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俄國的發展歷程
15世紀末,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
1547年伊凡四世自稱沙皇,建立了沙皇俄國,並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稱俄羅斯帝國,對外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俄羅斯帝國曾吞並歐亞多個國家,領土不斷擴張。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蘇聯的最大加盟國俄羅斯聯邦繼承了其絕大部分軍事力量,軍事實力居世界第二,而且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
(1)俄羅斯帝國怎麼變俄羅斯聯邦擴展閱讀
1697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歐洲各國游歷和學習。歸來後,他用強硬手段推行了一場社會變革。從穿衣、吃飯,到科學教育、商業活動、軍隊建設,彼得用野蠻的方式推進了俄羅斯的文明進程,他甚至親自審訊反對改革的太子。
在打敗了強敵瑞典之後,彼得下令建造起一個面向歐洲的新首都聖彼得堡。繼承彼得改革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引進歐洲的啟蒙思想,重視教育,並試圖起草法律,但改革無法觸動農奴制。
女皇的業績最終只能表現在領土擴張上,在18世紀後期,俄羅斯成為地跨歐亞美的大國,並成為歐洲事務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農奴制使俄羅斯很快在經濟、技術領域落後於完成了工業化的英法等國。在戰爭—革命—改革的多次反復中,這個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徘徊的民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❷ 誰知道俄羅斯的發展史
1,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以莫斯科大公國為中心,逐漸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國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稱號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這時候是俄國!
2,1861年廢除農奴制。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成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這時候是沙俄!
3,1917年2月,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專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這時候是蘇俄!
4,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大、演變至15個加盟共和國)。這時候是蘇聯!
5,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發表《國家主權宣言》,宣布俄羅斯聯邦在其境內擁有「絕對主權」。1991年8月,蘇聯發生八一九事件。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別洛韋日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宣布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12月21日,除波海三國和喬治亞外的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和《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議定書》。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1993年12月12日,經過全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規定國家名稱為「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意義相同。此候至今是俄羅斯!
❸ 關於俄羅斯的聯邦制
1.現行聯邦國家體制形成的歷史因素
蘇聯解體後,根據1992年3月簽署的新的俄羅斯聯邦條約和1993年11月通過的俄羅斯聯邦新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組成的原則是民族區域原則和地區原則,即俄羅斯聯邦由21個民族共和國、6個邊疆區和49個州、以及兩個直轄市、1個民族自治州和10個民族自治區組成。民族共和國的地位由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民族共和國憲法確定,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區的地位由俄羅斯聯邦憲法和相應的俄羅斯聯邦主體的立法機關通過的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區的章程確定。加入邊疆區或州的民族自治區的關系由俄羅斯聯邦法律和民族自治區國家權力機關與相應的邊疆區或州的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簽訂的條約調整。
俄羅斯聯邦國家體製表現出來的形式和內容如此復雜和獨特,在世界各個聯邦國家中是很罕見的。這種獨特的聯邦國家體制的形成並非是現今俄羅斯某些領導人和理論家的獨出心裁,而是有一個歷史演變的過程,並受到尖銳和復雜的民族關系制約。
眾所周知,俄羅斯聯邦是始建於1918年1月,這是因為十月革命勝利初期出現了尖銳和復雜的國內國外形勢,迫使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改變了原先反對建立聯邦國家制國家的觀點,轉向主張建立由各個獨立的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合的統一聯邦制國家。當時的國內國外形勢是:
