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到底有多少導彈呢
導彈??這個意義是在是太廣了,給樓主搜集了一下,請看:
中國導彈系列
001 中國「東風3號」地對地導彈 1970年發射成功的中、遠程導彈,射程約2500千米。在「東風3號」和「東風4號」的基礎上,1980年5月中國又成功發射了「東風5號」戰略彈道導彈。該彈最大射程12000千米(射程大於8000千米的稱為洲際導彈),核彈頭威力400~500萬噸TNT當量(相當於產生同樣能量所需的黃色烈性炸葯重量),命中偏差250米,其精確度相當於用箭射中百米以外的一隻蚊蟲。
002 中國CY—1型反潛導彈 從水面艦艇發射,能對付隱藏在水下150~300米深,以33節(1節=1.852千米/小時)速度在水下航行的潛艇。它的戰斗部是一枚魚雷,可以發射和接收聲波,利用聲波制導而導向目標。
003 中國XW—41巡航導彈 中遠程導彈,可以從陸地或空中發射,用於攻擊大型艦船和地面目標,重量輕、射程遠、維護方便。
004 中國KS-1「凱山1號」地對空導彈 用於對付中、高空飛機和導彈。長5.6米,直徑400毫米,最大速度1200 米/秒,最大射程42千米,最小射程7千米,最大射高25千米,採用先進雷達制導,可同時追蹤、攔截多個飛行目標。
005 中國「紅旗2號乙」地對空導彈 1979年開始研製,用於對付中、高空飛機。可全天候、全方位(從各個方向攻擊)作戰,抗干擾性能好,且有敵我識別能力。彈長10.8米,直徑650毫米,最大速度M4.2,作戰高度27千米,射程35千米,採用雷達和電視制導技術,單發命中率92%。
006 中國M型地對地戰術導彈80年代開始,開發了第一代M—9型和新型M—11型戰術導彈。射程大於400千米,命中偏差小於200米,採用慣性制導或利用地形制導,彈頭有效殺傷半徑約1000米
007 中國「紅旗61號」地對空導彈 圖為車載機動發射型,1988年定型。整個系統結構緊湊,操作方便。除雷達制導外,還採用了電視跟蹤技術,從而提高了導彈的作戰適應能力。
008 中國C801反艦導彈1987年設計定型的多用途導彈,可從飛機、艦艇和地面車輛上發射,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命中精度高、作戰威力大等特點,採用主動雷達制導,「發射後不用管」。彈長5.814米,直徑360毫米,重815干克,速度M0.9,射程42千米(艦射型)和50千米(空射型)。導彈發射後先爬高、加速,再下降至20米高度處平飛,接近目標時降至5~7米掠海飛行,隨後俯沖,在艦船水線附近命中目標,命中率為95%。一枚即可重創或擊毀一艘3000噸級驅逐艦。其性能指標部分優於法國「飛魚」導彈。
009 中國「紅旗61型」艦對空導彈 1988年定型。彈長3.99米,直徑286毫米,最大射程10千米,最大射高8千米,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單發命中率可達80%。艦首、艦尾各配一套,可同時攻擊不同來向的飛機。
010 中國「海鷹3號」岸對艦導彈 中國繼C101超音速反艦導彈之後發展的彈頭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的岸對艦導彈。彈長9.85米,直徑0.76米,飛行速度M2。有效射程可達180千米,採用主動雷達制導,「發射後不用管」。
011 中國C101超音速反艦導彈 1985年發射試驗成功,有艦射型及空射型(可裝於轟6丁轟炸機上)。彈長6.5米(艦射型)或7.5米(空射型),直徑540毫米,飛行速度M2,巡航高度50米,掠海飛行高度5米,有效射程45千米,主動雷達制導。
012 中國「海鷹1號」岸對艦導彈 1974年定型,主要用於對付入侵的大、中型水面艦艇。彈長5.8米,直徑760毫米,飛行 速度M0.8,巡航高度100~300米,有效射程85千米,主動雷達制導,「發射後不用管」。以後又改進為「海鷹1號甲」,提高了抗干擾能力,於1987年通過技術鑒定。
013中國「海鷹1號」艦對艦導彈 1983年定型,裝備導彈驅逐艦,用於對付水面艦艇。該彈用3聯裝旋轉發射器進行發射,測試時取得4發全中的成績
014中國「海鷹4號」岸對艦導彈 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彈長7.36 米,直徑760毫米,飛行速度M0.9,有效射程135千米,採用主動雷達制導。
015 中國「飛龍2號」艦對艦導彈 飛龍1號」的改進型。1986年公開展示。彈長6米,直徑540毫米,飛行速度M0.9,有效射程50千米,主動雷達制導
016 中國「海鷹2號」岸對艦導彈 1967年研製成功,以後又不斷改進,發展了多種改進型,其中「海鷹2號乙」彈長7.36米,直徑760毫米,飛行速度M0.9,巡航高度30~50米,有效射程95千米,採用主動雷達或紅外製導。機動性好,發射及撤離時間短,彈頭威力可擊沉或重創3000噸級以上的中大型軍艦。
017 中國C802反艦導彈比C801導彈長一些、輕一些(彈長6.392米,重715千克),而性能更好一些,射程從42千米增至120千米,也是可空射、艦射和岸射的多用途導彈,岸射型配備4輛發射車,每輛3枚導彈。可以封鎖160度以上的扇形海域。
018 中國「飛龍7號」艦對艦導彈 飛龍」系列中的最新發展型。彈長6.6米,直徑540毫米,飛行速度M1.4,有效射程30千米。
019 中國「上游1號」艦對艦導彈 1966年底,中國仿製前蘇聯「冥河」導彈成功,命名「上游1號」,1983年完成改進型「上游1號甲」。與此同時,中國自行研製了「上游2號」,該彈體積小、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1980年試驗成功。
020 中國「海鷹2號甲」岸對艦導彈 「海鷹2號」的改進型,用紅外製導取代主動雷達制導,提高了抗干擾能力,1982年定型。以後又改進了制導技術,可全方位攻擊並可降低飛行高度。
021 中國「霹雷7號」空對空導彈 中國空對空導彈的研製始於50年代末期,現已形成「霹雷」系列。「霹雷7號」是1986年鑒定的中國第二代空對空導彈,裝備中國殲—7M殲擊機,有效射程0.5~14千米,採用紅外製導技術,具有空中格鬥、自動搜索、捕獲和跟蹤目標的能力。
022 中國「霹靂9號」空對空導彈 中國第三代空對空導彈。彈長3米,直徑160毫米,速度M2。最大作戰高度21千米,最小作戰距離500米,最大射程15千米。採用紅外雷達制導,可自動搜索、截獲和跟蹤目標,「發射後不用管」,有較高的機動性和近距格鬥能力。
023 中國「紅箭8號」反坦克導彈 中國第二代反坦克導彈,可供步兵攜帶,單兵發射,也可車載機動發射,彈長875毫米,直徑120毫米,射程3000米,破甲厚度大於900毫米,抗干擾能力強,命中率大於90%,由行軍轉為戰斗狀態不到1分鍾。採用光學瞄準和紅外製導。不怕惡劣氣候,也經得起路面不平引起的顛簸。
024 中國台灣「天弓二型」地對空導彈 台灣自行研製的防空導彈。「天弓一型」1989年服役,射程30~40千米。「天弓二型」為改進型,射程增至100千米,採用主動雷達制導。具有敵我識別、同時攻擊多個目標的能力,反應時間短,抗干擾能力強。一型和二型分別用於取代從美國購買的「雷克」和「奈基Ⅱ」導彈。
東風-31是採用固體燃料的3級機動導彈,射程可達8000公里。(由媒體猜測,官方僅公布有此計劃。)
由於種類太多,太雜,數量不好統計。望樓主見諒。
B. 【求教】急!超音速戰斗機在超音速飛行時發射炮彈或導彈嗎
淺談近距離格鬥與超視距空戰
人的視力范圍有一定限度,在空中看到一架戰斗機的平均距離是8千米左右,這是天氣晴朗時的平均值。有霧、雨天、黃昏時候,能見度很差,看見的距離要大為減小。而且每個人的視力差別很大,有的飛行員可在20千米以外看到飛機,有的近到8千米也看不見。此外,還與飛機大小有很大關系,對於轟炸機可以看得遠一些。的肉眼還有一個特點,如果已看到飛機,一直盯住讓飛機逐漸飛遠則可在10多千米後才看不見。相反,在天空中找飛機,有時已飛到5千米距離還找不到。8千米目前是一個一般公認(並無明文規定)的數值。兩架飛機在這一距離內空戰稱為目視格鬥空戰。70年代以前絕大多數的空戰是這一類空戰。
「看不見就打」的空戰稱為超視距空戰。既然稱為「看不見」就表示肉眼看不見,兩機作戰距離在8千米以上。當然,肉眼看不見不等於「盲目」亂打。目前主要是靠雷達或紅外線瞄準跟蹤裝置發現目標並依靠這些設備來進行作戰。戰斗機上的雷達發現空中目標的距離目前是100千米左右,有的飛機還要遠一些。大型戰斗機的雷達天線直徑在1米以上,雷達功率很大,最遠可「看」到150千米。而小型戰斗機機頭很小,可以安裝的雷達天線不大,例如米格-21飛機的天線,直徑很難超過0.5米,有效發現距離一般只有30千米左右。
這里還要說明一點,雷達的發現距離與目標的大小以及「隱身」能力有關。衡量後者的參數稱為「雷達反射截面」(RCS),單位是平方米。它的物理意義是將飛機對雷達波反射的能力用一塊「平板」的反射能力來代替。飛機愈大,RCS就愈大。飛機採用新技術,隱身能力愈強,RCS就愈小。目前無隱身功能的戰斗機,例如小型飛機米格-21和F-5的RCS約為3~4米。而大型戰斗機,如蘇-27、F-15,RCS約為12米。中型戰斗機F-16、「幻影」2000等,RCS約為5~6米。現代機載雷達資料上說的發現距離是指對中型戰斗機而言,即以RCS為5米為准。但俄羅斯的機載雷達標准往往是指RCS為3米,所以俄羅斯雷達發現距離如果是100千米,用西方標准來說應是117千米(發現距離與目標RCS的1/4次方成比例)。
在「看不見」條件下搜索跟蹤目標的還有紅外線裝置(IRST)。它是利用目標飛機尾噴流或機體溫度升到70℃~80℃以上時發出的紅外線發現和跟蹤目標。這種新型的裝置包括成千上萬個紅外元件,接收到的目標圖像不是一個亮點而是由許多小方塊組成的目標飛機圖像。它對戰斗機有效搜索距離是:迎頭40千米,尾追約80千米。對大型轟炸機則會更遠一些。這種裝置的搜索方位角可達到±60°,所以和雷達的功能已經很接近。不過它不能測量目標的速度和飛行方向,也不能測量目標的距離。為此這類裝置一般還要配上激光測距儀才便於發射空空導彈。但有了這套裝置後,飛機可以在雷達被對方干擾時仍能發現和跟蹤目標,進行超視距空戰。俄羅斯的蘇-27、蘇-35等戰斗機都有這種裝置,而西方國家的戰斗機F-16、F-15還沒有,只是歐洲戰斗機EF2000和法國「陣風」已經配備IRST。
為了進行超視距空戰,用航炮作為武器是絕對不成的。航炮的有效攻擊射程不超過600~800米。早期的空空導彈有效射程8~10千米,在超視距空戰中也難以發揮作用,所以這類型空戰一定要配備射程達25千米以上的中距空空導彈。80年代以後,這類導彈已經逐漸成熟,例如美國的「麻雀」AIM-7M和俄羅斯的R-98M(北約稱之為AA-3「阿納布」)。最新的中距導彈有3種,即俄羅斯的R-77、美國的AIM120和法國的「米卡」(MICA),這些導彈的最大有效射程都在50千米左右或更遠一些,特別適合超視距空戰。1991年的海灣戰爭首次出現用中距導彈擊落的飛機比用格鬥導彈擊落的多的情況。前者一共擊落25架,用格鬥導彈只擊落8架。而在1982年的馬島戰爭中,空戰中被擊落的16架飛機全是被格鬥導彈擊落的。若從一般概念來說,很遠距離就能將目標擊落,那又何必再去格鬥一番呢?因此這就在下一代戰斗機的發展中引出一個問題——設計戰斗機的重點應放在超視距空戰還是放在格鬥目視空戰?
