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航模小組製作一個火箭助推器模型,如下圖。它的上部是圓錐形,下部是圓柱形。這
3.14×(6÷2) 2 ×20+ ×3.14×(6÷2) 2 ×4=602.88(cm 3 )
㈡ 火箭的頭為什麼做成圓錐形的
減小空氣阻力,提高飛行速度,在穿越大氣層時,火箭表面會產生很高溫度,做成圓錐形可以減少穿越大氣層時間,保護火箭本身材料
㈢ 誰知道火箭的內部結構
簡單的火箭包括一個高細的圓柱體,由相對較薄的金屬製造而成。在這個圓柱內存放著火箭發動機的燃料和補給燃料罐,而為火箭提供推進力的發動機則放在圓柱的底部。發動機的底部是看起來像一個鍾形的噴管,發動機通過一個裝置——燃料輸送系統可把原始的火箭燃料注入噴管頂部的燃燒室,燃料在這里燃燒,轉化成易於向四處擴散的熱氣體。然後,噴管把擴散的熱氣導入與目標運動方向相反的方向。為了給火箭提供平衡的升力,通常噴管的指向是與一條從上之下貫穿火箭中心的虛擬線平行對稱排列的,不過,大多數火箭尤其是大
型火箭都能使其噴管偏離虛擬的中線幾度,這叫做萬向連接,可為飛行中的火箭提供一定的操縱能力。
在圓柱體的上部裝有一個中空的流線型圓錐體,錐體的底座接在圓柱體上,錐尖朝上。這種圓錐體的造型使火箭接觸空氣的橫截面達到最小,橫截面積的縮小就減少了火箭排開空氣所必需消耗的能量。一般來說,載人航天器或其它預備進入軌道的有效載荷都安放在火箭頂部的這個鼻錐內。在航天技術里稱這個圓錐體為有效載荷整流罩或整流罩,火箭點火後的數分鍾,這個圓錐體對有效載荷提供保護,使其免受因火箭加速穿過大氣層下部而增強的風力的破壞。
火箭是依靠火箭發動機噴射工質產生的反作用力推進的飛行器。它自身攜帶燃燒劑與氧化劑,不依賴空氣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氣中,又可在外層空間飛行。火箭在飛行過程中隨著火箭推進劑的消耗,其質量不斷減小,是變質量飛行體。現代火箭可用作快速遠距離運送工具,如作為探空、發射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的運載工具,以及其他飛行器的助推器等。如用於投送作戰用的戰斗部(彈頭),便構成火箭武器。其中可以制導的稱為導彈,無制導的稱為火箭彈。 火箭是以熱氣流高速向後噴出,利用產生的反作用力向前運動的噴氣推進裝置。通常火箭一詞也包括導彈、航天器,甚至煙花焰火。最常見的火箭燃燒的是固體或液體的化學推進劑。推進劑燃燒產生熱氣,通過噴口向火箭後部噴出氣流。火箭自帶燃料和氧化劑,而其他各種噴氣發動機僅須攜帶燃料,燃料燃燒所須的氧取自空氣中。所以,火箭可以在地球大氣層以外使用,而其他噴氣發動機不能。火箭發射時產生巨大的推力使火箭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升入高空,隨著燃料不斷減少,火箭自身質量逐漸減小,在與地球距離增大的同時,質量和重力影響不斷下降,火箭速度也因此越來越快。「土星」5號火箭啟程登月時,5台發動機每秒鍾消耗近3噸煤油,它們產生的推力相當於32架波音747的起飛推力。無法確定火箭發明的確切時間。大部分專家認為中國人早在13世紀就研製出了實用的軍用火箭。19世紀出現了幾項重大技術進步:燃料容器的紙殼改為金屬殼,延長了燃燒的持續時間;火葯推進劑的配方標准化;製造出發射台;發現了自旋導向原理等等。19世紀末,火箭開始用於非軍事目的,如用火箭攜帶救生索飛向海上遇難船隻。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科學家戈達德和其他幾位專家奠定了現代火箭技術的基礎,並發射了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20世紀70年代,美國研製出全新的火箭動力航天運載工具即太空梭。它主要分3個部分:機身後部裝有3台主發動機的軌道飛行器;裝有液氫和液氧推進劑的外掛燃料箱(5分鍾後脫落),保證主發動機工作;裝有2台可分離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2分鍾後脫落),它們與軌道飛行器主發動機同時啟動,提供初始升空階段的推力。1981年4月12日,人類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升空。
