國有化,農場改了名號,成為企業,但並沒有失去土地,削弱集體經營的基礎。土改同時也避免了出現大量的小規模私人和家庭農場,使普京時代農業集團和國外資本大規模的圈地成為可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俄羅斯聯邦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