這兩種空戰對飛機的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
其一,在作戰空域方面,格鬥空戰宜在高亞音速甚至低速區進行,這時飛機的轉彎角速度最大,飛機轉頭容易。空戰高度也不宜太高。在高空飛機轉彎半徑很大。例如在高度11千米、M數0.9時,轉彎半徑一般都要4 ~5千米。如果速度是超音速,轉彎半徑將超過8千米。這就是說等到飛機轉過頭來,很可能已經看不見對方飛機,無法目視格鬥了。而超視距空戰是靠發射空空導彈作戰,高空作戰困難不大,甚至可以打迎頭比自己高或低幾千米的目標。同時,導彈在超音速發射時射程還會增大不少,所以更宜於在高空超音速作戰。
其二,格鬥空戰要求飛機機動性、敏捷性都十分好。現代空戰雖然不再限於只能從目標尾後攻擊,但無論如何應先將機頭大致指向目標。戰斗機能向後發射導彈的技術目前尚不成熟。如果飛機能夠迅速偏轉使機頭指向目標(即所謂瞬時轉彎角速度大)??這將在格鬥中占很大優勢。在大迎角或超過失速迎角時仍能做機動的飛機將更容易使機頭指向目標(即所謂過失速機動)。而超視距作戰只要求飛機在超音速飛行時機動性好一些,能保證發射導彈即可。在遠距離追蹤目標並不要求很快偏轉機頭,因為跟蹤角速度不大。對飛機也不要求翻斤斗或下滑倒轉等機動動作。
其三、格鬥空戰要求飛機能從很低速盡快增加到高亞音速。而超視距空戰則要求飛機能很快從高亞音速加速到超音速。
其四,格鬥空戰對地面指揮引導要求低一些,只要引導到空戰區以後,目視作戰就全靠自己了。超視距空戰全過程有地面或空中預警機通報空中目標分布情況,好處很大。有地面情報直接支援的一方將占很大優勢。
其五,格鬥空戰對隱身技術不作要求,在目視距離內敵我識別系統的好壞影響也不大。而這兩項技術在超視距空戰中是至關重要的,直接影響到作戰效果,是作戰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由此可見,設計以超視距空戰為主的飛機與目視格鬥空戰優先的飛機完全不同。當然兩種形式的空戰在飛機設計上都應該能很好完成。但從技術角度看,全都優先是不可能的,而應該有所側重。80年代新設計或使用的戰斗機有5種,即法國「陣風」,英、德、意、西班牙的歐洲戰斗機EF2000,俄羅斯的蘇-37和I.42,還有瑞典薩伯公司的JAS-39。其中EF2000明確以超視距空戰為主,格鬥機動能力放在次要位置。它的飛機外形和設備都是從這個角度來設計的。但這種飛機並不將隱身技術放在優先位置。蘇-37和I.42都有很強的超視距空戰能力,主要是選用很好的機載雷達,配備最新的中距空空導彈。但從其飛機布局看,格鬥機動能力也很好。蘇-37是在格鬥空戰性能優秀的蘇-27飛機基礎上改進而成,保留了其格鬥性能的優點,而對隱身能力要求不高,只是「盡力而為」,飛機布局沒有大的變動(只改為三翼面),所以應該算是格鬥為主兼顧其它。I.42似乎加強了超視距空戰能力,
據稱具有不開加力超音速飛行(超音速巡航)能力,隱身性能也不錯(准隱身飛機),但這種飛機近期不大可能投產,因為太大、太昂貴,與俄羅斯目前經濟條件不適應。法國「陣風」是作為格鬥飛機設計的,只是兼顧超視距空戰,具有有限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也只有中等水平的隱身能力。使用的「米卡」導彈是雙用途的,既能中距空戰也有相當格鬥能力。由於導彈重量較輕,其最大射程,即超視距空戰能力將有所減弱。瑞典的JAS-39是輕型戰斗機,超視距空戰能力很弱,雷達性能有限,而其格鬥性能似乎也不突出,但最大的優點是價格較便宜。
C. R77M是一種怎樣的導彈
空空中距導彈。RR77M是R-77的改進型!!重185公斤,射程比R-77長一些,改進了彈頭和發動機,並改善了空氣動力學性能!!
RR77(AA-12)最大射程是110公里比AIM-120要遠一點(AIM-120有效射程為48公里,尾追14公里,動力射程70公里。彈重158公斤,長3。65米)
D. 什麼是超視距空戰
的視力范圍有一定限度,在空中看到一架戰斗機的平均距離是8千米左右,這是天氣晴朗時的平均值。有霧、雨天、黃昏時候,能見度很差,看見的距離要大為減小。而且每個人的視力差別很大,有的飛行員可在20千米以外看到飛機,有的近到8千米也看不見。此外,還與飛機大小有很大關系,對於轟炸機可以看得遠一些。的肉眼還有一個特點,如果已看到飛機,一直盯住讓飛機逐漸飛遠則可在10多千米後才看不見。相反,在天空中找飛機,有時已飛到5千米距離還找不到。8千米目前是一個一般公認(並無明文規定)的數值。兩架飛機在這一距離內空戰稱為目視格鬥空戰。70年代以前絕大多數的空戰是這一類空戰。
「看不見就打」的空戰稱為超視距空戰。既然稱為「看不見」就表示肉眼看不見,兩機作戰距離在8 千米以上。當然,肉眼看不見不等於「盲目」亂打。目前主要是靠雷達或紅外線瞄準跟蹤裝置發現目標並依靠這些設備來進行作戰。戰斗機上的雷達發現空中目標的距離目前是100千米左右,有的飛機還要遠一些。大型戰斗機的雷達天線直徑在1米以上,雷達功率很大,最遠可「看」到150千米。而小型戰斗機機頭很小,可以安裝的雷達天線不大,例如米格-21飛機的天線,直徑很難超過0.5米,有效發現距離一般只有30千米左右。
這里還要說明一點,雷達的發現距離與目標的大小以及「隱身」能力有關。衡量後者的參數稱為「雷達反射截面」(RCS),單位是平方米。它的物理意義是將飛機對雷達波反射的能力用一塊「平板」的反射能力來代替。飛機愈大,RCS就愈大。飛機採用新技術,隱身能力愈強,RCS就愈小。目前無隱身功能的戰斗機,例如小型飛機米格-21和F-5的RCS約為3~4米。而大型戰斗機,如蘇-27、F-15,RCS約為12米。中型戰斗機F-16、「幻影」2000等,RCS約為5~6米。現代機載雷達資料上說的發現距離是指對中型戰斗機而言,即以RCS為5米為准。但俄羅斯的機載雷達標准往往是指RCS為3米,所以俄羅斯雷達發現距離如果是100千米,用西方標准來說應是117千米(發現距離與目標RCS的1/4次方成比例)。
在「看不見」條件下搜索跟蹤目標的還有紅外線裝置(IRST)。它是利用目標飛機尾噴流或機體溫度升到70℃~80℃以上時發出的紅外線發現和跟蹤目標。這種新型的裝置包括成千上萬個紅外元件,接收到的目標圖像不是一個亮點而是由許多小方塊組成的目標飛機圖像。它對戰斗機有效搜索距離是:迎頭40千米,尾追約80千米。對大型轟炸機則會更遠一些。這種裝置的搜索方位角可達到±60°,所以和雷達的功能已經很接近。不過它不能測量目標的速度和飛行方向,也不能測量目標的距離。為此這類裝置一般還要配上激光測距儀才便於發射空空導彈。但有了這套裝置後,飛機可以在雷達被對方干擾時仍能發現和跟蹤目標,進行超視距空戰。俄羅斯的蘇-27、蘇-35等戰斗機都有這種裝置,而西方國家的戰斗機F-16、F-15還沒有,只是歐洲戰斗機EF2000和法國「陣風」已經配備IRST。
為了進行超視距空戰,用航炮作為武器是絕對不成的。航炮的有效攻擊射程不超過600~800米。早期的空空導彈有效射程8~10千米,在超視距空戰中也難以發揮作用,所以這類型空戰一定要配備射程達25千米以上的中距空空導彈。80年代以後,這類導彈已經逐漸成熟,例如美國的「麻雀」AIM-7M和俄羅斯的R-98M(北約稱之為AA-3「阿納布」)。最新的中距導彈有3種,即俄羅斯的R-77、美國的AIM120和法國的「米卡」(MICA),這些導彈的最大有效射程都在50千米左右或更遠一些,特別適合超視距空戰。1991年的海灣戰爭首次出現用中距導彈擊落的飛機比用格鬥導彈擊落的多的情況。前者一共擊落25架,用格鬥導彈只擊落8架。而在1982年的馬島戰爭中,空戰中被擊落的16架飛機全是被格鬥導彈擊落的。若從一般概念來說,很遠距離就能將目標擊落,那又何必再去格鬥一番呢?因此這就在下一代戰斗機的發展中引出一個問題——設計戰斗機的重點應放在超視距空戰還是放在格鬥目視空戰?