第一,20世紀初,俄羅斯經過300多年不斷對外侵略擴張,吞並周邊諸多弱小民族,已成為由100多個民族組成的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殖民帝國。俄羅斯民族僅佔全國人口的43%,但沙俄帝國卻是以俄羅斯民族為中心的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佔多數的其他民族大多分散居住在邊疆地區,被當成「異族人」,受到民族歧視和壓迫。列寧曾經指出廣大的少數民族「受沙皇專制制度的民族壓迫是空前的,因為沙皇專制制度同歐洲和亞洲的鄰國比較,又是最反動最野蠻的國家制度」。1905年至1907年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沙俄帝國的殖民統治,喚起了各個被壓迫民族的自我解放的意識。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沙俄帝國的衰落和全世界范圍內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民族自我意識的覺醒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潮已成為俄國社會中的兩股巨大的力量。隨著1917年2月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爆發,沙皇專制制度的崩潰,在俄國各地興起的被壓迫民族人民爭取獨立和解放的運動風起雲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利用各民族人民要求實行民族自決和建立獨立民族國家的強烈願望,紛紛成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當時俄國實際上已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況。在這種形勢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各民族的工人和勞動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斗爭,1917年11月7日通過武裝革命摧毀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建立了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十月革命武裝起義在俄羅斯中央地區勝利之後,無產階級革命浪潮迅速向俄國各邊疆地區發展。各邊疆地區的工人階級和貧苦農民以俄羅斯中央工農兵蘇維埃為榜樣組織起來,推動民族解放和獨立的斗爭。他們在當地布爾什維克黨組織領導和中央蘇維埃政權的幫助下,推翻了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政權,建立 起本地區的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自1917年底至1921年,在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等地區陸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宣布成立獨立的民族國家。此外,還成立了韃靼、巴什基爾、土耳其斯坦等蘇維埃自治共和國。這種情況表明,在無產階級革命斗爭過程中,各被壓迫的非俄羅斯民族人民強烈要求實現民族獨立自主,使民族關系問題上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立單一制國家的主張已難以實現。
第二,十月革命的勝利,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及其他蘇維埃民族共和國的成立,無產階級革命政權的不斷鞏固和擴大,引起了國外帝國主義的恐懼和仇視。國外帝國主義為了把新生的無產階級革命政權扼殺在搖籃之中,對年輕的蘇維埃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從1918年夏天起,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帝國主義勢力對蘇維埃國家發動了瘋狂的武裝進犯,與此同時,在國外帝國主義勢力支持下,俄國國內也爆發了反對無產階級革命政權的高爾察克、鄧尼金、尤登尼奇等反革命武裝叛亂,大規模的戰火在俄羅斯中部和其他邊疆地區燃起。國內外反革命勢力妄圖一舉摧毀剛剛誕生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迫使布爾什維克黨必須設法把各蘇維埃共和國聯合起來,粉碎國內外反動派的進攻。
第三,布爾什維克黨領導各民族工人和勞動人民經過浴血奮戰,粉碎了外國帝國主義的武裝侵犯,平息了國內反革命武裝叛亂,保衛了無產階級革命勝利果實。但是,年輕的無產階級革命政權仍然處在帝國主義勢力包圍之中,面臨被國外反動勢力顛覆的危險。各蘇維埃共和國在反對外國帝國主義武裝進攻和擊潰國內反革命武裝叛亂的斗爭中,相互之間已建立了軍事、經濟和外交方面的聯盟關系,簽訂了相互合作條約。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封鎖,盡快恢復被戰爭破壞的經濟,進一步鞏固無產階級革命政權,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各蘇維埃共和國也需要建立緊密的聯盟關系。
在這種尖銳、復雜和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民族關系的條件下,堅持建立完全統一集中的單一制國家不僅很困難,而且一旦政策失誤就會導致民族分裂和各蘇維埃民族共和國的完全獨立。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中央所面臨的十分緊迫的任務是,如何盡快把各個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合為統一國家。因此,為了維護無產階級和各民族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列寧改變了過去一貫反對建立聯邦制國家的觀點,轉向積極倡導建立各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合的統一聯邦制國家。