㈣ X-29的X-29空地導彈
X-29式空地導彈是前蘇聯 / 俄羅斯的第三代戰術空地導彈,北約稱之為AS-14 小錨。該彈於 70年代研製,1980年開始服役,裝備於新型戰術攻擊機。X-29是導彈本身的型號,對應的英文型號為Kh-29 。
性能特點:
①戰斗部威力增大,各型彈均在300千克以上,可有效摧毀各類目標。
②具有低空發射、躍升機動攻擊和多目標攻擊能力。
③精度和射程較 X-25 均有較大提高。
主要改型:
X-29已經形成了一個導彈系列,主要有半主動激光型X-29Л和電視型X-29T,供戰術攻擊飛機選用,可攻擊戰場上多種目標。目前,還發展了X-29被動雷達型和紅外成像型彈,全天候作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電視型
射程 3 ~ 30 千米
使用高度 200 米~ 10 千米
制導方式 電視搖控
彈徑 380 毫米
彈長 3875 毫米
翼展 1100 毫米
導彈質量 700 千克
戰斗部類型/質量 爆破 /320 千克
引信 觸發引信
動力裝置 固體火箭助推器
激光型
射程 2 ~ 12 千米
使用高度 200 米~ 5 千米
制導方式 半主動激光
彈徑 380 毫米
彈長 3875 毫米
翼展 1100 毫米
導彈質量 660 千克
戰斗部類型/質量 爆破 /317 千克
引信 觸發引信
動力裝置 固體火箭助推器 ①彈頭形狀由引導頭性質決定,電視型為半球形,激光型為圓錐形,彈體為圓柱形。
②採用雙鴨式布局、彈體頭部兩組控制翼面,第一組位於彈體頭部 , 激光型更靠前,位於錐體前端, 4 片,尺寸較小,矩形。第二組位於第一組之後,間距不大, 4 片,梯形,尺寸略大於第一組。
③彈尾翼位於彈體後端, 4 片,尺寸較大,直角梯形,前緣大角度後掠。
㈤ 載人火箭頂部有一個尖頂是什麼
載人火箭頂部的尖頂為逃逸系統也叫逃逸塔。
與一般火箭圓錐形的頭部很不相同。裝在飛船頂端,由塔架、逃逸發動機和分離發動機組成,發生緊急情況時,逃逸發動機迅速點火,使航天員座艙(返回艙)與固體火箭分離,迅速脫離危險區,然後分離發動機啟動,將座艙與塔架分開,以便用其他回收系統使座艙安全著陸。
逃生塔特點是逃生塔分離為向前分離;逃生塔分離時芯級仍處於工作狀態,具有較大過載;逃生塔分離時在低空進行,空氣阻力較大,需考慮空氣阻力影響;由於逃生塔與運載火箭沿同一軌道飛行,並且運載火箭仍在加速運動,為防止逃生塔與運載火箭相碰撞。
美新一代火箭將設逃生系統
私營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明年將測試一項新技術,利用太空艙自身的轉向推進器使之脫離發生故障的火箭。波音公司則計劃在其CST-100飛船上使用類似的推進器中斷飛行系統。太空站宇航員搭乘的俄羅斯「聯合」號飛船配備了「阿波羅」式的火箭推進發射逃生塔。
在「聯合」號飛船47年的飛行中,其逃生系統曾經在緊急情況下使用過一次。美國宇航局要求商業航天器的安全性達到其原有太空船的1000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逃逸塔
㈥ 神舟十號運載火箭,四個助推器和一級火箭,基本是在同時間先後分離,為什麼不簡化設計為整體分離
還是助推器小了些,為了充分利用燃料(航天科技可是個精細活,5秒是不短的時間了),還是設計的靈活一點為妙。
㈦ 請問美國的火箭左右是兩個白色的助推器,中間那個紅色大的圓柱體是干什麼用的
中間的紅色大型圓柱體是太空梭的外部燃料貯箱,簡稱外貯箱(ET)。
外貯箱的作用是儲存低溫的液氫燃料和液氧氧化劑,供太空梭的主發動機使用。