這兩種空戰對飛機的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
其一,在作戰空域方面,格鬥空戰宜在高亞音速甚至低速區進行,這時飛機的轉彎角速度最大,飛機轉頭容易。空戰高度也不宜太高。在高空飛機轉彎半徑很大。例如在高度11千米、M數0.9時,轉彎半徑一般都要4 ~5千米。如果速度是超音速,轉彎半徑將超過8千米。這就是說等到飛機轉過頭來,很可能已經看不見對方飛機,無法目視格鬥了。而超視距空戰是靠發射空空導彈作戰,高空作戰困難不大,甚至可以打迎頭比自己高或低幾千米的目標。同時,導彈在超音速發射時射程還會增大不少,所以更宜於在高空超音速作戰。
其二,格鬥空戰要求飛機機動性、敏捷性都十分好。現代空戰雖然不再限於只能從目標尾後攻擊,但無論如何應先將機頭大致指向目標。戰斗機能向後發射導彈的技術目前尚不成熟。如果飛機能夠迅速偏轉使機頭指向目標(即所謂瞬時轉彎角速度大)�這將在格鬥中占很大優勢。在大迎角或超過失速迎角時仍能做機動的飛機將更容易使機頭指向目標(即所謂過失速機動)。而超視距作戰只要求飛機在超音速飛行時機動性好一些,能保證發射導彈即可。在遠距離追蹤目標並不要求很快偏轉機頭,因為跟蹤角速度不大。對飛機也不要求翻斤斗或下滑倒轉等機動動作。
其三、格鬥空戰要求飛機能從很低速盡快增加到高亞音速。而超視距空戰則要求飛機能很快從高亞音速加速到超音速。
其四,格鬥空戰對地面指揮引導要求低一些,只要引導到空戰區以後,目視作戰就全靠自己了。超視距空戰全過程有地面或空中預警機通報空中目標分布情況,好處很大。有地面情報直接支援的一方將占很大優勢。
其五,格鬥空戰對隱身技術不作要求,在目視距離內敵我識別系統的好壞影響也不大。而這兩項技術在超視距空戰中是至關重要的,直接影響到作戰效果,是作戰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由此可見,設計以超視距空戰為主的飛機與目視格鬥空戰優先的飛機完全不同。當然兩種形式的空戰在飛機設計上都應該能很好完成。但從技術角度看,全都優先是不可能的,而應該有所側重。80年代新設計或使用的戰斗機有5種,即法國「陣風」,英、德、意、西班牙的歐洲戰斗機EF2000,俄羅斯的蘇-37和I.42,還有瑞典薩伯公司的JAS-39。其中EF2000明確以超視距空戰為主,格鬥機動能力放在次要位置。它的飛機外形和設備都是從這個角度來設計的。但這種飛機並不將隱身技術放在優先位置。蘇-37和I.42都有很強的超視距空戰能力,主要是選用很好的機載雷達,配備最新的中距空空導彈。但從其飛機布局看,格鬥機動能力也很好。蘇-37是在格鬥空戰性能優秀的蘇-27飛機基礎上改進而成,保留了其格鬥性能的優點,而對隱身能力要求不高,只是「盡力而為」,飛機布局沒有大的變動(只改為三翼面),所以應該算是格鬥為主兼顧其它。I.42似乎加強了超視距空戰能力,據稱具有不開加力超音速飛行(超音速巡航)能力,隱身性能也不錯(准隱身飛機),但這種飛機近期不大可能投產,因為太大、太昂貴,與俄羅斯目前經濟條件不適應。法國「陣風」是作為格鬥飛機設計的,只是兼顧超視距空戰,具有有限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也只有中等水平的隱身能力。使用的「米卡」導彈是雙用途的,既能中距空戰也有相當格鬥能力。由於導彈重量較輕,其最大射程,即超視距空戰能力將有所減弱。瑞典的JAS-39是輕型戰斗機,超視距空戰能力很弱,雷達性能有限,而其格鬥性能似乎也不突出,但最大的優點是價格較便宜。
未來的空戰肯定是兩種形式並存,預測「遠程作戰即定勝負,無需格鬥」可能言之過早。所以下一代戰斗機的趨向似乎是「超視距優先兼顧格鬥」,這更容易為軍方所接受。不過具體優先特性分配,優先到何等程度要視各國的軍方需求,即其國防特點和軍事思想而定。
E. 關於俄羅斯奧斯卡級核潛艇的資料。特別是庫爾斯克號
奧斯卡級是俄國最新一級攻擊型核潛艇,現役5艘,分I、II兩型。其中前2艘為I型,自第3艘起改為II型比型長11米,具電子設備更為先進。該級艇為雙軸雙槳推進系統,配兩座PWR反應堆。 奧斯卡級核潛艇裝備了24枚SS-N-19超音速反艦導彈。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SS-N-16導彈和65型魚雷。該級艇用於發射管使用的導彈和魚雷總數為24枚。該艇即可單獨 作戰,也可與其他艦艇配合作戰。該艇電子設備包括1部魔頂對海搜索雷達和艇殼主被動搜索聲納。
主尺寸:艇長:154米、艇寬:18.2米、吃水:9米排水量:13400-14700噸(水面)、16400-24000噸(水下)動力:2座VM-5 190 MWt壓水堆2台蒸汽輪機90000馬力航速:16節(水面)、32節(水下)潛深:500米艇員:130名 武器裝備:24具導彈發射筒,用於發射SS-N-19遠程反艦導彈(500千米)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SS-N-15中程反潛導彈(50千米)和53型魚雷4具650毫米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SS-N-16遠程反潛導彈(120千米)和65型魚雷 電子設備:聲納:「鯊魚鰓」型主/被動中、低頻搜索和攻擊用艇殼聲納,「鼠鳴」型主動高頻攻擊用聲納,「鯊魚肋」型被動低頻舷側陣聲納,「金字塔」型被動甚低頻拖曳線列陣聲納,用於被動搜索遠程警戒。雷達:「窺探對」型Ⅰ波段對海警戒雷達,「場燈」、「方環」型偵察雷達,「穿孔盤」型火控雷達、「酒缽」導彈制導雷達。 「奧斯卡」級(Oscar)巡航導彈攻擊核潛艇主要用於攻擊美國的航母編隊,保護前蘇聯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使敵方攻擊型核潛艇難以接近前蘇聯海軍的艦隊和基地等。1978年開工,1980年4月下水,1982年交付海軍,從第3艘起改為Ⅱ型。目前「奧斯卡」Ⅰ已退役。已建或在建的「奧斯卡」Ⅱ約有15艘,其中3艘或退役或封存,1艘毀損(「庫爾斯克」Kursk,舷號K-141)。「奧斯卡」Ⅱ是俄羅斯反航空母艦的核心力量,也是當前世界上噸位最大、威力最強的巡航
附:奧斯卡-Ⅱ型核潛艇
60年代,前蘇聯針對美國迅速發展的航母戰斗群,提出改進研製高性能巡航導彈核潛艇,奧斯卡級核潛艇就是為滿足這一需要而推出的前蘇聯第四代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
奧斯卡級潛艇至今已建造14艘,其中4艘服役於太平洋艦隊,其他均在北方艦隊服役。奧斯卡-Ⅰ型艇已提前退役,目前,奧斯卡-Ⅱ型艇是俄羅斯反航空母艦的核心力量,也是當前世界上噸位最大、威力最強的巡航導彈核潛艇。
奧斯卡級核潛艇現有12艘在役,分屬兩個艦隊,其中:北方艦隊8艘,包括K148、K119、K410、K266、K186、K141、K512及K530艇,基地為BolshayaLopatka;太平洋艦隊4艘,包括K132、K173、K442及K456艇。其服役狀況為:
舷號艇名下水服役
K148克拉斯諾達爾1985.81986.12
K132別爾桑羅德1986.31987.1
K119沃羅諾什1987.121988.12
K173坦波夫1989.11989.12
K410斯摩捷斯克1989.121990.12
K442普斯科夫1990.11991.1
K456卡薩特卡1991.121992.11
K266奧勒爾1992.11993.1
K186奧姆斯克1993.51993.12
K141庫爾斯克1994.51994.10
K512托木斯克1995.71997.5
K530別爾桑羅德19981999
重要的使命
奧斯卡-Ⅱ型艇的主要任務,是在靠近俄羅斯的海域攻擊敵方航母作戰編隊,可用多枚導彈同時對目標發動攻擊,也可與遠程轟炸機和水面艦艇協同作戰,對航母作戰編隊實施飽和攻擊。其初始目標數據由衛星、偵察機或水面艦艇提供。
該級艇裝備SS-N-24導彈後,還可以利用遠程巡航導彈攻擊敵方國土。該級艇也可承擔巡邏、偵察、搜集情報、布雷等多種作戰任務。
先進的結構性能
該級艇採用水滴形線型,雙殼體結構。採用變直徑的圓形耐壓殼體,中部直徑8.5米,兩層殼體之間的間距約為4米,所以艇體很寬。艇體艏艉非耐壓殼體呈圓錐形,具有水滴形艏部,艉部是十字型操縱面,指揮台圍殼較長約32米。為了容易破冰浮出,指揮台圍殼裝設了加強板,圍殼頂做成圓形加強蓋。在圍殼內設有漂浮救生艙。艏水平舵靠近艏部,可以收回艇體中。Ⅰ型艇內分9個艙室,採用小分艙結構。Ⅱ型艇多設一個艙室,排水量大大增加。
該級艇裝備了2台OK-650B型緊湊布置反應堆,每台反應堆熱功率190MW,堆芯壽命12年以上,使該艇具有很強的續航力。
非凡的作戰系統
該級艇裝備有24具SS-N-19導彈發射筒,布置在艇前中部耐壓殼體與非耐壓殼體之間。指揮台每側有6個矩形蓋板,長約7m,寬約2m,內裝2具導彈發射裝置,與垂線成45度斜角布置。SS-N-19型反艦導彈(「花崗岩」型)為70年代初開始研製的中遠程超音速(1.6Ma)掠海飛行多用途導彈,是SS-N-12導彈的改進型,該型導彈可從水下發射。
艇上還裝有4具先進的魚雷發射管,可發射53型魚雷,航速45kn,航程20km,潛深300m;65型魚雷,航速60kn,航程40km,潛深1000m;SS-N-15型反潛導彈,射程50km,戰斗部為200kt當量核深彈;SS-N-16型反潛導彈,射程120km,戰斗部為40型主/被動聲自導魚雷。其自衛武器裝載量28枚。
電子戰設備:該級艇的聲納系統有「鯊魚鰓」型主/被動中、低頻搜索和攻擊用艇殼聲納,「鼠鳴」型主動高頻攻擊用聲納,「鯊魚肋」型被動低頻舷側陣聲納,「金字塔」型被動甚低頻拖曳線列陣聲納,用於被動搜索遠程警戒。
其導航系統為慣性導航、衛星導航、無線電六分儀等組成的綜合導航系統。艇上裝有「窺探對」型Ⅰ波段對海警戒雷達,「場燈」、「方環」型偵察雷達,「穿孔盤」型火控雷達。
通信系統有「活動彈簧」型衛星通信設備,低頻與甚低頻拖曳浮標天線,極低頻拖曳浮力天線,其浮力電纜長630米,拖曳深度90米。
該級艇裝備了作戰控制情報系統和先進導彈射擊指揮儀,具有多種目標攻擊程序和抗干擾能力。電子對抗設備有「圓邊帽」(RimHat)型、「團磚」(BrickPulp)型、「棒磚」(BrickSpit)型電子對抗措施;還有「克里姆」-2型敵我識別器。
武備:除24具巡航導彈發射筒分兩列傾斜40°布置於耐壓殼與非耐壓殼之間、裝備24枚SS-N-19反艦導彈外,還有4具533魚雷發射管,4具650魚雷發射管,可攜帶53型反潛反艦魚雷、65型反艦魚雷、SS-N-15、SS-N-16型反潛導彈,共24枚。
水聲設備:「鯊魚鰓」綜合聲納1部,「鼠叫」2046型拖曳基陣、被動艇殼聲納、主動中頻測距聲納、低/中頻聲納、主/被動搜索和攻擊聲納。
雷達:「窺探」雙搜索雷達、「酒缽」導彈制導雷達、敵我識別雷達。
通信:極低頻/甚低頻通信浮標和浮力天線,高頻和甚高頻通信天線,「歡春」衛星通信系統。
強大的反艦能力