1918年1月,列寧起草的《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第一次明確肯定了聯邦制國家原則,宣布「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是建立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聯盟基礎上的各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邦」,同年7月第五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憲法,以立法形式確定了聯邦國家體制。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是在崩潰的沙俄帝國的版圖上建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聯邦制國家,1922年12月又與隨後出現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蘇維埃民族共和國、南高加索聯邦蘇維埃共和國(1922年3月至1936年5月由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三個蘇維埃民族共和國組成)均作為主權國家聯合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蘇聯作為聯邦制國家,它在1922年12月成立時是由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蘇維埃民族共和國聯合組成。此後,1924年根據蘇聯政府頒布的民族劃界原則,在俄羅斯聯邦中亞地區又先後成立烏茲別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五個蘇維埃民族共和國,作為主權國家加入蘇聯。1936年組成南高加索聯邦的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三個蘇維埃民族共和國升格為主權共和國並加入蘇聯。
還應指出的問題是,列寧提出的民族自決原則既是被壓迫民族爭取解放和獨立的重要原則,也是無產階級政黨解決民族關系問題的一項重要策略原則。而且根據列寧論述民族自決權的三層含義,即被壓迫民族有擺脫壓迫民族的政治獨立自主權和建立自己民族國家的權利,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也是民族自決權的形式之一,承認各個民族有決定和管理本民族事務的平等權利和民主權利。從20年代至30年代,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除在中亞地區建立烏茲別克、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五個蘇維埃民族共和國作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外,又陸續建立了16個民族自治共和國,五個民族自治州和10個民族自治區,而且民族區是在邊疆區或州境內,歸屬於相應的邊疆區或州管轄。在烏茲別克、亞塞拜然、喬治亞等加盟共和國境內也相繼成立了民族自治共和國和民族自治州。由此,在世界上聯邦國家的歷史中出現了獨一無二的奇特現象——聯邦中的聯邦,加盟共和國中的自治共和國,行政區劃邊疆區或州中的民族自治區。由此可見,現今俄羅斯聯邦國家體制構成的復雜性和獨特性是從原蘇聯那裡繼承和演變來的,而且受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的尖銳復雜的民族矛盾制約,難以參照世界上其他比較規范的聯邦國家體制加以完善和規范。這種畸型的俄羅斯聯邦國家體制,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
2.聯邦中央與聯邦主體之間的權力劃分
1993年12月通過的俄羅斯聯邦新憲法規定,聯邦中央與各聯邦主體實行分權制:
屬俄羅斯聯邦中央管轄的問題有:(1)通過和修改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監督其執行情況;(2)俄羅斯聯邦的聯邦體制和聯邦領土;(3)調解和維護人和公民權利與自由;俄羅斯聯邦國籍;調整和維護少數民族權利;(4)確定聯邦立法、執行和司法權力機關系統及其建立和活動的程序,成立聯邦國家權力機關;(5)聯邦國家財產及其管理;(6)確定俄羅斯聯邦在國家、經濟、生態、社會、文化和民族發展方面的聯邦政策和聯邦規劃的基本原則;(7)規定統一市場的法律原則,金融、外匯、信貸及關稅調節。貨幣發行,價格政策原則,包括聯邦銀行在內的聯邦經濟部門;(8)聯邦預算,聯邦稅收和收費,聯邦地區發展基金;(9)聯邦動力系統,核動力,裂變材料;聯邦運輸,交通道路,信息和通訊;宇宙空間活動;(10)聯邦的對外政策和國際聯系,聯邦的國際條約;戰爭與和平問題;(11)聯邦的對外經濟聯系;(12)國家防務和安全,國防生產,規定買賣武器、彈葯、軍事技術裝備和其他軍用器材的程序,有毒物質、麻醉劑的生產及使用程序;(13)聯邦的國家邊界、領海、領空、特別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地位的確立和保衛;(14)司法制度、檢察機關,刑事及刑事訴訟和刑事執行立法,大赦和赦免,民事、民事訴訟和仲裁訴訟法,知識產權的法律調節;(15)聯邦沖突法;(16)氣象服務,標准和標准儀器,公制,計時,大地測量和繪圖,地名,官方統計和薄記核算;(17)聯邦的國家獎勵和榮譽稱號;(18)聯邦的公務。
聯邦中央和聯邦主體共同管理的問題有:(1)保障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邊疆區、州、聯邦直轄市、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區的章程、法律以及其他法規符合俄羅斯聯邦憲法和法律;(2)維護人和公民的權利和自由,維護少數民族的權利,保證法制和公眾安全,邊界地區制度;(3)土地、礦藏、森林、水資源以及其他資源的擁有、使用和支配問題;(4)國家財產的劃分;(5)自然資源的利用,環境保護和生態安全,特殊自然保護區,歷史文物保護;(6)教育、科學、文化、體育運動的普及問題;(7)協調衛生保健問題,保護家庭、父母、子女、社會保障;(8)採取措施同災禍、自然災害和流行病作斗爭和消除後果;(9)確定俄羅斯聯邦稅收和收費的一般原則;(10)行政、行政訴訟,勞動、家庭、住宅、土地、水和森林法、礦產法、環境保護法;(11)司法和護法機關的幹部,律師業務,公證制度;(12)保護人數不多的小民族的世襲居住地和傳統生活方式;(13)規定組建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自治機構系統的一般原則;(14)協調聯邦主體的國際交往和對外經濟聯系,履行俄羅斯聯邦簽署的國際條約。