主發動機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動力裝置,它位於太空梭軌道器尾部,共3台。它以外儲箱中的液氫/液氧為推進劑。每台發動機在起飛時能提供大約1.8 MN(400,000 磅力)的推力。主發動機能夠在極端溫度工作,氫燃料的儲藏溫度為-253 °C (-423 °F),而燃燒室的溫度可達3,300 °C(6,000 °F),高於鐵的沸點。
主發動機的動作流程是:附加燃料箱中的推進劑通過臍帶管進入太空梭,然後進入三條並行管道,通過工作泵供給給燃燒室。
主發動機外形見下圖
外貯箱是一次性使用的,它是構成太空梭的幾大組件中唯一不回收的一個。在內部燃料耗盡後,連接機構脫扣,外貯箱被拋棄,在大氣層中燒毀,殘片墜入印度洋。
㈧ 運載火箭最前端有一個類似避雷針的尖錐,屬於飛船發射過程中的什麼系統
逃逸塔
長征二號F火箭取消了其他火箭一旦姿態不穩便自動自毀的功能,配備了逃逸系統,一旦出現意外,它可以隨時啟動。逃逸系統也叫逃逸塔,在飛船的頂部,塔高8米,從遠處看像是火箭上的避雷針,與一般火箭圓錐形的頭部很不相同。它的任務是在火箭起飛前900秒到起飛後160秒時間段內,也就是飛行高度在0公里至110公里時,萬一火箭發生故障,它可以拽著軌道艙和返回艙與火箭分離,並降落在安全地帶,幫助飛船上的航天員脫離險境。
逃逸救生系統是因為火箭可能出現危及航天員生命安全的故障而存在的,因此在制定逃逸系統方案,提出逃逸系統設計指標之前,首先要清楚究竟會發生哪些故障。從火箭發生過的事故以及美蘇的載人航天經歷可以看出,上升段最大的危險來源於火箭,最嚴重的後果是火箭爆炸,因此最有效的方式是「逃離」危險區域。
逃逸系統被公認為是火箭研製中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在長征二號F火箭研製初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設計師面對生疏的「逃逸」二字緊鎖雙眉,頗有陷入困境之感。在此之前,他們只是在國外的畫報上看到過逃逸火箭,而要在沒有任何可借鑒的資料相助的前提下,「變」出一個逃逸裝置,著實讓他們有些束手無策。走在世界載人航天前列的俄羅斯人聽說後曾提出:中國的生產和工藝水平無法達到載人航天工程對火箭的要求。只要中方出資,俄方可以直接提供圖紙和產品。面對傲慢與偏見,中國的火箭研製人員反而增加了挑戰難題的決心。
從此,設計室的燈光夜夜閃爍。多少個不眠的夜晚,多少次不休的假日,生產車間里總是忙碌著設計人員以及工藝、檢驗人員的身影。他們自編出一萬多條程序,利用容量有限的微機,進行大規模的數字計算。當屏幕上出現了正確的參數時,設計人員驚喜得幾乎跳了起來。
逃逸系統結構復雜,由五種固體發動機及整流罩的上半部分組成。這五種發動機分別是逃逸主發動機、分離發動機、偏航俯仰發動機、高空逃逸發動機和高空分離發動機。
逃逸主發動機的任務是為逃逸飛行器與故障運載火箭的分離及逃逸飛行器脫離危險區提供動力。
逃逸分離發動機的任務是為返回艙與逃逸飛行器的分離及逃逸塔和運載火箭的分離提供動力。
偏航、俯仰發動機的任務是,當發射台逃逸時,使逃逸飛行器能夠偏出一定的水平距離(為返回艙著陸提供條件),其它情況逃逸時使逃逸飛行器偏出故障火箭的飛行管道,將其布置在分離發動機的上部,以便在相同的推力下能夠產生更大的力矩。
高空逃逸發動機的任務是:在逃逸塔拋掉以後,為逃逸飛行器提供離開故障火箭的動力,同時在發射台附近用來提高發射台逃逸彈道頂點的高度和水平距離。
高空分離發動機的任務是:在無塔逃逸時為返回艙與逃逸飛行器的分離提供動力。
發動機分布在位於火箭頭部的逃逸系統和上部整流罩上,上部逃逸塔內有10台發動機,從上至下為控制、分離、主逃逸和高空逃逸發動機,前三種負責39公里高度以下的逃逸工作,後一種在39至110公里高度內發揮作用。
㈨ 為什麼火箭尾部是圓錐形
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尾部做成圓錐形的可以減小空氣阻力,提高飛行速度,在穿越大氣層時,火箭表面會產生很高溫度,做成圓錐形可以減少穿越大氣層時間,保護火箭本身材料
㈩ 火箭兩盤的圓柱體是什麼
助推器。一起噴出噴氣,增大火箭的沖力的