該艇攜帶24枚SS-N-19反艦導彈,飛行速度1.6Ma,末段突防速度3.5Ma,射程20?550km,由指令修正制導慣性飛行,主動雷達尋的,它突防能力強,打擊威力大,可以對航母等大型水面艦艇實施飽和攻擊。
此外,該潛艇還可用65型反艦魚雷進行對艦攻擊。該魚雷採用主/被動聲自導和尾流制導,可攜帶核彈頭。
據報道,奧斯卡-Ⅱ的後續艇已裝備SS-N-24對地巡航導彈,射程4000km,可攜帶10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可以實施對地攻擊,完成戰略攻擊任務。
驚人的反潛能力
該型艇不僅可以用53型魚雷進行反潛,還可以用SS-N-15、SS-N-16型反潛導彈進行對潛攻擊。SS-N-15型反潛導彈,可攜帶2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從533魚雷發射管發射;SS-N-16型反潛導彈,也可從650魚雷發射管發射。此外,還可發射SS-N-16的改進型SS-N-16B導彈,可裝1枚核彈頭。上述反潛導彈由於飛行速度快,大大縮短了飛臨目標的時間,使被攻擊潛艇難以逃脫,因此它們反潛威力大,命中率高。
良好的隱身本領
該級艇採用多種降噪措施,採用七葉大側斜螺旋槳、浮筏減振、艇體外表敷設消聲瓦等降噪措施,極限下潛深度達500米,並採用了多種隱身措施,因而隱身本領極高。
據德國《海軍評論》報道,該型艇指揮圍殼內還裝有對空導彈系統,這使該艇具備了一定的防空能力。
超常的自持能力
該級艇屬於大型核潛艇,艇內空間大,可布置多種設備,改善了艇員工作和生活條件,包括設置健身房、游泳池、日光浴室、桑拿浴室和娛樂區等,使該艇的自持力達到120天,從而提高了艇的戰鬥力。
頑強的生命力
該級艇結構獨特,兩層殼體之間有4米間距充滿水,可承受一枚魚雷的攻擊;結構外形採取多種措施有利於在北極冰下活動;尤其是採用兩套核動力裝置互為備用;由於艇體採用小分艙,有多個艙室,所以可實現一艙進水不沉。因此,該艇的生命力極強。
該型艇是當前世界上噸位最大、威力最強的一種巡航導彈核潛艇,已成為俄羅斯反航空母艦的核心力量。
靈活的打擊樣式
反潛攻擊奧斯卡接到反潛命令後,可高速機動接近預定的反潛海域,隱蔽低速搜索航行,聲納用被動方式工作。發現目標後,可以用SS-N-15、SS-N-16反潛導彈或53魚雷實施直接攻擊。
攻擊敵航母或海上艦船主要作戰方式有:陣地設伏、區域游獵、引導截擊、長途奔襲、追擊攻擊等。對近距離目標主要以53型、65型魚雷實施攻擊,對遠距離目標主要以SS-N-19型反艦導彈實施攻擊。
它能以下述方式對敵航母實施攻擊:
1.在敵航母預定航道或活動區域設伏,做低速游獵,在敵航母編隊經過時用攜帶核彈頭的65型魚雷實施隱蔽攻擊。
2.在預警機或衛星引導下,接近敵航母群,在敵航母反潛區域外,在預警機、衛星或偵察船引導下發射SS-N-19反艦導彈實施遠程攻擊。
俄羅斯的「奧斯卡」級潛艇是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核潛艇之一,是俄羅斯軍隊對付航空母艦的重要力量。
「奧斯卡」級潛艇的艇體採用了水滴型流線外形,潛艇外殼採用鈦合金製造,鈦合金的優點在於硬度大、重量輕、無磁性。
硬度大可以使潛艇下潛得更深;重量輕可以增加潛艇的有效載荷,提高潛艇的航行速度,延長續航時間;無磁性則可避免受到磁性水雷的攻擊,避免被反潛的磁異常探測器探測到。
潛艇在深海里最容易被探測到的特徵是雜訊。為了有效的降低雜訊,「奧斯卡」級潛艇採用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該級潛艇上的開口很少,保證了艇體的光滑,有效降低了流體雜訊。
其次,「奧斯卡」級艇所有的機械設備均經過嚴格的雜訊測試和篩選,並且採用了七葉低雜訊大斜度螺旋槳,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機械雜訊,降低了空泡雜訊和槳葉的諧震雜訊。
另外該級潛艇的外殼包裹了一層消音層。這種消音層用特種橡膠加金屬粒子製成,內部有大量的微孔,既能吸收敵方主動聲納發射的聲波能量,又能吸收自身內部的機械雜訊。
「奧斯卡」級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超過500米,其主要的武器裝備包括SS-N-19型中遠程反艦導彈、53型反潛反艦魚雷以及65型反艦魚雷等。SS-N-19型導彈的飛行速度約1.6M,最大射程400千米,可從水下發射。65型魚雷直徑650毫米,長度10米,全重約4.5噸,航速每小時100千米左右,最大射程超過50千米;採用熱動力推進,尾流自導。
"庫爾斯克"號潛艇是俄羅斯海軍所擁有的8艘"奧斯卡2"級核潛艇中的一艘,由俄羅斯"紅寶石"設計局設計,俄北德文斯克造船廠製造。該艇於1994年5月下水,1995年1月正式服役;艇上的許多設計方案都是獨一無二的,代表了俄核潛艇的最高尖端技術,被譽為俄羅斯"航母終結者"。正是"奧斯卡"核潛艇集中了俄羅斯各種尖端的潛艇製造技術,所以它具有非常優良戰術技術性能。它的艇體採用了水滴型,艇上開口很少,艇上的機械裝置都經過嚴格的測試及減震處理,還採用了7葉大側斜、低雜訊螺旋槳,艇的外殼敷設有大量的消聲瓦,從而大大降低了雜訊。據稱,"奧斯卡2"級潛艇比美國"洛杉磯"級改進型核潛艇還要安靜。"奧斯卡"級潛艇使用鈦合金來製造艇殼,不僅磁性極小,而且可以承受較大的水壓力,因此極大地提高了潛艇的隱蔽性。
"庫爾斯克"號是俄海軍最新的巡航導彈核潛艇之一,隸屬於北方"隊的第41巡航導彈核潛艇大隊。"庫爾斯克"號核潛艇艇體長154米,寬18.2米,吃水9米,排水量1.39萬噸;由兩個核反應堆提供動力,深海航行速度可達28節,水面航行速度超過19節,續航能力為120天,最大下潛深度為300米;編制艇員107人,其中包括48名軍官,最多可載員135人。
"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是專門用來攻擊航空母"的,因而被譽為"航母終結者"。該艇裝有"花崗岩"導彈發射裝置,嵌在非耐壓殼體內,固定傾斜40度布置,攜帶24枚SS-N-19新型超音速"對"巡航導彈,可單發,也可以齊射。目前,世界上任何一支"隊都無法對付這種導彈的連續來襲。該艇還裝有4具533毫米和4具650毫米魚雷發射管,包括魚雷管發射的反潛導彈在內,總共裝有32枚先進的管射武器。由於該"可以發射魚雷和反潛導彈,從而大大提高其自衛和攻擊能力。
據英國權威的《簡氏防務周刊》透露,一艘"庫爾斯克"號潛艇可以擊沉一艘航空母"和航母編隊的其他"艇,同時還可以攻擊敵方潛艇。該刊同時透露,"庫爾斯克"號上搭載的24枚最新型的巡航反"導彈可攜帶高爆彈頭或者核彈頭。另外,潛艇上還安裝了新型的聲納系統。這些軍事機密,至今北約尚未准確掌握。
F. 蘇聯到底留下了多少先進黑科技
蘇聯留下的黑科技:安-225與“暴風雪”太空梭、耐寒技術、空間站、地效飛行器、“森林殺手”系列越野車、1K17激光坦克、基洛夫級巡洋艦、同軸反轉螺旋槳
1.安-225與“暴風雪”太空梭
“暴風雪”號太空梭曾經是蘇聯航空工業的一大驕傲,機翼呈三角形。機長36.37米、高16.35米,翼展23.92米,機身直徑5.6米,起飛重量105噸,大小與普通大型客機相差無幾,外形同美國太空梭相仿。
安-225運輸機,是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的超大型軍用運輸機,是為運輸暴風雪號太空梭而專門研製,機身長度84米,翼展88.4米,最大起飛重量640噸,貨艙最大載重250噸,機身頂部最大載重200噸,最大飛行速度85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1.54萬千米(最大油量)。
6.1K17激光坦克
1K-17型激光坦克是前蘇聯在冷戰時期為對抗由美國主導的北約而研發的一種路基車載激光武器。
這種車輛的主要作戰目標是破壞敵方導彈、地面車輛和航空器的光電設備。
後來由於蘇聯解體而未能真正服入現役。
7.基洛夫級巡洋艦
蘇聯"基洛夫"級重型導彈巡洋艦由位於彼得堡市的波羅的海造船廠建造。這是一級巨大的核動力艦艇,是二戰結束後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裝備了即垂直發射系統和大量導彈,並配有3架直升機,其噸位之大,火力之強,一度使各國海軍為之震驚。該級艦裝備各型導彈近500枚,是美國載彈量最大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的四倍。可以提供艦隊防空和反潛,並與敵方大型水面艦艇交戰,包括打擊大型航空母艦的能力。
8.同軸反轉螺旋槳
同軸反轉螺旋槳,是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所特有的一類螺旋槳。它與普通的螺旋槳最大的區別是,在單個發動機上有兩組並列轉動的螺旋槳,但是這兩組螺旋槳轉動方向相反。同軸反轉螺旋槳雖然歐美在這方面也有研究,但是卻沒有蘇聯玩的這么溜。無論是固定翼飛機還是直升機,蘇俄利用同軸反轉螺旋槳技術,創造出了無數的經典。
G. 中國即將從俄羅斯購買48架什麼規格的戰機。優點尤其是起飛距離由一般機需5公
中國即將從俄羅斯購買48架蘇-35戰斗機 。 蘇霍伊蘇-35(英語:Sukhoi Su-35,俄語:КБ Сухой Су-35)戰斗機,北約代號「側衛-E」或「超側衛」(Flanker-E、Super Flanker)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戰斗機的基礎上研製的深度改進型單座雙發、超機動多用途重型戰斗機,在戰斗機世代上屬於第四代戰斗機改進型號,即第四代半戰斗機。
2014年2月12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空軍總司令邦達列夫、蘇霍伊公司總裁波戈相在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飛機廠參加向俄空軍交付12架量產型蘇-35S殲擊機的正式儀式。這批戰機編入東部軍區第3空防司令部第303近衛混成航空兵師第23殲擊航空兵團第1大隊,部署在中國東北當面的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捷姆吉機場。中文名蘇霍伊蘇-35
外文名КБ Сухой Су-35
首 飛1988-5(Su-27M)/2008-2(Su-35)
類 型多用途戰斗機
造 價65,000,000Intl.$(2008)
設 計蘇霍伊設計局
生 產共青城飛機製造聯合體發展沿革
編輯
27M計劃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蘇-27S剛剛問世
F-15戰斗機C型
F-15戰斗機C型