關於各聯邦主體管轄的問題,俄羅斯聯邦憲法只籠統地說,在俄聯邦中央管轄范圍之外,聯邦中央和各聯邦主體共同管轄的問題之外,其他所有問題均歸各聯邦主體獨立管轄。不過,1992年3月簽署的俄羅斯聯邦條約明確規定,各共和國擁有自己領土上全部的國家權力,但聯邦條約規定由聯邦中央管轄的問題除外;各共和國是國際和對外經濟聯系、以及同俄聯邦的其他共和國、邊疆區、州和民族自治實體簽訂條約的獨立參加者,但這不能違反俄聯邦憲法和法律。各共和國的國際和對外經濟聯系由俄聯邦中央國家權力機關與各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共同協調;對土地、礦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資源的佔有、使用和支配問題,由俄聯邦立法和各共和國法律來協調,根據俄聯邦中央國家權力機關與各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簽訂的協議來確定自然資源的地位;如果俄聯邦中央權力機關需要在某個共和國領土上實行緊急狀態,必須事先徵得該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的同意,只有在制止大規模暴亂時,聯邦中央國家權力機關方可不徵得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的同意。如果作為實行緊急狀態的緣由只涉及到一個共和國,該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可在本共和國實行緊急狀態,並報告俄聯邦總統和議會。
3.俄羅斯聯邦制的特點及其問題
基於對俄羅斯聯邦國家體制構成的分析,筆者認為當今俄羅斯並沒有擺脫過去蘇聯的聯邦國家體制(1922-1991年)和作為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時期俄羅斯聯邦國家體制的影響。因此,當前俄羅斯聯邦國家體制的基本特徵是原封不動地繼承了過去俄羅斯聯邦組成的民族原則和地區原則,即現在的俄羅斯聯邦仍由不同層次的民族自治實體——民族共和國、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區以及邊疆區、州和直轄市等行政區劃組成。與過去不同的是,將過去16個民族自治共和國升格為共和國,將過去5個民族自治州中的4個自治州也升格為共和國,把邊疆區、州和直轄市作為地方自治實體。這樣的聯邦結構存在的問題是:(1)盡管俄聯邦憲法和聯邦條約規定各聯邦主體權利平等,但實際上很難做到。因為同時憲法又賦予某些聯邦主體更多的權利,如共和國被冠以「國家」的稱謂,它有制定共和國憲法的權利,共和國的法律地位由俄聯邦憲法和共和國憲法共同確定,共和國公民除使用俄聯邦國籍外還兼有共和國國籍,除俄語被規定為俄羅斯聯邦的國語外,各共和國還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與之相比,俄聯邦憲法未對其他類型的聯邦主體作出類似的規定,只允許它們制定各自的章程和法規。韃靼、布里亞特等民族共和國還與俄羅斯聯邦簽訂關於劃分俄聯邦與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管轄對象和互派全權代表的條約,為它們提供更多的特殊權利。(2)共和國、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區三個不同的層次的民族自治實體劃分的根據是主體民族人口多少,地域大小和發展水平,特別是民族自治區是設立在邊疆區或州之內,它與所在的邊疆區或州的關系由俄聯邦法律和民族自治區國家權力機關與相應的邊疆區或州國家權力機關簽訂條約和協議來調節,也就是說民族自治區既受俄聯邦中央管轄,也受所在的邊疆區或州管轄,因此它不能與同為聯邦主體的邊疆區和州處於平等地位。況且,民族自治州的地位與民族共和國也處在不同層次上。(3)不同類型的聯邦主體和復雜的行政區劃,為聯邦中央協調中央與各主體之間關系、主體與主體之間關系造成極大的困難。職權范圍大的主體竟竭力保持現有法律地位並希望獲得更多的權利,而其他聯邦主體也不斷向聯邦中央施加壓力,要求各聯邦主體在與中央關繫上權利平等,從而導致很多俄羅斯人要求建立俄羅斯人自己的民族共和國來代替目前的邊疆區和州等行政區劃,然後同其他民族共和國一樣作為聯邦主體加入俄聯邦,這樣一來,就使民族關系變得更加尖銳和復雜。(4)以某個民族為主體建立民族共和國、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區作為聯邦主體,實際上在人為地強化民族自我意識和增強民族獨立自主意識,不利於解決民族矛盾和維護多民族國家統一。因為這些民族自治實體的主體民族養成一種觀念,認為以他們主體民族的名稱命名的民族自治實體是「自己的世襲領地」,其他民族是「外來人」。這一問題將會隨著民族地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民族自我意識的增長,變得越來越突出。由此可見,現今俄羅斯聯邦的國家體制是很不完善的畸型聯邦制,潛伏著難以克服和解決的矛盾和問題。
❹ 蘇聯是咋解放的.為什麼改為叫俄羅斯
1917 年 3 月,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導致沙皇下台,俄羅斯帝國解體。出現 列寧宣布一切權力歸蘇維埃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俄語意為「代表會議」)並存的局面。最後以列寧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左翼(布爾什維克)聯合其它極左翼政黨在聖彼得堡發動叛亂,於 1917 年 11 月 7 日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史稱「十月革命」。革命後改國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俄羅斯或俄羅斯聯邦或蘇維埃俄國或蘇俄(1922 年蘇聯成立後蘇俄成為歷史名稱)。1991 年 12 月 25 日蘇聯解體,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決定改國名為俄羅斯聯邦。
❺ 東方不要西方不認的俄羅斯是怎麼一步一步發展成大國的
俄羅斯就成為發展為超級大國的條件,俄羅斯的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這些都使得俄羅斯一步一步發展成為超級大國。雖然俄羅斯近幾年的經濟形勢不是很好,但是不可置否俄羅斯還是一個超級大國,並在現在一超多強的國際局勢中處於優勢地位。