,蘇霍設計局就開始了大改蘇-27的構想,也就是後來的蘇-27M計劃,要將蘇-27改為先進的多用途戰斗機。這除了基於對多用途的需求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首先,蘇-27S的N-001雷達與F-15A的AN/APG-63相比沒有多少優勢,而美國已經著手改良其處理器及後續的F-15C,這將使得蘇-27不能如期望般達到F-15的1.1倍戰力。再者,美國於1976年提出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計劃,也就是後來的AIM-120A,蘇聯經過情報分析,認為必須有類似的武器才能與之對抗。蘇霍設計局期望較晚問世的蘇-27能達對手的1.1倍,因此上述預測是相當嚴
米哈伊爾·西蒙諾夫總師
米哈伊爾·西蒙諾夫總師
峻的問題,故當時就著手進行蘇-27M計劃。
1983年,蘇-27M的目標設定出爐:他必須超越F-15及F-16的改良型,且必須為多用途、全天候、能打擊低空飛行物如巡航導彈等。裝備新的RL蘇-27雷達系統,機載主被動電子對抗系統,新的座艙界面、導航系統等,能發射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及對地精確制導武器。1983年12月29日,蘇聯軍方批准蘇-27M計劃。1985年在蘇霍設計局總設計師米哈伊爾‧西蒙諾夫(Mikhail Simonov)的監督下,由米哈伊爾‧波戈(Mikhail Pogosyan)領導的設計團隊展開蘇-27M的概念設計。[1]
原型生產
1987年,蘇-2
Su-35原型Su-27M首機701號機於莫尼洛空博
Su-35原型Su-27M首機701號機於莫尼洛空博
7M首架原型機T-10M-1(701號)出廠,這是共青城飛機製造廠(KnAAPO)改良自一架生於1986年的蘇-27S而來,1988年6月28日在首席試飛員歐列格‧卓伊(Oleg Tsoy)駕駛下首飛。1989年1月18日,T-10M-2(702號)首飛。此外,705、706、707號原型機也是改自蘇-27S的,用於試驗射控系統、飛控系統等設備。在結構上,這些飛機與蘇-27S的不同在於前機身、前翼、尾桿。而中段機身、垂尾、鼻輪都與蘇-27S同。其中706號於1992年2月在明斯克會議上連同其他軍用機展示予蘇聯國防官員及葉利欽總統以爭取經費,獲葉利欽特別撥款建造10架。701號於1990年代末期功成身退,送進莫尼洛空軍博物館永久展示。
除了701、702、705、
一張珍貴的703號機於格洛莫夫
一張珍貴的703號機於格洛莫夫
706、707之外的原型機都是新造的。第一架全新生產的蘇-27M原型機是T-10M-3(703號),於1992年4月1日首飛,也是由KnAAPO製造。他的規格基本上與量產型同。同年9月,搭載熱影像紅外線及激游標定莢艙參加法茵堡航展,同時更名為蘇-35。
1993到1994年,708到710號相繼出廠,為蘇-35的預量產機。1995年完成了711號與712號,用作新型航電、座艙界面等試驗機。其中711號被裝上N-011M相控陣雷達、AL-37FU矢量推力發動機、以及許多法國航電設備參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新世代戰機競標案,[1] 這就是名蘇-37MR(或簡稱蘇-37, MR表多用途)。蘇-37
試飛中的711號機
試飛中的711號機
於1996年4月2日由佛羅洛夫首飛,7月31日於格洛莫夫試飛院首度公開。
711號機的AL-37FU於2000年達使用壽限,被以基本型AL-31F取代,由於飛控系統已經很進步的關系,因此雖無矢量推力但仍可執行許多超機動動作、無限制飛行等等。這架飛機於2002年底墜毀。
712號機原用於試驗新的機載系統與座艙界面。後來曾投入蘇-30MKI的雷達與發動機測試工作。[2]
後續發展
12架原型機有部分提供給俄羅斯空軍試用。
以711號機為基礎的三視圖
以711號機為基礎的三視圖
1996年KnAAPO交付3架量產機給俄羅斯空軍,編號86、87、88 。雖然數目不多,但這三架飛機讓空軍研究單位有使用高性能多用途戰機的經驗,對先進戰術研究必有助益。此外,試驗結果也發現,讓這種單座機執行雙座機的轟炸任務仍有困難,其中最主要的困難是飛行員不知要用什麼武器,蘇-27SM開始就增強了飛機選擇武器的能力,期能減少飛行員負擔。這三架飛機連同703與712號原型機於2003年7月起交付〝勇士〞特技表演隊。按照俄羅斯空軍新的規劃,在第五代戰機與蘇-27SM、蘇-30MK等4+代戰機之間將由蘇-35的大改型過渡。這種大改型稱為蘇-35BM。[3]
2設計特點
編輯
蘇-35除了用三翼面
蘇-35首架生產型901號機
蘇-35首架生產型901號機
設計帶來絕佳的氣動力性能外,真正的重點在航電設備,提升自動化、計算機化、人性化、指管通情(C3I)能力等,與同時期西方開發中的新世代戰機的航電設計理念相同。大幅提升航電性能的結果是重量增加,必須有其他改良才能避免機動性、加速性、航程的下降。因此除了以前翼提升操控性外,還裝備更大推力的發動機,此外,主翼與垂尾內的油箱也予以增大,油箱總容積達13000公升,因而可達到近4000km的無外援航程。故蘇-35無論在機動性、加速性、結構效益、航電性能各方面都全面優於蘇-27S,而不像其他改型如蘇-30般有取有舍。
外形設計
蘇-35的外型整體而言非常
蘇-35生產型四視圖
蘇-35生產型四視圖
簡潔,大部分天線、感測器都改為隱藏式。主空速管由機首移至原來副空速管處(座艙兩側),副空速管移至雷達罩後方。機首增長增厚,以安裝更大的雷達及更多航電設備,側面看去因而下傾的比蘇-27更大。若不算蘇-27S的空速管,則蘇-35增長近1m,主要就是來自機首的增長。光電探測器移至風擋右側,左側則安裝可伸縮空中加油管,光電球側移一方面是為了多出空間安裝加油管,另一方面也因讓飛行員有了更好的視野。座艙兩側裝有可收納的夜間加油照明燈。垂直尾翼加大,以得到更好的偏航穩定性能。此外垂尾及其方向舵的形狀也略為改變,在垂尾頂端,由蘇-27的下切改成平直,是蘇-35的重要識別特徵。尾椎加粗,並將阻力傘由尾椎末端移至上方,使末端可以容納後視雷達及較多航電設備。三翼面布局、無攻角限制、全數位飛控。
蘇-35生產型尾部
蘇-35生產型尾部
將原來的翼前緣延伸增大,並在其側加裝可分別操縱的前翼,其前緣後掠角53.5度,翼展6.43m,面積3平方米,偏轉角+3.5到-51.5度,由LERX內的液壓裝置驅動。這個設計相當於在前段增加翼面積,加上前翼產生的渦流及優異的高攻角控制能力,提升了總升力、同時使升力中心前移,使得飛機更為靈巧,且轉彎時阻力更低;更強的渦流流經翼根使得該處升力增加,因此在相同於蘇-27的總升力條件下,翼根負荷較低,這意味著同樣的結構強度能忍受更高的G值,再加上蘇-35的結構亦強於蘇-27S,故正常操作極限比基本型多約1G(達9.5至10G),是第一種公布正常極限達10G的戰機。[4]
前翼設計是大幅提升蘇-35運動性能的
蘇-35驗證型與量產型的區別
蘇-35驗證型與量產型的區別
兩大關鍵之一(另一大關鍵是飛控系統)。上述眾多優點最主要來自前翼渦流延緩失速的作用,該作用提高了失速攻角,也就是使升力系數達極大值的攻角提高;另外其前翼緊臨主翼,與主翼產生近耦合效應故增大了升力系數曲線斜率(即同攻角時升力系數提高了),兩種效應共同提高蘇-35的升力性能,調整機首渦流下手就能增強高攻角穩定性並提升可用攻角,甚至解除螺旋等等。只要有適當的飛控指令,前翼便能提供這項服務。但是在後來飛控指令軟體的滿足不了前翼的復雜控制,蘇-35量產型取消了前翼。[4]
座艙設計
2014年珠海航展上的蘇35
2014年珠海航展上的蘇35
蘇-35開始使用玻璃化座艙,
蘇-35驗證型座艙設計布局
蘇-35驗證型座艙設計布局
也就是以大型單色CRT顯示器取代多數傳統儀表。不過不同的蘇-35就有不同的配置,正面儀表的顯示屏就有左右各一個的,也有兩個大的在右,一個小的在左的,應為比較之用。此外,側面儀錶板也有幾個顯示屏。蘇-37的座艙則更為干凈利落,內有4個大型彩色顯示器,幾乎看不到傳統儀表。他們顯示飛行及導航信息、戰術情報等。而顯示屏功能可互換。機載電腦可以在作戰時引導飛行員下一步動作,系統出錯時也能指引飛行員除錯,這些輔助訊息都是以熒幕顯示或語音表示的。
HOTAS雙桿操縱設計
兩種不同的座艙設計布局
兩種不同的座艙設計布局
,駕駛/武器桿位在座艙中央(蘇-35)或右側(蘇-37),左側置油門操縱桿及矢量推力操縱按鍵,飛行員可單單操縱右側操縱桿而讓飛機自動控制矢量推力,也可用左手手動控制之(通常他的矢量推力是服從線傳飛控系統控制的)。座椅後傾29度以提升飛行員抗G能力。由於蘇-35滯空時間更長,因此機上氧氣攜行量增加了,並設有食物及飲用水。[5]
動力系統
蘇-35強化了航電系統及武器搭載能力,機體也放大,空重增至18400kg,
AL-41F1S(117C)發動機
AL-41F1S(117C)發動機
必須配備推力更大的發動機。計劃之初預計裝備起飛推力13000kg的AL-31F發動機改型。後來使用AL-35F,AL-35F增加了發動機進氣口直徑以增加進氣量,並增加渦輪入口溫度提升了發動機的推力,內部構造也稍作改良,最大軍用推力8500kg,最大後燃推力約14000kg。後來又在AL-35F的基礎上增加後燃器推力,使得最大軍用推力仍為8500kg而最大推力增至14500kg,此即AL-35FM。蘇-37則使用加裝矢量噴嘴的AL-35FM,又稱作AL-37FU 。[6]
AL-35FM含4級風扇、9級高壓壓氣機、單級高壓及單級低壓渦輪,渦輪進口溫度1700K+-,最大軍用推力8500kg,最大後燃推力14500kg,
矢量噴嘴
矢量噴嘴
最小巡航耗油率約0.68~0.7kg /kgf‧hr+-;最大推力耗油率大於1.96kg/kgf‧hr,推重比8.7,重量約1600kg ,噴嘴活動部件壽命250小時(制動機構以鈦取代鋼後可達500hr )。矢量推力噴嘴為圓型截面的軸對稱式,能上下偏轉15度,偏轉速率為每秒30度,由液壓系統驅動(量產型改用燃油系統驅動),矢量推力控制、發動機控制與飛控系統整合在一起,飛控系統可以根據飛行條件自動控制噴嘴方向。除了自動控制,蘇-37之飛行員也可以用手動控制,在飛行員左手邊有個按鍵控製版,可以用按鍵的方式控制矢量推力, 然此系實驗用途,在後來的蘇-30MKI上,矢量控制已全部交由飛控系統。加裝矢量推力後發動機增重100kg左右(量產型增重70kg )。[7]
機載武器
蘇-35/37兩翼各加一個外掛點,共有12個外掛點,採用多用途掛架可有14個外掛點。武器搭載量提升為8000kg,正常空戰籌載則為1400kg。機翼外側可掛短程的R-73空空導彈或電戰莢艙。
理論上蘇-35能發射所有俄制精確制導武器如Kh-29反艦導彈、KH-59巡航導彈、KH-31反輻射導彈與KAB-500、KAB-1500系列制導炸彈等。
包括R-27系列、R-73系列、R-77、KS-172等及Gsh-30-1單管30mm機炮。其配備方式如下:
10枚R-77及兩個翼端莢艙。
8枚R-27或R-77或其混合及4枚R-73,此為正常空戰配置。
同2,使用多用途掛架時,R-73可增為6枚或維持4枚但增加兩個莢艙。
射程超過100km的R-27增程型或射程達400km對預警機的KS-172超遠程空空導彈這類大型導彈掛於進氣道下及機腹中線掛架。[5]
3基本數據
編輯
基本數據
尺寸
長度(單位:米)
21.9
身高(單位:米)
5.9
翼展(單位:米)
14.7
起飛重量(單位:公斤)
正常(2×RVV-AE + 2×R-73E)
25300
最大
34500
渦扇發動機 117S
數目(單位:個)
2
推力(單位:公斤)
14500
內部油箱容量(單位:公斤)
11500
最大載彈量(單位:公斤)
8000
爬高(單位:米)
18000
滿油巡航范圍(單位:公里)
作戰半徑
1580
轉場航程
3600
轉場航程,帶有2個副油箱
4500
1000米高度、50%燃油的加速時間(單位:秒)
600公里/時 -> 1100公里/時
13.8
1100公里/時 -> 1300公里/時
8
最大爬升率(H = 1000米)(單位:米/秒)
≥280
最大速度:
200米高度(單位:公里/時)
1400
11000米高度(單位:馬赫)
2.25
最大工作負荷(單位:G)
9
起降滑跑距離
標准起飛重量,全加力模式的滑跑距離(單位:米)
400-450
標准降落重量,使用減速傘、制動裝置在跑道上的滑跑距離(單位:米)
650-700[8]
4性能比較
編輯
蘇-27系列優異的飛行性能
達索陣風(Dassault Rafale)戰斗機
達索陣風(Dassault Rafale)戰斗機
多年來以被許多理論分析及飛行表演證實為當代飛機第一把交椅,擁有前翼及更先進飛控的蘇-35自是青出於藍。只有西方新代戰機F-22、台風戰斗機與陣風戰斗機問世後動搖其地位。依據蘇-35與台風戰斗機、陣風戰斗機的氣動外型可大略掌握其氣動特性差距趨勢,經整理得如下結論。
瞬間機動能力方面:
在某個臨界攻角(這個臨界攻角大於蘇-35的失速攻角而小於台風戰斗機與陣風戰斗機)以下蘇-35超載性能較優,此攻角以上則剛好相反。
同上,就傳統空戰飛行方式而言,雖然蘇-35的超載性能較好,但是指向性能可能遜於鴨式布局的台風戰斗機與陣風戰斗機。近距空戰時,高指向性是最致命的飛行性能,因此在近戰武器性能相當的前提下(例如陣風戰斗機+MICA對上蘇-35+R-73或是都只用機炮),台風戰斗機與陣風戰斗機有勝過蘇-35的可能。
持續機動性能方面:
1G直線飛行時,蘇-35在低次音速升阻比應較高,高次音速升阻比可能低於EF-2000、Rafale。
高超載時,因誘導阻力權重大為提高,次音速阻力幾乎取決於誘導阻力,因此蘇-35機動時升阻比應較高。
低超音速階段(剛超過1.3馬赫時),三角翼的超音速低阻優勢尚不明顯,且此時誘導、寄生阻力比重仍大,因此1G直飛與高超載時之氣動效率比較仍可沿用前兩項結論。音速提高則越來越有利於三角翼。
考慮推力之影響後,蘇-35的可調進氣道效率較高,在1.5~1.8馬赫以上開始進氣道占推重比大為提高,這將彌補蘇-35高超音速氣動效率的劣勢(相對於三角翼)。
同樣的,在了解蘇-35與台風戰斗機等的升阻比差異後,仍須考慮推重比方能更精確判定能量機動性:采傳統飛行方式時,蘇-35指向性應遜於推重比(約1.2)同級之對手如陣風戰斗機,而持續機動能力與超載性能應優於陣風戰斗機。蘇-35可由過失速機動改善前者。即考慮過失速機動後,蘇-35的整體空戰機動能力應優於陣風戰斗機。而與推重比較大之對手如台風戰斗機(約1.4)相比蘇-35指向性應較差,超載性能應該相當,而持續機動能力則難以判定。蘇-35可由過失速機動改善前者。
因此蘇-35的飛行性能與F-22以外之西方新世代戰機相比仍屬上乘,理論上擁有上流的持續機動能力,並可借過失速機動能力來彌補傳統布局在指向性方面的先天劣勢。但是推重比較低(空戰推重比約1.2,F-22、台風戰斗機則在1.4以上)及缺乏超音速巡航性能需依賴新發動機改良。整體而言應僅有F-22和台風戰斗機在其之上。[9]
5總體評價
編輯
蘇-35的前型蘇-27S是蘇聯在大方向上追趕歐美航天技術的作品,在機械性能(機體結構、外型、引擎等)方面幾乎已全面趕上甚至超越歐美,但在航電方面除了某些功能如探測距離、
蘇-35各類線圖
蘇-35各類線圖(6張)
攔截距離、抗干擾等趕上外,局部性能難與美國同期飛機(F-15A)比擬,此外,當蘇-27S開始服役時,美國已開始裝備F-15C等更新銳戰機,因此盡管計算機計算出蘇-27S整體超越F-15A,但倘若發生戰爭,蘇聯空軍似乎仍沒什麼技術優勢。[10]
蘇-35的航電系統則在各個層面均趕上美四代半水平,甚至率先引入信息整合系統與專家界面等美四代水平,或許說它介於美規三代半與四代水平會更貼切些。按照蘇聯時期的計劃,蘇-35約在1995年前後投產,當時已服役的飛機均非其對手,這意味著歐美必然會因此加快新戰機或改型戰機的服役進度,而原本也預計同期投產的歐洲四代機就當時的技術條件而言亦無法完全壓制。因此或許可以說,倘若蘇聯沒有解體,那麼約自1995年開始蘇聯空軍便擁有技術上的優勢或是說至少與歐美齊頭直至F-22服役為止,這種現象在蘇-27S服役時尚不存在。[11]
6外銷中國
編輯
2012年起不斷有傳聞稱中華
蘇-35戰斗機
蘇-35戰斗機
人民共和國計劃向俄羅斯購買蘇-35,但僅計劃購買4架用以研究,而俄羅斯則希望至少出售48架。俄羅斯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對此外銷進行了確認,但未透露數量。
《漢和防務評論》揭露中俄於「確認協議」(Clearance Agreement)中協議交易24架。有一些評論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購買蘇-35主要是希望獲得其發動機技術,以進一步推動國產戰斗機的研製,只是此協議中不包含技術轉移。
法新社北京3月25日電,中俄簽署重大軍售框架協議。中俄合作建造4艘拉達級潛艇出售給中國。中國向俄采購24架蘇35戰機。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國首次向俄采購重大軍事裝備。[12]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2013年10月1
蘇-35
蘇-35[13]
0日報道:中國和俄羅斯將簽署一項合約,在2014年向中國出售先進的蘇-35噴氣式戰斗機,這筆交易不會在2013年完成。如果買賣成功了,中國應對南海領土爭端的影響可能立竿見影。除了加強中國在一場假設的沖突中的力量,蘇-35的最大行程及燃料容量將允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擴展對有爭議地區的巡邏范圍。購買蘇-35反映出中國發現自己處於微妙的地位:既是俄式武器的大買主,又是這種武器的生產商。雖然自力更生一直對中國很重要,但已經被迅速獲取先進武器系統的戰略需求所取代。[13]
2014年10月14日據俄羅斯軍工信使報道,副總理羅戈津稱,中國和俄羅斯將在十一月份簽署供應多功能戰機蘇-35的合同。
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羅戈津的話,「11月將組成軍事技術合作聯合委員會。我認為屆時將『完成』這件事情。沒有任何尖銳的或者未解決的問題,至少我沒有聽到。」
羅戈津說,現在就合同的「一些價格參數」達成了一致。
根據非官方數據,第一階段中國計劃采購24架蘇-35戰斗機。國際傳文電訊報道稱,並且中國不是想要為俄羅斯空軍量產的飛機,而是適應了中國空軍要求的飛機。[14] 媒體評論認為,中國采購蘇-35戰斗機的談判可能接近完成。而UAC工作人員接受專訪時提到的數量問題,很可能說明一點,中方在原來被披露的48架數量基礎上,可能還決定在未來追加第二批次采購。[15]
H. 世界上最強大的2S7M式「馬爾卡」自行榴彈炮,它究竟有多厲害
2S7M馬卡爾自行榴彈炮是俄羅斯研製的一型203毫米口徑的重型自行榴彈炮,整體戰鬥力非常強。而且其也是世界上最厲害的自行榴彈炮。之所以筆者這樣說,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其口徑非常大,203毫米的口徑力壓了世界上所有的自行榴彈炮。其次就是其射程非常遠,達到了30公里。最後就是其維護和作戰方面表現非常好。
最後就是這款自行榴彈炮的維護非常省時省力,這型自行榴彈炮的底盤使用的是坦克的地盤,能夠做到後勤通用化。而且坦克的底盤對復雜路面的通過性非常強。沉重的坦克底盤也能一定程度上減輕火炮後坐力的影響。截至目前位置,俄羅斯軍隊已經轉給了超過100門這型火炮。這型火炮重量約為65噸到70噸之間,備彈超過70發,而且每分鍾能夠發射2枚炮彈。火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I. 地對地導彈
地地導彈是指從陸地發射攻擊陸地目標的導彈。它由彈頭、彈 國慶閱兵二炮方隊的新型地地導彈
體或戰斗部、動力組織和制導系統等組成。與導彈地面指揮控制、探測跟蹤、發射系統等結構構成地地導彈武器系統。地地導彈攜帶單個或多個彈頭,具有射程遠、威力大、精度高等特點,已經成為戰略核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地地戰術導彈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頭,射程較進,用於打擊戰役戰術縱深內的目標,是地面部隊的重要武器。地地導彈的發射方式有地面和地下、固定和機動、垂直和傾斜、熱發射或冷發射等區分。其最大射程遠大上萬公里,如地地洲際導彈;最小射程近至幾十米,如地面發射的反坦克導彈[1]。
地地導彈是指從陸地發射打擊陸地目標的導彈。按飛行彈道可分為地地彈道導彈和地地巡航導彈;按射程可分為洲際、遠程、中程、近程地地導彈;按作戰使用可分為地地戰略導彈和地地戰術導彈 。 地地戰略彈道導彈通常攜帶單個或多個核彈頭,射程遠,威力大,命中精度高,用於打擊各種戰略目標。地地戰術導彈攜帶常規彈頭(戰斗部)或核彈頭(核戰斗部),尺寸小,質量輕,射程近,機動性好,可用汽車、火車、飛機、艦船運輸,陸地機動發射,用於打擊戰役戰術目標。最早的地地導彈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使用的V-1導彈和V-2導彈。戰後美國和前蘇聯等國在此基礎上,研製了各種地地戰術導彈,以及中程、遠程和洲際地地戰略導彈。地地導彈發展迅速,種類繁多,裝備數量大。地 「烈火」-Ⅰ型地地導彈
地戰略導彈是戰略核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地地戰術導彈是地面部隊的重要武器。地地導彈有的打擊地面固定目標,有的打擊地面活動目標;有的打擊地面面(軟)目標,有的打擊地面(地下)點(硬)目標;可採用地面、地下、固定、機動、垂直、水平、傾斜及自力、外力等多種發射方式。地地導彈與機載、艦載導彈相比,定位容易,地面上發射點的位置、發射方位和重力異常等數據都可預先精確測定,能較好地保證導彈初始瞄準的精度,但機動性和生存能力不及機載、艦載導彈。地地導彈射程有的近至幾十米,如地面發射的反坦克導彈,有的遠達上萬千米,如地地洲際彈道導彈。從導彈發射井發射的地地戰略彈道導彈,由於陣地固定,平時易被對方偵察發現,其生存受到威脅。20世紀70年代,開始採取抗核加固措施來提高在核戰爭條件下的生存能力。