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的軍事武器。所以俄羅斯在今天來看依舊是世界上的軍事強國。不僅僅如此,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十分的高,俄羅斯還是牽制美國爭霸全球的重要力量之一。
❻ 俄羅斯聯邦是怎樣誕生的求大神幫助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以莫斯科大公國為中心,逐漸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國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稱號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成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1917年2月,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專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大、演變至15個加盟共和國)。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發表《國家主權宣言》,宣布俄羅斯聯邦在其境內擁有「絕對主權」。1991年8月,蘇聯發生八一九事件。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別洛韋日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宣布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12月21日,除波海三國和喬治亞外的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和《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議定書》。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1993年12月12日,經過全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規定國家名稱為「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意義相同。
❼ 俄國變成俄羅斯之後它的制度經歷了怎麼樣的變化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以莫斯科大公國為中心,逐漸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國家。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改大公稱號為沙皇。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國號為俄羅斯帝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1917年2月,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專制制度。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至15個加盟共和國)。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發表《國家主權宣言》,宣布俄羅斯聯邦在其境內擁有「絕對主權」。1991年8月,蘇聯發生「8.19」事件。9月6日,蘇聯國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加盟共和國獨立。12月8日,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在別洛韋日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宣布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12月21日,除波海三國和喬治亞外的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簽署《阿拉木圖宣言》和《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議定書》。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俄羅斯聯邦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1993年12月12日,經過全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規定國家名稱為「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意義相同。
❽ 俄國怎麼變成俄羅斯
蘇聯建立 沙皇俄國倒台 ---------
帝國主義戰爭激化了交戰各國的社會矛盾,反戰運動日益高漲。1917年3月,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
蘇聯解體------------八一九事件,又稱「蘇聯政變」、「八月政變」,是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蘇聯發生的一次政變,當時蘇聯政府的一些官員企圖廢除總統戈爾巴喬夫並取得對蘇聯的控制,政變領導人是蘇聯共產黨強硬成員。他們相信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計劃太過份,並認為他正商議簽訂的新聯盟條約過於分散權力給與眾共和國。雖然此次政變在短短三天內便瓦解,並且戈爾巴喬夫恢復權力,此事件粉碎了戈爾巴喬夫對蘇聯可至少在一較鬆散體制下維持一體的希望。
❾ 俄羅斯(包含蘇聯時代)什麼時候開始成為一個聯邦國家的
1917年11月7日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獲得勝利,成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那時候開始俄羅斯就是聯邦國家了。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國名為俄羅斯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