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戰場上的武器裝備也在隨之而變化。為適應新的戰場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發展遠射程、大威力、高精度武器,特別是地對地戰術導彈系統。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30多個國家裝備了地對地戰術導彈,其中第三世界國家中就有二十個國家部署了地對地戰術導彈,有十幾個國家擁有研製、生產地地戰術導彈或導彈部件的能力。尤其是在最近一、二年裡,各國對戰術導彈的發展研究進入了一個高潮。首先是許多國家都加快了發展速度。例如,巴基斯坦的「哈特夫Ⅰ」、俄羅斯的SS-21「金龜子B」、印度的「普里特維」SS-150、阿根廷的「阿里克林」和埃及的「普魯傑克特T」等地地戰術導彈都是在這一、二年內開始裝備部隊的,另外還有十幾個新型號也都是在這兩年中首次列入研究計劃的,如韓國的KSR100、俄羅斯的SS-21「金龜子C」、印度的「普里特維」SS-350和伊朗的改型CSS-7等。國外及地區的地地戰術導彈發展現狀 1.美國 按美蘇中導條約的要求,美國僅剩下的「長矛」戰術地地導彈也已於是1991年開始逐漸被美國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所取代。在海灣戰爭中,「陸軍戰術導彈」首次投入戰場使用。 它是美國現代化計劃中第一部裝備並投入戰場使用的縱深火力武器系統。它的最大特點是通過改進後的M270式多管火箭炮進行發射,節省了「長矛」導彈原來的部隊費用。另外由於這種武器系統具有從偏高炮目軸線性30°角發射導彈的能力,因此可以防止炮位偵察雷達對彈道進行外推,有利於發射陣地的隱蔽,從而提高了導彈系統的生存能力。美國新一代戰術彈道導彈ATACMS正在繼續進行的研製和改進項目主要是ATACMS-2和-2A導彈,另外還有用於ATACMS發射的新型高機動發射系統(HIMARS)、改進型火控系統(IFCS)和改進的發射器機械繫統(ILMS)等。IFCS計劃於1996年完成硬、軟體研製,並在5月~8月進行3枚ATACMS導彈的發射試驗;ATACMS-2型導彈的智能反裝甲(BAT)彈頭已於是1996年進入飛行試驗階段。目前,ATACMS包括-1、-1A、-2和-2A 4種改型,4種改型的推進和控制系統均相同,主要區別在於制導系統和戰斗部的不同。ATACMS-1和-1A裝有殺傷人員、破壞裝備(AP AM)子彈,其中-1採用激光陀螺慣性制導系統,-1A則增加了GPS輔助制導裝置; -2和-2A裝置包括GPS在內的改進型制導系統,配有BAT子彈。ATACMS-1和-2為射程約150km的基本型,ATACMS-1A和-2A則為採用輕質量彈頭的增程型,其射程超過300km。ATACMS-2型攜帶13個BAT子彈,BAT子彈彈長914.4mm,彈身直徑139.7mm,翼展914.4mm,彈重19.96kg;採用紅外和音響尋的器。對運動中的裝甲集群,每一BAT子彈直接命中一輛坦克或裝甲車。ATACMS-2A型裝載6個改進型(P3I)BAT子彈,該子彈將採用毫米波或毫米波/紅外雙模尋的器,使其不僅可以攻擊靜止的裝甲集群目標,而且具有攻擊地地戰術導彈發射車(TEL)的能力。美國已經廣泛收集潛在的戰術彈道導彈TEL多頻譜紅外數據,並研究相應的TEL紅外圖象分類、鑒別演算法。1996年BAT彈頭進行了4次飛機投放試驗,從1997年7月開始,進行了一系列BAT彈頭的工程研製飛行試驗,按計劃,1997年8月進行首次了ATACMS-2導彈的滿載荷(13枚BAT子彈)拋撒試驗。美國海軍根據作戰能力擴大到淺海及沿岸戰區的需要,提出將ATACMS改型為一種海軍戰術導彈系統(NTACMS),用於從海上對地面的火力支援。1995年論證了潛艇發射ATACMS導彈的作戰方案,並進行了登陸艦在海面發射ATACMS-1A導彈試驗。1996年底,美國又成功地進行了艦載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ATACMS的試驗,驗證了海軍艦上作戰系統發射該導彈的能力。NTACMS最終將以MK-41艦上垂直發射系統代替目前ATACMS所用的M 270傾斜式發射系統。 2. 俄羅斯同美國一樣,中導條約後俄羅斯只剩下「飛毛腿B」和SS-21「金龜子」兩種戰術導彈,但由於它們的射擊精度遠不能滿足現代戰場的需要,也逐漸被新研製的SS-21導彈和新型「飛毛腿」導彈所取代。目前,俄羅斯尚公布新型「飛毛腿」的正式名稱,美國賦予它的代號是SS-X-26。由於北約的東擴俄羅斯將加速SS-X-26導彈的研製,並可能在兩年內布署。1995年底到1996年初,俄羅斯SS-X-26導彈進行了一系列飛行試驗,其首次飛行試驗是在1995年10月25日。西方軍事評論家推測,SS-X-26是在SS-23導彈基礎上設計的新一代固體導彈,具有適應21世紀作戰需要的高命中精度、強突防能力和能採用多種常規彈頭等特點。SS-X-26導彈長7.3m,彈體直徑0.92m,發射重量4600kg,彈頭重量415~700kg,最大射程300~500km,裝置在新型運輸—豎起—發射車上。SS-X-26可能採用了以下新技術: ①精確制導技術 SS-X-26導彈的彈頭較小,因此必須有非常高的命中精度,有報導稱SS-X-26的精度甚至超過SS-21近程導彈的精度(CEP<35m)。為了達到高命中精度,俄羅斯可能採用的精度制導技術包括毫米波雷達主動末制導、利用GLONASS全球定位系統衛星提供的末制導、改進的慣性平台和復合制導技術。導彈在發射前將目標信息輸入彈頭內的計算機,機內儲有地形圖,高度表啟動以後,計算機開始搜尋其儲存的目標數據,同時數字感測器針對每一個存儲的高度進行顯示對比,由裝在鼻錐部位的光學感測器搜索目標,並與計算機數據進行比較,一旦確定目標位置後,導引頭隨即將其鎖定,並通過控制尾翼將彈頭引向目標,達到准確的命中精度。 ②突防技術 為了對抗21世紀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SS-X-26具有較小的雷達反射截面,可能採用特殊形式的彈道或末段機動飛行,以及誘餌等突防措施。 ③子母彈技術SS-X-26非常可能裝備常規彈頭,如集束式子母彈頭、燃料空氣彈頭、打擊加固工事的鑽地彈頭和反雷達的電磁波脈沖彈頭等。俄軍用以取代原型SS-21「金龜子」導彈的改進型SS-21導彈共有兩種,一種為本國裝備,另一種供出口專用。本國SS-21導彈可配用6種戰斗部,除兩種核戰斗部外,還可配用高爆炸葯戰斗部、空爆人員殺傷戰斗、高爆電脈沖戰斗部長對付戰場雷達或海軍雷達的反雷達尋的戰斗部。供出口用的SS-21導彈可配用兩種戰斗部,一種是具有50 顆殺傷子彈的子母彈戰斗部,另一種是高爆炸葯破片殺傷戰斗部。 3. 法國:法國地地戰術導彈裝備到軍一級,1974年開始裝備的五個「普魯東」准戰略核導彈團從1992年開始逐漸由法國新研製的「哈德斯」導彈取代,但這種取代並不是一對一的,原來的五個「普魯東」導彈團由2個「哈德斯」導彈團代替。一個是第15炮兵團,另一個是第3炮兵團。到1994年,「普魯東」導彈已基本上全部退出現役。「哈德斯」導彈的射程為460km,可配用核裂變和強輻射戰斗部。法國原計劃裝備80~120枚「哈德斯」導彈,但由於東西方局勢緩和,加上美國和俄羅斯取消部署在歐洲的戰術核武器,所以法國於1992年5月底徹底決定中止生產「哈德斯」短程核導彈。法國目前對「哈德斯」的使用原則是:只貯存,不再部署。4. 印度自80年代以來,印度就十分重視國產導彈的研製和發展。他們認為導彈是印度國土防空系統和對付外來威脅的有力武器。 海灣戰爭後,印度更加認識到導彈 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顯加快了國產導彈的研製與發展進程,並取得了重大成就。印度自行研製的SS-150「普里特維」戰術導彈已於1993年末裝備印度陸軍,隨後SS-250「普里特維」導彈也於1994年開始裝備部隊。SS-150「普里特維」導彈是一種裝有兩級液體燃料發動機的彈道導彈,射程為150km,戰斗部重500kg,經過改進後的SS-250「普里特維」導彈戰斗部重量被減為250kg,射程提高到250km。印度聲稱,這種導彈的特點是速度快、精度高,而且它的殺傷威力比原蘇聯的「飛毛腿B」、美國的「長矛」或以色列的「傑里克Ⅱ」導彈的殺傷力都大。 5. 台灣隨著台灣軍隊導彈技術的不斷發展,導彈將取代傳統式武器成為未來戰場的主宰,而且導彈和反導彈作戰將會成為未來海峽地區局部戰爭的獨立作戰方式,台灣通過引進美國和以色列等國的先進軍事技術,現已具備了研製多種戰術導彈的能力,除在80年代裝備部隊的「青峰」地地戰術導彈外,還先後製造了「雄風」系列艦載、岸基反艦導彈和「天弓」系列地空導彈。「青峰」地地戰術導彈採用的是預貯式液體燃料發動機,射程為 120km。據說它與美國的MGM-52「長矛」導彈相似,只是彈徑略大一些,達600mm,彈長7m,總重量1400kg,用主動雷達制導。6. 朝鮮勞動-1導彈是在飛毛腿-B導彈的技術基礎上由朝鮮自行研製的中程彈道導彈,該型號為單級液體推進,其推進劑質量比飛毛腿-B增加了近2倍,而有效載荷質量僅為飛毛腿-B的一半,所以射程可以達到800~1000km。勞動-1導彈的制導控制系統與飛毛腿-B相似,採用3個陀螺儀和4個空氣舵。1993年,勞動-1在進行生產型飛行試驗的准備。因為勞動-1所進行的技術改進比較簡單,近幾年內有可能部署。
總的來看,目前國外及一些地區的戰術地地導彈主要有以下特點: 1. 注重發展常規戰斗部由於近些年來,常規性局部戰爭時有發生,而且在許多戰爭中都使用了常規戰術導彈,如阿以戰爭、阿富汗戰爭、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特別是在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中,常規戰術導彈的使用對戰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近些年來各國都把研製常規性戰術導彈作為未來武器發展的重要項目來抓。例如美國,除了為「陸軍戰術導彈」配用了內裝950顆殺傷子彈的雙用途子母彈戰斗部以外,目前仍在為該導彈研製各種反裝甲戰斗部和其它戰斗部。俄羅斯也為改進型SS-21「金龜子」和新型「飛毛腿」導彈配製了多種常規戰斗部。另外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朗等許多國家也都研製並裝備了常規戰術彈道導彈。 2. 增大射程增大射程、提高導彈打擊縱深目標的能力是近些年來發展戰術導彈的又一特點。增大地地戰術導彈的射程,不但可保證導彈壓制和摧毀野戰火炮射程以外的重要目標,同時在戰略上還具有無法估量的威懾作用。如在近幾年內,印度和巴基斯坦競相增大各自的「普里特維」和「哈特夫」地地戰術導彈的射程,其目的就是要達到威懾作用和相互制約作用。另外,美國90年代裝備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的射程為150km,已經比原來的「長矛」常規戰術導彈的射程提高了78km,但經過海灣戰爭的實戰考驗後,美國認為它的射程仍不能滿足現代化戰爭的需要,進而又將對第一階段戰斗部的「陸軍戰術導彈」進行改進。據說改進後的導彈射程是原來的兩倍。再者法國新裝備的「哈德斯」戰術導彈的射程也比原來裝備的「普魯東」導彈的射程提高了4倍。 3. 強化基本型並使之系列化。所謂基本型是導彈系列的基礎型,只有基礎好,才能具有發展潛力。強化基本型就是在研製發展初期,論證和選擇好導彈的總體性能,只有具備良好性能的導彈,才能有效地配備各種戰斗部。美國和俄羅斯在發展地地戰術導彈時,都很重視基本型導彈的綜合性能。他們採用較為成熟的技術,在具有良好性能的基本型導彈的基礎上,或是增大射程,或是配用各種不同的戰斗部,使之成為一個導彈系列。例如,美國的「陸軍戰術導彈」就是在ATACMS-1的基礎上發展了ATACMS-1A、ATACMS-2、ATACMS-2A以及艦上發射的「陸軍戰術導彈」,俄羅斯在SS-21「金龜子」地地戰術導彈的基礎上發展了改進型和最新型。
1. 採用多種手段,提高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命中精度對地地戰術導彈,特別是對常規導彈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有人曾作過計算,如果是導彈的精度提高一倍,其戰斗部的威力就可提高8倍。所以近年來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提高地地戰術導彈的命中精度,且新裝備的戰術導彈較之以前老式型號導彈的最大區別之一就是命中精度高。如法國的「哈德斯」命中精度比「普魯東」提高了50~200m。美軍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的精度也比「長矛」導彈提高了3~4倍,導彈的圓概率偏差僅為50m。 海灣戰爭後,美國開始研製改進型「陸軍戰術導彈」,其中一項重大改革就是計劃為導彈配用一種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以達到更高的精度。俄羅斯最近公開的新型「飛毛腿」導彈即「飛毛腿B2」型也是一種高精度導彈,它所採用的是先進的信息處理手段。另外,從俄羅斯SS-21導彈的發展過程也不難看出,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是目前,乃至今後發展地地戰術導彈的又一主要趨勢。至今為止,俄羅斯已為SS-21導彈研製了三種型號的導彈,即原型、改型和最新型號。雖然這三種型號導彈的射程一個比一個遠,但精度卻一個比一個更高。據說最新型號SS-21導彈的射已達185km,其精度則小於30m。海灣戰爭的經驗告訴我們,地地戰術導彈如果沒有準確的命中精度,就不能將它的威懾作用轉化為巨大而有效的殺傷破壞能力,就不能真正成為殺手鐧。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發射的「飛毛腿」或「海珊」導彈,雖然85%左右自毀或遭到攔截,但仍然有15%的導彈沒有自毀或遭攔截,如果這15%的導彈都能准確地命中攻擊的目標,肯定會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重大影響。但是,由於該導彈的制導精度太低,這15%的導彈大部分都未擊中預定的目標,都未起到預定的作戰效果。因此,提高地地戰術導彈的命中精度將成為地地戰術導彈今後發展的重點。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地地戰術導彈的突防問題。如果說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飛毛腿」、「海珊」導彈 給多國部隊造成的威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那麼美國的「愛國者」導彈攔截「海珊」導彈的情景給人留下的印象也同樣是深刻的。盡管「愛國者」導彈的攔截概率並沒有國外吹噓的那麼高(達85%以上),據美國國防部專家們戰後分析,「愛國者」導彈實際上只成功地攔截了一枚「海珊」導彈,其餘的都是因為「海珊」導彈本身設計不合理,再入時自己爆炸的。但是,地地戰術導彈畢竟是可以攔截的,這一事實已引起各國政府和專家的高度重視。美國在戰後,立即把戰略防禦的重點調整到對地地戰術導彈的防禦方向,並制定了各種防禦方案和用於防禦地地戰術導彈的導彈發展計劃,譬如發展「愛國者」導彈的第三階段改進型,即「愛國者II」PAC-3導彈;加速與以色列聯合發展「箭」式反導彈導彈等。英國、法國等也都開始了防地地戰術導彈的技術和武器的發展計劃。 目前世界上大約有13個國家(地區)在研製反地地戰術彈道導彈的武器(反導地空導彈、激光武器和超高速炮)。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戰爭中地地戰術導彈遭攔截的概率將大大增加。這樣就迫使人們考慮,要使地地戰術導彈在未來的戰爭中繼續發揮它殺手鐧的作用必須要採取突防措施,提高其突防能力。目前各國現役中的地地戰術導彈,除美國新裝備的「陸軍戰術導彈」採用子彈葯帶制導的集束式子母彈頭有較好的突防能力外,都未採取任何突防措施,所以採取突防措施,提高突防能力將 是今後改進或新發展的地地戰術導彈發展的重要趨勢。 2. 提高機動性、隱蔽性,縮短反應時間提高導彈的機動性、隱蔽性,以提高導彈的戰場自下而上的能力。目前,在裝備有地地戰術導彈的國家中,除美國、俄羅斯和法國陸軍裝備的地地戰術導彈採用全機動發射方式外,不少裝備第二代地地戰術導彈的國家都採用固定陣地或預先准備的陣地發射與機動發射相結合的發射方式,譬如伊拉克的「飛毛腿」或「海珊」導彈就是採用後一種發射方式。海灣戰爭的經驗告訴我們,地地戰術導彈在現代化戰爭條件下採用固定陣地或預先准備的陣地發射方式是不可取的。海灣戰爭中,在多國部隊空中地毯式的轟炸下,伊拉克固定的和預先准備的「飛毛腿」導彈陣地很快就全部被摧毀。而隱蔽、機動發射的「飛毛腿」導彈及其發射系統大部分都保留下來,並能在戰爭的全過程中不時地向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等海灣國家發起攻擊,直至戰爭結束,機動的「飛毛腿」導彈系統也沒有全部被摧毀。 因此,機動、隱蔽的發射方式將是提高地地戰術導彈在現在和將來戰場上生存能力的最佳方案,它將被各國陸軍所接受和採用,這也必將促使地地戰術導彈系統向更簡化、更機動的方向發展。能在需要的地域及時對付各種事變、必要時可以深入敵人領土縱深展開常規反進行作戰、要求戰術導彈具有高度的機動能力和盡量縮短反應時間,以適應地面部隊快速機動作戰的需要。任何一種導彈系統地面設備的組成,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導彈,發動機類型和制導系統等因素。地面設備的完善程度對導彈系統的戰斗准備、特別是對機動性有很大影響。未來的戰術導彈趨向於採用便於機動發射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由一輛自行式多功能車完成運輸、測試、發射等任務。武器系統的指揮、控制、瞄準和發射實現自動化,縮短反應時間。 3. 導彈與現代化的偵察、指揮和通信手段相結合:地地戰術導彈與先進的目標偵察系統和自動化射擊指揮系統網路結合起來,成為實時或近於實時的攻擊系統,可以大大提高戰術導彈的作戰效果。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利用空間衛星、機載偵察與指揮控制系統與地面偵察與指揮系統組成了不同級別的戰略與戰術C3I網路,通過C3I網路系統,戰場指揮官可隨時了解敵軍的戰略、戰術目標情況,使戰場上武器的攻擊精度和反應速度大幅度提高。與此相比,伊拉克軍隊由於C3I系統不健全、質量差,致使各級部隊敵我情況不明、指揮失靈、通信中斷、行動嚴重失控,處處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由此不難看出,即使擁有大量的兵力和武器,如果不與先進的偵察、指揮與通信手段相結合,最終也難以發揮其作用,這一點在海灣戰爭結束後已經引起了許多國家高度重視。 4. 發展多種戰斗部,突出發展先進的子母彈戰斗部為了提高地地戰術導彈的作戰能力,各國在研製新一代地地戰術導彈時都將戰斗部作為發展的重點,並努力為研製的導彈配用多種戰斗部。根據現代戰場大規模集群裝甲作戰的特點。戰術導彈戰斗部的發展重點將是子母彈戰斗部,其中包括雙用途子母彈戰斗部、反裝甲車輛戰斗部和反坦克布雷戰斗部等。如美國計劃為「陸軍戰術導彈」配用的5種戰斗部,即反裝甲型、反硬目標型、反跑道型、布雷型和目前美軍裝備的雙用途型幾乎都是子母彈型戰斗部。另外,俄羅斯的改進型SS-21導彈同樣也可以配用多種戰斗部,其中包括核戰斗部,據說可能還要將一種新研製出來的SPBE-D感測器引爆子彈用於SS-21戰術導彈的反裝甲子母彈戰斗部,用以攻擊裝甲集群目標。
彈道導彈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突防技術落後於反導技術,因此,突防技術的迅速突破是提高彈道導彈生存能力重要手段.該文研究一種由機動變軌技術演化而來的跳躍式彈道技術.從延緩導彈防禦系統的早期預警時間著手,將傳統彈道導彈的拋物線彈道中段設計成有多個波峰的跳躍式彈道,使得探測系統在導彈再入大氣層之前,很難准確探測和計算導彈的落點,使得防禦系統防不勝防,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彈道導彈的突防能力.以美國潘興Ⅱ導彈為原型,增加可兩次點火的末級發動機,改裝成具有跳躍能力的地地彈道導彈;首先,根據任務需求,建立了導彈的氣動模型,並建立了彈頭再入時高超聲速氣動模型;其次,建立了導彈推進系統模型,前兩級採用了固體火箭發動機,第三級採用了固—液組合火箭發動機,並在總體方案要求下,對發動機噴管和外形進行了設計;第三部分,建立了導彈質點彈道模型,設計了一條跳躍式彈道,並對跳躍式彈道進行了優化設計;最後,對導彈進行了突防能力分析,從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跳躍式彈道的突防能力比常規的拋物線彈道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